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愧疚台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愧疚台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愧疚台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愧疚台語產品中有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外省人這種當初分辨本、外省的說法我們都檢討、改說法了(例如1949後難民、移民) 結果你們自己一直在自稱外省人是怎樣? 是真的感到有優越感了還是要讓我們產生愧疚感? #潛言就是把台灣視為伎那的一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822451562/posts/2...

愧疚台語 在 1955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26 19:41:17

我初戀一個女生 但她喜歡班上功課最好的男生 而且傳紙條都在講這件事 我傳的超解的 我醉心於一個女生 結果他喜歡把毛衣當圍巾耍帥的學長 因為學長有錢穿白force 有一個女生喜歡我 她假裝沒帶台語課本 台語老師很好 沒帶也還好 就是要跟坐在她旁邊的我一起看 結果還在我的課本上寫字跟我告白 可...

愧疚台語 在 鄭婷?小辣椒語錄∣品牌總代∣微商行銷∣水瓶座人妻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17 12:43:50

#文長慎入 從我18歲一路看到現在26歲的醫美診所 昨天護士們都私底下對我說 :恩語真的身材好/漂亮/乖/貼心/聽話 疼弟弟處處都讓著他/對陌生人也很有禮貌 看了照片看了影片 #懷念 #回憶滿滿 #突然有感而發 小時候吧,總盼著她趕緊長大 長大後,總盼著她慢點長大 一路上的成長我都陪在身邊...

  • 愧疚台語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3:10:37
    有 19 人按讚

    外省人這種當初分辨本、外省的說法我們都檢討、改說法了(例如1949後難民、移民)

    結果你們自己一直在自稱外省人是怎樣?

    是真的感到有優越感了還是要讓我們產生愧疚感?

    #潛言就是把台灣視為伎那的一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822451562/posts/2831788510391870/

    “高級外省人” 其實就是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沒有也無須任何的根據。

    屏東市有條 “青島街”,這一頭是軍方的宿舍,那一頭是“本省人”住的地段,中間是個常公演野台布袋戲的廟。我小時候,這一頭的都叫廟那頭 “未開化地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865406669/posts/1705964092775754/

    李宇辰:大小S的外省人優越感,讓我想起真正的外省二代張菲跟費玉清,他們在1990年代主持節目時,會配合來賓切換不同語言,張菲連客語都會講幾句

    小S在節目中慣性嘲笑來賓的台灣國語,殷琦幾乎每次上節目都被笑。不斷輸出講台語很俗的價值觀,更把「很台、台客、台妹」當作貶義詞,取笑上節目的來賓

    張菲跟費玉清會配合來賓的母語,即使聽得出不甚流利,偶爾卡詞切回國語,還是先講來賓的母語。來賓接國語,才會順著切換,有些來賓甚至很貼心在主持人卡殼時幫忙接話

    陳盈潔上張菲節目演了客語短劇,看張菲客語說得很辛苦,還嘲笑他一下,隨後兩人切換成台語;陳小雲上費玉清節目,費玉清即使不甚流利,也是切換成台語聊天

    #反而新生代的小S這種閩南外省後代
    #不會說台語也聽不懂客語還極盡貶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0709430054/posts/522695572430753/

    多年前,為了開車提神,曾買過相聲瓦舍的錄音帶;那時只覺得好笑,後來才發現「滿是對受苦人們的殘忍嘲笑」。這幾年,看到更多:他們滿滿的四九移民(所謂外省人)優越感,他們歧視台灣這塊土地、歧視所有非四九移民的台灣人民(包括原住民和新移民);甚至裡面有阿美血統的宋少卿,也歧視自己的出身。

    【加碼幹譙】

    聽說網路上很少有對相聲瓦舍的負面評論,其中有一個「不好出口」的理由是宋少卿的原住民身份,怕批評了會被說歧視原住民。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譴責相聲瓦舍正好。

    我這生蕃就譴責相聲瓦舍!
    宋少卿你這個阿美族的叛徒!
    你懂什麼阿美族傳統文化?!
    族服是給你穿上舞台去讓人笑的?!
    你可恥不可恥?!
    你眼裡有老人有祖先嗎?!
    你在電視上講一堆原住民笑話製造外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
    你要不要照我族傳統爬進年齡階層裡向kaka謝罪?
    要不要找個kalas來下令叫你切腹?

    我這太巴塱生蕃就是幹譙宋少卿啦!
    原住民不過是個身份,高金也有那個身份
    有那個身份.... 屁的意義!
    非原住民不用顧忌,能罵高金,就能罵宋少卿!
    馮翊綱要心向中國,好歹他還有點藉口
    宋少卿說自己是原住民,又心向中國
    他比馮翊綱更該罵!

    網友提供的相關新聞:
    http://udn.com/news/story/1/2123055
    (下圖就是新聞網頁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71687612/posts/1714642698561436/

    ???

    莫非有外省國嗎?

    1949中國內戰,有一群中國人打輸跑來台灣,自稱外省人。

    所以正確比喻不就是CHINA嗎?

    那就是吳崢文章自己說的第二社會不是嗎?啊還是你們要當不是中國人的華裔台灣人?不是中國國民黨的台灣國民黨就可以了。

    說到底還是虛構的優越感作祟,那麼多論述就是不敢明講無法支持,台灣本土的民進黨。

    唉,最後第三社會和第三勢力,會變成身份認同錯亂加上覺青小雞的集合體啦。

    台灣人就台灣人。到底是有多難?

    #外省萬萬年
    #2020年了還在外省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8618900497232/

    現在罵外省人,還是會有外省人氣噗噗的跳出來,然後說,你們台灣人還不是有一堆心向C國賣台的。

    你們這樣講話是在分裂族群。

    我是覺得真的有族群融合成功就不會氣到對號入座了啦,你們什麼時候要變成我們台灣人呢?

    至今還要為虛幻的身份生氣,但是台灣人已經不會再閉嘴了。

    如果外省人覺得被冒犯,我沒有想要表達歉意,事實上我對於外省族群理直氣壯的指教台灣人該怎麼講話非常不爽,已經70幾年了,該收起那種莫名的傲慢和優越感了。

    你們愛台灣叫做天經地義知恩圖報,我們沒有必要感恩戴德好嗎?

    台灣人沒有一絲一毫對不起外省人,外來族群,你們現在的不快只是台灣人三代感受的千百分之一。

    把外省人三個字背著,就莫怪台灣人視你們為在台C國人。這三個字是中華民國為了執政貼的,你們要自己撕下來!

    我沒有講錯,外省人應該世世代代感謝台灣,給你們一個落地生根的家,感謝台灣人的包容,對於外省人三個字,就該好好閉嘴,世代都不該提起。

    #被分化的前提是外省人沒當台灣人是自己人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9424338232232/

    對於藍丁,我只對「外省人」或軍公教的能理解。
    (理解不代表認同,我同樣會罵人。)

    所以我真的想不透我家族既不是「外省人」也沒有軍公教的是在藍個屁?

    若是生活過的爽的既得利益者或社會高階層人士還能接受,反正你爽不想改變。但問題是一個都沒有,最多的還是被欺負最慘的底層藍領。

    我真心不知道他們支持國民黨有什麼好處?
    我被委託畫圖時還會有人付我錢,他們什麼屁都沒有。

    我和我大妹綠到出汁,我是還好,但我大妹學經歷工作都爽到不行,我們才是比較接近成功和發大財的人,退一萬步他們若真的只看錢不看其他,為何都不會想想我們的差距在哪呢?或者相信我們倆說的話呢?覺得自己失敗為何不向成功人士學習?不相信愛你的成功家人卻相信外面直銷?

    好像也只能套句我家族常講的: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只能說自找的。

    (溝通若有用我也不想這樣嗆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3814830551/posts/1665524170251395/

    王偉忠身為殖民者,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夠理解殖民地的風土,以至於錯估情勢。

    台灣在國民黨70幾年的殖民之下,原本民智未開、遍地瘴癘,有幸在2016政黨輪替後成功蛻變,躍升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人權表現也相當出色,但實際上就是不夠進步,不夠膠。

    由於中華民國的殖民階級多數美國籍、家人不住台灣,就算住台灣,也過著與台灣人種族隔離的生活,當然是不了解台灣社會進步開放的局限性。

    在此無意批評台灣社會,所謂的進步、膠是相對的概念,亞洲第一還不夠進步嗎?時力台民造謠不用罰錢、藻礁惡徒可以推公投滅台,這樣台灣還不夠膠嗎?

    話是這麼說沒錯,台灣遠比中華民國殖民者的delta家鄉進步數倍,但比不上中華殖民者家人住的西方列強國家。

    在台灣,種族跟性別都不是免死金牌,金曲獎演說可以公然嘲諷原住民、仇女跟恐同文化更是青年網路文化的主流,這是中華殖民的遺毒,但在娘娘之亂中,卻成為台灣人不幸中的大幸。

    跟歐美不同,具有「外籍」跟「性少數」雙重免死金牌的Alizabeth,她的免死金牌恐怕只在左統49藍甲(偉忠幫唯一認識的進步年輕人)的圈子裡有用而已,出了圈子,這個免死金牌只有扣分,更何況要當黨國仇恨言論的傳聲筒?

    我不會說是黨國遺毒在這次事件救了台灣人,如同文章開頭,我認為是殖民者對台灣的無知,讓台灣人僥倖逃過一劫。跟趙少康的「戰鬥藍」是一體的兩面,後者反而是因為殖民者高估台灣社會落後的程度造成的misfire。

    台派某方面,當然比殖民者有優勢,但在上述兩個例子裡,都只是僥倖而已,更甚者,在時力台民等在地化的新買辦崛起之下,台灣人更沒有防禦力,手上只有范剛皓跟林飛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40933367/posts/4269502966471026/

    父親是外省第二代,高中時期很愛打架,不愛上課,但是外省身分讓他考試加分,所以考上了師大,一開始他的程度跟不上,因為上課常常遲到早退,動不動就翹課去撞球、晚上去溜冰、跳舞,老師和同學都很瞧不起他,自從他遇到一位音樂系的學姐之後,他開始熱烈追求,但是學姐要求父親的成績一定要甲等以上,才願意交往,因此父親開始努力讀書,一學年的成績,在大三時期就名列前矛,所以學姐就答應與父親約會,學姐就是我母親,兩人順利畢業,取得教師證書,在民國70年任教到民國95年退休,父母兩人都領18%優惠定存。

    家裡生活一直都很好,因為父親還繼承爺爺名下兩筆房產,我也衣食無缺,有一次一位50歲左右的水電師傅來我家修理水塔,因為技術不錯,父親又請他順便整理電線管道,這位水電師傅話不多,總是愁容滿面,父親就無心說出一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水電工當下沒說話,完工後,父親還沒交款給他,水電師傅沉著臉說:「端木先生,你是老師,有18%可以領,存200萬一年領36萬,加上夫人的,就72萬了,退休金一個月也有7萬吧?加夫人的也有14萬了,你的生活這麼優渥,怎麼能瞭解我們做工仔人的艱苦呢?我很鬱卒,是因為我原本要幫客人裝的太陽能板被偷了,成本就10萬元了,這對你也許是小數目,但是對我而言,我要賺兩三個月才補得回來,所以這叫我怎麼高興的起來呢?歹勢啦,跟你說這些,說了心裡爽快多了。」

    父親聽了滿臉慚愧:「是我卡歹勢啦…沒有將心比心,聽你這麼說我很難過,不然我幫你出6萬…」
    水電師傅趕緊推辭,堅決婉拒了父親的好意,只拿他應該拿的工錢和材料費,然後說聲「勞力啦」(謝謝的意思)就開著破舊的發財車離開了。
    父親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滿是不捨,說:「我們外省人虧欠台灣人很多很多,永遠還不完的。」
    可能是爺爺那一代生於亂世,殺了不少人,伯伯叔叔都很不好,伯伯後來流浪在街頭,不敢找我們,叔叔在大陸生意賠錢之後,就到一棟老舊社區大樓當警衛了,常常被主委凹,而父親算是運氣最好的,但是退休後第六年就忽然離開了。
    我覺得我們外省人對本省人有許多虧欠,然而我從來沒有因為外省身分被本省人歧視過,所以我熱愛這片土地,也願意為台灣主權犧牲奉獻生命,這幾天看到網紅娘娘意圖幫我們外省人之恥洗白,這個人滿身權貴傲慢,其實就是一個幹鞋哥,一個小偷而已,想想看,他有什麼才華可以在演藝圈混那麼久?台灣演藝圈素質低劣,跟這個幹鞋哥沒有相干嗎?而如今他又挑起本省外省議題挑撥分化台灣人,說台灣人有多虧欠他、誤解他、對不起他…其實最對不起台灣人的是我們外省人,只有厚臉皮的人才會這樣繼續硬拗,吃台灣人夠夠,說真的,對不起,我們族群中還有一些這種自認為是中國人的高級外省人,我們引以為恥,深感不屑。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5063571451/posts/211163287729122/

    【回顧】
    ➡「二二八事件裡的外省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91226247684118&id=584986081641475

    #說好的國際觀呢?
    ㄧ「中共意識形態遭全世界圍堵 好萊塢掀起反共熱潮(圖) - 時事評析」
    先說個笑話:「[新聞] 馬曉光:金馬獎不搞台獨可合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71568832983191&id=584986081641475

  • 愧疚台語 在 赫哥甯妹趴趴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1 23:42:16
    有 37 人按讚

    今天是很多人的開學日,我們已經開學一個月了,這一個月赫赫早已經如魚得水

    媽媽對新學校也覺得很滿意,教具設施越來越多、學校也都會帶著小孩認識校園內的花花草草吃,上次體驗波羅蜜、觀賞百合花、種西瓜🍉,還讓我發現教了不少台語耶~

    唯一讓媽媽覺得稍微可惜的就是離開了雙語環境,其實媽媽覺得有點愧疚,能力不足無法提供感覺更好的給孩子,看到有些媽媽為了孩子付出好多,除了時間充足的陪伴,也有給予更多的栽培(全美、私小、或是好的課輔補習班)⋯能力有限只能量力而為了😣😣

    不少人問我怎麼讓赫赫不中斷的學習英文,其實廢材媽英文很破,總覺得自己純自教會害了孩子🤣🤣共讀英文一定要有點讀筆跟手機翻譯陪我😆😆😆赫赫早已經習慣媽媽說:這個媽媽也不會耶~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查好不好

    所以關於英文目前我幫赫規劃了週間下課後的安排
    週一:走路五分鐘的外師團體課1.5hr(有繪本、手作、跳舞等等聽說為主)

    週三週五:中師教英文(目前疫情老師還不外出)也是繪本、遊戲方式帶領英文,還不錯的是老師會注意到赫赫哪一方面英文較弱,下一堂課就會找出那個主題為主的不同方式加深印象

    週二週四:外師45-1hr
    雖然金額不便宜,不過老師非常的用心準備了互動式遊戲等等來增加赫的注意力,最讓人覺得超值的是,因為老師太用心,會一直私下私訊媽媽討論如何教學跟覺得赫需要補強甚麼

    哇~媽媽順便練英文,太划算了🤮(還是老師是找話題跟我搭訕😝)

    中師跟外師還沒有做出抉擇刪減哪一方,就先這樣試試吧(一定會刪的媽媽手骨很細)

    赫赫是一個超棒的孩子,問他喜歡誰想怎麼安排都說我都好喜歡、我都可以

    還有搭配APP 3C的運用:目前有用
    👍Lingumi(遊戲學習一天一堂課約10分鐘)
    👍HEADSPROUT (自然發音為主)
    👍education.com
    👍EPIC! (繪本為主)

    沒有每天每個都使用,輪流運用

    沒有要赫赫成為甚麼樣的佼佼者,還是維持當初一樣的初衷,用開心快樂的方式探索世界上廣博的知識藉此找出真正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親子 #親子日常 #教育 #學英文

  • 愧疚台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9 22:41:30
    有 273 人按讚

    (生活雜記與書籍推薦)

    疫情加重之前,我本來就常待在家 (工作室),一方面是工作性質,再來是因為帶著一位嬰兒,不得不說跟 lockdown 有點像,移動能力只剩下一半

    才在不久前,我終於不敵疲累(最長睡眠不到三小時)和焦躁(無法工作),在家庭失和之前,決定白天將小孩送到保母家。雖然心生愧疚,但還是一邊說服自己 「媽媽快樂,小孩才快樂 」,試著想抓到一點平衡

    結果才兩週 ,因為疫情暫時又不去了,回到 24 小時育兒的日子

    不過這次好一些了,知道事情不會永遠如意、理想,所以一直在對自己說,不要想抓住那麼多東西,放下、放下,放鬆、放鬆

    我最常用來轉換心情,讓自己放鬆的方法就是讀繪本

    有小孩之後,我也會和小孩一起讀繪本,雖然她才七個月大,常常拿書去吃而不是看書,但我喜歡看她的反應,也會一直調整自己說故事的方法,每次都會發現新趣味

    我很喜歡無厘頭的繪本,像是荒井良二的《猴子醫生和蛇護士》,我記得有一次介紹這本書給台中好友,兩人狂笑到流眼淚(雖然那天可能只是被點到笑穴),是段很開心的回憶啊

    還有長新太的《高麗菜弟弟》、《橡皮頭蹦太郎》,以及最近才認識的吉竹伸介,《怎麼睡成這樣子》真是太可愛了

    我也喜歡繪本在不明講的字裡圖間,讓我們接觸到不同的文化 ——《大家來玩躲貓貓》、《牟吉》、《市場街的最後一站》、《巴黎的獅子》、《烈日下的對決》

    繪本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是可以透過一種比較柔軟的方式,去傳遞一些比較嚴肅的話題,例如死亡、偷竊、政治——《當鴨子遇見死神》、《這不是我的帽子》(帽子三部曲)、《誰都不准通過》、《明日之書》

    所以當我收到圖文不符的來信時,知道他們正在募資完成一套專為台灣孩子打造、在地原創的、實用性質很高的繪本《芒狗狗》,這讓我馬上聯想到一段影片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由奈及利亞作家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所演說

    她說她小時候看的繪本都來自西方,裡面的角色都喝著薑汁汽水,常常討論天氣,她當時覺得很奇怪,因為她從來沒有喝過薑汁汽水,而且在奈及利亞人們也從來不會討論天氣(因為根本也不需要!)

    這段演說非常有趣,點出我們的很多刻板印象,來自於我們只接收單一故事所造成,例如我們對於美國文化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吸取了解,但是我們有可能因為只聽過一個人談論墨西哥人,就把所有的墨西哥人定義成單一樣貌,是很偏頗失真的

    台灣的繪本大部分是翻譯書,本土自製繪本只佔20-30%,所以很開心看到又有人加入

    這個募資計畫中,三本實用功能的繪本我得先好好保留到女兒大一些,會最先用到的應該是雙語卡牌,我很好奇到底選了哪些字呢?(還有會不會有台語?)

    了解更多募資計畫,請見留言1

    觀看《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演說,請見留言2

    新整理好的、看了心情會好的書櫃,請見留言3(媽媽真的很需要開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