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不上心或缺乏自我意識,係長期高效的「頭號敵人」
·
一提到提升效率,不少人都會想去尋找一些能幫助提高效率的工具或者軟件,甚至還有不少人會去找提升效率的理論與書籍。美國暢銷書作家Nick Wignall寫了一篇文章Management Is th...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不上心或缺乏自我意識,係長期高效的「頭號敵人」
·
一提到提升效率,不少人都會想去尋找一些能幫助提高效率的工具或者軟件,甚至還有不少人會去找提升效率的理論與書籍。美國暢銷書作家Nick Wignall寫了一篇文章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Long-Term Productivity,文中指出要提高並實現長期的高效狀態,最核心的問題在於學會管理個人情緒。
·
作者指,大多數效率問題,實際上並不能通過效率工具、效率技巧甚至是效率相關的方法與理論來解決。例如,雖然不少人兩分鐘之前先查看過收件箱,也知道突然收到某封重要郵件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會去刷新查看是否有新的郵件;雖然閱讀過大量關於個人效率與時間管理的書籍,但仍然會在不重要的事項上浪費時間,有時候還會無視更重要的任務;購買了大量設計精良的筆記本、記事本和日程本,還有許多手工制作的效率工具,但這些工具與用品也並沒有對效率提升起到好大的幫助。
·
作者指出,部分原因在於數字幹擾(digital distraction),過去的十多年間,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智能設備的出現,日常生活中的干擾因素的頻率和強度驟增。但作者認為,影響效率低下最重要的因素是是情緒管理不善。在涉及個人健康管理、育兒以及投資等各種不相關的領域,都能看到困難情緒的身影。在人生中在不同領域的長期成功,都離不開有效管理情緒的能力,特別是那些更大、更具挑戰的情緒。
·
作者舉例了「拖延症」。實際上幾乎所有人都會在工作中時不時地出現拖延。大家可能並沒有太關註,出現拖延的原因到底是什麽,甚至在主動想要去改變、在閱讀有關拖延癥或者效率書籍過後,仍然存在拖延的現象。作者透過自己在自己寫作生涯中所得到的經驗,對「拖延症」有了以下發現:不上心或者缺乏自我意識心態,是「頭號敵人」。如果大家不在思維上保持警覺意識,特別是在做複雜困難的任務時,那個人情緒很可能就會「佔上風」。相反,如果在面臨挑戰項目的時候,能夠隨時警惕自己的思維與情緒,那就能做到更好地應對遇到的各種情況,同時還能繼續保持完成你的工作。
·
人的內心會一直抵抗各種帶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不是什麼錯誤。實際上,隨著人類的進化,我們的大腦會刻意地去嘗試並保護自己不受各種心理和身體能量因素所影響。因此,當大家感受到腦海中帶有負面情緒的自我對話,並且想就此放棄或者拖延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或習慣。我們存在拖延的沖動,應該是習以為常的。
作者指在寫作經歷中,直接導致出現拖延現象的,是帶有負面色彩並且還會讓人極度不適的情緒。通過拖延,能夠從這些對自己的批判和質疑所導致的不適之中找到一絲慰藉。對於像寫作等需要借助於創造力和分析能力的任務而言,可能並不會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解決方案。因此,等待一段時間來找到這個解決方案,實際上是非常正常的做法。換言之,如果認為拖延就代表著不耐煩,如果認為自己不能馬上成功、這件事就沒有希望的話,那顯然就站不住腳了。因此,只有在保持警惕的情況下,發現我們的內心和情感的經歷與變化,才有可能戰勝它們。
·
作者指情緒管理還與個人實際情況(性格與成長經歷)、各自面臨的掙扎(拖延症、完美主義等),以及所做的任務類型(寫作、公共演講、育兒等)有關。作者提出了四個參考原則,幫助大家進一步做好情緒管理。
·
1. 關註自我對話
認知總是先於情感。如果效率因受到負面情緒而影響的話,那可能是因為內心裡不易察覺但又極具影響力的自我對話所導致。學會識別並驗證自己的自我對話,改變這種無濟於事的思考習慣,能夠在很大程度促進有效情緒管理。
·
2. 提高情緒詞匯量
大多數人由於在情緒詞彙方面的匱乏,以及缺乏面對個人情緒的思考框架,其對個人情緒的意識能力都展現出相對較弱的事實。通過提高個人的情緒詞匯量,你能夠更加留意並關註自己的各種行為,提高自己在面對困難情緒時的容忍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
·
3. 刻意練習並培養靜觀習慣
如今社會上很流行「靜觀或者正念(mindfulness)」這個概念。作者在仔細思考並且親身實踐過後發現,要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和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最佳的方法仍然是習慣性地刻意練習並培養靜觀的習慣。所謂靜觀,你可以簡單地將它理解為冷靜觀察,實際上就是練習並提高你的註意力。在面對可能會影響你個人效率及福祉等困難思想及情緒時,你的註意力管理能力越強,你就越能夠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
4. 諮詢心理治療師
如今的時代,根本不必因咨詢心理治療師而感到羞愧。雖然一提到心理治療師,可能不少人會覺得他們的主要職責都是為了解決心理疾病以及重大心理健康問題的,但實際上,即便是沒有任何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士,如果他們希望從心理學角度來提高自身日常狀態的話,諮詢心理治療師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職場熱話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長期高效 #情緒管理
情緒詞匯 在 靈魂的設定 -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隨筆 | #放過腦袋
人類圖似乎總是說,「不要相信腦袋。」
但這畢竟是「區分的科學」,要一個向來憑藉頭腦去區分比較趨利避害的人瞬間丟掉腦袋,又同時靠在腦袋學習這門知識,不論怎麼想都是一個大膽瘋狂的舉動。
我們靠著腦袋保護自己,當然也付出很多代價,但不代表沒有「收穫」。而就人類圖的專有詞匯來說,我們可能比較缺乏的是那種「滿足」、「喜悅」、「平和」和「驚喜」。這些感受,相較靠著頭腦存活的「收穫」而言,孰輕孰重,靠著不同的頭腦,或許有不同的解答,甚至有各種分析作證,來「證明」「哪個才是對的」。
在腦袋層面來說,這種種「做自己」的感受,終究難以找到相對應的場景和經驗去配對。於是,如果不是感受到自己的人生「痛苦」至極,對神秘學有所追求,又或是對「人的存在」有所好奇,還有什麼樣的人們會願意投入這場實驗呢?
偶爾上課,聽到種種「頭腦的問題」,雖然常在答覆上說了無數次,這些都是頭腦的把戲,頭腦的比較,只是這樣的提問從來都沒有消失。
「能量中心亮得多,是不是設計比較好?」
「通道越多是不是就越好?」
「我不是顯示者,所以我不能發起。」
非黑即白的答案,很快地能安撫人心,但隨後就忘得一乾二淨。真正滿足安心的是頭腦,可是身體從來就沒有放鬆過。
我自己都好奇,所謂的靈魂,真的存在嗎?我自己的靈魂,我的頭腦是為何相信他存在或不存在?還是還有更多超越這些的答案?又或者,答案不重要?亦或者沒有答案?
我記得用頭腦去思考人類圖運作的初期,我做了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完全「不相信我的腦袋。」
說是這麼回事,其實是「完全不思考」。腦袋所運轉的任何想法,我都不相信。作為情緒權威,憑著感覺去做決定,其實一切還是模稜兩可。
沈澱後的決定,著實令人恐慌。
一個屬於自己人生的決定,究竟「正確與否」,在外人看來和在自己感受看來,可能截然不同。或許外人看來我的決定帶來了許多光鮮亮麗、引人羨慕的際遇,卻不是本人真心想要,身體也沒有悸動。而本人決定後得到的,或許讓人滿足,卻讓旁人摸不著頭腦,難以認可,在充斥比較和宣達「應該不應該」、「喜歡不喜歡」的社會,也讓人難以自處。
不思考的結果,其實只有變笨。
腦袋和邏輯中心的空白與否,並沒有標示著我們「該思考或不該思考」。所謂的「不要相信腦袋」,其實就只是在做各自重大的人生決定時候,不要因為腦袋的聲音影響了自己真心的嚮往。
甚至,不論是什麼內在權威,腦袋都還是可以去理解身體實際處在的情況、當下的局面、任何做決定相關的細節。單就薦骨回應來說,靠著腦袋收集資料,在某個問題上改變一個細微末節,或許就啟動了薦骨的什麼回應。
是我總自以為我的聰明,可以大於全世界。
事實上頭腦和邏輯中心空白的我,很難告訴你什麼肯定的話語,說一定是如何如何。只有體驗是我能分享的。
身體的運作,在我的意識層面,啟動了四個中心;在設計層面,只啟動了兩個。而不論怎樣,從來不關注身體狀態的我,只能壓抑感受,放棄憤怒,拒絕傷心。
於是每次的情緒大爆發,總是印象深刻。
有導師說:「從意識方面去著手認識自己是比較快的。」或許對於認識人類圖來說,認識黑色層面,的確更快能讓大腦的資料和實際經驗進行配對。只是我後來傾向去觀察我的1爻身體。
而觀察身體,其實有些不忍卒睹。
身體是如何不被愛惜,如何被大腦奴役,我或許從未明白。因為身體是安靜的,不控訴的。身體可以撐著。肝臟需要損壞至70%以上,才會互現可被偵測的疾病,但到時候為時已晚。
前年我得了登革熱,躺在床上無力的那一個星期,只有大腦才能運轉的我,忽然也明白了腦袋的無用武之地。我於是感受了身體的無力,只剩下觀察,看著、聽著、聞著、感受著自己的不安。腦袋不論怎麼跑都沒有幫助。血小板只能靠身體的免疫毅力去回升。
又如去年突然腰背反覆疼痛,來回拔罐了幾次。頭腦無論如何也不能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師父說,冷飲不能喝。真的照本宣科,卻也可能無力回天。
只有在那種頭腦使不上力的時候,才會投降。
我後來感覺,我很大的「臣服」路上,其實是因為我的身體設計。真正在感受許可的情形下去做事,行動節奏才加快。能做的事看起來也增加。但身體累了,我是否可以不在乎一些外在的枷鎖,去讓自己休息,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腦袋讓一切有邏輯,呈現畫面,傳達頓悟。以文字來呈現體驗的同時,卻也過濾了很多的真實。
很多很多的感受,在化為文字的同時,我儘可能想把感受、情緒和觀察同時融入,在寫完後其實就已經失真。但這就是無可避免的事。
這樣說來,腦袋其實能力很有限,但也肩負著無謂的壓力很多年。
我們總希望一個人聰明絕頂。連「頂」都要「絕」了。卻很少人希望一個人成為他自己。那太抽象了。這樣的祝福,沒有一個集體的腦袋可以有共鳴。
因為每個人的「成為自己」如此不一樣。已經脫離腦袋可以理解的負荷。
與其說放過自己,還不如「放過腦袋」。
#寫在1爻身體的運動日記之前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另一種看頭腦的方式
#有些事我覺得很難後來發現連這個都是腦袋說的可是我偶爾還是會相信
#你沒辦法跟別人說上面這件事只能讓當事人自己感受和發現
Credit: Pixabay
情緒詞匯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的疫情不光帶來給各個社會巨大的挑戰,也讓我們從中看到不同社會的文化特質。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丹麥社會今年的年度關鍵詞彙「samfundssind」,從中我們可以更加清晰看到這個國家與社會的運作方式及文化特質。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今年馬上年底要公布的台灣年度關鍵字又會是什麼?又說出了什麼台灣的特質?
-----------------
年年底,丹麥語言委員會(Danish Language Council)和P1電台都會選出丹麥的年度詞匯。之前的獲獎者包括2019年的「氣候白癡」(klimatosse)和2018年的 「洗錢」(hvidvask),這些都緊緊地抓住了(有時是不討人喜歡的)時代情緒。
2020年度最有潛力獲選年度詞匯的當然是「samfundssind」,丹麥語言委員會將其定義為「社會關注高於個人利益」。更寬泛地翻譯為「社區互助」或「社會意識」,「samfundssind」已經成為冠狀病毒危機的流行詞:語言委員會發現,搜索丹麥新聞數據庫, 「samfundssind」的使用次數從2月的23次增加到3月的2855次。
「丹麥有很強的社區精神傳統,」丹麥語言委員會的高級研究員伊娃·斯卡夫特·詹森(Eva Skafte Jensen)說。「在19世紀,人們在農村建立了專注於共同目標的合作社(andelsbev richardgelsen)。奶農聯合起來,為合資奶場提供資金,而奶農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連接起來,從而繞過私有食品雜貨商人的壟斷……這一想法也被帶入了工人運動,幫助建立了強大的工會。」
還有19世紀建立的民間學校(højskole),為農村人口提供非正規教育,把他們培養為好公民, 這在今天仍然存在。詹森認為,正是這種民間學校、合作社和工人運動的形式,「讓人們齊心協力,放大個人成就」,才使得「samfundssind」成為了2020年的流行語。現任首相也曾明確使用過這個詞。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4821011?fbclid=IwAR1MRDymSWnILN8ceH3HYLnUxkvoO-Wq9tyb-OOdO2O3PE4BTobfLsFsQoA
情緒詞匯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BC中文網】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儘管她並不在美國出生,劉文的美國生活沒有絲毫「不美國」之處。她去看橄欖球比賽、煲美劇《慾望都市》、在慈善組織裏當志願者。
在新冠疫情之前,31歲的劉文對自己是住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東亞裔人士這件事,並沒想得太多。「實話說,之前我真不覺得我在這兒很顯眼,」她說。
但情況如今不一樣了。新冠病毒在美國讓超過10萬人喪命,而亞裔身份可能在此招來橫禍。對於包括劉文來內的許多人來說,他們已感覺受威脅。
據劉文說,幾個陌生人在當地超市裏朝她一名韓裔朋友喊髒話、推搡她,還要求她離開商鋪。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是亞裔,而且當時戴著口罩。
包括紐約州、加州和德州在內的多個美國州份,都有東亞人士報稱被吐口水和拳打腳踢,甚至還有一宗被刀刺的案例。
在美國,針對亞裔人士的偏見遽增,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無論是否曾親歷過暴力、欺凌或更不堪的不公待遇,都開始思索自己在美國社會的位置。
「五年前剛來到美國時,我的目標是盡快地適應美國的文化,」劉文說。
「不過疫情讓我意識到,因為我是亞裔,因為我的樣子或者我的出生地,我永遠無法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在她的朋友經歷那場超市爭端後,劉文下定決心買她人生中的第一支槍。「如果奧斯汀都到了這個地步,那我們可能真的需要買槍了,」她對BBC說。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歧視報告。
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份,警方都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批評者說,位高權重者為情勢火上澆油。無論是總統特朗普,還是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都遭遇到了一些指責,因為他們在談論中國在疫情中的角色時使用的措辭,不同程度上助長了反亞裔的情緒。
而對於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在遭遇偏見的同時,感覺自己身為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也遭到攻擊。
在美國的反亞裔的偏見有多嚴重?
為數眾多的亞裔美國人與身在美國的亞洲人形容,他們在此的境遇在新冠疫情暴發後急轉直下。
金伯利·哈(Kimberley Ha)稱,她在二月留意到這樣的變化,當時她在紐約遛狗,一個陌生人開始朝她大喊。
「他喊道:『我不怕有輻射的中國人'然後開始指著我大叫,『你們這樣的人不應該在這,滾出這個國家,我不怕你們這些人帶來的病毒。』」金伯利是一名華裔加拿大人,在紐約生活了超過15年。
在接下來幾周裏,她留意到她在公眾場所遇到的「大概十人中有一人」,在看見她時顯得怒氣衝衝。「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程度的敵意。」
而在美國的另一端加利福尼亞州,23歲的麥迪遜·法萊米爾(Madison Pfrimmer)聽說過針對亞裔的攻擊,但「並不認為它像人們所說的那麼常見」。
今年四月,她在洛杉磯一家超市裏為一對年長的中國夫婦幫忙翻譯,據她說,這對夫婦遇到了一名憤怒的女子。這人持續用粗言穢語謾罵他們,還朝他們扔水和噴灑不明液體。
「她高喊,『你們怎麼敢來我家人購物的商店,你們怎麼敢來毀掉我的國家。你們就是我一家人沒法掙錢的罪魁禍首』,」有一半華裔血統的法萊米爾回想道。
法萊米爾說,她嘗試與那名女子爭辯,但對方譴責她為那對夫婦翻譯,還朝她扔了一瓶水,淋濕了她的腿部與腳部。
當他們一行人在櫃台排隊付賬時,那名女子又走過來,朝他們噴了似乎是空氣清新劑或消毒劑的東西。她還跟著那對年長夫婦到他們的車旁,一邊拍他們的照片,一邊高呼「這是你們的錯」,用髒話罵中國、「那些骯髒的人」以及「共產主義」。
「我跑向那對夫婦,用國語告訴他們快進車裏,我幫他們把買的菜放進車裏,從窗戶把蛋遞給他們。」那名女子則開著她的車,一路尾隨法萊米爾,直到法萊米爾把車開近一個警察局。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 (STOP AAPI HATE)數據庫收到來自45個州份與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新冠病毒相關歧視報告,加州和紐約州的案件佔了其中的大部分。
這些事件涉及的種類廣泛,其中口頭騷擾最常見。但推搡、肢體攻擊、職場歧視、禁入場所、打砸等等,都涵蓋在數據庫當中。而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成為目標。
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研究亞裔美國人的張華耀(Russell Jeung)教授管理這一數據庫,他發現在許多案件中,當事人「被朝著咳嗽與吐口水」,因此他新增了這一類別。
那正是泰德·嚴(Ted Nghiem)的親身遭遇,他生活在費城,是一名37歲的越南裔美國人。在三月,一名男子朝他高喊「滾出這裏,是你造成了新冠病毒」,但他當時並沒有太在意。
然而,同月不久後,另一名男子在兩人擦身而過時朝他吐口水,這讓他「在一、兩天內都感到鬱悶」。
「我通知了警方,但我不知道有沒有後續……幸好我並沒有染上什麼病。」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數據庫收集的事件來自網上的自主報告。BBC通過採訪及分析美國媒體報道發現,自1月起在美國有超過100起疑似針對亞裔的事件,其中約一半的案件已上報警方。
一些事件到達了仇恨犯罪的標凖。紐約警方指,他們已調查了14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仇恨犯罪,其中涉及15名亞裔受害者。
而在加州,一名老人遭遇鐵棍襲擊,一名青少年則因被襲而送院治療。
在德州,一個亞裔家庭在超市中被刀刺傷,其中還包括了兩名分別2歲和6歲的幼童。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獲得的聯邦調查局(FBI)報告,"嫌犯表明他用刀攻擊該家庭的原因是,他認為他們是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他人的中國人"。實際上,受襲家庭為南亞裔。
有亞裔人士報稱,由於其族裔背景,酒店、Uber司機等拒絶為他們提供服務。
馬特(並非他的真名)是一名華裔美國人,他是在康涅狄格州一家急診室工作的醫生。他稱,有多名患者表示曾有亞裔人士在他們周邊咳嗽,因此要求住院治療。
他經歷的反亞裔偏見似乎更為切身,當時他正嘗試治療一名相信感染了Covid-19的病人。
"我穿戴著防護設備,走進房間作自我介紹。當他們聽到我的姓氏時,他們的反應是'不要碰我,我能見另一個醫生嗎?你可以不要靠近我嗎?'"
馬特說,許多其他少數族裔面臨著"更顯性、更嚴重的歧視",但他依然擔心類似事件會打擊醫護人員的士氣。
"這是一個壓力相當大的時期,我們的工作量大了很多,時刻穿戴著很不舒服的防護裝備。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暴露在Covid-19中。"
「如果他看起來像是華人,他就被攻擊」
新冠疫情最初在中國武漢暴發,總統特朗普因此把炮火瞄凖了他口中控制疫情不力的中國政府。
今年較早前,特朗普多次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批評者稱這一詞匯並不區分中國、中國政府和華裔人士。
特朗普稍後呼籲保護亞裔美國人,稱「疫情蔓延不是他們任何形式的錯誤」。但這並沒有停止一些人怪罪華裔美國人或攻擊其他東亞裔人士。
張華耀教授稱,他收到的反亞裔事件報告之中,四成來自華裔人士,但大部分案例發生在其他東亞裔人士身上。
「這是種族定性的例子:『他看起來像是中國人,他就被攻擊』。」
種族定性(racial profiling),又成為種族歸納、種族貌相,指的是依照某人的族裔特徵,來認定其犯罪或涉嫌某種行為。
來自韓國的23歲大學生吳多賢(Dahyung Oh)記得,早在2月,在美國疾控中心建議佩戴布口罩之前,她站在紐約地鐵月台上,旁邊一名女子充滿敵意地瞪著她。
「她開始向我靠近,指著我說『為什麼你不戴口罩,你應該要戴上口罩』,」吳多賢稱。
這名女子自己也沒有戴口罩,吳多賢認為她「被針對」了,「因為我們周圍十幾二十個人都沒有戴口罩。」
「我當下覺得非常憤怒,我因為身為亞裔而被針對,又因身型嬌小而更容易被人當作攻擊目標。」
這次事件沒有以暴力告終,不過吳多賢是幸運的,紐約在3月出現了兩宗無關聯的案件,都是亞裔女性因沒有戴口罩而遭遇襲擊。同時,許多人又因戴了口罩而被騷擾。
張華耀教授表示,對遭遇歧視的亞裔人士來說,口罩可能造成"雙輸"局面,因為"如果他們戴口罩,他們會被懷疑感染了病毒,而如果他們不戴口罩,則會被質疑感染了還疏忽大意。"
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美國,在英國和加拿大都有多起針對東亞裔人士的襲擊,引起了高度關注。溫哥華警方稱,今年至今已受理了20宗反亞裔的仇恨犯罪案件。
與此同時,在中國出現了針對非裔人士的歧視情況。有報道指,數百名非裔居民未被確診新冠肺炎,卻被趕出家門丶強制檢疫和沒收護照。包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在內的一些餐廳與酒店禁止非裔人士進入。
「我認為這跟以往的危機時期一樣,某一群體的人通常會被當作替罪羔羊,」紐約市人權委員會主席馬拉斯(Carmelyn P. Malalis)說。她指出,艾滋病危機和伊波拉疫情時也有類似情況。
馬拉斯認為,在疫情之前,「針對亞裔的含蓄歧視」就已存在,但由於報導甚少,公眾對此的意識並不高。「人們認為種族歧視是黑白對峙,沒有意識到歧視是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她表示。
為什麼亞裔美國人仍被看作局外人?
在美國的亞裔人士來自多元的族裔、國家和背景,他們往往有不同的政治信仰與身份認同。
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美國約有2000萬居民是亞裔,佔美國總人口約6%。這其中包括了亞裔美國人,以及在美國生活、學習與工作的亞裔人士。
在亞裔美國人當中,一些族群,例如不丹裔美國人,較高比例是出生在美國以外的移民。而包括日裔美國人在內的其他族群,則更可能在美國已生活多代。
每年,單單是從中國到訪美國的遊客就有300萬人。
但無論是對自我認同為亞裔美國人的人士、希望成為美國人的人,還是僅是到訪的亞洲人來說,在美國針對亞裔的種族偏見都一視同仁。
亞裔美國人有許多共同的經歷,例如他們在疫情之前就已被視為「永遠的外國人」。
「種族,就如許多社會分類一樣,是一種任何人一眼就能看見的類別,」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戴比·馬(Debbie Ma)博士說。「正因如此,人們很容易對這些類別加以標籤與刻板印象,例如,東亞裔人士是外來的,儘管他們實際上並不是。」
她在2008年參與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紐約出生的華裔演員劉玉玲(Lucy Liu)與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之間,來自各種族裔背景的美國受訪者們更傾向於認為後者是美國人。
馬特醫生說,經常有人跟他說「你的英語說得真好」,問他真正的家鄉是在哪,儘管他已向對方解釋了他生在美國。
張華耀教授則說:「儘管我的家庭在美國已經開枝散葉到了第五代,我依然被認為是一個外國人。」
這導致人們的亞裔長相、馬博士稱之為「我們明顯帶有的特徵」,成為亞裔人士在疫情期間被針對的原因。
這並非族裔首次被用來邊緣化或針對在美國的東亞裔人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襲擊後,大批東亞裔美國人被囚禁。在19世紀,諷刺東亞人的漫畫被用作種族主義宣傳,用來排斥來自中國與其他東方國家的移民。
時至今日,一些亞裔美國人仍形容他們感覺「處在試用期」,需要去證明他們是美國公民。這一情況在疫情暴發後明顯惡化。
曾以民主黨人身份競選美國總統的楊安澤在4月時撰文稱:「對族裔背景一定程度上的鄙視和疏離,已變成了明顯的仇視甚至攻擊。」
他呼籲亞裔美國人「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展示我們的美國特質」,例如幫助鄰居、捐獻防護裝備、穿上美國國旗顏色「紅白藍」的衣物。然而,批評者譴責楊安澤的言論是在怪罪受害者,並且他似乎內化了一種觀念:由於其族裔背景,亞裔人就是不夠「美國」。
特朗普總統與拜登的競選團隊都遭到批評。特朗普的一個競選廣告裏形容拜登對華軟弱,其中展現了一連串拜登與中國官員共處的短片。
然而,短片裏還包括了駱家輝(Gary Locke)的畫面,他是一名華裔美國人,曾任美國前駐華大使。人們譴責特朗普的競選廣告暗示駱家輝是中國官員。
與此同時,拜登的競選廣告也被炮轟,因其中強調在疫情旅行禁令實施後,「特朗普仍讓四萬名旅客從中國進入美國」。不過,這些旅客當中許多人或是美國公民。
兩個競選團隊都否認上述廣告涉及排外主義或針對華裔美國人。
在美國的亞裔如何回應攻擊?
對於一些人來說,反亞裔情緒的高漲感覺明顯且危險。
目前並沒有全面的數據記錄各族裔人士在美國購買槍支的數量,但根據槍店老闆們的反饋,亞裔強制購買者和整體的槍支銷售數量正在上升。
49歲的華裔美國人臧東慧在紐約皇后區組織了社區巡邏隊,巡邏隊的微信小組中有200多名成員,他們輪流開車在社區中巡邏,向警察報告可疑行為。如今巡邏隊以棒球棍自衛,但臧東慧希望未來他們可以持槍巡邏。包括他在內的十多名巡邏隊成員最近已申請購買槍支的許可證。
臧東慧形容自己是保守主義者,他相信華裔美國人應該武裝自己,「以防社會動蕩與犯罪急增」。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讚正這一看法,舊金山和平組織的共同發起人梁國雄(Max Leung )就是反對者之一。該組織近日定期在唐人街巡邏,並稱巡邏有效減少了蓄意破壞與盜竊的案件。
「儘管我深信並且十分支持自衛,我們並不鼓勵成員們持槍巡邏,」梁國雄說:「我們希望在組織內建立促進和平、而非以暴制暴的文化。」
藝術家與喜劇演員也受到啟發而發聲,譬如華人說唱歌手Jason Chu,他發起了名為「仇恨是一種病毒」的倡議活動,還寫了一首關於反亞裔事件的饒舌歌曲。他說,想以饒舌來展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人們有多麼荒謬」,以及「強調亞裔美國人屬於這個國家」。
「我們在美國不是過客,我們在這裏出生,這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我們想說,仇恨不屬於我們的國家。」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人們希望這番對歧視的全新認識,能讓美國的亞裔族群變得更強大,與其他的少數族裔更團結一致。
馬特回想起,在他成長過程中曾聽到不少針對非裔美國人的負面評價,其中有的來自亞裔美國人。
相反的是,「如今我看到許多亞裔美國人為艾莫德·阿伯裏(Ahmaud Arbery)申訴」。非裔美國人阿伯裏2月在喬治亞州郊外慢跑時被槍殺,兩名槍手說他看起來像是個盜竊案嫌犯。
馬特留意到,亞裔美國人群體近年來在政治領域的聲音更大了,在其他領域也越來越亮眼。「我的很多朋友看到這些反華人的言論,對於談論其他族群面臨的歧視更感興趣了。」
張華耀則目睹一些亞裔美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共同利益,作為一個政治組織或群體動員起來」。他說,來自不同階層、教育背景和族裔的亞裔人士如今因疫情相關的歧視而「發現了他們共同的經歷」。
「我們在一同面對種族定性這一過程,希望終有一天,我們會團結在一起對抗歧視,以共情心對待其他同樣面臨種族定性的人們。」
#社會 #政治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