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我群他群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我群他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群他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群他群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有如一扇鏡子,映照出存在於社會但時常是隱而不見或避而不談的人我、族群或地方文化邊界。 探究「劃界」或形成界線的脈絡,不只有助於我們破解刻板印象並且反思自身生命經驗以及價值觀背後的生活處境,同時也是公私協力防疫治理能夠回應社會多元文化差異,建立以人為本的處置之道的重要條件。 臺灣公民對話協會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的網紅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薩赫爾(Sahel)是一片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半乾燥過渡地帶,也是全世界土地最貧瘠的地區之一。放眼望去,只見草木稀疏、塵土飛揚,所剩不多的耕地還持續被日漸擴大的沙漠吞噬著;而在烈日高掛的夏天,氣溫動輒來到攝氏43度。任誰來到這裡,生存都必然是一場戰鬥。 「外交替代役是什麼碗糕啊?好像很酷,申請看看...

我群他群 在 Buan月亮說話 | 月亮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36:08

【部落防疫已經夠辛苦了,還有人繼續拿原住民族玩地獄梗——我們必須面對的,從來都不只是倫理問題】 長話短說,上一次被我們罵翻的某迷因帳,又放出一張Mona Rudaw(莫那.魯道)底圖加上「感謝日本」字樣的地獄梗圖(本文發佈時該篇貼文又從他們的典藏回來了所以歡迎大家自己過去罵他們喔),而後他們又放上...

  • 我群他群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9 18:53:14
    有 52 人按讚

    疫情有如一扇鏡子,映照出存在於社會但時常是隱而不見或避而不談的人我、族群或地方文化邊界。

    探究「劃界」或形成界線的脈絡,不只有助於我們破解刻板印象並且反思自身生命經驗以及價值觀背後的生活處境,同時也是公私協力防疫治理能夠回應社會多元文化差異,建立以人為本的處置之道的重要條件。

    臺灣公民對話協會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藉由萬華系列報導 、線上策展等行動,讓我們看見地方組織串聯來努力跟社會「他者」污名對話,進而回到以人為本,發展出從在地觀點出發的防疫模式。推薦這篇當作引言,讓我們藉此思考目前對待不同族群染疫的溝通與處置方式的差異政治。

    ------
    為了避免自身的不確定感與焦慮感,有些人便開始透過劃清「我群-他群」,或是「我們-他們」的築牆界線,確定病毒或傷害沒有進入自己的生活圈。

    但我們所劃分出的「他群」,究竟是什麼樣貌? 多半不是「我群」成員透過生活中的實際互動所認識。而是為了建立集體認同、凝聚成員共識和安全感,所塑造出來的虛擬想像,或者假想敵。
    ...
    在一些研究中曾指出,低社經階層的民眾比較依賴鄰里人際關係,所以也容易對鄰近地區、附近的居民產生強烈的依附感,甚至形成一種具有文化封閉性的小社群。

    不幸的是,這些人卻也最可能因都市更新迫遷,或付不起房租,而被迫離開居所,成為漂泊者。當他們舊有的鄰里關係遭破壞、共享集體認同也粉碎了,許多人或許就只能靠回到老家附近的公園閒逛,一解鄉愁之苦。

    而文化封閉性的生活風格,則是因為整個社會變遷的節奏太快,讓他們在經濟、文化及科技等各方面長期遭到排除。是在無奈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的結果,更是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排除之下的結果。

    所以,當主流社會中處於中上社經階層的民眾,因為不了解所產生的陌生感和恐懼,開始對「他群」貼上汙名標籤── 這項自我防衛措施,或許能因社會心理的距離感被拉開,產生短暫的隔離與安全感;但長遠來看,透過汙名化劃清界線,只會製造更多人與人之間的猜忌、仇恨和不信任,完全無助於了解疫情的真實狀況,或解決問題。
    ...
    汙名化或找尋代罪羔羊所產生的緊張和對立,也無助於理解為什麼某些人不願戴口罩,甚至拚了命要到處移動,更不敢主動前往篩檢,或無法接受合宜治療的原因。

    (引用自:https://rightplus.org/2021/05/24/bangka-park/)

  • 我群他群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7 01:55:46
    有 277 人按讚

    【部落防疫已經夠辛苦了,還有人繼續拿原住民族玩地獄梗——我們必須面對的,從來都不只是倫理問題】

    長話短說,上一次被我們罵翻的某迷因帳,又放出一張Mona Rudaw(莫那.魯道)底圖加上「感謝日本」字樣的地獄梗圖(本文發佈時該篇貼文又從他們的典藏回來了所以歡迎大家自己過去罵他們喔),而後他們又放上羅小雲去年「吼吼吼吼吼」的影片片段,呃,我們也不懂,討罵討得那麼明顯,低賤程度就是讓人看破手腳然後手腳上還沾大便那一種。

    不過這篇文章不是拿來罵他們的,我們沒有心思花時間罵毫無心思改進、製造爭議來博得關注的爛人。我們要來談地獄梗。

    引用羅仕宇教授的看法,地獄梗圖藉由圖片與文字的差異,造成一種失諧的效果,這種組合本身是想要挑戰文明世界主流價值觀點;也有文章指出這種反轉同情或同理的「政治不正確」,是嘗試越過文化規範的道德底線,而這條底線又與個體跟不同文化規範的差異或距離相關,比如說有些人認為開黑人玩笑沒問題,開小燈炮的玩笑就可能會被譴責,因為後者屬於台灣社會文化規範下的認知的悲劇,而調侃兇殺案的死者顯然會引起巨大爭議。

    長話短說,就如同我們長期以來不斷倡議台灣社會需要對話、需要學習對等尊重原住民族的理由一樣:面對地獄梗,從來就不只是倫理問題,是我群/他群的認知差異問題,是資訊不對等、詮釋權被剝奪的問題,是我們要透過言論自由達成甚麼目標的問題。

    就像這張以為拿「抗日英雄」對比感謝日本自以為好笑的地獄梗圖吧,許多族人後代根本沒打算把他當作英雄;所謂抗日,也是由民國政府主流論述營造出來的英勇形象,而真正惡毒的,就是這種錯誤認知下傳播導致的刻板印象再製,以及漠視族人苦難的嘲笑,其中更隱含了二元對立簡化族人認同與選擇的意涵。

    這種製造爭議的方式,不只容易激起仇恨對立的言論,「我可以站在他人的苦難之上嘲笑他人」的這種無知,透過匿名人群規模化的傳播,更可能合理他人跟風嘲笑的道德基礎——「他們都覺得很好笑為什麼我不能笑」就是一條通往惡意的途徑,一路上還有人舉牌疾呼「對啊我們知道這是地獄梗但有何不可呢」。

    對他人苦難歷史的無知,以及在資訊不對等下刻意製造的衝突效果,說實話,跟文化規範無關,跟你想要利用言論自由達成甚麼目標有關;網路上有不同的社群與陣地、不同的論述與立場,但現實世界裡,你意欲嘲笑的人群,他們確實存在,在這塊土地上,同樣留下了血與汗與淚。網路的不友善言論,也會影響到「台灣人」社群認同的互信程度,詮釋權力不對等的地獄梗圖同樣會影響到原住民社群的心理健康。

    要扭轉網路社群藉由地獄梗隱含的霸凌與惡意,需要的是網路社群一起去監督跟維護政治正確的內容,「開得起玩笑」跟「開他人苦難的玩笑」中間的距離,並沒有那麼模糊,不要輕易接收簡化的資訊與論述、不要錯誤歸因,學習同理他人。

    ----

    不過我們沒有要勸某迷因帳回頭是岸,既然他們將原住民族排除在外、利用地獄梗來維護他們的文明優越感,我們本來也就無意迴護他們的自尊,這也是我們一貫的態度,想當不值得被尊重的爛人,那我們就成全。所以如果你覺得生氣,也絕對歡迎大家把他們罵爛喔。

    #部落防疫已經夠辛苦了
    #還有人繼續拿原住民族玩地獄梗
    #我們必須面對的
    #從來都不只是倫理問題

    -----

    〈誰的民族英雄?〉: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783

    -----
    厭倦都市雜音,
    來聽月亮說話。

    #Buan #Buanistalking 
    #月亮說話 #月亮曆
    #來追月亮囉

    #語錄 #藝術 #文字
    #文化 #文學 #原住民

  • 我群他群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21 11:02:01
    有 2,710 人按讚


    「和表弟閒聊時,他突然問我「是否支持台灣獨立」。我回答說「是」,表弟立即向我比了個中指,指責我「被台灣教壞了」。
     
    我壓抑怒氣,問表弟「為什麼這麼認為?」
     
    表弟非常自信地說:「網路報章都有寫啊」,那語氣彷彿我沒在看報紙。
     
    我追問他都看哪些報章媒體,他舉了「人民網」、「鳳凰衛視」、「央視」等等。當時,我們眼前的電視正好停在「CCTV4」,一個中國中央電視台針對國際華人社群設置的頻道。」

    #季風帶「故事」系列講堂後話篇—關於中國紅色力量與馬來西亞中華膠

    ▍「紅色認同」:淺談馬來西亞「中華膠」現象

    作者:馮垂華

    先從兩個個人案例說起。

    案例1.
    去年的農曆新年回到外婆家,和表弟閒聊時,他突然問我「是否支持台灣獨立」。我回答說「是」,表弟立即向我比了個中指,指責我「被台灣教壞了」。

    我壓抑怒氣,問表弟「為什麼這麼認為?」

    表弟非常自信地說:「網路報章都有寫啊」,那語氣彷彿我沒在看報紙。

    我追問他都看哪些報章媒體,他舉了「人民網」、「鳳凰衛視」、「央視」等等。當時,我們眼前的電視正好停在「CCTV4」,一個中國中央電視台針對國際華人社群設置的頻道。

    案例2.
    一位非常敬佩的馬來西亞友人到台灣來旅行,我們在午後的酒吧討論香港反送中運動。友人持反對態度,我們為此花了不少時間討論這場運動的發生、過程以及後繼影響。

    友人在討論過程中突然反問我:「難道你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嗎?」

    我愕然,然後搖頭否認,並且試著解釋「族群」、「種族」以及「民族」之間的差異:我們並不是中國人。我們在族群類別上屬於「華人」,並且是「馬來西亞」公民,但絕對不是中國人。

    一般上,如上述抱持大中華主義,認為所有華人同屬「中華民族」,並嚮往中國治理文化的人,常被戲稱為「大中華膠」。實際上,「中華膠」是相當貶義的詞彙,「膠」為粵語「硬膠」(「戇鳩」的諧音)的縮寫,泛指愚蠢、思維守舊僵化之意(維基百科,n.d.),因此「中華膠」通常旨在嘲笑或諷刺那些主張大中華主義的群眾。近來香港反送中運動引起馬來西亞華人社群在網路上辯論、謾罵,「中華膠」即被大量使用。然而,這樣的現象目前僅在網路上發酵,並未引起當地學界的興趣,也還沒產出足夠的研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對「中華膠」有全面的理解,也容易將這種貶義身份標籤化。

    對任何一個集體的提問,我們首先應該理解它是如何組成、產生認同,或者被建構的。問題核心包括:是什麼樣的社會條件或社會關係有助於這種集體的生成?其認同建構的文化依據為何?又有哪些制度性條件支持這種認同?又為什麼「華人」特別容易被賦予甚至接受這樣的身份分類?唯有試著討論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對「中華膠」有初步的理解。

    一、華人的種族建構
    安煥然(2019)在〈什麼「中華膠」〉一文中認為「中華膠」其實是一種「中華情結」。他尤其指出早期接受華文教育,或參與左翼運動的前輩對所謂「中華文化」滿懷熱情,因此難免對中國懷抱強烈的認同。作為族群的華人,文化即為其中一種重要的認同依據,但族群認同的邊界其實是雜糅、模糊、易變的,不同世代、社會、教育、工作經驗等等都可能對認同產生影響。但也正因為這種易變的特質,我們才有可能轉換傳統的「中華情結」,將之本土化或在地化。因此,安煥然在文末感慨:「一個缺乏文化主體性的在地族群,注定是離地的」;「當馬華文化就只等同於中國文化的時候,不管老左還是年輕人,你的『馬』已脫韁」。不過,安煥然沒有討論到的是,為什麼一部分的馬來西亞華人認同會如此僵化、不易流動?

    華人其實是複雜的文化群體,作為移民社會,馬來西亞華人其實涵蓋不同籍貫的社群。在殖民時代,籍貫社群彼此往往會因為經濟或政治利益而發生械鬥,釀成嚴重的流血衝突。這些彼此差異的社群在英殖民時代被建構為一支「種族」(race),相對的,歐洲人、馬來人、印度人也都被視為不同的「種族」。「種族」的知識建構首先從人口普查開始(如1891年後的人口普查),然後藉由分而治之以及「種族分區」的政策加以制度性強化。

    在被視為「種族」的情況下,不同籍貫的華人社群產生極大的涵容性,開始將彼此視為「同種同屬」的群體;相對的,它也具備強烈的排他性,將被歸類於其他「種族」的群體視為絕對的他者。「種族」論述的建構背後暗含兩種意義:首先,「種族」是一種生物性的類屬,在接納這種認同時,人們往往會認知彼此之間的差異是「與生俱來」,並且不能改變的;其二,「種族」知識由歐洲殖民勢力引入時就被賦予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意義,他們認為不同種族之間存在著優劣之分,而這也合理化了優勢「種族」對他者的歧視、壓迫、剝削、暴力。

    「種族」雖然作為一種殖民帝國引入的知識,但馬來(西)亞人民也不全然是被動接受這種歸類的。當「種族」作為政治治理的策略以及經濟活動的單位時,不同族群為了捍衛自身的政治及經濟利益,往往會輕易挪用「種族」身份來區分彼此,以強調我群/他群的絕對差異來獨占特定的政治權力及社會資源。這種以「種族」為知識基準形構出來的國家、政治及社會關係可以被稱作「種族典範」(race paradigm),並且成為馬來西亞最成功的一種知識建構。時至今日,「種族」依舊是馬來西亞媒體及大眾的普遍用語,同時也是政治決策及實踐的主要依準。例如 Nakamura(2015)對馬來西亞大學學生廣泛使用「種族」一詞的現象進行研究,發現使用生物科學定義下的「種族」,其實暗示了馬來西亞各族群在身理及心理上存在著根本差異,繼而認定彼此之間的差異難以消除。

    在「種族典範」的影響下,「華人」自認為一種「種族」,並且對自身的「歸屬」有一種本質的想像(nature of belonging)。這種歸屬的想像無可避免地連接到其祖輩的移民母國——中國,並認為彼此作為「種族」的情況下是本質上近似的。不過,類似的討論可能高估「種族典範」對馬來西亞華人社會關係及歷史文化的影響,畢竟當代族群關係是繁複互動與衝突下的產物,因此要思考華人對中國的認同,至少要回到獨立時代的政治局勢進行觀察。

    二、民族之爭:華裔族群虛幻的民族認同
    民族指的是現代主權國家中的人民集合的稱謂,他常藉著想像共享特定文化、歷史以及社會生活來形成一個共同體。由於「國家」是這一群體的主要行動單位和想像依據,因此民族通常也稱作「國族」,民族主義者常強調自身民族對於國家有行使主權的權力,有強烈的政治治理的意涵(紀駿傑,2014)。和民族不同,公民則是法律賦予的政治身份,並且合理地享有法律規定之權力與義務的群體。在很多時候,這兩種身份看似平等,但在建構民族主義的過程中,社會成員會藉著強調「我族」的共同性來訴求其民族地位,這時候往往會對社會裡的其他弱勢族群造成排除的結果,甚至剝奪其公民身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許多殖民地開始追尋殖民母國的政治經驗,試圖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社會,當時的政治團體、知識分子曾就一個「民族」的定義進行過數次爭辯。1946 年,左翼的政治聯合組織(PUTERA-AMCJA)草擬了一份開放而包容的《人民憲法草案》。《人民憲法草案》第二節中,嘗試將「馬來人」界定為一個高度包容性的國族身份,其中沒有任何宗教上的義務,公民僅需要學習一些簡單的馬來語作為對話工具,因此「所有馬來亞公民都會受到平等的待遇,因為『馬來人』(Malay)一詞是一個開放與包容的政治概念,並不帶任何族群或宗教的含義」。

    PUTERA-AMCJA的左翼政治背景很快就引起英殖民政府的憂慮,而他將「馬來人」視為一種「開放與包容的政治概念」(實際上是在嘗試建構一個「民族」身份)則導致以巫統為首的馬來人民族主義菁英的憤怒。1948年,英殖民政府以反共為由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並將PUTERA-AMCJA視為非法組織,《人民憲法草案》才遭到廢置,從此(尤其官方歷史中)無人聞問。

    相對的,英殖民政府與巫統提出的《馬來亞聯合邦憲制》則成功取得憲制地位,成為1948年馬來亞聯合邦的憲法。這部憲制除了強調蘇丹及馬來人的特殊地位之外,也大大提高了其他族群公民身份的限制。雖然在往後的歷史中公民身份的限制被稍稍放寬,但仍無阻這部憲制強調馬來亞作為「馬來人的國家」的企圖。《聯合邦憲制》也成為未來馬來西亞憲法的基礎,正當化了馬來人的「國族」身份。

    Suryadinata(2013)認為,馬來西亞在建構國族身份時,就將特定的族群文化(即「馬來人穆斯林文化」)視為其國族核心,任何抵觸核心者,其國族身份將遭受質疑。換句話說,這種被建構的國族身份保障了馬來人的優勢地位,其他族群的國族身份則隨著政治局勢擺盪,時而獲得認同,時而遭受質疑。此外,國族身份也常與公民權力發生衝突。雖然國族與公民所依據的建構核心並不相同,但若國族身份遭到質疑,公民在一國之內所行使的政治權力也將受到挑戰。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在「公民」身份上受到承認,但始終被排除在「國族」(民族)核心之外。在此情況下,華人很容易就將缺失的「民族」想像勾連到中國因統戰需求,以及回堵西方自由主義國家的威脅而建構出的「大中華民族」概念。這樣一來,華人社群在認同上很容易產生同時是「馬來西亞人」又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詭異又矛盾的認同。

    除此之外,華人在馬來西亞政治場域遭剝削的現象也導致華人期待中國的崛起能為他們賦權。誠然,中國崛起了,而華人或許從中獲得些許政治及經濟資本,但其中的管道及方式是相當可議,並且有違民主的。追根究底,這是建構「中華膠」的關鍵因素——紅色滲透。

    三、中華膠與紅色滲透
    Hamilton(2019)以澳洲的局勢發展為例,討論了中國因素如何破壞澳洲的民主社會。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即是利用「僑務」及海外華人來進行滲透。他描繪了澳洲當地華裔商人、政治人物以及中國移民運用金權政治、貿易與投資、「銳文化」來突破民主防線,很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鑒。在馬來西亞,這些滲透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使得「中華膠」的討論一直局限在上述我們提到的種族、文化情結,以及政治剝奪感等層面。

    2018年,馬來西亞最大中文報刊《星洲日報》在其背頁刊載了一整版的「廣告」。廣告主為「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新聞與公共外交處」登出的廣告,標題為「真實的新疆」。

    廣告內文很長,大致分成六小節:一、新疆的歷史;二、中國憲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國政府尊重伊斯蘭文化;三、新疆實行民族自治、多民族和諧共處;四、新疆穆斯林族群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得到尊重和保護;五、新疆面臨著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重大現實威脅;六、中國充分尊重伊斯蘭宗教信仰,同穆斯林國家傳統友好。

    這無疑是回應國際社會對於中國新疆集中營事件的指責,並且尋求其他國家華人社群的支持所「製造」出來的廣告。不僅如此,2019年,當BBC深入新疆集中營採訪,並批評中國政府的不人道政策時,數家中文媒體也同時獲准進入新疆報導,其中亦有《星洲日報》。7月7日,《星洲日報》以「新疆教培中心曙光:助維吾爾族重融入社會」為題,正面報導了集中營,寫下令人戰栗的詭異故事:

    2019年7月11日,中國公佈「中國大陸以外華文媒體網站影響力榜單」,馬來西亞《中國報》、《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分別名列第4、5以及12名。這份榜單的第一名為台灣《中時電子報》,其調查公正性十分可疑。換言之,馬來西亞媒體已遭中國勢力滲透,其獨立、自主的地位岌岌可危。

    不僅如此,中國對教育機構的影響也十分令人擔憂。在海外,其手段往往是透過金錢及物質利誘,最終達到滲透的效果。在馬來西亞,我並沒實質證據證明教育機構正成為中國政府的傳聲筒,但中國大手筆資助華校已是不爭的事實。以我的母校寬柔中學為例,中國駐馬大使白天就在2018年捐贈了獎助金、贊助龍獅隊1萬5600令吉,以及提供校董會成員中國簽證便利等配套。另一個經驗是,馬英九在2016年前往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演講時,校方展示的海報、文宣上對馬英九的稱號竟然更改了數次,(印象中)從「台灣總統」或「中華民國總統」改成不倫不類的「世界華人前領袖」,令人疑心背後的政治角力。

    企業方面,中國在一帶一路策略下的海外投資已有許多研究。不過,馬來西亞華人企業主一般上常被視為文化或政治意見領袖,因此中國對華人企業的影響不可不查。以馬來西亞海鷗集團為例,其業務主要以經營中國藥材、藥酒、美容及保健產品為主,與中國官方及市場往來密切。在今年的「海鷗與媒體大團拜晚宴」中,其董事經理就引用中馬建交45週年推出的歌曲《左肩》歌詞,比喻彼此之間的關係:「左肩位於心臟上方位置,而海鷗就如同右手般,可以放在左肩上,為其遮風擋雨。」

    這段談話雖然僅僅暗示了兩者之間的親密關係,但董事經理提到的《左肩》其實是中馬建交45週年微電影《時間的眼淚》之主題曲。實際上,過去中馬建交週年紀念在華人社群與報章常常博得許多關注及版位,中國政府更不惜透過許多廣告、藝文創作、社團活動等來「凝聚」華人的「中國認同」,將建交週年構築得如慶典一般。這樣的盛況不會出現在馬美建交週年,不會出現在馬英建交週年,也不會出現在馬新建交週年等場合,「中國」是難得的特例。

    最後,常常令人難以察覺,甚至認為無關緊要的,也許是中國對日常生活的細微滲透。那些出現在城市與小鎮中心、寫滿中國式標語與賀詞的掛簾與海報;那些在日常生活裡被認為政治意味並不濃厚的綜藝節目;又或者生活空間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日用品或小小裝飾,都可能對我們的認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友人Z的家庭在7月1日撕下農民曆的那一天,發現日曆上標著大大的「建黨節」字樣,畫面中還展示著共產黨標誌,彷彿時空的哪個節點出了差錯。Z翻了翻日曆,發現8月31日(馬來西亞獨立日)以及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日)兩頁在右上角部分標上了小小的馬來西亞國旗,象徵這兩天與馬來西亞有關。這樣一來,即確定他並未拿錯其他國家的農民曆,也並未生錯國家。但令人困惑的是,「建黨節」究竟與我們有何關係?

    而那每一戶擁有這本農民曆的家庭,每一年7月1日望著那顯著的共產黨標誌,以及強而有力的「建黨節」粗體,他們還會記得那兩面被標識在8月及9月的小國旗嗎?

    結語
    「中華膠」確實是一個具有貶義的詞彙,但實際上非常值得進行深入討論。我認為,「中華膠」的建構不僅僅是「中華情結」或「政治剝奪感」下的產物,同時也應該關注中國「紅色滲透」的影響。馬來西亞華人社群的歷史特殊性也許使得中國的「紅色滲透」更容易成功,甚至能輕易建構其「中國」認同,但這種認同並不純然是文化面向的。對中國的威權意圖而言,這種認同具有高度的政治色彩,並利於中國面對西方民主社會的批評時進行動員。與其稱之為具有貶義的「中華膠」或一般意義上的「中華情結」,我認為「紅色認同」更能帶出其「中國因素」的影響。

    當然,這篇文章不過是過去研究的心得,以及胡亂的資料整理。要進行中國對馬來西亞滲透的研究,還需要更嚴謹的實證方法,而且具有其迫切性。也許,未來會好好來寫寫吧。

    ▍作者簡介:

    馮垂華,1990年生。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生。研究興趣為族群關係、公民社會與社會運動。偶爾寫小說。

    #季風帶—帶給你不一樣的跨域視野
    #Read a different world. Read the world differently.

    ▍Reference

    Hamilton C.著,江南英譯, 2019, 《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新北:左岸

    Nakamura R., 2015, ―Race or Ethnic Group?‖ Politics of Race in Malaysia.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3(8): 389-398.
    Suryadinata. L, 2013, The Making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State, Ethnicity, Indigenism and Citizenship.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安煥然,2019,<什麼“中華膠”>,《星洲日報》網頁內容: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072192.html

    紀駿傑,2014,<族群關係>,頁181-207,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延伸閱讀:

    1. 關於季風帶「故事」系列講堂—Season 1
    http://bit.ly/2NozRNr

    2. 關於季風帶「電影月」系列講堂
    http://bit.ly/2XdnrfI

    3. 關於季風帶8月講堂
    http://bit.ly/2M0JK2r

    圖: http://bit.ly/2HcAHaw

    【 季風帶文化網店:http://bit.ly/31NH4Zs】

  • 我群他群 在 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11:03:20

    薩赫爾(Sahel)是一片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半乾燥過渡地帶,也是全世界土地最貧瘠的地區之一。放眼望去,只見草木稀疏、塵土飛揚,所剩不多的耕地還持續被日漸擴大的沙漠吞噬著;而在烈日高掛的夏天,氣溫動輒來到攝氏43度。任誰來到這裡,生存都必然是一場戰鬥。

    「外交替代役是什麼碗糕啊?好像很酷,申請看看好了!」

    在那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對於西非一無所知的甲殼哥,抱持著一股年輕熱血的衝勁,懵懵懂懂的來到位在薩赫爾的國家:布吉納法索。他的任務,是要運用自己的農藝專長在這裡種水稻——是的你沒看錯,在這個年雨量只有400mm的撒哈拉沙漠邊緣,甲殼哥要帶著一群完全沒有經驗的當地人,在前輩打下的基礎上,目標是種出1200公頃的水稻田!

    這個看似熱血的故事,媒體上呈現的或許是當地人收成時的笑容,但背後卻是社會大眾看不到的各種無奈——自然環境已經夠嚴苛了,沒想到真正的挑戰反而是「人」?國際援助的錢,其實大多都流向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天氣熱不打緊,每天還有瘧疾、交通事故在周遭虎視眈眈,三不五時就被推向生死關頭?原本號稱君子之國的布吉納法索,究竟在2011年之後發生了什麼改變,成為各國政府紛紛告誡觀光客止步的地方?

    旅行熱炒店EP71,該是重返非洲的時候了!讓我們一起跟著在哪裡都能存活、到哪裡都能成為當地人的甲殼哥,走進布吉納法索,聽他娓娓道來那些外交第一線人員才懂的現實血淚!

  • 我群他群 在 月曜1起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00:45:01

    本片拍攝依據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拍攝防疫管理措施執行

    支持木曜加入深度會員:https://cbtv.tw/join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https://cbtv.tw/SubMuyao
    第一時間看我們的新作品,參與直播!🙏🙏

    主持人:邰智源、林柏昇KID、坤達、溫妮、泱泱、阿部瑪利亞
    木曜四超玩 每周四晚上9點直播,網址:https://cbtv.tw/Muyao
    或至play商店及app store搜尋下載「麥卡貝網路電視」

    木曜專屬周邊↓↓↓
    ➤逛逛麥卡貝:https://shop.camerabay.tv/
    ➤蝦皮賣場:https://shopee.tw/muyao4.store​

    Youtube頻道資訊↓↓↓
    ➤訂閱木曜主頻道:https://cbtv.tw/SubMuyao
    ➤加入木曜會員:https://cbtv.tw/join
    ➤訂閱月曜一起玩:https://cbtv.tw/SubMuyao2

    ➤木曜的社群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uyao4/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uyao4/

    ➤主持人社群資訊
    邰智源: https://www.instagram.com/taitaihome/
    Kid: https://www.instagram.com/circuskidd/
    坤達: https://www.instagram.com/hsieh_kunda/
    溫妮: https://www.instagram.com/yuen_nnnnnn/
    泱泱: https://www.instagram.com/lynnwu0219/
    阿部瑪利亞:https://www.instagram.com/_abedesu/

    本影片屬麥卡貝網路電視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任意下載、上傳或做其他利用。
    歡迎分享影片連結。

    本節目合作提案請洽cbpm@walkgame.com

    #木曜4超玩 #邰智源 #一日系列

  • 我群他群 在 莎皮塞維爾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00:35:20

    Hi,大家好我是莎皮塞維爾
    【✨加入莎皮的專屬會員✨】https://reurl.cc/Nr3Gan
    【✨莎皮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xaviershapy/
    【✨莎皮的FB】https://www.facebook.com/Shapyxavier/
    【✨莎皮公開群Discord】https://discord.gg/TPVQJMM

    歡迎訂閱+小鈴鐺,關注我的遊戲頻道!@v@/
    #莎皮塞維爾 #魔物獵人崛起 #魔物獵人物語2破滅之翼
    ==============================================
    【聊天室注意事項】
    1.遊戲在體驗階段,所以有需求,台主發問後再給予回答,不要亂暴雷
    2.此台為技術性娛樂台,歡迎交流。
    3.惡意騷擾洗頻等行為,禁止!
    4.請不要當個聲控達人
    5.禁止亂帶聊天室風向,請專注與台主互動或當下的遊戲內容。
    6.禁止在聊天室裡未經同意直接宣傳或是"影射他人"頻道or各類廣告。
    7.在直播時如台主未要求,直接宣傳其他台主之動作,視同不尊重,直接封鎖
    以上規則,感謝配合,聊天品質人人有責
    ==============================================

    遊戲加入莎皮好友:
    UGS蘿亞帝國遊戲DC公開群:https://discord.gg/TPVQJMM
    莎皮discord:Xavier#3623
    莎皮 Switch Code :​7067-8236-7509
    莎皮 PSN ID:shapiyaya
    Steam id:YT莎皮塞維爾[目前好友單炸裂中]

    ==============================================
    【贊助莎皮】
    訂閱+點擊鈴鐺與分享就好
    or
    Google姐朗讀贊助:https://goo.gl/KWxK9s
    or
    YouTube內建超級留言功能
    or
    paypal贊助:https://streamlabs.com/shapyx

    【聯絡方式/業務諮詢】
    shapiyaya@gmail.com
    -----------------------------------------------------------------------------|
    使用配備
    螢幕:BenQ 護眼螢幕EX3203R(好用)
    CPU:I7-8700K
    RAM:32G
    顯示卡:2070RTX
    =============================================
    莎皮平時蒐集的音樂清單(需要的人可以拿去聽聽)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nHHN0HxS4BSAzH7wuvZdd92kyzDXFTn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