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y:投資「第一志願」:臺灣經濟起飛帶動了哪些大學熱門科系?】
曾經有那麼一個時代,文組科系對於考生而言,其實是很不錯的選擇,歷史系學生的「出路」,甚至可能比今天被視為文組扛霸子的法律系,來得更有搞頭。
唸歷史系竟然強過讀法律系?
這種看法,你可能覺得難以想像。但如果你翻開 1954...
【#Emery:投資「第一志願」:臺灣經濟起飛帶動了哪些大學熱門科系?】
曾經有那麼一個時代,文組科系對於考生而言,其實是很不錯的選擇,歷史系學生的「出路」,甚至可能比今天被視為文組扛霸子的法律系,來得更有搞頭。
唸歷史系竟然強過讀法律系?
這種看法,你可能覺得難以想像。但如果你翻開 1954 年 8 月 26 日的報紙,看看臺灣第一屆大學聯考的放榜結果,你會發現這是活生生的現實。
臺灣史上第一位乙組榜首,賈士蘅,畢業於北一女,在這個包含文、法、商、教育學科的考試類組當中,選擇就讀了臺大歷史──換句話說,歷史系曾經一度貴為臺灣文組科系的領頭羊。
你可能會覺得 1954 年的故事沒有什麼參考價值,說起來也是有些道理,賈士蘅的選擇其實與她個人的興趣比較相關。
不過,賈士蘅的故事不是孤例,同樣在那個時代,你還可以找到一些人物,當年都以讀歷史為首選。
有個比較知名的例子是晚賈士蘅一年進到臺大歷史系的學弟,李敖。李敖其實是在唸了一年的臺大法律之後,才覺得實在不合胃口而跑去重考,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
另外一個故事發生在 1964 年,有名在成大電機系讀了兩年書的理科生也忽然決定棄學重考,完成自己攻讀文科的夢想。
而他重考後,果真以乙組榜首之姿,選填臺大歷史,順道讓歷史系在臺灣聯考科系排名當中重返榮耀──這個人的名字是李弘祺,後來成了國際知名的中國史學者。
同一個時代,作家隱地也曾經在聯合副刊發表一篇名為〈榜上〉的短篇小說,主角的第一志願也是歷史。實際上,這一年聯考的放榜結果,臺大歷史系的最低錄取分數(359),還高於臺大法律系的兩個組(法學組 357,司法組 353)。
無論如何,所有這些零散的故事大概可以說明:當年的歷史系看來不太是一個會讓高中畢業生感到「前景」暗淡、並因此卻步的選項。
但持平而論,六十年前的臺灣,大學畢業生仍是很稀罕的存在,頂著鑲金的文憑光環,就足以讓人敬重三分,讀什麼科系大概還是次要問題。
更何況,在 1950 年代到 1960 年代初期,臺灣還沒有迎向經濟起飛,在當時的考生看來,選讀文科或許也沒有什麼機會成本上的損失。
大概也是在這樣的年代,文組科系才能與其它應用導向的系所互爭雄長吧。
#大學 #放榜 #科系 #第一志願 #歷史系 #出路 #畢業 #工作 #賈士蘅 #李敖 #李弘祺 #文科
Source: 〈臺灣新生報底片民國六十六年(十五)〉,《台灣新生報》,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50-031600-0015-006
成大最低錄取分數 在 楊曜Yangya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優秀的澎湖小孩】
#醫保生錄取門檻_三離島縣居冠
去年老師向我反應,醫事人員在地養成計畫訂定統一錄取分數恐造成學生不足額錄取的現象,失去政策培養目的;我與衛福部、教育部討論後,今年則由各校系根據學測與面試成績,自行制訂最低錄取標準。
日前也有老師向我反應今年醫保生甄選中,成大藥學系的最低錄取標準(備取第十一名)高達80.02分,比起金、馬高出許多,將會影響學生選填權益,因此我今天再度召集衛福部、教育部進行說明。
衛福部表示,今年各校系的最低錄取標準是採最後一名備取考生的分數做為基準,且各系的備取名額都有10倍以上的放大,目的就是為了貫徹在地養成醫事人員的政策,至於澎湖與金、馬為何標準不同, #原因在於澎湖學子的表現優異,總體成績較高,因此才有不同的差別,不會影響澎湖醫保選填的權利。
澎湖孩子的優秀表現讓我感覺光榮,也期盼他們未來學有所成,回來為澎湖醫療提升盡一份心力!
#超過的入學錄取成績為日後返鄉服務建構了完美的第一步
#感謝老師辛苦栽培澎湖學子
成大最低錄取分數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一直都存在的問題,美國人歧視亞裔人,尤其亞裔男性。不管是真實經驗或者數據,都反覆的確認。
千萬不要以為先進國家說他們沒有歧視,就真的沒有歧視,太天真了。他們只是說法跟作法都比較假掰一點而已。
美國就是 WASP 與猶太人的國家,常春藤又是私立的,就算今天真鬧大,最後會得到多少戰果,在人家的戰場,也只能看人臉色。
但去爭取當然是對的,黑人也這樣爭取、女人也這樣爭取、猶太人也這樣爭取,這就是一個想要什麼就自己爭的國家。即使,受惠的可能不是你,而是你的下一代,或下下一代。
長春藤裡的長春藤
最近有幾個美國亞裔學生申請大學的新聞,很讓人注意,我來幫大家注解一下重點。
比較受注目的是哈佛被亞裔學生告入學歧視的新聞,因為證據太充足,原告要法官不用審判了,直接判哈佛違法。證據力多強大呢? 連哈佛自己內部在2013年的分析報告,都說對亞裔有不公平的標準。原告找來的專家,杜克大學經濟系的Peter Arcidiaconoe出具的專家報告說,一個錄取哈佛機率為25%的亞裔學生,如果其他條件一樣,只是換成白人,錄取率變為36%,換成拉丁裔的話,提高為77%,而換成黑人的話,錄取率則高達95%。
哈佛在評估申請學生的時候,分成幾大類來評分,如「學術成績」、「課外活動」、「運動」和「人格Personality」等。凡是只要有相對客觀標準的,錄取的亞裔學生作為一個族群,表現都超過其它族裔,但哈佛「動手腳」的方式,是在相當主觀的「人格」一項,把亞裔打低分,而達到壓抑亞裔學生人數的目標。也就是說,在哈佛招生辦公室,在面談校友的評量表裡,亞裔作為一個族群,「人格」較差! 沒有人知道人格的標準何在,也許,哈佛應該還要追加被告「毀謗」一罪。
哈佛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沒有在認罪的。校長最近發了電郵給校友,加碼強調哈佛對學生族群多元化的承諾。也就是說,不管你們怎麼講,我們就是要繼續壓抑亞裔學生人數。哈佛找來的專家證詞,是柏克萊的大牌經濟學家David Card。David Card示範了如何用資料、用模型,把一個不利的事證轉成有利的說法。但是Card是把自己的名聲給砸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Arcidiaconoe對Card的反駁。裡面有許多Card「不誠實」的證據。講一個比較誇張的,Card把哈佛自訂的人格分數也計入模型,說控制了「人格」這個變數後,亞裔學生並沒有面臨比較高的標準。廢話,「我沒有歧視你,只是剛好,在我訂的評量標準裡,你們的分數都比較低而已。」
更大的議題是,為什麼哈佛,或是大部份的菁英名校,多少都在壓抑亞裔人數?
很多人把哈佛的舉動,直接比為二十世紀初長春藤名校限制猶太人數目的惡行,但猶太人固然和今日亞裔一樣,有著較佳的學業成績,引人側目,但彼時社會尚有非常明顯的排猶情結anti-semitism,猶太人被公然排擠的現象非常普遍。然而這是民權運動前的事,美國經過法律的修改和社會運動的洗禮,「種族歧視」是相當嚴重的指控,今天的哈佛,或是其它一樣限制亞裔人數的名校,不致於因為主導的白人內心歧視亞裔,而出手限制亞裔名額。
比較可能的原因是,這些菁英名校的主政者,打心裡相信「多元化」,決心要扶助在歷史上受過不平等待遇的黑人和拉丁裔,甚至認為幾百年的不公平、不正義,拿哈佛的名器來幫助他們,等到這些受扶助的黑人、拉丁裔因高學歴能在社會上立足之時,歷史的錯,就可以真正得到彌補。
但成績還是差太多了。在哈佛這些學校刻意的壓制下,亞裔學生還是在長春藤佔了二成左右,遠超過美國人口中亞裔只有5.6% 比例,如果不「動手腳」,哈佛會像加州理工一樣,超過四成是亞裔學生。粥就這麼多,亞裔吃了,非裔就沒了。對於以身為教育美國領袖的機構自居的長春藤盟校,不能接受校園環境是這麼地和真實社會「脫節」的情況。他們還振振有詞的說,學生組成有多元化,這些未來領袖才有多元化的視角,成為全方位的人材。我不相信這套,充滿偏見的,就算身邊同學再多元化,他們也不會改變。是人材、是領袖的話,根本不用人造的多元化環境,就自然會悲天憫人。
但講到亞裔學生組成比例,就不能不講另一個新聞。
紐約的公立高中,有所謂的八大名校。大部份的初中生都就近在住家附近升高中,但這八大名校,是全紐約的初中生都可以唸,只要他們考試分數有到,而且只看一個考試成績。因為考試取才的結果,這八大名校,都變成大學名校的搖籃,裡面最知名的Stuyvesant,一年就有十幾個畢業生進哈佛,我們愛荷華州,一整個州,一年都不到三個高中生進哈佛! 但因為入學只看考試成績,想當然,亞裔學生趨之若騖,為求進大學名校,擠破頭也要先進這八大名校,補習、家教,能做的,亞裔家長都拚命做。結果Stuyvesant的學生組成現在超過七成是亞裔,不引人側目才怪。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引人注意的問題,而是政治攻防的問題。極左派的紐約市市長,打算搞新政策,廢除八大名校的入學考試,把入學名額直接給所有初中前7%的畢業生。因為有些區的初中,亞裔打死都不可能去唸,政策如果通過,Stuyvesant就自然地「多元化」了。
大學裡,也有所謂的亞校Asian School。因為公投的原因,加州的州立大學不准用種族作為入學考量,所以柏克萊、UCLA這些公立名校都有四成的亞裔,UC Irvine甚至超過一半都是亞裔,而被戲稱為UCI - University of Chinese Immigrants。而加州的亞裔人口,才不過是總人口的一成多。經濟學家Tyler Cowen猜測,哈佛這些限制亞裔人數的手法,是為了避免成為亞校。但一個學校被貼上亞校的標籤,會有什麼壞處呢? Cowen從財務的角度來看,亞裔的畢業生普遍不像白人一樣,會對學校有慷慨的捐款,一旦變成亞校,白人學生就會比較不想唸,沒有白人學生,未來白人的捐款就會斷流。
我剛看這解釋,心裡覺得Cowen在胡說八道,同樣是私立菁英名校的加州理工,沒有壓抑亞裔人數,沒有白人不想唸,也沒有捐款斷流的問題。但我後來仔細看數字,Cowen的解釋,非常有可能是對的。哈佛新生才兩成是亞裔,但新生裡有三分之一是所謂的legacy students,「家裡有人唸過哈佛的」,這些幾乎都是白人。這不是什麼台灣那種,你爸是台大,你也是台大的那種中產階級的「階級複製」,而是你爸捐棟樓,以後也要靠你設立幾個全額獎學金那種「貴族複製」,那是巨富才能玩的起的遊戲。這些巨富,在我看來,是有可能不爽哈佛變成亞校的,是哈佛開罪不起的。三百多億美元的校產基金,也是靠這些巨富才有的。
然而哈佛這種赤祼祼的種族配額,畢竟是犯法的,所以這些菁英名校,開始考慮改變作法。最近芝加哥大學宣佈,今後入學申請不再要求SAT或是ACT這些標準考試的成績,而改注重學生在校成績、論文、推薦信等。照芝大的說法,他們的目的是要吸收更多社經地位較差,家族裡第一代唸大學的那種,是為了更進一步達成學生組成的多元化。當然,了解內情的人對這種官樣文章,都當成是放屁。有錢人家的小孩有辦法請家教補SAT沒錯,但不考試,他們一樣也是有資源去弄那些你芝大要看的項目。弱勢的,到頭來還是弱勢。所以,芝大這舉動,還是針對種族配額而來的,是為哈佛被判違法做準備的。
這也同時說明了,菁英名校,是不可能像加州理工一樣,完全不考慮學生種族,而讓亞裔變成學校裡的最大族群。
而其實,我對這些事情,生氣歸生氣,但一貫的立場是,This is still a good problem to have. 這樣程度的「歧視」,根本比不上黑人、拉丁裔那種生下來就矮人一截的苦楚。告還是要告,但亞裔是討正義,而不該是賣悲情。長春藤名校放著可能對未來社會有巨大貢獻的亞裔學生不要,而取那些富家公子哥兒,那是他們自己的損失。這世界這麼大,亞裔家庭裡傳承的勤勞努力、注重教育的價值,走到哪裡都吃得開,此處不要爺,自有要爺處,何必單取一瓢飲?
網路上流傳一個笑話,哈佛的歧視行為,反而造就了長春藤裡的長春藤。你唸哈佛不希奇,我也唸哈佛,而且我還是亞裔,那才叫真的厲害。
成大最低錄取分數 在 口訣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主講人:謝連參 先生
職稱:考選部首席參事
活動:生涯規劃系列講座
地點:國際會議廳第一演講室
時間:99/03/15(星期一)18:10-20:10
做任何事情,有些道理都是相同的,讀到某個階段,應該可以體會一些道理、一些要領都是相通的。參加國家考試,不管是考選擇題,目前國家考試都是考四選一的單選題,還是問答題,如何把問題答的漂漂亮亮,都是需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參加國家考試,一定要懂一些技巧、一些要領,當然有時候離及格只有些差距,還是要靠點運氣。大部分高考、特考、地方特考、五等考試都得考一些共通的科目,像是國文科目,以前還有考作文、公文等,現在全是考測驗,包括閱讀測驗、國學常識,競爭相當激烈,要是沒有考到九十分以上幾乎是不可能上的,這是我們統計出來的數字,但根據我們多年來的統計,我們成大、政大、台大是所有公務人員考試及一些技術人員考試錄取率最高的。
我們國家考試分兩大類:一是公務人員考試,另一個是專門職業技術人員考試。公務人員的考試是屬於任用人員的考試,是機關有報缺才會設列招考,有高考、普考、初等考試還有比照高、普、初考的特種考試,高考還有按照學歷分三級:高一、高二、高三。高考一級是博士考的,高考二級是碩士考的,及高考三級是大專程度可以考的,原來是專科學校以上就可以考了,後來公務人員考試法修改了,現在是先讓大家知道一下國家考試的概況,後面是我在考選部累積三十幾年的經驗。
準備國家考試跟媽媽燒菜一樣,一定要用心、專注、投入。國家考試三個要領,第一、專心投入;第二、選擇類科,蒐集資料,念得滾瓜爛熟。選擇類科先選與所讀科系相關當然最駕輕就熟,不必從頭開始準備,如果要改換跑道,現在高考三級、普考、行政人員都沒有限科系,根據我們統計,轉換跑道最多的就是一般行政、人事行政、一般民政,這三類是最多的,其他的如教育行政、社會行政也有。有的人一考就上,有的人考得很辛苦,屢敗屢戰。我曾向找我的同學說,自己的毛病一定要抓出來,蒐集完資料後一定要念得滾瓜爛熟。我見過很多天才,但這些天才來考國家考試不見得考得上,因為國家考試範圍太廣了;另外還有題庫,這些題庫是由六七個教授按章節出題,再經過審視、蓋章、編號碼。問答題都以四題為一套,考慮到章節,考慮到難易度,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題目出好之後放在信封裡面外面編號碼,考試的時候由考試委員長抽號碼,所以包括出題目的都不知道自己出的題目被裝在哪個信封裡面,所以範圍那麼廣,如果不是平常準備很久的話,根本不可能考上。最後一個要領就是答題技巧,尤其是問答題,當然選擇題也有技巧,但是問答題的技巧比較多。
所以,用心準備,並針對考試的類科蒐集對的資料,準備起來才有效率,最後是答題的技巧要對,千萬不要用寫作文、寫小說的方式去答問答題,一般的申論題,一定要提綱挈領,把重點標出來,國家考試是有缺額的,有限制的,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分數的高低差很多,會不會包裝相當的重要,但一定要答到題目的重點,否則寫再多也沒用,所以寫申論題,針對題目提綱挈領,重點標示出來,後面解釋分析得清清楚楚,一定拿高分。
答題時間的控制也相當重要,很多人時間控制的不好,準備很充分也沒有用。
所以考試的技巧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