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我看輕推理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看輕推理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看輕推理論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藝文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9月號 關於生活專欄】 .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人都有一個價,我只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如果說想要用一個價碼買起一個人是一種侮辱,那連付出都不願意,卻覺得別人一定會say yes……那一種「老馮」,不是更看不起人嗎? 我們身邊總會有幾個「老馮」。也許是同事,也許是家人,又甚或是另一半。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90的網紅美劇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BBT #囧男大爆炸 #生活大爆炸 #Netflix #CBS #系列結局 #劇透 【 The Big Bang Theory 系列終結集 絕對值得一刷再刷!】 #生活大爆炸最終集 有不小經典場口,即使重看數次仍然讓人窩心感動。 ● #故事 (一連兩集) 結局開初Sheldon與Amy 正式得到...
我看輕推理論 在 藝文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22:38:28
. 【9月號 關於生活專欄】 .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人都有一個價,我只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如果說想要用一個價碼買起一個人是一種侮辱,那連付出都不願意,卻覺得別人一定會say yes……那一種「老馮」,不是更看不起人嗎? 我們身邊總會有幾個「老馮」。也許是同事,也許是家人,又甚或是另一半。他...
我看輕推理論 在 美劇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1:53:20
#TBBT #生活大爆炸 #CBS #NowTv華納頻道 #系列結局 #劇透 【 The Big Bang Theory 系列終結集 絕對值得一刷再刷!】 #生活大爆炸最終集 有不小經典場口,即使重看數次仍然讓人窩心感動。 ● #故事 (一連兩集) 結局開初Sheldon與Amy 正式得到諾貝爾獎...
我看輕推理論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15:09:21
《也談讀書無用》 「讀書是否有用」其實是個偽命題,根本就不符合客觀現實的情理。讀書必然是有用的,分別只在於「用」的多與寡罷了。要探討此命題,不妨從「書」的定義入手,私以為書有三種「有字之書」「無字之書」「人生之書」分別爲知識、技藝乃至智慧、人情世故。而讀的方法可以閱讀、思索、觀察這三種。當我們出生那...
-
我看輕推理論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03 22:20:49#TBBT #囧男大爆炸 #生活大爆炸 #Netflix #CBS #系列結局 #劇透
【 The Big Bang Theory 系列終結集 絕對值得一刷再刷!】
#生活大爆炸最終集 有不小經典場口,即使重看數次仍然讓人窩心感動。
● #故事 (一連兩集)
結局開初Sheldon與Amy 正式得到諾貝爾獎,Sheldon對這夢寐以求的成就及隨之而來的改變顯得無所適從。
這時Leonard與Penny適時讓Sheldon明白到“變幻原是永恆”的道理( #電梯重開?),而兩夫婦在成功讓Sheldon這個“孩子”成長後,亦開始孕育自己的孩子。
三個月後,Sheldon邀請一行好友到瑞典的頌獎典禮(Stuart要留下看顧Howard一對孩子?),但旅程中Sheldon再次因自我中心惹得一眾好友不滿,最重要是冷待了Penny懷孕的消息!當然一眾好友最後都原諒Sheldon而他亦醒覺到Amy與眾人才是他的最大“成就”。
在Amy發表了鼓勵女性投身科研的謝語後,Sheldon放棄原定自我中心的講稿而在頌獎典禮答謝眾人。(並在全世界面前公報Penny懷孕的消息?)
● #感動窩心位
#等了12年電梯終於重開了 不,應該還是Leonard #掌摑Sheldon 告訴他得獎並不是發夢?,當然 #Amy大變身 與 Penny教導Sheldon #變幻原是 感動!
#Leonard與Penny懷孕消息 你有和我一樣歡呼嗎?
Amy責難Sheldon:『就是因為你無心傷人,大家才忍耐你的自私!』而Amy回應自己也默默耐萬則叫人窩心。
#Amy鼓勵女性投身科研 需是有點政治正確,但確回應之演員本身科學家的身份( #見留言)。
而 #Sheldon答謝一眾好友 則是最大高潮所在,他祝福
Leonard的孩子會“ #既聰明又美麗”則回應了第一季第一集Leonard仰慕Penny時的第一個自白。
●Sheldon在頌獎禮上放棄用90分鐘數落當年看輕自已的人而去答謝一眾好友, #在故事中 如果沒有一眾好友,的確Sheldon可能口會埋首在“弦理論”中而默默無名,更無機會認識Amy去開啟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生(你能想像他有10次以上的交歡而其中一歉是因為復仇者聯盟的預告嗎?)。
#但在現實中 則是因為演員 Jim Parsons 堅持而完結劇集,當中是諷刺還是感謝則只有演員本身和製作人自己才知道。?
#神級喜劇《囧男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
1-12季 #全系列上架
#傳送門!
https://www.netflix.com/title/70143830
~~~~相關報導~~~~
●The Big Bang Theory 系列終結集 絕對值得一刷再刷!
facebook.com/MeiKekNin/posts/1252081668289172
●The Big Bang Theory S1-9評論集!
https://youtu.be/DPSf2Ju55-E
我看輕推理論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9月號 關於生活專欄】
.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人都有一個價,我只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如果說想要用一個價碼買起一個人是一種侮辱,那連付出都不願意,卻覺得別人一定會say yes……那一種「老馮」,不是更看不起人嗎?
我們身邊總會有幾個「老馮」。也許是同事,也許是家人,又甚或是另一半。他們的共通點是對別人的付出習以為常,對別人給予的方便或好處,都覺得自己「受得起」。他們的口頭禪通常是「你唔係同我計呀?」、「得啦!得啦……咁小事。」。若然你膽敢說不,他們便會表現出一副不可置信,甚至讓人覺得是你錯、你小氣的樣子。如果情況相反,你對「老馮」有所要求,他們則會避之則吉,覺得你很奇怪。就算他們肯幫你一次半次,都會自動自覺把他對你的恩情銘記於心,時不時提起,讓你一世欠債……那便是一種把自己地位置於別人之上的態度。
你問我的話,「老馮」很錯嗎?嗯…他們是很討厭沒錯。但其實你也有責任。因為「老馮」很大程度是由你自己育成的。倘若你相信人人平等,能夠堅持捍衛自己,別人是不會敢恣意踐踏看輕你的付出的。不是說不可以幫人,也不是說幫人要擺高姿態。但至低限度,你不應該用一個討好別人的低姿態去付出。別人向你道謝,你可以說「不用客氣」,而不是佯裝老好人地自貶說自己其實甚麼都沒做,又或是「懶客氣」地說那是你的榮幸。謙虛,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是這樣子用的。如若你堅持這一套假客氣而心裡每每在計算和把不滿累積的話,不好意思,我要告訴你:最大責任的並不是「老馮」本人,而是把他育成的你。這理論就有如「慈母多敗兒」。敗兒有敗兒的不是,但其母實在難辭其咎。
當然,在對自己耳提面命不要製造出「老馮」的同時,也要想想看自己是不是別人孕育出來的「老馮」。有時候,就算我們多用心,多負責,那都只是對外人展現出的一面。相反,面對那些最愛我們,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很不自覺便會演變成我們在職場上相當討厭的「老馮」。你以為媽媽為你煲湯煮飯洗衫是應份的嗎?又以為另一半等你收工放工,為着你感受推卻老友們的邀約又或是改變穿着打扮和生活習慣,又是應份的嗎?也許我們都該是時候檢討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不自覺地變成了「馮媽媽」和「馮寶寶」了。
.
——〈「馮媽媽」和「馮寶寶」〉
文/Anjaylia @anjaylia
.
關於生活專欄載於九月號《藝文青》。九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藝文青 #藝文青9月號 #asartisticasyou #asartisticasyou43
我看輕推理論 在 紙羊 papergoa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廣告與創意文案寫作 / 07
#競技的文案人
-
終於登入最後一堂課。
兩個月前還在苦惱如何設計這堂課的期末作業時,老友忽然找上門來,問我可以怎麼透過文案幫助遭受疫情打擊的小鎮的某個店家。我手上的工作著實忙不過來,所以只是提供他建議,並告訴他能夠以什麼樣的文案切入,再請他自己寫,或找學生寫,我幫忙修改。又再後來,#無時間日線上藝術節 辦起來了,其中一場由楊雁雁主導的演員課,我從頭參與,直到末尾,楊雁雁請同學們表演吃飯,一面吃一面哭,透過演繹讓大家為疫情所困的人們發聲——我忽然靈光一閃,這堂短暫而奇幻的廣告與文案創作課,我們也來為身邊受困的小企業們做一些什麼吧。
第五週把作業分佈下去,請同學們各自搜集可以幫助的店家,第六週報告各組的進展。同學們找來了蛋糕店、蝦麵檔口、素食店、眼枕賣家、港式冰室和cafe。有的是朋友,有的是經常光顧的店,家家各有缺失,亦各有難處。同學們按作業的指示,幫店家寫品牌故事、品牌定位和為他們製作一份海報,並將成品送給店家,讓他們用作宣傳的用途。所謂的「海報」不拘形式,可以是佳節促銷海報,可以是店家故事的海報,也有同學替店家把創立故事和menu做成Instagram的highlight。創意盡展,卻又有實際效用。
今天的成果展現,我只能說,老人家們一直都太看輕00後了。他們有的從SWOT分析品牌,撰寫品牌故事,懂得運用切合品牌的腔調去寫出創意又吸睛的文案,甚至做出了隨時可以出街的海報;從設定品牌定位、品牌人格,到撰寫文案、設計海報,再串聯社媒營銷手法,都是由學生們組隊一起構思策劃,而我這個老師只是從旁協助而已。這群數碼原住民,即使還未踏入職場,卻早已洞悉新媒體的操作,他們掌握最新的流行文化,擁有尖銳的數碼觸覺,我甚至開始感覺,我輩正要興起之際,這些後浪經已淹過來。學生們最後把各自的成品送給店家們,希望他們所做的這些「廣告作品」可以帶來更多回報,幫助店家走出困境。
7週的課終於來到尾聲。懶惰記錄的其他課堂裡,我們一起鑽研品牌學、細剖電台與電視廣告、用Hero Journey理論創作劇本。那些廣告播畢而聊天區裡紛紛湧現的留言和讚歎,我想,都是一部廣告作品最鼓舞的收穫。或是那些因尚缺歷練而看不見果核的提問,我想,有一天他們都可以掌握的。
最後一堂,不再是授課,更多是與他們分享「生活」這件事。七週課裡學到的所有技能都可以忘掉,往後也多著磨煉的機會,然而,最該留住的是那些攸關內在的——精神,靈魂,或一些無法輕易寫下的領悟。
每次看完一部廣告以後,除了以技術層面分析,我往往會花更長篇幅討論「觀看的角度」——譬如Apple 2020年新春廣告《女兒》,若以英雄旅程式的劇本分析,真正促成「危機」的是什麼呢?學生說,母女爭執、不友善的旅客……我不否認那些都是推進劇情的情節,但對我來說,真正的「危機」,是周迅與女兒坐在天台聊起韭菜餃子的那一幕,周迅的心裡萌生了「想念」這個不具形體的危機。是的,看不見的東西,往往才是人間真實。而其中我最為頻密提及的,便是平等。像是Pantene的Wanita Besi廣告,或是女性參與國際運動賽事遭遇不公的《Let Her Run》,當然也少不了Diesel講述男子變性最後成為修女的《Francesca》廣告等等。平等的背後,是對等的尊重。接納這個世界有形形色色的人,看見他們的美,懂得他們的好,用善良的眼睛,改變這個荒涼的世界。
謝謝這群實力派00後改變了我的眼睛,也提醒我對這個世界要更寬容以待。並以此篇,回應徐有利先生的 #不反對娘砲存在但別來惹我。羊老師下課一鞠躬。我們江湖再見。
我看輕推理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上看到有人轉PTT,說看輕小說對小孩好不好,然後朋友說這跟讀書習慣有關...總之很多意見。我想講的是別的,那就是從這些人的回應,以及留言與討論中,可以發現什麼?
嗯,就階級啊 XD
我下面提的東西,請讀者先記得,全部都是「統計」,不是個案。請不要拿「我家就不是這樣」來講,畢竟再怎樣,扣掉看過的資料,我個人碰到的學生案例就是千個以上,跟我講個案可以打破通則,這個..............
很長,嫌煩的可以不要看。
總之,讀書習慣最好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理論上越早越好,從3歲開始都可以,拿童書講給他聽,越早認識注音,可以自己讀注音書最好,認識的字越多,越可以早點看其他書籍。
我個人的看法是,差不多超過小學中年級,大概10歲以後,很多習慣就會定型。這個時間點不敢說百分百,但看到的跟與學生抬槓的結果,多數有讀書習慣的人,幾乎都是小學低年級前就有看書的習慣。
或者說,擁有「看長文不會覺得煩的能力」。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可以練,研習遇過很多小學老師,要學生從看短文到長篇,練習短文(100字)到長文(600字),橫跨3-5年。國中多的是從國一開始練到國三,才有一些成果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早越好,各種習慣越晚就越難養成,尤其是透過文字吸收資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與父母親的行為「高度相關」,所以統計結果可以表現出,學生的成績與父母親的學歷是唯一完全正相關的因素。但這個更深入研究,其實關聯的是「職業」,只是在台灣通常你的學歷與職業有高度相關,在歐美等地區,關聯性相對沒那麼高。
職業為何有關?嗯,為什麼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都「不會差」?說頂尖是不見得,但極少見到中小學老師的兒女,成績落到後段班,甚至需要補救教學。更實際的說,教師這個階級的子女,表現表現會比其他職業要好很多很多。
你不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會想像,小孩回家問問題,爸媽就是老師,可以教可以帶,等於免費補習教育。但實際上真是這樣?
還真的是。XD
不過把職業放大,公務員子女的表現就也不差,甚至軍官的小孩也不大會,中產白領的...好像也還好。這究竟怎麼回事?
很簡單,小孩放學後,沒人盯著幾乎可以肯定都在玩,頂多作業寫寫交差(很少),但若父母親在旁邊,盯著培養其讀書習慣,那麼小孩會在各方面會比較優秀。大致上可以把這種對學習、學業有幫助的能力,可以區分為下面三項
1. 定下心的能力。可以坐在那看文字、知識性的書超過一小時不動,絕大部分沒有訓練過的小孩都做不到,這幾乎都是從小看書看習慣的結果。
2. 閱讀長文的能力。這跟定心不一樣,寫數學全部都是數字,也可以寫一小時的人,看到國文10分鐘後就躺平的例子不少。重點是,怎樣閱讀超過數百字的文章,還能擷取重點。一樣,沒有從小練,幾乎都做不到。
3. 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就是像我一樣每次都可以鬼扯幾千字,同樣要訓練,透過寫作可以整理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沒從小練就不行。
這邊說的練習,不是只有學校練,而是家長在家耳濡目染的結果,像是爸媽回家都在看書,上網看的都是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東西,小孩較會有興趣一起學。而小孩越小,會遇到越多挫折,字看不懂、文章讀不懂、抓不到書本在講什麼,都是常態。而父母親擁有越高的學歷,比例上也較能指點出,家裡寶貝不會在哪,而且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耐心」
多數在台灣拿到高學歷的家長,都歷經十多年痛苦的學習,至少有一定的耐性,比例上可以理解小孩課業苦痛。所以遇到小朋友提出問題,跟勞工家長相比,較願意花時間慢慢解釋清楚,就我在學校的觀察,學生表達家裡的相處狀況,會教功課、解題目、一起讀書的比例,大學以上跟高中職以下的家長,相差幾乎是10倍!!研究所跟大學比,也接近2倍以上。
為何我們有一種,有錢人好像都可以花錢補習補到好的錯覺?我可以跟你說,真的是錯覺,補習班是在這條學習道路上,幫你上「讀書經驗值buff 10%」的補師,真正讓你擁有超強技能,可以一路打怪到魔王的關鍵,往往是在新手村的「父母」,在你出去前就教了多少。
一個回到家,爸媽還在工廠沒回來的家庭,與另一個總是會有爸媽其中一人,陪你寫功課的家庭相比,膝蓋想也知道哪一種家庭的表現會較好。
故為何教師子女在各種白領階級中,又特別有優勢?啊不就廢話,基本上我沒見過,理工科老師的兒子考自然科會不及格,國文科老師的女兒作文都寫不好。偶而見到一個自然科老師的小孩,學校考個70 分,老爸在那煩惱,而這已經是真的天分差到很....的程度(怪上帝吧)。
哪個老師會放自己家小孩,成績一蹋糊塗卻對他說「孩子您自由吧,爸媽不在乎的。」別鬧了,全台灣為何一兩年會有這種新聞出現一次?就是因為這算「新聞」啊,大哥大姊們,這不是常態。
即便如此,我也遇過一些學長姐,小孩從小栽培,結果還是考到私立大學,氣死。但氣歸氣,私下聊聊也知道,今天若他父母親不是教師,而是一般的勞工家庭,這種砸下無數金錢心力也才私大中段的素質,會去幹嘛?
大家都很清楚,十個裡面八個都會變成PTT嘲笑的8+9,而這些小朋友能從這個底層翻身的機率,大概也是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其他人就是一輩子這樣,在勞工階層一生,多年後說著跟父母親一樣的話,不要自己小孩也那麼辛苦。
所以,這邊還要提一個更殘酷的事實,幾乎所有頂尖公立國中,附近學區都是中產階級的中上層?
因為,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都完全可以支持,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另一個在家顧小孩。當一個學生回到家,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父母親(通常是媽媽)在家,馬上會幫你規劃寫作業進度、考試進度,不會的問題立刻都能得到解答。這形同你花錢請一個頂大學生全年無休在家家教。
這跟一個沒有這種待遇的家庭相比,會佔有多大優勢?別再怪補習班了,這些學區的補習班老師都超拚,一堆班主任都在過著隨時胃穿孔的日子。你把同樣的狀況拉去全校第十名考70分的學校看看,附近安親班光是可以把學生押著作業寫完,就是功德一件。
這引申出的概念就是:只有資源夠多的家庭,才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陪伴。真正讓你家小孩可以成長,成為一個有知識跟智慧處理問題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叫做:
「紀律」(原本是秩序,網友表示依照文意紀律較好,特此更正)
就跟大家都知道,培養良好運動習慣,身體才會好一樣。讀書學習也是,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排除其他誘惑,專注在學習上。
怎麼可能會好?
#別再拿阿扁當例子了啦
#100年出現沒幾個的不能當規則
======
講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為何很多進步左派講教育,會講到讓人吐血。學校老師哪幾個是右派?幾乎都偏向社會主義,不然不會有人自願留下,免費幫弱勢學生做課後補救。每次有一些弱勢學生出狀況,光校內募款,隨便都可以募到幾十萬,這還不包括申請的項目。
如果學校老師,一點都不進步,充滿保守封建思想,那麼應該是自掃門前雪,怎麼會去管你家小孩死活?我是不否認有這種人,但多數學校教師都不是,其思維都相當接近社會主義。
因為看多了,不需要書呆子講經,生活經驗遇到的案例就比你田野調查多好幾倍。階級複製在學校是極端血淋淋又殘酷的,像我這種市區到郊區都待過的,更是看到心都要冷,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提供無限教育資源,大學免學費,這些對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其實幫助真的很小很小。免學費這些對誰幫助最大?大概是中產階級的中下層,因為這是錦上添花,可以多一筆錢去補習,或是讓爸媽其中一人,辭職在家顧小孩功課。但對勞工家庭來說,上大學的最大目的是脫離階級複製,讓小孩可以翻到中上層,光這筆免學費,完全不足以打破新手村劣勢。
很多人會講說大學免學費很棒,但我可以肯定免費幫助極小,為何?我剛剛講了一大串,各位都沒發現?
念書不要念到呆,美國教育理論在台灣不適用,反倒是透過強迫義務教育,以及幾乎可說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師資素質(台灣的教師學歷平均極高),公立學校現在要再提升水準,只有小班制跟雇用更多教師。
美國有些人陷入階級複製的循環,免費上大學恐怕是推手之一,與初衷相差甚遠。我們卻看到不少人拿著美國的案例,想要台灣照辦,簡直瘋狂。
為何?不管世界何處,想要爬上中產階級,就是要取得一定的專業能力。你砸錢去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如果沒有學到生活技能,盡是學習各種平權概念、反歧視理想、歷史修正主義的東西,這到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什麼?你的目標是小孩進入監督這家公司有沒執行正義的單位?
「啊這不就是政委」
別在鬼扯蛋什麼這是反人文科系,你在一家製造業工廠內,強迫安插20%的反歧視監督執行職位,最後會怎樣?這個社會哪種職業比較多,需求比較大,去統計就知道,不需要砌詞詭辯。
對於藍領勞工,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家庭崩壞恐怕是最先出現的問題,單親、家暴等等的小孩,從小就取得不到我上段說的教育資源,他沒有父母在家教育,細心指導各種學習問題。在比例上,會從這種貧困循環中跳出的,本就是資質極高的少部分,其他多數人就是陷入讀書也讀不好,工作也找不好,負面循環變成父母,繼續單親跟家暴。
而那些僥倖逃出底層的資賦優異者,其中有一大半更慘,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家庭溫暖,所以導致自己「不相信有家庭溫暖」這種事。多數轉為相信,家庭功能可以透過政府介入取代,「反正自己的經驗就是沒爹沒娘也無所謂」。
這很糟糕,我們的案例中,會落到這種循環的比例真的很低,多數家庭都有溫暖,溫度或許有所不同,極少見到家長對子女未來漠不關心,大部分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大相同罷了。而這些人又特別會放大少數的悲哀,為了達到解放所有人的目的,他們採取的手段就是:
「摧毀既有秩序」
這真的是在開玩笑,學生畢業後,多數想要的就只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幸福。大多數人不要求澎湃的人生,激烈的變化,而你的改變是摧毀一切舊有的組織,選擇政府全方面介入?只因為你覺得幾個個案的幸福必須不計一切代價保障,自己的經歷代表全台灣所有家庭都沒溫暖?
拿個案來講我們更熟,每年學校多少個案要處理,但有累積到變成通則嗎?就是沒有,所以才是每年零星個案。
要拯救這些底層奈落的循環,砸錢補貼免費讀大學,或是UBI之類的恐怕是最糟糕的做法。這些人都沒有考慮到社會觀感,處在這種階級的人,非常在意社會眼光,除非你把社會解構到完全原子化,不然不考慮社會連結的提案,肯定失敗。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教他們取得技術能力,擁有在職場上求生的能力,建築一個平凡的家庭,構築一般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念台大,所有人都當台GG工程師,這永遠不可能。
結果,你們想複製美國的另一種循環,希望給這些人免費上大學,還有人覺得要塞進去一大堆進步教條給他們?別害人好不好。
那些都是資源不夠就做不到的,這些身在底層向上爬的努力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達成咖啡廳菁英的希望,大步邁向進步的一方,而幾乎都會轉頭擁抱傳統,竭力找回他們小時候最欠缺的家庭溫暖。
然後希望,自己孩子永遠不要失去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