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外影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外影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外影評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到許多不實的新聞了! 我確定我是合法的,但是為了讓相信我的朋友,以及抵擋故意來栽臟的不實報導、惡勢力、假帳號,我必須發表我的聲明稿。 簡單的前情提要,我週一突然被大陣仗抓去高雄問話,問完話後不給手機,讓我自己自費從高雄想辦法回台北。加上顯然有不明的力量,大動作要特地來黑我的,所以我簡單聲明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一定聽過這部影集,但卻不知道它在演什麼對嗎?今天拼著黃標也要告訴你真相! 🔥女人被當成生育工具,不服從直接割掉!打著宗教之名,卻行地獄之事! 🔥基列國6大階級、3大議題深度探討,令人窒息卻不得不看的解析! HBO GO線上看這部:https://bit.ly/30aZSCK 我們之前都不太清楚...
-
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外影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23 19:00:14🔥你一定聽過這部影集,但卻不知道它在演什麼對嗎?今天拼著黃標也要告訴你真相!
🔥女人被當成生育工具,不服從直接割掉!打著宗教之名,卻行地獄之事!
🔥基列國6大階級、3大議題深度探討,令人窒息卻不得不看的解析!
HBO GO線上看這部:https://bit.ly/30aZSCK
我們之前都不太清楚《使女的故事》到底是在講什麼?為什麼在國外的討論度一直都這麼高?甚至還一度以為這是一齣有關美國近代的後宮宮鬥劇,後來看了,才慶幸還好沒有錯過這齣格局更大的深度影集。
《使女的故事》系列影集改編自加拿大作者Margaret Atwood,在1985年出版的同名反烏托邦小說,在2017年播出第一季之後就獲得了極大的好評,不僅被持續續訂,也拿下了多項金球獎與艾美獎 。但因為疫情關係,第四季將延後在明年播出,現在在HBO GO上已經有完整三季的內容。每季有10到13集,每集一小時 。
如果你喜歡架空世界的設定,或是懸疑科幻的寓言故事,甚至,你就是喜歡刺激的階級鬥爭戲碼,那這齣劇就是你的菜!由於劇情需要,本劇充滿了不少性與暴力的畫面,讓我們在寫稿時也知道一定會被黃標,但這兩年來世界各地發生的種種巨變,讓早已經預言一切的《使女的故事》,儼然成為了現今世界的寫照,讓我們很想分享這個故事。所以接下來,我們會介紹這個平行時空的世界觀、6種階級角色、以及3大警世議題,相信都能夠幫助你輕鬆入坑喔!
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開啟字幕。另外我們之後也會在Podcast頻道上聊更多《使女的故事》,歡迎到Apple與Spotify等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就可以免費收聽喔!
-----------------------------------------------------------------------------
【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三大亮點 & 角色解析》⇨ https://youtu.be/i3NNydOQNt8
《做工的人:完結篇》⇨ https://youtu.be/obhH3c5CHMs
《做工的人:5首主題曲》⇨ https://youtu.be/5qmlI-N5Wi8
《做工的人:真・做工的人》⇨ https://youtu.be/oiPrUcQwsMw
《做工的人:真・做工的人 第2彈》⇨ https://youtu.be/hFa3xG0JT18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無雷)》⇨ https://youtu.be/B-87R84vbk4
《我們與惡的距離:完結》⇨ https://youtu.be/HONNZ5TKYUA
【通靈少女】
《通靈少女》⇨ https://youtu.be/9K5vQQBA23c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使女的故事
#TheHandmaidsTale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外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許多不實的新聞了! 我確定我是合法的,但是為了讓相信我的朋友,以及抵擋故意來栽臟的不實報導、惡勢力、假帳號,我必須發表我的聲明稿。
簡單的前情提要,我週一突然被大陣仗抓去高雄問話,問完話後不給手機,讓我自己自費從高雄想辦法回台北。加上顯然有不明的力量,大動作要特地來黑我的,所以我簡單聲明三點。
先幫你摘要 #三件事:
1. 檢察官認定: 無保請回 (我就是去協助調查的)
2. 並無在台販售大麻,是代訂代付美國CBD產品,合法!
3. 警察還沒來,記者先到? 說好的偵查不公開呢?
-----------------
以下三點聲明細細說明:
1.【檢察官認定: #無保請回 】
這次去是配合調查,記者想拍我被上銬帶走,可惜沒得逞。在檢察官聽完我的說法,釐清案情後,讓我「無保請回」。
(幫翻譯:就是不用交保證金就能離開。)
由於無重大證據、非涉犯重罪,亦沒有逃亡串供的可能與風險,所以不用交保金。只是,未來後續還有需要詢問我的事情,我還是要去說明。
這點我也很樂意澄清事實,雖然跑高雄有點擾民,但是這是合法程序,我同意也接受配合。
重點就是「無保請回」。
上次我被警察瞎掰說「你身上散發大麻味」的案子,我還交保了三萬元在那邊壓,後來也證明了我無罪,就是警察亂抓。
當初新聞也是報得轟轟烈烈,說什麼警局打我臉,完全在亂報。後來事實出來,我就檢驗全過,檢察官確定不起訴,然後新聞媒體就都不報導囉~好棒棒呢。
那這次,我就是去協助調查、「無保請回」,其實媒體也知道,但是某些媒體就是惡意下標,真的是...
常態 😂
我想也不用多說什麼,大家都知道,看看就好,我沒這閒功夫去改正媒體道德,有興趣的去看《Newsroom》跟《我們與惡的距離》就可以了。
這次會無保請回,就是因為這次他們遠從高雄上來臺北,以為會在我家發現一堆CBD庫存,或是有什麼違禁品,結果都沒找到...
但是啊都已經讓記者大張旗鼓的發新聞了...
所以他們就...
律師朋友也說,藥事法派了六個人加上記者連線,這麼大陣仗有點誇張,而且那個媒體想導風向的動作也太明顯 😂
-----
2.【並無在台販售大麻,是代訂代付美國CBD產品,#合法!】
第二個要澄清的重點,就是我並沒有做報導說的違法事情。
其實我已經很常在粉絲團幫大家科普法普了:
「2020年5月,衛福部公告可以合法「使用」與「持有」CBD 大麻二酚」
所以警察找到我家有一些「自用」的CBD產品,包括了電子煙、軟糖、零食,因為不是一整個倉庫的貨,都還是在自用範圍,這是完全合法的,所以檢察官也沒多什麼。所以警察就只能往我「販售」的角度去查。
問題我就是沒有販售啊! 所以在台灣才沒庫存,因為我們的東西都在美國倉庫。
你們在台灣跟美國網站購買 CBD 產品都是合法的喔!
而我自己的軟糖,也是在美國上架的,你們可以在 #美國通路 上看得到。
我花了一堆錢在 租用美國倉庫、上架費、物流費、藥檢費、律師費、美國工人的包裝費,就是為了確保 LM Chill Gummies 是合法的,這些都是龐大的成本。
因為台灣就是不能販售。
所以我在推廣 CBD 的時候,都會教大家怎麼合法從國外購買(很多眉眉角角),如果真的英文不好、嫌麻煩,我們就有代訂代付的團購服務,這也是合法的。
再次強調,這些都是合法的!
那些媒體亂下標還下錯的,其實蠻丟臉的。
檢方明顯來查就是「#藥事法」,沒有刑責問題(不會被關),就是罰錢(就跟網美推薦藥妝,用詞錯誤會挨罰罰金一樣),不會被關 again!
要不是沒做功課,就是故意下重標題啦,哪個都蠻丟臉的。
建議趕快改,因為找到管道跟NCC講了。
強調第三次,CBD在台灣「使用」「持有」「代訂代付」就是合法的。
有興趣的,自己搜尋 LM Chill Gummies,你真的可以直接在美國訂到我的軟糖,還會附上我的小卡! 如果英文不好的,手續處理覺得麻煩的,也可以繼續敲我的IG: Lefty_life5,我會親自教學「代訂代付」的服務。
----------
3.【說好的 #偵查不公開, 結果是不給人民拍照錄影,然後自己一直跟媒體洩漏個資?】
最後一點來聊聊 偵查不公開,也是這次親眼目睹了各種荒謬事之一。
這件事情你們要特別注意,因為也是你們未來會碰到的事情,自己的權益自己要學。
先說我觀察到的 #三個 奇妙事情就好:
❓ (1)❓ 警察上門之前,#已經有媒體在那邊等著拍攝
理論上偵查不公開,當警察要去抓人時,不應該有消息走漏,但是,警察在九點到我家樓下時,就已經有媒體在那邊等著要拍攝了?
這個是不是警察故意洩漏查案進度,大張旗鼓地要讓媒體來拍攝我被上銬的畫面呢? (幸好沒被得逞)
❓ (2) ❓ 我跟律師溝通的話,#完全洩露給媒體,而且還扭曲成相反的版本。
(這次我跟律師通話時,他們禁止我單獨通話,一定要在旁邊聽)(這點律師說 #警察違法)
我先說真實的版本,我跟律師對話內容,是律師覺得聽起來就跟「上次」幾乎一模一樣,我這邊是完全合法,所以建議不用花錢請她去高雄一趟。
至於要不要請民代這件事情(因為我之前的文章有寫),同樣也是經過討論,覺得民代來會花更多時間,但是這週我太忙,就先算了,反正就合法。
這些內容就只有當場的警察聽得到,然後再由霉體加工成「民代、律師都不敢來找我」。
完全就是亂報導。
甚至,還腦補了我欠律師費???
拜託,我早就交完了好嗎?
誰都可以惹,#就是不能惹律師啦!
想掰新聞,也要動點腦啊...
你癡,我可不__ __ (猜經典電影台詞)
這種「不實的報導」,加上「警察洩漏個資」(包括我新辦公室的地址...),我覺得蠻嚴重的啦,檢察官是不是要查查,這種明顯奇怪的事情?
❓ (3) ❓ 記者嫌照片不夠聳動,#警察配合重拍?
可能由於在我家找到的CBD產品太少,可能霉體覺得沒話題不聳動,可能要求「內線」的警察重拍吧? (這些都是做夢,非指控)
在我要被送去找檢察官之前,突然被耽擱了一個多小時(非原訂行程),某一位警察未經過我的同意,就自行打開證物袋,重新擺設拍攝...?
幸好被我發現!在我詢問之下,他才說:「喔...就重新拍,拍好看一點」。
結果一小時不到,這個「重新拍 拍好看一點」的照片,就變成「附圖新聞」了呢!
我是不知道這種「警霉合作」的方式合法不合法啦,但是你們一邊說「偵查不公開」,要我不能用手機拍照自保,又一邊大張旗鼓地把所有資料都丟給記者拿去做新聞,是不是有點落差感呢?
偵查不公開應該不是拿來警察自保,然後又來搞人民的手段吧?
如果我的物證都能這樣隨便 #開了又開、開了又開,我是真的蠻擔心我的物證會不會被動手腳啦。
以上三件事情,我覺得高雄警察局新興分局必須回應一下。
-------
但是我得說,這次再次開箱警察局,我覺得高雄基層員警的素質,真的 #遠勝於台北! 不論是法治素質(上次台北的連法律都講錯...),或是有沒有刻意刁難,真的都是遠勝上次大安分局的體驗。
我也常說電影跟警察一樣,有好的電影也有壞的電影,有好的警察也有壞的警察,就看你有沒有碰到而已。
這次的基層員警我覺得素質很高很好,只做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做的事情(#你以為這是基本的,但是其實不是)。
可惜的是,上面三件事情我還是要理智地分析一下,因為確實在邏輯上不通。我不會因為你們對我好,我就不講出怪怪的事情,但是我願意相信「部分的基層員警」。
只是,確實現在所有證據的都指出,在場的員警有一直跟記者聯絡通報消息的部分...
高雄警察局是否該澄清或是調查呢?
現階段我只提出疑問而已,我無意去捅誰。
我認為,拿放大鏡去看,任誰都有一定有缺失,何況是公開場所的公家單位。
不過目前就先這樣子吧,我無意開更多戰場。
我們雙方都說過「互相互相」嘛!
不過,如果你們真的認為你們完全沒有缺失,都沒有一個警察去聯絡記者,沒有走漏消息,甚至所有流程的「#防疫規範」都做到100分好棒棒,那我就沒意見。
所以,互相互相啦。
建議我們雙方都把時間花在正確的事情上吧。
----------------------
這次我主要想要說的,就是澄清媒體報導不實的部分!
而且刻意串通好媒體來搞我,實在很難讓我不聯想到上次你們亂逮補我部分。
澄清! #我是合法的!
澄清! #媒體報導不實!
澄清! #警察找媒體配合辦案,有點難以相信
幸好一路以來,我都清楚知道法律,知道警察在程序上哪邊怪怪的,#知道哪些是你可以拒絕的。
這次他們也有說「待會回去還要抽血」,我就拒絕了。
很多人就會乖乖聽話回去抽血,因為警察會說這是流程。
(上次有個粉絲分享,他因為持有電子煙,穿得又文青,警察說你吃毒又像gay,一定有梅毒,要驗血)(超扯!但是他乖乖去做了...)
其實警察是沒有強制力要求你驗血的,這些眉眉角角改天繼續分享。
總之,希望後續媒體,可以秉持著良心報導。
上次一堆報我大麻影評,結果我不起訴、無罪的時都不報導,也是蠻詭異的事情。
如果我沒有這個平台發聲,不知道會多慘?
那你一般人更沒有力量發聲,怎麼辦?
沒關係,起碼我會幫你發聲,也會幫你補充法律知識。
假帳號要來亂什麼的都沒關係,我會繼續寫給願意相信我的人。
#法律不會保護弱勢
#法律只保護懂它的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外影評 在 九把刀 Giddens K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人瘋狂嘲笑電影裡的霸淩很誇張,很兒戲,很無腦。
真好,沒見過地獄,也沒打算相信地獄。
現在,就讓曾經住在地獄裡的觀眾說說話吧。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
上一次看完九把刀的電影《樓下的房客》,認真地發揮中文系藍色窗簾的精神,寫了幾千字的電影觀後感;這次看完《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我有預感自己會再打一篇什麼東西,可能還是一樣會打一大篇,但不同於上一次認真研究電影畫面的感想,這些東西可能更貼近自己的心。
說真的,一開始我根本沒打算看這部電影,因為我看了預告。
預告給我的感覺,是一部九把刀發揮他一直都很飽滿的想像力,打造出來的刀式風格電影-誇張、白爛、搞笑跟熱血之類的,那種產物。這些東西我很喜歡,但我只想等DVD。
於是我先看了影評,包括一些稍微爆雷的影評。
然後我才去翻了幕後花絮,看了九把刀及演員被採訪的片段,在某個影片裡,九把刀說「如果你的小孩會打同學、殺同學…(中略)請一定要帶你的小孩來看。」這句話好像是一句玩笑,但我們也可以把它當成「如果你的小孩會霸凌同學,請一定要帶你的小孩來看。」
所以,我去看了。
我已經不是小孩了,但我曾經是小孩。
也曾經是,霸凌同學的小孩。
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知道自己可能會整場都笑不出來。
即使在應該要感到好笑的畫面也是。
因為我太了解那種「覺得好玩的感受」,那是我以前也感受過的東西。
而這種感受會讓你記得一輩子,但,是痛苦的記著。
我們太容易代入被害者的感受,容易同情被害者,站在被害者的立場去想事情。
因為我們都想當好人。
或著說我們都想讓別人覺得我們是好人。
那是我們長大之後的事了。
人生中的某些階段,我們會盲目地崇拜邪惡,就像大多數人的叛逆期一樣,好像壞就是帥,反對就是力量。
一個人這麼想,可能只有他是壞蛋,當第二個人、第三個人都開始這麼想,邪惡的崇拜便會壯大,成為一個強大的組織,就像以段人豪為首的三人組那樣。
然後,本來應該不好也不壞的同學(旁觀者),出於盲從或出於崇拜或出於懼怕的各種原因,默默地允許了這樣的組織。
但就像沒有魔王的世界裡不需要勇者,沒有被害者的世界裡,加害者的存在就毫無意義。
所以我們(加害者)或有意的或無意地,挑選出我們的「獵物」。
會被霸凌的學生也許是課業很好,受到妒忌,或課業很差,拖累大家;也許是胖子,總是流汗或行動緩慢,或是瘦子,看起來一推就倒;也許是長得好看的(但這個也許太少例子了,真的,至少我是沒聽過或看過)也更多可能是長得不好看的;也許是長得高的,太過顯眼;或是長得矮的,永遠都可以用鼻孔看他…
也有可能,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美不醜、課業平均、什麼人也沒惹,總是乖乖地過自己的生活…但他就是被選上了。
霸凌,說是有跡可循,其實也根本無跡可尋。
電影裡,老師對著試圖拯救自己的林書偉說「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你,不是別人?」時,我掐住自己的手(事實上,整場我的手指一直扭在一起,直到演員名單開始跑才鬆開)。他當然有想過!為什麼?
但他不會知道的,因為--沒有為什麼。
或著,因為「好玩啊」。
可當你真的能問問這些人「哪裡好玩?」而他們也願意去思考的話,你仍不會得到回答,因為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加害者也不知道哪裡好玩。「就是好玩啊」
這種惡意,很單純,單純得讓人感覺不出來它是惡意。
他們(我們)是真的覺得「好玩」,雖然我們根本不知道「哪裡好玩」。
正因為這樣,惡意才會在不知不覺中無限地長大,變成「怪物」。
這部電影裡,沒有真正的壞人。
每個看起來很壞的角色,都有他可憐的地方。
好像很壞的段人豪,在被說出家庭背景時失去了他一貫的「無所謂的笑容」,一瞬間就讓你切身了解這個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但他隨後馬上將自己的憤怒發洩在小怪物身上,剛剛你對他產生的同情感瞬間消失殆盡。
被火燒得亂七八糟,還沒人肯救她的女老師(大家只顧著拍照,連旁邊喊沖脫泡蓋送的男老師看起來也很搞笑),這樣的下場很可憐,而且她在「被火焚燒」這件事情上,也是「被害者」,但她可恨之處,完全掩蓋了她可憐之處,所以觀眾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同情感受。
好像很可憐一直被欺負的大小怪物,其實也做了很多可恨的事--她們吃人啊!可是,她們為什麼吃人,也是可憐的原因,九把刀也在他的Facebook貼了怪物過去的故事,這裡就不多贅述。
好像很可憐也真得很可憐的林書偉,就是劇中充滿了最多可憐與最多可恨的角色。
他的可恨,他的壞,在我們看來,都是被迫的,都是不得已。
一邊打掃、一邊欺負老人;一邊餵血、一邊虐待小怪物;一邊進行獵殺大怪物計畫,一邊偷偷地幫怪物營造逃生路線。
他在好與壞的翹翹板上來回奔跑,卻沒有辦法處於平衡的位置,他不僅是翹翹板上的唯一一人,也是翹翹板本身。
翹翹板一旦變成平衡木,便不再是翹翹板。
所以最後他毀了翹翹板,毀了整座遊樂場。
殺最多人的是他(或僅次於大怪物),可我們終究無法苛責他,因為他是如此的可憐--就我們看到的。
包括他拆下鐵皮讓陽光照進地下室之前,那句被背景音樂蓋過的「對不起」,也讓人無法責怪他。
他好像是個好人,但他確實做了許多許多壞事。
《告白》裡有這麼一句話:「人人都想當好人,但沒有那麼多好事能做呀,所以最簡單當好人的方式就是--懲罰壞人。」
林書偉選了最激烈的手段來「懲罰壞人」,那些壞人也包括他自己。
而高百合是他所認定的「好人」,所以不必被懲罰。
把湯丟掉的那一幕讓我聯想到一個網路上的老故事:一個女孩(還是女司機?)被公車上的惡霸侵犯了,整個車子裡,只有一個人出聲制止,而那個人卻被女孩趕下車,當我們還在感嘆好人沒好報的時候,女孩把整台公車開往了懸崖。
最後林書偉比的射箭(或開槍)手勢,和他們在進行獵殺計畫時的手勢一樣,有人發射、有人接下,然後往下一個人去。
高百合當然沒有接下林書偉的箭(或子彈),因為她不懂,她也「不是那樣的人」,林書偉向各個地方發射,然後,自己接下,可以看做是自己佈局的手勢,也可以聯想成因果或「你發出去的惡意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然後,不停地吼叫,變成怪物。
全部燒成一團的同學們好像很無辜很可憐,其實也都是可恨的旁觀者,間接加害者而已。
都是,共犯。
藉由一部電影來告解自己的事情有點卑鄙,所以如果只是單純想看關於電影的感想可以從這裡開始跳過,直接拉到分隔線那裡吧。
身為霸凌同學的「加害者」,那些往事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
我是在國小的時候霸凌同學的。
你可能會想,國小生還能幹些什麼,再怎麼樣也不會嚴重到哪裡去吧?
如果那些事情不是我做的,可能我今天也會這麼想。
我是一個早熟的孩子,也是一個個性強勢的人。
我的個性開朗大方,人緣好,這些看起來應該是優點的地方,便成為了我的武器。
而「人緣」通常也是加害者所擁有的武器。
(不只在學校,出了社會能利用人緣做多少事情,你們一個個都比我還要清楚。)
因為我知道,只要我討厭這個人,而且顯露出討厭的模樣給同學(旁觀者)看,他們便會與我「同一陣線」,即便他們從來就沒有討厭過那個人。
因為他們「喜歡」我。或也可能因為他們「懼怕」我,更多的可能是他們「懼怕自己和大多數人不同」。
我從小就是個胖子。
可是被我霸凌的人也是個胖胖的女同學。
說真的,就算我記得這段往事至今,而且也把自己做過的事情記得一清二楚,我仍然不記得自己為什麼要霸凌她。
因為沒有原因,因為我就是某天開始就想欺負她了。
所有你能想到的,欺負胖子會做的事情,我都做了。
我根本毫無同為胖子的同理心。
而我身邊也沒有人能(或是沒有人敢)嗆我說「妳自己胖還敢笑人家胖」。
當霸凌的行為開始一陣子,似乎被發現時,我曾被老師叫去辦公桌旁,跟我一起霸凌她的男同學也跟了過來。
老師說「你們為什麼要欺負她呢?」
我只是笑。
同學卻幫我回答「因為她很臭啊。」
老師說「胖胖的人都比較容易流汗,才會有一點味道啊。」
那個男同學卻直接摟著我的肩膀說「她(指我)就不會啊。」
然後我們繼續嘻嘻哈哈。
老師最後跟我說「妳是班上很有影響力的人,不能帶頭做壞榜樣影響同學。」
我沒聽進去。
霸凌的行為持續著進行。
看她難過或哭泣,我心裡就覺得很高興--真的,那就是「單純的惡意」,全然沒有自覺的惡意。
直到某天,她沒有來學校了。
那一天,我也沒有反省,甚至我還覺得很得意。
她過了幾天才來學校上課。
我沒有繼續對她做出什麼事,可是「排擠」的風氣儼然已形成。
有另一個班上同學,選擇和她走在一起,那是個以前和我不錯的同學。我沒想拉攏她,她也沒試圖說服我什麼,自然而然的她也成了被排擠的對象。
直到畢業,她們倆都是被排擠的人,連畢業紀念冊裡的團體照也沒人願意跟她們一組。
直到畢業,我也不覺得自己有錯。
國小畢業後,她在路上遠遠地看到我,她會繞路。
我從這個時候開始,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可是我還沒有完整地自覺。
上了國中我的人緣仍然很好,還當上了班長,似乎一如往常。
可我卻沒有再像以前那樣欺負同學了。
但,霸凌的事情仍然存在於學校,也存在每個班級裡。
我從加害者成了旁觀者。
有一個小小的契機。
國中三年級的某天,班上某個男生A在欺負一個胖胖的男同學B。在這之前B也已經被欺負了好一陣子了。
A把B推上講台,在全班的注視下挑釁著B,用手推他,一附希望他還手的模樣,還一邊笑著。
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突然覺得很煩燥。
然後我站起來,往前走,推開A,擋在B的前面。
我不記得我說了什麼,只記得A說「關妳什麼事?」
但我沒有退讓,因為我知道A不敢欺負我,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像國小那個關心被害者的女生,也一起進入被欺負或排擠的行列。
於是A走掉了,這場糾紛便停止。
隔天,B的媽媽到了學校。
我記得B的媽媽和老師在教室外講了很久的話。
然後我被叫過去,B的媽媽送了我一個音樂盒,不停地跟我道謝。
B的媽媽說,B的舅舅還是哪個親戚是有在混的(大概是這樣吧),如果B出了什麼事就會來學校處理,「還好妳阻止了這樣的事情」她是這麼說,我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只記得這句話。
當時,收下音樂盒的我覺得異常尷尬。
而那種尷尬感,多年以後我才明白為什麼。
因為我應該可以更早阻止這件事。
因為我當了沉默的旁觀者,間接的幫助加害者很久了。
因為我也曾經是加害者。
那種尷尬感,就是罪惡感加上羞愧感而生的。
我也曾體驗過一小段被害者的感受,真的,只有一小段。
前面說了我一直以來都是個胖子。
升上高中的我剛開學被學長稱為如花,在那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班上,一開始男同學們(我沒有女同學)也曾想試著用言語欺負我。
但我踹飛了桌子,即時展現了自己並非弱者的個性。
可是被害者之所以會成為被害者,就是他們對於「反抗」這件事,較難做到。所以欺負和霸凌才會越演越烈。
多年以後,藉著Facebook,我加了那個國小時被我欺負的女同學好友。
我知道她後來還去了國外念書,她也瘦了變漂亮,還有一個疼愛她的男朋友,到現在一直都很幸福。
我真的真的真的,鬆了一口氣。
我的心裡有那麼一塊禁地,放著那一段回憶,沒有忘記,因為罪惡感,因為非常的害怕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會影響到她的人生,就算只有一點點。
我在心裡做過許多假設。
要是那天之後她就從此不再來學校,要是那天之後她就轉學了,要是那天之後她傷害自己了,要是那天之後…
我很害怕。
這是當時的我沒有想到的事。
可就算我因此鬆了一口氣,罪惡感仍沒有消失。
距離我的國小畢業已經快要二十年了,那些愧疚與罪惡感仍然沒有消失,還存在我的心裡。
去年,我曾做過一個夢,夢裡有她,還有我的其他朋友。
我們在玩一個生存遊戲,每個人要找到解藥,不然時間一到都會死。
而我在找到第一瓶解藥時,便保護著解藥,不是自己喝下。
別人要搶我的解藥時,我大喊「那是要給ooo的!」
ooo,就是她的名字。
醒來之後,我知道自己仍陷在那個後悔的漩渦裡。
我一直沒有和她道歉,即使到現在也沒有。
我總是想著她現在過得這麼好,我突然為了年代已久的往事和她道歉,不是很蠢嗎。或是想著我要怎麼開口,在心裡預演了好多次。偶爾我也會想像這樣公開在自己依賴已久的Facebook,但我也對自己的過去感到羞愧而沒有實行。
今天,是我的國中同學會。
我的國中班導師也來了,她問我們「想對15歲的自己說些什麼?」我開了玩笑說「不要隨便相信男人」。
國中的老師與同學都不曉得我國小的事,可能也不知道我國小是個霸凌同學的壞傢伙。
但我真正想給忠告的是11.12歲的自己。
「千萬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傷害別人,對別人做不好的事。」
「因為那些惡夢般的事也許不會影響到他們,但會跟著妳一輩子。」
功與過從來不是互相抵銷的。
善與惡也是,你做了一百件好事,的確是好事,但不會因此消去你做過的惡事。
真心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有了藉口抒發心裡很深層的感受。
----分隔線----
回到電影吧。
如果任何一個電影中的「壞人」,最後沒死,活了下來,一定會被很多觀眾罵,怎麼惡人沒有惡報?
所以他們是一定得死的,好像天理循環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可是現實中,死了或許才是最簡單的贖罪方式。
有些罪惡就是會跟著你一輩子,即使你看起來是個局外人。
我們很喜歡教導被霸凌的人「如何不被霸凌」,或是對著霸凌別人的人「說明霸凌的邪惡」,但我們會忽略他們不認為霸凌是邪惡的事,而教導如何不被霸凌也是無稽之談,就算你照著做也可能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別忘了隨機挑選這回事。
反抗加害者是最難的,幫受害者反抗加害者更難,這代表你要從旁觀者跳脫,成為一個新的身分--「拯救者」。
太難,但那是我們都該學習的事,不是救被害者,而是救你自己。
---又是關於自己的事情分隔線---
最後再說一下,這部電影我是和國中同學去看的,在同學會結束之後。
而其中一個就是國中時被霸凌的同學B。
同學會時,某個同學說,當初B雖然都被班上同學欺負,但某次別班的人欺負B被班上男生知道了,他們全衝去找別班同學理論。
「只有我可以欺負你,別人不行。」
不過那時我們從未想過「那為什麼我們可以欺負你?」
電影裡林書偉問了為什麼,但是沒有解答。
你現在有解答了嗎?
好在B真的是一個好好先生,他笑著說都是過去的事了,大家只是情緒比較容易激動,喜歡鬧他而已(他真的這麼說,我都快哭了我)。
有時候我會在新聞上或什麼地方,看見因為被霸凌而傷害自己甚至結束自己生命的孩子。
那都讓我覺得,我很幸運。
我也覺得我的同學們很幸運。
能被原諒,真的是一種幸運。
我們與惡的距離國外影評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走過大帶小帶跑車迴片機時代的朋友必讀
#波波好文又一篇
.
1.小時候覺得逛錄影帶店是一件快樂又幸福的事情,逛錄影帶店最大的樂趣就是被滿滿滿的電影包圍,光是翻看錄影帶外殼介紹都會覺得開心,不過,該租哪部電影回家看,往往得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出決定,畢竟要挑到全家人都可能喜歡的片有點難度啊。
.
2.以前看電影的管道,除了出租店外,有一段時間MTV也非常流行,高中時期,我和兩位好友山羊鬍和River也有去MTV朝聖,當年台灣仍不常見同志電影,剛接觸金馬影展的我們,總覺得同志電影是非常奇妙(新鮮又禁忌)的類型/題材,因此,第一次去MTV看電影,很自然想要找市面(一般院線)看不到、在家可能也不方便看的電影,我們一開始想看《墨利斯的情人》,但影片已被租走,店員小姐看到我們失望的神情,立刻向我們推薦《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當她拿出影片時,我們三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
一來常翻電影雜誌,老早聽聞《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在國外評價大好、二來我們都是River Phoenix的影迷、三來它是同志片,符合我們對「既然來MTV,就是要看不一樣電影」的要求,當我們決定租看《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時,小姐笑著說:「我就知道你們會看這片。」,嗯,直到今天,我都不確定店員小姐的笑容與回應是否有特別意思。
.
3.當年想看禁片看獨立電影看歐洲電影大師作品的管道,除了金馬影展、MTV、或是某些出租店(例如永和的超越未來)可以挖到寶外,還有就是我們那個年代(年紀)影迷都要去朝聖的「秋海棠」。
.
4.上一次逛錄影帶出租店.....應該是兩三年前的事情了,有些習慣,慢慢地,就遺忘了。
【實體影音寶庫—白鹿洞師大店,員工小楊訪談】
#DVD出租店員工訪談
當今媒體導演演員訪問滿滿滿,究竟身旁的電影相關從業影痴內心世界是什麼?腿一個月的專欄再復出,波波介紹電影人出動!!
.
【前言:電影、出租店與我】
電影,兩個字,對於現代人說來格外輕鬆。花錢買票進戲院自然能夠在銀幕享受感官刺激遨遊心靈;倘若你沒什麼道德潔癖包袱,更無視版權法律規章,只要在搜尋引擎打個「XX電影+線上看」,同樣能夠在小螢幕觀賞多數已下檔電影。
管道的便利,讓電影的距離不再是家與戲院之間的路程。錄影帶、VCD、LD、DVD、藍光、MTV、第四台、線上串流,開啟了觀賞電影的不同可能。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欣賞自己想看的電影。
不同媒介承載著不同觀影習慣。只不過,DVD、藍光片等實體光碟租借或是購買收藏,在今日,除了少部分影痴外,非法網路下載、觀看與合法線上串流衝擊下,這樣的行為似乎愈來愈罕見。
小時候,我曾把租來的錄影帶《新十二生肖》拿去幼稚園教室播放。一群不到七歲的屁孩們看著貝瑪洗澡露屁屁,鬧烘烘說「好色喔~」。
因為錄影帶,一部已在戲院下檔的電影,讓我得以與其他人分享。
.
時代變遷,這年頭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紅色跑車倒轉錄影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頂多知道DVD、藍光,就以為這是電影實體化的全世界。
我認為實體出租店相對今日OTT影音線上串流而言,有一種無法割捨的親切情感。在實體租借的規則下,你並非無限量地想看就看,而是有限地租什麼看什麼。這種「有限」,不是虧本的浪費而是一種熱情的實踐。當你將租回來的DVD帶回家放進光碟機投在螢幕上欣賞,通常,你不會按著暫停就離開幾小時,你會好好看完它,畢竟這是花你錢租回來的。(一種歐巴桑心態)反倒線上串流看到飽,按著暫停,你會換拿手機平板坐在馬桶繼續看,或是改天從暫停時間點繼續觀賞。多了點方便,卻少了點情懷。
為了記錄並傳遞這份對於電影實體出租的情感,我決定起身訪問白鹿洞師大店當家帥氣店員小楊(楊詠盛)。讓大家知道,實體影碟出租究竟是如何的浪漫情懷。
▏
▏
【實體影音寶庫:白鹿洞師大店】
白鹿洞師大店座落於捷運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師大路巷內,是臺灣最大的分店,有地下一樓,電影藏片量是分店之冠。(超過14654部電影)師大店從前營業至凌晨一點,現在隨著夜市沒落愈來愈早打烊。據聞,白鹿洞是是第一間將租影音出租與出租書店合併的店家,進而引領今日漫畫店複合光碟經營的潮流。
認識小楊是無心插柳柳橙汁。那時候我寫了《台北物語》萬字爆雷文分享到「奧斯卡坎城柏林威尼斯都可以」社團。很多人就按出好友申請,當時我看到這人好像有點帥,我便拋下矜持立馬按下通過(是的,我膚淺,我掌嘴,啪啪)認識人家幾天後,我就私訊問可不可以採訪他,他說好,我就在月黑風高的半夜十點跑去到人家店面。如同上述前言十段,寫了一堆情懷復古啥,我以為這年頭的白鹿洞畢竟都倒幾店了,大概會跟我家附近的__城一樣,頂多小貓兩三隻客人。殊不知吼賽雷,客人多多多,小楊甚至忙著結帳無從應我話。我錯了,原來白鹿洞師大店豪厲害。
不過小楊說,營業額對比過去黃金時期,現在大概降到一半左右,而且對師大店來說,晚班會有附近商家打烊來借還片或是夜市客人,所以我才會見到此般熱絡榮景。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師大店是影音館藏之冠,許多電影只有師大店才有進。舉例來說《電影序曲片頭大師》這種影痴才會朝聖的紀錄片,別間店就不會引進。因此許多人都會衝著師大店藏片量遠道而來租片,像鄭有傑、駱以軍這些名人都是白鹿洞常客。很多外縣市影痴、廣電系學生、電影評論者、拍片業界人士也都是師大店老主顧。
我細問著小楊工作狀況,才明白出租店員工並非只在櫃檯面對客人。早班的要做書、做片。書要蓋章;片子則是要做片袋、片殼、登錄日期。書還會手油,封面必須以酒精擦拭。晚班除了算帳,更因為來店客人增多,得應付很多小偷、瘋子、奧客。除了己身工作業務,員工更必須時時刻刻發摟娛樂圈大小事。小楊說前陣子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息影,他就得要把片子擺出來至架上。因為會有人想念戴路易斯前來借片。所以呢,店長在徵員工時就會考量其擅長領域作為日後選書、進書建議依據。像是電影,或者是武俠小說甚至男男BL漫畫。身為臺灣勞動工作者,真的十八般武藝都要會呢。
.
一部影碟片殼在架上擺正面是由店員決定的。如此曝光相對以背面塞在架子上來得顯眼,會提醒客人注意並且提升租閱率。白鹿洞員工每天都要記錄新片借閱狀況,統計哪一些近期電影是客人偏好。值得一提是「限制區」,臺灣相關單位規定限制級電影不得放在「新片區」宣傳。限制區通常會在走道底側,較少人走到,更需要擺出正面讓客人看清楚有哪些片可租。當然,店員的喜好也可能影響擺設,小楊就說,他認為是寶的電影就會放顯眼一點,希望客人識貨租閱。像是《吸特勒來了》、《吸血鬼家庭屍篇》都是他的心頭好。
隨著臺灣觀影習慣轉變,韓國電影的租閱量也與之攀升。小楊說原本店內租借韓國片的人很少,但《屍速列車》、《哭聲》、《下女的誘惑》讓客人改觀,之後韓片借閱量增多。
我接著針對進貨詢問,小楊說,一部片要被客人租到超過進貨單價才會回本,所以不能亂進。像今年六月份發行的《猜火車2》就要進很多。但電影也不能一過新片期就把影片全部賣掉只留一套在店內。有的客人會在續集推出時,把前面系列作租回家復習。《變形金剛》系列可能不會,但之前《玩命關頭7》上映就滿多客人來店借完系列前作。
關於藍光片,小楊則說出租店進藍光是良心事業。因為一部藍光影碟通常成本八百到一千元,藍光租一次99元,一部片通常要租七八次才夠回本。雖然藍光片是未來的收藏趨勢,但以目前師大店租閱的客人來說並不足以支撐至回本。師大店只能秉持著服務客人精神繼續引進。
以漫畫書而言,〈阿基拉〉、〈傳染〉是白鹿洞師大店鎮店之寶。因為絕版,市面上已經無法購買,許多客人會親臨內閱;電影的話,許多市面上已無發行的電影,師大因為開店久,都有收藏得以租借。像是《銀翼殺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這些經典電影都是師大店獨有的寶藏。不過,這些寶藏並非永久不壞。小楊就提到,師大店很多片都會被刮花無法讀取。《再見瓦城》就莫名其妙壞了四次。有些片壞了可以再進,絕版片則就沒辦法。他希望租閱客人可以好好珍惜,讓這些好片可以繼續留世被看見。
▏
▏
【租片店脫離被動:辦影展】
白鹿洞師大店有一項不得不提的特色,那便是「影展策劃」。師大店會規劃一整櫃的專題電影區聚焦供客人租閱。甚至在字卡上手寫影評推薦語,讓客人知道這部片何以被推薦。過往就曾經辦過辦「爽片影展」、「生命影展」、「寂寞影展」、「環保影展」等影展。這般作為甚至登上電子媒體新聞版面報導。
舉例來說,2016年底為了響應凱道婚姻平權音樂會,藉此表達力挺立場。白鹿洞師大店成立「滿滿的彩虹大平台」專區,將店內同志電影如:《斷背山》、《藍色大門》、《冥王星早餐》等片集結,做出同志專題。
婚姻平權之後時間沒多久,新竹光復中學發生學生於校慶活動穿著納粹軍裝高舉納粹旗幟大喊的事件,白鹿洞隨即發摟時事做出「寒假作業:勿忘歷史」專題,將20部二戰納粹題材電影:《偷書賊》、《惡魔教室》、《辛德勒的名單》等片在專櫃集結,表達出歷史傷痛不容玩笑對待的立場。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更分享照片讚揚:「只要有心,到處都可策展,都可教育。」
《我的冠軍女兒》上映後,師大店則策劃「印度影展」。原先在店內默默不被理會的印度電影,因為專題推薦,整排片被借光。小楊說,他們努力做影展,就是要以實際租閱量證明給上頭大店長看待,這樣實踐是有說服力的。
出租店脫離被動,主動推薦影片並融合時事議題教育,不免難怪,白鹿洞師大店被讚揚是史上最認真的租片店。
▏
▏
【不僅是店員的店員】
小楊跟我說:「要留給客人,不只是商品」。對他而言,擔任白鹿洞師大店員工並非一份冰冷的服務業工作。有些客人會和他討論電影,直言哪部片好不好看。基於同樣對電影的喜愛,客人們會變成好朋友,送吃的,甚至聊天陪同打烊關店。
白鹿洞對小楊而言像是一個家,因為電影專業(小楊世新廣電畢業,擔任過攝影師),讓他得以認識到更多電影同好。他常在金馬奇幻影展碰到客人,彼此會熱情打招呼。這樣的互動更證明了「店員也是人,跟我們一樣愛電影。」
租片店或許真的因網路影響接近夕陽產業,許多店面都在苦撐經營。小楊說,曾有客人看衰嘲諷「看你們撐多久。」但除了賺錢,出租店的存在更是為了奉獻對於影視的熱情。小楊透露,師大店的《刺蝟男孩》只被租過兩次。這是一齣榮獲金鐘獎肯定的臺灣戲劇,卻在店內乏人問津。小楊說,即便如此,師大店還是會持續引進這樣的戲劇。就算僅為了一點點客群,看似虧本,但是白鹿洞之所以可以長久經營的原因,就是為了服務這少部分的影痴。
基於電影迷戀狂熱,出租店從被動化為主動電影推薦,佐以全臺灣出租店最豐富的影音收藏量:白鹿洞師大店始終屹立不搖,正是因為,它如此獨一無二的存在。
電影,對我而言,它不僅是讓人放鬆心情或是單純的感官刺激娛樂。影帶出租店的存在,提供了影迷、影痴、影狂一段私人連結,讓我們得以在電影愛好中接觸對話。
電影,讓我體驗了不同人生;
出租店,則讓我有更多選擇去體驗這些不同人生。謝謝你的存在,謝謝你讓我看見更多電影。
▏
▏
【小楊Q&A】
Q:假如客人租色色的影片,你會不會有什麼眼神反應或是特別有印象?
A:其實不會。每天客人流通量太高,除非是熟客或特別機車的客人,不然其實很難記住。不過,那種每兩三天來狂借限制級電影的老伯,就很難不記住。(然後,他借到《人型海象》、《人型蜈蚣》或金基德這類電影時。我們通常會想像他潛藏在心底的觀片感覺)
.
Q:你認為線上串流影音平台是出租店敵人嗎?
A:對白鹿洞來說絕對有衝擊,畢竟線上串流不會有逾期問題也無須出門還片。不過,對我們店員來說,的確有很多電影或影集類是台灣沒有發行的,只能在Netflix上面才看得到,那身為影迷的我們當然不會去反對串流平台。(盜版當然是絕對反對,都有客人打來問「這部片在網路上找到了可以去店裡退錢嗎」這種白癡言論)
.
Q:貴店的影音規劃十分熱情,甚至邀請《台北物語》小偷演員親臨贈送海報。是老闆所逼,還是你無限奉獻自己的影音熱情呢?
A:前一任師大店店長離職後店裡面的確氣氛滿低迷的,現任店長是開店元老級的店員強勢回歸,我和她滿努力地想要白鹿洞重返過去榮景。所以我們都很盡力地處理店內「特別影展區」。店長會用手工美勞方式去製作相對較親民的展區;我則是盡量拓展人脈來找到新題材。像是這次《台北物語》區就是因為小偷演員張哲豪原本就是店裡常客,後來因為我之前在臉書貼的《台北物語》影評與他聊到天,最後陰錯陽差請他帶一張簽名版海報來店裡,之後就交由店長製作特區了。這些都是我們店員和幾位朋友跟店長一同自發性製作的,大店長也給予我們很大的彈性與空間製作,有時客人特別來拍照打卡之類。滿開心的。
.
.
以上文字僅節錄介紹,完整文章包含十七則訪談Q&A:
▶️ http://bernd97.pixnet.net/blog/post/223216576
____
By Das Kino波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