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還有Pixar。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容我事先張揚,非《靈魂奇遇記》莫屬了,好睇到咁!
如此宏闊的人生課題,把「當下」和「追夢」,用深入淺出的禪趣,充滿智慧和喜劇感帶出,畫功意象集藝術與創造性於一身,是Pixar 又一離譜精彩之作。
深入深出容易,niche、高深、不避曲高和寡就是了...
這個世界還有Pixar。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容我事先張揚,非《靈魂奇遇記》莫屬了,好睇到咁!
如此宏闊的人生課題,把「當下」和「追夢」,用深入淺出的禪趣,充滿智慧和喜劇感帶出,畫功意象集藝術與創造性於一身,是Pixar 又一離譜精彩之作。
深入深出容易,niche、高深、不避曲高和寡就是了;淺入淺出也容易,膚淺直白便可以。就像雅有雅賞,俗有俗玩,貨銀兩訖,相安無事,零違和。
雅俗共賞便難了,等同你必須非常用功,才可顯得不費吹灰。Pixar一次又一次舉重若輕,創作出大人細路都歡天喜地各取所需的作品,才是厲害。
《Up》關於「生死契闊,執子之手」,在拿不準的生死大事前,至死不渝的80歲後,還是如胡適說「人生應該有夢」。《WALL·E》是百年孤寂與燈火闌珊處,順手擁抱環保。《Inside Out》走入腦內,異想天開「解剖情緒」,把抽象的感受變成具體的邏輯,心理平衡之育成煞無介事地慈航普渡了。全部情趣並茂,天真睿哲。
《Soul》一文多義,是靈魂、是Soul jazz、是不倦去追的夢,是人生的真諦。然而靈魂、夢和真諦,又有幾多種,單是「追」本身,又有幾多方法?「真」的定義,又包含多少層次?
表面上,是關於平凡的中學音樂老師,不得志的爵士樂鋼琴師Joe,鬱鬱了半生,在臨門快要追到夢,能參與渴求已久的“gig”,在夢寐以求的Jazz Club與著名Jazz傳奇女王演出之前,剛剛好意外死了。化成靈魂的他不甘心,誓要折返人間追回未圓的夢。
那不過是引子。在天堂與人間之夾心,在投胎之前有「靈魂準備班」的地方叫 “the Great Beyond”,Joe認識了「22」,才是故事的真正開始。
一個死都要投胎做人,清楚有夢拚命去追,一個死不肯下凡做人,覺得人生絕無意義,找不到人生的“spark”,一對銀幕上前所未有的odd couple要互相救贖了。
誤打誤撞兩個lost souls掉入人間之後,第一道主菜,是「當下」。有了肉體,便有了感官,千年來未嘗過食物之香與味,pizza的滋味、珍寶珠的甜美、街上地鐵風口吹拂身體的感覺、被阿姨親吻的親愛、看藍天白雲,吹來落葉一片,22樂了。「活着」,張開感官,感受情緒,人間情味嘗過,有種奇妙的開竅,22以為自己找到人生的spark。
卻被Joe一棍打死。他否定22的一切,認為dream impossible dreams、reach unreachable stars,大事業大理想才叫「火花」,然而 “A spark isn’t a soul’s purpose”。火花有好多種。誰要追世界標準的夢,摘社會認同的星。
22的spark,是享受當下:「行住坐臥是禪」,如果參禪打坐是禪、穿衣是禪、吃飯也是禪,能夠把心安住在禪的生活裏,生活中有了禪,生活的感知便不一樣。「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爵士樂不正正關於即興,「即」,是當下,一刻盡情,隨心而發,再沒其他。
理髮店一幕,大隻佬理髮師若無其事說人生的夢想,他本想當獸醫,但有了妻女,女兒得病,放棄了昂貴的夢想,成為了出色的飛髮佬。旁人以為他痛苦不甘,他自問非常快樂。有捨,有得,放下了spark的他,非常自在,家人安好,心中放晴,何犧牲委屈之有。
夢,和求,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動地驚天揚名立萬,不必出死牛二虎之力。
但Joe未參透,仍要追一生的夢。追到了又如何?沒有驚濤裂岸,沒有捲起千堆雪。才有他和jazz女王的「雙魚對話」。小魚問道於老魚:「大海在哪兒?」老魚說:「身處其中」,小魚說「這是水,我找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是禪趣。
破執,就是無限。他才明白了22。他才明白一生追求自己所愛,不就夠了,如果22所愛是當下的小美好,不就夠了。
取名22,靈感大概源自 “Catch 22”,暗指永世解不開的矛盾。有雞先,定有蛋先?人生無意義不要做人,但未做過人又怎知人生沒意義?
《Soul》的人間,是繁華紛雜的紐約街頭,喧鬧多姿,天堂則簡約素淨得來又像外星,也採用畢加索立體主義畫風造「神」,視覺畫功都是盛宴。
我更記得,忘我境界和迷失自己一線之差,前者是化,後者是溺。
離開影院,懷中唯此二句:「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
#靈魂奇遇記 #Soul
#Pixar係勁嘅 #Jazz定Zen
#追夢與當下 #乜嘢係spark先
#行住坐臥是禪 #太多領悟
#睇完的收穫豐儉由人
#雙魚對話 #Catch22
#畢加索畫風都出埋
#飛髮佬一幕正到呢
#奧斯卡最佳動畫啦
#奧斯卡神婆 #電影 #畢明影評
愛的真諦鋼琴譜 在 侯信永-寫字的力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只要媽媽高興,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
周杰倫出生於1979年,媽媽葉惠美是台北淡江小學的美術老師,爸爸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
周杰倫4歲讀幼稚園時,葉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葉幼兒音樂班學鋼琴。平時活潑好動的小杰倫一站到鋼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靜,聽老師彈奏一遍自己就能復彈出來,老師告訴葉惠美,這孩子很有天分!
為了培養杰倫的音樂素質,葉惠美主張拿出家裡全部積蓄為杰倫買一架好鋼琴,請最好的鋼琴老師為杰倫輔導。而杰倫的爸爸則認為不必這麼認真,男孩子嘛,隨意一點,沒必要拿出全部積蓄投資。
最後,葉惠美還是背著丈夫為杰倫買了一架鋼琴,弄得杰倫爸很不高興。
小學三年級時,杰倫偶然聽到世界名曲《天鵝湖》,被大提琴憂傷淒美的曲調迷住了,葉惠美沒和丈夫商量又為杰倫購買了大提琴。杰倫爸對妻子葉惠美「孤注一擲」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回家就指責葉惠美的不是,家庭裡的溫馨越來越少,爭吵越來越多。
杰倫不知道爸爸為什麼總要找媽媽吵鬧,他用自己稚嫩的詩行記下他的困惑和傷感:「從小到大只有媽媽的溫暖;為什麼我爸爸那麼兇?如果我真的有一雙翅膀,我一定帶走我媽媽.....」
這傷感的內容,杰倫後來為它譜了曲,就是那首令萬千歌迷傷感的《爸,我回來了》。
周杰倫初中二年級時,父母終於離婚。 14歲的周杰倫寫道:「爸爸媽媽彼此沒有愛,難道這就是生命的真諦?」 沉默、倔強和叛逆已經塑造了另一個周杰倫。
周杰倫有音樂天賦,但功課卻很糟。高中聯考總分只有100多分,連普通高中也沒考上,前途一片黯淡,母子倆相對無言,難道兒子就這麼完了?恰好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正在招生,周杰倫考上了。
因為彈得一手好鋼琴,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又時常活躍在籃球場上,周杰倫成為許多女同學關注和談論的對象。
但是,周杰倫卻常常面無表情,很少露出一絲笑容,除了音樂成績出類拔萃以外,其它科目的成績幾乎全是紅字,老師們認為他的智力低下,他的英語老師甚至直言不諱對葉惠美說:「周杰倫有智力障礙。」
葉惠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還是決定要把杰倫培養成才,至少當一個鋼琴師吧。
葉惠美沒有指責杰倫,她認為杰倫走到今天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的不和睦所造成的,並且深信自己的孩子沒有智力障礙,於是她嘗試用姐弟式的關心來「馴服」周杰倫,規定自己「三不」: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兒子。
果然如老師們的預測,周杰倫沒有考上大學。
葉惠美多方打聽後,鼓勵杰倫去考台北大學音樂系,結果他沒有被錄取。周杰倫咬著牙考第二次,還是失敗了。 媽媽和外婆、外公都為杰倫的前途擔憂,這孩子將來究竟能幹什麼呢?
極度迷惘的周杰倫無所事事,只好等待服海軍兵役,這期間,竟得了殭直性脊椎炎,令人沮喪的是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緩解,到了晚期全身甚至會像殭屍一樣僵硬,也可能導致癱瘓。
病緩解一些後,周杰倫到一家餐廳打工,做端盤工的他因為時常打翻菜盤,每個月的工資幾乎被扣掉了一半。而在那家餐廳有擺了一台鋼琴,一次閒暇時周杰倫彈了一曲《蕭邦舞曲》,把老闆驚呆了,老闆靈機一動,叫周杰倫不要端盤子了,就在餐廳彈琴,然後請來電視台記者炒作,不但使得餐廳生意火紅起來,還節約了一大筆請鋼琴師的費用。
葉惠美感受到了杰倫的音樂潛能,她替兒子在台北星光電視台娛樂節目「超猛新人王」報了名。周杰倫精心創作了一首歌曲《夢有翅膀》,但他對自己的演唱實在沒信心,請了一位歌手演唱。
演唱者不能理解他的曲風,而他的鋼琴伴奏又顯得怪異,弄得台下聽眾噓聲一片,初出茅廬的一場表演徹底搞砸了。 葉惠美急了,性格內向的她鼓起勇氣找到了主持人吳宗憲,把《夢有翅膀》的曲譜拿給他看。
吳宗憲當時是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闆,他對周杰倫的第一印象並不好,應付似的拿起曲譜掃了一眼,卻是眼睛一亮,歌譜不僅抄寫得工工整整,而且譜得十分複雜。 慧眼的他立即改變了主意:「這孩子還可以,明天叫他到我公司上班!」
周杰倫進了音樂公司任音樂製作助理,在媽媽的鼓勵下,每天主動幫同事們買盒飯,大家對這個沉默寡言但又勤快的小伙子有了好感。而葉惠美總擔心杰倫冷漠而倔強,又不善言辭,生怕他無意中把老闆和員工們得罪了,於是常常在下班時間站在公司門口,準備一些可口的比薩、炸雞送給員工,請他們包涵杰倫。
時間一久,葉惠美對公司員工比周杰倫還熟悉,同事們都知道周杰倫有一個好媽媽。
周杰倫很快創作出大量的歌曲,但讓吳宗憲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他創作的歌詞總是怪怪的,音樂圈內幾乎沒有人喜歡。
一次,周杰倫又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給吳宗憲審讀。
這次吳宗憲連看都不看,便將那首歌曲揉成一團,隨手丟進身邊的垃圾桶裡去了,周杰倫的眼淚禁不住流了出來。
是該放棄還是繼續?
如果放棄,太對不起媽媽了,周杰倫硬著頭皮撐著,他吃住都在辦公室,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進行創作。
吳宗憲每天早上八點鐘上班時,總能準時見到周杰倫新的作品。終於,他被這位小伙子的勤奮和天賦深深地感動了,他「嗅」出了周杰倫的歌曲隱隱有一種味道,答應找歌手演唱他創作的歌曲。
吳宗憲將周杰倫的《眼淚知道》推薦給天王劉德華,劉德華看了一眼就拒絕了。 不久,又將他的《雙節棍》推薦給張惠妹,沒料想,張惠妹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吳宗憲決定給周杰倫最後一次機會,讓他自己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如果這樣也不行,他就只好請周杰倫走人了! 他將周杰倫叫到辦公室,十分鄭重地說:「阿倫,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老闆的話刺激了周杰倫,心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後的搏擊。
周杰倫熬紅了雙眼如約寫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寫得結構合理,譜得工工整整。 吳宗憲終於有了讚許的笑容,他挑選出10首,2001年初製成了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杰倫》。 一開始公司對這張唱片沒抱多大希望,能收回製作成本就算不錯了。
然而《杰倫》橫空出世後,猶如一場猛烈的颱風橫掃全台,很快被歌迷搶購一空,一舉奪得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項大獎。 《杰倫》的成功讓公司始料未及,讓大批歌星跌破眼鏡,紛紛詢問哪裡冒出來的周杰倫?
如果說第一張專輯小有成就的話,那麼,周杰倫第二張專輯《范特西》已經形成了風暴,席捲了大陸、港台、東南亞整個華語歌壇,各種大獎紛至沓來。
周杰倫會有今天的成功,他深深明白,沒有媽媽暗中明燈般的溫暖,他支撐不到今天,媽媽為他一直未再嫁,點點滴滴都是舐犢之情。
所以周杰倫常說:「只要媽媽高興,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
#母愛_比山高_比海深🌹
#祝福全天下的媽媽_母親節快樂❤️
-
😍 跟寫作業送獎品 😍
|遊戲規則|
✦跟寫本作業並標註「#母親節快樂 及 #寫字力量大」。
✦分享本貼文。
✦抽獎名額:3位。
✦獎品:(高讚數的獲獎者優先選擇獎品)
✅德國FABER-CASTELL輝柏三角點鑽石墨鉛筆*2支👉https://reurl.cc/Qd5xj9 (顏色隨機出)
✅詩詞篇-楷書篇字帖*1本👉https://reurl.cc/arZAaD
✅百家姓-楷書篇字帖*1本👉https://reurl.cc/D9KEXd
✦活動至下週一(5/11)12時截止,週二12時前在此公布得獎者。
✦每個FB帳號僅限參加一次抽獎。
✦作業必須貼在 侯信永-寫字的力量 才算數喔。
愛的真諦鋼琴譜 在 EHP MusicChann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據說最幸福的情侶一生中也有200次想分開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電影《逗愛熊仁鎮》講述了何必(朱亞文飾)與蒙小鮮(張榕容飾)是銀行的一對地下情侶,在“戀情是否要公開”、“ 公開之後誰走誰留”、“是結婚還是分手”的情況之下,他們一面互坑互懟Battle不斷,一面也思考著愛情的真諦。
朱亞文張榕容“為愛Battle”新鮮組合演繹愛情新主張
“哪怕有99個理由想分手也總有一個理由讓我們繼續在一起”
此次電影宣傳插曲《往後餘生》選擇了馬良與劉惜君兩位華語歌手重新演繹,由馬良填詞、譜曲。原創作者馬良也表示此次的重新演繹是看完電影後的真實心境,對於影片中何必與蒙小鮮之間的愛情,一個外表霸氣內心柔軟的女人再加上一個看起來嘻嘻哈哈其實對愛情很認真的男人,Battle過後他們的“往後餘生”都是值得期待與想象的;這種互逗互愛式的愛情主張鮮明地區別於傳統愛情觀,令人耳目一新。低沉婉轉的鋼琴和高頻緊湊的弦樂交織而起,碰撞出一觸即發的氛圍感,耳邊傳來的是劉惜君溫柔細膩的歌聲,清透的聲線描繪著一段感情的開始,而隨著副歌的旋律響起,馬良低沉沙啞的歌聲應聲而上,用飽含真摯的堅定歌聲,給出了樸實溫暖的回應,兩人一來一回的配合將一段感情中有來有往、隔空對話的Battle式愛情表達的更為細膩溫暖,深入人心。
愛的真諦鋼琴譜 在 台灣之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自破裂家庭的周杰倫「願意為媽媽付出一切」。
周杰倫,萬千青少年為他的歌聲而癡迷、崇拜的一位天皇巨星,對母親葉惠美有著似海深情,因為在他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候,是媽媽用溫暖的臂膀支撐著他。
所以周杰倫一直說,「只要媽媽高興,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
音樂天才破裂的家
周杰倫出生於1979年1月,媽媽葉惠美是台北淡江小學的美術老師,爸爸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
周杰倫4歲讀幼稚園時,葉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葉幼兒音樂班學鋼琴。
平時活潑好動的小杰倫一站到鋼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靜,聽老師彈奏一遍自己就能復彈出來,老師告訴葉惠美,這孩子很有天分!
為了培養杰倫的音樂素質,葉惠美主張拿出家裡全部積蓄為杰倫買一架好鋼琴,請最好的鋼琴老師為杰倫輔導。而杰倫的爸爸則認為不必這麼認真,男孩子嘛,隨意一點,沒必要拿出全部積蓄投資。
最後,葉惠美還是背著丈夫為杰倫買了一架鋼琴,弄得杰倫爸很不高興。
小學三年級時,杰倫偶然聽到世界名曲《天鵝湖》,被大提琴憂傷淒美的曲調迷住了,葉惠美沒和丈夫商量又為杰倫購買了大提琴。
杰倫爸對妻子葉惠美「孤注一擲」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回家就指責葉惠美的不是,家庭裡的溫馨越來越少,爭吵越來越多。
杰倫不知道爸爸為什麼總要找媽媽吵鬧,他用自己稚嫩的詩行記下他的困惑和傷感:「從小到大只有媽媽的溫暖為什麼我爸爸那麼兇,如果真的我有一雙翅膀兩雙翅膀隨時出發。偷偷出發我一定帶走我媽媽……」
這傷感的詩行杰倫後來為它譜了曲,就是那首令萬千歌迷傷感的《爸,我回來了》。
周杰倫初中二年級時,父母終於離婚。
14歲的周杰倫寫道:「爸爸媽媽彼此沒有愛,難道這就是生命的真諦?」
沉默、倔強和叛逆已經塑造了另一個周杰倫。
周杰倫有音樂天賦,但功課卻很糟。高中聯考總分只有100多分,連普通高中也沒考上,前途一片黯淡,母子倆相對無言,難道兒子就這麼完了?恰好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正在招生,周杰倫考上了。
因為彈得一手好鋼琴,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又時常活躍在籃球場上,周杰倫成為許多女同學關注和談論的對象。
但是,周杰倫卻常常面無表情,很少露出一絲笑容,除了音樂成績出類拔萃以外,其它科目成績幾乎全線紅字,老師們紛紛認為他智力低下,他的英語老師甚至直言不諱對葉惠美說:「周杰倫有智力障礙。」
葉惠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還是決定要把杰倫培養成才,至少當一個鋼琴師吧。
葉惠美沒有指責杰倫,她認為杰倫走到今天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的不和睦造成的,並且深信自己的孩子沒有智力障礙,於是她嚐試用姐弟式的關心來「馴服」周杰倫,規定自己「三不」: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兒子。
果然如老師們的預測,周杰倫沒有考上大學。
葉惠美多方打聽後,鼓勵杰倫去考台北大學音樂系,結果他沒有被錄取。周杰倫咬著牙考第二次,還是失敗了。
媽媽和外婆外公都為杰倫的前途擔憂,這孩子究竟將來能幹什麼呢?
極度迷惘的周杰倫無所事事,只好等待服海軍兵役,這期間,竟得了殭直性脊椎炎,令人沮喪的是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緩解,到了晚期全身甚至會像殭屍一樣僵硬,也可能導致癱瘓。葉惠美和外婆說起杰倫就垂淚。
病緩解一些後,周杰倫到一家餐廳打工,作為端盤工的他因為時常打翻菜盤,每個月的工資幾乎被扣掉了一半。
餐廳中有一台鋼琴,一次閒暇時周杰倫彈了一曲《蕭邦舞曲》,把老闆驚呆了,老闆靈機一動,叫周杰倫不要端盤子了,就在餐廳彈琴,然後請來電視台記者炒作,不但使得餐廳生意火爆起來,還節約了一大筆請鋼琴師的費用。
葉惠美感受到了杰倫的音樂潛能,她替兒子在台北星光電視台娛樂節目「超猛新人王」報了名。
周杰倫精心創作了一首歌曲《夢有翅膀》,但他對自己的演唱實在沒信心,請了一位歌手演唱。
演唱者不能理解他的曲風,而他的鋼琴伴奏又顯得怪異,弄得台下聽眾噓聲一片,初出茅廬的一場表演徹底搞砸了。
葉惠美急了,性格內向的她鼓起勇氣找到了主持人吳宗憲,把《夢有翅膀》的曲譜拿給他看。
吳宗憲當時是台灣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闆,他對周杰倫的第一印象並不好,應付似的拿起曲譜掃了一眼,卻是眼睛一亮,歌譜不僅抄寫得工工整整,而且譜得十分複雜。
慧眼的他立即改變了主意:「這孩子還可以,明天叫他到我公司來上班!」
周杰倫進了音樂公司任音樂製作助理,在媽媽的鼓勵下,每天主動幫同事們買盒飯,大家對這個沉默寡言但又勤快的小伙子有了好感。
而葉惠美總擔心杰倫冷漠而倔強,又不善言辭,生怕他無意中把老闆和員工們得罪了,於是常常在下班時間站在公司門口,準備一些可口的比薩、炸雞送給員工,請他們包涵杰倫。
一來二往,葉惠美對公司員工比周杰倫還熟悉,同事們都知道周杰倫有一個好媽媽。
周杰倫很快創作出大量的歌曲,但讓吳宗憲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他創作的歌詞總是怪怪的,音樂圈內幾乎沒有人喜歡。
一次,周杰倫又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給吳宗憲審讀。
這次吳宗憲連看都不看,便將那首歌曲揉成一團,隨手丟進身邊的垃圾桶裡去了。周杰倫的眼淚禁不住流了出來。
是放棄還是繼續?媽媽每天來公司門口已經成為一道風景線,如果放棄,太對不起媽媽了,周杰倫硬著頭皮支撐著,他吃住都在辦公室,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進行創作。
葉惠美每天晚上都到公司看望杰倫,望著日漸消瘦的兒子,她強忍著不讓自己的淚水流出來,儘量說一些鼓勵的開心的話,然後將杰倫換下的髒衣服拿回去洗乾淨。
一連一個多月,吳宗憲每天早上八點鐘上班時,總能準時見到周杰倫新的作品。終於,他被這位小伙子的勤奮和天賦深深地感動了,他「嗅」出了周杰倫的歌曲隱隱有一種味道,答應找歌手演唱他創作的歌曲。
吳宗憲將周杰倫的《眼淚知道》推薦給天王歌星劉德華,劉德華看了一眼就拒絕了。
不久,又將他的《雙節棍》推薦給火爆華語歌壇的張惠妹,沒料想,張惠妹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吳宗憲決定給周杰倫最後一次機會,讓他自己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如果這樣也不行,他就只好請周杰倫走人了!
他將周杰倫叫到辦公室,十分鄭重地說:「阿倫,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老闆的話刺激得周杰倫興奮不已,他打電話告訴媽媽後就跑到街上買回一大箱方便麵。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後的搏擊。
周杰倫熬紅了雙眼如約寫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寫得結構合理,譜得工工整整。
吳宗憲終於有了讚許的笑容,他挑選出10首,2001年初製成了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杰倫》。
公司對這張唱片沒抱多大希望,能收回製作成本就算不錯了。
然而《杰倫》橫空出世後,猶如一場猛烈的颱風橫掃台灣,很快被歌迷搶購一空。
《杰倫》一舉奪得台灣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項大獎。
《杰倫》的成功讓公司始料不及,讓台灣的歌星們大跌眼鏡,紛紛詢問哪裡冒出來的周杰倫?
如果說第一張專輯小有成就的話,那麼,周杰倫第二張專輯《范特西》已經形成了風暴,席捲了大陸、港台、東南亞整個華語歌壇,各種大獎紛至沓來。
周杰倫終於成功了,他深深明白,沒有媽媽黑暗中明燈般的溫暖,他支撐不到今天,媽媽為他一直未再嫁,點點滴滴都是舐犢之情。
他將所有的收入都交給媽媽掌管,儘管自己有了公寓,每個週末依然回家,同媽媽、外婆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葉惠美更是百感交集,當年丈夫的譏諷、老師的搖頭、生活的艱辛都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