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我訊息溝通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我訊息溝通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訊息溝通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訊息溝通法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採取最小的行動,來確保自己慢慢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當你夢想著有所改變,很難避免讓興奮感接掌一切,到頭來就會試圖在太短的時間內做太多。就我所知,抵抗這種傾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兩分鐘法則: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 人們常常覺得讀一頁書、靜心一分鐘,或是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沒什麼好興奮...

 同時也有37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60的網紅靈魂系男孩YoY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占卜 #通靈 #預約服務 **轉載影片須主動通知詢問,經同意後才能轉載,並標示清楚出處位置 **歡迎使用1.5倍速來看,我自己也喜歡用這速度看XD 原本我有兩個主題在猶豫著, 一個是這個,另外一個是「你需要放掉什麼信念?」, 很有趣的是,這次的答案就是結合了這兩個主題的內容, 而這就是這次...

我訊息溝通法 在 Mita(我是咪塔塔/台北設計師/燙髮/染髮/結構式護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52:16

女生燙髮🔥🔥🔥電棒燙 好的髮質才可以燙出好的髮型 保濕真的很重要 要哈哈護髮呀😭 ———————————————————————————————— #我是髮型設計師Mita 每一種髮型都是和各位寶寶溝通過 並依照每個人的髮質與髮型 量身訂做的髮色與捲度 建議各位寶寶多找圖多跟咪塔💕溝通 頭髮上有...

我訊息溝通法 在 Mita(我是咪塔塔/台北設計師/燙髮/染髮/結構式護髮)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6:52:15

男生燙髮🔥🔥🔥細軟髮燙髮 髮根都澎起來惹~~~🤩 但是一定要抹慕斯整理哦 不抹不給燙🥺🥺🥺 ———————————————————————————————— #我是髮型設計師mita 每一種髮型都是和各位寶寶溝通過 並依照每個人的髮質與髮型 量身訂做的髮色與捲度 建議各位寶寶多找圖多跟咪塔💕...

我訊息溝通法 在 Mita(我是咪塔塔/台北設計師/燙髮/染髮/結構式護髮)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6:52:16

男生燙髮🔥🔥🔥細軟髮燙髮 髮根都澎起來惹~~~🤩 但是一定要抹慕斯整理哦 不抹不給燙🥺🥺🥺 ———————————————————————————————— #我是髮型設計師mita 每一種髮型都是和各位寶寶溝通過 並依照每個人的髮質與髮型 量身訂做的髮色與捲度 建議各位寶寶多找圖多跟咪塔💕...

  • 我訊息溝通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31 20:00:01
    有 2,940 人按讚

    你採取最小的行動,來確保自己慢慢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當你夢想著有所改變,很難避免讓興奮感接掌一切,到頭來就會試圖在太短的時間內做太多。就我所知,抵抗這種傾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兩分鐘法則: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

    人們常常覺得讀一頁書、靜心一分鐘,或是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沒什麼好興奮的,但重點不是做一件事,而是掌握「起頭」的習慣。

    取自《原子習慣》

    ************************************

    各位朋友,晚安:

    「不要一開始就企圖打造完美的習慣,應該先做容易的事,持續地做。要先標準化,才能最佳化。」

    「先求有,再求好」、「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是我常分享的概念,這本書使用兩分鐘法則來具體化。

    一下子把「我訊息」溝通法,整套講完,是比較難,那就一次至少講到一句就好。「善意溝通」的四個元素很難完全掌握,那就一次練習用一個元素就好。一天進行十次深呼吸會忘掉,那至少現在這個當下,進行一次就好。

    我以前在工作坊的時候,會帶一些練習。這些練習如果變成習慣,長久來說我們的內心與人際互動會有些不同。但很可惜的是,持續練習的人不多,有人沒有練習,也跟我說沒有用,我聽了也覺得地球人真有趣,好容易放棄自己。

    財富管理、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健康管理,都是從小地方做起,並且養成習慣。這些是基本功,有了基本功的護持,意外可以有些緩衝,正在遭遇難題的時候也會比較好化解。

    每一個兩分鐘的選擇,都在幫助我們成為我們選擇成為的人。祝願您,看重自己的選擇機會,藉此發展出一個清楚的自我!

    ************************************

    兩分鐘法則

    【文/ 詹姆斯‧克利爾】

    縱使知道要從小處做起,還是很容易一起跑就跨太大步。當你夢想著有所改變,很難避免讓興奮感接掌一切,到頭來就會試圖在太短的時間內做太多。就我所知,抵抗這種傾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兩分鐘法則: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

    你會發現,幾乎每個習慣都可以縮減為兩分鐘版本:

    ■「每晚就寢前閱讀」變成「讀一頁」。
    ■「做三十分鐘瑜伽」變成「拿出瑜伽墊」。
    ■「用功讀書」變成「翻開筆記」。
    ■「把洗好的衣服摺好」變成「摺一雙襪子」。
    ■「跑三英里」變成「繫好跑鞋的鞋帶」。

    重點是盡可能讓習慣容易開始。任誰都可以靜心一分鐘、讀一頁書,或是把一件衣服摺好,而如我們先前討論過的,這是個強而有力的策略,因為一旦開始做正確的事,要繼續做下去就比較簡單了。新習慣不該讓你覺得像是一種挑戰,接下來的行動可以有挑戰性,但開頭的兩分鐘應該輕而易舉。你需要的是可以自然引導你走上比較有成效的路的「入門習慣」。

    只要將目標依照難度,從「非常容易」排到「非常困難」,通常就能找出可以將你引至想要的結果的入門習慣。舉例來說,跑馬拉松非常困難,跑五公里困難,走一萬步難度中等,走十分鐘容易,穿上跑鞋非常容易。你的目標可能是跑馬拉松,而你的入門習慣是穿上跑鞋,兩分鐘法則就是這樣運用的。

    ▍非常容易→容易→中等→困難→非常困難
    ■ 穿上跑鞋→走十分鐘→走一萬步→跑五公里→跑馬拉松
    ■ 寫一句→寫一段→寫一千字→寫一篇五千字的文章→寫一本書
    ■ 翻開筆記→用功十分鐘→用功三小時→每科都拿A→拿到博士學位

    人們常常覺得讀一頁書、靜心一分鐘,或是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沒什麼好興奮的,但重點不是做一件事,而是掌握「起頭」的習慣。事實上,要先養成一個習慣,才能去改善這個習慣。倘若無法學會起頭的基本技巧,就不太可能掌握更小的細節。不要一開始就企圖打造完美的習慣,應該先做容易的事,持續地做。要先標準化,才能最佳化。

    待你掌握起頭的技巧,這兩分鐘就成了開啟一個更大慣例之前的儀式。這不僅是讓習慣變容易的訣竅,也是精通困難技能的理想方式。愈是把一個過程的開頭儀式化,愈有可能進入成就大事所需的高度專注狀態。每次健身前都做一樣的暖身運動,會更容易讓自己進入巔峰表現的狀態;遵循同一套創作儀式,創作這件困難的差事會隨之變得比較簡單;養成關閉電源的習慣,每天晚上在合理時間上床睡覺就變得比較容易。你也許無法將整個過程自動化,但可以讓執行第一個動作變得不假思索。讓習慣容易開始,其餘的會自然開展。

    對某些人來說,兩分鐘法則看起來可能像個花招。明知道真正的目標是在兩分鐘之後持續進行,運用兩分鐘法則好像在騙自己。沒有人會真的渴望讀一頁書、做一下伏地挺身,或是翻開筆記,既然知道這是個心理詭計,又怎麼會相信?

    如果覺得兩分鐘法則有點牽強,試試這個:只做兩分鐘就停手。出門跑步,但兩分鐘後就必須停止;開始靜心,但兩分鐘後就必須停止;研讀阿拉伯文,但兩分鐘後就必須停止。這不再是個起頭的策略,這就是全部。你的習慣只能持續一百二十秒。

    我的一位讀者曾用這個策略減重超過一百磅。一開始,他每天都去健身房報到,但規定自己不能待超過五分鐘:進健身房,運動五分鐘,時間一到就離開。幾個禮拜之後,他環顧四周,心想:「嗯,反正都要來這裡,不如開始待久一點吧。」幾年過去,他的體重也跟著去了。

    寫日記提供了另一個例證。幾乎每個人都能透過將腦中的想法付諸紙筆而受益,但大部分人不是寫個幾天便放棄,就是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寫日記感覺像是一件苦差事。其實,祕訣就是在覺得費力之前停止。英國一位領導力顧問葛瑞格.麥基昂就靠著特意寫得比自己想要的少,來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他總是在覺得寫日記很麻煩之前停筆。海明威相信類似的建議適用於任何一種寫作,他說:「最棒的方式就是見好就收。」

    這類策略之所以奏效,還有另一個原因:它們強化了你想要建立的身分。如果你連續五天出現在健身房—即使每次只待兩分鐘—就是把票投給新的身分。你在乎的不是練出好身材,而是把焦點放在成為從不錯過健身的那種人。你採取最小的行動,來確保自己慢慢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我們很少用這種方式看待改變,因為每個人都只在乎最終目標。但是,只做一下伏地挺身好過完全沒運動,練吉他一分鐘好過根本不練,閱讀一分鐘好過從未展卷。做得比希望的少,好過什麼都沒做。

    到了某個程度,一旦建立習慣,每天都有起頭,你就能將兩分鐘法則與一個被我們稱為「習慣塑造」的策略結合在一起,把習慣往終極目標的方向升級。首先,要精通該行為最小版本的前兩分鐘;接著,前進到一個中等程度的步驟,並重複那個過程—專注於前兩分鐘,完全掌握該階段之後,再進入下一級。最後,你養成了最初希望養成的習慣,同時仍把焦點放在它該在的地方:該行為的前兩分鐘。

    ……

    幾乎所有較大的生活目標都可以改造成兩分鐘的行為:

    我想要長壽與健康→我需要擁有好的體態→我需要運動→我需要換上運動服。
    我想要擁有幸福的婚姻→我需要成為好伴侶→我應該每天做點什麼讓另一半生活得更輕鬆→我應該規畫下週的每日三餐。

    每當你覺得很難堅持某個習慣時,就運用兩分鐘法則吧。這是讓習慣變得輕而易舉的簡單方法。

    .

    以上文字取自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2522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我訊息溝通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2-25 20:00:02
    有 1,339 人按讚


    給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

    最近家長跟我聊:「有些觀念我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那該怎麼辦?」

    「要練習啊!」我這樣回。

    「要怎麼做呢?」家長很誠心地問。

    其實我的書裡面,有一些不同的角度與案例,也討論了不同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先覺察,了解我們內在的心理歷程。像是透過不同人所發生的事,去剖析自己是不是有類似的現象,就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

    像是如果自己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就可以多做紀錄,把發脾氣之前發生的事,發脾氣之後的結果記錄下來,就是一種練習覺察的方式。然後,讓自己下次再面對類似的前置事件,更有警覺。

    如果有時間,發完脾氣之後,可以試著讓自己靜一靜,回想剛剛的過程。這種動作多做一遍,就是多練習一遍。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比較快一點回復冷靜,去面對生活。

    然後,演練適當的行為,像是用適當的方式溝通,如三明治溝通法、我訊息溝通法。這樣自己臨時想用的時候,才用得出來。也不是用出來就好,邊做也要邊修正。

    在自己覺察情緒已經起來,到使用適當的方式互動之間,要暫時停止一下。這暫時停止的方式,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反而是學著跟情緒共處,試著調整呼吸與放鬆,給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

    所以,呼吸與放鬆平常就可以練習,有空檔就可以進行,讓身心合一。所謂身心合一,是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清楚我們內在的變化。如此,我們想像中的行為,跟我們真實的行為,就比較不會落差太大。

    這些是老生常談了,不過,概念知道了,還要實行。我認識不少朋友,概念也很會講,但是就是不去做,所以生活中常重複陷入同樣的困境。可是即使重複再重複,還是不想做,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求速效,沒馬上見效就挫折,乾脆繼續按照慣性生活。

    所以最近也跟朋友談到,年紀跟成熟度,在一定的年紀之後,就不一定成正比了。有些人已經中年了,心態還停留在青少年階段的,大有人在。不是說青少年心態不好,是要看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什麼情境。

    我跟孩子們相處的時候,有時候就會像大男孩。我本身就是孩子氣很重的人,跟孩子們開開玩笑,真的很開心。可是,也要看場合開玩笑,心態要能隨著當時的情境轉換過來。

    心態像軟體,就算沒升級,暫時也可以運行。不過,隨著時間過去,安裝新的程式就會跑不動了,莫名其妙就會當機。

    .

    --------------------------------------------

    2016年9月《靜下心去愛》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0rz.tw/PCzPS (79折)
    2.金石堂: http://0rz.tw/vCsPh (79折)
    【靜心療癒2書:靜下心去愛+跟自己和好 79折】http://0rz.tw/qvsUv
    3.誠品: http://0rz.tw/UllK6 (9折)
    4.星馬地區: http://0rz.tw/M8sn2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http://0rz.tw/HJCSM

  • 我訊息溝通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11-04 07:15:00
    有 1,398 人按讚


    想過了再做才是自己的

    最近有個家長跟我談,他希望照著我書上有提到的步驟來做。我當然感覺受到尊重,可是我其實是擔心的。

    我教孩子們的時候,我很希望培養出孩子們自己思考的能力。同樣,我跟家長們互動的時候,也期待家長們先想過,再去試試看。

    原因是,想過之後再做,才是自己的。

    這麼說吧!以前我剛當完兵帶孩子的時候,那時候當兵的習氣沒改,講話不難聽,也不會辱罵孩子,但音量沒控制好,兇的時候可以很兇,結果帶孩子的效果很好。一些很不好帶的孩子,雖然集中在一起,反而最後跟我相處得還不錯,喜歡上課也聽話。

    我像吃到包著糖衣的毒藥一樣,以為受到孩子喜歡,家長肯定就是好事。後來一直自我反省,才發現那不完全是心理師的角色。甚至後來,經過幾年之後,還有家長在我演講完來找我,對我說,那時候只有我管得住孩子,他覺得非常神奇。我很快回應他,我後來修正了,我不那麼做了。

    我後來可以練習到,內在保持平靜,但把音量加大,眼神也變得比較銳利,這單純是當成技巧來用。可是,這一則沒經過不斷地練習,容易被人誤用,通常一般是行為會影響情緒,大聲了,會忍不住真的氣起來,就開始失控了。二則還是會遇到沒有效的狀況,像是家長在家都用打的,孩子被打到都變皮了,不那麼怕大聲。

    後來我反覆試過各種方法,好好講、多鼓勵,速度很慢,但如果長期相處,效果會一點一點看見,特別目標是要幫助孩子們的情緒與人際。當然,用正向的方法,還要夠敏感,反應要夠快,鼓勵的時機很重要,這一點我一直在練習。

    自己想過的方法,去實施,會比較有自主性、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比較有幫助。然後,因為先想過,會比較能根據回饋修正,變成自己的方法,可以特別針對自己家裡的孩子量身打造。做起來也比較能堅持,不會敷衍了事,好像要跟誰交代一樣。

    一次帶多個孩子的家長就會知道,要調整兩個以上的孩子的情緒,轉移注意力的技巧很重要(尤其是快要吵起來的時候,其實練習吵架也很好,但當時環境不允許,或者快要打起來的時候)。要先想好可供轉移的事物,像是玩具或活動,當成是鼓勵,然後,像是有些事物是兩個孩子都在意,給的時候要注意公平性。但是也要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是某方在意,另外一方不在意的,那也可以拿來個別操作,比較不會引起紛爭。

    可是,這很難給SOP,最好還是經過當面討論會比較好。網路上其實也不好討論,因為資料太少,文字互動速度太慢也抽象,也沒辦法試過之後再來重新討論,更沒辦法直接示範與演練。

    如果沒辦法當面討論,那就要家長自己試誤調整了。這時候書就能派上用場,還有網路上也有很多資訊,少數也有影片可以參考。其實教養的過程很有趣,最主要的樂趣就是家長能成長與動腦,然後有時候家庭成員之間可以和諧相處,那真的很幸福。

    真的用心想,就不會只是為孩子,會把自己小時候怎麼被對待的事,也翻出來。其實要對自己有正向的感覺,常常就是要把自己以前想要的理想父母的形象,由自己實現出來。

    反而這麼說來,技巧倒不是重點了,真的要知道,網路上資料也一大堆。而是我們整理過自己的過去之後,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自己先喜歡,有個平穩的情緒,自然表現出愛心、耐心,不管用什麼技巧,會相對容易達到我們期待的效果。

    有時候,我們自己穩定了,問題就不太是問題了。

    那麼自己的行為,就會對自己產生意義,而不僅僅是別人怎麼說,自己照著做就好。剛開始不想動腦筋,最後常會讓我們更傷腦筋。

    言有盡而意無窮,心理世界的各種歷程,常要做了之後才有更深的體會,他人言說也很難把某些抽象的感受搞清楚。像是以「我訊息」溝通法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出一個具體可行的要求,這個要求對方要願意做,自己要先想清楚,對對方有什麼好處,如果對對方沒好處,或者對方目前感覺不到好處,要求的成功率自然會降低。就算一下子對方因為被脅迫而成功,沒好處的事,很難提升動機,自然難以長久。

    但是就是這個「想清楚」,太花腦筋了,大部分的朋友會想要更快、更省力的方式,沒辦法將心比心。因為不管是自己改變,或者要別人改變,都不是那麼容易。要不然,就不會大家的互動走到僵局了。

    有時候,想要快、輕鬆,最好是找第三人來談一談,把壓力給別人擔,請別人來「喬」。這時候,無辜的孩子就容易被牽扯進來,有些長輩也會因此介入晚輩的婚姻,讓問題更複雜化。

    一個工作,如果沒有自主性,常要被指派,那會很容易覺得自己正在被奴役。那當父母這種工作這麼難,自主性沒出來,就容易感覺自己好像不存在也沒關係,好像自己的重要性不高那樣。

    自主性的出現,要透過思考與實驗。祝福您,透過嘗試與實驗,找到自己喜歡的面對人與面對自己的方式。

    --------------------------------------------

    2016年9月《靜下心去愛》新書上市
    1.博客來: http://ppt.cc/8fqNI (79折)
    2.金石堂: http://ppt.cc/T0BZ9 (79折)
    3.誠品: http://ppt.cc/6Vahf (79折)
    4.星馬地區: http://ppt.cc/a2qjC

    誠品網路書店2016閱讀職人投票(年度最期待作家),每日投票每日皆可得30元折價券:http://ppt.cc/poUfe (編號70和71,非網路會員也可投)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http://0rz.tw/HJCSM

    【課程】父母成長班-週三平日班(11/16-12/21) : http://ppt.cc/FW9zG

  • 我訊息溝通法 在 靈魂系男孩YoY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04:56:20

    #占卜 #通靈 #預約服務

    **轉載影片須主動通知詢問,經同意後才能轉載,並標示清楚出處位置

    **歡迎使用1.5倍速來看,我自己也喜歡用這速度看XD

    原本我有兩個主題在猶豫著,
    一個是這個,另外一個是「你需要放掉什麼信念?」,
    很有趣的是,這次的答案就是結合了這兩個主題的內容,
    而這就是這次我想帶給大家好好思考的機會,
    人生是我們自己的,
    只有你能療癒自己,
    而我始終是陪伴以及引導、給予訊息的角色,
    希望都能夠讓大家找回自己的力量!


    快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測驗結果吧!!
    要是喜歡我的測驗歡迎關注我,並分享出去~
    以下附上時間軸:

    00:06:30 第一個礦石(摩根石)訊息
    00:26:00 第二個礦石(藍針黃水晶)訊息
    00:47:20 第三個礦石(橘色片沸石共生方解石)訊息

    -

    想要支持我繼續分享,邀請你一起讓這頻道更好,
    歡迎贊助我,我也會將贊助的部分收入捐出,一起創造善的流動。
    戶名:陳宥穎 銀行:華南銀行華江分行 帳號:(008)159201141131

    -
    YoYo提供的服務內容:

    自己在整理服務時,突然發現我會的真多啊😂
    但每一個服務都是我傾盡真心的提供,
    只為了替大家照亮一段路,讓你無懼前行,
    歡迎有需要的朋友私訊聯繫:)

    1.通靈療癒個案服務
    https://reurl.cc/MkZa7K

    2.捕夢網訂製
    https://reurl.cc/jqkY0Z

    3.寵物溝通
    https://reurl.cc/L0pLE3

    4.寵物溝通教學小班制
    https://reurl.cc/e967rW

    5.一對一靈魂溝通及療癒課程
    https://reurl.cc/4ax2v2

    -

    可透過以下方式聯絡到我👇🏻
    信箱:yoriteyouareright@gmail.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reibaishiyoyo/
    IG:https://www.instagram.com/reibaishiyoyo/
    YT:靈魂系男孩YoYo

    也歡迎到方格子看我的靈性文章:
    https://vocus.cc/user/@reibaishiyoyo

    -

    現代巫師

    通靈、身心靈療癒、蛋糕烘焙、動物溝通、貓咪、捕夢網、水晶礦石、塔羅、宇宙法則

    -

    我是一名通靈師,
    一個喜歡神祕學及美少女戰士的男孩(?)
    使用塔羅牌及通靈已有十二年時間,
    想要讓大家知道,
    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生命,
    只要願意改變,美好離自己不遠!

    沈迷於甜點世界,
    目標是打造一個療癒甜點店,
    讓大家吃一口即可看見生命的奇蹟,
    以及找回內在深處的勇敢!

    育有三隻可愛小貓,
    喜歡跟他們鬥嘴打鬧,
    樂於建立人類與動物的良善互動,
    從彼此身上感受與學習,
    讓世界更好!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心靈發展,
    對於神祕學這一塊可是想碰又害怕被冠上迷信一詞,
    但真的是這樣嗎?就讓我用簡單的方式跟大家說說這些吧!
    想把宇宙以及身心靈療癒的體驗傳遞給大家,
    透過我的自身經驗將光與愛散播出去,
    保持開放的心,一起來討論吧!

    -

    **我非常懶惰,要是真的需要字幕歡迎留言告訴我,我再看看要不要加XD
    **喜歡我的影片幫我按個訂閱跟喜歡吧:)

    -

    字幕提供: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

    感謝你的協助。

    -

    音樂來源提供:

    音樂: Soft serve
    音樂家: Rook1e

    音樂: See You
    音樂家: @iksonmusic

  • 我訊息溝通法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22 21:00:09

    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上一集節目中聊了許多與人連結的方法,也示範了與幼兒的情緒覺察練習。但也有許多聽友回饋,家有青少年,不動氣的溝通真的好難!

    品皓生動比喻:親子關係就像買賣股票,「有漲有跌」。青少年階段則猶如「十年長空期」,父母要先「活下來」最重要。一起來聽聽鄧醫師如何讓叛逆小哥開口,品皓對於製造衝突的反向操作建議又是什麼呢?

    ●關係相談所給青少年父母的悄悄話
    「你的存在,就是對青少年最好的安撫。」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任務,是需要藉由超越父母來定義自我;他們其實是透過跨越父母,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本集重點

    1. 每個人的心理階段和需求都不同,可別被性別和年齡的刻板印象框架限制了。創造連結的首要方法是仔細觀察和傾聽,理解他人的「話中有話」。

    2. 你家的青少年,是否會嘲笑你身高矮,奚落你體力差?孩子出言不遜的背後,其實是為了從「超越父母」來建立自我能夠獨立的心理需求。

    3. 想要降低溝通衝突,不妨先從反向搞清楚: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會讓人「忍不住就想跟你吵架」?為什麼「你+建議」這個句型,很容易惹怒他人?

    每天鬆一點!本週「家的心關係」練習,就從「我訊息」開始。

    少用「你」,多用「我」!
    從這週開始,把我們想要給孩子的批評建議指教,
    改用以下三個結構來表達,看看會有什麼神奇的效果!

    我+
    看到了什麼「狀況」,
    給了我什麼「感覺」,
    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什麼。

    舉例1:我聽到你這麼說,感到滿不舒服的,因為我感覺到不太受尊重。

    舉例2:我看到你房間這麼亂,覺得有點生氣,因為我感覺你好像不是很在意自己之前的承諾。

    歡迎到許願池告訴關係相談所所長你的困擾,
    也分享你的每週練習成果!

    歡迎訂閱收聽:https://podcastparentingcw.soci.vip/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https://reurl.cc/GdK7ov

    # 為自己與家人,補給「愛與連結」的維他命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heartseason

    #錯過「愛與連結的心理必修課」?錄影課程隨時能複習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s/2912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 我訊息溝通法 在 Feng Ze邱鋒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20:00:09

    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日常,許多按部就班的計畫,不得不就此取消或延期,五堅情月面著陸高雄巨蛋演唱會,也不得不喊卡。為了防疫的這段時間,見到了許多人不得不分隔兩地,只能依靠網絡科技來聯繫彼此。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步調,對生活的體驗也與以往有所不同。

    ⁡許久未見到彼此和歌迷的五堅情團員們開始思索著,如何在這個時候,為這個世界帶來溫暖、鼓勵與陪伴呢?五個人便決定挑戰第一次線上寫歌,連線創作了「零距離」這首作品。

    因為五堅情相信,只有音樂,是最不受距離影響,可傳遞五個人對歌迷們、對因疫情而造成人與人無形與有形距離下,最真誠的情感。

    五堅情在「零距離」歌曲的錄製上採用了線上錄音的方式進行,邱鋒澤與製作人張暐弘在新加坡編曲、錄音,陳零九、婁峻碩在自家工作室錄音,黃偉晉、賴晏駒(小賴)則是在原音兄弟錄音室和鋒澤、暐弘透過視訊的方式溝通完成配唱。最後交付混音,而完成了全線上製作的真正「零距離」。

    「零距離」這首歌曲從創作、錄音到MV拍攝,都是在分隔許多地點的狀況下完成。
    無論是歌曲想傳達的訊息或歌曲的製作方式,皆傳遞了就算現在因為疫情帶來許多的不便,藉由科技的幫助也能完成目標 ;也因此就算彼此之間無法相聚,不能在所愛之人身邊,當聆聽這首歌時,也能感受在乎的人就陪伴在身旁的感覺,我們相信,無論彼此相距多遠,我們的心都會是在一起的。

    零距離
    曲:邱鋒澤 張暐弘
    詞 : 黃偉晉 陳零九 賴晏駒 張暐弘

    隔著海洋的思念能不能到你身邊
    隔著螢幕的問候像不像在你面前
    一個早安溫暖整個晨間
    一個晚安陪我度過失眠
    雖然不在眼前心卻能連一線

    當我無從宣洩腦海裡你的一切
    想念沾濕了昨天

    讓我再靠近你一點點
    當世界瞬息萬變
    距離也無法隔絕彼此有多想往前
    讓我再靠近你一點點
    對著視窗說晚安再見
    讓想念掛在 同一個彎月
    Close your eyes
    Say goodnight
    I will be by your side

    隔著懷疑兩顆孤單的心有時也累
    隔著冷漠不想說凍成了兩個冬天
    心裡的話試著化成安慰
    學著擁抱彼此的不完美
    再遙遠的我們 其實都 不遙遠

    當愛被間隔在沒有人的空房間
    讓我們搬進裡面

    讓我再靠近你一點點
    當世界瞬息萬變
    距離也無法隔絕彼此有多想往前
    讓我再靠近你一點點
    對著視窗說晚安再見
    讓想念掛在 同一個彎月
    Close your eyes
    Say goodnight
    I will be by your side


    Music Credit
    編曲:張暐弘 Hoong
    演唱: 邱鋒澤 FengZe 、陳零九 Nine Chen 、黃偉晉 Wayne 、賴晏駒 小賴 Lai 、婁峻碩 Shou
    錄音師:張暐弘 Hoong、陳禹丞 Nick
    錄音室:原音兄弟股份有限公司
    混音師:陳禹丞 Nick
    混音室:原音兄弟股份有限公司
    母帶工程師:張暐弘 Hoong
    母帶工作室:原音兄弟股份有限公司

    Video Credit
    製作公司Production : 木和子影像音樂工作室
    導演Director : 李洹宇/小忍
    製片Producer : 曾文昕
    現場製片Executive Producer : 賴芝祺
    攝影指導D.O.P : 李洹宇 張暐弘
    攝大助1st Assistant Camera : 陳皓堯
    燈光師Gaffer : 林岑璋
    燈光組Best Boy : 賴威仁
    美術指導 Production Director : 尤麗雯
    美術執行Production Executive : 洪瑜彣
    後期Post-production : 李洹宇
    動畫設計Animation design : 蔡尚甫
    標準字設計 Graphic Designer : 楊鎮源
    邱鋒澤髮型師:hairstylist / gary
    邱鋒澤彩妝師:Makeup artist / shawm
    陳零九化妝師、現場妝髮師:豆豆@aroom makeup
    黃偉晉髮型師:hairstylist / Tim@UNDER hair
    黃偉晉彩妝師:Makeup artist / Arialping 平羽媜
    婁峻碩妝髮師:Makeup & hair / 許育珊Mii
    賴晏駒髮型師:hairstylist / Tim@UNDER hair
    賴晏駒彩妝師:Makeup artist / 吳阿志
    服裝師 Stylist:楊庭宜、王禎旎


    W0LF(S) 五堅情
    https://www.facebook.com/%E4%BA%94%E5%A0%85%E6%83%85official-100722735235142
    https://www.instagram.com/w0lfs.official/

    ⓒ 2021 Reason Brothers 原音兄弟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