我自己本身就熱愛看日劇的這種生存劇本像是好幾年前的詐欺遊戲我自己就深愛,當然現在這個#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完全剛上立馬就當天看完全全集,但其實它是漫畫改編(自己看完現在才去追漫畫😂)
我覺得世界上真的是「人性」最難猜測也最複雜,因為人們對於未知的領域總是害怕,若又在這緊要關頭失去一路以來陪盼著你的人,...
我自己本身就熱愛看日劇的這種生存劇本像是好幾年前的詐欺遊戲我自己就深愛,當然現在這個#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完全剛上立馬就當天看完全全集,但其實它是漫畫改編(自己看完現在才去追漫畫😂)
我覺得世界上真的是「人性」最難猜測也最複雜,因為人們對於未知的領域總是害怕,若又在這緊要關頭失去一路以來陪盼著你的人,頓時之間肯定會迷失方向,就如同影集第四集當中,有栖流落街頭宇佐木解救他之後,告訴有栖的:「在這個世界你只能靠自己,只要你一直前進,總會到達什麼地方的。」
故事透過一道道危機生命的關卡,在這個國度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遊戲當中有死有活,最終不再是一昧的尋死,而是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仍然害怕死亡卻願意犧牲自己迎接必然會到來的命運,如同遊戲「紅心7-躲貓貓」中有栖摯友的張太與苅部,以及「紅心10-獵殺女巫」自白的女高中生九條朝陽、武鬥派老大栗國先生的決定。都讓人意想不到👀
也在一些網站上得到一些片名的意義,得知其實選角色也是有含義的地方真的是佩服導演了!!
有栖良平:愛麗絲/有栖(栖:中文音同「西」)的日文讀音為「ありすarisu」,念起來就跟日本發音的愛麗絲一樣,象徵掉進兔子洞中奇幻世界的愛麗絲。
宇佐木柚葉:白兔/由土屋太鳳飾演的宇佐木,姓氏在日本讀音「うさぎusagi」,與「兔子」的日文一樣。宇佐木體力極佳,正相的面對挑戰持續前進,在遊戲場上遇到有栖之後一同迎接接下來的挑戰,恰巧與帶領愛麗絲進入仙境、抱著時鐘急急忙忙向前跑的「白兔」不謀而合!
除了主角之外,後來在「海濱」遇到的瘋狂創辦人、死亡方式突然到令人覺得事有蹊俏的「帽匠」彈間剛(象徵瘋帽);來無影去無蹤、常常冷眼旁觀置身事外、關鍵時刻又會出手協助、不確定是敵是友的苣屋駿太郎(象徵柴郡貓);「海濱」裡形影不離的關鍵高中女生2人組九條朝陽與井上萌萌花(象徵雙胞胎)等等,都脫離不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人物的影子! #日劇 #漫改 #撲克牌 #生存遊戲 #AliceinBorderland #Netflix #netflix原創影集
戰姓氏讀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珊看劇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沒有雷
NETFLIX在12月10日推出了原創日劇「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由漫改小王子山崎賢人與土屋太鳳主演
講述在東京都最繁華涉谷車站前
三個好友從車站走出卻發現所有人都消失了
整個東京成了空城,存留下來的只有他們三人
三人在找尋為什麼所有人都人間蒸發的過程中
發現他們必須參加遊戲才能活下來
而在遊戲中失敗的人,就會死
.
第一季八集,節奏很快,便當狂發不停
光看第一集山崎賢人與他的小夥伴們在空無一人的涉谷街道上奔跑就值了,天啊太令人懷念的街景了啊!!!
賢人君還有經過那個害我錢包破洞的LOFT呀~
那招牌、那斜坡、那永遠都是人潮的十字路口
尬的,有日本思鄉病的趕快去看好嗎!!!
劇情非常精彩,但我很節制的沒有在第一天就把八集看完(看完大概天亮了吧),花了兩天看這樣XD
.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是由漫畫家麻生羽呂的作品「今際の国のアリス」改編,原文是:今際之國的愛麗絲,主角群的名字都有各自的象徵,男主角的姓氏「有栖」讀音便是arisu /愛麗絲
女主角「宇佐木」=日文的兔子:うさぎ
故事有著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意味存在
東京這座空城就像那個夢境
讓到訪者在裡面生活與遊戲
.
故事一開始就如同中文譯名一般,是闖關遊戲
不同的遊戲有不同玩法,大多都有時間限制
必須在時間內達成某個要求才能過關
也有可能全員淘汰也就是全死
大約是一集一關,玩法五花八門花招百出
有考驗體力的、互相背叛與猜忌的、參加者通力合作的等等各式各樣的挑戰,大多都需要頭腦清楚的先進行推理
想通「問題」才有辦法解答
.
跟所有烏托邦世界的戲劇一樣
在這個由「遊戲管理者」主宰的世界中依舊是人性最為險惡
除了要過關拿到活下去的資格
也要避免被有心人利用陷害的危險
要與遊戲管理者過招也要捉摸人心
真的很難,所以才更精彩
.
山崎賢人雖然演過很多戲,但一直以來我對賢人君就沒什麼好感
不覺得演技很好也不覺得他帥,但為何一直演主角啊為何???
直到前兩年看了他演出的「好醫生」才略有改觀
這次在今際之國的表現可圈可點,不再只是一昧的中二耍帥
忍不住大叫:哇!賢人你有進步欸!!!(跟你很熟膩?)
.
話說男主角有栖一開始就走頹廢的尼特族路線
戰鬥力也很弱,時常被打的鼻青臉腫
還好有栖原本就是現實世界中的電動阿宅
對於如何玩遊戲如何破關的思路非常清晰
進入今際之國後也以遊戲達人的思維成為遊戲破關者
土屋太鳳在裡面飛簷走壁根本東京蜘蛛人來著,是體力擔當
女主角在第一集最後一幕才出現幾秒鐘XD
劇中也沒有什麼粉紅泡泡,想看土屋跟賢人接吻的可以跳過
不過裏頭倒是有床戲哦!
加上在遊戲中的死亡方式頗為血腥
每一集又死很多人,各種爆血,觀看級別為16+
建議不要跟小孩一起看啦XD
.
NETFLIX推出的原創日劇並不多,但品質都很好欸!
去年的AV帝王也很好看
今際之國的劇情精彩之外
CG特效簡直出神入化一看就知道是砸了大錢啊~~~
一上架馬上霸佔台灣排行榜第一名
.
真的好看,拜託大家快去看!!!
.
.
#netflix在台灣的原創作品也可以加油一下嗎
#今際之國的愛麗絲 #山崎賢人 #土屋太鳳
#12月每日發文_12
戰姓氏讀音 在 南南自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花木蘭,八個顛覆三觀的歷史真相
作者:馮學榮
電影《花木蘭》將於9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今天,我跟大家說一些關於花木蘭的有趣歷史。本文無意吹捧、也無意評價電影《花木蘭》,而是借這個話題,和大家談一談一些有意思的歷史事實。
木蘭姓「花」是徐渭杜撰
是的,在歷史上,木蘭本不姓「花」。最早記載木蘭的歷史文字,就是《木蘭辭》,是一首敘事詩。在《木蘭辭》中,木蘭是沒有姓的,只有一個名字「木蘭」。翻遍古代的歷史資料,也沒有任何可靠資料,記載了木蘭的姓氏。
也就是說,在中國的歷史上,沒有誰知道木蘭姓什麼。
那麼,既然沒有人知道木蘭姓什麼,木蘭的姓氏「花」又是怎麼來的呢?答案令人啼笑皆非:是明代文學家徐渭,給木蘭安的姓。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木蘭的時代過去差不多一千年之後,到了明朝,出了一個文學家,名叫徐渭。徐渭將這首敘事詩《木蘭辭》,改寫成一個雜劇的劇本,名叫《雌木蘭替父從軍》。在徐渭的這個雜劇裡面,女主角木蘭有這樣的台詞:
「……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吾父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
可見,在這個雜劇里,木蘭聲稱,她姓「花」。
在明代,徐渭依據《木蘭辭》改編的這個雜劇《雌木蘭替父從軍》,非常流行,當時風行大江南北,而雜劇裡面的女主角「花木蘭」形象,也深入人心。所以,久而久之,中華大地的廣大老百姓,也就認可了:木蘭姓「花」。廣大人民群眾一旦認可了木蘭姓「花」,你再想去糾正,那就難了。這,就是木蘭姓「花」的由來。歷史,就是這樣有趣。
木蘭是鮮卑人
關於木蘭的另一個歷史事實就是:木蘭不是漢人。是的,你沒有看錯,木蘭不是漢人,木蘭是鮮卑人。
在中國的歷史上,花木蘭生活的國家,叫做「北魏」。北魏不是一個漢族國家。北魏是鮮卑人的國家。鮮卑人,是當時的遊牧民族。木蘭,不是漢人,她是遊牧民族。木蘭是鮮卑人,任何漢化的木蘭形象,都和歷史事實,是不相符的。
可是,儘管木蘭是鮮卑人、不是漢人,由於鮮卑族在後來的歷史長河裡,逐漸融入了中華民族,所以我們說,木蘭仍然屬於中華民族的女英雄,這樣說,大體上其實也是成立的。
「木蘭」是鮮卑語
然而,同樣有趣的是:
不但木蘭這個女孩子不是漢人,而且即使是「木蘭」這兩個字,也不是漢語,而是鮮卑語。「木蘭」是鮮卑語單詞,拉丁化讀音是Umran,在鮮卑語裡面,是「富裕」的意思。而且更有趣的是:Umran在鮮卑語裡面,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個姓。
換句話說,「木蘭」並不是那個女英雄的名字,而是她的姓,而至於她的名字是什麼,沒有人知道,已經失傳了。歷史,就是如此的顛覆三觀。
木蘭服務的是鮮卑可汗
木蘭當時參軍服務的,也不是中原的漢人皇帝,而是當時的鮮卑族皇帝。這一點,在《木蘭辭》裡面,是有明確記載的,我們來看看《木蘭辭》的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
我特意把「可汗」兩個字塗紅了,大家看到了嗎?可見,木蘭當時從軍服務的,不是漢族皇帝,而是當時的鮮卑族皇帝「可汗」。在中國的歷史上,漢人的皇帝是從來不叫「可汗」的。只有遊牧民族的皇帝,才會叫「可汗」。
木蘭參加的是遊牧民族戰爭
當年,木蘭代父從軍,她加入的,是北魏的國家軍隊,打的那場戰爭,是「北魏」和「柔然」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是遊牧民族「鮮卑」和另一個遊牧民族「柔然」之間的戰爭。憑什麼這樣說呢?
目前大多數的學者認為:《木蘭辭》裡面講述的木蘭參加這場戰爭的路線,跟歷史上鮮卑族和柔然族的那場戰爭的路線,是一致的、吻合的,我們看看《木蘭辭》的相關原文:
旦辭黃河去
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
……
是的,《木蘭辭》裡面的「黃河」、「黑山」、「燕山」等詞,記述了當時這場戰爭的地點,和歷史上鮮卑族和柔然族的那場戰爭的爆發和戰鬥地點,是一致的。
所以,目前多數學者一致認同:木蘭所參加的戰爭,就是歷史上鮮卑族和柔然族的那場戰爭,而那場戰爭,和中原漢人的社稷,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鮮卑族和柔然族的來歷
那麼,鮮卑這個民族本身,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答案是:
鮮卑族,起源於西伯利亞,遠祖遊牧為生,有不少學者認為,「西伯利亞」的「西伯」和「鮮卑」,其實是同一個詞源,這也正是它們讀音非常近似的原因。換句話說,俄國人嘴裡說的「西伯利亞」,很可能就是「鮮卑利亞」的意思。這也說明了鮮卑人的祖先,是生活在西伯利亞的。
西晉滅亡之後,鮮卑族南下,占據了中國北方部分地區,建立了「北魏」這個國家。而鮮卑的死敵柔然,則是崛起於蒙古高原以及蒙古高原以北地區的遊牧民族,柔然強盛之後,和鮮卑打仗。不過,後來柔然滅亡,和鮮卑無關,柔然是被突厥滅亡的。
柔然滅亡之後,它的殘留血脈,四處逃散,有一部分血脈和其他血脈混在一起,演化成後來的蒙古人。也就是說,柔然和後來的蒙古人,有血緣關係。
柔然強盛的時候,侵犯北魏,這就是為什麼北魏的「可汗」,要徵兵打仗,而木蘭上的那個戰場,打的就是柔然人。
北魏在哪裡
那麼讀到這裡,讀者你也許會問:木蘭當年所報效的那個國家「北魏」,它在哪裡呢?答案是:
歷史上的北魏,位於今天中國的山西、河北、河南、內蒙古一帶。或許你會說,山西、河北、河南什麼的,難道不是我們漢人的地盤嗎?是的,但是在木蘭的那個時代,鮮卑族統一了華北,並建立了北魏。
換句話說,在木蘭那個時代,山西、河北、河南這部分區域,被鮮卑族占領了、被劃入了北魏的國土,那裡的漢人,也接受了北魏這個鮮卑族國家的統治。
不過,依據北魏的國法,當時北魏國境裡的漢人,是專門務農的,不允許參軍。在當時的北魏,參軍打仗,都是鮮卑人「壟斷」的。當時的北魏就是這樣:漢人務農養國,鮮卑人騎馬保衛國家。
再後來呢,北魏分裂了,所以後來在歷史上,這個國家就沒了,於是,山西、河北、河南這些地盤,才又回到了中原漢人政權的手中。
鮮卑族為何消失了
那麼,既然木蘭是鮮卑人,為什麼「鮮卑」這一支民族,後來在世界上消失不見了呢?答案是這樣的:
在不斷戰亂的歷史長河裡,鮮卑族大體上,分裂為三部分:
一部分融入了柔然、契丹等北方民族。
一部分融入了漢族。
一部分則演化成為其他的民族,例如我們今天的錫伯族。中國今天的錫伯族同胞,鮮卑人的後代
是的,我們中國今天56個民族之一的錫伯族,多數學者都認為,應該是鮮卑族的後代。其實聰明人一看就明白了:「鮮卑」和「錫伯」,其實也是同一個鮮卑單詞的不同漢字音譯而已,你對比一下,發音是不是很像?
而更重要的是,錫伯族他們也聲稱:自己是鮮卑人的後代。今天中國的錫伯族人口共有20萬左右,他們分布在黑龍江、遼寧、新疆等地。
哪些漢人的祖先是鮮卑人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慕容」這個姓,中國有許多漢人是姓「慕容」的。「慕容」,就是一個典型的鮮卑族姓氏。也就是說,中國姓「慕容」的,其祖先並不是漢人,而是鮮卑人。
在歷史的長河裡,「慕容」姓,又分支出來一個「慕」姓,一個「容」姓。所以,你認識的姓「慕」的、姓「容」的,很有可能其實也是鮮卑人的後裔。
還有一個很典型的姓氏,叫「尉遲」。「尉遲」,也是鮮卑人的姓氏。你比如說鳳凰衛視的主持人「尉遲琳嘉」,他的戶口本上寫的是「漢族」,其實,他是正宗鮮卑人的後裔。
唐朝有一個將軍,名叫「尉遲恭」的,就是我們中國門神畫上經常出現的那個大鬍子武將,尉遲恭,也是鮮卑人。尉遲恭雖然是唐朝的武將,服務於唐王李世民,但是,尉遲恭不是漢人,他是鮮卑人。貴為門神的唐朝大將尉遲恭其實不是漢人,而是鮮卑人
同樣,「尉遲」姓融入漢族之後,也有後人把「尉」字省略了,只留下一個「遲」字,作為姓氏。所以,中國姓「遲」的,基本上也是鮮卑族的後代。例如唱《鐵窗淚》的那位歌手遲志強,他,很有可能就是鮮卑族的後裔。
————————————————————————————————————————————————————————————————————
作者介紹
馮學榮,中國當代作家,男,1979年出生,廣東陽江人,現居香港。
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
代表作品:《日本為什麼侵華:從甲午戰爭到七七事變》。
戰姓氏讀音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個超有創意的廣告應該十幾年有了。
至少我看到的時候已經是十二三年前了。
(看的時候記得開聲音,但是記得不要笑太大聲)
---------------------------------------------------
這裡面有八個老師(+1個校長)分別介紹五六種口味的芬達汽水。
各行各業都有特色,搞笑的方式也很淺顯。
但有兩個梗可能大家會有點疑惑。
一是3年G班的將軍老師為什麼會生氣?
因為在日本戰國時代到江戶時代,武士的地位很高,平民見到武士都要退到道路旁然後鞠躬讓路。
所以當女學生抬頭看著他回答問題時,是相當失禮的;所以覺得被冒犯的將軍大人就森氣氣了。
(中國古代的平民也不能抬頭看著官員,甚至是皇帝)
---------------------------------------------------
另一個梗就值得多說一點了。
3年J班的暴走族老師在黑板上寫著 "吐露非狩古鬱",其實是英文的拼音。
讀音是"熱帶水果"(tropical fruit)的意思。
(他後面也逐字拼給大家聽了唷~雖然我很好奇到底誰聽得懂?)
其實這是古代日本為了彰顯漢字使用而出現的用法。
在唐朝時期,漢字已經傳入日本;但用法不統一。
官方拿來寫公文,民間卻是拿來當發音字母的(五十音也是改變漢字的型態作為字母的)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地名都會用漢字來做為發音字元。
例如,日文發音是MU-SA-SHI,在那個時代有的地方會叫做「無邪志」、「牟射志」,或可能是「幕煞須」之類的名字。
但基於雅觀的原因(例如讓其他用漢字的國家知道了會鬧笑話)。在西元713年,由當時的女天皇—元明天皇下令頒布了「好字二字令」。內容就是全國地名要仿效中國一樣都取兩個字的地名,而且要是寓意良好的字。
所以日本的(古)山水地名幾乎都是兩個字的漢字組成,MU-SA-SHI也就變成了現在常常可以看到的「武藏」。有趣的是,不管發音是幾個音節,都一樣是兩個字的漢字。
例如,我前一陣子去松本,它的發音是Ma-tsu-mo-to,有四個音節,但漢字就是”松本”兩字。(影響所及,連日本人的姓氏、名字也大多是兩個字的。像川崎(Kawasaki)、鈴木(SUSUKI),甚至是那種發音很長的名字,寫起來也大多就是四五個字。(例如松坂大輔就是長達8個音節的Matsuzaka Daisuke)
只是這種方式對於二戰後征服日本的美國人來說很困擾。
因為對使用"表音文字"美國人(或是對中國以外的每一國)來說,"表意文字"(就是一個字也有其獨立的意義,組合起來意義更多)的漢字很難理解,不容易學習下,溝通就會有困難。
他們本來是想要廢除日文,讓大家都全部學習英文,會比較好控制跟教育。
(這種想法也基於他們認為戰敗國又窮又弱,一定一堆文盲。在日本管領台灣的時候,也是叫我們學日文,但當時台灣真的很多文盲就是了……)
但後來兩派爭辯下,決定舉行一個公開測試,他們找來一萬六千人 (20000人,到考率80%)進行全中文內容的考試,結果裡面無法閱讀漢字的人只有2.1%。
這種結果其實不奇怪 ,因為日本早在1911年 ,就讓基礎教育的就學率來到百分之九十幾 。
所以當時日本的識字率自然是遠遠超越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 。
在此情況下 ,漢字還是被保留下來了。(然後中國在共產黨建國後卻廢除了正體中文,弄得現在日本人甚至韓國人的中文楷書都寫得很好,但真正的中國人反而看不懂了)
直到後來的暴走族,又因為民族自尊心、愛國心(與社會反抗心態)等出發點,又開始使用漢字作為標語。好讓自己看起來很愛國、很有態度。
而且還要選擇艱深看起來很酷的字樣來寫標語。
但他們使用的素材其實就是日文或是英文,然後再用漢字來做為標音字母(例如美國就是用中文來當作英文發音的標註,因為在清朝時官方用“亞美利堅”四個字來發出A-me- ri-ca四個音節,不然這個國家其實跟“美”扯不上關係的。)
所以常常可見的暴走族旗幟就會寫著 : 憂露死苦,其實是日文"請多指教"的音譯。
又例如,"愛羅武勇",其實就是英文的 "I LOVE YOU"
了解這個背景後再回來看3年J班的暴走族老師,就能知道他其實是用 "吐露非狩古鬱"來表示tropical fruit的讀音。
OK~但顯然學生們都覺得太扯了啦。
--------------------------------------------------------------
另外還有人問說為什麼沒有「3年B班」?
因為3年B班是金八先生啊~
人家從1979年一直幹到2007年才金盆洗手……啊不是……是離職退休。
對日本人來說《3年B組金八先生》可是很重要的一套校園教育電視劇,所以這點尊重還是要給誨人不倦的坂本金八老師的。
.
#經熱心網友提醒的隱藏版本
三年X班的隱形人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cvW6-pf10
.
.
====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真的很瘋狂又有創意又好笑
#重發是因為之前的分享出了問題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fGtspcS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