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想餐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想餐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想餐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想餐廳產品中有1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可以當呢篇係廣告, 但對我嚟講,係人生一大柒事! 呢件事發生喺前幾日,直到而家為止… 我都諗唔明點解會做出啲咁柒嘅行為。 是咁的,當日客戶約咗我去咗尖沙咀本陣燒肉,一邊食飯一邊開會。由於我係毒L出城,蕩失路咗好耐,最後終於都喺厚福街最顯眼嗰棟大廈搵到。 我一坐低,客戶就畀咗杯Highb...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流而上】 限聚下的食肆,生意都是舉步為艱。天后一家中菜餐廳的老闆兼大廚盧偉權,卻堅持每周六為老人家煮五十份午餐,盡一點綿力,幫助獨居長者。 自二月疫情爆發初期,他眼見長者沒人幫忙,遂開始免費煮飯。他做的飯盒都會加入菜和紅蘿蔔粒,煮得特別軟糯,而菜式都挑無骨,細心為長者着想。餐廳現在生意雖然...

想餐廳 在 OL Food Diar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07:18:40

終於到訪不少朋友推介過位於南華會內的甘棠燒鵝。 今次預留了不少菜式,最難忘的有甘一刀肥燶叉燒(pic1),肉質軟腍又帶有肉香,油脂豐裕,只是蜜味略嫌不足,只有最外層有焦焦的甜味,朋友說第一次到訪質素更好,沒有比較沒有傷害,我倒也覺得不錯。西班牙豚肉叉燒(pic2)則是薄切一點,同樣欣賞它軟嫩帶肉香...

想餐廳 在 藍橘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14:53:01

你可以當呢篇係廣告, 但對我嚟講,係人生一大柒事! 呢件事發生喺前幾日,直到而家為止… 我都諗唔明點解會做出啲咁柒嘅行為。 是咁的,當日客戶約咗我去咗尖沙咀本陣燒肉,一邊食飯一邊開會。由於我係毒L出城,蕩失路咗好耐,最後終於都喺厚福街最顯眼嗰棟大廈搵到。 我一坐低,客戶就畀咗杯Highb...

  • 想餐廳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21:10:50
    有 2,744 人按讚

    你可以當呢篇係廣告,
    但對我嚟講,係人生一大柒事!
     
    呢件事發生喺前幾日,直到而家為止…
    我都諗唔明點解會做出啲咁柒嘅行為。
     
    是咁的,當日客戶約咗我去咗尖沙咀本陣燒肉,一邊食飯一邊開會。由於我係毒L出城,蕩失路咗好耐,最後終於都喺厚福街最顯眼嗰棟大廈搵到。
     
    我一坐低,客戶就畀咗杯Highball我飲,我咁專業,工作時係唔會飲酒,但客戶盛意拳拳,當日天氣又熱,我又口喝,眼前擺住一杯冰涼透心嘅Highball,實在好難抗拒。
     
    無錯,當初我唔應該飲,如果我唔飲,就唔會做錯事。
     
    食到一半,客戶話希望我可以幫佢哋寫一個溫馨嘅故事。
     
    「可以啊,阿公都好溫馨,仲好鍾意食燒肉…」我。
    「呃,畢竟我哋係餐廳,會唔會唔係咁好?」
    「我可以寫一隻好鍾意食燒肉嘅鬼,為咗食燒肉唔肯投胎!」我對呢個故事自信滿滿。
     
    「唔係呢個問題…」客戶。
     
    「我明我明!你想隻鬼係日本鬼?因為日本燒肉!哈哈哈!」我夾起一舊燒好嘅和牛放入口,入口即溶,齒頰留香。
     
    「我哋唔想餐廳有鬼。」客戶。
     
    (Deadair咗十秒,我默默燒肉)
     
    「不如寫外星人聞到燒肉香味所以侵略地球?」我。
    「我哋想要溫馨故事,例如一家人親情嗰類…」客戶。
    「一家外星人侵略地球?!」我開始強詞奪理。
     
    呢個時候,服務員又捧咗一碟肉過嚟向我介紹,話因為好容易燒焦,會幫客人燒埋。
     
    「嗱~燒好喇先生!」
     
    我唔知係咪酒精嘅關係,滿腦子都係燒肉同外星人,我竟然衝口而同侍應出講:
     
    「唔該媽咪!」
     
    我靜咗,客戶靜咗,服務員都靜埋…整個空間淨係得返燒肉發出嘅滋滋聲。
     
    其實細細個,我都試過同樣情況,例如喺學校上緊堂,我舉手想問問題,口快快講咗「媽咪,我想問…」
     
    又試過搭小巴瞓著咗,一起身見到就嚟過站,情急之下大嗌:「媽咪有落。」
     
    原因係我以前係一個好麻煩,又好黐身嘅小朋友,亦即係而家俗稱嘅「港童」。由我懂事開始,遇到任何難題,只需要大聲唸一句咒語,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呢句咒語就係「媽咪~~」
     
    搵唔到玩具,大叫媽咪。件衫污糟咗,又叫媽咪。
     
    有任何問題都以為媽咪可以幫我解決,漸漸形成咗一個依賴嘅壞習慣。
     
    當時亦因為喺學校發生咗一件事,我就知道要學識獨立,決定戒甩咗依賴阿媽。
     
    嗰時我間小學好巴閉,有𨋢可以畀學生使用,但規定一定要喺地面上最高層先可以用,去其他樓層唔畀用,要行樓梯。
     
    當時小息時間完咗要返課室,我喺操場見到啱啱有𨋢,我急步衝前,喺𨋢門閂埋之前,一個側身衝到入𨋢,但估唔到…
     
    原來班主任喺我後面,喺𨋢門嘅隙縫,我見到佢目露兇光咁望住我…
     
    之後,老師捉咗我去教員室,仲罰我第二日小息要企喺𨋢門,叫我留意吓其他同學。
     
    小息之後,班主任問我:「你有冇留意到,有部分同學會幫其他人開住𨋢門,亦有部分同學好似你咁行入𨋢就唔理其他人?」
     
    我點頭。
     
    「你知唔知點解?」班主任又話:「當一個人有依賴習慣,下意識覺得任何事都有其他人幫佢,相對地亦唔會諗住幫其他人。
     
    「相反,如果一個人獨立,習慣咗做任何難題都自己解決,自然就會知道其他人亦會遇到同樣難題,主動去幫其他人。」
     
    我唔係話依賴嘅都係自私嘅人,只係當你習慣依賴,就會覺得所有人都有義務幫你。但當你學識獨立,自然就會去幫其他人。
     
    我諗返起呢個細個發生嘅故事,不如就寫呢個故事啦~正當我想同客戶講返呢個故事時,我發現服務員突然眼泛淚光咁望住我…
     
    「你叫我媽咪,令我諗返起我個仔…」
     
    (待續)
    唔好意思…咁柒都要上下集
    希望大家鼓勵我繼續講故事,畀個Like & Share

    本陣燒肉 Honjin
    希望你同姐姐講聲…唔好意思嚇親佢

  • 想餐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23:15:16
    有 573 人按讚

    #餐廳若重啟內用 #如何讓用餐更安全?

    三級警戒進入第八週,疫情持續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看到確診案例、死亡案例繼續下降,雖然台北市狀況不穩定,但台灣整體而言已比五月、六月高峰時改善很多,大家深居簡出獲得回報。

    壓抑經濟活動這段時間後,是否,降級已露現曙光?以我們關心的餐飲業而言,是否,餐廳能夠恢復內用了?

    新聞報導指揮中心正在研擬相關指引,指揮中心沒把話說死,加上疫情仍在掌控中,我們或許能期待7月12日後餐飲店家能恢復某種程度的內用營業。可以預期,室內桌與桌拉開1.5公尺的距離、梅花座、隔板、實聯制等等措施,將會續行;客容量限制、單桌人數限制、合菜改以個人套餐,甚至營業時間限制,也是可能出現的新規範。

    在指揮中心真正頒布決定以前,我們也可以想想,假設之後真的可以回到餐廳吃飯了,我們能如何讓用餐體驗更安全?

    消費者與餐廳業者都有一些事情可以做。

    #餐廳內用蘊含什麼風險

    我們喜歡餐廳的理由,正好是餐廳染疫風險高的理由。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去年十月一篇文章分析了餐廳蘊含的染疫風險。首先,餐廳通常環境吵鬧,#人們會大聲講話,#吐出更多飛沫。雖然科學家還沒研究出一個人必須吸入多少病毒,或者暴露於病毒中多久,才會染疫,但通說認為(包括美國CDC、台灣指揮中心)只要近距離接觸到病毒超過15分鐘就可能感染。MIT這篇文章更指出,去年美國在餐廳染疫的案例,全都和確診者共享空氣超過30分鐘至1、2小時。

    此外,雖然目前WHO與各國政府都不認為COVID-19會藉由空氣傳播,如果病毒存在於比飛沫更小的氣溶膠(直徑小於5微米)內,即便病毒量較小,但能懸浮在空氣中較長時間,也能傳播較遠(10公尺)。即便病人已經離開現場,只要在同一空間待得夠久,也可能染疫。

    在餐廳吃飯,#不可能不脫下口罩。若是室內環境,通風不良,加上前述病毒傳播的原理,的確讓餐廳這樣的空間變得脆弱。也因此,美國餐飲業去年第三季開始出現一波 #通風 (#ventilation)的討論,不少業者改善硬體設施,#加強換氣率 或 #過濾空氣。(有關換氣與通風,我會另外詳細說明。)

    MIT該篇文章也提到以下研究結果:英國公共衛生部去年十月調查顯示,在去年八月至十月間染疫的英國確診者,出外用餐是他們產生症狀二天至七天前最常通報的活動;美國CDC去年九月針對802位美國成年人做的調查報告也指出,確診者通報曾經在餐廳用餐的人數約莫是陰性者的2倍。

    #消費者可以怎麼減少餐廳內用風險

    以上事證,令人沮喪。我們熱愛餐廳,想念餐廳,然而硬道理擺在眼前,我們必須直視面對。這事關所有人的安全與集體的信心,不僅僅是消費者的選擇,也是餐飲從業人員工作時必須權衡的重點。

    疫苗已展開接種,我們都知道群體免疫才是徹底的解方,而在真正抵達終點線前(這條線請別後退呀),餐廳可不可內用、該不該內用,或者,餐廳到底該怎麼營業,都是客人與業者持續面臨的問題。消費者會評估自身的風險容許額度,餐廳業者亦同。若政府開放餐廳內用,消費者可以怎麼減少用餐風險?MIT提供以下建議:

    🔸餐廳的大小很重要

    空間較大的餐廳,較能保持社交距離。

    🔸新鮮空氣

    如果餐廳有室外空間,請優先選擇室外座位。MIT引述UC Santa Barbara的科學家所言,室內空間染疫的風險是室外的20倍。

    如果餐廳沒有室外空間,請優先選擇靠近開放的窗戶或門口的座位。在不進食時,應戴上口罩。

    室外空間,台灣的都會餐廳並不常有。政府是否可能開放某些道路、廣場、公園等等公共空間,供餐廳業者登記使用?有戶外空間的餐廳業者、飯店,該怎麼發揮最大利用價值?

    🔸避開人群與熱鬧

    如果餐廳窄小、擁擠、吵雜,比較不理想。

    餐廳可調低音樂音量,使客人不必大聲說話。

    🔸安排座位也很重要

    如果你和不是同一家戶的人共餐,請與他們坐斜對角。日本超級電腦Fugaku計算出,坐斜對角的情況下,用餐者受暴露的病毒飛沫會減少75%。

    #沒有單一有效的防護措施

    最後要提醒大家,沒有一種防護措施能夠以一擋百,各種措施必須一起推行,才能達到有效防護。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依舊是防疫的黃金三律。

    至於,餐廳能怎麼讓消費者更安心?是否該考慮提高換氣率、過濾空氣?這部分是目前台灣比較沒有討論到的,我將在下篇文章與各位分享。

  • 想餐廳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0:34:41
    有 725 人按讚

    很多人問:防疫結束最想做什麼?

    有人想出國、有人想按摩、有人想餐廳大吃⋯

    那你/妳呢?

    我⋯只想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飯分享這些日子的點點滴滴,珍惜我們的平安健康,這樣就好了。

    日日安好 最是幸福 ❤️

    Photographer : Raphael Photography 拉斐爾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