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二上ㄟ回憶碎碎念]
A review of the first semester of my sophomore year
總結:這大概是我回台灣後目前最爆肝的學期,當然收穫也最多🤍 我在這學期好像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也因為習慣了台灣讀書的環境於是讀起來更有效率+找到讀書的意義了😂...
[ 大二上ㄟ回憶碎碎念]
A review of the first semester of my sophomore year
總結:這大概是我回台灣後目前最爆肝的學期,當然收穫也最多🤍 我在這學期好像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也因為習慣了台灣讀書的環境於是讀起來更有效率+找到讀書的意義了😂 .
.
🤍見識醫院 跟門診
大二見識醫院的課程給了我這個小菜雞一個機會進到醫院去稍微了解一下醫生看診的日常是什麼~ 跟查房比起來我個人偏好看門診,比較能夠深度的了解病人的故事跟需求,可能我本身步調就比較慢,查仿在每個病人上最多停留兩分鐘就得趕緊到下一床,對一個小小醫學生來說我很難去get到新的資訊⋯ 像看門診時可以學到一些慢性病常用的藥、清理feeding tube過程、體驗觸診、看檢驗報告結果⋯etc
但在查房奔波時,腦中只有不斷的想聽懂護理師在說什麼XD
比較遺憾的是這次沒體驗到開刀房QQ .
穿上白袍的那刻 覺得自己帥氣度+99😎
.
🤍考駕照
.
2019暑假快結尾的時候我才鼓起勇氣去報名駕訓班,因為一直以來都覺得台灣路上三寶已經夠多了(不
.
好險碰到了很有耐心的教練,讓我對自己的開車技術添加了許多自信,也帶我上路快十次真的很感激XD 拿到駕照的時候真的熱淚盈眶,也很驚訝自己居然筆試一次ok⋯題目真的很難背!!🥺 .
.
🤍醫用英文
除了生化正課以外我覺得最耗精力的大概就是這門課了⋯ 這門課主要是以小班制在上課,一班大概10個人左右然後每個人一學期都必須上台自己簡報2次,一次就要講一整節課😫 畢竟是英文類別的課,所以上課的過程還有報告都是要用英文,報告內容主要是關於自己抽到的article/自己找的article
人生中從來沒有自己在台上講那麼多,更別說帶討論,當你本身就不太會聊天很尬還要在台上帶一些討論就會很想要整個人原地爆炸QQ
不過因為是小班制+我們老師真的很nice,所以我一直以來內心都還蠻喜歡這門課,也跟同學們混得蠻熟ㄉ,也讓我比較不害怕在課堂中舉手發言了🙋🏻♀️ .
🤍生化實驗 與 PBL
實驗課跟pbl是兩個禮拜上一次,我覺得這樣的安排真的很棒XD 因為生化正課要讀的量很多所以有時候可以趁禮拜一沒事情的時候來惡補一波,也可以拿去打工賺錢(˶‾᷄ ⁻̫ ‾᷅˵) 只是生化實驗本身我覺得是在長庚上過最冗的實驗課⋯很多實驗要花費的時間很長所以助教們會擔心我們做錯要重來的話時間不夠,因此常常我們都只有做到實驗最後幾個步驟 甚至連藥劑都不會碰到😢
但實驗的內容都是跟臨床有蠻大的相關性/跟生化正課裡面學到的有相關,像是測血糖血脂阿 creatine阿,測一些特定的protein或觀察一些特定的胞器之類的,只是有些method比較過時XD
.
PBL也是小班制但我個人prefer這門大於醫用英文,因為都是在討論一些比較特別的病例,也跟生化正課有很多相關性,加上老師很幽默就讓上課過程蠻愉快ㄉ!! .
.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
課程全名太長了記不起來XD 這門課真的讓我開始體驗爆肝的生活,一個月一次大考,一次大考都有7-8個ppt要讀,每個ppt至少要讀3天才能滾瓜爛熟⋯所以這學期每個月考完緊接著就要開始準備下一個考試,完全沒有一刻是閒置的😭😭 在學期初我買了一台ipad來輔助學習,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有效,ppt、練習題、paper,都濃縮在一台ipad裡面,做筆記或修改都很方便也提高了我讀書的效率👍🏻 上課也不必帶一堆書/紙 輕鬆許多🤍 .
.
🤍共筆初體驗 .
這學期是我們第一次體驗做共筆
是個還算蠻有趣的體驗,看到成品也蠻有成就的XD 有些ppt又很冗長不知道重點在哪裡,在最後複習的時候只需要看一下共筆就可以立刻知道要記什麼😎 .
🤍體育打高爾夫 .
這個還蠻random的,但這學期體育出乎我意料的好玩?!第一次打高爾夫才知道這個運動怎麼那麼難😫 大概是我最認真上體育課的一學期XD .
.
🤍關於所謂醫學人文課程
.
真的不太懂這些課程的意義
醫病關係 醫德 人際相處 是真的可以透過上課就學到或影響一個人的嗎⋯我也不清楚,因為我只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要在實際人與人相處中,慢慢培養訓練,醫德什麼的也是跟醫生本身的觀念/理念/成長背景還有受環境影響的吧⋯
anyways 還是有學到一些蠻好玩的理論
但我不覺得需要開那麼多堂課,因為生化正課loading已經很沈重,這些醫學人文課又要求要拍片+做各式各樣的報告讓人壓力很大,當下是感覺把我分成兩個人都做不完😢😢 .
.
🤍最感謝的人與物品(?)
.
最感謝我的ipad、陪我讀書的室友們
一起製作共筆的人們與審查人員
還有路易莎咖啡館 😇 (原本已經在收心ing卻收到延後開學的訊息心裡很糾結r 感覺在家裡廢太久了😢) #studygram #study #medschool #cgu #sophomore #studyblr #讀書 #讀書帳 #notes #lab #experiments #license #ipadpro #notetaking #20 #大學 #高中 #studying #biochemistry #medicine #student #university #studymotivation
慢性病ppt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次胡院長《辦公室》的推廣贈書活動,已經於剛剛結束。齋主欣喜若狂,因為這次貼文雖未與任何出版社合作,卻讓胡晴舫院長本人轉貼,作為小粉絲的我不禁興奮異常,我相當感謝我自己寫這篇文章,讓我有機會能和胡院長扯上那麼一點點關係。
如果沒有中獎的朋友,也歡迎你們趕快在網路上下單《辦公室》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15900
本次獎品原為4個名額,但齋主看反應熱烈,臨時額外多加了一本《辦公室》。請得獎者將以下資訊私訊給粉絲專頁。收件人姓名、地址、郵遞區號及手機號碼。
本次抽獎的得獎名單如下:
林亭竹
吳羽婕
至於優選留言,齋主取了三個。
陳天平
剛步入辦公室生活的小感: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是在辦公室工作,卻誤以為整天坐著的自己比長輩過得好,但這只是工業化專業分工、經濟轉型的結果,是社會發展的潮流與一廂情願的幻覺。一直開著PPT坐著簡報、追求著好似科學的KPI,但實質也與規律種田、工廠紡織的工人沒什麼差別,只是工作中的風險轉移至慢性病的部分,與現代生活的惡習混然一体。
關在狹小的辦公室,步入極其相似與為了薪水自我規訓的生活,說好聽點是穩定,但說實話就是乏味,下班還會看到手機螢幕亮起工作的訊息,超支了社交的額度,辦公室的觸角彷彿延伸到了員工的私領域中,基於責任不可隨意分割。有苦難言是家常便飯,但再怎麼冤屈,在甲乙方、雇主與勞工的權力關係前,弱者也只得硬著頭皮吞下。但基於每個人不願扮黑臉的意志,彼此合作、角逐的關係,形成一種看似和樂的微妙張力、鄉愿的泡泡。
郭育志
其實更像一籠一籠的蛋雞,業者有時還自發性無可救藥的覺得播古典樂蛋的品質會變高,但就是死不買好一點的飼料,兩天沒生蛋還會被威脅做肉雞。阿對了最好顧及良率。別標新立異生一個Tiffany 綠的蛋。
劉偉樂
封面很像1967年Tati導的《Playtime》裡著名的一幕。
齋主覺得這張圖,確實很像辦公室的封面,因而額外選了一名得獎者。
慢性病ppt 在 Vegan Kitty Ca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Veggie World Expo 💚
上週五很榮幸代表我就職的公益營養學組織NutritionFacts.org到上海的國際植物基博覽會分享,和觀眾分享全食物蔬食對健康的益處。
一開始我先邀請在場觀眾進行「check-in」的過程,找一個他們不認識的人,自我介紹,然後分享為何自己關注健康。接著我分享了我個人關注健康的原因:從小到大,家中有太多長輩因為慢性病而過世。從乳癌、淋巴癌、胰臟癌、心臟病、中風到腎臟病......雖然我幫不了他們,但現在我卻可以幫助其他人的家庭不要經受我家人經受的痛苦。接著,我介紹了我們組織,播放了葛雷格醫師的兩個影片,最後再教大家使用「每日12清單」將健康的食物包括到每日的飲食當中。
這次的活動對我來說有幾個亮點:
1) 有五位我的好朋友來支持我,雖然其中三位聽不懂中文,根本不知道我在講什麼。❤️
2) 有些觀眾告訴我,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自己的飲食有多麼不健康,接下來也想要做出改變。💪
3) 許多人跟我說他們很喜歡這樣互動性的分享模式,而不是講者在台上單方面講話。事實上,我自己以前是經營個人成長學校、主持工作坊出身的,非常在意互動性這件事情,個人也完全受不了那種ppt充滿文字、台上滔滔不絕、台下是誰在聽都無所謂的活動。所以放心,不管我主持什麼分享會或活動,都會是高互動性的。😉
4) 最後這個反饋實在讓我哭笑不得......有個女生很驚訝也很感動跟我說「哇,你的中文好好呀!」 🤨😓😂
我很感激能有機會做有意義的工作,為自己和他人的福祉做出貢獻。同時,在全球還疫情蔓延、許多人還困在家裡的情況下,能夠有這樣的活動、享受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連結,是多麼得來不易的機會。有時候我確實會對人性、對世界失望,但類似這樣的感動瞬間,是提醒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
Last Friday I had the honor of presenting on behalf of NutritionFacts.org at Veggie World Shanghai, sharing about the health benefits of a whole food plant-based diet. During check-in, participants were invited to find a partner they didn’t already know, introduce themselves, and share why the topic of health is important for them. Then I shared my personal reason for caring about the topic - I’ve lost too many family members to chronic diseases. Breast cancer, pancreatic cancer, lung cancer, lymphoma, stroke, heart disease, kidney disease...you name it. Growing up, I couldn’t really help my grandma, uncles and aunts while they suffered. But now I can help others and their loved ones to not go through what I’ve been through. Later, I introduced our organization, played two of Dr. Greger's videos, and invited everyone to practice using his Daily Dozen checklist to incorporate more healthy foods into their diet.
There were a few highlights for me: 1) Five friends of mine came to support me, even though three of them wouldn’t really understand what I was talking about. ❤️ 2) Some participants told me that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ey realized how unhealthy their diet has been, and they’d like to change that. 💪 3) Many people told me they appreciated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that it was more than just a presentation where the audience sits and listens. Well, I’m a host/facilitator who personally can’t stand presentations with busy ppt slides...so whatever I host is always going to be participatory! 😉 4) And here comes the best comment...”Wow, your Chinese is sooo good!” Not sure how to respond to that. Thanks...? 🤨😓😂
I’m very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do meaningful work, 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and myself, and enjoy human connection, especially during a global pandemic where so many are still isolated at home. Sometimes I do lose hope in humanity and the state of the world. But it’s moments like this that touch my heart and remind me to keep going. 🌱
.
Love you Andrea, Dawn, Lily, Mariana and Narayan ❤️
慢性病ppt 在 護理師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星期六日去參加研習會,二天都在複習「潔牙」這件事情。刷牙這動作您一定覺得很簡單而且熟悉到不行,那為何要「學」呢?一本厚厚的講義只先分享幾張ppt,只要您先讀過一次,都能懂其中意涵,那就很厲害啦!
日常生活,刷牙就像吃飯一樣簡單。
生病之後,吃飯不簡單,刷牙更不容易。
潔牙這條路我摸索學習了十年,一路上從很多前輩與居家個案中獲得寶貴經驗,也記錄傳承分享給很多人,希望能讓需求者得到更多的關注與照顧。
期待每個人都會刷牙,先照顧好自己的牙,才能照顧身旁家人朋友的牙。#.怎麼選適合自己的牙刷#.怎麼選含氟牙膏#.水果牙膏適合孩子嗎#.怎麼用牙線或牙線棒#.怎麼用牙間刷#.牙刷多久要換#.乳牙與恆牙的關係#.甚麼是牙菌斑#.蛀牙會怎樣#.牙周病會怎樣#.牙結石會怎樣#.潔牙海綿棒怎麼用#.口水太少口腔乾燥怎麼辦#.舌苔黏膜怎麼清#.臥床個案怎麼潔牙#.吞嚥困難怎麼辦#.胃管病人要刷牙嗎#.假牙怎麼清潔照顧#.多久要洗牙#.身障朋友可以去哪裡看牙齒#.潔牙與肺炎之間的關係#.慢性病與牙齒之間的關係#.貝氏刷牙很重要嗎#.食物飲料的選擇#.每次刷牙刷多#.含糖與醣對牙齒的影響#.打開便當甚麼應該最後吃#.可樂汽水健康醋糖果餅乾蛋糕好好吃#.刷牙的力道#.抗敏牙膏#.頭頸部腫瘤術後的口腔#.化療電療的口腔照護#.膿包與膿瘍#.牙橋牙套#.漱口水成分#.口腔內有多少細菌#.刷牙好時機
我可以提100個問題,您知道以上的答案嗎?
…(排除牙醫師,不過可能有些問題牙醫師也不一定答得出來喔!)
歡迎加入潔牙行列,不為別人,先為自己口內28顆著想。牙齒若好人生是彩色❤️
#TOCA台灣口腔照顧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