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憶母追思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憶母追思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憶母追思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憶母追思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71的網紅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母難日 這二天收到非常多朋友的祝福,在此特別感謝各位好朋友,這些溫暖的祝福與關心都讓及然深深感動,也祝福各位好朋友都能夠天天快樂、天天開心、事事順利! 我們都知道,生日就是母難日,所以今日一早,我特別翻開日記,逐頁尋找有關母親的記憶... 2010年5月份自美國返回台灣的這段日子,將近三個月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4的網紅義起幸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

憶母追思文 在 輕描淡寫✍️ᴴᴬᴺᴰᵂᴿᴵᵀᴵᴺ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17 18:46:18

//往下閱讀 這樣柔軟又堅韌的妳, 讓我感到無比驕傲。 #寫給天堂媽媽的情書 本書是由日本13個民間團體共同組成的倡議組織,並自2018年起,發起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追思書信徵文大賽」,從三千多份投稿中選出50封感人至深的給媽媽的信,信件中有人「回憶遙遠的那一天」,也有人沉浸在「猝不及防的離別...

憶母追思文 在 Kristi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2 22:48:17

《風之電話亭》Laura Imai Messina ⠀⠀⠀⠀⠀ ⠀⠀⠀ 從 2011 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與隨之而來的海嘯過後,這座真實存在於岩手縣大槌町的老舊白色「風之電話亭」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沒有接上電話線,矗立在海邊的山丘上,成為無數電影與小說創作的靈感。因為失去至親的無數人們不辭千里來到此...

憶母追思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9:34:11

#關鍵圖表|2020年被帶走的那些人們,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2020年有許多運動界、演藝圈、文學界或政治界的人一一離世,他們的離開,無論是否與武漢肺炎有關,也讓還活著的人,對生命無常可能產生更深刻的體會。 雖然這些人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們活著時,曾努力創造出來的一切、他們的精神、留下來的訊息、帶...

  • 憶母追思文 在 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4-08 09:50:06
    有 0 人按讚

    母難日

    這二天收到非常多朋友的祝福,在此特別感謝各位好朋友,這些溫暖的祝福與關心都讓及然深深感動,也祝福各位好朋友都能夠天天快樂、天天開心、事事順利!

    我們都知道,生日就是母難日,所以今日一早,我特別翻開日記,逐頁尋找有關母親的記憶...

    2010年5月份自美國返回台灣的這段日子,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是我入社會以來,陪伴在母親身邊最長的一段日子,也深深的讓我感到無盡的內疚與不捨… 過去不知到有多少個晨昏寒暑,都沒能體會母親望兒歸來的殷殷期盼,如今想要握著母親的手,已是永遠不能的遺憾了!

    希望大家都能將我的錯誤當作一個最壞的例子,有時間就多多關心身旁的至親,不要有任何的遺撼,以下是我在母親告別式上宣讀的憶母追思文,也再次感謝大家的關心與祝福!

    憶母追思文

    正值八月酷暑的日子,窗外的烈陽從早上七點就開始發威了,天空一片湛藍,只有幾朵潑墨似的雲彩,點綴天際,思緒彷彿回到2010年五月份,在美國德州南部的Al Paso,當時我正在旅館裡整理上班的公事包,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接起電話,聽到父親的聲音從遙遠的台灣傳來,有點意外,但更令我震驚的是母親的病情…

    一直以來,在我有記憶開始,母親原本是一個活力十足,從早忙到晚都不曾見她喊累的人,好像家中總有忙不完的事。印象中,每天早上被母親從床邊輕輕喚醒的時候,桌上總有裝滿愛心的早餐,而後院的曬衣架上也早已晾滿大大小小的衣物,家中的一切總是井然有序,而母親的手中,還不斷的來回交錯,鉤打著做家庭代工的毛衣及毛帽,不懂事的我總喜歡跑去依偎著母親撒嬌,吵著要母親餵我吃早餐,而無論多忙,母親也一定會溫柔的摸摸我的臉頰,然後一邊滿足我的要求,一邊趕著手中那份貼補家用的工作…母親從不會生氣的把我支開,這是我最原始的記憶。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母親不見了,渾然不懂大人世界的我,看著父親匆忙的整理一些盥洗用具及母親的衣物,然後帶著我到醫院去。

    看到母親躺在一張病床上,我天真的跑去抓著母親的手,問她為什麼會睡在著裡,母親也總是溫柔的摸摸我的臉頰…那個熟悉的感覺讓我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事需要擔心,但從此以後,記憶中的母親便和醫院有了非常緊密的關係,隨著住院次數的增加,住院時間的增長,父親的臉上始終掛著憂慮,我才慢慢瞭解,原來母親罹患了非常嚴重的心臟病。

    在物質缺乏的那個年代,小時後我們家的日子也常常捉襟見肘,而母親的病,更為這個家的經濟狀況,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尤其是在醫藥及社會福利還不夠發達的當時,動輒數萬到十幾萬的醫療及手術費用,往往讓父親及母親愁容以對。但母親堅毅的個性,從不肯讓這個重擔完全落在父親的肩頭上,即便拖著身上的病痛,她還是想盡辦法去打工、兼差,找尋任何可以增加家庭收入的機會,甚至是背著父親偷偷去找工作。也為了要有一份較豐厚穩定的收入,母親竟然跑去榮總餐廳從事廚房裡的吃重工作,為此,父親和母親還大吵了好幾次,也冷戰了好一段時間,但母親總是以驚人的毅力,硬是撐起這個家的內外事務,從未被身體的病痛所折服。

    過去,我們都以為這是母親不服輸的個性使然,其實,這是母親對父親最深沉的愛,在母親最後住院的這段日子裡,有一天下午,當母親趁著父親不在病床旁邊的時候,對我交代了要如何如的照顧父親時,我才瞭解到,母親的毅力是來自於對父親的那份堅定不移的愛。也因著這份對父親及家人的愛,她決定要再度接受危險率遠大於成功率的第四次心臟瓣膜手術。手術當天早上,母親滿心歡喜的對我們說,等手術過後,她就可以陪著父親一起去蘇州探視大伯父及姑姑一家人,然後再陪父親到那個最想去的觀音廟裡禮佛。看著她充滿喜悅的訴說著要如何安排這段行程時,眉宇之間透露出的神采是多麼的令人動容,彷彿身上的病痛早已完全消失了,當下我們也深信,母親一定能走過這個人生的關卡,現在回想起來,那是母親最後一次對我們說話,也是最後一次的分享她的喜悅。

    母親走了,經過了三個月的病榻搏鬥,母親還是在八月二日走完了這一趟充滿荊棘艱苦的人生。好幾次,我都會不自主的抓起母親腫脹的雙手,貼在自己的臉頰上,企圖去找回那個從小到大,母親最常摸摸我的臉頰,帶給我無限溫暖與安慰的那種感受,而每當我閉上雙眼去感受母親的雙手時,心中也一直期待母親會在一剎那間,再度轉醒過來。而這三個月的過程亦如她人生的縮影,養女的童年歲月、貧窮的成長過程、台北街頭的擺攤維生、日夜忙碌的打工日子、結婚生子及持家… 母親不平靜的一生,即便到了最後階段,老天爺仍然不斷的給她考驗,有好幾度,醫師已通知我們母親可能大限在即,但總在我們已瀕臨絕望的一刻,母親竟然又奇蹟似的甦醒過來,雖然無法言語,但從她深遂的眼框裡,又露出了那股不向病痛屈服的堅毅眼神,連主治醫師都不得不讚嘆母親的意志力。

    在母親反覆昏迷的日子裡,除了擔憂母親身體的病痛之外,最讓我感到無助的,是內心的空虛與惶恐,我不斷的問自己,人生的目的及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對這麼深沉而巨大的震撼,那個給予我生命及身體的母親,似乎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上了,我該如何面對這一切呢?我能為母親做些什麼呢?就在這個時候,一些來自於上天的垂憐以及宇宙萬物的本體呼喚,不斷的帶來各種啟示與因緣,讓我開始接觸到很多宗教的典籍及前輩大德的文章,好像是為我開啟了一道探尋生命真諦的大門,從老子的道德經、佛教的心經、金剛經,到華嚴科學的宇宙觀,甚至是西方的聖經、量子物理學,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卻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時空旅程。過去,我從未認真的去看待宗教,或是對宗教充滿偏頗的理解,但這段追尋真理的過程中,我才真正重新認識自己生命的本有,體認到「靈識」才是生命的「真我」,正面思維會產生和宇宙意識互相感應的正向頻率,使人具備信心、希望、快樂的能量。

    佛經上所說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就像投影機,個人的因緣和增上緣會改變所經歷的外境,就像切換不同頻道一樣,形成個人特有的時空經驗或命運。而一生的命運是「不斷變現業力」及「造業(創造自己的未來)」的結果。於是,我開始天天為母親念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試著透過「神識」的層次來與母親互動,最後,雖然母親仍然決定放下這一生,但我深深理解,最後這段日子的一切機遇,正是母親再次告訴我對生命永不看破、永不放棄的精神。

    回顧母親苦難的一生,她是在運用這一生的經歷及智慧,來成就我們,每當我最困頓的時候,她會用最寬柔的心來鼓勵我:「一時希望的挫敗,必定是另一個生命轉折的機會」,的確,這段歷程可以用一首詩來表達:

    為渡母難而習經,實受母難有所悟,
    何事勞生終草草,菩提樹下母所渡。

    這也是我能有機會成長,能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的根本因緣。

    顧及然 敬筆
    2010/8/17

  • 憶母追思文 在 義起幸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2:28:15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 憶母追思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11-10 08:00:00

    (公教報訊)教區神父劉玉亭(圖)十一月七日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九歲。劉神父曾服務荃葵青區多年,對本地教育及聖樂亦貢獻良多。

    劉神父原籍上海,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生,四九年來港,早年為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十六年去培育修生。

    其後劉神父加入香港教區並於一九七一年晉鐸,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及在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接受神學培育。

    他七二年服務聖保祿堂;七二至九二年擔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92至2001年服務葵涌聖斯德望堂。他亦曾於九六至九七年擔任教區青年中心主席,及為多間天主教學校擔任校監。之後他轉到荃灣聖母領報堂區出任助理主任司鐸,2001年榮休後入住上水聖若瑟安老院。

    此外,他熱愛音樂,熟悉作曲,曾創作多首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

    另取材自網上訪問作品:
    劉玉亭神父- 河北省霸縣人,1927年3月21日出生
    - 1971 年晉鐸
    - 曾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
    - 未加入香港教區前是聖母昆仲會會士,曾擔任院長之職
    - 1972-1992年出任荃灣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
    - 1992-2001年出任下葵涌聖斯德望堂主任司鐸
    -多年來創作多首耳熟能詳的聖樂作品,包括:"上主萬有天主"、" 請你們頌揚上主" 等
      凡事相信"都是天主安排"的劉玉亭神父追隨聖召六十年,原來當年是因為漂亮的修士制服而加入昆仲會做備修生!劉神父 12 歲入備修院,當時修生約有 90 人。後來,有不少修生到了外國讀大學,接著便結了婚,修院最後只剩下六、七人。 而劉神父則選擇服從天主的安排,服務教會幾十年。劉神父表示生活過得很充實!
      21歲時,好動且喜歡幫助別人的劉神父決定轉行做神父。"做修士只可教書,又多規矩",先後在瑞士修讀教育和在台灣輔仁大學讀神學的劉神父覺得做修士未能達到幫助別人的志願,所以他矢志要做神父。可是,做神父的路並不易走。七十年代初,教區開辦大量中、小學需要神父擔任校監,而剛晉鐸的神父就可以做校監。在那時,徐誠斌主教看中他,要他升做神父並管理港九新界共23間學校。 因此,身邊的人都覺得劉神父要升神父是"驕傲"的表現,加上當時的人都對"北方"神父有偏見,劉神父的路就更困難重重。
    被罵"上海佬" 作品淪為"垃圾"
      原籍上海且操流利的普通話的劉神父早在修生年代時常常彈琴、唱歌,還會作曲!不過,上海人的身份卻令他的創作路處處碰壁。1969年,還在台灣輔仁神學院的劉神父帶了一本叫"聖經樂章"的中文歌集介紹給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神父。 那位神父看到是那本台灣出版的歌集鄙視他說:"劉修士,『上海佬』寫的!要用普通話唱,垃圾!"奇怪的是在短短三、兩個月內,於香港很多聖堂內都聽到歌詠團唱 "上主萬有天主"、"請你們頌揚上主"等由劉玉亭神父創作的歌曲。
      時至今日中港兩地的聖堂還在唱劉神父的歌。不過,當時有些教友都坦言對普通話歌受不了!劉神父記得一次歌詠團試唱 "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有一教友告訴他:「修士,我頂唔順!」現在廣東歌和普通話歌都被教友接受。在今年年初,劉神父到內地參加彌撒,內地教友依然在唱他的歌。當大家知道劉神父是作曲的幕後功臣,大家既意外又興奮地不忘感謝神父的貢獻。對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努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是莫大的欣慰和鼓舞!
      從事教育工作數十載的劉神父認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要以基督的愛為中心 。在瑞士修讀教育時,曾有一位瑞士教授神父對他說:「別用手段討人歡心,你應要以基督的愛使人開心!」 劉神父銘記這一句說話並實踐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認為教育成績差、品德劣的學生是教會辦學的本份。 所以劉神父的學校會收取一些成績欠佳、品德不好的學生,他希望能透過給學生的鼓勵、以基督的愛使學生進步 。
      有「荃灣王」稱號的劉玉亭神父多年來於荃灣區工作,葵青區的每一個堂區都是由劉神父一手創立!又要擔任港九新界多間學校的校監,壯年時的劉神父經常要駕車出入荃灣區到香港各區「四圍去」。 然而他沒有為舟車勞頓而感到疲累,反而他的坐駕成了創作靈感的來源地! 劉神父得意地憶述當年在駕車時有了靈感、腦裡浮現出一些 melody,他回到家覺得「差不多」就用筆記錄下來。教區的第一首中文歌"主呀!我相信在禮儀中" 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劉神父坦言忘記了作品數量,他又表示現今有很多新秀人才,所以現在不作曲了。
      劉神父於昆仲會擔任院長 16 年,招收過無數修生。 曾有一位青年來找他表示要做修士,詳談後青年坦白地告訴劉神父:「我的女朋友不愛我!」劉神父回答說:「你很坦白,但你沒有聖召。」之後,劉神父勸青年回去找個好女孩,做修士、神父是不能急,要勤辦告解、勤領聖體和多參與彌撒。 劉神父覺得男孩喜歡女孩;女孩喜歡男孩是很正常的事,如果青年告訴他對女孩沒有興趣是不正常、是講大話!真正的聖召是為了天主、為了工作而放棄喜歡異性的權利,假使受了刺激而想做神父、修士是逃避的表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