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本睇片👉🏼:https://bit.ly/3mF0Zpf
有人說:「青春要在它走了後,才察覺它曾經來過……」青春流逝,剩下的只有珍貴回憶。坐落於香港仔華富邨的銀都冰室,一九六八年開業,阮氏兩夫妻,守候半生,以一杯醇厚奶茶慰藉着顧客,將二人青春歲月奉獻給冰室。只是,青春過去了,屋邨也迎來了重建的命...
足本睇片👉🏼:https://bit.ly/3mF0Zpf
有人說:「青春要在它走了後,才察覺它曾經來過……」青春流逝,剩下的只有珍貴回憶。坐落於香港仔華富邨的銀都冰室,一九六八年開業,阮氏兩夫妻,守候半生,以一杯醇厚奶茶慰藉着顧客,將二人青春歲月奉獻給冰室。只是,青春過去了,屋邨也迎來了重建的命運,這小小的冰室,儘管已傳至下一代,也成為幾代街坊的comfort place,但面對發展這頭怪獸,最終也只是擋車的螳臂,抵不住一擊。
歲月是神偷,偷走了青春,卻遺下了記憶。發展是進步,剷去了舊廈,卻拉近了人情。也許,不久之後,這裏的一切都會改變和消失;但那些彼此有過的悠然生活,和人與人之間溫暖的交流,也會像青春,雖然消逝,卻留存在心,變成永恆,歷久常新。
依山又傍水,富人屋邨
華富邨,1967年落成,坐落港島南區,依山而建、面向無敵大海景,位置極好,人家說這個屋邨專出富戶,風水極佳。經歷了五十多年,外頭在變,它還不變。沒有港鐵直達,卻可以乘巴士繞山而上,居高臨下,下車後迎面吹來陣陣涼風,大大的平台空曠遼闊,頓時令你精神為之抖擻,蔚藍的天空就在頭頂,置身其中,好不舒爽。屋邨的建設雖舊,卻沒有破爛之感,設計簡約實用,經得起時間考驗,這正正是六七十年代屋邨獨有文化。
銀都冰室,開在住宅樓下,門前一塊大空地,十分空曠。越過空地,未踏入餐廳,先迎來一陣炸雞香氣,原來廚房距離大門只是幾步之隔,香氣正好是最強的宣傳。冰室佔了兩個舖位,雅座只佔一邊,容不下50多人,但樓底高加上一大扇對流窗,陽光滲進餐廳與微微涼風交織着,盡入眼簾都是清幽之境。老人家在呷着奶茶、細嚼傳統麵包,享受着那份悠閒;幾個打完波的大男孩,大口大口咬着新鮮出爐的炸雞髀,「咔嚓」一聲,清脆可聞,外皮炸得卜卜脆,雞皮的油分殘留嘴邊是種快感,這一切,都來得那麼悠然,又那麼自然。
聰明女當家,以退為進
收銀櫃旁,一位女士,默默看着這一切。她是阮彩嬌,銀都冰室的創辦人。生於三四十年代,活了八十多個年頭,早過花甲之年,卻依舊悉心打扮,指甲塗得亮麗,說話既剛且柔,笑語盈盈中,隱隱然窺見自信、傲氣和堅強。
阮彩嬌和丈夫阮興亮,都是南海阮家村人,最初由廣州來港,丈夫在製衣廠當指導工,一人管理數百女工,在那個年頭好不威風。但男人嘛!工字不出頭,當然希望丈夫做點小生意,創一番事業。阮太善於交際,人脈廣,得知有屋邨初落成,有舖招租公開投標,就試試入紙申請。話說夫婦倆也曾經抬着擔挑賣水果,好歹也算是個生意人,但擺街邊和入舖是兩碼子的事,入舖手續繁複,除了要列明舖頭做甚麼行業,又要畫圖則交往政府部門,但不知何解圖則多次被打回頭。「當時望着圖則,想來想去也不知問題所在,已經來回多次,實在改無可改,幸好想起有位在則師樓工作的親戚,就拿去給他看看,親戚望了良久,也想不通問題出在哪裏,後來在閒聊下,他問我們圖則中有沒有夾着棉線,(棉線?)當然不是真棉線,就是利是,是疏通關係的錢呀!以前那個年代還沒有廉政公署。夾好了棉線,圖則很快就批出來了。」
善心男掌舵,以仁為本
說阮太聰明,是因為她知道甚麼時候進,甚麼時候退,為丈夫打點好一切,就退居幕後,把冰室的一切大小事務交由丈夫決定,她了解老公個性,沉默寡言、心地善良,對夥計更好得沒話說。「以前請人很困難,胡里胡塗請了黑工,工作差不多快一年,卻突然被警察帶走,當時正值過年,老公知道他要被押送回鄉,就心急帶着錢到警署,希望把工資和花紅發還給夥計,但警察說不行,怕押送途中會被人拿掉,建議我們直接把錢寄到他的鄉下,我們就言聽計從,真的寄了。員工收到後非常感動還寫信道謝,那個年頭大陸真的很窮,沒有這一點錢,怎麼過活。」
阮生很有同理心,他對錢看得不重,有情有義,難怪街坊都說老闆很注重人情味。六七十年代,要喝一杯奶茶也不容易,阮生希望做屋邨生意,盡量惠及街坊。 「很多時一個小孩來,叫了一杯奶茶堂食,然後就放很多很多糖,放了糖後就把奶茶倒入自攜杯中,趁茶還熱就趕着回家。後來我們才得知,他回家後將奶茶倒出,再加入熱水分出幾杯來與弟妹享用。那個年頭,砂糖也不便宜,夥計多事說要出言阻止,老公看在眼裏說不用,由他們吧!屋邨長大的都是基層,小孩子開心就行了。」她說。一杯奶茶,除了茶味香濃,還喝出滿滿的人情味。
真摯父女情,以愛相伴
這份濃厚的人情味,由第一代的阮興亮,傳承到第二代的女兒阮少儀身上。人稱阿阮的阮少儀,從沒想過要接手冰室,一心想着大學畢業後找份OL工作,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地上班,怎樣也想不到,現在穿戴的是手套,進出的是廚房,陪伴她工作的是一班街坊。
「我本來讀商務學位,畢業前一年,爸爸因為糖尿病,一下子瘦了十幾磅,一家人都很擔心,見他每天仍在冰室工作十多小時,真的太辛苦。我就自告奮勇說要幫手,佢竟然答好,而且一放手就真的甚麼都不管,閒時只來喝杯奶茶吃個菠蘿包。他怎會這樣放心?但見爸爸身體有好轉,能專心過退休生活,我也放下心頭大石。」⋯⋯
採訪:馬小玲
攝影:謝致中、張芷澄
銀都冰室
地址:香港華富邨華光樓 707舖
電話:2551 0388
營業時間:6am-5pm
#飲食男女 #香港 #香港美食 #美食 #852food #hkfood #instafood #華富邨 #老字號 #冰室 #華富邨 #重建 #銀都冰室
我們成為一家人有情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到底是讓夫妻感情「生變」還是「升溫」?
三級警戒一路延續到七月中,身為醫護人員,我的臉書好友呈現出兩種生活的狀態。第一種是與我同樣身處醫療位置的朋友,他們的臉書往往是防疫相關的訊息,還有忙得不可開交的畫面。另一種則是一般大眾,分享著自己在居家防疫期間的人生百態。
為防疫而戰戰兢兢的時候,我偶爾會滑開臉書,看看一般朋友的生活動態,欣賞他們每天精心自製的晚餐,有時也陪他們罵罵老公與小孩。
前些日子看到 #宅女小紅 的臉書,講她從冰箱裡拿出只剩幾滴的鮮奶,還有看到零食包裝袋裡面只剩下一包零食,不禁唱一曲「會呼吸的肉」時,笑到眼淚都流出來。底下網友的留言,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大家到底有多厭世?)。
足不出戶的日子,大家都辛苦了。台灣地狹人稠,都會區住家往往沒有院子,在疫情嚴峻的時刻,大家多半情緒緊繃,一家人長時間困在室內,夫妻、親子之間的摩擦想必是越來越多。
很多原本很有愛的伴侶,突然24小時相處又只能困守室內時,突然會覺得對方「很有礙」;更別提還沒三級之前,就已經時常吵鬧的夫妻,疫情開始後更容易覺得相看兩厭。日本在2020年出現的「肺炎離婚」這個詞,恐怕也正在台灣社會中發酵。
「我們還相愛嗎?疫情期間,原本好好的關係,怎麼會變得這麼苦悶呢?」最近一位朋友,在line上幽幽的說:「我們都居家工作,但怎麼覺得他變了?以前下班煮晚餐,他都會進廚房幫忙,現在只要我進廚房煮飯,他就喊著累,什麼都不想做......但我才是最累的人吧?每天都要做三頓,他還越來越少進廚房幫忙。整天就是開會開會開會,工作工作工作,剩下的時間倒頭就睡,我說話他都愛理不理......」
親愛的,如果你們倆在疫情發生之前,相處狀況都相當良好,那麼,不妨釐清一下疫情為你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衝擊?
以前的你們白天都外出上班,下班兩人回到小窩裡一起煮飯,顯然是一件溫馨又富有情趣的事。但是現在,你們都居家工作,一天三餐都在家裡解決,再加上居家工作常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上班時間,等於也沒有下班時間。很多人會因為這樣,不小心把公領域和私領域混和在一起,導致他最近總是在on call的工作狀態,感到心浮氣躁、疲倦煩悶,因此不想要進廚房忙碌,或是忽略妳的感受,這都是這段期間很常見的相處困境。
所以,你們之間的愛情並不一定是消失了,而是這段期間的外在變動,正在向內考驗著你們的關係。
各種外在挑戰發生的時刻,很可能會讓妳倍感挫折、經歷失望,最後看清關係的真實面貌。如果你們真的相愛,那麼也很有可能,這份愛情會在外在的考驗後,更進一步昇華、轉化,讓你們再次看見彼此,再次找到更高層次的愛。
所以,別因為這段時間的衝突變多,就急著宣判這段關係死刑。
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適應新的生活,學習一種新的相處模式。還記得我在上個月分享過的「三個建議,送給在疫情期間關係緊繃的你」嗎?試著練習一下那三條小建議,別把自己逼得太緊。
如果真的因為三餐都煮而爭吵,那麼不妨選擇偶爾外送外帶,支持一下家附近的餐廳。因為取消了畢業典禮和各類婚喪喜慶,這段時間花農的生意受到巨大影響,行有餘力,不妨每個月為自己訂一束花,支持經營不易的小花店。用行動去幫助各行各業撐過難關,也可以讓自己的心放鬆下來,為生活增添一些美感。
我有時也會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埋怨大叔為什麼不肯多做一點;當然,有時會不小心把身為醫護的緊繃情緒,發洩在枕邊人身上。
但我只要一想到,如果我們因為染疫而天人永隔,那麼,我一定會因為這些爭執而感到後悔。
誰知道今天會不會是我們的最後一天?
疫情的困境,讓我們用放大鏡看著對方;但疫情帶來的震撼,也正教導著我們,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在還健康的時刻,讓我們把握彼此,這段時間的難受,如果適當的去面對、處理,其實對關係而言,就像是牡蠣含沙,雖然疼痛,但這份疼痛,最終將成為晶瑩圓潤的珍珠。
我們成為一家人有情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的懺情與剖白:關於我的這艘愛之船》
坦白說,我第一次在一階課程上看到自己的輪迴交叉是「愛之船」的時候,覺得有點失望,為什麼不是一個聽起來比較威的交叉呢?像是統領啦、張力啦、滲透啦,一個比一個有深度,又威武。
愛之船,是什麼?聽起來多像一首老掉牙的歌,歌曲描述一艘船,船上載滿了前往島嶼渡假的人。每個人的脖子上都戴了雞蛋花做成的花圈。
慢慢學到了二階三階,大致對愛之船有了基本的瞭解,某些描述也印證了自己的行為,回頭看看,自己船上的乘客蠻多。我媽撇著嘴,一臉不以為然:「真搞不懂,妳對別人的愛,用都用不完。自己的家裡人,跟你要一點點愛都嫌麻煩。跟妳老北一個樣。」
先生也抱怨過我的親疏不分,「能不能把對外面的熱情,保留一點到家裡面來。你要搞清楚,我們才是一家人。」
面對這種指摘,我曾感受到巨大的壓迫與無奈,於是向外跑得更勤快,又或者,出自補償心態替一大家子煮得更多買得更多,然而,還是會有一種不小心的、自己也控制不了的抽離飄忽感,悄悄跑出來,想要趕快藏回去的時候,冷不防被身邊親近的人逮個正著。
時間久了,我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情感障礙。還是選擇走入婚姻、組織家庭根本是個錯誤。我可以全神貫注地聆聽與關懷一個遊民,他說,「小姐,身為你的家人一定很有福氣。你是一個這麼有愛的人。」我只能報以羞赧的苦笑,遊民料想不到,在家裡,家人分到的關注,遠不及你的萬分之一。家門以外,我熱衷奉獻,想與社會的脈動深深連結,家門以內,我卻迫切渴望空間,活得像是閉鎖的孤島。
愛之船的四個閘門,座落在G中心的15、10、25、46,分別代表了不同形式的大愛,多元極端、包容異己的15,鍾愛自己、別無選擇的10,眾生平等、無差別心的25,以及關注身心、重視體驗的46。從行駛的軌跡來看,我越來越能欣賞自己的差異性,並且不吝惜將它表現出來,如此吸引了更多與我背景迥異的人聚集,以自己的經歷鼓舞他們回歸真我的時候,總是讓我感受到無以名狀的愛。另外一方面,我學著臣服於生命中的各種體驗,成功的、失敗的,好的、壞的,慢慢找到一種身心趨於共振的平衡,接受冥冥中自有因果,萬物相互效力。由臣服之中,我懂得了,人人皆有其妙用,不管活得多失志、卑瑣,連自大狂都有擺放在此的用途。領悟至此,似乎能觸摸到宇宙虛無又寬廣的臂膀。那種愛,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而我是如此真切察覺到,自己被愛。
這也是愛之船最大的悲哀,當我由立足深根的地球,走向發光發熱的太陽,身邊親近的人,很難跟上來。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設想,實在也夠諷刺的,一個廣大的愛之器(Vassal of Love),連血管裡都奔騰著愛,可以毫無保留地愛著世間眾生,但當把這樣的容器放在家裡,為什麼這麼乾涸沒用,一滴水都倒不出來?
早些年,我在關係中的失敗,都可以歸溯於大愛和小愛之間的拉鋸。成為2/4的入幕之賓以後,對方很快就發現船上並不如想像溫馨,因為我總是奔波在外,聲嘶力竭累壞了,兩人獨處時只想好好休息。能讓2/4卸下武裝,靜默休憩的人很少,我一直以為,這是極為深厚的信任和付託,如果不是出自真愛,還會是甚麼呢?但大部份的男人不能理解,覺得受騙。這不是當初那艘燈暖酒熱的愛之船,現在,趕快讓我下船。
而,要分辨自己之所以走向對方,心中究竟是懷抱著哪樣的「愛」,也同樣令我筋疲力竭。「怎麼會分不清楚啊妳?妳以為妳聖母瑪利亞嗎。」大學時代的閨蜜看不下去,時不時訓斥我糊塗。其實我不是真的糊塗。我就是沒辦法見到孤苦無依的,深陷迷航的,還有貧瘠匱乏的。想用大愛去給予對方一點支持,沒想到對向伸過來的手裡面,放的是比大愛更沉重許多的東西。他們捧上自己的心。
所以,秉持公平正義原則,我是不是也應該把心捧出來,不要辜負別人。誰知道,在愛裡,一旦說到公平正義,反而會讓人起疑,妳到底是不是愛我?有沒有真正愛過我?
我總是驚慌失措,啊該怎麼說,我愛啊,我當然愛啊。怎麼辦,但可能不是你想要得到的那種愛。結果,不想辜負,成了更大的辜負。那些年,我很清楚大家怎麼評價我,只能拼命道歉,可不真的明白錯誤在哪裡。搶著下船的人,讓我心碎,而我,讓當初以為終得愛的庇蔭的人心碎。
有人在離開甲板時留下了詛咒,願妳自食惡果,情海多波。果真,惡果不多久就嚐到了,愛之船散發的光暈,雖不至於讓人飛蛾撲火,卻催化了人性半推半就的貪圖與懶惰,貪圖溫暖,懶惰自覺,好了,這麼舒適的一定就是愛了,我們來相愛吧。是嗎?事實證明,他們才是真糊塗,愛的是船上的氛圍,從來不是掌舵的我。
學院第一堂輪迴交叉的線上講座,第一個碰觸的交叉,就是我這艘夏天的愛之船。Joyce開了一個線上調查,讓大家投票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愛之船是怎樣。很多人不熟悉,也有很多人說出我最常聽到的形容,愛之船看起來就很有愛啊。小部分的人可能深受其害,或對我們知之甚深,因而也投出「他們很虛假、很抽離」的票數,有人寫,愛之船根本恨之戰艦,我無法反駁這句話,早年我的心裡充滿了很多恨,只是被隱藏得太深,竟無從分辨那麼強烈的情緒叫做恨。不曉得該投哪個描述比較好,一直在電腦前發楞。要投以上皆非嗎?但要怎麼解釋以上皆非呢。突然很想偏激地斷線離開,因為有預感接下來會碰觸到一些、我還沒準備好要面對的事。直覺權威說,妳給我坐好。關鍵時刻耍甚麼孬。
幸好我有留下來,才聽得到Joyce的解讀,還留了一大段時間讓我分享心內的獨白。我從來沒有發橫財的幸運,大概全數兌現在此刻了。那些解讀的語句,包裹著我自以為理解的知識,而知識的輕暖撫慰,遠超乎預期,像一隻大手放在我的頭上,反覆地說,沒有關係的,我理解的,這就是愛啊,你沒有不愛家人啊。只是愛的形式不同罷了。不要太鑽牛角尖了好嗎。
嗚嗚嗚。嗚嗚嗚。擺盪在大愛與小愛之間的自我懷疑,為了想要證明自己夠格成為家人與伴侶、削足適履的疼痛,終於找到了全盤理解的人。也使我願意捐棄「愛之船就是很有愛」的外在包裝,將內容物的某些暗黑不堪,寫成了這篇懺情剖白。我的確有滿滿的愛,只不過,我的愛,可以廣泛高遠,很難聚焦集中,我願意陪你探索心靈山高水深之處,但若要求我每天為你煮飯、世界只繞你旋轉,我會發瘋。毫不考慮把你丟下船。對,就是這樣。我不得不承認,所謂至寬至廣的愛,看在真正親近的人眼裡,其實有其條件與限制,因而顯得偽善。我6/2的大女兒,只有8歲,對我說出來的話,帶有18歲的早熟超齡,「媽,我覺得你很奇怪,只愛別人家的小孩。我如果不是妳的小孩,妳應該不會對我這麼兇了對吧。」
ㄜ,一句話擊沉了愛之船。我也承認,這個部分,我還在想方設法Fix。當然,我大可以保持愛的高度,持續行使個人設計的獨有技能,但是,我想驗證一下,若內在的容器如此慈悲無垠,分一些capacity給親近的人,這種切割,要怎麼才不會碎裂整體?如果我的愛,貴重在無差異區別,那我能不能至少,把我的伴侶和家庭,列在一視同仁的名單裡,而不讓他們感覺,他們根本是化外之民。
愛,很難被言說,定義有很多,有人三個字寫完我愛你,也有人窮盡一生才發現愛在哪裡。既然愛是我的本質,也是我的賦能,我很願意先坦白這樣的愛,有其殘缺與未及,因而牽引著我,持續離港探尋。將來有一天,當我不再懷疑愛人的能力,能夠分辨言愛的初心,讓船上的人得以感受,愛的表裡與內外如一。那時,便是我這艘愛之船,真正歸港之際。
我們成為一家人有情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十五天直播
6/12
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家人
家人是不可能沒有包容沒有情緒的
因為只有對家人才會這麼用力的依賴和不講理的爆發壓力
有時說出爆衝到字眼跟過度解讀字眼是一樣的心態的
都是內心的壓抑的反彈
都是長期立場執著的引爆
如果真心為新時代的地球人
還以昨日那種以為可以切割的心態來看世界
真的是白費力氣
也會變成對手的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