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的DJtime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獨處與創傷,在疫情蔓延的當下,讓我們被迫第去接受生命中失控的感覺,無法掌控、不確定、不安全,那些過往未能好好處理的傷口亦可能被勾起,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那不舒服的身體感覺、情緒和不安。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CPTSD是較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木的DJtime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獨處與創傷,在疫情蔓延的當下,讓我們被迫第去接受生命中失控的感覺,無法掌控、不確定、不安全,那些過往未能好好處理的傷口亦可能被勾起,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那不舒服的身體感覺、情緒和不安。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CPTSD是較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能曾經經歷過重要他人的慣性情緒忽略、精神與言語上的虐待而導致的創傷。這樣的創傷若反覆、持續且缺乏適當的幫助,亦可能會讓個體被困在創傷當中無法掙脫。
💡理解創傷反應是為了生存所需
情緒重現是最明顯也最典型的症狀反應。是一種突發性的、無法預測的、排山倒海的情緒蔓延而來,無能為力、無法預知、又無法停止的恐懼,佔據所有的感官和認知,感到渺小、脆弱、無力與無助感是情緒重現中常有的經驗。
在遭遇創傷的時刻,我們會發展出不同的機制來應對痛苦,可能是戰、逃、僵直、討好,這麼做是為了要「保護自己」以及「生存」。
但這樣重複、固定的反應,也可能讓我們「僵化」,導致創傷的記憶、情緒被困住,感覺到自己「無法改變這樣的困境」,無法克制的感到恐慌、渺小和無助。而我們亦可能進一步因為這樣的「困住」,加深了對自我的批判與羞恥感,導致我們也使用了情緒忽略的方式對待自己。
💡管理情緒重現,打開自我的意識
當感受到被困在情緒重現中,透過七個步驟梳理自己(TRAFFIC),讓你的情緒不再塞車
1️⃣Talk:對自己說「我正在經歷情緒重現」
現在經歷的是過去的記憶,現在已經無法傷害自己。
2️⃣Remind:提醒自己「我感到害怕,但是現在沒有危險!我現在很安全」
記得自己現在是處於安全的當下,已經遠離過去的危險
3️⃣Acknowledge:承認並允許自己有需求
過去可能因年紀較小而沒有能力為自己發聲。但現在的自己有能力去爭取,並滿足自己的需求。
4️⃣Feel:感受身體的感覺
記得前一篇文章提到的「越是把感覺推開,越可能被控制」
📍來回做幾口大口的深呼吸。慢慢的將空氣吸到腹部、慢慢地吐出,深呼吸與吐氣能夠幫助我們放鬆交感神經,也讓身體的緊繃之處逐漸舒緩
📍注意力放在緊繃的地方,去感受、但不過度反應。並連帶做幾個深呼吸。
📍找個安全的地方放鬆並舒緩自己。可以抱住一個大玩偶或枕頭、用毯子緊緊的裹住自己、躺在床上、泡澡,任何能夠讓自己感到安全與舒緩的事
5️⃣grieF:允許自己哀悼
情緒重現是為了釋放過去壓抑的情感,允許自己哀悼過去被錯待的那個自己,允許自己因為被錯待而感到難受。
這些幼年未能得到、不被允許的、被錯待的部分,如同過去渴求被好好對待的我們已死去,意識、覺察、承認、哀悼,能夠幫助我們學習自我憐惜,即便未能得到,但現在的我已有足夠的能力給予自己。
6️⃣Identify:辨識與紀錄
練習辨識什麼樣的環境、人、情境會激發或勾起情緒重現,亦能夠讓自己處於較掌控的狀態。
7️⃣Connect:培養安全關係和尋求支持
曾經有過創傷的經驗,在日後建立關係也可能會格外困難,或是從來沒有過「足夠安全」的關係,讓自我能夠得以好好發展。
從建立安全的治療/諮商關係開始,在治療師的涵容之下,一同練習允許自己的情緒,並找到重新調節和調適的方法。
🌟受過的傷是真實的,因為反覆受傷而成為了傷疤,讓我們隱隱作痛;但已經成長的自己也是真實的,即便是如何跌跌撞撞的,也都長成了現在的大人。
成長就是,不再逃避與怨恨自己,而是真實的接受那個曾經破碎、而現在想好好重新對待自己的那個自己;曾經感到窒息的、讓我們練習大口呼吸;曾經感到塞住的、讓我們找回疏通的方法。
若你曾經、也深知自己過去受過的傷口,對現在的生活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也感到困擾,別忘了適時地求助心理諮商的資源,讓心理師與身邊信任的親友陪伴你度過。
參考資料: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出版社:柿子文化
作者:Pete Walker
#trauma #traumatic #CPTSD #受傷 #創傷 #療癒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情緒重現 #自我意識 #自我覺察 #台北諮商 #新北諮商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圖文插畫家麗莎
情緒辨識與情緒管理調節方法 在 陳德中的正念天空 - Mindfulness / MBS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情緒覺察成為孩子一生的助力】
「正念」就是「覺察」,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會更專注、更當下、有較好的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
這套繪本,相信是今年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之一了!
-陳德中 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
有一次我去大醫院做例行的眼科檢查,因為是假日,人潮比平常還要多,各個門診的候診區都擠滿了等候的民眾,連座位都不夠坐。
我站在一旁等著護理師叫號,面前坐著一對母女,女兒大約6、7歲大。
可能因為等待的時間有點久了,女兒開始坐不住,一下蹭到媽媽身上、一下要書來看,時不時的還站起來扭來扭去,然後嘴裡不耐煩的一直問媽媽還要等多久?
起初,那位媽媽還可以好聲好氣的安撫女兒,但隨著女兒失控的肢體動作越來越多、情緒化的言語頻率越來越高時,媽媽的理智線也繃得越來越緊。
直到女兒受不了,站起來跳舞,然後一屁股坐在醫院的地板上時,這位媽媽也終於「抓狂」,用食指指著女兒,瞪大眼睛生氣地對她說:「妳現在立刻給我站起來喔!過來坐好!再給我坐在地板上妳給我試試看!講不聽耶妳!」
女兒突然被罵,一臉委屈的坐回位子上,不安分的小手還是動來動去,只是暫時不敢再去吵媽媽...
.
像這樣的情緒小劇場,在日常生活中時常上演。
孩子還小,當情緒升起時,還不懂得如何辨識和處理。就像上述事件中的小女孩,等待的時間讓她升起了「無聊」、「煩躁」的情緒,這樣的情緒進一步觸發她使用不耐煩的肢體動作和語言,最終也引爆了照顧者憤怒的負面反應。
其實,就連我們大人都時常被負面情緒牽著走,更何況是孩子。
大人的情緒行為模式已經成為慣性,要改變得花費很大的力氣。若是能讓孩子從小開始培養覺察的能力,引導他們認識各種情緒的樣貌,學習當情緒出現時,該如何面對和排解,可以讓孩子及早開始了解自己的身心,增進自我調節的能力。
.
若是你也想幫助孩子認識情緒,但不曉得該從何著手,這邊推薦大家兩套工具:「情緒覺察繪本+圖卡」,以及「兒童正念營」。
.
《情緒覺察繪本套組:練習正念靜心與同理心》
帶孩子從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出發,打開孩子的 #情緒覺察力。
套組中有兩本繪本,《我可以很平靜》和《我們都是人》將內在情緒圖像化、動作化, 陪伴孩子 #覺察情緒、#調節情緒、#轉化情緒。
《我可以很平靜》是透過「正念靜心」,引導孩子覺察和調節情緒,讓思緒回到自己的身上,學習專注當下。
《我們都是人》則是透過觀察、掌握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進而同理自己與他人,關懷世界。
套組另外還加贈由情緒教育專家楊俐容老師特別設計的30張「正念靜心卡」,以「問題卡」定錨情緒、「方法卡」直接操作和「目標卡」設定情緒目標,
親子共讀完後還可以一同感受 #正念靜心 的過程。
.
#兒童正念營 則是由專業的兒童正念教育師資,透過循序漸進的創意引導與啟發、豐富的遊戲體驗、與師生高度互動式練習,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情緒管理力、自我覺察力、行為自律力。
.
希望藉由這些工具,可以讓爸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發展出更有彈性、更開放,也更穩定的身心狀態。
.
▲ 博客來: https://cplink.co/tHZjEF7c
▲ 兒童正念營:https://www.mindfulnesscenter.tw/programs/summer-camp-2021-1
情緒辨識與情緒管理調節方法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緒覺察讓孩子專注於當下的感受,清楚了解與敏銳辨識情緒狀態。像情緒教育導演般,引導如何與情緒對戲。─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內容介紹
【情緒覺察成為孩子一生的助力】
當孩子哭鬧,大人總希望他們學會面對與處理的能力。
我們一步一步教孩子認識人的情緒有各種樣貌,提供方法使他們具備管理的技能。
但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
我們是否記得帶他們了解情緒是從哪裡來?
當情緒出現時,
我們可以教會他們持哪種態度去看待自己的每一種狀態?
《情緒覺察繪本套組:練習正念靜心與同理心》希望帶孩子從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出發,打開孩子的 #情緒覺察力。
套組兩書《我可以很平靜》和《我們都是人》將內在情緒圖像化、動作化, 陪伴孩子 #覺察情緒、#調節情緒、#轉化情緒。
《我可以很平靜》透過「正念靜心」覺察和調節情緒,讓思緒回到自己的身上,學習專注當下。
《我們都是人》透過觀察、掌握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進而同理自己與他人,關懷世界。
套組加贈由情緒教育專家楊俐容老師特別設計的30張「正念靜心卡」,親子共讀完後還可以一同感受正念靜心的過程。
更多相關資訊ℹ️請參考以下:
🔗購書連結:https://cplink.co/6fJiGsIM
情緒辨識與情緒管理調節方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緒覺察讓孩子專注於當下的感受,清楚了解與敏銳辨識情緒狀態。像情緒教育導演般,引導如何與情緒對戲。─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內容介紹
【情緒覺察成為孩子一生的助力】
當孩子哭鬧,大人總希望他們學會面對與處理的能力。
我們一步一步教孩子認識人的情緒有各種樣貌,提供方法使他們具備管理的技能。
但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
我們是否記得帶他們了解情緒是從哪裡來?
當情緒出現時,
我們可以教會他們持哪種態度去看待自己的每一種狀態?
《情緒覺察繪本套組:練習正念靜心與同理心》希望帶孩子從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出發,打開孩子的 #情緒覺察力。
套組兩書《我可以很平靜》和《我們都是人》將內在情緒圖像化、動作化, 陪伴孩子 #覺察情緒、#調節情緒、#轉化情緒。
《我可以很平靜》透過「正念靜心」覺察和調節情緒,讓思緒回到自己的身上,學習專注當下。
《我們都是人》透過觀察、掌握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進而同理自己與他人,關懷世界。
套組加贈由情緒教育專家楊俐容老師特別設計的30張「正念靜心卡」,親子共讀完後還可以一同感受正念靜心的過程。
更多相關資訊ℹ️請參考以下:
🔗購書連結:https://cplink.co/6fJiG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