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其他文章、圖片:點選個人檔案的連結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應用病理學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研究癌症時,有時需要給細胞 #來點顏色瞧瞧,用螢光染劑標示出特定的細胞或蛋白質,才能了解細胞間的交互作用。
問題是,這些染劑的訊號有時會疊在一起影響觀察,阿都混在一起了我要怎麼看辣QQ
疊加干擾、解析度降低、三維訊號......這種種讓生物學家頭大的問題,天文學家一聽表示:小case!這有什麼難的?
於是乎,他們就開始用觀察天體的方法來看細胞,這乍聽有點玄妙的應用,究竟能讓我們看到什麼呢?
延伸閱讀:
讓鏡中世界不再黑白,電子顯微鏡的全新顯像技術—《科學月刊》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6644
戴上科學濾鏡後,竟然發現無慘可能是顆大腫瘤?《鬼滅之刃》的醫學解讀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2524
_____________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
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力量,贊助泛科學:https://lihi1.com/mJSba
應用病理學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
.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rthrokinematics、osteokinematics、concave-convex rule、scapulohumeral rhythm、kinematics、kinetics、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creep、viscoelasticity、agonist、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concentric、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isotonic、sliding filament theory、golgi-tendon organ、muscle spindle、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應用病理學 在 姚惠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師的「病毒體檢台灣記」很值得我們自省。
對於第四點「公民思維」與「百姓思維」的差距,我感受很深,這與教育水準無關,比較像是人在面對巨大壓力時,會有什麼反應。有的人會試圖幫忙解決問題,有的人就是哭天搶地,前者人越多,社會越穩定,後者人越多,整個社會頓時陷入了集體歇斯底里。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每個人都能影響國家往哪個方向走。
(引自內文)
3. 台灣人民,在承平時期,尚能展現某程度的「公民思維」,但一旦落入全面威脅的時刻,根深蒂固的「百姓思維」立刻取代了公民思維。
4. 「公民思維」的要素是一種「沒把民選政府監督好乃選民的失責」的意識。「百姓思維」是一種「政府就是用來照顧百姓的,政府失職失能完全是政府的責任,與百姓無關」。前者是一種成年人的態度,反應模式是「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後者是一種嬰兒的態度,理性可以在一秒鐘之內被情緒壓蓋,「給我疫苗,其餘免談」,完全忘記了18月桃花源時期自己就是拒打疫苗的那個人。
5. 因此,台灣陷入了「究責先於探討解決方案」的狀態,事後諸葛亮紛紛跳出。最令人難受的是,「事後諸葛亮」中有許多是一年前由世界各國「逃難投奔」桃花源或鼓勵親友「返台避難」的人士。另外,當時拒打疫苗的人轉身變為事後諸葛亮的人也不少。
8. 疫苗之災,凸顯了在以上背景之下,台灣主政群,從中央到地方之科學決策不足,人民從「百姓」進化到「公民」之間的落差,「迂迴集權思維」與「民粹思維」之間的對撞,以及最致命的:惡質選舉文化的無所不在。
疫苗遲早會到來,但不會一次來五千萬劑供全民施打。從科學角度,首要任務是切斷傳播鏈,如同對付森林大火。從人道角度,需優先照顧弱勢。從倫理角度,我的老爸媽理應優先。從經濟角度,該保護事關全民生計的關鍵產業。從政治角度,個人、本黨的政治生命及下一次選票才是重點。
科學上,病毒傳染的形態不只是單鏈條,而是網狀的,因此不能停留在鏈條思維或格子思維,而必須用網狀思維。網絡的要害是節點(nodes),應用在疫情上就是:1. 陌生人接觸頻率;2. 流動頻率。疫苗供應不穩定下,力氣只有用在刀口上,也就是上述的「節點」,才能發揮最大的切斷效果。
10. 病毒無祖國,病毒不挑身份、不挑貴賤、只挑節點。但這與人道、倫理、經濟、政治的優序是有衝突的。請注意,這衝突不會只發生在這一次,以病毒的變異速度,疫苗研發計畫將趕不上變化,未來至少兩三年內,台灣除非鎖國,否則你將長期處於上述的抉擇。台灣政府、台灣人,你是打算理性對待,還是選擇把台灣玩死?
此次病毒破口事件,等於對台灣社會、人民意識、政治體制,做了一次總體檢。對於台灣社會的各種臨床症狀,除了找解方,其實也應該出台一份病理學的報告。
#大師出手擲地有聲
#冷靜理性才能解決問題
#控制疫情人人有責
#危急時刻懂得不作什麼最重要
#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