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t @storyteller.illustration
・・・
.
. 【COVER STORY ISSUE#01:#女子曖昩】
.
Storyteller:#林嘉欣 @karenalamkayan .
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暗 .
女子手中抱着一個人頭,沒血沒恐怖畫面,她的樣子是那...
#Repost @storyteller.illustration
・・・
.
. 【COVER STORY ISSUE#01:#女子曖昩】
.
Storyteller:#林嘉欣 @karenalamkayan .
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暗 .
女子手中抱着一個人頭,沒血沒恐怖畫面,她的樣子是那麼安然,只是看着的人會感覺到女子內藏一份激烈而霸道的愛。「我們無法完全擁有一個人,但當愛上一個人,可能會想這樣,緊緊抱他在懷裏。」林嘉欣是如此相信畫裏的女子和自己一樣,卻是在三年之後,才發現另一個真相。 .
她是在小小的書店看見這幅人頭畫,徘徊又徘徊,終忍不住買下掛在家中。她知道或多或少是看見自己在畫裏,秘密地收起這秘密。她記住了畫家的名字—Watanabe Mayumi @watanabemayumi_ ,親自去拜訪她。真正的對話還沒開始。 .
去年二月,相約第二次見面。 .
「你知道有元利夫嗎?」 . 「很喜歡啊。」 .
不用再哆嗦,林嘉欣知道這是對的人。有元利夫是日本畫家,活了三十八年便去世,在筆下天馬行空的世界憂鬱又跳皮。照明也照暗。 .
之後的一整年,林嘉欣和Mayumi靠着google translate隔空在聊,只有詞語沒有句子。但曖昩是知音友好的愛情,可以玩下猜謎。「有時候點到即止更好,我們總難以透徹了解另一個人。」 Mayumi說,想創作關於光與暗的作品。
.
林嘉欣說好。
.
第五次見面已是香港展覽開幕前一天⋯⋯白色的帳篷裏,幅幅畫都是馬戲團的悲涼。空中飛人的臉上沒有笑容,小丑都是抑鬱的。本來色彩繽紛的世界,被Mayumi調得只有黑和白。
.
林嘉欣這才告訴Mayumi,她的光與暗讓自己想起一個關於生命的諷刺的故事:女人多次拒絕情人的求婚,然後一別便是二十年。女人芳華已逝想安定下來,卻發現男人剛結婚了,太太是個十八歲的年輕女子。「你一定要認識我太太!她真的很美很美。」絕望的女人唱起了一首歌,“Isn’t this rich? …”生命不是很豐富嗎?她用歌聲嘲笑自己也恨生命是如此諷刺地精彩。”Send in the Clowns!”「叫小丑進場吧!」哼,小丑不是別人,是自己。
.
自嘲刻薄,卻是面對生命涼薄的最好方法。林嘉欣其實早在Mayumi的畫中看見了自己的暗,只是我們誰都不可以徹底原諒一個人的陰暗面。
.
那天開幕前她看着專心在作畫的Mayumi,看着她恍如進入了無人之境,美得發光⋯⋯「拍戲時導演總在問,你會怎樣演這場戲?我說我不知道。我永遠不知道一個角色會帶我到達什麼樣的情感境界,會讓我如何發現自己尚未被知道的部分。」那可能是黑暗的,可能是殘酷的,但如果它是誠實的呢? 「早點認識自己另一面好,但要包容黑暗,不要強行壓抑它。」 幾天下來,林嘉欣帶Mayumi到大牌檔,Mayumi愛飲酒,下午便拿起啤酒,酒精下肚性情奔放許多,是林嘉欣未見過的一面,雖然二人交談仍然曖昩不清,「但我不用學日文,你也不用學中文。」 然後終於終於,她們聊到那幅人頭畫⋯⋯「是兩個人啊,兩個都有身體的。」Mayumi解出另一個謎。但也沒相干,林嘉欣仍可相信那是愛到入骨要見血的故事。
.
是她讓她看見自己的暗,也是她讓她發光。
.
Text by SL
Cover by Storyteller team.
Mayumi portrait by @siuloy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end In The Clowns》展覽
日期:2018年1月20日至2018年4月8日
時間:Mon to Sun 11:00–21:00
地點:Agnes b. GALERIE BOUTIQUE(尖沙咀河內道18號119號舖店)
#WatanabeMayumi #SendInTheClowns #CuratedByKarenaLam #渡部真由美
愛你入骨日文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去真相的台灣史
清大 彭明輝
在國民黨的遮掩與扭曲下,我那一個世代的「台灣人」很難了解真正的台灣史;後來,在綠營各路人馬的遮掩與扭曲下,野百合和太陽花世代很難了解另一面的台灣史。
當我看到年輕一代對日據時期的瘋狂愛好時,心裡很悲哀:台灣人似乎永遠脫離不了「認賊作父」的史觀,永遠被愚弄,永遠感謝、崇拜剝削我們的「賊」。
當媒體與大學教授紛紛成為政黨的爪牙時,台灣人永遠只有知的權利,而沒有知的機會。
"別把日據時期浪漫化"
年輕一代紛紛想要了解被國民黨遮掩掉的歷史,而瘋狂地迷戀跟日據時代有關的故事。在海角七號等一系列「懷日」電影裡,台灣人跟日本人只剩浪漫或淒美的情感,而徹底忘記慰安婦的故事,也忘記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
但是,容我跟你講幾個很簡短的小故事。我媽在日據時代拿到新竹州(桃竹苗)國小畢業考第一名,而成為新竹州畢業生領證代表,日本人群起抗議——台灣人不是「二等國民」,而是「被殖民者」,所以不可以當日本國小畢業生的「領證代表」。
日治時代台灣的治安很好,是的。但是這故事沒講另一半。我爸在日據時代當學徒,因送貨而返店時間較晚,在街上被日本警察毫無理由地懷疑是賊,就被逮進警察局,毒打一頓到皮綻肉開,然後才開始問話,並打電話到店裡求證——台灣人是沒有基本人權的「被殖民者」。
請你記得這些事實,然後再去看看近年流行的「瘋日據」電影,看看他們多麼歪曲史實,多麼地認賊作父。我沒有要鼓勵仇日,我只希望台灣人可以客觀而完整地面對台灣的歷史。
"被浪漫化的日據史"
我很早以前就聽過社會學界與人類學界的說法:日本人比國民黨更認真地建設台灣,日據時代的台灣遠比中國更進步,日據時代的台灣有很多項目甚至比日本本國更進步。我不否認這些事件,但是很難認同這個「史觀」。
日據時代的台灣是全球熱帶流行病學最出色的地方,或許是事實,但是動機呢?我相信是因為日本處心積慮地要進犯中南半島,因此他需要研究熱帶流行病學,而「熱帶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當然不適合設在酷冷或溫帶的北海道與東京。
日據時代台灣有好幾個城市的都計規劃水準遠超過日本本土(譬如台中市)。或許這也是事實,但是原因呢?盡管日本政府從明治維新就開始積極引進西方的學術、技術與制度,但是日本民間的既得勢力一直都排斥自行流洋的學生(政府派出國考察者例外),因此很多留歐的建築師與都市規劃專家在日本本國被排擠或找不到發揮機會,只好到台灣來發揮,不是因為「愛台灣」。
"日本積極地建設台灣的農業、礦業與經濟"
是的,但是你聽說過這個俗諺嗎:「第一憨(傻),種甘蔗去給會社(株式會社)磅。」——國民黨以「肥料換穀」、「青果合作社」等手段剝削農村應得的經濟回報,其手段與日本如出一轍,甚至可以說是「以日為師」。
日本建設台灣,是把台灣當標準的殖民地去建設,目的不是「平等對待台灣人」,而是把台灣當作「香蕉共和國」一樣地供養日本,支持日本去侵略中國與東南亞——台灣是日本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我爸媽都對「外省人」心結甚深,也都常講日語,但是他們從來不曾說「日據時代我很幸福」,更從沒跟我說過「我是日本人」。我媽倒是跟我講過:她跟日據時代的老師通信(用日文),老師很得意地拿給他身邊的日本人看,並說:「你看,這是我在台灣教出來的學生。」
上面這一句話什麼意思?在日本人的心裡,台灣人就不是日本人!
「日本人李登輝」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念頭。台灣人是不可能跟日本人平起平坐的,所以不可能有「日本人李登輝」,「日本人李登輝」只存在於幻想或妄想的世界,而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世界,所以光復之初才會有全省同胞歡天喜地地到碼頭迎接國軍這樣的事。
" 誰在殘害當今的年輕人?"
我爸討厭外省人,因為他在法院工作的數十年內老是受到外省同事的欺負。不過,他一輩子銘記在心並每年去探候的恩人也是外省人。我外祖父原本富甲一方,卻因三七五減租而家道中落,所以我媽討厭外省人,但她也沒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外省人中有好人,新竹中學校長辛志平就是全新竹人敬重至今的外省人。反過來說,本省人中有漢奸與台奸,他們危害台灣之慘烈,猶遠遠超過外省人。
我爸媽曾告訴我們,今天台灣最著名的十大本省家族有哪些人是日據時代當漢奸,而得到日本政府經商的特許權,從而發跡致富;又有哪些家族在蔣氏王朝裡利用特許權來擴張財富。
外省權貴令人不恥與厭惡,「本省」權貴又好到哪裡?解嚴之後「專業退位」與「黑金政治」傳聞甚囂塵上,使得黑道勢力大舉進入農會、漁會、地方議會與國會,其危害台灣政治與經濟發展之深,至今猶深入骨髓而難以治療。
陳水扁當權期間,各種綠營的新舊權貴以「小蝦米吃大鯨魚」之姿侵佔公股銀行,趁著WTO逼迫台灣,「公營事業私有化」的過程「賤賣國產」,以及通過「股票分紅費用化」和「內線交易」的模式,進一步癱瘓台灣產業界「優勝劣敗,多元競爭」的市場機制。這些作為不但是貪污,甚至更扭曲了台灣的產業發展路徑,毒害台灣的產業體質,導致今天台灣經濟疲軟無力,全台灣人看不到未來。其為害,遠遠超過蔣氏王朝。
自從解嚴以來,綠營奸商、權貴與政治人物相互勾搭成一個權勢龐大的集團,集媒體、金融、房地產、新興科技產業於一爐,以媒體的扭曲報導、名嘴的巧辯歪曲和網軍的力量愚弄選民和無知的大學教授(包括很多形象良好的綠營教授),以便從房地產、金融、行政院國發基金的補助、扭曲的產業政策等各種手段,侵佔國產,榨乾政府的錢,更無法無天地炒作房地產。
平心而論,蔣氏王朝對台灣人的傷害是一時的,隨著他們的逝去而煙消雲散;解嚴以後綠營政治人物、教授、奸商、權貴對台灣的傷害,卻是與時俱增,禍害無窮。
今天台灣的非典就業已經高居就業者的7%,幾乎都集中在年輕人;此外,全台灣除極少數人之外都深受高房價之害。這兩條大罪,完全跟蔣氏王朝無關,全部是解嚴以後綠營政治人物與教授縱容(甚至勾結)奸商、權貴的結果。
可悲的是,許多年輕人卻誤把這些奸商、權貴、爛政治人物當作偶像,誤把殘害自己的賊人當恩人,這不也是另一種「認賊作父」?
"坦然面對自己的歷史"
柏林有猶太博物館,因為德國人願意面對醜陋的歷史;波蘭把最血腥的Auschwitz集中營改建成博物館,因為他們願意面對自己曾經既被納粹蹂躪又曾協助迫害猶太人的歷史。
人必須坦然面對自己過去所有的歷史,不被仇恨蒙蔽地面對過去所有的歷史。
然而,蔣氏王朝遮掩了一部分台灣的歷史,解嚴以後的綠營教授和媒體則以另一種手段扭曲、遮掩了台灣的另一部分歷史。
先是為了「去中國化」,而故意美化日據來醜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接著,年輕一代因為「去中國化」,竟然把一切「非中國」的東西都當作台灣史的珍貴過去,肆意美化而歪曲日據時代的事實。綠營老是把政治、文化與血統三個問題混為一談,搞到最後,年輕人根本就不認識真正的台灣和自己的血脈、文化。
絕大部分「閩南人」和「客家人」都是漢人和平埔族(原住民)的後代,我們不該否認自己血液中的漢人成分。「撿骨」的風俗反應的是(國民黨治台以前)台灣人都自認為故鄉在中國的事實(鍾理和就曾把大陸當「原鄉」),我們也無法否認我們使用漢文,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事實(而且漢文化確實是值得我們珍惜與傳承的可貴人類文化)。
我們不該美化國民黨治台史,我們可以在政治上主張台灣獨立,卻不該因而否認我們血液中和文化中的漢元素。
我們是不該否認日本建設台灣的事實,但同樣地也不該忘記我們是被當作殖民地的事實。
一味排中、反中與去中的結果,年輕人搞不清楚自己血液與文化中的漢元素,甚至還把日據時代美化、浪漫化。這真的是我們所要的「台灣史觀」?
"被埋葬掉的「後解嚴台灣史」"
綠營為了激勵年輕一代的仇中意識,來滿足自己對外省人的仇恨,或者作為選戰中廉價地賺取選票的噁心手段,不但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許多大學教授都被愚弄而不自知,甚至甘為犬馬供人役使。
解嚴後,綠營媒體變成「本土」政治人物鞏固政治勢力的關鍵工具,他們用扭曲的報導來跟本土政治人物交換炒地皮等牟取暴利的手段;當綠營官商勾結以侵吞公營銀行、賤買國產時,他們也以扭曲的報導、以偏概全的攻擊等手段,為本土政治人物的貪污腐敗遮掩,至於換取到的是什麼利益,一般人更加難以耳聞。
當年輕世代把綠營政治人物不分賢愚不肖地當英雄崇拜時,我很心痛;當綠營大學教授跟我說:「民進黨沒有黨產,所以不會貪污」時,我更為他們的幼稚感到痛心。
一位年輕人看完我寫的「了解時事與政治人物的幾個要領:一個教案」後,義憤填膺地寫信來譴責學術界沒有盡責協助台灣大眾釐清真實的台灣史,並且欣慰地寫下幾位「有良心」的「學者」,而我卻發現這份名單裡至少有一半是「深綠教授」——這些人觀點偏頗, 只會挖藍營的瘡疤,而不願意客觀地看見綠營的醜陋,因此只能阿為「教授」,而沒被稱為「學者」。
當媒體與大學教授偏頗到這種程度時,要期待綠營粉絲的年輕世代去了解台灣史,恐怕永不可能。而在綠營教授不顧一切地去中與排中之下,年輕世代難道真的要學「日本人李登輝」一樣地去歌頌日據時代?
'結語'
國民黨開始走入歷史,這是咎由自取。但是,如果台灣人不去認識解嚴以來綠營政治人物、媒體、名嘴、教授、奸商、權貴如何相互勾結魚肉台灣人,則台灣將永遠走不出經濟與政治的黑暗期。
清大 彭明輝
愛你入骨日文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人要活出自己,先想好這三件事﹞
我寫了3年的中年專欄,發現以女性讀者居多,她們最愛看的主題是「活出自己」。都已經活了半個世紀,還糾結於「活出自己」,證明這既是女人一生的追尋,也是一生最大的難題。所以4月1日(三)晚上9點直播,我打算來談女人究竟要怎麼才能活出自己,至少要先想好一件事:
你的人生要怎麼過﹖
而前提是至少要先想清楚以下三個關鍵因素,它們會影響女人一生至鉅:
1. 工作
2. 結婚
3. 孩子
決定怎麼過人生,先想出這三件事的答案:要找什麼工作;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孩子。不論哪件事出了狀況,人生都要改寫;最可怕的是,同時三件事搞砸,就會陷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獄,一時半刻很難有解。
日前我訪問到一位馬來西亞母親,她原來在家鄉教書,因為丈夫外遇離婚,兩人為了搶奪女兒的監護權,她二話不說,把工作辭了,連夜逃到吉隆坡。人生地不熟,費了不少力氣才找到一家分公司,員工只有經理一人,再來就是她了。
工作是簡單的行政與跑腿雜事,難的是經理無法承受業績壓力,把所有情緒發洩在她的身上。忍了2年,身心都出現問題,不得不離職。由於女兒還小,無人接送,加上她擔心治安不佳,很 想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卻始終找不到。現在她失業在家,一籌莫展,突發奇想要學股票投資,不必去上班。
聽完她的故事,直教我冒冷汗,想起2016年台灣出版過一本日文翻譯書「最貧困女子」,由日本記者採訪寫成。那些年台灣把青年低薪22K罵翻了,可是沒想到日本單身女性中,每3人有1人年薪不到34萬台幣,月薪落在2萬多元;而且最令人擔心的是另一群女性:單親媽媽。旅居日本的作家的推荐序標題是—
「不論是妳還是我,都可能在一瞬間跌入(貧困)地獄的深淵。」
後來我寫了一篇讀後心得,在風傳媒刊出後,居然有122萬人點閱,逾10萬人按讚與分享,這讓我明白,台灣上班族也有不少人在擔心這個問題。尤其此時此刻疫情肆虐,有些人工作岌岌可危,應該很能感同身受吧!
這位馬來西亞女性先是遇見離婚的問題,再來是孩子的問題,現在又多了工作的問題,三個問題紛沓而來,我可以想像她有多麼難以脫身。所以這次直播,我要誠懇地告訴所有女性,務必做好人生選擇,否則會像骨牌一樣,後面的人生一概應聲而倒,再難有任何夢想或追尋。
當然,這個問題不惟女性才會遇到。幾年前我參加姪子台大機械系的畢業典禮,有一位男教授給學生的祝勉之詞,大出我意料之外,他居然要即將鵬程萬里的學生將來一定要慎選伴侶,他說這會決定一生幸福的關鍵,甚至會影響到前途的成敗。我想,當時在座把這番話聽進耳裡的,應該是學生的家長吧!
老實說,遇到的是不是良人,還真是要靠一點運氣。在談戀愛的當下,甜甜蜜蜜的,誰會知道眼前這個愛你入骨的人會外遇呢﹖再來,孩子是不是健康或聽話,也是另一個賭注。日前我上課時,有位42歲母親趨前來請教,她為了女兒得癌症,辭掉外商的高薪工作,現在要復出求職,卻遇到年紀大的困擾。當年她在懷孕時,哪裡知道健康的孩子會在8歲時生重病﹖
所以人生無常,至少要讓職場不要對自己無情;而且看起來;唯一能夠掌握在手裡的一張牌,只剩下工作。如果連工作都不用腦子去經營,讓它做得好﹑做得久,無疑是把自己的人生推向危險的邊緣。
在直播裡,我會跟你分析,有兩個因素在影響女性的職場生涯:
1. 30歲前:選擇職務
2. 30歲後:中斷職涯
首先,我會從女性為何薪水比男性低談起,很多人都說是同工不同酬所致,這個現象的確存在,比如前年英國BBC女主播Karen Martin,拒絕BBC給她升職,原因是一起接下這職位的男性同事,年薪將會比她多出 12,000 英鎊(約新台幣 478,590 元)。根據 Martin 的說法,BBC還說,這薪水對Martin來說,已經相當優渥。
但是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Claudia Goldin的看法,跟我不謀而合。她花了很多年研究同工不同酬這個議題,職場上的確是存在這個不平等,但是真正長期拉開兩性薪資的差距,主要還是在工作上投入的時間所造成。
事實上,美國的總體數據也是這麼顯示,女性平均薪資是男性的81%,而這薪酬差別,卻是隨著年紀不斷在擴大中。剛畢業的大學生,女性是男性的92%;過了40歲,降到73%。商學所畢業生的差異更是驚人,剛畢業時,女性約為男性的92%,10年後則降至57%。
那麼就要回過頭來看,究竟什麼在影響女性投入工作的時間占比呢﹖主要是對工作的企圖心。
104曾做過調查發現,男性對工作最重視的是實質的回報,比如升遷與加薪;女性卻是精神的回報,比如能不能幫助別人等。所以男性會選擇有利於升遷與加薪的職務,像是工程師或業務員;女性則會做後勤支援,如行政或助理等工作。而男性為了競爭,花很多時間投入工作;女性卻為了照顧家庭,減少在工作的投入。
當女性的薪水無法提高,一旦生了孩子,或家人需要照顧,她們第一個被叫回家裡,因為跟請保母或外傭差不多。這就是我說的,30歲前選錯職務,30歲後中斷職涯,它們才是造成女性薪水較低的緣故,並非完全是同工不同酬導致。
如果妳還在茫然﹑迷惘,不知道該怎麼做人生抉擇,歡迎4/1(三)晚上9點準時收看我的直播,妳就會有一種想通了的痛快感!
-----
想更上一層樓嗎?想擺脫受薪階級的困境嗎?想為自己加薪至少50%以上嗎?
現在,洪老師把理論加上實務,整理出一套獨步台灣的系統方法論,開了一堂課:「教你強大,Be A Star」,教你拆解做斜槓的三個大秘密,是你一生帶得走的能力:
▲秘密1:確定你的個人經營方向
▲秘密2:建立你的個人商業模式
▲秘密3:打造你的個人變現能力
即使你現在還不打算做斜槓,都必須及早把這三個秘密學起來,記得,人生無常!職場無情!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S54pS
加入尹星Line@獲得更多有料內容與課程資訊 →🔹https://enstar.cc/Jqag6
影片免責聲明:https://enstar.cc/r6JXr
愛你入骨日文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人要活出自己,先想好這三件事﹞
我寫了3年的中年專欄,發現以女性讀者居多,她們最愛看的主題是「活出自己」。都已經活了半個世紀,還糾結於「活出自己」,證明這既是女人一生的追尋,也是一生最大的難題。所以4月1日(三)晚上9點直播,我打算來談女人究竟要怎麼才能活出自己,也就是—
你的人生要怎麼過﹖
而前提是至少要先想清楚以下三個關鍵因素,它們會影響女人一生至鉅:
1. 工作
2. 結婚
3. 孩子
決定怎麼過人生,先想出這三件事的答案:要找什麼工作;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孩子。不論哪件事出了狀況,人生都要改寫;最可怕的是,同時三件事搞砸,就會陷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獄,一時半刻很難有解。
日前我訪問到一位馬來西亞母親,她原來在家鄉教書,因為丈夫外遇離婚,兩人為了搶奪女兒的監護權,她二話不說,把工作辭了,連夜逃到吉隆坡。人生地不熟,費了不少力氣才找到一家分公司,員工只有經理一人,再來就是她了。
工作是簡單的行政與跑腿雜事,難的是經理無法承受業績壓力,把所有情緒發洩在她的身上。忍了2年,身心都出現問題,不得不離職。由於女兒還小,無人接送,加上她擔心治安不佳,很 想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卻始終找不到。現在她失業在家,一籌莫展,突發奇想要學股票投資,不必去上班。
聽完她的故事,直教我冒冷汗,想起2016年台灣出版過一本日文翻譯書「最貧困女子」,由日本記者採訪寫成。那些年台灣把青年低薪22K罵翻了,可是沒想到日本單身女性中,每3人有1人年薪不到34萬台幣,月薪落在2萬多元;而且最令人擔心的是另一群女性:單親媽媽。旅居日本的作家的推荐序標題是—
「不論是妳還是我,都可能在一瞬間跌入(貧困)地獄的深淵。」
後來我寫了一篇讀後心得,在風傳媒刊出後,居然有122萬人點閱,逾10萬人按讚與分享,這讓我明白,台灣上班族也有不少人在擔心這個問題。尤其此時此刻疫情肆虐,有些人工作岌岌可危,應該很能感同身受吧!
這位馬來西亞女性先是遇見離婚的問題,再來是孩子的問題,現在又多了工作的問題,三個問題紛沓而來,我可以想像她有多麼難以脫身。所以這次直播,我要誠懇地告訴所有女性,務必做好人生選擇,否則會像骨牌一樣,後面的人生一概應聲而倒,再難有任何夢想或追尋。
當然,這個問題不惟女性才會遇到。幾年前我參加姪子台大機械系的畢業典禮,有一位男教授給學生的祝勉之詞,大出我意料之外,他居然要即將鵬程萬里的學生將來一定要慎選伴侶,他說這會決定一生幸福的關鍵,甚至會影響到前途的成敗。我想,當時在座把這番話聽進耳裡的,應該是學生的家長吧!
老實說,遇到的是不是良人,還真是要靠一點運氣。在談戀愛的當下,甜甜蜜蜜的,誰會知道眼前這個愛你入骨的人會外遇呢﹖再來,孩子是不是健康或聽話,也是另一個賭注。日前我上課時,有位42歲母親趨前來請教,她為了女兒得癌症,辭掉外商的高薪工作,現在要復出求職,卻遇到年紀大的困擾。當年她在懷孕時,哪裡知道健康的孩子會在8歲時生重病﹖
所以人生無常,至少要讓職場不要對自己無情;而且看起來;唯一能夠掌握在手裡的一張牌,只剩下工作。如果連工作都不用腦子去經營,讓它做得好﹑做得久,無疑是把自己的人生推向危險的邊緣。
在直播裡,我會跟你分析,有兩個因素在影響女性的職場生涯:
1. 30歲前:選錯職務
2. 30歲後:中斷職涯
首先,我會從女性為何薪水比男性低談起,很多人都說是同工不同酬所致,這個現象的確存在,比如前年英國BBC女主播Karen Martin,拒絕BBC給她升職,原因是一起接下這職位的男性同事,年薪將會比她多出 12,000 英鎊(約新台幣 478,590 元)。根據 Martin 的說法,BBC還說,這薪水對Martin來說,已經相當優渥。
但是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Claudia Goldin的看法,跟我不謀而合。她花了很多年研究同工不同酬這個議題,職場上的確是存在這個不平等,但是真正長期拉開兩性薪資的差距,主要還是在工作上投入的時間所造成。
事實上,美國的總體數據也是這麼顯示,女性平均薪資是男性的81%,而這薪酬差別,卻是隨著年紀不斷在擴大中。剛畢業的大學生,女性是男性的92%;過了40歲,降到73%。商學所畢業生的差異更是驚人,剛畢業時,女性約為男性的92%,10年後則降至57%。
那麼就要回過頭來看,究竟什麼在影響女性投入工作的時間占比呢﹖主要是對工作的企圖心。
104曾做過調查發現,男性對工作最重視的是實質的回報,比如升遷與加薪;女性卻是精神的回報,比如能不能幫助別人等。所以男性會選擇有利於升遷與加薪的職務,像是工程師或業務員;女性則會做後勤支援,如行政或助理等工作。而男性為了競爭,花很多時間投入工作;女性卻為了照顧家庭,減少在工作的投入。
當女性的薪水無法提高,一旦生了孩子,或家人需要照顧,她們第一個被叫回家裡,因為跟請保母或外傭差不多。這就是我說的,30歲前選錯職務,30歲後中斷職涯,它們才是造成女性薪水較低的緣故,並非完全是同工不同酬導致。
如果妳還在茫然﹑迷惘,不知道該怎麼做人生抉擇,歡迎4/1(三)晚上9點準時收看我的直播,妳就會有一種想通了的痛快感!
-----
想更上一層樓嗎?想擺脫受薪階級的困境嗎?想為自己加薪至少50%以上嗎?
現在,洪老師把理論加上實務,整理出一套獨步台灣的系統方法論,開了一堂課:「教你強大,Be A Star」,教你拆解做斜槓的三個大秘密,是你一生帶得走的能力:
▲秘密1:確定你的個人經營方向
▲秘密2:建立你的個人商業模式
▲秘密3:打造你的個人變現能力
即使你現在還不打算做斜槓,都必須及早把這三個秘密學起來,記得,人生無常!職場無情!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S54pS
加入尹星Line@獲得更多有料內容與課程資訊 →🔹https://enstar.cc/Jqag6
影片免責聲明:https://enstar.cc/r6J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