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情書桌遊價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情書桌遊價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情書桌遊價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情書桌遊價格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4萬的網紅李開復 Kai-Fu Le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1/8~1/17季節限定優惠,把握機會喔~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

  • 情書桌遊價格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3 14:18:22
    有 656 人按讚

    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

  • 情書桌遊價格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7-18 19:14:23
    有 14 人按讚


    【一天聽一點 #392】寫給生命的情書

    《早點這樣想,該多好》
    博客來:https://goo.gl/vgJbbf
    金石堂:https://goo.gl/i78Ftr
    誠品:https://goo.gl/SPdXgW
    晨星:https://goo.gl/NuueR5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僅剩三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的「一天聽一點」我要跟你分享一篇文章。我會把這一篇文章唸給你聽,這一篇文章來自於嘉玲最近推出的新書,這一本新書叫《早點這樣想,該多好》,它是在今年的7月7號,推出到市場上。
    對嘉玲而言,這一本書是她所有出書的過程當中,最特別的一點。因為過去幾本的著作,都是以一個主要的核心論述去做討論。不管是希望帶給讀者,能夠學會一些溝通裡面的關鍵,還是在人際關係裡面的觀點。
    簡單來說,先前的著作都是有一個核心主軸去做前進,然而這一本書《早點這樣想,該多好》,是嘉玲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她的一些散文所匯集起來的。
    身為嘉玲的伴侶,我看她在寫這一本書的過程當中,她是這麼的享受,她是這麼的快樂,或許有一些人可能會覺得,不就是把一些文章剪一剪,編成一本書嗎?
    然而從我的角度看嘉玲在寫這本書,她真的不是幾篇文章,剪一剪出一本書而已,每一篇散文、每一個文字,都是嘉玲心血的結晶。她內心有一個深刻的相信,想要傳遞給大家。
    就像是如果你有公眾演講的經驗,你會發現其實越短的演講,是越難講的。如果今天我一個概念,可以用一本書就把它說完,那說實在一點,它的難度跟我每一篇文章,不過就是兩三千字的篇幅,要能夠把一個概念承載清楚,要能夠把一個感動傳遞給大家,其實越短是越難寫的。
    所以嘉玲就曾經跟我說,這一本書《早點這樣想,該多好》這裡面的文字,是最接近她平常的話語方式,那如果你想要好好的認識嘉玲、靠近嘉玲的話,那這本書其實是一個會帶給你很大感動的入口。
    說了這麼多,我要開始為大家唸我選的這一篇文章,然而選的這一篇文章,裡面的主人翁其實就是我。請原諒我自肥一下,因為我每一次看它,我都非常的感動,我很希望透過嘉玲的文字,加上我的表述,把這份感動傳遞給你。
    這一篇文章的標題叫做『寫給生命的情書』,以下我就開始唸給大家聽~
    那天你讀完了我剛上架的新文章,嘴裡念念有詞,這麼會寫,什麼時候有機會輪到我成為你故事中的主角啊?
    我沒接話,腦中浮現幾位攝影圈和廚師界的好友,他們似乎都把最好的作品留給了旁人,最親近的家人,連一張合照和一桌好菜的時間都顯得奢侈,因為太靠近,總忘了要惦記。
    你打趣的話,在我心中迴盪了數天,我認真的想。如果真要為你的生命寫一首詩,我最想記錄的是哪一段經歷,突然間有個數字跳進我的腦中,你曾經問我,你知道幾年份的威士忌最好喝、順口,價格又合理嗎?
    我搖搖頭,要你別賣關子,你淡淡的說是12年,為什麼是「12」?我不假思索的問,你帶著一點滄桑的語氣,緩緩的說,12年能讓一個孩子褪去一身的稚氣,開始有了大人的模樣,在那個關鍵的轉折點,你會聞到一股迫不及待成熟的香氣。
    還有,你可曾發現「12」是中國人最喜歡呈現時間的刻度,一天12個時辰,一年12個月,一輪12個生肖。當每個月份都歷經了屬於它自己的年頭,相乘起來就是一個等距的正方體,裝載著一個世代更迭,宣告不同思維的交替。
    所以你喜歡這個年份的酒,是因為你喝的到時光的推移,完整發酵的厚度。你笑而不答,我知道你的人生也藏著一瓶酒,你正等著它散發最香醇的滋味。
    2005年是你生命中的低潮,工作上的不順利,使你逃到了書本的世界,甚至開始錄製「有聲書評」,這對少時不讀書,總在留級邊緣的你是巨大的改變,沒人覺得你是認真的,頂多逢場作戲。
    我也曾問過你為何是「書」?你說正因為壞到不能再壞了,乾脆就去做一件自己原本最不拿手的事情,看看情況還能多糟,那時你生命出現了一道深深的裂縫,你縫不起來,你不知所措。
    唯一記得的事情,是父親離開前告訴你,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有聲書評」像是一塊浮木,幫助你在那段情緒的波濤中,暫時有個依靠,不會耽溺在黑暗裡。
    你拼命的讀,用心的準備,對著錄音筆反覆的排練,沒有掌聲,沒人問候,有的只是長長的沈默,感覺像是被世界遺棄了,卻還不死心的想要留言挽留,一則則書評,是你給生命的情書,寄託著你無處發揮的才華。
    偏偏命運是個不浪漫的情人,書評從未為你謀得一職半位,它只是靜靜的成為你生活的旋律,定期演奏,即使無人喝彩。但沒有裂縫,就看不見陽光,當年的那道傷,使你踏上了自修之路。
    在一次次的訪談中體悟溝通的真諦,才有今日你胸前的勳章,寫著你的故事我終於明白,所有悲傷的人背上都有一道傷,或深或淺的傷口,總有愈合結痂的一天,痛會過去,傷痕會留下。
    傷痕不是用來後悔的,它是在提醒自己曾多麼勇敢,只要你願意把目光落向前方,你就能夠把傷背在背後,成為你生命前進的動力。
    親愛的,再過一個月,時序就要進入2017年,也是你持續寫信給生命的第12個年頭。這一路我見證了你的堅強與勇氣,這瓶酒你釀了這麼多年,風味早已成熟,醉人的不是那一本本的書,而是你穿越了生命的考驗,焠鍊出最深的體會。
    如今這塊浮木對你的意義,已大不相同,可它卻能夠代替你,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陪伴有需要的人們,因為他們會在你的聲音中聽見堅持,寫於2016年的12月。
    這一篇『寫給生命的情書』為你唸到這邊。嘉玲的文字之於我,就像是一杯好酒,一杯好茶,不管是好酒、還是好茶,它能夠帶給我們的是入喉之後,那回甘的韻味,所以我想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
    把韻味跟回甘留給你,在你心中慢慢的迴盪沈澱,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近期我們開的課是8月30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情書桌遊價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08 19:00:18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1/8~1/17季節限定優惠,把握機會喔~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多數朋友聽過行銷大師「賽斯.高丁」,是因為他很有名的作品叫做《紫牛》;但是呢,我今天不是要跟你談《紫牛》,我今天要跟你談的,是他有一本小書。

    這一本小書喔,我跟它的緣分是在一個淡水河畔的一個獨立書店,它藏在一個2樓、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

    當我造訪了這個獨立書店的時候,我就看到這一本書,靜靜地躺在書架上面;簡單翻了幾個篇章,我就決定要把它帶回家。

    這一本書的書名叫做《賽斯高丁的戳盒子宣言》,它的副書名「啓動未來的行動指南」。那你可能會好奇是哪一個篇章,讓我想要把它帶回家呢?

    我在這邊跟你分享一些裡面的內容哦,你可以想像一個沒有中間人的世界,那裡沒有出版商、沒有老闆、沒有人資專員;也沒有任何人告訴你什麼事情,你沒有能力去做,如果你活在這樣的世界裡,你會怎麼做呢?

    很簡單,就去做吧!做你想到的任何事情。

    其實我們回觀自己的世界,在中國有工廠能夠用1/10的價格,做出跟你公司一樣的套件。

    而如果我們擴大更多的產業,旅行業已經紛紛離開,雜誌出版社也因為部落客的關係,放棄了他們的擴張計劃。

    「維基百科」的參與者陸續的出現,不需要謀略或者是任何的規劃,就搶走了「大英百科全書」權威的地位。

    所有的調解人、議題的設定人和投資人,從來就沒有這麼不重要過。

    當時代已經走到資金通路和組織力,都不是網路經濟的必須基礎的時候,那什麼才是必要的條件呢?那就是「啓動的能力」!

    「啓動的能力」有七個主要的要件,第一個就是要去「洞悉」。洞悉你的市場,去發現機會,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

    第二個要件就是去「學習」。只有學習你才能夠去理解身旁發生了什麼事。

    而第三個要件,就是去「連結」,當你參與的時候,才能夠獲得整個網絡的信任。

    而第四個要件,就是要能夠「達成一致」。只有這樣子系統才能夠知道它能預期什麼?

    而第五個要件,去「累積自己的資產」。你只有累積資產,你才有東西可以賣。

    第6個要件,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如此呢,你才能夠被定出一個比較好的價格。

    可是喔,完成這些事情之後,你可能還是會失敗;有一份工作還不夠,有一間工廠還不夠,完成一個交易也是不夠的。

    這些在幾年前可能是夠用的,但現在行不通了!因為世界變得太快,當你沒有創新的火花,你就沒有辦法擁有選擇的機會。

    最多只能勉強回應世界的改變,如果你沒有啓動跟實驗的能力,你只能深陷泥淖、隨波逐流,等著被淘汰。

    其實有很多書跟研究,都會教你怎樣達成這六個要件。在學校裡面這些觀念,也無時無刻的去灌進你的腦袋。

    然而呢,還有一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件,它只能靠你自己,這第七個要件很嚇人,也因此很容易被忽視。

    這第七個要件就是「擁有開始行動的膽量、意願和熱情」。

    當我在書架上,拿起這本書翻到了這個篇章之後,我就決定要把它帶回家了!

    因為呢,這七個要件非常呼應了,我過去這麼多年來在啟點文化,不管是面對自己還是面對自己的同事,所不斷不斷的自我要求。

    第一個去洞悉,我們呢隨時隨地的去瞭解,這個市場給我們什麼樣的回饋?

    第二個要件,去學習。我們本身就是推動學習的一個組織,而學習在我們的組織內,也是一個像呼吸一般自然的存在。

    第三個去連結。我們不是討論趨勢,我們是參與趨勢。無論是YouTube的經營還是後來的Podcast,那更不要說我們從實體課,程走向線上課程。

    而第四個達成一致。我想這一點對你就很有意義了!你會聽到我們的東西,是不是我們一直以來很一致的「一天聽一點」呢?

    第五個累積資產。我們讓時間變成是我們的朋友,把我們所有的專業加上經驗,變成是一堂一堂的課程;讓你可以跟我們交流、讓你可以學習,也讓公司的營運可以繼續下去。

    而第六個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能你回觀,我們無論在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想「效率」這兩個字,應該是可以在啟點文化得到證明的。

    而最後一個,擁有開始行動的膽量、意願跟熱情。這一點呢,我不會拿過去,我們做了什麼來跟你說事;我會希望你開始見證我們從今天往後看的改變。

    然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你面對自己的生命,那些你真的在乎、也很重要的事情,你開始了沒有?

    如果你還沒有開始,沒有關係!我很歡迎你可以加入啟點文化的學習。尤其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1月17號,我們有一門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其實一切的實踐,都要來自於你對於時間資源怎麼樣掌握,而和所有的行動的起始點,都是來自於你很清楚知道,心智是怎麼運作的,並且找到能夠讓它啓動的方法。

    這一切呢,在【時間駕訓班】裡,你都會得到完整的學習跟前進,而從即日起到1月17號。

    你會用最優惠的價格,可以加入這一門課;所以請你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的朋友;除了YouTube以外我們也開通了Podcast。

    所以呢,無論你是用蘋果手機,還是Android手機,裡面都有內鍵Podcastt的應用;你只要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都可以找到我們的頻道,邀請您訂閱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連結;當然也包括了今天所提到的【時間駕訓班】。

    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情書桌遊價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7-18 19:00:04

    《早點這樣想,該多好》
    博客來:https://goo.gl/vgJbbf
    金石堂:https://goo.gl/i78Ftr
    誠品:https://goo.gl/SPdXgW
    晨星:https://goo.gl/NuueR5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僅剩三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的「一天聽一點」我要跟你分享一篇文章。我會把這一篇文章唸給你聽,這一篇文章來自於嘉玲最近推出的新書,這一本新書叫《早點這樣想,該多好》,它是在今年的7月7號,推出到市場上。
    對嘉玲而言,這一本書是她所有出書的過程當中,最特別的一點。因為過去幾本的著作,都是以一個主要的核心論述去做討論。不管是希望帶給讀者,能夠學會一些溝通裡面的關鍵,還是在人際關係裡面的觀點。
    簡單來說,先前的著作都是有一個核心主軸去做前進,然而這一本書《早點這樣想,該多好》,是嘉玲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她的一些散文所匯集起來的。
    身為嘉玲的伴侶,我看她在寫這一本書的過程當中,她是這麼的享受,她是這麼的快樂,或許有一些人可能會覺得,不就是把一些文章剪一剪,編成一本書嗎?
    然而從我的角度看嘉玲在寫這本書,她真的不是幾篇文章,剪一剪出一本書而已,每一篇散文、每一個文字,都是嘉玲心血的結晶。她內心有一個深刻的相信,想要傳遞給大家。
    就像是如果你有公眾演講的經驗,你會發現其實越短的演講,是越難講的。如果今天我一個概念,可以用一本書就把它說完,那說實在一點,它的難度跟我每一篇文章,不過就是兩三千字的篇幅,要能夠把一個概念承載清楚,要能夠把一個感動傳遞給大家,其實越短是越難寫的。
    所以嘉玲就曾經跟我說,這一本書《早點這樣想,該多好》這裡面的文字,是最接近她平常的話語方式,那如果你想要好好的認識嘉玲、靠近嘉玲的話,那這本書其實是一個會帶給你很大感動的入口。
    說了這麼多,我要開始為大家唸我選的這一篇文章,然而選的這一篇文章,裡面的主人翁其實就是我。請原諒我自肥一下,因為我每一次看它,我都非常的感動,我很希望透過嘉玲的文字,加上我的表述,把這份感動傳遞給你。
    這一篇文章的標題叫做『寫給生命的情書』,以下我就開始唸給大家聽~
    那天你讀完了我剛上架的新文章,嘴裡念念有詞,這麼會寫,什麼時候有機會輪到我成為你故事中的主角啊?
    我沒接話,腦中浮現幾位攝影圈和廚師界的好友,他們似乎都把最好的作品留給了旁人,最親近的家人,連一張合照和一桌好菜的時間都顯得奢侈,因為太靠近,總忘了要惦記。
    你打趣的話,在我心中迴盪了數天,我認真的想。如果真要為你的生命寫一首詩,我最想記錄的是哪一段經歷,突然間有個數字跳進我的腦中,你曾經問我,你知道幾年份的威士忌最好喝、順口,價格又合理嗎?
    我搖搖頭,要你別賣關子,你淡淡的說是12年,為什麼是「12」?我不假思索的問,你帶著一點滄桑的語氣,緩緩的說,12年能讓一個孩子褪去一身的稚氣,開始有了大人的模樣,在那個關鍵的轉折點,你會聞到一股迫不及待成熟的香氣。
    還有,你可曾發現「12」是中國人最喜歡呈現時間的刻度,一天12個時辰,一年12個月,一輪12個生肖。當每個月份都歷經了屬於它自己的年頭,相乘起來就是一個等距的正方體,裝載著一個世代更迭,宣告不同思維的交替。
    所以你喜歡這個年份的酒,是因為你喝的到時光的推移,完整發酵的厚度。你笑而不答,我知道你的人生也藏著一瓶酒,你正等著它散發最香醇的滋味。
    2005年是你生命中的低潮,工作上的不順利,使你逃到了書本的世界,甚至開始錄製「有聲書評」,這對少時不讀書,總在留級邊緣的你是巨大的改變,沒人覺得你是認真的,頂多逢場作戲。
    我也曾問過你為何是「書」?你說正因為壞到不能再壞了,乾脆就去做一件自己原本最不拿手的事情,看看情況還能多糟,那時你生命出現了一道深深的裂縫,你縫不起來,你不知所措。
    唯一記得的事情,是父親離開前告訴你,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有聲書評」像是一塊浮木,幫助你在那段情緒的波濤中,暫時有個依靠,不會耽溺在黑暗裡。
    你拼命的讀,用心的準備,對著錄音筆反覆的排練,沒有掌聲,沒人問候,有的只是長長的沈默,感覺像是被世界遺棄了,卻還不死心的想要留言挽留,一則則書評,是你給生命的情書,寄託著你無處發揮的才華。
    偏偏命運是個不浪漫的情人,書評從未為你謀得一職半位,它只是靜靜的成為你生活的旋律,定期演奏,即使無人喝彩。但沒有裂縫,就看不見陽光,當年的那道傷,使你踏上了自修之路。
    在一次次的訪談中體悟溝通的真諦,才有今日你胸前的勳章,寫著你的故事我終於明白,所有悲傷的人背上都有一道傷,或深或淺的傷口,總有愈合結痂的一天,痛會過去,傷痕會留下。
    傷痕不是用來後悔的,它是在提醒自己曾多麼勇敢,只要你願意把目光落向前方,你就能夠把傷背在背後,成為你生命前進的動力。
    親愛的,再過一個月,時序就要進入2017年,也是你持續寫信給生命的第12個年頭。這一路我見證了你的堅強與勇氣,這瓶酒你釀了這麼多年,風味早已成熟,醉人的不是那一本本的書,而是你穿越了生命的考驗,焠鍊出最深的體會。
    如今這塊浮木對你的意義,已大不相同,可它卻能夠代替你,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陪伴有需要的人們,因為他們會在你的聲音中聽見堅持,寫於2016年的12月。
    這一篇『寫給生命的情書』為你唸到這邊。嘉玲的文字之於我,就像是一杯好酒,一杯好茶,不管是好酒、還是好茶,它能夠帶給我們的是入喉之後,那回甘的韻味,所以我想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
    把韻味跟回甘留給你,在你心中慢慢的迴盪沈澱,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近期我們開的課是8月30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