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成 大 醫工 所 推 甄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成 大 醫工 所 推 甄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adai28114 (你不認識我:D)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私立科大 電類/醫工 推...
其實在放榜完就想打這篇心得
只是放榜完 過太爽 便拖到大家都筆試完再來打
希望藉由我的例子 可以給一些想要推甄 但學校背景不好的人
給一點點點小小的希望
-------------------------------------------------------
畢業學校:號稱第一南部私立科大
學業成績:系排:1;0.47%,班排:1;2.04%
實作經驗:TI DSP/MCU競賽 第一名(多生理參數監測系統)
Microchip 競賽 佳作(非接觸心電量測)
國科會大專生專題計畫(生物電阻抗) ----->三項為不同作品
獎學金經驗:林奏本林魏爽林銘芳 獎學金
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 獎學金
樺欽文教基金會 獎學金
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 獎學金
蘇榮德先生紀念 獎學金
英文證書:TOEIC 610分
-------------------------------------------------------
推甄學校:台大 生醫電資所 甲組
陽明 醫工所 甲組
成大 醫工所 乙組
交大 醫工所 乙組
清大 電機所 乙組
中央 電機所 系統生醫組
中央 機械所 光機電
中正 電機所 訊號與媒體通訊組
中山 資工所 乙組
台科 電機所 丙組
北科 電機所 丁組
錄取結果:陽明 正取5
交大 正取2
成大 備取5
清大 備取15
其他學校除 台大 中央電機 其他皆通過第一階段
但那時交大已經放榜 便沒有再舟車勞頓前往面試
-------------------------------------------------------
心路歷程:其實我從大一就決定好要念研究所
所以在課業與專題或其他相關活動的安排,一早就有計畫
自知沒有強而有力的背景學校,就要積極增加其他相關的條件
我也知道推甄可能不會上,所以我大二也有去補習
一路補到推甄那時的暑假都還在補
如果你和我一樣,讀相對比較不具優勢的大學
考試不會是你唯一的路,但推甄也不能是你唯一的路
畢竟推甄決定權,在於審你資料的教授身上
辛苦一點,推甄考試兩頭燒,才可以避免遺憾落榜的產生
身處於較不具優勢的大學,不避諱的說,前三名的成績是必須的也是基本的
我認為專題實作的表現,才是決定要不要錄取你的關鍵
至於其他社團幹部經驗、英文成績、獎學金等
如果能盡量爭取,當然是往上加分的囉。
-------------------------------------------------------
備審準備:全彩輸出,環裝,內容有個人簡歷表、自傳、讀書計畫、研究成果、附件
當然視各學校要求有一些小改變
-----------------------------------------------------------
個人簡歷表:採用表格包含基本的姓名、學歷、學歷、證照、社團幹部等
我還另外整理出我擁有的研究技能、比賽及獎學金經歷
自傳: 大標分段敘述,家庭、個性、求學經歷,並善用表格圖表顯
示成績曲線
讀書計畫: 闡述報考動機與未來目標,並透過修課與專題實作兩大方向
評估自我能力,並計畫入學欲培養的能力,及未來修課計畫
讀書計畫,因學校系所研究領域不同,每份皆為獨立資料
研究成果: 將三份實作經驗的相關資料,整理成兩欄論文格式,每份約
三到五頁,內容包括摘要、緣由與目的、硬體軟體、特色、
材料與方法、參考文獻等
附件: 一頁放四張獎狀,以表格整理之
-------------------------------------------------------
面試準備:備審11所寄出之後,我便重拾課本,準備起基礎學科,如電子學、解剖生理
生醫電子,醫工概論等,畢竟起跑點就輸人,口試如果基礎學科再被刁,再
好的在校成績,都會成為自打嘴巴的利器
熟悉自己專題負責的部分,並清楚為何要這麼做,口試問的專題相關問題,
只有自己最清楚正確答案,如果真的回答不出來,也要練習一個完美的說法
要避免在口試的過程當中,慌了手腳
這次推甄只有陽明和成大有口試到,清大與交大單純審資料
因此口試問了些什麼,沒有辦法提供太多給各位
但都離不開,專題,所以有沒有做專題,間接影響你口試的題目
其他不關專題、或專業的題目
像是報了那些學校、上了那些學校、會讀哪間等這些問題,我都有遇到
至於如何回答,相信各位都有一個正確答案在心中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0.25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