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d433 #知識 #20181027
在「減壓、紓壓」的過程中
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下:
在人生旅途中
是不是有那麼一個
最需要紓壓管道的人
本篇重點是:
讓大家「了解ADHD症狀」
而並不是指:
只有ADHD患者才能玩紓壓小物
我也覺得這些玩具很紓壓呀!
但是不同的人,“壓力”不盡然相同
你可...
#agad433 #知識 #20181027
在「減壓、紓壓」的過程中
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下:
在人生旅途中
是不是有那麼一個
最需要紓壓管道的人
本篇重點是:
讓大家「了解ADHD症狀」
而並不是指:
只有ADHD患者才能玩紓壓小物
我也覺得這些玩具很紓壓呀!
但是不同的人,“壓力”不盡然相同
你可能才玩一下就膩了的小物
可能是別人不可或缺的救世主
.
此篇感謝讀者「zo」的投稿😊
也希望大家若覺得自己常常有:
注意力不集中、忘東忘西、跟不上同儕、
容易分心、過動、難以控制衝動行為、
難以控制憤怒情緒、頻繁焦慮的心理⋯
等等症狀的話👉「儘早尋求專業治療」
愈早發現、愈早用正確方式加以治療
對未來的生活會愈好👍
否則,嚴重者可能遭到排擠,
引發自閉、學習障礙、憂鬱症等疾病
PS: 各大醫院多設有
「成人ADHD門診」請網路查詢🔍
.
指尖陀螺的發明人「凱薩琳·赫廷格」
當時設計出這種玩具的用意是:
因為她被診斷出「重症肌無力」
身體會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無力
可能導致無法自居、更別說照顧女兒
為了排解女兒的孤獨感,
於是設計出頗為有趣的簡單玩具
(更正:她設計的非現今的指尖陀螺)
(現今這種原是設計給“自閉症患者”)
雖然日後有不同聲浪
分別指出:指尖陀螺
對於ADHD患者「有益 vs 無益」
不過無論結果如何,這些紓壓小物
都成功喚起了人們對ADHD的重視😊
.
【減壓/紓壓方式百百種】列舉
1⃣️包裝泡泡紙
2⃣️有彈性的捏捏樂、彈力球、復健球
3⃣️咬吸管?也許也能夠紓點壓力
4⃣️轉筆✍️媽呀我超愛轉筆
⚠️並非愛轉筆就是患有ADHD唷
👨🏻⚕️請依循專業醫生診斷~
5⃣️魔術方塊:確實能使他們專注
ADHD患者亦可能擁有高人一等的
想像力、創造力、邏輯等其他特長
6⃣️咀嚼口香糖,動動嘴能靜下來
👉 #agad76 (非牛頓流體)
7⃣️抖腳、翹腳,動動腳能靜下來
👉 #agad375 (二郎腿)
8⃣️摸鼻子等部位、拔下巴鬍子🧔🏻
👉 #agad95 (鬍子會變粗嗎?)
-
#agoogleaday #一天一google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注意力缺失症 #ADD
#專注力 #專注力失調
#注意欠陥多動性障害
#紓壓 #紓壓小物
#減壓 #減壓骰仔 #FidgetCube
#指尖陀螺 #FidgetSpinner
Fidget 是指坐立不安、煩躁的人
Ostracize 是「放逐、排擠」
取名自古希臘雅典城邦的制度
叫做「陶片放逐制 Ostraciam」
啵啵啵的氣泡紙叫做「氣泡布」
日語狀聲詞 #プチプラ Pu Chi
正確的包裝方式是
平坦面朝內、氣泡面朝外
防撞效果一樣,但對藝術品來說
若氣泡面朝內,會留下氣泡壓痕
#毛豆 日文是 #枝豆
えだまめ 直譯👉 #Edamame
成人注意力不集中門診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歐醫師說感冒不能吃零食?】
原因有三:
#含糖量超高
#食品添加物超多
#反式脂肪有夠毒
#糖上癮
還記得從前歐醫師寫過的糖上癮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成人或兒童皆不應攝取太多的糖份,為了生長發育與長遠的健康著想,以每日進食熱量的 5% 為限,超過 10% 就算是危險的量了。
粗略換算下來大概就是每天有吃五穀雜糧🍚 + 水果🍉就夠了,盡量不要額外食用甜點🍮、零食🍬、餅乾🍪、飲料🥤。
精緻糖分是一種空有卡路里、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碳水化合物,攝取後會造成血糖衝高、胰島素分泌飆升、然後血糖再驟降,人就會感覺腦袋昏昏沉沉的、很想睡覺💤。
長期下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小朋友則更容易會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問題。
#話說回來
感冒😷時身體正奮力對抗外敵,這些添加了無數化學物質的加工食品對兒童還沒發育成熟的肝臟、腎臟都會造成負擔,同時排擠了真正的食物帶給身體各種營養的機會(畢竟胃容量有限)。
身體得到不充分、不均衡的營養,這時候免疫系統就好像讓一群飢餓的士兵上戰場應敵,您想,這樣會迅速取得勝利嗎?
#來簽到+1唄😁
#下次寫食品添加物的危害
照片:今天門診的一個孩子帶著剛買的零食來看病,被歐醫師殘酷地說:這個你現在不能吃喔🚫
孩子:😭
成人注意力不集中門診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歐醫師說感冒不能吃零食?】
原因有三:
#含糖量超高
#食品添加物超多
#反式脂肪有夠毒
#糖上癮
還記得從前歐醫師寫過的糖上癮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成人或兒童皆不應攝取太多的糖份,為了生長發育與長遠的健康著想,以每日進食熱量的 5% 為限,超過 10% 就算是危險的量了。
粗略換算下來大概就是每天有吃五穀雜糧🍚 + 水果🍉就夠了,盡量不要額外食用甜點🍮、零食🍬、餅乾🍪、飲料🥤。
精緻糖分是一種空有卡路里、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碳水化合物,攝取後會造成血糖衝高、胰島素分泌飆升、然後血糖再驟降,人就會感覺腦袋昏昏沉沉的、很想睡覺💤。
長期下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小朋友則更容易會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問題。
#話說回來
感冒😷時身體正奮力對抗外敵,這些添加了無數化學物質的加工食品對兒童還沒發育成熟的肝臟、腎臟都會造成負擔,同時排擠了真正的食物帶給身體各種營養的機會(畢竟胃容量有限)。
身體得到不充分、不均衡的營養,這時候免疫系統就好像讓一群飢餓的士兵上戰場應敵,您想,這樣會迅速取得勝利嗎?
#來簽到+1唄😁
#下次寫食品添加物的危害
照片:今天門診的一個孩子帶著剛買的零食來看病,被歐醫師殘酷地說:這個你現在不能吃喔🚫
孩子:😭
成人注意力不集中門診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正規的精神科醫師對談
教你認清ADHD
親愛的臉友,
今晚八點到九點,我將代班主持News 98一小時。如果您對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ADHD)這個議題感興趣,請務必扭開收音機,節目現場和我對談的是台灣兒童精神醫學專家,台大醫學院高淑芬教授。
雖然自己是精神科醫師,但很久、很久、很久沒上高醫師的課了,今晚,我想補的功課(偷學幾步教我門診因為小孩有ADHD焦慮沮喪的家長)有:
ADHD究竟是怎麼回事?近年醫學有哪些新進展?
ADHD對一個人的成長會留下甚麼影響?
身處現代教育、醫學及心理學現場,有ADHD困擾的孩子與家庭,要如何面對?可以得到甚麼幫忙?
如果醫師建議吃藥,要注意些甚麼?
有人說處方給孩子吃的藥類似毒品安非他命,那是真的嗎?
如果長大成人才發現自己似乎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擾,該怎麼辦?
除了靠醫師治療師和老師,身為過動小孩的家人可以為孩子做些甚麼?
......
就是今天晚上,八點到九點,同事學生和病人家長暱稱高媽媽的高淑芬教授,將一一為您解答。最後十分鐘開放call in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