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悟道法師念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悟道法師念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悟道法師念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悟道法師念佛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王薀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二 》 十幾歲時,我獲得了一串念珠,當時對於念珠的概念,並不像現在這麼在行,只覺得這串念珠,淡黃色上面佈滿了如星辰般密密麻麻,也像螞蟻築巢穴窩般的坑坑洞洞,極不規則,但拿在手裡就是有股說不出的溫暖和安心。這串一百零八顆的菩提子念珠,是來自於一位從中國福州鼓山的湧...

  • 悟道法師念佛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6 19:00:41
    有 1,039 人按讚

    《「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二 》
     
    十幾歲時,我獲得了一串念珠,當時對於念珠的概念,並不像現在這麼在行,只覺得這串念珠,淡黃色上面佈滿了如星辰般密密麻麻,也像螞蟻築巢穴窩般的坑坑洞洞,極不規則,但拿在手裡就是有股說不出的溫暖和安心。這串一百零八顆的菩提子念珠,是來自於一位從中國福州鼓山的湧泉寺來台的老和尚,人們都管他叫傳心師父。傳心師父外型有一點酷似晚年的弘一大師,清瘦嶙峋,但卻有股不可言喻的、詩人般的氣質,風雅脫俗,我最早有些詩詞的啟蒙,也是來自此師。等到日後我讀書求學,跟隨了我的國文老師之後,愈發地覺得這老和尚本就是俱足古代翰林多墨般慧行才子,只可惜傳心老和尚當時業已圓寂多年。
     
    傳心老和尚是一位禪淨雙修的老和尚,據說老和尚和虛雲老和尚也有段頗深的因緣,當時傳心老和尚還只是一位沙彌、學習僧,關於此事,和傳心老和尚稍熟之後,也曾聽聞虛雲老和尚在鼓山的一些玄妙事蹟,例如虛雲老和尚曾經在湧泉寺傳戒的時候,寺廟中的鐵樹竟然會無故開放出如同水盆般、奇大無比的花,這可是百年難得的奇聞。鐵樹也有人稱做鳳尾蕉,這原來聽老輩的講法,是有故事的,這故事又有一些傳奇,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多遙遠以前的故事,據說是來自於一隻鳳凰,這鳳凰被一位有錢的暴發戶拾獲,他便把牠關在籠子內,每天給他餵食最好的飼料和鳥食,希望博取這隻鳳凰的開心,據說如果可以見到鳳凰展翅飛翔或欣賞到曼妙的鳳姿,是極為喜慶的事,在中國一直是被看做吉祥的象徵,也是國祚綿延之兆,通常被稱為鳥中之王,也有一說,鳳凰是天龍後代。話說這土豪強學風雅,每天期盼著這隻鳳凰可以在他眼前振翅舞蹈,但沒想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從來未曾如願過,最後他火大,就將鳳凰一把火給燒死。鄰近多事的人,在焚燒過後的灰燼中卻發現長出了樹苗,附近的民眾便認為是鳳凰的靈魂不死所長出來的鐵樹。鐵樹也因為這段神話,常常被形容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象徵。
     
    根據傳心法師的描述,他少年時所見到的虛雲老和尚當時已經九十多歲,但卻身體極為矯健硬朗,並且日日出坡,還在寺中種植了多棵樹木。更有一件稀奇的事,那便是龍王曾經化現為一老者,求戒於虛雲老和尚的事蹟⋯⋯或許由於傳心法師的贈送菩提念珠以及經常耳聞虛老的事蹟,那段時期對於禪生起了極為深切的興趣,於是在這位傳心法師的啟蒙下,開始念誦《楞嚴經》、《心經》、《金剛經》等和宗門相關的經書⋯⋯。
     
    傳心老法師是位解行並重、通達三藏的善知識,平日裡極為和善,溫潤有儀,因此頗得人心。特別對於年少孩童,他最常做的就是準備好一罐罐的瓶裝水,裡面通常會放上冬瓜糖等甜品混雜水中給小孩喝,原來他每天都會持誦一百零八次的大悲咒加持這些水,和來訪的眾生結緣。遇到比較有佛緣的小孩,他便會送一串念珠。只不過如此過了很多年,我始終看到的都是菩提子念珠與人結緣,後來有一次,當時我已經年歲漸長,回去他的精舍探望他老人家。他有一具從中國帶來的大銅缽,每次他都會放置許多星月菩提子念珠在缽內與人結緣。我便好奇地問老和尚:「師父,這麼多年來我始終看到的你和別人結緣都是用菩提子,不知道這其中是否另有因緣?」
     
    師父用他一貫的慈悲溫暖的笑容回答說:「你既然問到了,我便告訴你,日後你也可查閱有一部經叫做《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這部經是文殊師利菩薩為了未來有情的眾生而講述,目的是要眾生了解念珠的功德是為了可以利益自己的善業成就,同時也可以保護眾生,這其中就有提到菩提子念珠。我個人認為菩提子念珠除了經文上有提,用菩提子念珠的人,不管是放置在手中,手指掐念,或者手持握菩提子念珠,只要用此念珠撥念一次,它的功德所得到的福報是無量無邊,沒有辦法用現在的數字來計算功德。就算沒有辦法用此念珠計算佛號,但只要持有此菩提子念珠,隨身手持,在行、住、坐、臥之中,不管所說言語內容如何,但因為此人保有菩提子念珠的緣故,他的福德因緣就如同持誦諸佛名號及咒語一般是無二無別的,所得到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但是如果要如理如法最好要滿數一百零八顆,才算圓滿。
     
    如果作為手珠、提珠,也可以五十四顆,或者二十七顆,最少也可以用十四顆⋯⋯」老和尚一邊很熟練地講述著這部經的功德利益,一邊轉過身習慣性地吹口氣為在他身旁大缽內的一捆一捆用紅絲線牽綁的菩提子念珠加持,這是老和尚的習慣,他平常二六時中總是阿彌陀佛和大悲咒從不中斷地於心中默念,更了不得的是即便他和人聊天、說法、開示,也是心不散亂地默持心誦。原來這菩提子的功德殊勝是如此地無與倫比,並且經中還特別讚說,為何特別讚嘆用菩提子是獲得利益最殊勝的原因?
     
    菩提子殊勝的功德因緣諸多,但經中曾經有說到在過去世佛出世的時候也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當時有邪見的外道毀謗三寶,其中有一位男眾值遇非人打殺,這外道就說:「如今是我道昌盛,不知道諸佛有什麼威神力?既然佛是在菩提樹下成佛,那這棵樹應該要很有感應才對!」就把男子置臥在菩提樹下,同時說:「此樹若是聖樹,此子必當完好如初、甦醒過來。」如此經過七日七夜,稱念佛的名號,後來其子果然復活,甦醒過來,這外道便讚嘆說:「一切佛的威德力我過去未曾見聞,但在佛成道的樹下,如此的示現甚為稀奇,如此大威大德真是不可思議。」因為這般因緣,所有的一切外道都改邪歸正,發菩提心,並且堅信佛力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如此,所有的人皆稱頌此樹為延命樹⋯⋯。
     
    如今歲月如漏沙般,於指縫間頃刻流逝,傳心老和尚和我唯一心靈傳遞相通的,也只有幾幀發黃的照片及當時他和我結緣的菩提子念珠。這串念珠伴隨我持誦過不可數的佛號及咒語,珠身也從青澀薄黃,經由歲月的摩娑,一顆顆棗紅、咖啡色的珠子輪流在指縫間雁傳心語,願老和尚早日重返娑婆。(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 悟道法師念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4 17:51:53
    有 1,580 人按讚

    今天是世尊初次開車轉輪輪日!

    就像鋼鐵人第一槌敲下,製造鋼鐵裝的最初第一敲,開啟了後面的漫威電影宇宙。

    而佛陀成佛後,也在歷史上的今天開了車門,載了第一批乘客。

    就來畫張圖送給世尊,感謝他這麼仔細的無私的分享這麼多奧義秘笈,還說了這麼多故事,從天上說到地獄,從動物講到藥叉...

    雖只是一個小小的追隨者,但能上車真的感覺很開心。

    那就來看看世尊初次開車都載大家看了什麼?

    --
    #紀念佛第一次為五比丘講四聖諦

    聖嚴法師四聖諦講記節錄

    四聖諦是基礎的佛學,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的第一個夏天,最初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子所講的佛法,就是四聖諦。四聖諦的內容有三個層次,也就是所謂的三轉法輪:

    此是「苦」的事實;
    苦果定有其苦因,名為「集」;
    此是滅苦之「道」;
    此是苦「滅」的涅槃。

    ‧苦宜滅,集宜斷,道宜修,滅宜證。
    ‧苦已滅,集已斷,道已修,滅已證。

    這是四聖諦的三個層次。

    釋迦牟尼佛講了三次,當他講到苦已滅了,苦的原因已斷了,苦的修行方法已修了,實際上已經進入涅槃;到了第三個層次時,這五位比丘弟子也都全證得阿羅漢果了。

    為何說是「四聖諦」?

    ‧是佛陀或阿羅漢等聖人所通達的四種真實的道理,故名為聖諦。

    ‧能如實正覺此四種道理而登聖位,成等正覺,故為聖諦。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初次說法度五比丘時,所講的就是四聖諦。

    ‧四聖諦的四種道理,是如實,非不如實,是真實不虛的,故名為聖諦。在佛的觀察和體驗,苦和苦滅,永遠是眾生所需要知道的,人類要想離苦,必定要斷絕受苦的原因,如何斷除受苦的原因,就必須修行滅苦之道。這是四種真實的道理,因此稱之為四聖諦。

    ‧「聖」有「正」義,能發無漏智,證涅槃之正理者,即成為悟道的聖者。

    聖諦是什麼?

    (一)苦聖諦
    有苦難相,苦已發生。也就是說,聖人已經知道了三界眾生即是受苦的事實,由於苦難、苦厄、苦惱等的現象,使娑婆世界的煩惱眾生,頭出頭沒,流浪生死,永無了期。

    (二)苦集聖諦
    有生起相,使苦的事實發生。就是先有了引生苦果的行為,構成了受苦的原因,才會發生苦的結果。從聖人的立場所看到的苦的原因,是由於眾生在煩惱愚癡中造作種種不善行為,而形成一種力量,名為業力。這股力量,就是將來要受苦的原因。

    (三)苦滅聖諦
    有寂靜相,苦已中止。聖人已經實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苦已是不存在了,停止了接受苦的事實。

    (四)滅苦所修之道聖諦
    有出離相,使苦停止。如何使得苦的事實不再產生或停止呢?必須要修滅苦的道,那就是運用正常、正當的生活,以及清淨的身心,杜絕造作種種惡業的機會。修道和非修道的生活是不一樣的,不修道,一定永遠在造作苦的因,不斷地接受苦的果;修道則不再繼續造作苦的原因,自然也不會再有苦的結果。

    --

    也感謝聖嚴法師的解釋,想念您。

    我要上車了,彼岸見。

  • 悟道法師念佛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9 20:00:21
    有 712 人按讚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現代社會的人際網絡愈來愈複雜,關係也愈來愈疏離淡泊,於是很多人都想遠離塵囂過隱居生活。但在這個世界上,想要單獨生存並不太可能,因為我們一出生至少就與父母、家庭和家族產生了關係,長大以後在社會上求生存,同樣也離不開人群。而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務。所以,在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之中,總是和別人在一起,無法完全脫離社會關係而離群索居。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叫做「人間」,釋迦牟尼佛就是體會了人間的各種痛苦、煩惱,才悟道成佛。事實上,佛法所說的「八苦」中的「怨憎會」與「愛別離」,就是兩種來自人際關係的痛苦,這也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怨憎會」,是指互相憎恨的人老是冤家路窄,常常見面。例如搬了新家之後,卻發現隔壁鄰居正好就是你昔日的冤家;或是出差開會的時候,心中才在想著,在這裡應該不會遇到多年不見的冤家,沒想到在會場裡,第一個接待你的人就是他。

    這是很奇妙的事,通常我們總是希望避免遇到討厭的人,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是如此。其實,人與人之間就因為有緣,才會變成冤家。在還沒有把彼此的恩怨化解以前,就會常常遇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因此,在面對怨憎會之苦時,我們應該要主動向對方道歉、認錯,並且好好地與他溝通。唯有面對誤會,才能真的化解。

    至於「愛別離」,就是指彼此相親相愛的人,卻相隔千里而不能相聚,甚至天人永隔。每個人都有親人以及所愛的人,當情感互相依恃的雙方分離時,都會讓人感到相當不習慣和痛苦。特別是當其中一人先過世時,另一個人就像是失去伴侶的孤雁一樣,那種情況是非常淒慘、悲哀、痛苦的。

    然而,這種淒慘悲哀究竟是誰造成的呢?曾經有一位太太因為先生過世而痛哭流涕,我問她:「妳哭得這樣傷心,究竟是為了誰呢?」她回答:「當然是為了我先生!他拋下我就走了,剩下我一個人孤伶伶的在世界上,實在太殘忍了。」自己的先生都已經死了,還說他殘忍,可見她並不是真的為了往生者而哭,而是為了自己失去丈夫而傷心,這就是以自我為出發點而產生的痛苦和哀傷。

    所以,當我們面對親人的死亡,首先要問一問自己,感到悲傷的原因,究竟是不是自私心在作祟?如果真的是為對方設想,就該明白人死不能復生,哭泣不但幫不上忙,倘若亡者有靈,反而徒惹對方傷心。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多為他念佛迴向,並且誠心祈願他能夠往生西方。

    另外,如果親人是為了讀書、求職或發展前途而遠離家門,那就更不應該感到悲傷,而是應該採取鼓勵的態度來支持他。

    無論是「怨憎會」或「愛別離」,都不要因為自私的想法而讓自己受更多的苦。唯有承受得住與親愛的人分離、勇於面對做人的難處,放下層層的自我執著,才能使我們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灑脫自在。

    --本文摘自《真正的快樂》

    延伸閱讀 👉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https://youtu.be/_ClYs3L3Vzg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真正的快樂
    #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