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我是布萊克台詞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我是布萊克台詞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duruo (杜若)看板movie標題[普好雷] 《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我是布萊克台詞 在 晴空手寫 · sunn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11:33
: 哈利當初被分類帽分學院的時候, 分類帽其實想將哈利分到史萊哲林, 因為它認為哈利到史萊哲林將有一番輝煌的成就, 但因哈利波特堅決不去, 所以最後分類帽將哈利被分到葛萊分多。 喔對了! 我後來自己又上演小劇場想一些有的沒的, 如果當初分類帽硬是把哈利分到史萊哲林的話, 哈利會不會性格大變而變成佛...
「我們有時候需要背後的風來推我們一把。」
看到片中的人物講出這句台詞,忍不住想起肯洛區(Ken Loach)十年前拍攝的《吹動大
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和《我是布萊克》同樣拿下坎城的金
棕櫚獎大獎,但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卻是大不相同。可以理解去年坎城時,媒體與影評對
本片的失望之情從何而來了。
這是一部拍得不錯的電影,但也就是中規中矩、維持肯洛區平常的水準罷了,故事雖然感
動人,可是卻沒有太強的後座力和更引人深思的角度。同樣題材拍得比它更好的不是沒有
,如果抱著對肯洛區和金棕櫚的過高期待去看,可能會跟我一樣有些失落。不過畢竟它頗
平易近人、且溫情與批判兼具,也還是挺值得一看的。
對社會公義和底層人物的關懷,一向是肯洛區最擅長的題材,這回他將鏡頭對準社會體制
下求助無門的勞工階層,藉由無法工作的老木匠和獨自扶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控訴政
府福利制度和官僚體系的荒謬與陳腐,確實成功的引發了觀眾的共鳴與同情,也讓更多人
看見了這個議題。
但觀眾的同情,絕大部分卻是因為這部電影呈現的手法,將主線建立在布萊克的視角上,
加深了觀者對主角的認同和對政府公部門的不滿。那些共鳴並不見得是真正體悟到了社會
體制下勞工的困境,更多的可能只是因為當下情緒的渲染。若是換了角度,當我們身為公
務人員或在場等待的民眾,能真的以同理心去對待布萊克的人有多少呢?真的不會覺得他
很煩、覺得他就是個在鬧場和找麻煩的老人嗎?
劇情過度著重在對政府機構和社會現況的控訴上,放大了主角們的無奈境況,卻讓其他面
向的角色刻劃不夠深刻,顯得有些片面和單薄,我們只能看見布萊克的善良和正義,但他
難道沒有其他性格?角色身上的善惡二分法也太過明顯和扁平,不是好人很好,就是壞人
很不近人情,一點人性的轉圜空間都沒有,不免讓人覺得那些冷酷又機械化的公務人員,
是為了襯托布萊克的英雄定位才被故意強調的。
整體而言,我覺得這部電影過於專注在談政府福利制度的僵化和缺失,卻忽略了對角色人
性的描寫。這也導致我看完這部片,有種只是在看電視上那些可憐的社會新聞的感覺。雖
然看的時候會憤怒不平,但因為看不到太多角色的內心掙扎,所以實在無法打從心底喜愛
這樣一個角度單一的故事。
只是肯洛區畢竟是肯洛區,敘事功力底子仍在,對於角色的挖掘雖不夠深入,可還是有其
動人之處,有幾段戲拍得依舊讓人眼睛一亮,比如必須拒絕工作機會的布萊克,按照規則
行事卻造成自己人格被誤解,就滿是對福利制度的諷刺。而吃罐頭和偷東西的凱蒂,這兩
段戲也讓人看得非常動容。倒是結尾我沒有太大感觸,總覺得有些俗套了,當下看到會覺
得很感動,但卻沒有太多思考空間。
對我來說,《我是布萊克》和去年在香港金像獎得到最佳影片的《十年》是走同一個路線
的。拍攝電影的意圖和動機非常明顯,就是為了喚醒社會的關注,為了讓政府看見,它們
代表的社會意義是遠大於電影本身的藝術成就的。
到八十歲了還能如此堅持自己路線,不放棄為人道議題發聲的肯洛區固然很了不起,值得
敬佩也值得鼓勵。但對於坎城把金棕櫚頒給《我是布萊克》,我還是覺得其他電影有些可
惜了。
--
影生夢死,在電影裡活著,在夢醒時死去。
http://filmanddream.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filmanddre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63.2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3861980.A.968.html
你說的我也認同。
但是我說的「控訴」不是指布萊克在故事裡對政府提出來的那個訴訟,
而是這整部電影的精神,過於用力的在強調政府的福利制度殺人。
※ 編輯: duruo (1.160.163.220), 01/09/2017 0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