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鋼琴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鋼琴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鋼琴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鋼琴譜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42的網紅DJ 芳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0/8 星期四 絕對音樂】 「所有的合適都是兩個人的相互遷就和改變,沒有天生合適的兩個人。 兩個人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就是最好的愛情。」 SO~~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不再需要轟轟烈烈的愛情, 你想要的只是一個不會離開你的人,難過的時候給你一個擁抱, 冷的時候給你一件外套,...

  • 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鋼琴譜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8 15:10:37
    有 280 人按讚

    【10/8 星期四 絕對音樂】

    「所有的合適都是兩個人的相互遷就和改變,沒有天生合適的兩個人。
    兩個人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就是最好的愛情。」
    SO~~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不再需要轟轟烈烈的愛情,
    你想要的只是一個不會離開你的人,難過的時候給你一個擁抱,
    冷的時候給你一件外套,胃裡難受的時候給你一杯熱水,
    就這樣一直陪在你身邊,陪你走過每一段路…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沒有人天生得包容你!別因親密而「心直口快」,對那些愛你的人,要更用心說話》

    已經忘記從哪個年代開始,「代溝」這兩個字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詞彙當中,後來,幾乎變得跟穿衣吃飯一樣的普遍了。彷彿不同世代之間必需有代溝才算正常。

    當我年輕的時候,會很欣賞這兩個字,因為它給了我一個十足的理由,把所有人際關係中的不順遂,推到比我年長的人身上;認為就是因為他們觀念陳腐,跟不上時代,我們之間才會難以溝通。

    然而,當時因為年輕,掌握資源的人畢竟都比我年長,所以就算我能用「代溝」二字簡化、解釋一切溝通上的障礙,但為了生活,我也不太敢真的跟長輩較勁,當然,也從不覺得自己需要做什麼反省。

    有好多好多年…直到今天吧,「叛逆」二字,仍被年輕世代視為一種風格,「反省」倒顯得太矯情了!

    代溝,不只是「世代差異」,而是天天發生
    公元2000年,我經由一個很巧合的機會,進入教育界工作,我服務的對象是9歲到17歲的兒童青少年,在這個環境中,我被自己的學生推擠著進入年輕人的世界,對「代溝」這件事有了意想不到的理解。

    首先就是關於代。「世代」這件事,通常我們會以20歲算一個世代;以此類推,20歲以下的人,彼此之間就該沒有代溝了嗎?錯!在學校裡,我三不五時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拜託,那些學妹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連垃圾分類都搞不清,用過的面紙算廚餘啊?」在國小的遊樂場裡,則會有低年級的學生委屈地嚷嚷:「那些六年級的喔,這麼老了還搶我們的鞦韆!」

    這些讓我想到,我念國小的時候,隔壁就是一所女中,當時身材扁平的我看到高中女生玲瓏的曲線,心裡想的是:「天哪,要是我有一天像那些老女人一樣,胸部晃來晃去的,那我都不要活了......」對孩子們來說,可能相距三、五年就是一個世代,區分世代的未必是外在的年齡數字,而是跟某種需求有關。

    12歲的跟9歲的,如果會搶玩具,他們就有代溝;如果12歲的帶著9歲的去爬山,玩得開心,就沒有代溝。代溝,是一種會隨著需求而變動的東西。

    即使在生理年齡相同的孩子當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才華,也會形成另一種心理層面的代溝。記得曾有一位台商的孩子,在北京讀到國二才回來,總是帶著點傲氣,跟我說台灣的小孩很幼稚,有一次在課堂上問起大家喜歡的音樂,學生都七嘴八舌的說著周杰倫、五月天之類的,那女孩等大家說完了,用帶著點京腔的清朗聲音說:「我喜歡馬太受難曲!」全班都靜下來,同學們臉上寫著「蝦米?!」

    還有兩個參加我社團的學生是練鋼琴和小提琴的,他們跟我說:「我們在學校覺得很孤單,因為我們談的事情,對其他同學來說都是天書。」

    從跟年輕孩子來往的經驗,我逐漸可以確信一件事:所謂的「代溝」,跟生理的年齡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有「溝」,那是來自許多生活歷練和內在經驗的總和。

    比方說,一個學二胡或是書法的孩子,可能跟年長的、不同世代的人處得很好;一個喜歡小動物的成人,可能跟小孩子很有話聊。但反觀來看,即使同樣的兩個人,在不同的事物上,也會有難以溝通之處。

    代溝,在於你不願意去了解
    當我逐漸年長之後,我感覺到身為長者,或是長者身邊的照顧者,更需要對「代溝」這件事有個比較精準的認知,因為社會上一般人已經把許多標籤貼在老人身上,比方說:保守、固執、愛說教……如果我們也只把生理年齡當做世代的唯一分界,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地,跳進世人對年長者的刻板印象裡,讓年輕人把一切溝通上的障礙,都歸咎於「因為年齡帶來的世代不同,而產生難以跨越的鴻溝」。

    如果想要不被「代溝」二字困住,無論是長者本身或是長者身邊的人,能開發自己的多元能力,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是很有幫助的。

    分享一點我個人的經驗,論生理年齡,我真的算初老了,我的眼睛老花,動作變慢,但我學習用電腦繪圖,做微電影,很多年輕人沒有比我強;我養動物,小孩子很喜歡問我動物的事。

    我在不同的事物上可能跟某些人看法不同、溝通不易。但,都不是因為年齡的差距,而且我很坦然的接受:無論是跟哪個年齡層,總是會有人喜歡你,或是不喜歡你......那就隨緣吧。若是有人跟任何人都能情投意合,那倒真是有點奇怪了。

    心直口快,忽視對方的存在
    溝通的障礙,未必是因為世代的不同,但是有一個原因,絕對是會造成溝通障礙的,那就是:「心直口快,有話直說」。這八個字,一直到現在還是處於一種模糊地帶,有人把它當成優點,認為它等同於誠懇率真,但有人則認為它簡直就是「說話不經過大腦」。
    我曾經在這兩種不同看法中擺盪很多年,年輕時,我是「說話經過大腦,但刻意選擇了有話直說,將言語犀利視為一種能力,將敢言當作有個性」的人,直到發生過一些事情,我發現被我的直言傷害最深的,都是那些愛我、提拔我、照顧我的人。

    他們因為善良有修養,沒有讓我踢到鐵板,也不願當眾給我難堪,但是,當他們知道我有可能口無遮攔之後,對我終究是產生了一些戒心,不再100%信任我在言語方面的自制力了……。

    另外,我也發現一些人,利用我的敢言,去打擊他們想對付的人,我用我的犀利替他們當了打手,他們稱心如意,我卻當了砲灰。

    經歷過那麼多事情,我現在可以很肯定的說:「心直口快,有話直說」是一個雙面利刃,如果您沒有把握能夠巧妙的運用這把箭,那我奉勸您,還是把它收進劍鞘裡比較穩當。

    因為每一次的出手,都有可能傷及無辜,而我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也未必彌補得回來。

    拉近距離其實很簡單
    如果您是長者,不要倚老賣老,以為自己吃的鹽比別人吃得飯多,就能講話不顧他人感受。因為現在的晚輩,已經不會因為您年長就無條件服服貼貼,說話太離譜,就有可能會自取其辱。
    如果您是老人身邊的照顧者,也要知道長者的心是脆弱敏感的;即使他們智力衰退了,還是能從我們的音調音量和表情,察覺別人對他們是友善還是嫌惡。

    長者來日無多,能讓他們在人生最後一段過得溫馨平靜,不也是功德一樁嗎?

    無論是跟哪個世代的人相處,本於善意,謹言慎行,都會帶來我們比較期望的善果,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文章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810020017/157896/%E6%B2%92%E6%9C%89%E4%BA%BA%E5%A4%A9%E7%94%9F%E5%BE%97%E5%8C%85%E5%AE%B9%E4%BD%A0%EF%BC%81%E5%88%A5%E5%9B%A0%E8%A6%AA%E5%AF%86%E8%80%8C%E3%80%8C%E5%BF%83%E7%9B%B4%E5%8F%A3%E5%BF%AB%E3%80%8D%EF%BC%8C%E5%B0%8D%E9%82%A3%E4%BA%9B%E6%84%9B%E4%BD%A0%E7%9A%84%E4%BA%BA%EF%BC%8C%E8%A6%81%E6%9B%B4%E7%94%A8%E5%BF%83%E8%AA%AA%E8%A9%B1?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article&utm_campaign=200927)

    ***************************

  • 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鋼琴譜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7 22:10:37
    有 168 人按讚

    我們抵達光是坐進四個人就會讓彼此稍嫌親密的小房間,荒井十一盯著房裡的古玩:黑膠唱機、錄音帶、老檯燈。他說他滿喜歡復古的東西,但看到了往往也不買,只是看。「因為我不知道要放哪裡。有時候會住台北,有時候在北京,所以⋯⋯」

    若非因著疫情,他基本上不會在一個城市停超過一個星期。香港有他父母的房子,台灣有妻子的家,荒井十一自己近年主要待在北京,三地輪流跑。他愛看球賽,尤其喜歡足球,支持曼聯隊,世足賽時支持英格蘭隊。身邊朋友會問他:你明明是個日本人,怎麼支持英格蘭隊呢?另一些朋友則問:你明明是個香港人,怎麼支持英格蘭隊呢?

    成為製作人以後,荒井十一交疊的來歷成為他的資本。樂手從中港台三地來,有時是新加坡,有時更遠,對他而言不成問題:「我是最不怕文化多的,因為我自己本身比誰都多。我可以溝通英文、中文、廣東話⋯⋯,所有人聚在一起,反正我來解決就好。」

    1977 年,香港成立音樂事務統籌處,是如今音樂事務處的前身。每年,音樂事務處開辦近八百個中西樂器訓練班,為 6 到 23 歲的青少年提供三十多種器樂課程。其中一間這樣的訓練班,正好就在荒井十一童年時的住家樓下。他 7 歲時,家人說不如去試試看,從此他練古典打擊。17 歲那年,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指揮來香港巡迴,看見他的表演,問他要不要到北京。荒井十一答應了。

    只是沒想到,到了北京,邀請他的那位指揮和樂團衝突,翻臉走人。少了引薦者,樂團留住荒井十一也不是、不留也不是,拖了一段時間,他只好求助在中央音樂學院就讀的香港同學,借住宿舍。就這樣,他在異鄉舍房裡遇見主修鋼琴演奏的妻子,爾後又多了一位台灣親人。

    妻子的父親張俊傑是音樂廠牌「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的主理人,是台灣第一個從事原住民古調採集、文字整理及演唱的團體。算一算,認識妻子二十多年,荒井十一跑過台灣原住民抗爭運動、製作過原住民母語音樂專輯,他的第二座金曲獎最佳製作人,也是以有著原住民身份認同的歌手阿爆的專輯《vavayan.女人》拿下的。

    金曲頒獎台上,他笑著說自己的中文沒問題,像是早料到台下會訝異。來自日本的父親、來自香港的母親、來自台灣的妻子,所到之處,荒井十一都習慣被當成外人。

    「不管去哪裡,我感覺都不是當地的人。但我也不會覺得不舒服。之前做莫文蔚的專輯,我們聊到『我的家就是我的行李箱』這個概念:不管去哪裡,只要我的行李箱在那,我所有最重要的東西,都會在那個行李箱。那裡就是我的家。」

    他笑著,眼神又環繞了房間一圈,「也因為這樣,我沒辦法買東西。」一臉讚嘆,既是讚賞,也是感嘆。



    以精準為基礎的自由

    直到拿了金曲獎、受訪,荒井十一還是不太確定自己的音樂生涯為什麼從打擊樂開始。「去學音樂的時候我才 7 歲,老師問你想學什麼,你哪知道想學什麼?老師就看一下你手掌長怎麼樣、嘴巴也大概看了一下,然後說喔,那你學打擊樂吧。」看施主骨骼精奇,乃萬中無一的練鼓奇才⋯⋯那位老師一句話,荒井十一走了半生。

    他的父母親一如「香港的父母親」,不只送他學音樂。小時候的荒井什麼都碰,連功夫也學過,那時練什麼拳法現在已經忘了。

    「原本什麼都喜歡,但學樂器之後會進樂團和大家一起練,有一個群體。你會覺得大家一起的感覺很好,音樂就繼續學下去了。」


    從他的描述中,可知他兒時家境不差。少年時代,他個人房間裡有台 Hi-Fi CD Player,那時香港還有許多小型唱片行,他就讀的學校附近就開了幾家,荒井十一三不五時去逛,「看到封面喜歡的都會買」。交響樂團裡打鼓的他,第一張專輯是劉德華,喜歡聽李克勤,也聽當年流行的鄺美雲、周慧敏。

    「家裡有個菲律賓來的傭人,我透過他認識了非常多英文歌。」他說,「有時候白天,他就在家裡放 Oasis,我就想說,欸這個很好聽⋯⋯」

    專輯裡不會每首都是自己的愛歌,荒井十一也像那個年代的其他人,自己買卡帶,節錄不同CD 曲目弄成自己的 mixtape。這是他當時最著迷的娛樂。

    到了北京,荒井十一和同學組自己的樂團,就翻唱 Oasis、Luna Sea。樂團玩著玩著,團員會問他要不要尬別團。今天和 ABC 練、隔天和 4567 練,全盛時期,荒井十一曾經同時參與三十幾個樂團。

    「有一個世界音樂的團,然後有一個重金屬的團,還有一個民俗樂的⋯⋯就是有馬頭琴的那種⋯⋯然後到爵士的、玩 Fusion 的。那個時候大家都在嘗試⋯⋯」

    一如血緣與國籍給他的生命經驗,從古典到當代也沒讓荒井十一感到疏離,只覺得好玩。他說,古典樂得照譜來,該演奏的時候才能演奏,演奏的時間可能也不長,這是古典的趣味所在:如何精準地給出那一下;到了樂團,沒了制式的樂譜,有趣之處變成如何將創意放進作品中,創造自己的手法。這時,古典樂裡練就的基本技術,成了恣意自由的基礎。



    不斷地解開

    2010 年,荒井十一製作《百年排灣 風華再現》專輯,拿下第 11 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製作人與最佳錄音,樂手之上坐穩了製作人身份。2014 年開始,他接下陳楚生「一見如故」巡迴演唱會音樂總監、再到隔年的林一峰演唱會、莫文蔚演唱會。2013 年,他創立「十一音樂」,又兼起音樂廠牌主理人。

    合作對象越多,面對聽眾越廣,讓他花費更多時間思考的反而不是音樂,而是人。「我不會去考慮台灣藝人的音樂應該聽起來如何、北京歌手的音樂應該聽起來如何;這麼多年,我比較常遇到的問題是,噢原來台灣不太了解北京是怎麼收費的⋯⋯很多不一樣的系統和習慣。但我自己全部都沒有,因為我哪裡都不是。製作時,我只能夠創造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習慣。」


    所謂「自己的習慣」,其實是溝通。他說,過去到中國製作單曲,對方習慣只標明作詞、作曲人,歌詞本一打開,沒有其他製作名單。合作最初,荒井十一便要求將製作團隊寫上,「也許因為你要求,結果就有了共識,所以要很習慣提出要求。」

    「北京的練團室是沒有練團費用的,不會按小時給多少錢,所以一場演唱會前練一個月,每天一首歌練八小時,練到好;但在台灣和香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光練團室費用就超出預算。台灣和香港的樂手會依照這場演唱會的規模,假設收了三十個小時的練團費用,那這三十個小時一定會幫你做完所有的歌。」

    差距如此,有沒有摩擦?「肯定有啊,因為你破壞別人的習慣。」

    少了「自己人的默契」,只好藉由表達來釐清。音樂製作上,荒井十一也以這樣的態度面對。「我會去了解找我合作的歌手應該要被放大的特質是什麼、沒嘗試過的是什麼。我已經很習慣每次做專輯之前需要一到兩個月的認識、無數次的見面,和歌手聊天,把他喜歡的東西溝通出來。」

    這樣還不夠。「每個人一定有自己喜歡聽的方向嘛,但有時候你喜歡聽某某某,某某某在你身上卻是不成立的,這和你的能力、才華、天份都有關係。我身為製作人其中一件工作,就是要去衡量你喜歡的跟你能做的要怎麼結合,做出一個你自己喜歡,但又適合你的東西。」

    過程惟有耐心。有時就算一兩個月,也沒有聊出真正的想法。製作歌手許鈞的專輯時,一開始兩人興趣相投,發現彼此喜歡的音樂相近,決定往一個方向前進。但在製作過程中,荒井十一發現許鈞在音樂中加入更多個人想法,而荒井十一則希望朝最初他們決定的方向做。

    「如果直接按照我的模式去做,這個問題到專輯完成後問題一定會很大,因為歌手心中會認為這個過程是不對的。習慣上,我就是一定要把這些結都打開。如果這些結不打開的話,最後呈現出來的作品一定會有誤差、不可能是一張很好的專輯。」



    我並不完全是那樣

    近十年的製作生涯,累積二十多張專輯製作經驗,除了《vavayan.女人》,荒井十一也藉莫文蔚的《不見不散》拿下金曲最佳製作人。他製作的歌曲中,常採用非爵士鼓組的節奏樂器,這與他曾參與世界音樂樂團的經歷聯繫在一起。在荒井十一眼中,器樂的編排並不是唯一解:並不存在對某一首歌「絕對適合」的編曲,合適的編曲是依照某個場合希望呈現的氛圍而隨時改變的。

    近期,荒井十一在《歌手》節目中負責袁婭維的表演。賽程中,袁被淘汰,團隊需要搶進突圍戰才能繼續比賽。「突圍戰的曲目,團隊想要表達被淘汰確實很悲傷、因為在你的遊戲規則中我輸了;但縱使悲傷,我們也知道不管這個遊戲規則是什麼、我們認為我們在做的事是對的,我們沒有要做出討好你們的音樂。」

    最後袁婭維選唱了〈盛夏光年〉。原曲的搖滾元素,在開頭幾乎抹消,荒井十一在歌曲 intro 先以撩撥的吉他與複沓的鋼琴帶進低迷氛圍,進入主歌時再以融合現代音色與非洲風情的 Afrobeat 為基底,發展了完全相異於原曲、極具異國味道的詮釋,「先決定要表達的點是什麼,然後再去選擇用什麼方法。」


    專輯製作,也一樣要回到歌手自身的特質。製作阿爆的專輯時,荒井十一感受到她身為主持人的幽默,加上阿爆對母語的使命感以及過往「阿爆 & Brandy」組合所做的 R&B 曲風,組合起來才完成了《vavayan.女人》傾向 up-tempo 的風格。「如果不是阿爆,那張專輯就不會長那樣。『原住民的音樂是什麼』不是我會先考量的點。」

    在製作母語歌曲時,除了將某個相對少數的語言放進主流曲風或旋律中之外,更進一步還能做什麼?這是製作人會面臨的提問。純粹語言的移植很容易落入一種文化的去背,但過於強調該語言所相應的文化音樂元素,似乎又顯得將那些元素標籤化。身為經手過台灣原住民音樂的製作人,這是荒井十一提出的答案:「當歌手本人和音樂的關係合理了,我們再來考慮所謂母語音樂要負的責任。」

    脫掉群集的印象,回到個體。這或許也是荒井十一自身的經歷使然。某年他以樂手身份參與齊秦演唱會,遇上中國反日潮,演唱會上介紹樂手時唸到他的名字「荒井壯一郎」,台下觀眾一陣冷清。演出之後,齊秦對荒井十一說:我下次還是不要唸你的全名好了。

    完成《百年排灣 風華再現》那一年,他上陶晶瑩一檔節目受訪。採訪過程中,陶晶瑩對他說:對嘛你日本人,難怪你做事情那麼仔細。荒井十一回答:有嗎?我不知道有沒有。「我那個時候感受到,大家會認為我做事情的風格一定和我的出身有關,但是,因為香港就不是一個被認為很仔細的地方⋯⋯香港的特點是所有事情都要很快,砰砰砰砰砰砰弄好⋯⋯那你說我有這樣嗎?我也有。可是,我是不是完全是那樣?也不是。」


    雖這樣說,他也羨慕能夠有一種認同。朋友們問他為何支持英格蘭隊的那個問題,他不確定怎麼回答,「我看日本隊我也很喜歡,我看中國隊我也很喜歡。我比較不知道我應該怎麼表現。我很羨慕別人會知道『喔我一定要支持那個隊伍』,因為我支持誰,都⋯⋯都不是很說得過去。」

    說完,他大笑,「幸運的是,在台灣,擁有一些日本的背景,大家對你的印象還是偏好的。我覺得我有受惠於這一點。」



    忍住更重要

    最近參與音樂節目的製作,籌備時間短,強度也高,荒井十一時常遇到臨時更改編曲的要求。採訪中,他打開手機相簿,給我們看一張笑話截圖:某新聞文中引用「黑夜總會過去,光明才是永恆」,線上發佈卻總被退回,編輯很憤怒,問窗口「哪個詞犯規了?黑夜還是光明,還是永恆?」窗口回:犯規的是「夜總會」。「最近遇到的事,大概就和這個笑話差不多。」荒井十一說。

    這似乎和他最初跨足製作的動機相違背了。「當樂手,相對是沒有任何負擔地在表演。但我想要控制那個 flow。以前演奏別人的演唱會,我會有很多我的意見,但我的角色不允許我去主控這件事,所以我想辦法讓自己主控。」

    身邊有許多優秀音樂人,不乏台灣之外的歌手,華語樂界人人都希望能藉由金曲獎被關注。荒井十一聽過不少案例,非台灣音樂人報名金曲時被台灣的公司耽誤很多時間、甚至收取不合理的費用。藉著岳父飛魚雲豹團隊基礎,荒井十一開始為音樂人朋友做發行,結果從第一年開始,幾乎每一年荒井團隊經手的發行都入圍金曲獎。荒井開始擔任製作、設立廠牌的契機,從這裡開始。


    打擊樂手擔任製作人,過往難以想像。工作時,荒井十一會遇到的困難,是當和聲樂器的表現需要改變,他沒有辦法立刻解決。為此,他在團隊中會放入負責旋律樂器的成員來應對。但除此之外,擔任製作的打擊樂手和其他樂手並無太大差異。他甚至覺得,因為自己是個打擊樂手,對旋律風格沒有固定傾向,莫文蔚、阿爆、蘇運瑩,一張張專輯在他手中生成不同曲風,又是另一種自由。

    去年金曲三十,Apple Music 團隊邀請荒井十一開出製作人的必聽歌單。除了自己製作的〈不散,不見〉,歌單中常石磊製作的林憶蓮〈無言歌〉、〈枯榮〉,陳粒的〈芳草地〉,A-LIN的〈未單身〉⋯⋯,中慢版、磅礡、隱微的救贖感,放掉氣力的歌唱表現。有趣的是,雖然他歌單中的歌曲有特定傾向,打擊樂的比例卻一概沒有想像中大、節奏樂器亦少炫技,常常只輕輕在背景中運行。雖是打擊樂手,打擊樂卻鮮少是他青睞的音樂的主角。

    問他為什麼,他說這很有意思。「我到北京之後,參加這麼多不一樣音樂類型的樂團、在每個樂團中摸索打擊樂手可以做的事,過程中,我越來越體會一個重點就是,打擊樂在它該有的時候出現很好聽,但當它在不該有的時候出現,就會非常不好聽。」

    「年輕時,你會希望自己盡可能出現在每一首歌裡、盡量加這個、加那個,讓自己很忙,讓自己有更多的參與。但當你越深入了解某一種音樂形式之後,你會懂得把握什麼時候沒有、比你把握什麼時候去添加來得更難。身為一個樂手,常常會想『欸,我在舞台上,怎麼可以沒事情做!』」

    他終究在台上明白,安靜也是一種精準。「其實,懂得什麼時候忍住,比懂得什麼時候出現來得重要。」






    從阿爆、莫文蔚專輯後現身,專訪荒井十一:
    歌手本人比音樂類型更重要
    https://bit.ly/2B8JMBp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王晨熙 hellohenryboy
    社群協力_ 曾勻之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我喜歡你時代少年團鋼琴譜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09:44:00
    有 139 人按讚

    《如碆靈祭祀之物》、《千年圖書館》、《世界靈異現象終結者》、《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分享贈書活動
    By Mr.V

    【活動時間】
    即刻起~5/6(三)23:59
    5/7(四)會抽出四位書友各自獲得由獨步文化提供的《如碆靈祭祀之物》、《千年圖書館》、《世界靈異現象終結者》、《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一書
    (贈品寄送之故僅限台澎金馬地區的朋友參與)

    【活動辦法】

    按獨步文化、Novel小說.和此篇文章 (y) ,然後公開分享並且回答問題。

    在活動貼文下方留言告訴V和Bu Bu,圖片中的書哪本最深得書友的心,tag朋友名字,同時說明想看的原因。

    就有機會獲得《如碆靈祭祀之物》、《千年圖書館》、《世界靈異現象終結者》、《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小說一本。

    ◎書籍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本粉絲團保留最終活動解釋權
    ◎因為每個人回答不同,若有抄襲V會以時間記錄去評斷,誰會失去抽獎資格

    【書籍介紹】

    《如碆靈祭祀之物》

    密室、不可能犯罪與史上最瘋狂動機,隆重推出本格盛宴!

    4則怪談 ╳ 4起密室命案 ╳ 4重逆轉 ╳ 70個謎團

    萬一送走的災厄又回來了,該怎麼辦?
    為了生存,你是否能不惜一切……

    戰後遍地瘡痍的昭和時代,幾乎與世隔絕的五座貧村奇蹟倖存。傳聞,每逢夏末秋初,飢寒交迫的冬季降臨前,「碆靈大人」會派遣「唐食船」,從大海另一頭運來食物。因此,年年都會盛大舉行祭典。

    怪奇幻想作家東城雅哉(本名刀城言耶),為了取材帶著編輯長途跋涉造訪,卻發現當地有太多禁忌的「魔所」,並且村民將溺斃者、山魔、鬼火、神明,都稱為「碆靈大人」。在神社休息一夜,翌日,他們竟目睹一位民俗學者餓死在竹林中!明明是開放的空間,他為何沒嘗試逃脫?謎團未解,神社的宮司就在形同燈塔的望樓上失蹤,愛慕宮司千金的男子在絕海洞中遇害,祭典的負責人在封閉的農舍上吊自殺。一連串詭異的死亡,彷彿重現自古流傳的四個怪談〈竹林魔物〉、〈望樓幻影〉、〈海中首級〉、〈蛇道怪物〉……

    碆靈大人究竟是什麼?跟四起不可思議的命案有什麼關聯?刀城言耶要如何查明真相,剝開隱藏在怪談之下的祕密?

    《千年圖書館》

    怪談、懸疑、奇幻、幽默、戀愛,藏滿陷阱的「回馬槍」童話物語。
    現在能摸到幸福的尾巴,是不是有人替我承擔了厄運?

    迷戀神隱洞窟的嫌疑犯女孩、抽到不幸黑羽毛的圖書館員、熱愛電影且寄宿在收音機的外星生物、渴望戰勝上天的狂氣船長、無懼彈奏詛咒樂曲的鋼琴少年──

    他們的內心都藏著也許對我們來講微不足道,但純粹又強烈的心願:我想掌握失控的命運、我想找回戀慕的人、我想挑戰古老的禁忌。不過,這些全是不容易實現的願望,除了絞盡心思,有時還要「厄運」的小小幫忙……

    連在書頁前的你,都可能是實現願望的祭品。
    敢來見證他們的故事嗎?

    〈回頭谷的呼喚〉
    在北海道有一座被視為冥界入口的洞窟,人們稱之「死亡洞窟」。據說從那座谷打道回府之際,千萬不可以回頭,否則將永遠消失。一身黑衣的女孩,不畏這座洞窟,日日夜夜徘徊此地……

    〈千年圖書館〉
    夏至已過,村子北邊的湖仍舊冰封未溶,這個現象就被人們視為凶兆。長老聚集起來,為村子的存亡討論三天三夜。結論是——從村民中選出一名「館員」當作祭品,獻給西邊盡頭島嶼上的巨大圖書館,傳說那是一座吃食人命的建築……

    〈今晚的月亮是條紋狀的嗎?〉
    高掛天空的月亮愈來愈不一樣了。奇妙的東西飛到上頭,雕刻起表面。各國政府討論對策,但邊緣人大學生完全不當一回事。一日,收在抽屜的收音機居然開口,表明自己是外星人,月亮上的東西是他的夥伴,他們正要侵略地球……咦?怎麼一回事?開玩笑嗎?

    〈末日天氣瓶〉
    許久沒回鄉的愛德華回到家鄉,眼前卻面目全非,一望無際的荒原上聳立著無數黑壓壓高塔,宛如巨人排在大地的墓碑。據家鄉村民所說,上頭擺放著具具屍體,是近年突然出現的葬禮儀式,源頭則來自一名古怪的紳士船長……

    〈獻給倒吊少女的鋼琴奏鳴曲〉
    少年放學後拜訪二手樂譜店,發現一本書中夾了張神祕樂譜,上頭以雜亂字跡寫下「千萬不可以彈奏此曲!」少年在心底冷笑,他才不會彈,自己早就放棄彈琴了,然而樂譜就像在呼喚他彈下第一個音……

    《世界靈異現象終結者:法月綸太郎短篇傑作選》

    綸太郎意外在列車上捲進男人中毒身亡的案件。
    和男人同行的妻子悲痛之餘,告訴綸太郎其實丈夫因為和某名女性的外遇非常煩惱,最後選擇自殺。
    乍看之下,毫無疑點的自殺案,卻因為男人生前某個不自然的行動,令綸太郎起了疑心。別出心裁的鐵道推理──〈背信的交點〉

    綸太郎因緣際會參與了拍攝以引發騷靈現象的小女孩為主角的節目。
    沒想到,竟然在拍攝現場發生了另一名參與者於深夜、空無一人的客廳裡被水晶燈壓死的慘劇。
    難道真有不可知的力量從中作祟?隱藏在超自然現象之後的犯罪劇場──〈世界靈異現象終結者〉

    法月警視帶回了一個模仿都市傳說的殺人案件。
    案件相關者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糾葛,聽著父親的話,綸太郎抽絲剝繭,看穿了案件真相。
    都市傳說和安樂椅偵探的精采結合,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得獎作──〈都市傳說解謎遊戲〉

    六篇風格各異的短篇推理,六道邏輯推演的愉快饗宴。

    《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

    遇見妳前,人類的多愁善感全是多餘的產物,如今,人間竟成為我心裡最柔軟的所在……

    山丘上被雪覆蓋的三層洋房,曾是流傳住有「吸血鬼家族」的陰森洋館;如今改建成安寧醫院,住著等待死亡的憂傷人們。面臨大限將至,對人生即將終結的悔恨如黑雲般籠罩著醫院。某日,外表金黃、威風凜凜的黃金獵犬突然上門,打破醫院的沉悶氣氛。

    幸運得到善良護士收容,黃金獵犬被取名為李奧,整日追逐泡芙、搖擺著尾巴的傻氣身影,真實身分其實是被貶至人間的死神。
    由於業績太差,他慘遭上司以「黃金獵犬」之姿貶至人間執行任務,誓言化解重症病患們心中的憾恨。

    失去揮舞色彩的能力,終日鬱鬱寡歡的天才畫家;在戰亂中和戀人分離,再也無法被愛的獨居老人;將多年前的罪孽掩埋於心,沉浸在懊悔的珠寶商。當人生的終點線就在眼前,病人們渾噩度日,依戀纏身的靈魂變得混沌不明,死亡真的就能迎來解脫嗎?

    此時,乖巧討喜的大狗適時出現,柔軟撫平眾人的傷痕,清創心中早已化膿的傷痛。
    眼看任務十分順利,死神同事卻專程前來,提醒他別和人類走得太近──死神的任務是親眼見證人類的死亡,僅止於此。
    沒錯,死神是比人類崇高的存在,他才不是喜歡人類,只是不討厭被嬌小手掌撫摸頭頂的觸感而已!

    死神初次識得情感的羈絆,平凡的日常也變得珍貴,「吸血鬼家族」事件的內幕卻在此時緩緩浮上檯面,洋房深處隱藏的祕密,逼迫醫院陷入死亡危機,李奧終於明白,他會剛好出現在這裡,是為了拯救他最珍惜的少女飼主的笑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