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情境題小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情境題小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情境題小一產品中有1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Campfire營火部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教你怎的選睡袋,規格如何看,膨鬆度是什麼,適用溫度怎麼判別,如何清洗,如何收納保存。 寒冬裝備對應 還記得我之前說過,天氣熱,無法解決,天氣冷,可以靠裝備解決,所以秋冬才是露營的好季節, 轉眼要冬天了,今天我就來說說冬天裝備怎麼處理,以下情境以10度以的低溫為範例。這邊說的10度是帳篷內十度,...
「情境題小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妞仔。neocha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波多野Bella(Sefala Chu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畫畫簡仁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俞木與她的文具小夥伴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情境題小一 在 鰻魚家家酒 -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情境題小一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1:56:57
在人生的選擇情境中,如果我們能用力地打破選擇題與是非題的限制,跳出零和的賽局,一定能為生命創造出更多厲害的可能性。 - 不知道是不是現代人太講求效率 我們在日常解決問題的時候 很習慣那種「你就告訴我到底可不可以」的答案 比如說在工作上 A 有一件事情想找 B 幫忙完成 答案常常就是「好」跟「不好」...
情境題小一 在 妞仔。neocha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7:15:37
🇬🇧 英國 夢幻童玩 Floss and Rock: 拼圖、玩具、教具、配件(包包、文具、雨傘) #團購連結在bio☝️ 喜歡#英式美感 的朋友看過來!!!(大聲公🔊) Floss and Rock早在台灣還沒引進代理之前,我就買了不少:最經典的變色雨傘、身高表、貼紙獎勵表.......
情境題小一 在 波多野Bella(Sefala Chu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6:01:29
波多最近知道一款讓身體的潤滑不足的地方加入潤滑度❤️ #妳妹很潮矽性潤滑液膠囊 您的性愛過程更 流暢、更舒適、更專注的嶄新潤滑方式。 ''增加女性敏感度,在床上更刺激'' ❤️使用方式很簡單 從封裝中取出一顆「妳妹很潮」在調情或氣氛前開始前戲,讓性愛發酵。 體內潤滑就交給妳妹很潮。 性愛潤滑很重...
-
情境題小一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21 20:00:10這次教你怎的選睡袋,規格如何看,膨鬆度是什麼,適用溫度怎麼判別,如何清洗,如何收納保存。
寒冬裝備對應
還記得我之前說過,天氣熱,無法解決,天氣冷,可以靠裝備解決,所以秋冬才是露營的好季節,
轉眼要冬天了,今天我就來說說冬天裝備怎麼處理,以下情境以10度以的低溫為範例。這邊說的10度是帳篷內十度,一般寒流,住家的室內溫度也還有20度左右。
●如果沒客廳帳,室外的保暖:
保暖的外套衣服不用說,保暖褲很重要,當冷風直直吹,大腿跟冰塊一樣的時候,一樣感覺全身冷。
基本上帽子,手套,保暖襪,我建議就當作雪地裝備穿著,因為晚上露營的時候,活動量很小,一直做著身體不會發熱。
能夠生營火最好,不只暖身體,還暖你的心。
●如果你有客廳帳或者一房一廳:
恭喜你,光是不會被冷風吹,體感溫度至少提升10度。
♨煤油暖爐:最有效,客廳帳裝一台,保證在寒冬的時候,你的帳篷會人滿為患,但是價格較高,攜帶不方便,點火熄火要記得拿到帳篷外,要不然會有煤油味,開車一定要放置好,避免煤油外漏。
♨氣化爐搭配暖爐套件:效果一般,但是可以讓本來就會攜帶的氣化爐增加暖爐的功能,原理就是讓氣化爐燒暖爐套件上面的金屬鋼絲,鋼絲燒紅變成輻射熱,要讓帳篷熱到發汗有點難,但是一樣有感。
♨瓦斯爐搭配暖爐套件:效果跟氣化爐一樣,但是一罐瓦斯爐只能燒約1個小時,如果要整晚保暖,瓦斯罐要消耗很多,但是暖暖手,提高帳篷內溫度沒問題。
♨瓦斯暖爐:因為大部分都設計有指向反射照罩,所以熱輻射很集中,暖手腳或者一個人效果不錯,缺點一樣是瓦斯要攜帶很多。
♨柴爐:算是最麻煩但是可以玩火一整晚的方案,第一要解決煙囪的問題,我是搭配玻璃纖維防火布,把一房一廳側門蓋起來,然後開孔讓煙囪排出去,搭配難燒的相思木、龍眼木,睡覺前放滿柴火,關小風門,開通風窗,可以溫暖到入眠。
♨電暖器:算是我沒用過,也沒打算用的裝備,因為電源消耗功率較大。
●睡帳內的保暖:
如果你是新手,車上空間足夠:
我建議可以使用家裡的棉被,搭配電毯,毛毯,毛帽,這樣基本上要度過5度低溫都沒問題,擺放順序(下到上),睡墊~電毯~毛毯~棉被,再增加一個毛毯是為了讓地毯的熱更平均,電毯功率不大,價格不會,如果營地有插頭,算是建議最優先購買,如果你要攜帶家裡的棉被,記得要買大號的睡袋壓縮袋,可以把棉被壓縮到很小。
●如果你是老手了,裝備多了,車上越放越滿:
我建議用睡袋,還有一般的家庭用睡墊保暖值(R值)都不高,所以建議搭配毛毯使用,然後搭配膨鬆度高的羽絨睡袋,記得要以舒適溫度為購買基準,極限溫度是不會冷死的溫度,但是保證會讓你冷到睡不著。為何我不建議聚酯纖維的睡袋,一般的夏天睡袋還可以,如果要高保暖的睡袋,聚酯纖維睡袋都非常的大,如果一加四口,體積超巨大,大到我覺得帶家裡棉被就夠了。毛毯一定要放身體下,別蓋在睡袋上,因為睡袋靠的是膨鬆隔絕冷空氣,毛毯壓著睡袋會影響膨鬆度,用睡袋的好處可以提升包覆性,特別是肩膀,頭,睡在五度低溫如果有任何一個部位露出來,你一定會馬上感覺的到。為何一定要毛毯,因為不管在好的睡袋,被壓扁的背部都是沒有保暖效果的,但是耐壓的毛毯卻還可以保持保暖,有一種冷叫做背部冷,會讓你一整晚睡不好的冷。也可以用舒適溫度較高的睡袋搭配電毯。
●其他保暖設備:
多準備一點,萬無一失,保特瓶裝熱水,然後用襪子套住,哪裡冷,放哪裡,特別是容易發冷的腳。
睡覺前用吹風機把睡袋吹熱,會讓你一進去睡袋就秒睡。
●如果你是輕裝野營:
好的羽絨睡袋免不了,高R質的睡墊也是,如果沒有,帶一個小毛毯,也是可以,帳篷雖然不保暖,但是可以抗風,有任何門都要關好,也可以多準備一個鋁箔急救毯,真的太冷蓋在外面也還是有效果。 -
情境題小一 在 俞木與她的文具小夥伴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14 12:00:00哈囉大家好~我是俞木XOXO
寫旅行手帳真的和日常拼貼手帳不一樣,這次想藉著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平常在寫旅行手帳會使用的小技巧,讓我的旅行手帳寫得更開心XDDD
中間有一段有點口齒不清和左右不分,請大家多多包涵(跪)
✎這次分享的撇步:
選定一個主題的貼紙,讓手帳更加有整體性。
善用貼紙,做一些對話框,製造一些情境感。
用粗細、顏色不同的筆來寫手帳,讓標題更加突出。
標題底下可以加一些線條、符號。
內文想突出的文字底下可以加上線條、符號。
箭頭:直箭頭一次用多個,繞一個圈的箭頭一次畫一個。
加頁:量好自己手帳的尺寸去裁紙(我比較傾向裁小一點)用無痕膠帶黏上。
跨頁拼貼:取好大小之後,先折出來折痕,先貼比較低的部分,再沿著手帳的弧(厚)度貼上。
✎其他的旅行手帳分享:
∞啦啦啦∞ 寫旅行手帳前的小準備:https://youtu.be/yEP1BMyp5Mw
∞啦啦啦∞【2019關西之旅】旅行手帳PART.1:https://youtu.be/eILYftjWIeE
∞啦啦啦∞【2019關西之旅】旅行手帳PART.2:https://youtu.be/LaFgdG3G8wM
✎instagram: yumu_diary_hahaha
新手做影片,請多多包涵:)
使用:iMovie和小影
這支影片沒有任何的贊助。 -
情境題小一 在 鰻魚家家酒 -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5-06 01:27:11本影片是我們家小一的Maya,就太陽系主題,自行搜集資料到撰寫文章,進而完成口語簡報,聽聽maya認識的八大行星是如何?哪一顆又是她的最愛?!
歡迎加入臉書FB【中文家庭雙語小孩】社團的行列。
***************
上週,某大社團有則貼文,引起百多則回應就「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重視會話,還是單字文法?」這個主題戰成一團。事實上,就語言學習來說,聽說讀寫,缺一不可;單字、句型、文法,也都一樣重要。所以,我們從來不討論這個主題。
但是,我們很強調「順序與過程」。
對中文家庭的孩子而言,雖然英語的學習最終會展現在「讀寫流利」這個與課業有關的成果;但是,如果不是經由「聽與說」來自然學習,這個學習過程會很辛苦,也很無趣。孩子也不容易主動。相反的,如果懂得善用母語式的學習法,所有的單字都不是「背」來的,而是在不斷的聽與大量的閱讀之中去「習得/acquisition」的。
問題是,對絕大多數的「中文家庭」來說,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是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去建立用英語做日常會話的情境(可參考上一篇英文寫作中例子)。
所以,如何建立適當的情境,讓孩子勇於「說」出來,就很重要。這時候,進階式的從小中班的「朗讀」故事開始,到「演」話劇,到大班的背稿「演講」,再到小學低年級的做提示型的「簡報」,最終才是高年級階段的即席演講,就是個可行的學習過程。
像這個由Maya 自己找資料,自己寫稿,然後一邊看稿一邊講的「簡報」,事實上只有約 25 個sigh words 再加上約 70 個單字所組成,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這裡頭,有大約20個單字是這次簡報的過程中學來的。裡面雖然有些許的文法錯誤,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她不僅拓展了關於行星的知識,練習了自己造句與組織,同時也拓展了她的英文詞彙。
更重要的是:對她來說,這是個非常有趣,讓她願意持續主動進行的學習過程。
#孩子只要有興趣自然會主動自然一切都不是問題
#灌溉英語樹計畫
#鰻爸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
▍認識追蹤更多Maya鰻魚學習全基地 ▍
 ̄ ̄ ̄ ̄ ̄ ̄ ̄ ̄ ̄ ̄ ̄ ̄ ̄ ̄ ̄ ̄ ̄ ̄
🔖 追蹤Maya官方Blog https://reurl.cc/ZNg0Q
🌱 加入【中文家庭雙語小孩】社團 https://reurl.cc/3MW0R
🐠 鰻魚說英語Youtube https://reurl.cc/VWgrb
🛒 逛逛Maya書單學習周邊商店 https://reurl.cc/A3aod
情境題小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情境題小一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情境題小一 在 畫畫簡仁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免費試聽!歡迎預約!只要試一次就會愛上創意手繪!
簡老師的教材教法就是專業,凡體驗過都說非學不可!
大朋友專業學/培養第二專長,學習簡老師的創意系統!
小朋友快樂學/提高畫畫技能,學習簡老師的設計邏輯!
「買一送一」報名秋季班插畫課,就送假日班創意課!
超級划算!一次報名可反覆上課!越早報名福利越多!9月到隔年1月,五個月20堂課簡老師直播視訊上課!
4大課程任你挑選,一次報名可反複上課,保證學會!
手繪插畫線上秋季班招生!輕鬆讓寶貝成為畫畫高手!
「手繪插畫花藝昆蟲篇線上教學」閃亮登場!
「媽媽可以在家跟著學,家長是簡老師最好的助教!」親子共同學習共同創意成長,只有在簡老師的課程才能實現一舉數得的學習效果!媽媽都學得比寶貝認真,都畫得跟簡老師一樣好!感謝大家的支持!很多媽媽或老師詢問簡老師秋季班(9-12月)平時晚上有沒有空,可以開線上畫畫課嗎?因為太多人喜歡簡老師的教學系統,也感謝各位媽媽與學員的建議!所以簡老師就為大家量身定做精緻易學又有成就感的教學系統,讓寶貝有一個充滿創意的畫畫時間。
新學員必上課程「手繪插畫花藝昆蟲篇線上循環教學」
培訓主題:我的密秘花園創意插畫課程
培訓資格:國小一年級以上到.國中.高中.安親班老師.美術老師.國小老師.想培養第二專長學員。
培訓時間:2021/9月至2022/1月,星期一晚上7:30-9:00
(每天1堂/共20堂課)可以反複聽課
培訓內容:創意手繪插畫家基礎課程教材教法
課程規劃:「第一階段手繪插畫花藝篇」
第1堂/鬱金香/卡片設計
第2堂/宋體英文,玫瑰花卡片
第3堂/海芋/卡片設計
第4堂/太陽花/卡片設計
第5堂/太陽花塗鴉/創意圖卡
第6堂/花的創意組合/創意裱畫
第7堂/單一花的設計/公佈欄設計
第8堂/整組花的應用/公佈欄設計
「第二階段手繪插畫昆蟲篇」
第9堂/可愛昆蟲的創意與設計
第10堂/可愛昆蟲/圖卡設計
第11堂/16開創意畫構圖
第12堂/16開創意畫上色
第13堂/塗鴉可愛昆蟲/卡片設計
第14堂/創意大樹塗鴉/創意裱畫
第15堂/創意昆蟲/甲蟲/8開大版面構圖
第16堂/創意昆蟲8開大版面上色
第17堂/塗鴉創意昆蟲/圖卡設計
第18堂/塗鴉壞壞昆蟲
第19堂/創意情境設計
第20堂/創意昆蟲公佈欄
星期三/生活插畫班(創意人物篇)必需要有繪畫基礎
星期四/手繪插畫進階班(魚類.鳥類篇)無基礎也可以
星期五/手繪插畫創意班(動物人物篇)無基礎也可以
詳細課程可参考課程海報介紹,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作品數量:平均每一堂可以完成一張作品,但簡老師的範畫高達將進有20張以上,培訓完就能完成豐富的教材
培訓費用:20天課程10000元,再送11000大禮包!等於免費!親子共學超級划算!還剩最後5個名額!
培訓優惠:凡報名課程第一送創意手繪實體課程價值2500元,親子二人共同學習5000元。第二送價值3500的插圖創意套書。第三送二份學習工具組合包與教材價值2300元,共價值10000大禮包三重送通通帶回家!
歡迎有興趣的寶媽與寶貝加入我們手繪插畫的行列,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0932259002簡老師,會給您最專業最滿意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