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孟買春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這隻鯨魚因胸、嘴巴遭漁具繩索纏繞,活活餓死 】 日前,民眾在台東長濱海岸發現一隻擱淺死亡的藍鯨。 藍鯨帶回解剖的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說,這隻鯨魚因胸、嘴巴遭漁具(繩索)纏繞,活活餓死;原本應該是厚厚的脂肪,許多部位幾乎只剩下一層皮,餓了幾個月沒人知道。這隻鯨魚的...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 在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01:40:21

若不是牠,#藍鯨 只是書本、影像中的傳說 今年初,史上第一次,藍鯨擱淺在臺灣的東海岸。 海保救援網接收到臺東民眾回報:「長濱鄉出現一隻 #擱淺 的大型鯨魚!」, 海巡署同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測量出牠的體長為24公尺。 【好大,太大了QQ】 大型鬚鯨擱淺個案十分罕見,志工與專家決定將牠...

  •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11 12:19:29
    有 74 人按讚


    【 這隻鯨魚因胸、嘴巴遭漁具繩索纏繞,活活餓死 】

    日前,民眾在台東長濱海岸發現一隻擱淺死亡的藍鯨。

    藍鯨帶回解剖的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說,這隻鯨魚因胸、嘴巴遭漁具(繩索)纏繞,活活餓死;原本應該是厚厚的脂肪,許多部位幾乎只剩下一層皮,餓了幾個月沒人知道。這隻鯨魚的肌肉、內臟都已化掉,胃裡完全沒有東西,到底是餓了幾個月,可能是3、4個月,或是更久,真的不知道。

    流刺網和其他被丟棄的漁具已經傷害太多海洋生物,但卻因為海洋廢棄物難以追查來源而至今無解。綠黨主張各國政府應該要求 #實名制 購買漁網、繩索等,漁民購買時應該繳交相當金額的押金,破損不堪使用時應繳回,才能拿回押金。

    我們不能再假裝海洋可以無限容納我們的垃圾了,藍鯨第一次出現在臺灣,竟然是以這樣的狀態,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也只有最小的心願,那就是好好活下去。

    📰 新聞來源:http://bit.ly/37eNJyn

    -\-\-\-\-\-\-\-\-\-\-\-\-\-\-\-\-\-\-\-\-\-\-\-\-\-\-\-\-\-\-\-\-
    加入綠黨 》http://goo.gl/GHAHVu 
    線上捐款 》http://goo.gl/dmZ94R

  •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11 00:27:19
    有 1,543 人按讚

    【 這隻鯨魚因胸、嘴巴遭漁具繩索纏繞,活活餓死 】

    日前,民眾在台東長濱海岸發現一隻擱淺死亡的藍鯨。

    藍鯨帶回解剖的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說,這隻鯨魚因胸、嘴巴遭漁具(繩索)纏繞,活活餓死;原本應該是厚厚的脂肪,許多部位幾乎只剩下一層皮,餓了幾個月沒人知道。這隻鯨魚的肌肉、內臟都已化掉,胃裡完全沒有東西,到底是餓了幾個月,可能是3、4個月,或是更久,真的不知道。

    流刺網和其他被丟棄的漁具已經傷害太多海洋生物,但卻因為海洋廢棄物難以追查來源而至今無解。綠黨主張各國政府應該要求 #實名制 購買漁網、繩索等,漁民購買時應該繳交相當金額的押金,破損不堪使用時應繳回,才能拿回押金。

    我們不能再假裝海洋可以無限容納我們的垃圾了,藍鯨第一次出現在臺灣,竟然是以這樣的狀態,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也只有最小的心願,那就是好好活下去。

    📰 新聞來源:http://bit.ly/37eNJyn

    ---------------------------------
    加入綠黨 》http://goo.gl/GHAHVu 
    線上捐款 》http://goo.gl/dmZ94R

  •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6-19 13:08:29
    有 109 人按讚

    #窩窩日報|二度擱淺,侏儒抹香鯨「阿鳳」搶救不治。
     
    點評:當我們想像鯨豚遨遊的樣子時,卻有一隻又一隻鯨豚擱淺在岸邊。
     
    5月初,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救援了一隻擱淺於苗栗龍鳳漁港的侏儒抹香鯨,被發現時身上有多處擦傷,經檢查也發現心臟、肺臟、肝臟功能有異常,經過三周的密集治療,待各項數值恢復正常後,於5/25野放,卻在當天晚上被發現再度擱淺,雖然經過緊急治療,仍在6/3死亡。
     
    ▋新聞來源:http://pcse.pw/7TGHB
     

    /////////窩編有感/////////
     
    當我們想像鯨魚遨遊在海中的畫面時,現實中,卻是不停地有鯨豚擱淺到岸上,若未能及時被發現並做處置,因此喪命的機會相當的高。根據中華鯨豚協會統計,臺灣2017年共有80起鯨豚擱淺事件,2016年則是有91起,相較過去10年來的統計確實有增加。
     
    ▋動物新聞網|海洋的警訊 2017年的80起鯨豚擱淺:http://pcse.pw/7G8SE
     
    為什麼鯨豚會頻繁擱淺呢?許多原因都可能導致鯨豚擱淺,除了鯨豚個體本身的健康狀況外,像是海洋生態的改變、海洋溫度的上升,或是人為誤捕、漁船干擾對於鯨豚造成的緊迫等都可能增加鯨豚擱淺的機會。
     
    另外,擱淺鯨豚的救傷,其實並不是輕鬆、浪漫的工作,而是需要專業、有經驗的人員來執行。但目前臺灣的鯨豚救傷資源並不足以提供這樣的人員與設備(事實上,所有野生動物的舊傷都面臨一樣的困境),人力不足的部分,只能透過救傷人員、志工日夜輪班來彌補;至於資源的部分,常常也只能「盡力而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