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悄悄鷺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悄悄鷺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悄悄鷺由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一開始就不孤單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一天「小事報」團隊為九月營隊活動事先探路,攝影家楊順發老師帶我們走訪曾文溪出海口北岸,地點在台南七股區。 一行人驅車抵達台南七股十分里的「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女兒大約四~八歲期間,我們幾乎年年冬天都會來一趟,關心黑面琵鷺來台避寒觀光有幾隻,也會逐年比較這群韓國來的嬌客有沒有愈來愈喜歡台灣,我們是...
悄悄鷺由 在 一開始就不孤單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一天「小事報」團隊為九月營隊活動事先探路,攝影家楊順發老師帶我們走訪曾文溪出海口北岸,地點在台南七股區。
一行人驅車抵達台南七股十分里的「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女兒大約四~八歲期間,我們幾乎年年冬天都會來一趟,關心黑面琵鷺來台避寒觀光有幾隻,也會逐年比較這群韓國來的嬌客有沒有愈來愈喜歡台灣,我們是透過觀察候鳥來認識台灣生態保育的進度。這次回到家後,我試著調出多年前拍的照片,發現賞鳥亭海提外,周邊道路的風景有些不同,濕地生態、沿海土地或許也悄悄的改變。
走近「國聖燈塔」時,有一種熟悉感,後來才想起,2010年時,我們不小心誤闖這沙丘,不知這裡沙丘化嚴重,結果車子就卡在沙堆裡,當時只能不停的在輪胎邊挖掉砂,而六歲的zoyo傻乎乎的,以為來到海邊,可以玩挖沙遊戲,殊不知爸爸多麽害怕天黑車子仍陷在這裡。十一年前,這裡就沙丘化了,十一年後,這裡成了台南沙漠區。
http://zoyo.tw/travel-20210908/
悄悄鷺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籠罩的夏夜,有種沙漠動物為躲避烈日酷暑,待太陽西下瞬間才從地洞土穴冒出的感覺。
白天也不是沒活動,只是降低到生存必須。出洞也得小心翼翼快去快回,以防一個沒留神,被鷹叼去遭蛇攻擊或曬成肉乾,得不償失。
這時月光像是朋友,隱約打亮夜幕裡另一個世界。迥異於白日,什麼都看得清,卻盡是看見恐懼和煩心,夜色讓所有事物變得朦朧,也帶來某種奇特的安全感。大口呼吸的微涼晚風中,少了些危險氣息,多了幾分久違渴望的自由況味。
是這樣的關係,夜晚原本靜謐甚至帶點寂寥的大安森林公園和河濱自行車道,最近連週間都湧現更多忍不住鑽出洞穴的夜行者。
在原本常見的夜跑快走者之外, 散步時多半各走各的中年夫妻,遛著應該不是「借來」的好動米格魯、總在微笑的柴犬的年輕伴侶,踩著滑板溜來溜去的青少年和一旁坐著吹風的爸媽,感覺是晚餐飯後或就寢睡前遛躂透氣的家庭活動。
一位乾脆躺在公園長凳上,以舒服姿勢把腳跨掛在椅背晃呀晃,戴著耳機聽音樂的帥妹,和公園另一端類似姿勢但反倒秀氣點的大學模樣打電動男孩,自在逍遙的模樣像要今晚在這裡混上一段長時間;至於竹林暗影底下那條長椅,整齊擺放不知包著什麼物件的紅白塑膠袋和一把雨傘,隱約是張被悄做記號或微弱宣告該椅有主的「床」,等待某人在更深的夜裡到來。
悶不住的,是對無框架限縮的自由的想望,斷不掉的,在戶外星空下悄悄有節制展開的,還包括對人際溫度的念想。
沿著環湖小路繞上一圈,站在木棧欄杆前,聽聽湖心傳來熱鬧呱噪的鳥叫,看看樹梢滿是白點的鷺鷥身影,猜想牠們到底是睡了還是醒著,已成為我每次結束夜間漫遊的小小儀式。昨晚,環湖才半圈,除了迎面而來一對搖搖擺擺的可愛呆萌鵝,陸續一對、兩對、三對戴著口罩的不同年齡層戀人各踞情調角落,或十指緊扣相偎依或窸窸窣窣笑聲傳,增添疫情之夜幾許溫柔浪漫。
正猶豫要不要繼續走下去,會不會煞人風景,突然哈哈豪邁笑聲從身邊樹叢傳來,猛然才發現兩個老外型男坐在後方木棧平台上,各佔一方舉杯邀月。看著扯著口罩喝啤酒、再戴回口罩聊天的他們,如此不嫌麻煩地重溫可能不過一兩個月前熟悉酒吧裡慣常的下班後聯誼,只能說再次證明疫情中人們對如常的渴望。
我知道,越來越熱鬧的夜,難免讓人有些擔憂。
擔憂人們在疫情中努力維持身心平衡的同時,會不會不小心讓防疫破了洞。
但至少在我眼見,即使相隔1.8m、2.8m、3.8m之遙的公園裡,馭風而行、倏忽而過的河濱大道上,大家依然非常守份的把口罩戴緊,誇張點的,有人還戴著護目鏡、臉罩散步遛狗餵貓。
真正要擔憂甚至讓人氣憤的,還是政府防疫不力、疫苗不足衍生的種種吧!
當絕大多數市井小民把個體能做的事好好做好,然後勒緊褲帶、咬牙苦撐,相信也期待他的政府把該做的事也好好做好時,卻發現好不容易攢下的防疫成果,被中央或地方一個自滿輕忽就給敗光光。而解封降級在望又突然延遲,進兩步退一步總難達標的苦果,終究還是由最是勤奮過日的攤舖店家微小企業自營商,最是邊緣弱勢的族群,辛苦承擔。
這時候,看到環南市場會長、攤商為政客作秀大聲飆罵,花蓮人怕打不到疫苗拼跑百米打殘劑而氣急敗壞,這些人這些事怎能不讓人感同身受?至於此時還有人有閒出面護航,大打權力保衛戰,就更叫人不齒且義憤難平了!
#用科學和慈悲心防疫
#晝伏夜出的防疫夜行人生
悄悄鷺由 在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北美景)秋高氣爽單車小旅行(三)深秋Youbike 基隆河濱自由行
http://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0904345
同樣的風景,當夕陽西下,一襲幕色悄悄漫天披下來後,金璧輝煌的黃金色澤讓人驚豔,更能看到不少小白鷺在濕地河畔覓食。
社子大橋
台北市北投區洲美與台北市士林區社子
111台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七段
(註) 本文中介紹的圖片與文字,版權歸屬SJKen 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