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時,我旁聽了一堂愛情社會學。那時老師以「你相信真愛嗎?」一句提問,切出研究愛情的兩種取徑。
⠀⠀⠀⠀⠀
你相信愛有祂自己的本質,有祂可能發生的地方,相信機運多於配對,是無法算計的不確定性。又或是你相信愛都是社會建構的關係,你愛他是因為你所站的社會位置,而他也是,因此你們才能彼此看見,彼此理解。...
去年此時,我旁聽了一堂愛情社會學。那時老師以「你相信真愛嗎?」一句提問,切出研究愛情的兩種取徑。
⠀⠀⠀⠀⠀
你相信愛有祂自己的本質,有祂可能發生的地方,相信機運多於配對,是無法算計的不確定性。又或是你相信愛都是社會建構的關係,你愛他是因為你所站的社會位置,而他也是,因此你們才能彼此看見,彼此理解。
⠀⠀⠀⠀⠀
然而在任何事物都能被商品化的現在,純粹的愛情經驗越來越不可能。人們談著「擇偶條件」,列出三點就有機會中選。但是那些以條件開頭的句型,本身就否定了愛的機會。
⠀⠀⠀⠀⠀
喜歡一個人的理由是什麼呢?
我們以為語言能表明所有事物,可是語言更多時候遮蓋了非邏輯的經驗。像是我見到他的那天,那是一種顏色,是我說不出色號的顏色。
⠀⠀⠀⠀⠀
有位哲學家這麼形容愛情,他說愛情是一種存有論的紮根感(ontological rootedness),是為生命與存在找到居所(find a home for my life and being)。
⠀⠀⠀⠀⠀
⠀⠀⠀⠀⠀
⠀⠀⠀⠀⠀
今天是西洋情人節,兩人的默契是一起忘記節日的日期。在這裡想分享三段有關愛的句子:
⠀⠀⠀⠀⠀
🔻Georg Simmel 〈Eros: Plato and Morden〉:
「愛的終極神秘在於它不具備任何特徵,正如 Meister Eckhart 口中的上帝。我們不該因為這個或那個特徵才愛祂,而應單純基於祂純粹的所是去愛他⋯⋯個體性,這個不可分析的整體,無法從任何其他東西延伸出來,不能被納入更高的概念下,被置於一個照理說可以被無限分析、計算和一般的律法世界裡。」
⠀⠀⠀⠀⠀
🔍(注重愛情的獨特性與不可計算性,我愛你是因著你是你,不是因為你身上所具有的社會標籤。)
⠀⠀⠀⠀⠀
🔻Alain Badiou〈In Praise of Love〉:
「愛情中的快樂是時間可以容納永恆的證明。⋯⋯有一種愛的工作:它不只是個奇蹟。你必須上膛警戒著:你必須和你自己及那他人一致。你思考、行動和改變的最多。然後確實,快樂會隨之而來,內在地回報了那一切的工作。⋯⋯愛是超越孤獨,與世界中所有能夠推動存在的事物一同鬥爭。在這個世界裡,我為了我自己,而把快樂的泉源視之為我與某個他人共在所帶來的。」
⠀⠀⠀⠀⠀
🔍(愛是一盆植物,需要長期澆水。兩人在愛裡互相改變,也互相被改變。)
⠀⠀⠀⠀⠀
🔻Giorgio Agamben〈The Idea of Love〉:
「與陌生人親密生活著,但並不為了要拉他更靠近,或使他被認識,而毋寧保持他的陌生、遙遠:不顯明——如此外觀不明到以至於他的名字就完全包含他了。而且甚至在不舒服中,日復一日地,只是那不開放的地域而非其他事務,也是那不會黯淡的亮光,在當中其單一的存在、那東西,維持著永遠暴露和閉鎖狀態。」
⠀⠀⠀⠀⠀
🔍(這類型的愛比較特殊,是對陌生保持開放,而非主動認識的角度。)
⠀⠀⠀⠀⠀
⠀⠀⠀⠀⠀
#你的愛情接近哪一種呢
⠀⠀⠀⠀⠀
⠀⠀⠀⠀⠀
後來意外地沒聽完整學期愛情社會學的課程,最後一個月跑去談戀愛了。從理論跨越到實作,到今天也練習了一年。
⠀⠀⠀⠀⠀
回到最初的問題:你相信真愛嗎?
我相信,我也找到和我一起相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