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電影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電影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opw (走人)看板movie標題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時間Sun Apr 19 19:58:30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電影 在 畫說有一天 / 閱讀隨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4:14:35
【在寂寞的暗房內是看見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然而一個對我來說如此有代表性的人,我卻不曾細想過她的...
多年前看就已經看過本片,本片是當時台灣新電影時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不過導演本身電影作品不多,近年來著重在電視發展,前些年最有名的作品是逆女,
六月因此榮獲金鐘獎單元劇最佳女主角。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今天在公共電視播放,懷舊主題或許是今年的潮流,
公共電視將要播放一系列相關電影,特別是青春的惆悵感傷。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確實抓住如此的氛圍,
那時候的電影,台灣經濟起飛,剛好有一群人對於當時後的反思,
於是黑皮與白牙,風雨操場,國中十四章,等諸如此類的電影相繼推出,
是對成長人生過程的追尋以及對當時社會的檢討,
不過這點不可否認,當時後的電影特別背負沉重的文以載道的壓力,
多數創作人想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喚醒大眾對於當時的社會批判,
雖我們都是這樣長大在這群國小同學長大後,因為同學會相聚,
又巧遇到國小老師後來所面對的問題,大家互助中間雖有些小爭吵,
特別是當時對於啟智中心這社會議題的描繪,在當時是很關注的社會問題,
畢竟當社會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準,
社會福利問題以及社會邊緣問題開始會浮上檯面,
透過大眾力量去做發聲討論。
不過本片就其他同期電影所不同是,議題的探討沒有過多沉重的背負,
在一群朋友間相互討論、回憶,都是小是小非。
紮實的劇本,其實沒有所謂的高潮迭起,可說是小品佳作,
也沒有花俏的鏡頭語言,常常大家都會討論說我們國片最缺的就是劇本問題,
因為我們沒有好萊塢的預算去拍攝,但是我們卻也沒有在劇本上有過多出色的表現,
不過近年來我倒是認為九降風劇本就是出色,他是成長片,
他也沒有過多的高潮迭起,就不慍不火將成長階段表現出來,也喚起共鳴。
我們就是這樣長大可以說是當時後的九降風。
事實上台灣電影人才是可以寫得出精采的劇本,
我到希望公共電視可以推出電影版本孽子,過去我也在電視上看過公視播放過,
孽子在當時是盧戡平的作品,他是搭錯車的導演。
搭錯車也是當時另一部經典作品,
我印象中那時期的賀歲片八星報喜有特別提及電影的轟動程度,
雖然中間台詞說這電影我看了八次還是哭得傷心難過是有些誇示,
到也見證當時台灣電影的水準還有影響程度。
--
http://www.wretch.cc/blog/amon1213/2668648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