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情緒智力測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情緒智力測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情緒智力測驗產品中有7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出生嬰兒智商較低?關鍵在缺乏「刺激、互動」 想要提高智商這麼做》 美國布朗大學評估672名3個月到3歲孩子的表現後發現,新冠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出現智商較低的傾向,在語言、肢體動作和整體認知,都不如疫情前出生的嬰兒。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孩子的生活環境缺乏外在刺激,因為疫情導致企業、托兒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情緒智力測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胖胖龜 胖讀時光 閱讀 書籍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書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Cook4fam 益家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情緒智力測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情緒智力測驗 在 胖胖龜 胖讀時光 閱讀 書籍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8:48:21
沒有情緒,就能理性做決定? 當眼窩額葉皮質某些部位受到損害時,病人會喪失大部分的情緒功能。 這些病人告訴神經學家達馬吿歐,他們應該感覺到自己的情緒,但他們卻什麼感覺也沒有。 針對這些病人的自主反應所做的研究也證實,這些病人沒有產生正常人在面對可怕景象或美景時會有的正常身體反應。 不過他們分析...
情緒智力測驗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21 16:25:05
#心理測驗 🕶🕶馬基維利指數,你夠冷酷嗎?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馬基維利主義與自戀(Narcissism)和心理病態(Psychopathy)並列三大暗黑人格。 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心理特質集中在人際關係的處理,包含不露聲色的冷淡冷漠和對道德標準的摒棄。這個人格特徵是根據尼科洛·馬基雅維利的政治...
情緒智力測驗 在 書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33:55
#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這是今年三月出版的書,由德國情緒智力管理專家所著作的。書封是舒服沉穩的霧面深藍色,個人覺得有像前陣子流行的莫蘭迪色,尚未翻閱時便已得我心。 什麼是「情緒背包」呢?當我們為某事覺得不滿,當下引發的壞情緒是否有正確紓解呢?倘若一直壓抑在心無法順利...
-
情緒智力測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28 19:00:11【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
情緒智力測驗 在 Cook4fam 益家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23 18:50:52你聽過莫札特K448第二樂章嗎?
告訴你後期重要的營養素後,
立刻來點音樂讓寶寶聰明一波吧;)
☞ 後期營養素&緩解便秘輕蔬食譜:
https://tw.osparks.com/player/245/6912
☞江湖傳聞中寶寶變聰明歌單在此!!:
https://tw.wonderfo.land/player/72/6511
☞其他愛撥營養小知識
水果飯後吃產毒素?!
https://youtu.be/DYjXmWUsVsY
其實一天吃__顆蛋才對!
https://youtu.be/Acrt7ObIwsg
懷孕前中期真的有需要吃那麼多保健食品?
https://youtu.be/2BJuH0n1ack
✍參考文獻:
[1] 後期足夠鐵能避免新生兒貧血!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66/5/1178/4655915
[2] 鈣補充劑會抑制鐵的吸收,需分開吃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abstract/53/1/106/4691189
[3] 青少年聽音樂智力測驗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2466/pms.1998.86.3.835
別的類似研究:好像沒那麼有效內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0223989709603522
[4] 寶寶聽得到肚子外的聲音喔:)
https://obgyn.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46/j.1469-0705.2002.00844.x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17304
#愛撥營養師DietitianAibo #食物科學 #孕期營養 -
情緒智力測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2-06 19:00:14【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個很有趣的資料,今天跟你做分享。它來自於這本一書,叫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它提到一個名詞,叫「時型」。時間的「時」,型態的「型」。簡單來說呢,就是你會發現有一些人喔,是越夜越美麗,「暗公鳥」啦,越晚他越有精神、越有活力、越有創造力。
而有些人呢,就是「晨型人」,早上起床一點問題都沒有,然後整個白天精力旺盛,但是隨著時間到越晚,他就整個是完全沒電的狀態。
所以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時型」,它是用動物、鳥類作為比方;有些人是「貓頭鷹」、有些人是「雲雀」。就是有些人是「夜貓子」,有些人是「晨型人」。
然而關於這方面呢,他有引用了一些研究。其中呢,在上個世紀1976年,就開始有很多研究。但是最有名的是一位「時間生物學家」,他叫做羅內伯格。
他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讓我們自我檢測一下自己的「時型」。現在你也可以試著回答羅內伯格,他所設計的這三個問題,來幫助自己定位一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時型」。
這三個問題就是哦,一般而言,你通常在幾點上床睡覺?
第二個問題,你通常在幾點起床?
而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兩個時間點的中間,是什麼時候?
比如說,如果你在晚上11點半左右睡覺,早上7點半起床,這時候你的中間點,就是3點半。如果你也按照順序,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最後得出你的中間點。
假設你的時間點,是座落在凌晨12點到早上3點,那你就是屬於「雲雀」,屬於「晨型」這樣類型的人。
如果你的中間點,是落在早上6點到中午12點,那你就是屬於「貓頭鷹」這個類型的人。
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的中間點,是在早上的3點到6點這中間,稱為「第三種鳥」。
如果以一般人口統計來說,極端的「貓頭鷹」會多於極端的「雲雀」。然而「貓頭鷹」跟「雲雀」其實都是佔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是這「第三種鳥」。
後續的研究也發現,跟很多生理特徵是一樣的,每個人「時型」的呈現方式,其實是跟基因,也就是跟先天的因素,佔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不管你是「雲雀」還是「貓頭鷹」,大概都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的。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出生的「時間」有很大的影響力。
通常在秋天跟冬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成為「雲雀」;然而在春天或夏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變成「貓頭鷹」。
除了「基因」的先天影響之外,影響每個人「時型」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有一個叫做「年齡」。當過爸媽的人都知道,小孩子一般來說都會是「雲雀」,他們很早就起床,一整天跑來跑去;但是這個狀態,通常過了傍晚之後,就會沒電了。
然而到了青春期左右,那些「雲雀」開始會變成「貓頭鷹」。他們會比較晚起床,然後在下午跟晚上,開始變得越來越有活力。有人就估算了喔,在青少年當中,他們的睡眠中間點,他們會落在上午的6點,甚至於是上午的7點。
然而,在我們20歲左右的時候,我們會達到「貓頭鷹」狀態的巔峰期;然後在接下來的人生當中,慢慢的又變回「雲雀」。
除此之外,不同的「性別」時型的呈現也會有不同。男生在統計比例上來說,會偏向於夜晚型,也就是「貓頭鷹」。而女生會偏向於早晨,也就是「雲雀」。這樣的性別差異,會在50歲左右開始消失。
羅內伯格就指出,平均而言,當我們超過60歲,會變得比我們小時候的「時型」還要來得早。這其實也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隨著年紀越大,起床時間會越早。
另外,在人格特質裡面, 「貓頭鷹」跟「雲雀」也有一些差別。「貓頭鷹」會呈現出比較黑暗的特質,怎麼說「黑暗」呢?
「貓頭鷹」通常會比「雲雀」更開放跟外向,但是也比較神經質。通常會比較衝動,追求感官的刺激,活在當下的快樂主義者。
跟「雲雀」比較起來哦,「貓頭鷹」比較會抽煙、喝酒、喝咖啡,那更不要說去碰毒品的機率,貓頭鷹也會比較高。
所以喔,他們比較容易發生「上癮」的現象,出現飲食失調、得糖尿病、憂鬱症,或出軌。
這好像呼應了一些智慧的格言,比如說富蘭克林,他就說過:「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跟聰明。」
但是這本書裡面,也有針對這件事情吐槽哦。書裡面提到這些早起的人,產生優越品格的這件事情,是沒有合理的解釋。
因為這些被說的不太好聽的「貓頭鷹」,他們其實在創造力方面,是有比較高的展現,他們也表現出比較優越的工作技藝。
而且呢,在美國的一些研究所、管理類的入學測驗,和智力測驗裡面,他們的得分也比較高;他們甚至於整個人比較好玩、比較幽默。只是一般來說,為什麼我們會對於「貓頭鷹」有這樣的一個偏見?
是因為啊,整個社會結構,不管是企業、政府,或者是學校,在整個設計上面其實是針對75%或80%這種比較是「晨型人」,也就是「雲雀」型的,或者是「第三種鳥」類。
在時間的安排跟設定上,對於這些「貓頭鷹」的人,其實是比較辛苦的。所以有時候喔,「貓頭鷹」其實就像左撇子,他們是活在習慣用右手的世界裡。然而,當你聽到這裡,你是「貓頭鷹」還是「雲雀」,還是多數人的「第三種鳥」?
我想不管你是哪一種人哦,我們現在的社會,帶給我們最大的自由,就是來自於它的彈性是大的。只要我們願意,其實都可以找到在工作或生活裡,最適當的調整。
然而,在你做任何調整之前,其實你要先知道自己的狀態,你到底是屬於哪一種人?今天是用「時型」這樣的概念,來作為起始點。
然而我們生命當中的任何狀況、任何層面、任何特質,你是否有好好的去看待、去認識他們;並且幫助自己,找到最佳化的模式呢?
或許今天的分享,提供給你一個觀念,提供給你一個知識,但是我更期盼,你透過「時型」的理解,來開始把關注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到底是哪一種人?而你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讓自己活得更好、更圓滿。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呢,會幫助你有效的看懂、聽懂,別人真正的狀態。哪怕是一些言外之意或言下之意,當你能夠正確的理解別人之後;下一步透過有效的提問,創造出必要的共識。
這就是『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能夠帶給你的幫助。我相信對於你來說,達成共識永遠是一個必要的能力,期盼在3月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情緒智力測驗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出生嬰兒智商較低?關鍵在缺乏「刺激、互動」 想要提高智商這麼做》
美國布朗大學評估672名3個月到3歲孩子的表現後發現,新冠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出現智商較低的傾向,在語言、肢體動作和整體認知,都不如疫情前出生的嬰兒。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孩子的生活環境缺乏外在刺激,因為疫情導致企業、托兒所、學校、遊樂場關閉,孩子的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失去很多活動和人互動的機會,連親人見面的次數都大大減少,同時爸媽在疫情間也身心俱疲,和孩子的互動減少;這些孩子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出現情緒障礙或自閉症的問題,會是一般人的5倍。
研究發現,根據過去10年統計,3個月大到3歲大的孩子的平均智商是100左右,但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在這期間出生的嬰兒,最新數據平均智商是78,互動少了,刺激少了,智商一差就差了22,這測驗分數「低得驚人」。由於小朋友出生後的頭幾年,是建立認知基礎的關鍵,隨著年齡增長,接受矯正的能力也會越來越低。
無論如何,就算疫情期間爸媽和孩子長時間宅在家,只要保持正向的情緒、盡量和孩子對話互動,對孩子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由於大腦只有在感覺到安全感後才會啟動學習功能,所以爸媽最重要的是要用安全感支持孩子,像是皮膚接觸、增加面對面的時間、幫嬰兒按摩、和寶寶說話,都可以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同時寶寶在嬰兒時期,聽到爸爸媽媽講的話越多,語言能力和智力的發展就會越好,研究發現,3歲前聽過愈多話語的孩子,智商能提高1.5倍。爸爸媽媽對寶寶講話、問寶寶問題,寶寶雖然還不會回答,但是他的大腦會受到良性刺激,發育得更好。早期語言刺激會影響大腦發育,所以趁寶寶還沒學會頂嘴之前,爸媽不妨好好享受跟小寶貝講話唱獨角戲的樂趣吧!
情緒智力測驗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滑youtube的時候,看到師大李悅寧老師的訪問,覺得跟我的臨床經驗有很大程度的符合。
「讀書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反正就是讀一讀、看一看,就會了」
我在醫院時的工作,一部分在做資賦優異與智能障礙兒童的鑑定。我並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但受惠於工作,我有機會與很聰明的人互動。
在評估與訓練上,我的角色很像球隊教練,教練以前並不會是最優秀的球員,甚至有些教練的球員時期並不怎麼樣,但他的工作就是了解、啟發球員。
在工作時,孩子一進診間,除了正式的智力測驗外,我一定會用各種方式來評估他的智力,因為這個很重要,不得不說,在我的經驗中,大約有20%被抱怨上課不專心的孩子,是因為資質偏弱,上課聽不懂,才不專心的。
其餘的孩子,絕頂聰明的非常少,這當然很符合現實,天才本來就不會滿街跑,更多的「資優生」,是在父母與師長嚴格的教育之下被「訓練」出來的。
更有趣的是,這僅止於用「考試」評量出來的資優生,只要脫離了考試情境,他們綜合表現會受到影響。
什麼叫綜合表現呢?包括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人際互動合作的能力、情緒穩定度等等。
心理學上有一個弗林效應(Flynn effect),講的就是孩子的智力測驗分數一代比一代高,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可是大家都忽略了,孩子也越來越自由,面對日漸複雜的社會,他們對於學習的動機越來越低。
所以,請各位家長在想到學業時,用綜合表現的概念來評估,可以問問看學校好不好玩、你的朋友有誰、老師上的課有不有趣、老師上課的風格是什麼,來提升孩子的動機。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到現在還聽說有些老師依然這樣講「你們現在好好努力,上了好大學,你們就自由了」。
大學的學業更重,要求更多好嗎!看起來比高中自由的是,大學老師比較尊重你的意願,不會逼你,但卻被錯誤解讀成上大學比較輕鬆。
這兩天大學指考成績公布,又看到這個訪問,讓我有許多感觸,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像李悅寧老師這樣,覺得什麼科目好有趣,好想一直看下去,這樣才能體會到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https://youtu.be/zlmRj_iPaXA
情緒智力測驗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才不可怕,努力的偏執狂才恐怖
做為名詞,「天才」的確存在;
做為形容詞,它卻被嚴重的濫用。
我們人類都喜歡找藉口
用藉口逃避自已的怠惰、撫慰自已的失敗,
所以從小到大我們一定遇過這樣的狀況:
成績永遠比不上那幾個同學,
「他們太聰明了」;
籃球場上永遠被那幾個人輾壓,
「他身高太犯規」「他天生手感好」;
看著自已認識的人創業成功,
「他家有錢」「他有貴人相助,我沒那種命」;
打架時候怎麼打都打不贏的對手,
「他天生神力」「他是無痛症患者」;
這個情境我們可以一起無限延伸下去,
但歸納起來,都是同一種思維:
不是我的問題,是上天不公平。
如果差異出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我自已的問題,
如果優勢來自我無法控制的變數,
至少我可以找到藉口讓失敗嚐起來不那麼苦澀。
大家也能利用這樣的設定,
找到其它人一起取暖。
就像戰爭,
把陣地對面虎視耽耽的敵人們妖魔化、污名化,
我們才能說服自已戰爭是必要的,才能求生。
把遙不可及的、太過耀眼的人,稱為「天才」,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從智商的角度來看「天才」,
智商160、180、200…(數字請自行想像)
可以加入門薩協會的那種奇人之中,
(門薩協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高智商同好組織,欲申請入會必須通過Mensa Test,
以證明申請人的智商為當地人口中最高的前2%)
雖然有很多各領域的頂尖人士,
也對世界帶來巨大的貢獻,
但很多極高智商的人,
其實生活境遇並不如我們想像。
回到剛剛提到的門薩協會,
會員組成非常多元,
有各種年齡層的人;
(美國最年輕的門薩組織成員Kashe Quest,今年通過測驗加入的時候才兩歲,測驗結果高達146分,而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據說是100分)
有多個博士學位的高知識份子,
也有從來沒接受過教育的人;
有百萬富翁,也有窮人;
有教授、卡車司機、科學家、園丁、電腦工程師、工人、藝術家,警官…,這個職業清單還可以無限延伸。
所以不代表門薩的134000個高智商會員中,
都有驚人的成就,大富大貴或名滿天下。
當然,以智商來評估人的資質,
只是所有方法的其中一種,
反駁「IQ測驗」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
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
一共列出了八個智能範疇:
邏輯數理智能(牛頓、居理夫人)
語文智能(莎士比亞)
視覺空間智能(米開朗基羅)
音樂節奏智能(莫扎特)
肢體動覺智能(拳王阿里)
人際社會社智能(甘地)
自我認識/內省智能(德蕾莎修女)
自然智能(加德納在1999年補充,喜歡了解並索索動植物、大自然環境和注重生態保育的能力。擅長辨別、歸類、觀察、實驗等,在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科學方面的表現較強。能勝任跟動植物、自然環境相關的工作)
(有一本書號稱達文西在所有範疇中都是天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7 Brains --- 怎樣擁有
達文西的七種天才》)
加德納反對過去對智力過度狹窄的定義,
認為人的評價不該限定於某一項智力類型,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套智力組合體系。
所以天份,可以存在各種不同的領域與條件中
「天才」也不應該只限定來形容狹窄定義的「智商超乎常人的人」,
各種人類活動的領域,都有天才,
但為什麼,「天才」其實不可怕?
因為,我們口中時常掛著的那種「天才」,
其實都是人,跟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
他們因為在各個領域中有驚人的超凡表現,
而被稱為「天才」,
我們透過對他們的「非人化」,
將他們與我們的距離拉開,
幫他們戴上「非我族類」這頂帽子,
讓成功遙遙無期這個困境變得能夠忍受。
但是他們的成就與崇高地位,
往往是透過我們無法想像的艱苦過程而達到的。
這些人是否天份出眾?是。
但是在他們的天份之外,
還有超過我們千百倍的努力,
與歷經多次我們承擔不了忍受不了的艱苦。
這些人幾乎不會否認他們為了在自已的領域登上顛峰付出多少心血,
甚至還引以為傲。
而坐在沙發上吃鹽酥雞挖冰淇淋,
看著電視裡面的「祂們」閃閃發光的同時,
我們假裝這些人生來就有四隻手、兩個腦,然後一天有48小時,
所以我們永遠比不上「祂們」,
這不是真相,但至少我們會過得舒服一些。
熱血籃球漫畫灌籃高手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神作
在眾多魅力四射的角色裡,
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山王工業的一之倉聰
他外表不起眼,也沒有任何出色的身體條件,
身高、彈性、手感、速度…統統都很普通,
但是他透過超強的毅力跟忍耐力,
把自已打磨成超一流的防守專家,
在一支人才濟濟的冠軍球隊擔任先發球員。
山王工業的訓練是以超高水準與嚴苛恐怖聞名,
而他是唯一從來沒有從集訓基地逃跑過的人。
在主角球隊湘北跟山王的大戰中,
他緊盯另一個號稱「永不放棄」的男人—三井壽,
憑著他恐怖的意志力,三井壽在上半場就幾乎被他耗盡體力。
(當然漫畫畢竟是漫畫,主角威能是永遠無法突
破的bug,結局就不討論了)
除了對這個角色的人設印象深刻外,
山王的堂本教練對他下的一句點評
才是我忘不了的箴言:
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是一種天份。
隨著年紀愈大,這句話在我心中的份量愈重,
不單是因為「努力」與「天份」之間的關係,
而是我有無數次親身體驗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我所認識有天份然後能獲得成功的人,
都超.級.努.力。
當我累得倒地不起的時候,
這些人繼續打磨他們的技術;
當我想在床上多睡半小時的時候,
這些人打電話來說他們已經在訓練場等我;
當我做體能做到喘不過氣的時候,
這些人忍住痛苦繼續衝刺;
當我抱怨工作的時候,
這些人不停為事業尋找突破點、思考怎麼成長;
當我因為努力的結果不如意而四處討拍的時候,
這些人永遠放眼下一場比賽下一個挑戰。
他們沒有四支手,
但他們每天用盡生命能量用到忘我。
他們沒有兩個腦,
但他們隨時在思考怎麼進步跟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們的一天沒有48小時,
但他們把握可以運用的所有時間做該做的事。
(Kobe Bryant曾經說過,做為球員,他最自豪的
其中一件事,就是他好好利
用了每一分鐘)
當然,這些人的光芒太過耀眼
所以在這些人面前,我們會感到自卑,
因為不論天份與用心程度,我們都自嘆弗如。
但是自卑,不代表我們要自暴自棄,
我們也許分毫無法動搖他們的地位,
但我們可以努力在自已的人生坐上王座;
我們也許沒辦法名留青史,
但我們可以在自已的人生留下足跡;
我們也許得不到別人的歡呼,
但我們可以光明磊落的面對自已。
不放棄也許是一種厚臉皮,
但是不放棄,代表在賽局當中你還有一席之地,
只要你還想繼續,沒有人可以叫你認輸
而不認輸的意志,會反過來成為你的盾牌,
用這個盾牌,去防禦閒言閒語,
讓自已可以繼續勇敢堅持下去,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你們的方陣,
人生是你們自已的,
就像斯巴達三百壯士可以擋下波斯十萬大軍,
你們也可以死掐著外界的冷眼跟奚落,
死掐著自我懷疑跟卻步,
不讓這些情緒攻陷你的內心。
喚醒你心中的那個偏執狂,
讓理性退位,
不要妥協,
用原始的求生本能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這種能量跟慾望,比天賦,更強大,更猛烈。
天才很厲害,但是不努力的天才並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為了成功永不妥協的偏執狂。
「我打不過你,但我永遠不會停止挑戰你」,
對命運,對宿敵,他們都抱著這種心態,
然後將想法付諸行動。
下次跟大家聊聊,
我心中最可怕的偏執狂之一,
球衣51號的辣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