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懷孕生氣吵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懷孕生氣吵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懷孕生氣吵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懷孕生氣吵架產品中有10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圍爸參與了高端二期試驗7個月?怎麼會願意參與試驗?會不會很可怕? - 2020年11月疾管家發出一個訊息,想要參與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的人,可以登記,預計招募2萬人 我一看到馬上登記了 那時候還搞不太清楚,有哪些國產疫苗(後來才知道有國光、高端和聯亞) 那時候會想要登記, 一方面是知道國外疫情嚴峻,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2分之一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Vicky、楊皓如、周宜霈、高山峰 外國型男:杜力、愷杰、費丹尼、金旼哉、龍也、瑞冠龍 電視首播: 20160201 ...

懷孕生氣吵架 在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8:51:58

最近又聽到了「母難日」這個詞,心裡有點感觸。 __ 過去會聽到長輩和小孩提醒:『你的生日是母難日,要感謝你的母親。』的確,生產的過程對每位女人來講,都會是又喜又痛又難以言喻的獨特經驗,衝破生理和心理的極限,有太多的心情可以訴說。然而,許多母親就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逐漸地只記得寶寶和自己相處的每一刻...

懷孕生氣吵架 在 illy?作家女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13:27:58

全職媽媽的困境:妳的付出是理所當然 朋友說她要去上班了,不當 #全職媽媽 了。我問為什麼?她說:「不上班比上班更累,身體累就算了,我是心累!」我深深認同,在家帶小孩真的比上班累。 她說,自從她辭掉工作在家帶小孩,整天24小時無休,以前老公會一起分擔家事、一起帶小孩,但現在會覺得「妳在家,家事應該...

  • 懷孕生氣吵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8 22:40:07
    有 181 人按讚

    圍爸參與了高端二期試驗7個月?怎麼會願意參與試驗?會不會很可怕?
    -
    2020年11月疾管家發出一個訊息,想要參與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的人,可以登記,預計招募2萬人
    我一看到馬上登記了
    那時候還搞不太清楚,有哪些國產疫苗(後來才知道有國光、高端和聯亞)
    那時候會想要登記,
    一方面是知道國外疫情嚴峻,覺得總有一天國內也會有影響,我認為無論國外疫苗發展速度如何,一定要有國產疫苗,我們才不用依賴其他國家進口,一定要有足夠多的人參與二期試驗,才會有國產疫苗的問世
    一方面是,我每天從鳳山搭火車到屏東上班來回,我是使用大眾運輸的族群,又是老師,每天要遇到無敵多學生
    輔導教師的工作得和學生長時間在一個空間內會談,我也曾因為這樣被學生傳染黴漿菌肺炎
    所以,意識到自己是高風險族群,我不想成為傳遞病毒的人類
    一方面,考量到我不想因為我的高風險,而有機會將病毒傳給喵喵、肉肉或我的同事,這是基於保護家人的立場
    最後,還有很個人的因素,我知道新冠肺炎比較容易讓有慢性病的人重症或死亡,我有心臟疾病,也有血壓和血脂的問題,明白自己重症與死亡風險後,為了減少家人的負擔,參與人體試驗,是及早取得保護力的管道之一,雖然,可能沒有足夠的保護力(就像後來國光、聯亞疫苗的研發都稱不上真的完全順利..... 我還是期待國光二代疫苗和聯亞三期的....)
    然而,我也知道,需要有願意參與試驗的慢性病患者
    .
    直到2021年2月,收到高醫的通知,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參與高端二期的試驗,有意願的話要在指定日期到醫院聽取說明
    我約需要花30分鐘的時間到醫院,第一次要找到說明處,還在高醫裡迷路了20分鐘....(傻眼...我實在搞不清楚哪棟是哪棟,還有問了之後還是一直走錯電梯...)
    進去說明處,很多人在裡面,研究的護理師及團隊一一在跟大家說明,還有研究醫師跟我們詳細說明,以及讓我們提問
    大家比較多的顧慮還是參與試驗的風險,以及我們慢性病及老人能不能安心參與
    女性則會擔心過程懷孕的事
    我本來要去打流感疫苗,了解後也就無法打流感疫苗了,因為會造成實驗干擾
    有些人聽完風險,就決定不參與試驗了,終究,這是要將藥物打進入體的試驗
    過程中也聽到醫師說第一期試驗發生的簡要情形,感覺滿令人安心的
    回來慎重考慮後,便決定參與試驗了
    .
    第二次回去時,在3月5日,當天抽了很多管血,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管子在那裡排隊等我
    看到研究團隊很細心,也看到有我那個時段很多人一起參與試驗,覺得安心
    身體做了各種檢查後,又要拍X光,又要驗尿(又怕尿不出來,也怕尿不夠)
    打了第一劑疫苗,老實說,我覺得注射的人員很厲害(不知是醫師還護理師),打進去沒感覺?前面我緊張擔心半天
    打完後,還懷疑真的有打針嗎?明明看到針進去,針出來,但還是很懷疑有打針,覺得很好笑
    (後來有聽說是高端的針比較細?是真的嗎?)
    打完後在留置等待的時間,老實說還是很緊張,很怕有什麼過敏反應
    因為醫師、護理師都有說,如果有不良反應通常在前15-30分鐘會出現
    我感覺到最多的還是緊張
    還有喵爸肉肉好像已在外面晃了很久,讓他們等了超過一個小時了,一直覺得對他們不好意思,也決定之後就自己來醫院就好,不要讓他們這樣在外面等,買了晚餐,也沒機會吃
    .
    打完的這段時間
    因為沒什麼副作用,主要是前兩天注射處有10元硬幣大小的疼痛,打字呀,拿重物時會特別注意到,有時翻身會痛一下
    前七八天,我有一點疲累,感受到明顯的累
    但因為我這段時間在寫論文,白天工作,晚上假日也要陪肉肉,也常熬夜,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是我本來就累,還是疫苗的影響?
    但,自己覺得:我大概是那打到安慰劑的七分之一的受試者吧?
    因為看打AZ的朋友第一劑感覺滿有反應(副作用)的....
    也有此一說,副作用強度有時可以看得出可能抗體生成的什麼什麼....(簡單說,有主作用才會有副作用呀....)
    有一點點不抱期待啦...
    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固定時間量體溫
    記錄各種症狀的程度
    .
    這段期間,研究護理師有打來關心這段時間的狀況
    .
    第三次回去是4月5日,回去打了第二劑
    第二劑我也是沒什麼反應
    所以也沒同事知道我其實已打了兩劑疫苗
    但大概第五六七八九天時,喉嚨不太舒服,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別的病毒來擾
    但第十天這不舒服的感覺又沒了
    但這次也沒疲累感,應該說疲累感和平常差不多,也沒比較累,就覺得不太有影響
    .
    第四次回去是4月13日
    這幾次回醫院,就沒帶著肉肉和喵喵
    但也還是會覺得讓喵喵自己顧肉肉,有點歹勢,很感謝喵喵照顧肉肉
    有跟研究團隊說了喉嚨不舒服的事
    但過兩天就沒這樣的感覺了
    研究團隊過程也有持續和我用簡訊和電話追蹤
    .
    第五次回去是4月24日
    這次又是抽血管一路排開
    但好像有比第一次少了一兩管?(目測啦,也沒認真算
    兩次抽一排試管的血,心裡都在唸藥師佛,來安定自己的心,該不會這會影響實驗檢驗數據吧?!
    .
    接下來就要等到9月中再回醫院了
    5月,疫情越來越嚴重,快速地升二級、三級警戒
    但這段時間,各種國產、高端的謠言、陰謀論也開始出現
    老實說,看到這些訊息心裡滿難過的
    .
    這段時間,知道國光一直進不了二期試驗
    聯亞也晚了一點開始二期,每次看到海報,都在祝福另一群參加試驗者平安
    同時,我也祈禱著我們高端出來的中和抗體數字可以很漂亮,也祈禱著自己是打到疫苗的七分之六,而不是打到生理食鹽水的七分之一
    .
    6月10日高端解盲的記者會
    晚上回來,認真把整場記者會聽完
    覺得開心也安心
    但此時國內疫情已突然嚴重起來
    但依然不知道自己有打到還沒打到疫苗
    只知道有打到疫苗的話,抗體可能還不少,居然可能比AZ兩劑的高
    看著副作用的比較,也很感謝台灣三個生技團隊都選擇長期台灣人很習慣的、較成熟製程、低副作用的次單位蛋白疫苗
    依然默默祈禱著,我是疫苗組,不是安慰劑組,我不想再挨兩針呀
    .
    國內開始吵什麼疫苗護照,吵EUA,吵二期三期
    覺得很難過,因為我們都不是專家,但好像變成好像很多人都變專家
    自己也加入了一些網上的吵架
    上網練習看WHO的疫苗資料,真的太難看懂了
    但我也知道,很生氣某政黨之前2020年,罵政府不夠挺國產疫苗,怪政府給國產疫苗的支援與資源不足,發展到2021後來一直詆毀國產疫苗....覺得很矛盾(新聞都找得到)
    以及各種關於疫苗的假消息,或過度放大不良反應的資訊在亂傳,覺得難過
    6月3日,傳了訊息給這些辛苦的研究團隊,鼓勵他們,不要被這些壓力擊垮,也感謝他們的努力
    .
    因疫情變嚴重,在各團體奔走下
    政府突然要把老師納入優先造冊施打的對象
    7月5日,學校發來了造冊通知
    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因為依契約,我不能在這段時間施打其他疫苗,不能干擾實驗
    詢問了研究團隊,研究護理師說,因為不能損及我施打疫苗的權利,請我先登記造冊
    這段時間,可以幫我申請提早個人解盲,如果真的輪到我的時候,就可以聯繫先行解盲
    如果真的打到安慰劑,那就去打AZ吧
    .
    7月14日,屏東預告隔天要幫老師們施打疫苗,老師們集中到屏東某國中施打疫苗
    我聯繫研究團隊
    團隊請我隔天到醫院解盲
    7月15日,解盲結果是:疫苗組
    我整一種中大樂透的感覺!覺得興奮!
    所以就不用去打AZ啦!
    但也聽到陳建仁前副總統打到安慰劑,仍願意繼續接受試驗,覺得真的很感謝七分之一打到安慰劑的二期試驗者,願意一起等待這段時間
    (依倫理是可以決定補打疫苗或改打政府的疫苗)
    .
    隔了一週,換喵爸也打疫苗,喵爸也因為老師統一造冊施打,安排到AZ
    我和喵爸來回討論,究竟要先打AZ,但可能有兩天的副作用,傳說中被車輾過的感覺,而且要等兩個月或三個月,也要等AZ到貨,再打第二劑
    或是,再等兩週,可能就能打高端第一劑,再一個月,就能打第二劑,較快有較完整的保護力?
    最後,喵爸的決定是:輪到什麼打什麼
    打了AZ後,喵爸燒了三天,一邊顧肉肉,一邊擔心著喵爸,身心俱疲
    還好後來也都沒其他的事
    後來也聽到資訊是,AZ第一劑是主要保護力的來源,第二劑是加強劑
    和mRNA疫苗不同,後者主要靠的是第二劑
    覺得能打到AZ真的也很感謝!感謝所有努力的團隊及善心的國家!
    (喵爸仍在等AZ第二劑,希望很快有機會輪到)
    .
    因為要進出校園,感謝研究與醫療團隊,在我最後一次回去前,先寄了小黃卡給我
    .
    選擇今天貼文(醫院聯繫延後一週回去),因為今天是高端二期試驗最後一次回醫院,結束了這七個月參與二期試驗
    (其他同期未提早解盲的受試者,是在最近進行個人解盲,以及領小黃卡)
    今天也順口問了,有沒有第三劑的試驗
    才聽到醫師說,第一期的已有召回進行第三劑試驗了
    覺得第一期的試驗者比我們二期勇敢很多
    因為,我們至少是聽到一期的經驗,才有參考資訊,有信心進入二期試驗的
    一期的受試者真的是勇士呀!
    真心感謝所有醫療團隊、研究團隊,和我們一樣參與受試的人
    .
    今天回家的路上,我問了喵
    我參與高端試驗的事,適合貼在我們家粉專嗎?
    喵:可能有些政治立場的人,會不喜歡,可能會掉粉,但無所謂啦,我也不在意按讚和追蹤人數,搞不好,會有另一群人來,你就貼吧,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呀!
    圍:我覺得很難過,疫苗怎麼會被區分了政黨顏色?
    .
    感謝喵爸,讓我有勇氣貼文
    一邊陪肉,一邊打長文,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寫完貼文
    .
    願疫情遠離
    願疫苗能帶來保護力,讓大家都不會轉為重症
    有疫苗就打,能靠國產自給自足,自立自強,不靠別人更好
    也請那些人不要再打擊臺灣認真、辛苦的醫療團隊,辛苦的研究團隊,以及所有受試者投入的時間、身體精力
    再次祝福台灣後續所有混打試驗、三期試驗、第三劑試驗、二代疫苗(因應變種病毒),都能獲得順利的結果
    祝大家都健康平安,少點口水,有疫苗就打,有打就有保護力,高低而已,沒打疫苗就是全靠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by圍爸

    #covid #高端 #二期試驗

  • 懷孕生氣吵架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4 19:08:09
    有 450 人按讚

    最近又聽到了「母難日」這個詞,心裡有點感觸。
    __
    過去會聽到長輩和小孩提醒:『你的生日是母難日,要感謝你的母親。』的確,生產的過程對每位女人來講,都會是又喜又痛又難以言喻的獨特經驗,衝破生理和心理的極限,有太多的心情可以訴說。然而,許多母親就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逐漸地只記得寶寶和自己相處的每一刻,而不僅僅惦記生產過程的痛苦。過去的年代中,女性在生育的選擇上被許多觀念給綑綁,替夫家添丁,多子多孫,相夫教子成為女性的義務時,女性在成為母親的過程中,有許多的不得已成為說不出口的情緒,或是期盼兒女成為救贖。

    .
    許多大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聽過:
    『我沒有和你爸離婚都是因為你。』
    『我這麼辛苦,你不要讓我失望。』
    更甚者變成:『要不是因為你,我需要這麼辛苦嗎?』

    .
    這些話語對於長大的大人們有什麼影響?也許是花了許多時間去找尋自我價值,也許是擺脫不了的來自於原生家庭中情緒上的負荷,
    『我這樣是不是不孝?』
    『我要怎麼樣才能獲得他們的肯定?』
    甚至是懷疑父母親為什麼可以不經過自己的同意,就把自己生下來,面對這個感受不到愛的世界。

    .
    我自己在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也會犯了這樣的問題:期待孩子看到我的付出,作為他們應該要如何如何的交換。還記得在前年的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自己帶孩子出國,孩子吵架吵得不可開交時,我很生氣地說:『帶你們出國玩,你們還這樣吵架!』我在情緒之下聽見自己這樣的聲音,一開始覺得很合理,越想越氣。等到自己去超市採買,冷靜了一下後發現:我帶孩子出國是因為我也想全家一起創造回憶,不是要換得他們很乖。孩子們吵架也和有沒出國無關,他們就是會吵架。

    .
    然而,究竟什麼原因,讓我把付出和對孩子的期待成為一個因果關係?可能是疲憊,可能是文化世代的各種聽聞庫存在記憶中的一個概念,也可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付出者甚至是犧牲者的位置,然後期待付出被看見,被理解。#母親的付出是因為自己的愛與選擇,孩子的調皮是因為他們的發展階段,以及這是當時選擇孕育孩子,我們必須擔負起教養的責任。而教養中,有愛,也有溫和堅定。理解孩子的心情,但也界定好規範; 理解母親自身的情緒,但 #也擔負起面對自己情緒的責任。


    『歡迎你來到這個世界上,謝謝你成為我的寶貝。』

    .
    期待每個女人在選擇生育時,能夠有充分的心理空間替自己做決定,生育孩子,是我的選擇,是我和伴侶一起的選擇。
    從懷孕到生產,再到教養,有太多因素影響著母親的心情,絕對是一條有幸福也有困難的路,但如果能更明白這是選擇之後的後果。愛孩子,也同時愛著自己,知道我自己該怎麼調適我的心情,不把自己的情緒交給孩子來負責,明白 #身為母親這條路就是有愛,#也有承擔。

    .
    抽出自己的心情與需求去看待孩子的行為,才會看得更清楚,也才能夠用彼此是獨立的個體去理解孩子。而 #孩子將會在這條路上把被理解的經驗內化,#成為他未來理解其他人的基礎與情感的養分。

    .
    如果你是一位和原生家庭有很多糾結的母親,希望我們都能夠透過成為母親的過程,思辨自己的感受,哪些是來自於現在,哪些是來自於過去。看到自己所有的努力,而知道自己的誕生值得祝福,也知道我們的寶貝擁有我們的祝福,而 #成為他自己。

    .
    孩子的生日,也是母親這個身份誕生的日子,一起學習好好愛,一起學習理解自己與彼此,上一代,這一代,以及下一代。

  • 懷孕生氣吵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2 13:44:11
    有 6,315 人按讚

    全職媽媽的困境:妳的付出是理所當然

    朋友說她要去上班了,不當 #全職媽媽 了。我問為什麼?她說:「不上班比上班更累,身體累就算了,我是心累!」我深深認同,在家帶小孩真的比上班累。

    她說,自從她辭掉工作在家帶小孩,整天24小時無休,以前老公會一起分擔家事、一起帶小孩,但現在會覺得「妳在家,家事應該都是妳做」,他說工作很累回家要放鬆,吃完飯只會看電視、滑手機,連花在小孩身上10分鐘都不願意。

    「他說他想放鬆,但沒有想過,我一整天都沒放鬆。晚餐他吃飽了,我都還沒吃飯!然後我洗個碗,請他看一下小孩,他卻說小孩吵⋯一直要丟給我。」

    另個朋友說:「這種 #有賺錢就把自己當大爺 的心態,最討厭。重點是也沒賺多少錢,我也要拿之前存的錢來應付開銷。當全職媽媽被當伸手牌,買東西要看臉色,怕會被說妳沒賺錢還那麼浪費⋯但我都買小孩的東西耶!」

    但是並不是賺錢才算付出啊!當全職媽媽若要算薪資,可是很高的!(你請不起)她沒有賺錢,但是替家庭省了多少、付出多少?

    朋友繼續說:「最讓我心累的是,孩子生病受傷就怪媽媽,孩子不乖也怪媽媽,我是萬能的神嗎?」

    另一個朋友說:「全職媽媽又加上跟公婆住,更是辛苦。婆婆會說,顧好小孩就是女人的責任,我兒子工作很辛苦,不要讓小孩吵到他⋯excuse me?他是捐精者嗎?」

    但有人還是會說:「不用工作真好⋯」被當做整天在家閒閒,妳說睡不飽,他們會說:「小孩睡不就可以跟著睡嗎?」但這時候不做家事,難道有仙子幫妳做嗎?(不小心睡著還會驚醒呢!)

    朋友送小孩上學,回到職場,她說終於活得像個人樣。其實疫情期間,很多人在家又要工作、又要帶小孩,真的也體認到很不容易。

    我真心敬佩全職媽媽,但我還是需要工作。其實很多 #職業婦女 也要在工作和小孩中壓縮自己、找到平衡,又怕不能加班、小孩生病請假⋯忙了一天工作,回家又是一個戰場。

    很多人說真心喜歡當全職媽媽可以陪伴孩子,但她們都說 #無後援 真的很累。也會擔心脫離職場社會太久,之後要找工作困難。

    她們說職場對已婚婦女不太友善,從懷孕就會怕被排擠,請育嬰假怕職位不保,有了小孩再度就業也不容易。我有朋友為了要能接送小孩,只能選從前一半薪資的工作。

    有網友說:「堅持自己出去工作,才能大聲跟老公吵架!」沒收入,吵架沒底氣。

    但我想,當全職媽媽最重要的還是有一個體貼的另一半、好隊友。讓妳的付出和辛苦都甘之如飴。

    我承認,孩子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也會低潮、暴躁,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小孩在鬧,又累又無助下就會莫名生氣。事後又懊惱自己為何要氣?面對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做不好的事,睡不飽的我也好沮喪⋯

    但想想,組成家庭有了孩子,沒有一個人是輕鬆的,我們也不可能再輕鬆過生活。

    這些鬱悶辛苦和疲憊,都在孩子的一個笑容、撒嬌下,又融化了。

    不管是工作還是顧家,沒有一個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有時候,我們也只想聽到一句:「辛苦了!」是的,我們都辛苦了!

    但成為母親,為愛付出,從來不會後悔。

    夜深人靜看著熟睡的孩子,這就是最幸福的選擇。

    —-

    今天早上5:30又被小豬寶🐷叫醒陪玩,實在好累~早起眼睛👀真的很不舒服,趕快吃葉黃素💗真的不補不行!

    本週開團 #日本AFC葉黃素,我自己也買起來囤!限定80組,再送ㄧ整盒價值1980元 #膠原蛋白飲,市面上買不到女王限定優惠👉 https://lihi1.com/18cB0 (售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