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老師必修的技術活
「#可以貼在牆上的東西,
#就不要用PPT。」
這怎麼可能?在講笑話吧!
這種顛覆老師三觀,
讓人下巴掉下來的觀念
就是 #AL #加速式學習法 真正震撼我的地方
老實說,
我從前自認自己算是不按理出牌的老師
海報自己剪、講義自...
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老師必修的技術活
「#可以貼在牆上的東西,
#就不要用PPT。」
這怎麼可能?在講笑話吧!
這種顛覆老師三觀,
讓人下巴掉下來的觀念
就是 #AL #加速式學習法 真正震撼我的地方
老實說,
我從前自認自己算是不按理出牌的老師
海報自己剪、講義自己畫
也常常在上課時使用便利貼
但 Wally Su老師的AL加速式學習第0期時
趙胤丞 老師一上完課就推薦我一定要上
我二丈金剛摸不著腦袋
點頭答應,但轉眼已經是第10期了
看別人寫文推薦不過癮
真的親身走過後,
我覺得最震撼我的是
所有教的東西,
拿回來體育班生的教室裏
全~部~都~能~用~
真的不誇張
這樣的學習設計,挑戰的其實不是教學方法
而是 #老師敢不敢真的放手,
相信學生,#讓學生在引導跟放鬆的環境中自主學習
由於太興奮了,
管它大學已經來到了第8週
備戰期末考報告繳交前的說明預演
我當機立斷拿AL加速式學習法現學現賣
我將10個奧林匹克教育議題分組列出來
讓同學們自由挑選,
也為期末報告暖暖身
同學們自由挑選自己比較有興趣的議題
坐進組別中
然後每個人開始划手機...
沒錯,
就是要大家「查關鍵字」「蒐集資料」後
討論出有關於這個議題的 5 個問題
像是「#典範運動員」主題
同學們自己15分鐘內討論出想提問的議題像是:
◆運動員踏入職場的劣勢是什麼?
◆選手成為典範運動員的社會壓力有哪些?
◆運動員能出類拔萃的影響因素有那些?
◆明星球員或奧運國手退役後都可以成為典範嗎?
還有抽象的主題「#運動的核心價值」
同學們討論出的問題像是:
◆只能跟對手競爭才能夠進步嗎?
◆運動的使命感是什麼?
◆輸贏是競技運動價值的唯一取向嗎?
或是冷門議題「#身障運動員與適應體育」
同學討論出的問題像是:
◆身障運動員的輔助器能和一般選手同場競技嗎?會公平嗎?
◆奧運和帕運的關注度為什麼有落差?競賽強度真的有落差嗎?
◆身障運動員的輔導員是否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能?
◆身障運動員如何分級及整合發展?
你別懷疑
這些議題,老師只要坐在旁邊
微笑、點頭、喝咖啡
學生就把內容給寫出來了,多好!
緊接著第二階段
讓同學們
「#回答自己提出來的問題」
5個問題選3個來回答
並寫下自己的答案回應
張貼在牆面上(如照片所示)
這個過程同學們討論熱烈
不時舉手提問 (讓老師上課顯得異常的優雅而不忙碌)
不時有笑聲傳出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重頭戲
#按讚票選
每個人發下3張按讚貼紙
瀏覽所有教室中的同學作品
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對好的提問或是回應按讚
同學們在教室中自由走動
觀摩、拍照
真實應證了AL的名言:
「#身體不動,
#頭腦就不會動!」
最後請同學們拍下小組合照紀念
同時邀請各為針對感興趣的報告主題深化
下回將從簡報角度進行討論
我發現
當我不再是個思考「#教案設計」的老師
而是一個站在學生角度
思考「#學習流程」的老師
很多教學,突然變得簡單
也有很多具體可檢核的指標
也一一呈現
當我在教室中說得越多
學生們學的就越少
#當我越相信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學生回饋給我的也就更多
這學期,
有位上學期已經修過全部課程的旁聽生 盧郁婷
下課後開心的跟我說
「明明是同樣的課程
老師怎麼上起來感覺這麼不一樣
這次感覺又更有趣了!」
我自己個人觀察
透過不同的色卡跟色筆
以及課堂上的討論環節
跟站起來觀摩、交流、互動
同時滿足了視覺、聽覺、動覺、思考型的學生
當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
一一被滿足
我才觀察到平時不說話,臉臭臭的學生
這次都活過來了!
同樣的教室
不一樣的教學手法
學生的改變,真的可以看見
當老師可以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
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能力
每個運動員都是寶,也都有他們可以貢獻的地方
他們也期待,被老師看見、被老師發現
AL加速式學習認證班 (中文第11期7/15-7/17)
#報名連結在第一則留言
#歡迎分享
#運動員們有福啦
#AL加速式學習引導師認證
#找到自己的學習風格
我贏了我輸了教案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精神強調要走入被研究群體的日常生活,除了從說的、做的與他們表述自己的不同面向來理解對方如何賦予他自身所處世界的意義,當我們把差異當作「田野」,學習傾聽各種差異與觀點背後的脈絡,也會發展出用對方可以理解溝通的語言,跟差異對話的方法。在網路社群跨越地緣蓬勃發展的今天,如何讓不同網路社群越來越厚的同溫層看見彼此,開始產生真正的互動對話?小編懷萱推薦這篇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的文章,有一群人利用「街聊」這個田野調查常用的方式,開始跟不同的人「面對面接觸」作為傾聽與察覺與理解差異的開始,也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創造處一種從地方空間出發,有別於網路社群的社會連結。
-------
在封閉的LINE群組、Facebook私人社團裡,極端內容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傳散,上頭出現砍頭、消滅、起義、一頭撞死等字句,不論是網友或候選人刺激出的極化氣氛,都讓他們更感到對話的必要。許同學表示,「不對話,社會就一定會分裂。」
4個月街聊的經驗,他們歸納出與陌生人對話的幾個雷區:對中高年齡層要避開「政治」二字、對年輕人要強調民生、態度要柔性溫和等。
...
簡化的認知、習慣的標籤,加上封閉式群組,深化了對立和矛盾。
...
人們手中的一個個群組,其實正反映了社會的轉變。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李怡青指出,現代社會強調個人主義、走向分眾化,更多的組織是根據特定興趣、意識形態所組成,在細緻分化同質性高的群體中,人們為了彰顯自己的認同,會競逐式地強化對某人、某事、某黨的支持,最終造就了極化現象。
...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鄭宇君表示,過去10年,台灣社群媒體(包含社交網絡服務及通訊軟體)的普及率從7成成長至9成,後期增加的20%,除了自然增加的年輕人外,以中老年人為主;在中老年群體裡,許多人仰賴親友圈組成的封閉式群組作為資訊管道,相信熟人更勝於媒體,讓他們較容易成為不實資訊的受害者。加上近年出現新的數位落差,有些人習慣於LINE和Facebook,不知道可以選擇其他促進公共討論的新平台,「當他沒有自己去找出一個新的媒體的話,他就可能會停留在比較小的、資訊封閉的社群媒體當中,」鄭宇君說。"
...
當這樣的群組文化帶到了家庭群組裡時,也常常成為家庭關係的地雷
...
宜君的經驗是,在對話之前必須要有「信任存款」,這樣的存款來自於日常的問好、關心、彼此了解,有了信任之後,遇上意見不同的政治議題,才有可能心平氣和、不爭輸贏的對話...
(原文引用自:
https://www.twreporter.org/a/new-hate-politics-germany-generation-communicate-taiwan?fbclid=IwAR2ndeJ0bcjDqS29VkWfrgUYAxftZZIE3VlrA2YVmXZ0OwXTtlT_WYj1Oc4)
我贏了我輸了教案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來來來 來跟鄭老師喊酒拳哦"
瘋狂棒打老虎雞吃蟲
✏️遊戲首先要發揮我的兒童等級繪畫天份,將圖卡製作完成後,再將"因果鏈"畫在白板上給孩子視覺提示,
✏️再來協助孩子了解每個角色中的因果關係
棒子打🐈
老虎吃🐓
雞吃🐛
蟲咬棒子
懂了就可以開使玩遊戲了
✏️初階版玩法
老師:我要出老虎
孩子: 太好了那出棒子就可以贏老師的老虎🎉🎉
123一起出牌.....
✏️進階版(團體宮心計)
每人拿一張卡,先讓孩子們討論誰要負責
老師: 我要出雞(其實老師要出的是棒子)
A孩子立馬站起 : 我是老虎,哈哈我贏了
123出牌後.......
A孩子:老師妳怎麼沒有出雞......😭😭
孩子們隨即進入一翻討論,你一言我一句
B孩子: 我要出棒子
123出牌後........
YA.....🐓贏了,(孩子沒有出棒子)
👍孩子憶測到老師可能會出🐛
這個遊戲中孩子學習到....
✅ 因果關係
✅憶測推理
✅遊戲規則記憶
✅團體討論
✅分工合作
✅團體合作的互相鼓勵、猜贏老師的成就感、與猜輸了的再接再勵 是孩子們的最大收穫
好燒腦的教案分享啊,要來去趕飛機了,待我假期歸來再來跟大家分享如何將旅行分享帶入認知教學
感謝
影片中的 #楊雯忻認知老師 參與我和孩子的活動
#鄭詩璇認知老師 一直是藏鏡人
#童心兒童發展中心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313號5F-2
(04)2233-3727
" 來來來 來跟鄭老師喊酒拳哦"
瘋狂棒打老虎雞吃蟲
✏️遊戲首先要發揮我的兒童等級繪畫天份,將圖卡製作完成後,再將"因果鏈"畫在白板上給孩子視覺提示,
✏️再來協助孩子了解每個角色中的因果關係
棒子打🐈
老虎吃🐓
雞吃🐛
蟲咬棒子
懂了就可以開使玩遊戲了
✏️初階版玩法
老師:我要出老虎
孩子: 太好了那出棒子就可以贏老師的老虎🎉🎉
123一起出牌.....
✏️進階版(團體宮心計)
每人拿一張卡,先讓孩子們討論誰要負責
老師: 我要出雞(其實老師要出的是棒子)
A孩子立馬站起 : 我是老虎,哈哈我贏了
123出牌後.......
A孩子:老師妳怎麼沒有出雞......😭😭
孩子們隨即進入一翻討論,你一言我一句
B孩子: 我要出棒子
123出牌後........
YA.....🐓贏了,(孩子沒有出棒子)
👍孩子憶測到老師可能會出🐛
這個遊戲中孩子學習到....
✅ 因果關係
✅憶測推理
✅遊戲規則記憶
✅團體討論
✅分工合作
✅團體合作的互相鼓勵、猜贏老師的成就感、與猜輸了的再接再勵 是孩子們的最大收穫
好燒腦的教案分享啊,要來去趕飛機了,待我假期歸來再來跟大家分享如何將旅行分享帶入認知教學
感謝
影片中的 楊雯忻 認知老師參與我和孩子的活動
#鄭詩璇認知老師 一直是藏鏡人
童心兒童發展中心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313號5F-2
(04)2233-3727
我贏了我輸了教案 在 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王麗芳教養同好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常常想,
在工作室帶孩子的狀況,
很像在拆引信,
這個孩子常常輸不起而生氣,
那麼我們陪他做笑看輸贏的遊戲。
這個孩子誤解了被指正就是自己爛而爆炸,那麼我們來拆解,讓孩子看懂,很多時候『別人根本不會跟你說,你哪裡做錯了,只會慢慢疏遠你。』
有些孩子不知道怎麼跟別人玩,
用錯了方法跟別人互動而產生誤會打架,
我們來學什麼是用錯方法。
有些孩子看不懂被拒絕的原因無關自己爛,
陷入了自責與難過,
我們陪孩子看懂拒絕後面的百種原因。
父母就好像在拆引信一樣,
一關關的拆,
怕這些引信在未來爆炸。
。
那天,我觀察了一個孩子的狀況,
母親問我:『該怎麼破孩子嫉妒的關卡。』
那時候的我回答:『看多了光鮮後面也有不為人知的苦。』
那個回答讓我想了很久,該用什麼教案教孩子。
我想孩子這個年紀或許很難理解,
準備換另一個角度幫孩子破關。
。
正在想著想著,看到波登自殺的新聞傳來,
我有點無法承受,
想一想,為何我無法承受?
或許無法承受的是,原來這樣光鮮、名利雙收的人,也有不為人知的苦。
光有多大,陰影就有多多。
。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要拆解的引信。
每個大人心中也都有要拆解的引信。
我們以為自己很孤單,
或許我們一點都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