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應和造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應和造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應和造句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生活中俯拾皆是故事,暑假,跟孩子一起《看故事學寫作》】 這套書有兩冊,第一冊提示23個寫作靈感,教你如何打破束縛、解放思考! 其實,人人看似平凡的日常都有故事,只是你有沒有覺知到那些是可以寫下來感動自己、觸動他人的故事;許多孩子只是缺了一點覺知,缺了一些自信大膽揮灑、告訴自己”我想寫下來!”,...
應和造句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活中俯拾皆是故事,暑假,跟孩子一起《看故事學寫作》】
這套書有兩冊,第一冊提示23個寫作靈感,教你如何打破束縛、解放思考!
其實,人人看似平凡的日常都有故事,只是你有沒有覺知到那些是可以寫下來感動自己、觸動他人的故事;許多孩子只是缺了一點覺知,缺了一些自信大膽揮灑、告訴自己”我想寫下來!”,"我可以寫下來!"
生活中種種喜怒哀樂、都是線索。只要生活有感,寫作不可能沒有溫度,這些生活中小小蛛絲馬跡的感覺,就是寫作的靈感。
一個小小的線頭,端看你怎麼拉動,拉對了方向,就能啟動原本就存在於人人內心深處的磅礡豐沛情感。
靈感到底是什麼?它們在哪裡?請來看《看故事學寫作》第一冊(靈感篇),一起找到它們。
除了靈感,當然還要搭配技巧,《看故事學寫作》第二冊則提供了24個寫作技巧,讓靈感能突破框架,而用更好的創意包裝呈現出來。
寫作,不僅僅只需要感性的溫度,更需要不著痕跡的設計感、更引人入勝的鋪陳架構技巧,才不枉生命中這些真實發生過的動人歷程。
我想,就用寫作大師〈蔡淇華〉老師和閱讀寫作高手老師〈林怡辰〉的推薦序,來呈現這兩本書的精華內涵。
暑假,這套書值得中高年級以上親子一起悅心學習。
.................................................................
★林怡辰國小教師/閱讀推廣人
讀到這本《看故事,學寫作1—靈感篇》,我不禁眼睛一亮!
一直以來,常常被許多老師或家長請求推薦寫作書,但這點其實很困擾我。對我來說,寫作是種思考,在指導寫作的過程,是寫作者在心中不斷的和自己對話,將思考的軸線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如果需要指導,實在很需要指導者和寫作者不斷的交會討論,依據學習者的需求、興趣、想法、提問、回答,作個別化的回應和指導,實在很難從一些類似造樣造句式的練習本中,全然解決所有寫作困難。
而這本《看故事,學寫作1—靈感篇》,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從一個吸引孩子的故事入手:六年級女孩,寫也不出來、無法下筆,在心中對於寫作有著濃濃的抗拒和害怕,在一次次的故事軸線中開展,一點一滴的溶化內心的恐懼,看見自己害怕和掙扎,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不須和他人比較,將心中思考化成文字流瀉,抒發自己心中的點滴、用文字交流情感,原來,這麼簡單。
「靈感篇」從自由書寫開始。我最喜歡從好好生活開始,生活中不是沒有美麗,而是缺少看見的目光。每個孩子心中都有特別的寶藏,缺乏的,往往是看見和把寶藏寫下來的勇氣。從勇於寫下爛作文開始、書中找尋材料的閱讀心得、看見平凡中的不平凡、季節感受、花市等,打開探索的感官,啟迪接收的靈魂,生活中,處處是文章。
整本「靈感篇」一共有二十三節課,還有畫面感、思考力、字句詞彙的文字力量等,跟著故事主角一次次的體驗、學習、探索,彷彿也跟著突破、思考、前進、安心。
過程中,不說教、沒有標準答案,有的是故事及主角在面對寫作時的內心獨語,一而再再而三的,跟著主角的思緒,把腦中空白的畫面轉為抓住漂浮的靈感。也會遇到瓶頸,但書中在過程中說明、舉例、對比,甚至在讀故事過程中,不自覺讀完許多形容詞和思考脈絡,都是這本書和一般寫作書不一樣的地方,可見作者的巧思。就彷彿有位了解孩子的老師,正在對面輕輕和你聊著,說著故事,談笑中,靈感紛紛飛來。
每課之後,還有「牛刀小試」。在前面老師作足示範、引爆想像思考、給足信心、吊盡胃口後,小讀者們已經忍耐不住想要自己動筆試試。不管真正書寫,還是說說想想,都可。最後再參照「請你跟我這樣做」的貼心提醒和重點回顧,參與思考的寫作書,有了小讀者的真正練習,才能算是真正的閱讀完成。
內容,不落俗套;引導方式,創意無限;跟著思考寫作,有趣好玩有成效。對了,更棒的是,這本書還有「技巧篇」,年齡層是中學生,由第一本的創意寫作銜接到考試作文,並且導入文學性的表達與自我探索,非常全面且實用。
很開心遇見這本書,讓我面對師長推薦需求時,《看故事,學寫作》是害怕寫作孩子的第一選擇,在此誠心推薦!
.................................................................................................
蔡淇華 老師 推薦序
(充滿蟬鳴、風聲、對話、與故事的作文寶典)
你的孩子是否有小時候作文還不錯,作文變成考試後,就愈寫愈差的問題?或是作文時好時壞,有的題目剛好有靈感,有的題目完全不知如何下筆?還是容易偏題,看不懂題目,寫了半天還沒寫到重點?
如果有上述寫作的困難,沒關係,現在有李崇建與張佳詩合著的《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可以讓以上問題迎刃而解。這本書教導學生如何從「審題」到「選材」,一步步跟著引導練習,掌握寫作技巧。
例如在上一本「靈感篇」,「讓畫面定格」這一課,教你如何「再靠近一點」、「為文章進行3D改造」,最後「讓畫面說話」;又例如在這一本「技巧篇」裡,「因題制宜的審題練習」這一課,教你從「面對挫折(歷程)」、「戰勝挫折(行動)」、「挫折,使我成長(收穫)」、以及「名為「挫折」的朋友(定義)」等四個面向發散思考,以蒐集素材,最後一定可以整理出一篇好文。
還有聯考最常出的「雙軌式命題」,由兩個獨立詞語組成題目,如「失去與擁有」、「快與慢」、「成功與失敗」、「寬與深」、「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等兩個概念的題目,這本書也會教你從「對立」、「並重」、「兩者互為因果」等要素連結。教作文,更教生命思考。
這本書用三個青少年的生命故事串起專欄文章,希望藉由故事的渲染力,能開發寫作書的不同面向。角色的原型,其實是佳詩老師自己。佳詩老師在寫書的過程裡不斷回溯、探索,試著穿越時空把過去的缺口帶到未來,成為微光,分享給更多青少年讀者。
佳詩老師是說故事教作文的高手,崇建老師更是最厲害的說書人。現在兩人連璧出書,真是所有孩子的福音。
推薦大家入手這一本作文寶典,不僅可以充當教學參考,更可讓孩子讀完後,作文紙不再一片空白的,而是充滿蟬鳴、風聲、對話,與有趣故事的大作!
【書訊】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342?loc=P_0001_004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593503448?zone=book&lid=search&actid=WISE&kw=%E7%9C%8B%E6%95%85%E4%BA%8B%E5%AD%B8%E5%AF%AB%E4%BD%9C&pi=0
讀冊TAAZE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37487.html
MOMO購物網
https://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8939320&Area=search&mdiv=403&oid=1_1&cid=index&kw=%E7%9C%8B%E6%95%85%E4%BA%8B%E5%AD%B8%E5%AF%AB%E4%BD%9C
應和造句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彭斯第二次對中政策演說觀察】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月24日在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發表演說,這是繼去年10月4日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那場演說之後,再度發表對中美關係走向的重大宣示。無獨有偶,國務卿 蓬佩奧(Mike Pompeo)大約一週之後,於10月30日在哈德遜研究所也發表了一番對於中國的談話,我們可以視為美國行政部門對中國的一個階段性看法統整。
➤ 先來看一下中央社為大家整理的七大重點:https://pse.is/L897Q
➤ 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的分析:https://pse.is/MLWT6
這一陣子已經有很多評論分析了彭斯這篇演說內容的意義,在這邊我們也要提出一些觀察,尤其是來澄清一些普遍出現的迷思。
首先來看這個發表地點。
威爾遜中心這間智庫在意識型態的光譜上是屬於中間的、甚至比較偏自由派一些,這跟上次選在保守派色彩明顯的哈德遜研究所大異其趣。彭斯在演講一開頭就提到了威爾遜總統(Woodrow Wilson),他當年就是主張以國際建制(institution)來達到世界和平,屬於理想主義者,在現在可以被視為國際自由制度主義這類看法的先驅,認為國際組織可以促成國家間的合作。而且,他是民主黨的。
這樣的地點選擇以及演講開頭的切入點非常有意義。美國的輿論在這兩三年來有一個非常大的風向轉變。在近二十年來主流的看法一直認為,把中國納入國際體系當中,尤其是像世界貿易組織與各類國際組織,都將讓中國走向自由化的道路,愈來愈開放。可是,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人認知到這個看法是不可能實現。不過,「自由派」的學者們和政策圈的人士,對於川普政府採取「激烈」手段對待中國,仍然是非常不以為然,甚至還有很多人反對把中國崛起視為負面影響。自由派的學者們往往主張,若美國將中國視為敵人,那就會破壞兩國關係,更不可能達成外交政策的目標。
然而,美國一些最親中、最反對把中國描寫成負面影響的一些自由派媒體,最近也都出現了「轉向」,例如紐約時報。但是,政策圈的人們看法要改變,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那是過去二三十年來的主流思想。彭斯選在這樣一個地方發表、還刻意提到威爾遜總統,很顯然就是要把風向帶到更「跨黨派」的方向去。在演講內容彭斯也提到一些要與中國進行更多交流之類的提議,我們認為這就是一種想要「#突破同溫層」的策略。
第二,很多人說,彭斯的態度走向和緩。
這是完全錯誤的解讀。其實這篇的內容大多數都跟去年很相像,沒有什麼和緩的問題。看一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华春莹那些氣氣氣氣氣的回應就知道,後來外交部長王毅也跳出來罵彭斯胡說,可見這演講的每一點都有打到重點。
接續上一點,美國一直都很希望將中國變成一個負責任的國際行為者,這樣的思維是這二三十年來的外交政策主流思想,現在很多人認識到這很難達成,但大家還在討論到底該怎麼樣讓中國的行為正常一點。#美國從來沒有認為打垮中國共產黨會是最好的方式,目前的國安團隊也並沒有這樣的提議。在2016年保守派(共和黨)上台之後,所採用的方式是用貿易戰(提升關稅)來逼迫中國正視智慧財產權竊取的問題,還有中國不讓外國公司真正開放地在中國經營的問題;川普政府已經加了很多的關稅,目的就是要逼中國簽一個「正式的協定」(而且川普還明白指出,並不是MOU這種暫時協定)。許多人批評川普行事風格流氓、不按牌理出牌,事實也的確是這樣沒錯(看他寫給土耳其總統的信,還有寫給金正恩的信,完全突破大家對外交信件的想像),但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 #要簽一個自由開放的貿易協定。
最近幾次川普針對中國的談話,以及彭斯的這場演講,都完全沒有動到過去一年以來所加的各種關稅,也沒有取消接下來要加的最後一筆兩千多億商品的關稅,但還是會常被人說是退讓和緩和。彭斯在這篇演講當中的態度也是很清楚,美國希望中國達到真正的商業自由和開放、停止智慧財產權的竊取等問題。蓬佩奧的演說中也是清楚指出,中國正在進行「不公平的、掠奪式的經濟行為」,因此美國主要追求一種平等互惠的貿易關係。
對此,中國外交部的評論:
➤ 針對彭斯談香港及台灣問題
「以彭斯为首的一小撮美国政客在这些问题上颠倒黑白,说三道四,造谣污蔑,就是要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稳定和发展。」
➤ 針對貿易戰以及智慧財產權問題
「中方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
➤ 針對彭斯談一帶一路的非商業本質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正因如此,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中國官方的立場就是他們沒有任何問題,所有彭斯講的都是假的眼睛業障重,中國最愛和平、最尊重商業自由、最不會偷人智慧財產、最不會搞擴張主義,中國朋友最多(戈巴契夫頭髮最長,海珊最不愛打仗,青少年純潔協會最純潔,以下開放造句)。
#彭斯的發言每一點都踩在中國的痛處上:一帶一路、香港、貿易戰,每一點都是目前習近平最頭大的事。若真的要說他緩和,或許是因為第二年講這個主題,遠不如上一次那樣子帶給人們震撼。畢竟上一次的演講真的是完全顛覆了美國這二十多年來的外交政策主軸。而他在演說當中同時包含對中國的指責與交流提議,這可以顯現:川普政府的確是很想要達成一個協議,以及他們 #試著在面對不同的聽眾群體講話(正如我們在上一點當中提到的,自由派學者和政策圈的人們)。蓬佩奧演說的基調和彭斯基本上是互相應和的。
最有趣的是,中國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各大媒體、評論家,都在宣傳說美國退讓、緩和、中美關係春暖花開。大家可以想想看是為什麼。
第三,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彭斯通篇演說的重點之一就在提醒中國,美國從威爾遜總統以來,就負起了世界領導者的角色,並預設(及警告?)中國不可能在經濟上超越美國,也不可能取代這樣的角色。國務卿蓬佩奧同樣點出,中國對外輸出的價值觀和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造成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也在許多國家造成貪腐、債務陷阱等麻煩。
但大家必須注意,中國的宣傳系統仍然透過各種方式在宣傳中國愈來愈強、美國必定會輸這種論調,在台灣,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親中知識份子仍然幫忙宣傳,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例如透過line或微信群組所傳播的影片和文字,也繼續大量洗訊息。這對台灣方面的影響也是很大,因為像本站先前也分析過「韓國瑜取消訪美面試」這個事件,這是國民黨自1950年以來首次放棄跟隨美國外交政策,但小編們的觀察發現,國民黨內部也有非常多人覺得這沒什麼,「就是太忙了」,他們真心地覺得沒有美國方面的信任以及安全承諾對台灣來說也不會怎麼樣。這代表的是中共宣傳與資訊戰、輿論戰相當成功,我們認為這對國民黨以及台灣來說都相當危險,整體民意中有不少人仍然認為台灣的經濟希望在中國,以及貿易戰是美國的錯。
➤ 韓國瑜取消赴美面試:https://pse.is/LAXAK
第四,為什麼在十月底這個時機點發表對中政策談話?有一個考量是:中國在十月底進行的大事情是「#四中全會」。
四中全會的全名是「第十九屆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機構,通常在一屆五年的任期內,會召開大約七次會議,每年至少一次。中共在十九大之後已召開三次(2018年罕見地連續開兩次,包括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這樣的大事在內),但這次和上次相隔超過一年半,非常少見。在這段期間內除了有貿易戰、香港示威、中國經濟成長率大降等事件,還有各種內政外交的挑戰,尤其是習近平取消任期制以來,大家都在看中國怎麼應對這些事。
美方的立場非常清楚:中國必須真正地和美國簽訂正式的條約。彭斯很顯然是講話給中共的各主要政治人物和派系聽的。目前四中全會開完了,看起來習近平是有搞定內部的政爭,進而鞏固了權力。而且開完會之後看來中國又繼續對貿易協定採取拖字訣了。(再加上原本預訂要在APEC峰會會議上面見面並簽協議的智利,因國內動亂而取消了APEC會議……完全可以名正言順地拖下去)
第五,對台灣的外交政策來說,彭斯的演講內容有幾點可以思考。目前中美關係有太多事情必須處理,習近平也顯然地是忙於內政外交的各個急迫議題,還得面對權力鬥爭(威權國家的特色就是沒有公開的權力競爭機制,只能透過各種非正式管道去鬥爭),對中國來說沒有需要改變對台基調,就是繼續使用各種的經濟收買、文攻武嚇、繼續在台灣各層面的滲透;從美國角度來看,台灣議題是對中國政策的重要一環,但短時間內看起來並沒有重大變化的可能性,所以在這篇演講當中談到台灣的部份都跟去年差不多。我們必須要認識美國的國家利益是什麼,套句國務卿龐佩歐的話:「一個繁榮、自由、尊重人權的中國」以及「平等互惠的貿易關係」,這個互惠/對等(reciprocity)現在是美國追求的主要重點。美國本來就沒有要尋求打垮中國共產黨。
實際上我們也不可能期待美國的對台政策一下子有什麼重大改變,我們要做的是,確定目前的各種「正常化」途徑可以繼續下去(參考這篇:【台美關係很好,但為何不直接建交呢?】https://pse.is/MD6LV;以及這篇【台美關係沒有實質進展?】https://pse.is/JF92U),然後繼續加強自我防衛的能力(也包括要針對中國的各種滲透做反制),繼續加強與所有理念相近國家的友誼。
在此之前,認識中美關係、台美關係,大概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事。
➤ 本文精要版日前發表在 上報:https://pse.is/M4QNC
應和造句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彭斯第二次對中政策演說觀察】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月24日在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發表演說,這是繼去年10月4日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那場演說之後,再度發表對中美關係走向的重大宣示。無獨有偶,國務卿 蓬佩奧(Mike Pompeo)大約一週之後,於10月30日在哈德遜研究所也發表了一番對於中國的談話,我們可以視為美國行政部門對中國的一個階段性看法統整。
➤ 先來看一下中央社為大家整理的七大重點:https://pse.is/L897Q
➤ 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的分析:https://pse.is/MLWT6
這一陣子已經有很多評論分析了彭斯這篇演說內容的意義,在這邊我們也要提出一些觀察,尤其是來澄清一些普遍出現的迷思。
首先來看這個發表地點。
威爾遜中心這間智庫在意識型態的光譜上是屬於中間的、甚至比較偏自由派一些,這跟上次選在保守派色彩明顯的哈德遜研究所大異其趣。彭斯在演講一開頭就提到了威爾遜總統(Woodrow Wilson),他當年就是主張以國際建制(institution)來達到世界和平,屬於理想主義者,在現在可以被視為國際自由制度主義這類看法的先驅,認為國際組織可以促成國家間的合作。而且,他是民主黨的。
這樣的地點選擇以及演講開頭的切入點非常有意義。美國的輿論在這兩三年來有一個非常大的風向轉變。在近二十年來主流的看法一直認為,把中國納入國際體系當中,尤其是像世界貿易組織與各類國際組織,都將讓中國走向自由化的道路,愈來愈開放。可是,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人認知到這個看法是不可能實現。不過,「自由派」的學者們和政策圈的人士,對於川普政府採取「激烈」手段對待中國,仍然是非常不以為然,甚至還有很多人反對把中國崛起視為負面影響。自由派的學者們往往主張,若美國將中國視為敵人,那就會破壞兩國關係,更不可能達成外交政策的目標。
然而,美國一些最親中、最反對把中國描寫成負面影響的一些自由派媒體,最近也都出現了「轉向」,例如紐約時報。但是,政策圈的人們看法要改變,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那是過去二三十年來的主流思想。彭斯選在這樣一個地方發表、還刻意提到威爾遜總統,很顯然就是要把風向帶到更「跨黨派」的方向去。在演講內容彭斯也提到一些要與中國進行更多交流之類的提議,我們認為這就是一種想要「#突破同溫層」的策略。
第二,很多人說,彭斯的態度走向和緩。
這是完全錯誤的解讀。其實這篇的內容大多數都跟去年很相像,沒有什麼和緩的問題。看一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华春莹那些氣氣氣氣氣的回應就知道,後來外交部長王毅也跳出來罵彭斯胡說,可見這演講的每一點都有打到重點。
接續上一點,美國一直都很希望將中國變成一個負責任的國際行為者,這樣的思維是這二三十年來的外交政策主流思想,現在很多人認識到這很難達成,但大家還在討論到底該怎麼樣讓中國的行為正常一點。#美國從來沒有認為打垮中國共產黨會是最好的方式,目前的國安團隊也並沒有這樣的提議。在2016年保守派(共和黨)上台之後,所採用的方式是用貿易戰(提升關稅)來逼迫中國正視智慧財產權竊取的問題,還有中國不讓外國公司真正開放地在中國經營的問題;川普政府已經加了很多的關稅,目的就是要逼中國簽一個「正式的協定」(而且川普還明白指出,並不是MOU這種暫時協定)。許多人批評川普行事風格流氓、不按牌理出牌,事實也的確是這樣沒錯(看他寫給土耳其總統的信,還有寫給金正恩的信,完全突破大家對外交信件的想像),但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 #要簽一個自由開放的貿易協定。
最近幾次川普針對中國的談話,以及彭斯的這場演講,都完全沒有動到過去一年以來所加的各種關稅,也沒有取消接下來要加的最後一筆兩千多億商品的關稅,但還是會常被人說是退讓和緩和。彭斯在這篇演講當中的態度也是很清楚,美國希望中國達到真正的商業自由和開放、停止智慧財產權的竊取等問題。蓬佩奧的演說中也是清楚指出,中國正在進行「不公平的、掠奪式的經濟行為」,因此美國主要追求一種平等互惠的貿易關係。
對此,中國外交部的評論:
➤ 針對彭斯談香港及台灣問題
「以彭斯为首的一小撮美国政客在这些问题上颠倒黑白,说三道四,造谣污蔑,就是要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稳定和发展。」
➤ 針對貿易戰以及智慧財產權問題
「中方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
➤ 針對彭斯談一帶一路的非商業本質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正因如此,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中國官方的立場就是他們沒有任何問題,所有彭斯講的都是假的眼睛業障重,中國最愛和平、最尊重商業自由、最不會偷人智慧財產、最不會搞擴張主義,中國朋友最多(戈巴契夫頭髮最長,海珊最不愛打仗,青少年純潔協會最純潔,以下開放造句)。
#彭斯的發言每一點都踩在中國的痛處上:一帶一路、香港、貿易戰,每一點都是目前習近平最頭大的事。若真的要說他緩和,或許是因為第二年講這個主題,遠不如上一次那樣子帶給人們震撼。畢竟上一次的演講真的是完全顛覆了美國這二十多年來的外交政策主軸。而他在演說當中同時包含對中國的指責與交流提議,這可以顯現:川普政府的確是很想要達成一個協議,以及他們 #試著在面對不同的聽眾群體講話(正如我們在上一點當中提到的,自由派學者和政策圈的人們)。蓬佩奧演說的基調和彭斯基本上是互相應和的。
最有趣的是,中國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各大媒體、評論家,都在宣傳說美國退讓、緩和、中美關係春暖花開。大家可以想想看是為什麼。
第三,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彭斯通篇演說的重點之一就在提醒中國,美國從威爾遜總統以來,就負起了世界領導者的角色,並預設(及警告?)中國不可能在經濟上超越美國,也不可能取代這樣的角色。國務卿蓬佩奧同樣點出,中國對外輸出的價值觀和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造成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也在許多國家造成貪腐、債務陷阱等麻煩。
但大家必須注意,中國的宣傳系統仍然透過各種方式在宣傳中國愈來愈強、美國必定會輸這種論調,在台灣,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親中知識份子仍然幫忙宣傳,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例如透過line或微信群組所傳播的影片和文字,也繼續大量洗訊息。這對台灣方面的影響也是很大,因為像本站先前也分析過「韓國瑜取消訪美面試」這個事件,這是國民黨自1950年以來首次放棄跟隨美國外交政策,但小編們的觀察發現,國民黨內部也有非常多人覺得這沒什麼,「就是太忙了」,他們真心地覺得沒有美國方面的信任以及安全承諾對台灣來說也不會怎麼樣。這代表的是中共宣傳與資訊戰、輿論戰相當成功,我們認為這對國民黨以及台灣來說都相當危險,整體民意中有不少人仍然認為台灣的經濟希望在中國,以及貿易戰是美國的錯。
➤ 韓國瑜取消赴美面試:https://pse.is/LAXAK
第四,為什麼在十月底這個時機點發表對中政策談話?有一個考量是:中國在十月底進行的大事情是「#四中全會」。
四中全會的全名是「第十九屆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機構,通常在一屆五年的任期內,會召開大約七次會議,每年至少一次。中共在十九大之後已召開三次(2018年罕見地連續開兩次,包括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這樣的大事在內),但這次和上次相隔超過一年半,非常少見。在這段期間內除了有貿易戰、香港示威、中國經濟成長率大降等事件,還有各種內政外交的挑戰,尤其是習近平取消任期制以來,大家都在看中國怎麼應對這些事。
美方的立場非常清楚:中國必須真正地和美國簽訂正式的條約。彭斯很顯然是講話給中共的各主要政治人物和派系聽的。目前四中全會開完了,看起來習近平是有搞定內部的政爭,進而鞏固了權力。而且開完會之後看來中國又繼續對貿易協定採取拖字訣了。(再加上原本預訂要在APEC峰會會議上面見面並簽協議的智利,因國內動亂而取消了APEC會議……完全可以名正言順地拖下去)
第五,對台灣的外交政策來說,彭斯的演講內容有幾點可以思考。目前中美關係有太多事情必須處理,習近平也顯然地是忙於內政外交的各個急迫議題,還得面對權力鬥爭(威權國家的特色就是沒有公開的權力競爭機制,只能透過各種非正式管道去鬥爭),對中國來說沒有需要改變對台基調,就是繼續使用各種的經濟收買、文攻武嚇、繼續在台灣各層面的滲透;從美國角度來看,台灣議題是對中國政策的重要一環,但短時間內看起來並沒有重大變化的可能性,所以在這篇演講當中談到台灣的部份都跟去年差不多。我們必須要認識美國的國家利益是什麼,套句國務卿龐佩歐的話:「一個繁榮、自由、尊重人權的中國」以及「平等互惠的貿易關係」,這個互惠/對等(reciprocity)現在是美國追求的主要重點。美國本來就沒有要尋求打垮中國共產黨。
實際上我們也不可能期待美國的對台政策一下子有什麼重大改變,我們要做的是,確定目前的各種「正常化」途徑可以繼續下去(參考這篇:【台美關係很好,但為何不直接建交呢?】https://pse.is/MD6LV;以及這篇【台美關係沒有實質進展?】https://pse.is/JF92U),然後繼續加強自我防衛的能力(也包括要針對中國的各種滲透做反制),繼續加強與所有理念相近國家的友誼。
在此之前,認識中美關係、台美關係,大概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事。
➤ 本文精要版日前發表在 上報:https://pse.is/M4Q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