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我怎能離開你簡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我怎能離開你簡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怎能離開你簡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怎能離開你簡譜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沈旭暉隨緣家書🇨🇳🇺🇸🇭🇰】Chicken Game:中美博弈在香港的下一步? 當中美新冷戰以香港為主戰場,身在戰區的香港人,自然是雙方人質。關心形勢發展下去會怎樣,乃人質之常情,而相信人質都不會天真,明白雙方行為都不是為了香港利益,而是為了自己博弈。 假如危機出現在十年前,相信很容易瞬間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式蒸蛋就跟老式情歌一樣,耐人尋味。 昨天聽著陳淑華的“一生守候”然後做著 #老式蒸蛋,忽然覺得實在很對味。 有些料理就是這樣不管時代怎麼變,它也總是以不變應萬變,歷久彌新的延續到下一代。 我媽喜歡做蒸蛋,小時候家裡的餐桌經常有蒸蛋,問她為什麼? 『啊就因為你阿公和你們都可以吃啊!』嬌媽回答得...

  • 我怎能離開你簡譜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1 21:31:21
    有 3,553 人按讚

    【#沈旭暉隨緣家書🇨🇳🇺🇸🇭🇰】Chicken Game:中美博弈在香港的下一步?

    當中美新冷戰以香港為主戰場,身在戰區的香港人,自然是雙方人質。關心形勢發展下去會怎樣,乃人質之常情,而相信人質都不會天真,明白雙方行為都不是為了香港利益,而是為了自己博弈。

    假如危機出現在十年前,相信很容易瞬間解決。但這次,有點不一樣。

    特朗普籌碼的上下限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的記者會,承接早前國務卿龐貝奧對香港不再有「一國兩制」的結論,雖然只勾劃出政策大綱,細節尚待落實,但有一個重點:一切行動,並非援引2019年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而是直接追溯到這法案母體,也就是1992年的《香港政策法》。這跳躍了一個極其複雜的官僚程序,一步到位,開啟了無數可能性:可以輕輕放下,也可以火燒連船。

    舉例說,制裁可以是簡單的制裁某低級官員,像從前制裁某新疆官員那樣,但也可以是全盤宣戰。假如美國認為香港不再享有「一國兩制」,發現有中概念公司利用「一國兩制」概念鑽空子、影響美國國家利益,予以制裁,再延伸至與其貿易的其他中資公司、銀行、乃至發鈔銀行,再波及港元……

    這類金融戰,早已超越了香港範疇,屬於世界級別的金融大戰,也配合了美國已經開始嚴打中概念股在美上市的國策,作為decoupling關鍵一步。無論《環球時報》胡錫進怎樣宣傳「中國要哪裏成為金融中心、哪裏就是金融中心」這類謬論,現實是它們除了利用香港「走出去」,完全沒有「中國法制下使用普通法而被國際接受不同中國內地」的替代品。澳門遠未成熟,而且美國、台灣似乎早晚一併把「港澳」同等看待,作為對中國「特區」失信的回應。通過越南、新加坡等區域網絡,人家肯定坐地起價。Decoupling方向如此,但速度可緩可急,力度可大可小,一切就看互動。

    港版《國安法》草案籌碼的上下限

    再看中國的部署。港版《國安法》可算「突襲」,和美國相似的是,北京所有牌都懸在空中(習近平的「底線思維」),但具體細節未公佈,靜待討價還價,否則人大其實可以一併宣佈細節。但其實空間有多少呢?雖然這只是一條植入香港的法例,潛在的火燒連環船,同樣是恐怖的。《基本法》23條作為香港內部立法,因為要顧及普通法慣例,無論多辣,都有先天上限;但現在的全國性法律,硬生生把兩個不同體系整合,難免大大摧毀香港普通法基礎,既然如此,反而再也沒有甚麼顧忌。美國出招後,人大通過的《國安法》立法決定沒有減辣、反而加辣,危害國安的行為加上「和活動」,「國家安全推廣教育」沒有了「推廣」而是直接教,六四晚會由最初親政府文宣強調可以如常、到人大代表說口號若有行動「唔犯法都難」,訊號很清楚:你進一步,我進一步。至於其他具體內容,像追訴期、國安公開角色、有沒有秘密審訊、日落條款等,一切都是還價內容。

    正如美國一旦完全不承認香港不同中國內地之地位,可以全盤摧毀現制度,《國安法》一旦以最辣版本實施,攬炒效果也一樣。假如以審判某報業大亨為頭炮,幾乎可以肯定,不設追訴期很難舉證,設則成普通法大笑話;假如事涉「國家機密」,又很難公開審,秘密審判單是名字就叫人不寒而慄;假如不動用國安,又根本不是香港警察職能範圍內能查……每一個細節,對家都很難不回應。到了那一步,再會涉及資產問題,是否凍結、範圍如何、株連多少,然後又涉及銀行是否完全跟從、怎樣才算符合「國安」,再聯繫到匯豐被指沒有公開發聲支持《國安法》、被國家領導人呼籲對其擠提…… 再推演下去,已經失控。

    根據正常國際關係慣例,各方亮出底牌後,中間人很快代討價還價,各取所需,然後各自犧牲一些棋子,就會一切如常。假如這在十年前出現,劇本很可能是這樣:美國要中國「交人」,中國交出一些無關痛癢、自己也打算懲罰的閒人(例如林鄭月娥)予對方制裁,再加上一些小企業(年前捲入北韓洗錢案的澳門匯業銀行,就是為國捐軀),然後各自在市場波動中各撈一筆,政治上一輪文宣,一切落幕。法案落實了,但條文比最初說的寬鬆,執行也不太辣、引而不發,某些事先張揚的針對對象會及早體面離開、生意繼續但自劃紅線,各國暫時繼續保留香港特殊地位,直到下一波挑戰。

    弄假成真的Chicken Game,會出現嗎?

    但這次不同。中美雙方,似乎都進入了博弈論的Chicken Game,相信「狹路相逢勇者勝」。對中國而言,疫情過後,忽然推出港版《國安法》,對內大張旗鼓宣傳,以香港為稻草人,自然有內部維穩、轉移視線等作用。條文目前已沒有多少減辣空間,而且無論怎樣寫,假如不執法,怎能滿足十四億愛國同胞期望?而且這次配合了文革式群眾動員,不見血不封喉,種種批鬥、舉報、割蓆、上崗上線、公報私仇的劇本,甚至還未正式開始,太多人(包括香港外部的人)押了注,夾帶了大量私貨,根本不想停。就算有人能暫時按下瘋狂(這已幾乎不可能),只要出現第一個案例,根據上述種種推演,同樣會火燒連船。但微信民族主義瘋狂至此,不審卻不行。這是騎虎難下。

    對特朗普而言,此刻唯一重點,自然是連任。他對連任的欲望,比其他總統更強,因為他的「使命」和習近平類似,都在大幅改變現制度,可惜美國不是中國,他一旦落選、而有違憲證據被蒐證,後果足以坐牢,除非他連任、並在四年內進一步改變關鍵法律,才能自保。民望自然重要,但特朗普的選民光譜分明,整體民望從來偏低,會反游說不要取消香港獨特地位的美國傳統精英,偏偏是其敵人。特朗普連任本來最賴以自豪的經濟政績,被一場疫情一筆勾銷,死傷枕藉不用說,現在國內還出現騷亂,在未來選戰,除了反華,根本無牌可打。反而民主黨既可以批評特朗普振興經濟、處理疫情不力,又可以批評他對中國「口硬手軟」,結果在選舉期間,親華派都不敢大張旗,否則自己也會成為民粹對象。操作下來,很可能意識形態主張和中國decouple的美國新貴,會成為deep state,無論誰上台,都主導大局。

    因此習近平和特朗普,都可能認為自己沒有退路。本來把危機拖過美國大選,是各國精英的共同利益,但因為一連串基層行為和高層誤判,這樣的空間,正越來越少。作為配角的英國、歐盟、日本、台灣等,也不得不半推半就捲進來,謀求各自的最大利益(利益不只是金錢,還包括地緣政治、長遠制度建設、話語權等)。

    微妙的是,一般而言,香港人作為棋子,命運本來完全被動。但在Chicken Game,香港發生的每件「小事」,例如街頭有沒有激烈抗爭、政府是否以「反恐」名義戒嚴、立法會選舉以哪一條線DQ候選人、完全符合基本法參選的和理非會否被北京演繹為「奪權」、某報業大亨是否被《國安法》起訴和具體情況、出席六四晚會的外商是否被當間諜處理…… 這些事,必然在未來數個月內出現,也必然會被各玩家以不同角度演繹,繼而出現不可測的蝴蝶效應。光譜非兩極的傳統精英,都在向雙方放話降溫(例如溫和建制、溫和泛民),但兩極「攬炒」意志恐怕都異常堅定,配上兩強的Chicken Game,可能求仁得仁。

    最後結果,依然可以像北京盤算那樣,各國雷聲大雨點小,「二次回歸」很快大功告成;但形勢不自覺的逐步失控,中美同步跌入(不同範疇)「必有一戰」的「修昔底德陷阱」,機會卻越來越高。雖然身處大時代,但世上本無事,菩提亦本無樹,香港人歷盡千帆,處變不驚,願歸來仍是少年。

    明報,2020年6月1日

  • 我怎能離開你簡譜 在 林奕翔-Shiang-木管樂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9-06 12:02:30
    有 38 人按讚


    給想念音樂的孩子請仔細看這篇文章,你是學樂器? 還是想學音樂?

    【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學音樂?】

    呂岱衛|文

    「喔,所以妳讓小孩來念音樂班,是為了學彈鋼琴,而不是為了學音樂?」

    這是近日我對一位讓孩子放棄學科才有「充分」時間準備全國音樂決賽的家長所做的回應。

    只見家長怔怔的望著我,似乎被我的話給絆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但事實上,我提出的是非常根本的問題,同時也想請所有正在努力學習音樂的孩子與家長認真的想想:「你到底是在學音樂?還是在學樂器?」

    一、學樂器比較輕鬆

    其實學樂器是很簡單的。只要每天機械式的練習各式各樣彈奏技巧,再塞入一些看起來嚇死人的大曲子裡,要唬過一群門外漢簡直易如反掌。

    但相對的,學音樂卻是很辛苦的,因為它代表著全方位的人格涵養培育以及藝術文化品味的建構,這跟學樂器是完全不同的理想層次。一個孩子或許可以什麼都不懂,但仍能看著譜彈出李斯特的《魔鬼圓舞曲》。但這樣的演奏其實只是「依樣化葫蘆」罷了,因為他彈出的只是譜上的音符,在沒有受過任何文化陶冶與心靈內化的醞釀過程之下,你能期待他彈出有靈魂的音樂嗎?

    當靈魂是空的,那你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被刻上刻度的音樂盒齒輪。不看書、或者不願意花費任何心思在書上,都只會讓你更空泛、更膚淺。當然,這裡所謂的書並不只是學校的教科書,而是指能讓你拓展眼界、開闊視野的各式書籍。李斯特當年寫《魔鬼圓舞曲》受到的正是歌德劇作《浮士德》的影響,就連李斯特都是讀過了《浮士德》才寫出的曲子,你又怎能閉門造車,只肯專注於眼前的音符?

    西方浪漫主義以降的音樂,幾乎沒有一首不受文學、繪畫與各式藝術所影響,而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更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政治情勢密切相關。如果你只是單純學樂器用以自娛,當然可以不用在乎這些;但如果你學的是音樂,你能說這些東西都不重要嗎?

    二、請活用你的音樂基礎訓練

    音樂班至今仍被大多數家長當成是讓孩子走上音樂之路的養成訓練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音樂班有相當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但很遺憾的,大多數音樂班的孩子僅把音樂基礎訓練當成是升學考試與普通班孩子區隔出來的加分項目罷了。

    從國小、國中到高中,一堂堂的音樂基礎訓練課程,老師耐心的訓練孩子的音感、節奏感以及各式讀譜能力,為的是要讓你將這些「基本能力」完全內化,並活用於音樂的詮釋與練習之上。憑藉這些技術,你可以十分輕鬆的就聽出自己拉出來的音是否準確、雙手在琴鍵上按下的和弦是否合乎調性或和聲的規則、當然更可以在極其複雜的節奏中,理出基本的韻律、掌握音樂的脈動。

    這些都是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給你帶來的好處,但前提是你要會活用。太多的孩子讀譜不認真,明明和弦彈錯卻充耳未聞,明明高把位音拉不準卻心存苟且,拍子數錯卻依然故我。更有走火入魔者以看簡譜為恥,不屑首調唱名,自以為優越的告訴大家他是所謂的「絕對音感」,殊不知真正的絕對音感其實是狹隘了你的音樂觀,讓你身陷音感迷思而不自知。當年高大宜不遺餘力的推廣首調唱名,倡導相對音感的目的你可有了解?

    音樂基礎訓練要會活用,活用在對你有幫助練習上,但請不要拿來炫耀!

    三、你聽了多少音樂?

    「老師,我每天練琴時間都不夠了,怎會有時間聽音樂?」

    這是我聽過最多學生跟我陳述的理由。但通常我會直接回答他:「你不聽音樂,琴彈得再好也只有你自已認為而已。我寧可你一天不練琴,把時間都拿去聽音樂!」

    聽音樂真的很重要,最好是聽些跟你目前學習樂器毫無相關的音樂。當一個孩子整天跟鋼琴朝夕相處,腦子裡全是鋼琴的聲音,那麼很快的,你會發現他的音色將變得單一、觸鍵將會死板、甚至連彈出來的音樂都像剛從冷凍庫拿出來的牛肉,硬梆梆!因為這就是鋼琴最赤裸的音色,毫無修飾。但請別忘了一點,鋼琴事實上也是一種音色容器,你用什麼方式來彈它,它就會用什麼樣的聲音回應你;當你聽到了什麼,敏感的你勢必會受其影響,潛意識也會告訴你要把音色彈成那樣。當年蕭邦要學生多聽聲樂,意即在此。想想,當你在演奏蕭邦那些附加了華麗裝飾的樂句時,你怎能不聯想到那正是一位花腔女高音用盡畢生絕學來演唱這些絕美音樂呢?

    也有人告訴我,「老師,我不聽流行音樂,因為那很『俗』!」。通常我的回答是:「喔,那可以請你告訴我,『俗』在哪裡嗎?」

    記得,如果你真的要批判某類音樂,請你先聽過再說!而且批判時請詳實舉出你不喜歡的實際理由,「俗」、「吵」、「難聽」、「無聊」,都只是形容詞,不算理由!

    學音樂的人,如果沒有基本的包容力,那就等著一輩子困在象牙塔吧!雙鋼琴天后拉貝克姊妹最要好的朋友是瑪丹娜,而大鋼琴家齊瑪曼平常最大的休閒就是一邊開車一邊聽著他最愛的抒情搖滾。連大音樂家都如此喜愛各種音樂,我們這些小毛頭又怎能畫地自限?

    要知道,藝術最偉大的地方在於永恆的變與不變;學習藝術與音樂最忌畫地自限。對於每項新事物都保有一份新鮮感,待真正嘗試體會後再下論斷才是正確的態度。而等個幾年後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當初的評斷是否有變,這才是常保自己持續進步的良方。

    四、請正視你的副修

    「老師,XX大學音樂系都不考副修了,所以我長笛不練了,專心彈鋼琴就好。」

    通常我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請學生直接回家。原因無他,因為你也不是在學音樂。

    很多學生會把副修與加修視為念音樂科班的一種無奈,只因學校規定要修,所以我只好浪費時間來練。我要請你反過來想,如果捨棄了這些副修與加修、你的音樂剩下了什麼?放眼當今樂壇許多音樂家,很少有音樂家只會單一樂器的,如果你只專注於某一項樂器的成就,同樣的,你得到的也只不過是技術層次上的提高而已,你的音樂將會同樣的乏味空洞。學長笛不懂鋼琴,那麼你永遠無法理解多聲部織體那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的美;學鋼琴卻不懂小提琴,同樣的你也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升F與降G在小提琴的表現上竟會如此不同。當然,還有那蘊藏了東方截然不同、充滿各式「異國」風情的傳統樂器,那才是現今世界音樂的大熔爐啊。

    多練一會兒副修吧,開拓你的眼界、打開你的耳朵。再一次告訴自己,我學的是音樂,不是樂器!

    五、學科真的很重要!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話題,一群家長抗議教育部說話不算話,說念音樂班可以不採計會考成績,僅憑術科成績來申請高中;結果事與願違,因為大多數高中音樂班仍須計算會考成績。

    姑且不論政策是否正確,我想問的是,誰告訴你念音樂班就可以大言不慚的拒絕學習所有的智識?你的孩子的確不是達文西,但你的孩子也不該只是個「樂匠」。各式學科正是音樂之所以能成為音樂的基礎,當你學到的越多、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越少。捨棄分數升學主義不談,真正有能力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學科是否佔用了他們練琴的時間,因為不論是練琴或是念書,他們都可以樂在其中。如果到現在,你還在為你的孩子因為學校課業太繁重而無法好好練琴,我誠摯的建議你離開這壓力鍋吧,越早離開越早快樂。學音樂不是人生唯一的途徑。

    六、在琴房待得久不代表你比較用功

    蕭邦曾要求他的學生一天練琴不超過三小時,這可謂是鋼琴教育上最偉大的真知灼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蕭邦看透了人對於同一件事物的完美專注力不可能超過兩小時,當你練琴時若不能保有你最高集中的專注力,那你其實是在虛度你寶貴的光陰。練琴要有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才是有效率的練習,這部份在我許多文章中已有著墨,不再贅述。但如果你能有效率的練琴,那些多出來的時間正可以讓你從事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聽音樂、看書、甚至談戀愛!

    七、不學音樂不代表放棄音樂

    很多人學習音樂是因為熱愛音樂,但這樣的熱愛卻往往給自己帶來許多當初想也想不到的艱難與壓力,在面對音樂科班這種有意無意的競爭關係與各式壓力時,往往不知如何自處。我常說:國內音樂班的諸多亂象,問題在於:家長、家長、家長!

    如果當家長的能用正確的心態讓孩子走這條路,那孩子自然能在其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縱使與班上同學形成必然的競爭,那也是良性的,是讓孩子接受社會化的一項必經途徑。但如果家長抱持的是那「零點幾分」的分數主義,那痛苦的不只是你跟孩子,你會發現整個世界在你看來都是有罪的。

    很多學生來找我,告訴我想念音樂班。十個裡總有七八個會被我勸退,因為喜愛音樂其實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念音樂班絕對不是唯一。甚至有時候念音樂班反而讓你對音樂有了恐懼與憎恨,如果今天送你去念音樂班是讓你厭惡音樂,那我不成了罪人?

    我看過太多音樂班的學生,他們是不聽音樂也不看書的,世界裡只有主修樂器,其他一切與我無關。我想問問各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你希望你的小孩變成那樣嗎?在虎媽與鷹爸早已不是正面形容詞的今天,你仍覺得孩子該為那零點幾分而犧牲他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童年嗎?

    最後,我必須很誠實的告訴大家:在我離開學校後,赫然發現原來在我的朋友中許多真正熱愛音樂、會整天跟我聊音樂、甚至分享聽音樂心得的朋友,大多從來沒學習過音樂,但我卻能從他們的談吐與眼神中看到他們對於音樂的那份執著與熱愛。當然,我的同學中也有許多真正熱愛音樂、將音樂視為一生使命的人,而他們也的確成為了現今台灣樂壇的中堅份子。這些論點只說明了,不管你是不是念音樂班,需不需要認真的學習音樂,你都有權利喜愛音樂。只要能認清自己想要與想做的,審慎考慮好了再行動,才不會讓美夢變惡夢。

  • 我怎能離開你簡譜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2-27 21:21:05
    有 11,914 人按讚

    老式蒸蛋就跟老式情歌一樣,耐人尋味。

    昨天聽著陳淑華的“一生守候”然後做著 #老式蒸蛋,忽然覺得實在很對味。

    有些料理就是這樣不管時代怎麼變,它也總是以不變應萬變,歷久彌新的延續到下一代。

    我媽喜歡做蒸蛋,小時候家裡的餐桌經常有蒸蛋,問她為什麼?
    『啊就因為你阿公和你們都可以吃啊!』嬌媽回答得乾脆。

    以前家裡有工廠,媽媽常常要兩邊跑,要兼顧工廠的員工和家裡的阿公以及爸爸、我和弟弟,所以她總是要在最寶貴也最短的時間內,餵飽我們大家還要不失營養(很厲害耶!以前人都不會想說外面買買便當就好)。

    所以我媽有一些菜真的比奧立佛15分鐘上菜還厲害,起碼也都把我們餵飽長大了。(我想我們身邊都有一位,把全家的胃安置得妥妥當當的 老媽大廚)

    -

    想不到N年後,我也學起了我媽的這一招,在今年過年時就發揮得淋漓盡致。

    過年的時候家裡連續請了3天的客,當中有兩天我都做了蒸蛋。

    我鵝子說『媽你沒別的菜了嗎?』
    『……怎樣!連著吃蒸蛋不行嗎?』我邊煮邊回答
    他哪知道過年的時候他老媽也很想休息,像他一樣可以每天嗑零食、吃大餐、睡懶覺。

    但是用蒸蛋請客真的很方便,不只菜單上多了一道菜還是老少咸宜的菜,大家吃完還額樂,『蒸的好=真的好』嘻嘻!一道蒸蛋讓我面子裡子都有了。

    這個過年我做的兩次蒸蛋,一次是素食的(加了菜脯、枸杞),一次是加了豬絞肉,因為都很得分所以想說今天就來介紹蒸蛋,喚起大家記憶中媽媽的蒸蛋味道。

    其實蒸蛋跟滷肉一樣,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大絕招,我做的是非常簡易的電鍋版,以前嬌媽常在家裡做的味道。

    -

    離開媽媽家自己上台北工作的時候,那時我和萬芳也常在租屋的地方自己做蒸蛋,因為簡單方便又便宜(因為那時賺的少,要租房子還要買漂亮衣服,都馬吃得很節儉),所以也在那時就打下了良好的蒸蛋基本功。

    我喜歡一道料理可以讓人想起了身邊的人、事。
    或許吃的時候你不以為意,但是事後想想,你怎能忽視它給你的回憶,以及心裡深處那股柔軟的力量。

    -

    我想雖然在每一個人心中,對於宴客或聚會的想像都不一樣,但是我覺得對我來說親戚、朋友來家裡吃飯,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分享了當下的食物,我們一起共渡了當下的時光。

    至於其他一些形式上的細節,或是如何做工繁瑣的大菜、如何昂貴的食材,也都不及大家吃的開心快樂來的重要了。

    當我看著每個人吃了這道簡單的蒸蛋,都可以津津樂道、回味無窮時,還能此起彼落的說起了當年做蒸蛋的故事,我終於知道了家常簡單的味道最美好。

    ❤也來說說你們家的蒸蛋食譜及味道吧!

    -

    『老式蒸蛋 食譜』

    食材:
    蔥一支、豬絞肉60g、雞蛋4顆、醬油10ml、水400cc、枸杞適量、鹽巴一小匙、糖1/2茶匙。

    做法:
    1. 蔥切成丁+豬絞肉+醬油一起炒熟炒香,起鍋前加入枸杞,備用。
    2. 4顆雞蛋打散過篩,過篩後的蛋液200cc(這裡的過篩會多少影響我們後面要加的水)
    3. 加入一半的絞肉+水400cc。(蛋跟水=1:2)+糖1匙+鹽1小匙。
    4. 放置電鍋中,電鍋外鍋1杯水,在蛋液碗上蓋上鍋蓋或是反蓋盤子都可以,然後再蓋上電鍋鍋蓋時利用叉子頂著留一點縫隙,(這是避免電鍋壓力過大,會讓蛋蒸起來爆開)。
    5. 電鍋跳起後,稍微悶10~15分鐘(嬌媽說回一下的蛋會比較漂亮)。
    6. 將炒好另一半的絞肉鋪在蒸好的蛋上即完成。

    ❤我想跟大家分享蛋跟水的比例還有用什麼碗來蒸蛋,其實多多少少都會影響蒸蛋最後的呈現。

    ❤我的建議蒸蛋用瓷碗會比較好,還有寬口的瓷碗也好過於窄口深碗,因為窄口深碗如果電鍋外鍋用一杯水,可能上面的蛋液會蒸不夠熟,但你用了1.5杯的水,又會上面熟了底部的蛋過老了。

    ❤蛋跟水的比例,有人做1:1.5,也有人做1:2。我用的是1:2的比例,不過是過篩之後的蛋液後的比例。如果你是沒有過篩,你的水就可以再多加20cc都沒關係。

    ❤️水的部分可以改為高湯,但是鹽的部分就要再斟酌。

  • 我怎能離開你簡譜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2-27 21:49:23

    老式蒸蛋就跟老式情歌一樣,耐人尋味。

    昨天聽著陳淑華的“一生守候”然後做著 #老式蒸蛋,忽然覺得實在很對味。

    有些料理就是這樣不管時代怎麼變,它也總是以不變應萬變,歷久彌新的延續到下一代。

    我媽喜歡做蒸蛋,小時候家裡的餐桌經常有蒸蛋,問她為什麼?
    『啊就因為你阿公和你們都可以吃啊!』嬌媽回答得乾脆。

    以前家裡有工廠,媽媽常常要兩邊跑,要兼顧工廠的員工和家裡的阿公以及爸爸、我和弟弟,所以她總是要在最寶貴也最短的時間內,餵飽我們大家還要不失營養(很厲害耶!以前人都不會想說外面買買便當就好)。

    所以我媽有一些菜真的比奧立佛15分鐘上菜還厲害,起碼也都把我們餵飽長大了。(我想我們身邊都有一位,把全家的胃安置得妥妥當當的 老媽大廚)

    -

    想不到N年後,我也學起了我媽的這一招,在今年過年時就發揮得淋漓盡致。

    過年的時候家裡連續請了3天的客,當中有兩天我都做了蒸蛋。

    我鵝子說『媽你沒別的菜了嗎?』
    『……怎樣!連著吃蒸蛋不行嗎?』我邊煮邊回答
    他哪知道過年的時候他老媽也很想休息,像他一樣可以每天嗑零食、吃大餐、睡懶覺。

    但是用蒸蛋請客真的很方便,不只菜單上多了一道菜還是老少咸宜的菜,大家吃完還額樂,『蒸的好=真的好』嘻嘻!一道蒸蛋讓我面子裡子都有了。

    這個過年我做的兩次蒸蛋,一次是素食的(加了菜脯、枸杞),一次是加了豬絞肉,因為都很得分所以想說今天就來介紹蒸蛋,喚起大家記憶中媽媽的蒸蛋味道。

    其實蒸蛋跟滷肉一樣,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大絕招,我做的是非常簡易的電鍋版,以前嬌媽常在家裡做的味道。

    -

    離開媽媽家自己上台北工作的時候,那時我和萬芳也常在租屋的地方自己做蒸蛋,因為簡單方便又便宜(因為那時賺的少,要租房子還要買漂亮衣服,都馬吃得很節儉),所以也在那時就打下了良好的蒸蛋基本功。

    我喜歡一道料理可以讓人想起了身邊的人、事。
    或許吃的時候你不以為意,但是事後想想,你怎能忽視它給你的回憶,以及心裡深處那股柔軟的力量。

    -

    我想雖然在每一個人心中,對於宴客或聚會的想像都不一樣,但是我覺得對我來說親戚、朋友來家裡吃飯,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分享了當下的食物,我們一起共渡了當下的時光。

    至於其他一些形式上的細節,或是如何做工繁瑣的大菜、如何昂貴的食材,也都不及大家吃的開心快樂來的重要了。

    當我看著每個人吃到了道簡單的蒸蛋,都可以津津樂道、回味無窮時,還能此起彼落的說起了當年做蒸蛋的故事,我終於知道了家常簡單的味道最美好。

    ❤也來說說你們家的蒸蛋食譜及味道吧!

    『老式蒸蛋 食譜』

    食材:
    蔥一支、豬絞肉60g、雞蛋4顆、醬油10ml、水400cc、枸杞適量


    ❤我想跟大家分享蛋跟水的比例還有用什麼碗來蒸蛋,其實多多少少都會影響但蒸蛋最後的呈現。

    ❤我的建議蒸蛋用瓷碗會比較好,還有寬口的瓷碗也好過於窄口深碗,因為窄口深碗如果電鍋外鍋用一杯水,可能上面的蛋液會蒸不夠熟,但你用了1.5杯的水,又會上面熟了底部的蛋過老了。

    ❤蛋跟水的比例,有人做1:1.5,也有人做1:2。我用的是1:2的比例,不過是過篩之後的蛋液後的比例。如果你是沒有過篩,你的水就可以再多加20cc都沒關係。

    ❤️水的部分可以改為高湯,但是鹽的部分就要再斟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