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應屆畢業生補助申請2022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應屆畢業生補助申請2022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應屆畢業生補助申請2022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應屆畢業生補助申請2022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3萬的網紅癮科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應屆畢業生自即日起至2021年9月30日前就業,或是2022年6月30日前退役,退役後90日內就職,則受雇滿90日可獲得2萬元獎勵金,滿180日可以再獲得1萬元加給,總共為3萬元的就業獎勵金。...

  • 應屆畢業生補助申請2022 在 癮科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16:00:53
    有 8 人按讚

    應屆畢業生自即日起至2021年9月30日前就業,或是2022年6月30日前退役,退役後90日內就職,則受雇滿90日可獲得2萬元獎勵金,滿180日可以再獲得1萬元加給,總共為3萬元的就業獎勵金。

  • 應屆畢業生補助申請2022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0 17:25:05
    有 5 人按讚


    怵目驚心的少子高齡化社會
     
    國發會日前公布了2020年至2070年的人口推估報告,這是兩年一次的人口推估,帶大家看看幾個怵目驚心的數據:
     
    1⃣ 目前台灣人口2357萬人,在2070年只剩下約1600萬人。
     
    2⃣ 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到了2070年,老年人口幾乎是現在的兩倍(378萬人增加至658萬人)。
     
    3⃣ 2070年的出生人口將從2020年的16.4萬人降至8萬人,而學齡前(0至5歲)人口只剩下53萬,連現在117萬人的一半都不到。
     
    4⃣ 2070年的工作年齡(15~64)人口數將從2020年的1683萬降至783萬,工作年齡人口佔比也將於2070年降至49.5%,依賴人口(老人、小孩)超過總人口數的一半,平均一個工作人口,要撫養超過一個幼童或年長者。
     
    總人口持續下滑,高齡化趨勢不變,勞動人口、出生人口急遽下滑。這四個數字顯示,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產生劇烈的變化,解決少子化問題刻不容緩。
     
    然而,面對嚴峻的情勢,行政院2017年4月成立的少子化專案辦公室,在運作一個月後就胎死腹中,以跨部會研商的方式提出相關計畫。
     
    現行的「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提出了幾個應對方針:
     
    1⃣ 擴大公共托育和教保的服務量。該計畫預計在2022年提供學齡前(0到5歲)公共托育服務量,也就是0到2歲的公設民營、兒童社區公共托育(1.75萬),以及2到5歲的公幼招收名額(22.9萬),合計約24.6萬個名額。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2022年台灣的學齡前人口為110.8萬,24.6萬的公托名額,僅占約五分之一。
     
    2⃣ 改善托育人員和教保人員的薪資,目標分別為28000和29000。儘管這樣的薪資已經少的可憐,但是打開人力銀行一查,私立機構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月薪可能只有25000。這樣的薪資水準,要如何吸引人才投入幼教行列?
     
    3⃣ 擴大補助對象。根據衛福部2014年的委外研究「我國托育服務供給模式與收費機制模式與收費機制之研究」,粗估每月家長負擔費用的平均數約 15,095元。
     
    「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指出,為了讓家長的負擔費用控制在家庭可支配所得10%-15%(約8,000至12,000),提出擁有2歲以下子女之家長,得依家庭所得分級申請育兒津貼,每月2,500至5,000不等,第三胎以後每個月加發1,000元。
     
    而2至5歲的幼教補助,就看你運氣有沒有好到可以進入服務量約五分之一的公共托育,不然就得走向準公共化私幼或是更加昂貴的私幼。
     
    然而,準公共化的政策,從施行至今爭議不斷,不僅都會區幼兒園興趣缺缺,巧立名目變相加收費用也在所多有。2019年,兒童福利聯盟就公佈了針對家長使用準公托(幼)服務現況的調查,發現部分參與準公托/幼的父母,一個月仍要負擔超過政府公告的收費上限一萬元。並沒有大幅降低父母的負擔。
     
    看完「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這樣子的政策力道,會讓你想生小孩嗎?

  • 應屆畢業生補助申請2022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0 17:16:16
    有 1,463 人按讚

    怵目驚心的少子高齡化社會
     
    國發會日前公布了2020年至2070年的人口推估報告,這是兩年一次的人口推估,帶大家看看幾個怵目驚心的數據:
     
    1⃣ 目前台灣人口2357萬人,在2070年只剩下約1600萬人。
     
    2⃣ 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到了2070年,老年人口幾乎是現在的兩倍(378萬人增加至658萬人)。
     
    3⃣ 2070年的出生人口將從2020年的16.4萬人降至8萬人,而學齡前(0至5歲)人口只剩下53萬,連現在117萬人的一半都不到。
     
    4⃣ 2070年的工作年齡(15~64)人口數將從2020年的1683萬降至783萬,工作年齡人口佔比也將於2070年降至49.5%,依賴人口(老人、小孩)超過總人口數的一半,平均一個工作人口,要撫養超過一個幼童或年長者。
     
    總人口持續下滑,高齡化趨勢不變,勞動人口、出生人口急遽下滑。這四個數字顯示,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產生劇烈的變化,解決少子化問題刻不容緩。
     
    然而,面對嚴峻的情勢,行政院2017年4月成立的少子化專案辦公室,在運作一個月後就胎死腹中,以跨部會研商的方式提出相關計畫。
     
    現行的「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提出了幾個應對方針:
     
    1⃣ 擴大公共托育和教保的服務量。該計畫預計在2022年提供學齡前(0到5歲)公共托育服務量,也就是0到2歲的公設民營、兒童社區公共托育(1.75萬),以及2到5歲的公幼招收名額(22.9萬),合計約24.6萬個名額。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2022年台灣的學齡前人口為110.8萬,24.6萬的公托名額,僅占約五分之一。
     
    2⃣ 改善托育人員和教保人員的薪資,目標分別為28000和29000。儘管這樣的薪資已經少的可憐,但是打開人力銀行一查,私立機構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月薪可能只有25000。這樣的薪資水準,要如何吸引人才投入幼教行列?
     
    3⃣ 擴大補助對象。根據衛福部2014年的委外研究「我國托育服務供給模式與收費機制模式與收費機制之研究」,粗估每月家長負擔費用的平均數約 15,095元。
     
    「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指出,為了讓家長的負擔費用控制在家庭可支配所得10%-15%(約8,000至12,000),提出擁有2歲以下子女之家長,得依家庭所得分級申請育兒津貼,每月2,500至5,000不等,第三胎以後每個月加發1,000元。
     
    而2至5歲的幼教補助,就看你運氣有沒有好到可以進入服務量約五分之一的公共托育,不然就得走向準公共化私幼或是更加昂貴的私幼。
     
    然而,準公共化的政策,從施行至今爭議不斷,不僅都會區幼兒園興趣缺缺,巧立名目變相加收費用也在所多有。2019年,兒童福利聯盟就公佈了針對家長使用準公托(幼)服務現況的調查,發現部分參與準公托/幼的父母,一個月仍要負擔超過政府公告的收費上限一萬元。並沒有大幅降低父母的負擔。
     
    看完「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這樣子的政策力道,會讓你想生小孩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