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情境焦慮量表 計 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情境焦慮量表 計 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情境焦慮量表 計 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情境焦慮量表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羅寶鴻 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書推薦+送書]-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活動已截止⋯⋯ 六週年《暢銷增修版》, 由陳品皓臨床心理師,針對教育現場的變化、 經驗的修正,做出全書新增與修訂! /孩子脫序、失常、令人擔憂的行為,往往只是冰山表面!/ 做事總是拖延上身,三催四請才肯去, 絡簿、作業、便當盒叮...

情境焦慮量表 在 鄧善庭|發瘋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22 12:26:34

我是一個有焦慮體質的人,每個禮拜都得吃胃藥,不然總是脹氣的難受😣你們也會這樣嗎? 以下提供簡單的兒青焦慮量表,讓你判斷焦慮體質: 🔅對於社交活動有很顯著而立即的害怕嗎?尤其是跟不熟悉的人在一起。 🔅對於某些事件或活動會有多餘的擔心嗎?像出門旅行、參加考試。 🔅會無緣無故覺得吸不到氣、胸悶,或心跳...

情境焦慮量表 在 木的Mood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25:02

#木的Dtime #木的談內向 ⭕️比起投入在社交情境,你更喜歡一個人的空間 ⭕️你的朋友不多,但都是與你親密與深度交流的人 ⭕️即使參加喜歡的活動,結束之後你也時常覺得「如釋重負」 ⭕️在做某一件事之前,你會先思考一陣子,考量自己的心力是否足夠 上面的敘述,是否符合你自己? 雖然僅是簡單幾個敘述...

  • 情境焦慮量表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2:00:20
    有 495 人按讚

    [好書推薦+送書]-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活動已截止⋯⋯

    六週年《暢銷增修版》,
    由陳品皓臨床心理師,針對教育現場的變化、
    經驗的修正,做出全書新增與修訂!

    /孩子脫序、失常、令人擔憂的行為,往往只是冰山表面!/
    做事總是拖延上身,三催四請才肯去,
    絡簿、作業、便當盒叮嚀一次忘一次!
    3C產品的使用分寸,該如何拿捏?
    暴衝、焦慮、害羞、拒絕溝通……,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6~12歲是孩子建立心理素質、人際品質、內在動機的關鍵階段,
    21個家庭與學校情境,搭配親筆漫畫,
    看見隱藏在孩子行為背後的身心因素,接住孩子情緒與行為的動盪不安。
    緩解學齡爸媽的教養焦慮,建立親子間「有效又長效」的教養模式!

    我們看見孩子的問題,還是問題背後的原因?
    孩子展現的問題與困擾,往往不是單一理由或原因就可以完全解釋。更多時候,一個現象的背後,常是許多因素的共同結果,因此更需要長時間的投入與協助,才可能看到改善。

    這個過程中不管對孩子、爸媽與老師來說,都是考驗耐力與信任的試煉,因為我們往往會認為,既然我們已經有做些什麼了,那應該孩子要很快改變才對,一旦結果不如預期時或成效不明顯時,我們不免會開始在挫折與氣餒中懷疑自己、對方與方法。

    【心理師想跟你說】
    當大人以「單一事件」看孩子的行為時,理所當然會看到孩子的行為不斷再發生,覺得沒有任何改善。但如果改以「趨勢」的角度看孩子的行為,我們很有可能發現孩子行為的某種趨勢出現了,可能是孩子每次發作的強度變低了、或是影響範圍變小了,這種趨勢便是在告訴我們,孩子用他的能力與方式作調整,當你看到孩子進步的趨勢,並肯定趨勢時,改變就這麼發生了。

    為什麼家庭教養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
    國小,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站,在這個階段,孩子透過在學校與家庭中的觀察、學習與經驗,進而瞭解自己、覺察自己並發展出獨特樣貌。反之亦然,孩子會把從家中所學到的任何行為、言論與價值觀,在他的學校生活中完全展現。

    【心理師想跟你說】
    在這個階段,爸媽與班級導師的角色更加重要,爸媽既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也是向外探索時重要的後盾,爸媽對待孩子及處理情緒的方式,將會深刻影響孩子日後與別人互動的方式。對孩子的導師來說,也是如此,導師的帶班風格與處事方式,也會對孩子帶來許多意義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本書特色

    ──「教養急救包」上線!有效第一時間拉開距離,化解衝突
    防疫期間親子長期相處,課業生活一把抓,大人小孩的情緒最常面臨臨界點,親子間衝突發生時該怎麼做?如何避免問題越演越烈?

    善用「沖脫泡蓋送」五字訣、溝通關鍵「我訊息」、情緒測量溫度計……,掌握實用工具與心法,教養不再急跳腳!

    ──21個家庭VS教育現場,最真實的教養案例
    從生活作息、人際關係、情緒溝通與特殊狀況等,最令父母老師糾結的21個教養難題,心理師彙整十餘年進校經驗、搭配步驟+方法,實際引導成效,一次呈現。

    ──孩子X心理師X父母X教師,四方角度一同呈現
    大人們的對立,只會讓孩子如夾心餅乾無所適從;由家庭到校園,心理師、父母與老師如何建立合作模式,聽見孩子心底的聲音,陪伴孩子跨過擾人的成長痛!

    ◎ 心理師連環漫畫:將老師與家長、孩子間的相處、摩擦、爆笑等生活鏡頭以漫畫方式貫穿全書。
    ◎ 附錄檢附測量表格:實用生活教養表格,部分並可下載實際運用,加強親子間的溝通管道!

    【給大人的教養5大金句】
    —爸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爸媽的行為處事,將會深刻影響孩子日後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在衝突還沒爆發前,孩子已經有許多事情先發生了,而這些事情才是關鍵。
    —在孩子行為的背後,常是許多因素的共同結果,因此更需要長時間的投入與協助,才可能看到改善。
    —把肯定放在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時,孩子會更願意投入在每一件事情上。
    —管教不該只是管教,而是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能理解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的方法,讓孩子反省學習,發展獨特的自己。

    ……………………………………

    『送書活動來囉』!

    ★【你點名,我送禮】一份神祕禮物,送給居家防疫的崩潰爸媽~
    自從五月中疫情升級之後,到現在也兩個月了!
    升級那一天開始,大人小孩進入24小時黏踢踢的生活,每天都有不同的崩潰戲碼在家中上演,大家的辛苦我們都看到了!
    我們決定進行一個「#你點名,#我幫你送禮」的神祕活動。
    若你看了以下的禮物介紹,心中有想到適合收到這份禮物的朋友,歡迎留言tag他。我們會在疫情中幫你傳遞小小的心意,給許久不見的好友們,告訴他們:「辛苦了!雖然見不到面,但你都在我的心裡喔!」期盼為大家在疫情中帶來一些溫暖有趣的互動~
    .
    ★【禮物介紹】
    這份禮物有兩個東西:
    第一個硬硬的又有點香香的,摸起來好像有點滑滑的。
    另一個軟軟的,摸起來又有點粗糙,但看起來很可愛。

    這兩個東西都很實用,生活中不可或缺。
    第一個我們家每個人都常常使用,它有很多不同的樣貌,有時候心煩時我會把它拿出來;想獨處時,我也會選擇讓它陪伴我;有時候在忙,孩子想來找我玩時,我也會請孩子去找它。甚至聽說有人失眠時,也會請它作伴喔!

    第二個東西對環境不錯,可以說是生活中的小幫手!每個人家裡幾乎都有,但是看到可愛的,又會想擁有更多。可大可小,可方可圓,從7歲小孩到99歲長輩都有可能會需要它。

    以上提示夠明顯了吧?有人猜到是什麼東西了嗎?歡迎在留言跟我們說^^
    貼心提醒:第一個東西最適合有12歲以下小孩的家庭喔!

    ★我們將會送出三本《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神秘小禮物給大家!

    ★方法:
    1.「按讚」替「Henry羅寶鴻老師」專頁按讚+追蹤+設定搶先看。
    2.「分享」在此po文按讚及分享到您的臉書上 。
    3. 看完上面的貼文後,請在這篇po文留言區上留言並tag一位你想送禮的朋友:『我想要送禮給xxx,因為⋯』,就有機會抽到囉!
    4. 請注意!沒有替本粉專按讚+留言+留言內容不符+沒tag朋友,及沒公開分享,都沒辦法參加抽獎的噢!

    ★截止時間:2021/08/03 - 2021/08/04晚上11:59止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157

  • 情境焦慮量表 在 屏東縣議員宋麗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9 12:22:24
    有 95 人按讚

    洪蘭∕千萬別被政客激怒 活著便是贏家
    洪蘭/聯合報
    最近疫情嚴峻,偏又沒有疫苗可打,恐慌引起的焦慮使人脾氣暴躁,加上學校停課、公司停班,一家人一天廿四小時擠在小小的空間裡,累積的摩擦使人一不小心,就說出藏在心中不該說的話,難怪最近焦慮症大大增加。要對付這個現象,心理學上有二個方法:一是防禦性的悲觀,二是控制負面思想。
    防禦性的悲觀是鼓勵病人把最壞的情況想像出來,然後寫下可能的解決方法。人一旦知道了怎麼應付,焦慮就減輕了許多。

    負面思想較難控制,因為它的臨界點很低,只要一點提示,馬上促發。過去醫生是勸病人不要這樣想,後來發現它一點用也沒有,越不要這樣想,越是會這樣想(這個實驗是叫學生「不要想白熊」,結果所有的學生都去想白熊了)。唯一的方式,是用你要的念頭去取代你不要的。所以在焦慮煩躁時,手邊要有一些能讓你啟動快樂感覺的回憶。

    過去研究發現,人可以很仔細地提取過去的情境,也可以重溫一次那個情境的感受,因此只要一感到焦慮快要出現,就立刻去啟動那個快樂的感覺,阻止焦慮出來。所以人需要有個快樂銀行,平日儲存最喜歡的照片或歌曲到裡頭,並練習提取,使一想到,快樂的感覺就能立刻出來。

    人不太可能整天快樂,所以只要正向的感覺,大於負面的情緒即可。一味追求快樂反而會使自己不快樂。情緒很抽象,不容易捉摸,心理學上有個測量情緒的方法:實驗者每天隨機打電話給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問他們現在在做什麼,在零到六的情緒量表中(零—沒感覺,六—感覺強烈),你的數字是多少?再從快樂、緊張、憤怒、擔憂等情緒形容詞中,選一個出來描述你現在的感覺。這個方法可以算出情緒指數,如一天清醒十六小時,有四個小時是在不愉快狀態,那麼你的負面情緒指數便是廿五%。知道自己平日的情緒狀態後,便可以去改變它,即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最後穩定成性情。

    情緒是個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心理狀態,所以在疫情時,要盡量說好話,做好事,因為真正的快樂,來自使別人的快樂。

    一個周六早晨,我在市場看到一個國中女生替她母親賣菜。那時正好有個人問:這菜怎麼賣?她臭著臉,回頭大聲吼她媽媽說:「媽!這個菜怎麼賣?你不標價錢,是要我怎麼替你賣?」我聽了很驚訝,這怎麼是跟媽媽講話的態度?正要出聲,旁邊有個太太跟我眨個眼,也大聲說:「你真乖,星期六沒跟同學去玩,來幫媽媽賣菜」,她聽了一驚,緊繃的臉馬上和緩下來,她那汗流浹背的母親也趁機討好地說:「是啊!這麼熱的天,幸好有女兒幫忙!」現場氣氛就輕鬆很多。後來有人再問價錢時,我注意到她的口氣好了許多。

    在沒有疫苗可打時,唯一自保方式,便是提升自己免疫力。千萬不要被政客激怒,活著便是贏家,我們一定要活到疫苗到來,哪怕地老天荒。(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 情境焦慮量表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3 07:30:00
    有 128 人按讚

    【錯失恐懼症】目前還不是精神疾病的一種,但是對於年輕人卻有很大的影響 !! 2020年已經結束,你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
      
    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註1】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FoMO 也被翻譯為「錯失焦慮症」、「資訊遺漏恐懼感」、「恐懼錯過」、「害怕錯過」或「擔心錯過」【註2】。雖然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這個縮寫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其背後的成因卻已存在許久。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天生就有可能得到FoMO。早從巧人和直立人的時代【註3】,這些靠獵捕和採集為生的部落居民就很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東西,或者沒有擁有、但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安然度過每一天。
      
    在那個時代,恐懼焦慮是有好處的。如果跟同伴一起遊蕩時,錯失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水源或安全的藏匿處,所有人的性命都會陷入危險。
      
    此外,這些早期的人類知道生存還有另一項關鍵,那就是他們必須一直待在幫助他們行走在當時那種惡劣環境的群體之中。
      
    若遭群體拋棄,或者沒有得到重要資訊,你就有危險了。你知道,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你必須跟著群體一起行動。你必須有所歸屬。沒有FoMo,人類這個物種可能早就消失了!【註4】
      
    ■美國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曾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
      
    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註1】
      
    ■錯失恐懼症(FoMO)現象及衍生問題
    目前錯失恐懼症(FoMO)相關學術研究可追溯自 Przybylski 等人(2013)以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觀點來探討錯失恐懼症的行為及相關因素,包括:自主性(autonomy)、效能感(competence)及歸屬感(relatedness),並發現高度 FoMO 傾向者,由於缺少能力(效能)、自主性(有意義的選擇)及歸屬感(與他人的聯繫)的基本心理需求,會經常感到焦慮、自尊心低落以及自覺不夠好,對於社交關係也比一般人敏感,因而出現高度的社交媒體參與行為,期望藉以減少害怕失去無所不在聯繫的心理焦慮。
      
    FoMO對於生活的各個層面皆會帶來相當程度的不利影響,尤在生理功能及心理狀態上最為研究所重視,初步彙整過去發現分述如下:
      
    (一) 易使生活失序:
    ■睡眠及飲食作息異常、學習及工作表現不佳
    越是頻繁、持續性關注網路社群,且密集地刷新動態(如:為了確保自己參與到朋友或同儕的各項活動及聚會),是 FoMO普遍出現的行為。
      
    嚴重者不僅會間接出現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及手機成癮症,亦因耗費大量時間在社群媒體,導致睡眠時間大幅降低,睡眠品質隨之減損,因而產生失眠、睡眠不足等症狀,且飲食方面也會同步出現障礙、失調等現象,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或工作效率。
      
    (二) 形成負向自我概念:
    ■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及行為兩極化
    FoMO易使人產生沮喪、焦慮、不安等負向情感,且具有強烈的比較心態,在一次次的比較當中,常常衍生出自尊心不足與自卑感。
      
    由於深怕自己不被他人所需要,使其注意力大多放在自己是否與他人保持聯絡及緊密關係,情緒亦受到社群軟體的動態所牽引,因此 FoMO者常會情緒化、神經質、過度敏感,致使行為也出現偏差(如:酗酒、嘗試許多高危險性行為),進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綜言之,過去研究一致指出,FoMO 對個人的情緒及生活滿意都帶來負面效應。值得一提是,FoMO 對各年齡層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皆不同,其中以對年輕世代的青少年影響最為顯著,亟須嚴加正視。【註2】
      
    ■三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FoMO)
    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
      
    ▸第一步「辨識警訊」
    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自我增強」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註5】
      
    FoMO 並非一種新的現象,而是現今社會比以往擁有更多媒介,進而助長了此種擔憂。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率提升與進步,以及青少年對於社群媒體的高度依賴下,FoMO 已然是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FoMO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以如何有效協助及介入,乃是未來教育相關工作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避免 FoMO 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可能危機與日俱增。【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註1:
    (元氣網)「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https://bit.ly/2KOhD7B
      
    ∎註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5),頁 68-71
    淺談青少年的錯失恐懼症及改善策略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9-5/free/01.pdf
      
    ∎註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智人」:人屬(Homo)的物種,包括巧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匠人(Homo ergaster)、人屬魯道夫種(Homo rudolfensis)以及智人(Homo sapiens)。這些人種或已滅絕,或彼此間有親緣關係。其中,智人是人屬中唯一現存的物種。而巧人則是人屬中的第一個物種,出現在距今250萬到200萬年前的東非與非洲南部,可能自南方猿人(Austropithecine)演化而來。
    https://bit.ly/38WKqyz
      
    ∎註4:
    獨立評論在天下 - 「FOMO錯失恐懼症:為什麼我們會一窩蜂跌進焦慮陷阱?」:https://bit.ly/38SjfVK
      
    ∎註5:
    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董氏快訊】2020/12/29
    使用社群媒體莫名感到焦慮?不妨改變網路使用習慣吧!
    http://www.etmh.org/News/NewsDetails.aspx?type=1&NewId=2679
      
    ➤➤照片
    ∎社交網絡帶來的恐慌—「錯失恐懼症」,緩解惶恐焦慮,你需要知道!:http://bit.ly/2Lmcbsb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錯失恐懼症 #FoMO #資訊遺漏恐懼感 #恐懼錯過 #害怕錯過 #擔心錯過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