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永遠陪著黎巴嫩,度過任何事情。」——法國總統,馬克宏
—————————
還記得 8 月初黎巴嫩發生大爆炸嗎?這一爆,震驚了籠罩在疫情陰霾底下的人們,這幾天也陸續傳出「台灣捐了 15 萬美元,希望能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貝魯特港恢復運作」等好消息🙆♀️
那,今天 #一杯咖啡看時事 ...
「法國永遠陪著黎巴嫩,度過任何事情。」——法國總統,馬克宏
—————————
還記得 8 月初黎巴嫩發生大爆炸嗎?這一爆,震驚了籠罩在疫情陰霾底下的人們,這幾天也陸續傳出「台灣捐了 15 萬美元,希望能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貝魯特港恢復運作」等好消息🙆♀️
那,今天 #一杯咖啡看時事 要帶你看什麼:
你知道黎巴嫩貝魯特是世界古老大城之一嗎?
馬克宏為什麼趕在黎國總統出面之前趕往現場嗎?
法國與黎巴嫩有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情史嗎?
今天來淺談這一段少為人知的小故事,別忘記按下收藏,並分享給你身邊同樣關注這件事的朋友!
—————————
🗯為何會爆炸?
2020 年 8 月 4 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工業區的一間倉庫發生大爆炸,經調查後發現倉庫內存放了 2,750 公噸硝酸銨化學物質,再加上意外起火,引發爆炸造成這次悲劇。
爆炸後,出現了要達到核爆威力等級才會出現的蕈狀雲,瞬間爆炸的威力堪比內戰,好幾公里外的窗門都被震碎,讓民眾誤以為內戰再現。
這次爆炸截至目前為止,一共造成超過 7,000 人以上受傷,200 多人死亡,60 人失蹤。
—————————
🗯這場爆炸,炸出哪些事【內憂篇】
📢理應要照顧民眾的政府,在哪裡?
經調查後發現,高層在爆炸前 11 天才知曉「自 2014 年起即堆放大量硝酸銨於此倉庫」,但因為新冠肺炎實行封鎖政策,導致貝魯特港口也遭封鎖,所以沒有及時處理。
📢炸毀了居民對政府的最後一絲信任
居民紛紛表態,對於政府已經完全失去信任,因為早該處理好的貨物,卻因為各部門互相踢皮球,且常常漫不經心的心態,造成本可避免的悲劇。
為表達不滿,貝魯特居民發起示威活動,呼籲官員下台以示負責,最後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力事件,甚至在 8 月 8 日當天,接管數個政府辦公室,這場暴力示威造成上百人受傷。
後來,多位長官,包含外交部長、衛生署長等內閣大官紛紛請辭謝罪以平眾怒,最後,黎巴嫩政府宣布解散內閣。
📢燃出各部會首長的擔憂
在疫情仍舊嚴峻的狀況下,原本就已稀少的醫院因疫情大壅塞,已無力再多負擔如此多的傷患,也因此許多受傷的人(包含爆炸傷患及示威民眾),只能就地、就近處理傷口。
📢知名作家的不同看法
也許這場爆炸,可以讓黎巴嫩的政治脫胎換骨:長年的貪腐已讓民怨累積至最高點,而這場爆炸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民眾憤起抗議暴政,示威行動讓原先欲得過且過、息事寧人的高層不得不正視問題。
—————————
🗯這場爆炸,炸出哪些事【法國篇】
📢不忘舊情的大鼻子情聖
爆炸後兩天,馬克宏便到訪黎巴嫩,承諾將大力幫助黎巴嫩居民。
📢法國與黎巴嫩有什麼交情:東方巴黎情結
黎法愛恨交雜的深厚情誼,除了法國曾是黎巴嫩的殖民母國外,還有一個浪漫小章節。
這浪漫,要從法國「大鼻子」國王法蘭瓦索一世說起。
(編:法蘭瓦索一世是誰?別忘記到貼文看之前的專欄文章)
當年大鼻子深陷牢獄之災,是鄂圖曼土耳其伸出援手、完美展現英雄救美的風範,開啟了兩國愛恨糾葛的未來。
而後,法國也與鄂圖曼蘇丹蘇萊曼大帝締結互惠同盟,以制衡囂張的神聖羅馬帝國。就在此時,法國外交館得到地中海東岸的「貿易與活動特許權」,這個區域也就是當今的黎巴嫩地區。
到了 18 世紀,待鄂圖曼國力趨於疲弱後,法國便透過戰爭,擴大了原先在黎巴嫩的特權,並打著保護「信仰自由」的口號,介入黎巴嫩的政治與派系佈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也曾暫時託管黎巴嫩,從此種下殖民母國情節。
而後,在黎巴嫩兩次內戰中,法國都有以調停者的身分介入,同時也有許多菁英選擇流亡至法國,可見兩國的交流、情感與糾葛極為複雜。
—————————
🗯英雄救美的法國小馬哥做了哪些事?
📢超速行動力
▶大爆炸發生後兩天,馬克宏就親自到貝魯特勘災(甚至比黎巴嫩總統還早出現)
▶出動大批維安人員到災區,協助賑災
▶提供大量醫療物資
📢打著什麼如意算盤 ?
▶努力拉攏夥伴
兩國關係如此複雜,不難理解馬克宏的做法。 畢竟法國境內擁有大批阿裔移民,法政府必須跟移民們的祖國打好關係,之後做事才能更方便。
▶展現法國國力
▶充分發揮殖民地救世主的光環(或說法國自己有殖民地救世主情節)
📢民眾未必買單 ?
▶一派說法:法國相助好棒棒
一派認為在法國託管時期,黎巴嫩整體狀況比較好;而現在政府貪汙、腐敗,民眾迫切想推翻現在狀況,有了法國出手相援,他們很感激。
▶一派說法:不要來插手我們的事情
另一派則將馬克宏的救援視為「後殖民主義干預」,認為黎巴嫩已不再為法國的殖民地,為何要如此高高在上的「施捨」救援 ?
兩邊看法沒有對錯,自在人心了,若你是黎巴嫩的人民,你覺得你的選擇會是如何呢 ?
—————————
#LesCsNews #啡聞1cc #news #World #France #Politique #macron #paris #lebanon #beirut #explosion #政治 #國際時事 #世界觀 #語錄 #語錄體 #黎巴嫩 #黎巴嫩大爆炸 #法國 #爆炸 #國際 #時事 #貝魯特 #貝魯特大爆炸 #政府 #總辭
情聖陸劇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年,當傳奇編劇尚-克勞德.卡葉爾(Jean-Claude Carrière)榮獲了表彰其終身成就的奧斯卡榮譽獎時,他在台上致謝詞說道:「這座奧斯卡獎是頒給一個編劇的,我很高興。因為編劇經常遭到遺忘、或者忽略⋯⋯但編劇仍然是電影人。」
.
法國編劇、演員、導演尚-克勞德.卡葉爾(Jean-Claude Carrière)辭世,享壽89歲。他的編劇作品包括《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1972)、《錫鼓 The Tin Drum》(1979)、《布拉格的春天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8)、《大鼻子情聖 Cyrano de Bergerac》(1990)、《梵谷:在永恆之門 At Eternity's Gate》(2018)等作。
.
尚-克勞德.卡葉爾出生於法國南部的艾羅省,為農民之子。他在獲得文學學位和歷史學碩士學位之後,毅然決然放棄成為歷史學家的目標,決定轉而走向繪畫與寫作,早期有一段時間是以漫畫家為業。
.
1957年,他的第一本小說《Lézard》問世,隨後他被介紹給了名導賈克.大地(Jacques Tati),他請卡葉爾為他的電影撰寫短篇小說。也因此緣故,他認識了皮耶.艾特克斯(Pierre Étaix),兩人開始了密切的合作,包括劇情長片《宅男101次求婚 The Suitor》 (1962)與榮獲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獎的《Happy Anniversary》 (1962)。
.
卡葉爾也在這個時期開始與其她歐洲導演建立固定合作關係,除了米洛斯.福曼(Miloš Forman),他與以超現實主義著稱的西班牙名導布紐爾(Luis Buñuel)的合作尤其著名。布紐爾後期所有作品皆與之合作,包括《女僕日記 Diary of a Chambermaid》(1964)、《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 《朦朧的欲望 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1977)等作。
.
除了編劇,他甚至也參與布紐爾之作的演出,在《銀河 The Milky Way》(1969)等片也都能見到卡葉爾的身影。也因為受到布紐爾影響,卡葉爾也曾在這個時期執導過一部名叫《The Nail Clippers》(1969)的奇想短片,描述一個男人想剪指甲卻找不到指甲剪,直至所有行李連帶他的太太逐一消失的故事,該片一舉摘得坎城影展短片競賽的評審團大獎殊榮。
.
https://youtu.be/vvBQyO2sDAI
《The Nail Clippers》全片連結
.
談到與布紐爾的合作,卡葉爾曾說:「這是一個極其親密的關係。我們總是兩個人待在一個偏僻的地方,通常是在墨西哥或西班牙,操著法語和西班牙語,沒有朋友、女人與妻子,周遭沒有別人。只有我倆。我們一起吃飯、工作、喝酒,著迷於我們構築出的劇本。我曾算過,我們兩人曾共餐超過兩千次,這次數可贏過不少情侶了。」
.
七〇年代末期,在布紐爾引退之後,卡葉爾投入了鈞特.葛拉斯(Gunter Grass)之作《錫鼓》的改編,故事以一個侏儒的視角回望納粹時代。德國導演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將之搬上大銀幕,榮獲坎城金棕櫚獎殊榮。後來他又為施隆多夫撰寫了四部電影劇本。
.
八〇年代起,卡葉爾亦曾與波蘭名導華依達(Andrzej Wajda)合作《丹頓事件 Danton》(1983)。改編自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之作、以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為背景的《布拉格的春天》則為他第三度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
九〇年代起,由卡葉爾編劇的《大鼻子情聖》廣受好評,獲得英國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進入21世紀之後,卡葉爾的作品依然產量頗豐,並切深具影響力,作品包括《靈異緣未了 Birth》(2004)、《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Goya's Ghosts》(2006)、《池畔謎情 A Bigger Splash》(2015)。
.
2015年,卡葉爾榮獲了奧斯卡榮譽獎,但他的工作顯然沒有喊停,之後又陸續有《梵谷:在永恆之門》、《是日戀人 Lover for a Day》(2017)、《愛情零極限 A Faithful Man》(2018)、《The Salt of Tears》(2020)等作品問世。
.
2021年2月8日,尚-克勞德.卡葉爾於法國巴黎因自然原因辭世。他的遺作包括路易.卡瑞(Louis Garrel)執導的《La croisade》,皆在後期製作中。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編劇之一,卡葉爾留給後世編劇的箴言是:「成為編劇最好的方式,就是謙卑地加入電影的製作。編劇的工作不僅僅是寫一部電影,也得懂得所有技術面,包括聲音、畫面、剪輯。他的工作、功能,是尋找新的想法。」
.
「如果你想成名、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雕像,別當編劇。編劇是看不見的。他們在陰影裡書寫。」尚-克勞德.卡葉爾說道。
.
.
(圖為尚-克勞德.卡葉爾。)
情聖陸劇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一):費里尼的秘密情人〉
●作者:翁煌德(FB:無影無蹤)
.
1993年,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和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在頒獎台上攜手將奧斯卡榮譽獎(又稱終身成就獎)獻給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費里尼在台上除了向觀眾致謝,更向在台下已經哭成淚人兒的太太、也是她的繆思茱麗葉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真情表白。
.
這對夫婦的關係,在外界看來是「鶼鰈情深」,有如一個愛情神話。至少,與同個時代的眾家名導,好比引薦他入行的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和他景仰的同行柏格曼(Ingmar Bergman)相比,費里尼從來沒有轟轟烈烈的緋聞事件。然而,費里尼雖然從不諱言自己是個愛做夢、愛幻想的創作者,卻同時也是一個極度誠實、不惜深鑿自己一切黑暗面的創作者,在其作品之中,他從不否認自己的確是個多情而好色的男人。
.
費里尼特別厭惡受訪,因為他總是被迫去解讀自己在故事當中安排的一切符碼,同時更要不斷地被外界詢問哪些事情是基於他的真實遭遇。許多人都相信他作品中的排場是來自他的真實生活,這使得他拍完場面豪奢的《生活的甜蜜 La Dolce Vita》(1960)之後,遭受到了查稅員的叨擾,為此還失去了一棟房子。當然,許多人首要關注的當然還是他的情史究竟多少真實反映在電影故事之中。
.
其實,費里尼在回憶錄之中曾直言自己對一夫一妻制的不信任,指出「不論他(男人)再怎麼努力控制他的生物本能,他也一定會違抗壓制體內的衝動,因為壓抑比順從這些衝動要來得費勁(註1)」。雖然他認定茱麗葉塔是他最珍惜的人生伴侶,卻也告解道:「我該做個好朋友,卻沒做到;我該做個好丈夫,也沒做到。茱麗葉塔應該配一個更好的男人。我在她心中也許是最好的導演,卻不是最好的丈夫。(註2)」
.
在由他擔任編劇與聯合執導的《賣藝春秋 The Lights of Variety》(1950)之中,雜技團團長美其名是要振興馬戲團,實際上卻是與美豔且富有野心的女新人越走越近,甚至不惜離開一向對他不離不棄的愛妻。費里尼在這部電影之中剖析了多情男人的心理,或者說是揭示了他自己內在的心態。值得玩味的是,遭受團長拋棄的妻子,正是由茱麗葉塔飾演。而費里尼日後甚至可能差一點在現實生活中上演這個戲碼。
.
在他後續執導的《白酋長 The White Sheik》(1951)、《小牛 I Vitelloni》(1953)、《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 8½》(1963)、《鬼迷茱麗葉 Juliet of the Spirits》(1965)、《女人城 City of Women》(1980)等片當中,都有男性背著正宮妻子與其他女人暗通款曲的情節。費里尼對婚外戀情節的執迷,難免令人產生聯想,但費里尼總是一概否認這些橋段是以個人生平為藍本。但這樣的情節多了,難免也會讓茱麗葉塔感到難堪。
.
茱麗葉塔多少知道費里尼在外頭並不安分,但對於他的行為始終表示寬容,她在受訪時曾說:「人家問我為什麼這麼能體諒費德里柯犯錯?其實我並非這麼體諒。當然這也是我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些什麼。」、「如果我問他,他是不是有其他的女人?他就會說我想聽的。如果我指責他說謊,他也會承認。他告訴我,他的所作所為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關係。」(註3)
.
然而,費里尼或許也曾為了茱麗葉塔讓步,他曾在1957年秋天,也就是在《卡比莉亞之夜 Nights of Cabiria》(1957)之後開始籌備一部名為《與安妮塔共遊》的劇本,當時他鎖定的女主角是蘇菲亞.羅蘭。雖然費里尼聲稱後來計劃告吹是因為蘇菲亞.羅蘭當時人不方便,但實際情形可能是因為故事對出軌情節的描繪,刺到了茱麗葉塔的敏感神經。茱麗葉塔認為這個主人翁出軌的對象安妮塔,影射的可能是蘇菲亞.羅蘭與安妮塔.艾格寶(Anita Ekberg)之外任何一個女人。(註4、5)
.
之所以茱麗葉塔認為費里尼真實的出軌對象不是她倆,或是因為她不相信費里尼膽敢請她真正的外遇對象來主演,同時她也很確認費里尼在為《生活的甜蜜》選角之前,並不認識安妮塔.艾格寶。(註6)
.
在她後續名揚國際的《生活的甜蜜》與《八又二分之一》之中,皆由馬斯楚安尼飾演的馬切羅與圭多,都被認為是費里尼自身的形象投射。馬切羅是一名多情的記者(費里尼早期曾擔任過記者),妻子甚至為他自殺,但他仍不改風流,繼續流連在安妮塔.艾格寶等眾多美人之間;圭多是一名焦慮的電影導演,在電影之初,他瞞著妻子與桑德拉.米洛(Sandra Milo)所飾演的情婦相會,並且在一場著名的幻想戲之中,圭多集結了生命中不同時期的女人,並試圖以鞭子馴服她們。
.
然而,費里尼並非以這些情節來鼓吹糟蹋女性,反而是以自己的創作強調男性角色的自戀與懦弱。他的作品後期曾受到女性主義者的批評,遭受到最嚴厲批評的莫過於《女人城》,但與其說費里尼「仇女」,不如說是他對男性的觀察太過透澈。他電影中的男性,永遠才是最可恨且可悲的。
.
在《鬼迷茱麗葉》之中,茱麗葉塔飾演一名懷疑丈夫出軌的貴婦,當在她掌握丈夫偷情的證據之後,由桑德拉.米洛飾演的妖豔鄰居邀她前往自己宅邸縱情狂歡。茱麗葉所見到的是光怪陸離的酒池肉林,行事保守的她不免也感到些許意亂情迷。
.
茱麗葉塔在劇中時時刻刻地保持著警覺,其嚴謹的態度與周遭環境顯得格格不入。面對這些由丈夫費里尼所構築的、淫亂的派對奇景,會不會茱麗葉塔也感到不甚適應,甚至有些難為情呢?別忘了,她上一部演出的費里尼的作品畢竟還是以寫實為基調的《卡比莉亞之夜》。
.
結果《鬼迷茱麗葉》的迴響不如預期,費里尼也老是被纏著問故事是不是顯示了他與茱麗葉塔的婚姻真的出了狀況。或是深怕自己的生活再被刺探與分析的費里尼,直到21年之後才讓茱麗葉塔主演自己的作品《舞國 Ginger & Fred》(1986)。晚年的夫妻倆,至少在外界看來至少是親密如昔,在1993年奧斯卡獎頒獎典禮過後一年之內,費里尼與茱麗葉塔相繼因病逝世。
.
費里尼帶著秘密走進了棺材,生前受訪從來都對自己的緋聞三緘其口,相信最大原因是擔心自己傷害了茱麗葉塔。但沒想到2019年年底,時年87歲的桑德拉.米洛,這位曾經在《八又二分之一》當中飾演情婦,並且在《鬼迷茱麗葉》中飾演風情萬種女鄰居的資深演員,公開在電視節目上揭露了自己與費里尼長達17年的祕密情史。(註6、7、8、9)
.
原來桑德拉在1958年開始與費里尼交往,她形容兩人的相遇是「宿命的吸引,無法迴避」。未來整整17年,桑德拉甘願成為費里尼的地下情婦,而且她強調茱麗葉塔並不知道有她的介入。桑德拉坦承自己從來沒有對這段關係感到內疚,因為她認為「愛不是一件可恥的事,而是崇高的事」。
.
此外,她還露骨地描繪自己會在茱麗葉塔與費里尼的床上共度春宵。如果桑德拉所言為真,她在《八又二分之一》中所飾演的情婦角色,便是費里尼的誠實設計。這大概是茱麗葉塔始料未及的,她甚至很可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費里尼的情婦共演了《鬼迷茱麗葉》。不過桑德拉卻再三強調自己與茱麗葉塔從來沒有爭寵的關係,反而相當敬愛彼此。
.
事實上,在費里尼《阿瑪珂德 Amarcord》(1973)之中性感誘人的小鎮美女格拉迪斯卡,起初也是鎖定桑德拉.米洛出演。格拉迪斯卡是真實有所本的角色,是費里尼童年時期的性幻想對象。不過桑德拉的丈夫當時迫使她息影,使得費里尼只好中途換角。
.
桑德拉表示兩人關係終於在1975年左右生變,聲稱當時費里尼向她求婚,並且表達與茱麗葉塔離婚的決心。但她拒絕了費里尼,隨後也與之結束了關係。在這之後,費里尼執導了《卡薩諾瓦 Fellini's Casanova》(1976),以批判性的角度指摘情聖卡薩諾瓦的空虛與自負。雖然費里尼曾多次在受訪時強調他對卡薩諾瓦的厭惡,但義大利學者皮耶羅.奇亞拉(Piero Chiara)卻巧妙指出:「我不排除一個事實,費里尼也許真正很成功地把自己隱藏在他的角色中。因此,這種明顯的厭惡背後,也許就暗藏了真正的感情。」(註10)
.
由於費里尼本人已經過世,等同死無對證。但義大利人顯然不僅不覺得桑德拉對費里尼不敬,甚至也並不懷疑她的說法。日前義大利金球獎甚至以全票通過,將今年度的終身成就獎頒發給桑德拉.米洛,表彰她與費里尼等導演合作之下的演藝貢獻。
.
人事已非,許多人或許會為茱麗葉塔感到不值,但她卻像是早已經預料到這一切似地,在世時便曾侃侃說道:「大家說義大利的妻子與眾不同,說她們的容忍度比較高。其實不是義大利的妻子跟別國的不一樣,而是義大利的丈夫跟別國的不一樣。但我們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只好試著往別的地方去想,因為你要我去哪找一個像費德里柯的男人呢?找不到呀!我的費德里柯就只那麼一個──他是個天才!我想天才是有特權的吧。」(註11)
.
註1: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2: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3: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4、5: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6:後來費里尼放棄了這個劇本,由馬里奧.莫尼切利(Mario Monicelli)接手拍攝,片名為《情人與騙子 Lovers and Liars》(1979),飾演安妮塔的是歌蒂.韓(Goldie Hawn),但這個故事與費里尼已經沒有關係了。
註6:Cristina La Bella,〈Sandra Milo, amante di Federico Fellini per 17 anni: «Giulietta Masina? Era impossibile…»〉
註7:〈Sandra Milo: “Il sesso con Federico Fellini, il lettone di Giulietta Masina, la passione per Bettino Craxi… vi racconto tutto” – ESCLUSIVO〉,Oggi
註8:〈Talks about Sandra Milo: “sex with Federico Fellini was sublime! We used to do it always to the ground…”〉
註9:桑德拉.米洛首次公開與費里尼的情史是在2019年年末,本文後五段內容乃是結合註6(2019年年底訪談)與註7、8(2020年年初訪談)來源的媒體採訪內容。
註10:Peter Bondanella,《電影詩人費里尼》,林文琪、刁筱華、羅頗誠譯,萬象出版社,p.411。
註11: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
延伸閱讀:
.
.
延伸閱讀: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二):費里尼與天主教會的情與仇〉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549565808479480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三):費里尼導演生涯的寂寥尾聲〉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06715329431194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四):費里尼電影的魅力何在?〉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22478074521586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五):電視文化狂潮下,大導演費里尼的逆襲〉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26446480791412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六):情聖還是渣男?費里尼為何要拍歐洲第一風流才子卡薩諾瓦?〉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70082293094497
.
.
(附圖由左至右為桑德拉.米洛、費里尼、茱麗葉塔。)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70082293094497#Fellini #Fellini100
#金馬經典影展 #費里尼 #費里尼影展
情聖陸劇 在 方以文 睇電視喇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嚴禁劇透
🚫粗口自行過濾
🚫免批評外表人身攻擊
·
[1230隔夜超短劇評][ViuTV][歎息橋][EP14]
·
[讚]
年青版繼續營造遺憾,兩個人講到唔清唔楚,其實兩個人都要負責任。好喇,去到成年版,又係咁。Sammy同Thomas兩個都抵鬧,但Thomas賤啲,一係好似Sammy咁乜唔好講,如果唔係就一鼓作氣講晒佢啦。
·
澄乜鬼嘢清呀?Sammy都問咗Thomas話咁遲先嚟講返當年比利時嘅件係想點啦,但Thomas 居然係答「冇想點」🤬 Sammy都係爭唔落,識咗咁多年,拖咗咁多年,預咗Thomas唔會講到明啦,咁你自己又唔講喎。之前就話住埋一齊個situation好正兩個人都好唔想破壞啫,但去到依家兩個人要分開,一個香港一個上海,重覆比利時覆轍,Sammy仲話要同阿南住,兩個人都係咁。兩個都抵死。
·
Thomas喺Sammy走咗之後就火爆到傻咗,見到Elvis就打佢,對住小陸又呼呼喝喝。去到佢喺香港見到阿南時,覺得仲有彎轉,個人即刻笑返。我心諗機會嚟喇飛雲,但結果係點呢?正如Kevin話齋,佢真係帶埋波衫去但係冇落場就返返嚟。
·
Thomas同Sammy講咗比利時嘅事之後,兩個人一個廳一個房嗰段係演得正嘅。阿南同Thomas飲酒嗰幕我都覺得正,兩個人坐埋一齊,坦蕩蕩,大家都知大家鍾意Sammy,但阿南知其實Sammy鍾意Thomas多過佢,所以先會話希望今次Sammy揀得啱。唉睇住Thomas以為自己為Sammy好係情聖,仲叫阿南唔鍾意Sammy時要先同自己講,我覺得好廢呀。
·
個天已經不停畀機會Thomas,但佢無捉住。Sammy都好多機會可以講明心跡,但又冇做到。希望最係一集可以畀到線索我點解Sammy會咁。
·
[彈]
Sammy同埋Thomas嘅集數真係唔夠Ken同Joyce嚟,連Catherine贏佢。Sammy同Thomas嘅故仔人數多啲但細節冇咁多,羅生門情況自然就少啲,趣味大減,變咗做普通拖拉嘅愛情劇。仲要拖多一集,唔知大結局係咩環境。
.
[演員表] 林保怡、陳健朗 飾 李子勇 Thomas / 周家怡、談善言 飾 方小薇 Sammy / 衛詩雅、楊偲泳 飾 何樂兒 Joyce / 陳奐仁、黃定謙 飾 胡啟源 Ken / 伍詠薇、唐寧 飾 梁淑媛 Catherine / 潘燦良、凌文龍 飾 鍾懷安 Ryan / 秦沛、艾威 飾 何永昌 / 陸駿光、黃溢濠 飾 黎銘南 / 劉皓嵐 飾 李小陸 / 岑珈其 飾 鍾家俊 Kevin / 黃文慧、邵美君 飾 Ken母 / 劉兆銘、郭峰 飾 李文滔 / 易健兒 飾 嘉嘉 Milky / 李楓 飾 大姐強 / 李思函 飾 戴可迪 Judy
·
·
#1230隔夜超短劇評 #ViuTV #歎息橋 #林保怡 #周家怡 #陳奐仁 #伍詠薇 #潘燦良 #陸駿光 #談善言 #黃溢濠 #黃定謙 #衛詩雅 #陳健朗 #楊偲泳 #黃文慧 #邵美君 #唐寧 #秦沛 #劉晧嵐 #劉小華 #劉兆銘 #岑珈其 #凌文龍 #易健兒 #郭峰 #李楓 #李思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