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憂鬱自傷 防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憂鬱自傷 防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憂鬱自傷 防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憂鬱自傷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盈響力閱讀 ]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整合家庭系統 #阿德勒正向教養 #i世代數位網路世代特性 校園心理師陳雪如,將校園議題,運用諮商和輔導的概念,給與家長和師長輔導指南。 這本書中從校園心理師處理的三級議題- 憂鬱、自傷、思覺失調等評估判斷回推, 引導家長和師長如何一同從初級預防和二級辨識的...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簡單的幾句話、一些關注、一段陪伴👩‍❤️‍👩 對身邊心情低落的人都可以是種支持 甚至拉回一顆沮喪的心❤️ 我想知道 #看聽轉牽走 https://fb.watch/1Xhjzsjx2h/ 幸福捕手線上課程第1彈 https://fb.watch/1XhAaJtDRh/ 幸福捕手線上課程第2彈 h...

  • 憂鬱自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4:17:28
    有 39 人按讚

    [ 盈響力閱讀 ]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整合家庭系統 #阿德勒正向教養
    #i世代數位網路世代特性
    校園心理師陳雪如,將校園議題,運用諮商和輔導的概念,給與家長和師長輔導指南。
    這本書中從校園心理師處理的三級議題-
    憂鬱、自傷、思覺失調等評估判斷回推,
    引導家長和師長如何一同從初級預防和二級辨識的觀點,
    關心身邊的人。協助我們一同來關心,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
    #3大關鍵思維×#4項家長覺察×#6種頭痛情境
    協助家長們回歸溫柔堅定的教養處方,這本書的青春期涵概12歲到22歲之間的孩子,大腦25歲左右才會成熟,在大腦穩定之前,協助孩子建構基底穩健的大腦,尋回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情感連結!
    #親子天下
    博客來網路書店參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880?sloc=main

  • 憂鬱自傷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9 12:18:05
    有 47 人按讚

    【#編輯OOXX】
    〈很多時候我只是一直聽,一直聽,像個迎接放學孩子回家的媽媽〉
     
    有著烏黑長髮的國中少女,因為快把自己的頭髮拔到禿頭了,而被爸爸拎來這個診間。
    這裡是兒少精神專科(兒童心智科)謝醫師的診間,看的是從零歲到十八歲的兒童和青少年。
    但是讀著謝醫師筆下與孩子之間的故事,有種恍惚,醫師是專業與溫柔兼具的母親。
    一次一次回診,少女獨自在診間傾訴著日常、心情,而漸漸地,造成她憂鬱、自傷、患了「拔毛症」無法控制地不斷拔頭髮的原因,終於從一小角開始,浮出了水面。
    在她很小時,母親生弟弟難產過世了,爸爸獨力撫養姊弟倆,這樣一家三口的生活卻在爸爸交了女朋友後改變了──或說,少女的心情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好害怕爸爸的愛被「阿姨」瓜分,但另一方面卻也明知爸爸終於有了新戀情真好。一方面很想為親愛的爸爸感到高興,然而另一方面,祝福是怎樣也說不出口。
    對於稚嫩兒童來說,父母像一張籠罩著自己的安全網;對於開始發展自我、同儕關係的青少年而言,家庭是他們往外跨步時,重要的支持及後盾。恐懼會失去父愛的不安全感,造成少女的情緒不穩定、抗拒與父親對話。但這其實是因為她不知道背後還有沒有人會接住她,她實在不曉得該怎麼辦啊。
    大人總說,長大了,該懂事了,爸爸(媽媽)好辛苦,要體諒……
    可她只是一個好怕爸爸會離開自己的孩子。
      
    謝醫師這麼寫道:很多時候我只是一直聽,一直聽,像個迎接放學孩子回家的媽媽。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內心裡渴望的,只是有人能夠專心地聽、細心地聽,聽出他們自己都還理不清、說不清的──
     
    「人被理解與涵容之後,才會產生力量,往成長的方向前進和探索。」謝依婷醫師如是說。

     
    (6)

  • 憂鬱自傷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1 07:14:00
    有 608 人按讚

    正向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少年若與他人有較緊密的連結、正向的自我形象,還有較社會性的認知與行為技巧,除了會有較正向的情緒外,也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犯罪。

    人都需要自我肯定與受到他人肯定,也需要滿足內心深處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儘管幸福感是主觀的,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但對少年而言,若是能從家人、朋友等人得到滿足,自是不需要從其他問題管道獲得幸福感。

    因此青少年心裡要的不多,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種幸福感,他們自然會長成健康、幸福及完整的成年人!

    取自《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

    ……………………………………………………………

    各位朋友,早安:

    上次直播我感覺遺憾的,是沒好好談到霸凌議題。這本書的內容真的相當豐富,把犯錯到犯罪之間的路徑也帶了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47924389171454

    這篇摘文的重點有四個:霸凌與預防霸凌、霸凌事件的長期影響、檢討受害者的文化、幸福是減少犯罪的重要元素。這四個重點其實環環相扣,再搭配上我附上的圖,看到我們在關係中可能缺少的,還有將來我們可以練習的方向。

    其實別說兒童與青少年,對很多成年人來說,愛和關心、歸屬感、信任的需求,也不一定得到滿足。自我肯定與社交技巧訓練,也都是一輩子要學習的功課。

    「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認為刑事司法的新思維,重點要放在修復因犯罪而撕裂的社會人際關係。」
    「正義恢復最關鍵的目的是修復兩者之間原本的信任關係,以及弭平社會撕裂的傷口疤痕。」

    目前霸凌事件的處理,有人推修復式正義。這應用在社會上、在家庭裡,都能帶來一種新的思維:到最後處罰誰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個人與關係的修復!

    就關係來說,遇上逆風與打擊,那是稀鬆平常。但我們如果希望滿足自己愛和關心、歸屬感、信任的需求,我們還是要從自我肯定與社交技巧的強化,展開修復。

    也就是,我們透過理解與諒解的耕耘,能帶著我們走到和解的面前,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剛好,之前在談《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提到相關的概念。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581927152056543

    祝願您,能從關心自己、愛自己開始,那一直是每一條路的起點!

    ……………………………………………………………

    【文/ 陳建安】

    ■ 站起來,拒絕被霸凌的命運自己的人生自己救

    被霸凌的原因很多樣,很多並不是被霸凌者本身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我們可以積極做出一點努力,以避免或幫助自己脫離被霸凌的命運。

    對於如何預防與避免被霸凌相關資訊有很多「官式」的說法,例如,跟老師說、請老師介入、提升同理心訓練、加強品格教育、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希望受到這樣的對待,甚至還會建議被霸凌者能與對方好好溝通等。沒錯,改變教育現場與學校系統的友善性等這些都是可行的辦法,但是否真切有用呢?許多經歷霸凌的被害者或第一線霸凌防治工作者都知道,上述這些似乎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或力道不足之感。

    我們必須體認到生存在這個現實社會裡,還是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自己救」的體悟。因此以下有幾點自救的務實建議:

    1. 讓自己強起來。
    被霸凌者雖然不都是弱者或活該罪有應得,但要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讓自己容易成為霸凌的被害者?你要讓自己有能力、勇氣去面對那些可能以某些形式欺凌你的人,才是根本之道。甚至畢業出社會後,你還是需要靠自己獨力去面對生活與人際間的權力衝突及挑戰困難。因此,要提升自信與溝通能力等,讓對方知道你也不是好欺負的!

    2. 多交幾個朋友。
    這不是呼籲,而是實際的數學問題,更是一個團體動力關係。當你被霸凌時,可能你的陣營就只有你,必須孤伶伶地對抗惡勢力。但你若交了一位、五位,甚至更多位班上的同學,此時情勢就是二對四十八或五對四十五,比例上變成一比二十四和一比九了。相信我,我們不是要拉幫結派或利用朋友。但你要知道,在需要的時候有朋友願意拉你一把,對在這個社會生存是很重要的。

    3. 能閃就閃。
    隨著年紀成長,我們的經驗也會累積,這些可以說是生存的智慧吧!我們知道不要與人為敵,但是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們也不可能跟所有人交集或成為好朋友。因此要學會辨識,有些人你能閃則閃,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中不需要跟某些人有互動,這只會增加被害風險。有時你遇到的問題,就算是大人或專家也需要費很大工夫去處理,或者也處理不了。所以把人生的精力多放在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上,不要陷在這泥沼裡。有道是:「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

    4. 避免挑釁。
    霸凌與暴力的發生有時是一種雙方互動下的產物。在電影、電視影集裡,我們常會對一段情節印象深刻。當男女主角在吵架的時候,雙方都處於情緒高亢、憤怒至極時,攻擊行為可能就在如下的故事情節中發展:
    女:你打啊,有種你打我呀!
    男:妳再說,妳不要以為我不敢打妳!
    女:那你打啊,你敢打我試試看!
    男:(啪⋯⋯一個巴掌真的就甩在對方臉上)
    女:你敢打我,你真的敢打我⋯⋯(不可置信地狠瞪著對方,還一手摀著臉)  

    別挑釁、別逞口舌之快,因為你不知道人在情緒失控下,會做出什麼不可預測的行為出來!

    正向看待霸凌,並不是希望或歡迎霸凌。但若哪天發生了,在不造成生命威脅與重大安全傷害下,你可以選擇用正向心理的觀點看待。這是正向被害心理學提到的:既然不幸的事件發生了,我們要從負面經驗中找到成長和正向的力量。例如,從中了解、體會寬恕、堅毅、正義、憐憫及同理等正向美德。孩子,你若能了悟這些正向心理,克服與解決霸凌困境,你的人生會更偉大!

    遇到和預防事件的發生是兩碼事。當然我們要有被害預防的警覺,我們可以保證不霸凌別人,但無法保證自己不被霸凌。因此不要期待別人都會公平對待異己或同理自己。

    …………

    ■ 霸凌的長遠影響—四十年後傷害依然存在

    霸凌(肢體、精神、性及關係)被害會因個人特質(性格、認知、能力、資源多寡)及透過直接與間接形式,如:網路、謠言、文字、剝奪等有形無形手段而有不同影響,並且也會因為角色型態而產生不同的衝擊。

    在兒童時期被霸凌的人,在五十歲時有較差的身體、心理健康及認知功能。而同年齡時期若經常被霸凌者,他們有更嚴重的憂鬱、焦慮失調及自殺想法。此外,這群被害者也比較容易出現低教育程度,尤其男性更容易失業或收入較低。同時社會關係與幸福程度也受到影響,受霸凌者較不易維持關係、好的社會支持,以及低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許你會認為這群被害者本身有較差的條件,但排除智力、情緒與行為問題及父母社經地位影響後,發現霸凌的影響仍存在著。

    在霸凌事件中,除了過去大家熟知的加害者與被害者身分外,更有近年才被重視的一群人,他們同時身為霸凌者,也是受霸凌者(bully—victims)。就負向影響來看,有趣的是,那些純屬於霸凌者的,發展上通常被認為相對較無問題。就算有,也只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在學校爭議較大,較缺乏同理心;通常他們也來自問題家庭與不良素行。但除此之外,研究並沒有發現他們成人之後有較嚴重的情緒或情感問題。

    相反地,影響成人時期心智健康(焦慮、憂鬱、自傷及精神問題)最大的並非是單純的被害者,而是這群霸凌/被害者。這群人一方面具霸凌特質,卻也有被霸凌的內化負向問題。他們較常處於社會孤立、寂寞,也較無能力建立友誼關係,而且大部分來自失功能家庭。後續研究也發現,雖然他們具雙重身分,但一般相信他們是由被害後轉為加害者。這是一個所謂「從被害轉加害」的情形,他可能因為缺乏愛、關懷與尊重,從被霸凌傷害的角色,轉而以霸凌別人來滿足肯定感與關注還有自信。最後,對於長期與偶爾被霸凌者的比較研究發現,前者更容易在兒童時期出現精神問題。

    …………

    ■ 為什麼民眾常不站在被害者那邊?

    就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們對日常社會的互動,以及自然世界運作的法則都認為有個背後的秩序。這個秩序提供我們一個穩定能預測的生活世界,我們得以覺得有安全感。一個不安全與變動的社會,會讓我們失去生活的預測能力,耗損我們的心智資源與精力。試想,若我們每天還要花功夫重新學會判斷他人是好人或壞人、友善或不友善,是一件多麼令人精疲力盡的事。

    假設這世上所有事件的發生是有因果關係的,我們便會本能般對事情進行歸因判斷的強烈動機。其中一個歸因是「正義世界」(Just World)假說。簡單地說,是認為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因此對於性侵被害者而言,我們常會驚訝地看到(尤其是事件未明之前)網路鄉民留言譴責被害者(通常是女性),這個奇特的心理現象違反人們會同情弱者與被害者的憐憫之心。

    …………

    ■ 少年幸福感與犯罪成反比—當我感到幸福,看到的世界便會有愛

    正向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少年若與他人有較緊密的連結、正向的自我形象,還有較社會性的認知與行為技巧,除了會有較正向的情緒外,也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犯罪。

    從心理學解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與受到他人肯定,也需要滿足內心深處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儘管幸福感是主觀的,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但對少年而言,若是能從家人、朋友等人得到滿足,自是不需要從其他問題管道獲得幸福感。因此青少年心裡要的不多,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種幸福感,他們自然會長成健康、幸福及完整的成年人!

    .

    以上文字取自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9/1上市】
    博客來:https://reurl.cc/9XroYa
    誠品:https://reurl.cc/odgzGM

    @昶景國際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CJPublishing/

    .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憂鬱自傷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23 19:00:02

    簡單的幾句話、一些關注、一段陪伴👩‍❤️‍👩
    對身邊心情低落的人都可以是種支持
    甚至拉回一顆沮喪的心❤️

    我想知道 #看聽轉牽走
    https://fb.watch/1Xhjzsjx2h/ 幸福捕手線上課程第1彈
    https://fb.watch/1XhAaJtDRh/ 幸福捕手線上課程第2彈
    https://ntpc.elearn.hrd.gov.tw/learn/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
    https://elearning.taipei/mpage/home# 台北E大

    你我都是 #幸福捕手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心理諮商 #心理健康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3:26 大專院校裡的心理諮商
    05:17 學校的心輔資源充足嗎?
    07:21 我可以怎麼關心身邊的人?
    09:10 我不敢去諮商,怎麼辦?
    11:12 我們的觀點
    12:09 提問
    12:26 結尾

    【 製作團隊 】

    |客戶/專案經理:Pony
    |企劃:企鵝
    |腳本:企鵝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立委 范雲FB:https://bit.ly/2UR4Nqr
    →立委 高虹安FB:https://bit.ly/35RzRg2
    →立委 王婉諭FB:https://bit.ly/3fAQIHn
    →學生輔導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bit.ly/3kTnEvp
    →教育部-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https://bit.ly/3pRE9Mr
    →大學輕生頻傳 青春為何殞落?怎樣陪伴他過難關?(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https://bit.ly/2IZGrbi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TCPU):https://bit.ly/3pUOB5V
    →台大5天3起輕生 管中閔首透露:僅1人是校方高關懷對象:https://bit.ly/398mQ3S
    →不只在台大 潘文忠:今年已有76名學生輕生亡:https://bit.ly/3l4awnD
    →學生自傷案頻傳 2019年通報超過9300件:https://bit.ly/3nS5Wu7
    →「心」酸找誰談? 校園諮商環境待改善:https://bit.ly/2Hu3P0g
    →大學生諮商需求增 逾五成學校輔導人力未達標:https://bit.ly/3kWc3fp
    →3天2名台大生自殺!學校心痛為何接不住孩子?:https://bit.ly/3fmM4fV
    →Dcard-被頂大魔咒困住的年輕人們:https://bit.ly/373dzHB
    →靠北清大2.0:https://bit.ly/36Z4Xll
    →3天內2起學生自殺案,台大「師生輔導比」已達法定仍無法支應需求:https://bit.ly/35TMveh
    →大學心輔資源 遠低於學生需求:https://bit.ly/36WJFos
    →109 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聘用專兼任專業輔導人力計畫:https://bit.ly/35T0NvK
    →憾事頻傳恐掀模仿效應!心理系助教:不是補足學校專業人員就能解決:https://bit.ly/3kVAsBF
    →陪伴者的「SET溝通策略」:如何協助有自傷、自殺危機的親友?:https://bit.ly/36ZIncb
    →台大5天3起墜樓案!心理師曝救援3撇步 掌握防憾事:https://bit.ly/3fqIqBr
    →身邊有人想自殺怎麼辦?心理博士從臨床工作中領悟的十個原則:https://bit.ly/3lXPqZ0
    →心理諮商有效嗎?:https://bit.ly/397jq1h
    →如何讓你的諮商費用不會白花?──來自16位心理師的建言:https://bit.ly/3nSxujj
    →給不願求助專業的人們:諮商不是洪水猛獸,我們會在這裡等你:https://bit.ly/3lZHxTc
    →[心理諮商] 第一次諮商前,你可以這樣做:https://bit.ly/3nNUUpN
    →大學生求助心態之分析研究:https://bit.ly/2KtSKNL
    →大學生對諮商的迷思-以心輔系學生為例:https://bit.ly/3l2BeNq
    →心理諮商有效嗎?心理師:先讀這五個重點!:https://bit.ly/2HwXO2Y

    【 延伸閱讀 】

    →如何為情緒受苦者「撐傘」?陪他們走一段聆聽和理解的路:https://bit.ly/3pMgYD4
    →心理「諮商」還是「治療」?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https://bit.ly/3pUPgUX
    →心理師的心裡話——心理諮商的14道問答:https://bit.ly/35VfKxC
    →寫給那些「不知道要在諮商中聊什麼」的你:https://bit.ly/3pVBGAm
    →為什麼心理治療沒有效?4個對心理師的「誤解」:https://bit.ly/35VjfnJ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憂鬱自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01 09:52:25

    本集主題:「為什麼關係融洽,另一半仍出軌?:走過伴侶出軌,從放不下、不放下,到過得自在安好」介紹
           
    訪問作者:洪培芸
        
    內容簡介:
    私訊氾濫、社交軟體當道,出軌的引信隨時點燃。
    寫給遭遇伴侶出軌的現代人,
    一本成熟、自愛的情感修復之書
         
    自責、徬徨、憤怒、焦慮、報復──
    感情觀開放的時代,伴侶出軌的傷痛歷程不曾改變,
    但你可以不再委屈求全,為自己勇敢一回。
         
      ‧明明關係融洽,另一半卻出軌
      ‧他心裡有別人,卻矢口否認
      ‧他把外遇怪罪於你:因為你沒有生兒子/在床上如同死魚,我才會外遇
      ‧他惱羞成怒,大吼:我都願意回來了,你要鬧到什麼時候?
      ‧他多次背叛,你依然放不開手……
         
      ▍解放伴侶出軌的自卑與自責
      ▍擁抱害怕被拋棄、不被愛的自己
         
      得知伴侶出軌的那一刻,像被宣告罹患絕症般不敢置信,心裡有千萬個為什麼:你們相識相愛多年,甚至是別人眼中的神仙眷侶,他怎麼可能出軌?不久前他才跪著向你哭求原諒,為什麼如今又再犯?是他得寸進尺,還是原諒了他的你太傻?
         
      你震驚錯愕,你悲憤,感到備受羞辱。你開始替他找理由,或想著大概是哪裡搞錯了;你開始責備自己,是不是我不夠會打扮?是不是我賺太少、不夠幽默體貼?你甚至想著如何報復,想方設法把檯面下的關係公諸於世,讓破壞你們婚姻的人也得不到幸福……
         
      伴侶出軌是許多人難以走出的傷痛,不停自問哪裡做錯了,卻忘了自卑、自責,也是一種自傷。洪培芸心理師以豐富的諮商經驗,詳盡解析出軌者的心理,提供成熟的思考模式,陪伴讀者修復傷痛,重建自信,活出嶄新的人生。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POP Radio、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版權,並入選2020年亞洲專刊(Books From Taiwan)。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這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憂鬱自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30 09:09:15

    本集主題:「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介紹
           
    訪問作者:謝依婷 醫師
        
    內容簡介: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一直說頭痛而拒學的少年,以自己的血,寫下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四歲女童拿玩具刀瘋狂剁碎黏土人。她被娃娃車司機性侵了。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少女纖細手臂上的自殘傷痕,就像媽媽的情人一樣數不清。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最好的朋友驟逝,女孩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兩年來從未開口的少女,最後寫下了這句話。
        
      任何表面狀況都不僅是表面。最需要去聽見的,往往是沒有說出口的。
        
      身為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謝依婷深知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尋找自我定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小事,卻可能造成令他們窒息的壓力和影響。大人不解的情緒起落、行為變化,事實上,正是孩子在釋放線索,用力呼救:「請你多注意我!請你真的瞭解我!」
        
      謝醫師溫柔同理,帶我們一同牽著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看入受創的心,理解傷的源頭,因為當孩子被理解、被接納了,他們也更能有力量,好好長大。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說不出口。那麼,我們就先對他們說吧:
        
      {孩子別怕,我會陪著你,我會接住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不變。}
          
    作者簡介:謝依婷 醫師(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
            
      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
            
      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經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