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恐慌症運動方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恐慌症運動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恐慌症運動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恐慌症運動方法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Erika yog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開懷瑜伽送走抑鬱---- 當快樂向你招手👋🏻👋🏻】 可曾想過:如果你長期不開心,做瑜伽很快就回復人類本然的快樂幸福狀態? GABA(γ-氨基丁酸)是一種人體自然產生的胺基酸,對機體的多種功能具有調節作用,能阻絕並抑制腦內的某些特定訊號,避免我們的大腦過度興奮。當GABA產生,大腦就安靜下來,分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5的網紅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ource: https://www.spreaker.com/user/12798972/podcasts20201201 嗨大家好我是工程師媽咪,我要跟各位想一個好消息,就是.... 我又成功『越獄』了! 甚麼意思? 就是不用上班了啦~ 哈哈 其實我覺得我是一個不適合上班的人…. 首先因為...

恐慌症運動方法 在 ?有一個女孩叫甜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07:14:27

💬 跟大家聊聊「為什麼近期開始運動」 首先呢,最單純想改善健康‼️ 身邊的朋友或有關注我的人都知道 多年來時常睡眠品質不佳 導致精神狀況不好且小病纏身 (小至頭痛肚子痛大至腎發炎) 最高紀錄一個月看9次不同科醫生 今年四月更是整整病一個月 經歷這次後我開始放慢腳步不再埋頭工作 直播合約約滿後積極安...

恐慌症運動方法 在 筋肉媽媽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10:46:21

🥒多芬清爽哲學 - 從減去不必要開始🥒 🗝人生健康哲學 - 少就是多🗝 😄可以公布了!我參與多芬廣告拍攝的成品,終於出來了❤️ 等不及與筋粉們分享,其實我從大學時就好希望能拍多芬廣告(很奇怪的願望?),因為以前看廣告,裡面的女人都好有質感,很會生活,就是未來想要變成的樣子!然後大學都畢業了幾百年,想...

  • 恐慌症運動方法 在 Erika yog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5 16:06:52
    有 13 人按讚

    【開懷瑜伽送走抑鬱---- 當快樂向你招手👋🏻👋🏻】 可曾想過:如果你長期不開心,做瑜伽很快就回復人類本然的快樂幸福狀態?

    GABA(γ-氨基丁酸)是一種人體自然產生的胺基酸,對機體的多種功能具有調節作用,能阻絕並抑制腦內的某些特定訊號,避免我們的大腦過度興奮。當GABA產生,大腦就安靜下來,分泌快樂激素,整個人內心改變,於是心結容易解開、抑鬱消除,睡得好、心情靚、人可愛!
    瑜伽促使增加GABA,能避免我們的大腦出現過度興奮的現象,有效減少緊張抑鬱。科學的驗證數據指出,體式練習(結合了呼吸、冥想和運動)可以使GABA增加27%!這是任何藥物和運動都無法代替的。
    https://youtu.be/fBcD77t67Q4

    本地資深綠色生活導師周兆祥博士和印度傳統身心靈瑜伽導師Erika Law攜手合作,推出開懷瑜伽課程,造福我們當中的抑鬱族人。

    這個神奇旅程分4部分:

    ------------------------------------------------

    第1擊— 覺悟開始 (主持:Erika Law),尖沙嘴Erika Yoga舉行
    9月11日(星期六)1:00-4:00pm 面對生活危機的開悟
    9月12日(星期日)3:00-6:00pm 面對健康危機的開悟
    9月18日(星期六)1:00-4:00pm 面對人際關係危機的開悟
    9月19日(星期日)1:00-4:00pm 面對靈魂使命危機的開悟

    1. 4個開懷瑜伽動作 (學咗每日自己做)
    2. 瑜伽大休息術(詢眾要求,實在太舒服)
    3. 印度傳統開懷提升手印療法----手指有著「地、水、火、風、空」嘅元素,也是萬物組成之根本,手印療法有效提升身心平靜與健康,可以改善心理情緒。
    4. 呼吸與心身情緒健康有很大關係,透過特定的印度傳統開懷提升手印療法有效改善對抑壓情緒、神經緊張、失眠、高血壓、恐慌症等,就如平靜大腦。透過封閉聽覺、視覺,自己專注於當下。
    5. 覺悟遊戲:印度修行秘法,重拾個人力量同心志、醒覺留意自己身心的狀況

    共3 小時,每位每堂199(套票4堂$499),送100%純銅清潔排毒舌頭器、周兆祥《快樂一世》最新加料電子版

    ------------------------------------------------

    第2擊— 聖所神聖轉化
    9月22日(公眾假期星期三) 10:00am-6:00pm ,祥哥在大埔背山面海靈氣逼人的療癒聖所
    主持:周兆祥博士、Erika Law

    沉醉在大自然的撫慰中,享受聖所全面清洗、加能,品嚐祥哥親自下廚做的在地鮮採美食,享受音響療癒及按摩大休息,留下正向興奮的細胞記憶。

    1. 禪食(3餐) ---- 祥哥親自下廚,按照當下下載的訊息設計並全程帶領全體,在靜心搭通天地線狀態下接受宇宙啟示、加能、祝福。
    2. 音響療癒、按摩、手療---- 祥哥的招牌療癒方程式,把你送進alpha波狀態,結合療癒室和外面大自然的神聖能量,衝擊轉化內心世界,獲取深層休養療癒。
    3. 印度傳統洗鼻---- Erika 帶領大家感受傳統醫學「阿育吠陀」原汁原味的古方法門: 平靜大腦、放鬆身心、感覺輕鬆、減低發脾氣、抑鬱症狀、增強創作力、清潔眼、耳、鼻腔内的細菌及污垢,馬上掌握連串終身受用印度傳統醫學嘅養生方法,終生受用。
    4. 瑜伽養生開懷呼吸---- Erika傳授極速減壓釋懷炒法,既可安睡,更提高平時的專注能力、平衡神經系統。
    5. 瑜伽靜心----祥哥和 Erika介紹強效的冥想方法,令大家減低精神壓力、消除內心焦慮、增加專注力及記憶力、不再抑鬱下去。

    共8 小時,每位1680,送洗鼻壼、周兆祥《快樂一世》、《心醫DIY》、《靜心DIY》最新加料電子版,連綠田園及野鴿居鮮採食材豐盛美食3餐

    ------------------------------------------------

    第3擊— 深層轉化 1對1 主持:Erika Law,尖沙嘴Erika Yoga

    1. 十七世紀哈達瑜伽經典《葛蘭達本集》(Gheranda Samhita)當中提及:身體係神聖,活著:意思指精力充沛、顯得魅力非凡,具有生命力量而身心輕盈靈活。

    2. 印度身心大清洗終極法:清洗及轉化身體管道及7輪及氣塲、配合8個開懷瑜伽動作排出血液毒素、重整身體能量、喚醒消化系統功能,效果超卓對改善修身、便秘問題、消化不良、身體偏酸等等。

    3. 古董老缽7輪頌缽療癒及印度傳統部落按摩:增強正能量、釋放負能量、深層放鬆身心、舒緩疼痛、增進睡眠、修復失衡、增強免疫力

    5堂共10小時,每位$6888,日期時間個別安排

    ------------------------------------------------

    第4擊— 深層轉化 1對1 主持:周兆祥博士,尖沙嘴Erika Yoga

    針對個人當前生命狀態,用生命教練方式支援面對處境的力量,用療癒師的能力清洗加能。
    課題可以包括身體健康、飲食新生命設計、人際關係、財政生計、感情親密關係、靈魂使命等。
    每堂90+分鐘,每位$3800 (可以獨自出席,或邀家人親友陪同進行),日期時間個別安排

    報名: WhatsApp 查詢
    http://alturl.com/wcdew
    ☎ 57630589

  • 恐慌症運動方法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7 12:00:57
    有 28 人按讚

    【勞工權益】防解僱護身符

    美國的「自由僱傭」原則允許公司以任何理由,甚至無理由開除員工。在其他富裕國家,僱主與員工解除合約一般需要提供正當理由,而美國大多數職位是自由僱傭關係。Google的軟件工程師、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銀行家以及梅奧醫院(Mayo Clinic)的醫生都是以自由僱傭形式工作。

    我們採訪的勞工稱,他們曾經因為發現經理遲到兩小時被解僱、因為遭到種族歧視的騷擾而恐慌症發作被解僱、因為跟同事坦白自己確診新冠肺炎被解僱。4月,阿拉巴馬州的聯邦法官裁定,一名矽製造商因為一名黑人員工拒絕剪掉雷鬼頭(dreadlocks)而將其解僱的做法在其權利範圍之內。

    2018年,在被連鎖快餐店奇波雷墨西哥燒烤(Chipotle Mexican Gril)無理開除幾個月後,沃克(Melody Walker)開始與工會組織者和地方官員合作,推動一份包含兩項法規的開創性法案,讓紐約市的做法更接近歐洲。這些已於7月5日生效的法規禁止這座城市的快餐企業採取自由僱傭原則,這意味著在紐約的五個行政區,如果奇波雷和其他餐飲企業要解僱七萬名餐飲業員工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必須提供正當的理由。該規定要求僱主必須證明員工有不當行為或者未能以令人滿意的方式履職。

    迄今為止,爭論的範圍仍然不廣泛且局限在本地;紐約市快餐業取得了正當理由運動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場勝利。帶頭推動此法案的紐約市議員蘭德(Brad Lander)與基層員工倡議者的密切關係將抗議的聲音轉化為法律。蘭德迫切希望能將該標準的覆蓋範圍擴大到美國金融之都的所有勞工。「很多人都有一個混蛋老闆,」他說,「每個人都想為自己,為子孫後代爭取這種保障。」──Josh Eidelson;譯 王湛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24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勞工權益 #紐約市 #自由僱傭 #無理解僱 #BradLander

  • 恐慌症運動方法 在 阿柏醫師的喃喃自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6 10:19:24
    有 162 人按讚

    【你是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還是幫助者?】疫情相關的精神健康問題,你需要看這一篇!

    ——
    你因為這陣子的疫情消息擔心受怕、吃不下、睡不著,精神緊繃、暴躁易怒,這樣算不算是疫情的受害者呢?
    廣義地來說,你是疫情的受害者。

    那該怎麼辦?

    【趕快去找醫生!】失眠科、專看焦慮憂鬱、自律神經、家醫科、身心科、精神科都可以,趕快去看吧!

    不然怎麼辦?未來一年都躲在家中被窩嗎?
    若這樣躲有用,那麼就這麼做。
    若這樣躲沒用,就趕快找醫生吧!
    人們在長期高壓力的狀況下,會有各種身體症狀與不適,各方面的能量都會降低,甚至免疫力下降。

    原本可以好好休息恢復腦力,因為睡眠品質變差,所以早上起床看似睡了好久,精神卻反而疲憊。
    原本可以應付的工作,因為腦力能量下降,效率降低,無法集中精神。
    原本可以輕鬆結算的報表,因為擔心記憶力變差,要反覆確認好幾次。

    怪的是,每次確認,都發現「自己第一遍就記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不放心,要多檢查好多次呢?

    小孩子已經送到安親班上學,是熟悉的校園環境、老師也答應會隨時回報狀況、孩子們也精神活潑。

    但怎麼看到新聞,又開始擔心孩子安全,內心不安呢?
    要接回家嗎?要自動停課嗎?孩子沒人照顧,我要請假嗎?
    找誰來帶呢?保母有空嗎?保母安全嗎?

    明明應該是安全的環境、安全的計畫、安全的措施,
    怎麼越做越緊張,越做越不安?
    明明資訊越多應該越可以未雨綢繆,怎麼新聞越看越害怕?手機越滑越快,病毒好像越來越靠近身邊?

    今天喉嚨癢癢的,不像是感冒。怎麼身體有點疲倦?感覺怪怪的?
    突然回想起昨天搭捷運時,旁邊的男子口罩沒戴好,咳了兩聲。
    想起前天經過建築工地時,烈日下戶外陰涼處群聚的工人好幾個沒戴口罩。

    越想越不對勁,身體的不舒服又更明顯了!

    篩檢站大排長龍,想去又不敢去,徒增感染風險。
    想知道自己怎麼了,上網查詢資料,越查卻越害怕。

    鼓起勇氣問問身邊的家人朋友,得到的只有謾罵或嘲笑:
    「我不是早叫你去打疫苗了嗎?誰叫你不聽?」
    「你想太多了吧?緊張兮兮的,這樣很笨耶!」

    好挫折,又好生氣。對別人生氣,也對自己生氣。
    坐在辦公室椅子上,偷偷吞了一顆普拿疼,好像有好一點,打起精神做自己的事。

    旁邊同事口罩沒戴好,露出鼻孔,鼻孔還有毛。
    終於忍不住大罵:「你把口罩給我戴好!」氣到不行,氣到下班還在氣。

    【趕快去找醫生!】儘管醫生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無法讓你隔壁的同事乖乖戴好口罩,但醫生可以盡量給你一些建議、一些安慰、一些支持的力量。

    小小的改善、小小的祝福,可以補充小小的能量,一點一滴,讓難過的日子,繼續走下去、再撐一段路。

    就醫小提醒:

    【1.我到底需不需要吃藥,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

    答:醫生開藥,補充腦部能量、讓身體舒壓放鬆,你就放心吃吧!
    若長期失眠焦慮、緊繃易怒,不但身體免疫力下降、還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破壞心情跟人際關係。

    【2.吃保健食品有沒有用?】

    答:如果一個「物品」的效度那麼好,那麼科學家就會將這個物品的成份純化,做成「藥丸」。
    反之,若這個物品的效果差,可有可無,純化了也沒用。於是等級無法升高到「藥品等級」,於是只能落在別項歸類裡。

    若有效,就吃。
    若保健食品沒效,還是聽聽國家認證的專科醫師建議,接受健保制度的合理治療!
    給予你的處方及藥品,都是國家認證的藥廠出品、通過健保審核的配方。真有問題,健保署跟國家替你背書。

    【3.我這樣會不會浪費健保資源?】

    答:不會。因為全國全年健保預算是固定的。
    你多去看,預算也不會多出。
    反之,你不去看,不但要長期忍受痛苦,還影響工作及生活。社會少了一個做事謹慎、工作認真的國民,對整體來說也是損失。更何況:拖延下去,病情並不會自動改善。

    【4.我去看醫生,結果得了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怎麼辦?】

    答:你不是因為去看醫生才得了這個病,也不是因為吃了這個藥才會得這個病。
    是因為苦於症狀、受不了了、瀕臨崩潰才去尋求協助。
    若你的家人朋友面臨一樣的困境,愛莫能助之外,你也會鼓勵他們去看醫生的,不是嗎?

    相反地,無論是醫師的建議也好、透過支持自己想開了也好、藥物治療改善症狀也好,只要有小小的改變、一日一日的改善。症狀減輕或消失不見了,那麼原本在意的問題不再是問題,苦惱的不再纏饒於心。憂鬱焦慮這些名詞,對你來說就不再重要了!

    當你變得健康,先前的苦痛感消失不見了,你根本就遺忘有這件事。
    「失眠改善之外,你之前說經常頭痛、腸燥,這些有改善嗎?」我看診的時候問病人。
    「頭痛?腸燥?對齁,我以前經常這樣。但已經好久沒這樣了。」
    「是嗎?太好了,有改善了對吧?」
    「是啊!要不是醫師你問我,我都忘記我之前每天頭痛了呢!」病人笑著說。

    治療就是這麼一回事。病人因為十種症狀而來,回診的時候只記得自己剩下的一兩種症狀,跟醫師報告還沒治療好的部分。
    往往忘記已經改善的七八種症狀,因為消失了,也就無需在意啦!

    【5.短短聊幾句,醫師就能了解我,知道我的狀況嗎?】

    答:醫師再怎麼了解你,「不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
    醫師了解你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透過醫師的分析,更了解你自己」!
    當你改善了之後,「你將清楚知道自己改善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不需要透過別人來告訴你」。

    【6.我吃這些藥,會不會上癮?】

    答:藥物本身合理使用,相當安全。讓人上癮的不是藥物,讓人上癮的是「改善的感覺」。
    痛苦很久,痛苦減少的感覺,相當舒適。
    壓力很久,壓力釋放的感覺,相當舒適。
    孤單無助很久,被了解支持的感覺,相當舒適。
    當你用盡辦法徒勞無功,終於有一條繩索能拉住你,相當舒適。

    飢餓很久的人,飽餐一頓後,將來不再希望忍受飢餓。
    痛苦很久的人,發現原來有改善的方法,希望將來不再痛苦。

    醫師、治療、藥物不是完美的解方,但是一種「改善的選項」。
    當你沒有其他改善的選項時,只好選擇這種。
    但若你已經耗盡能量,怎麼有力氣去尋找其他改善的選項呢?
    當你要跨過一條河,出現一座橋,你也只能先走這座橋過河,這是不得已的辦法。
    若藉由這座橋到達彼岸,可以逐步改善。那麼等到力氣充足了之後,再慢慢搭別座橋吧!

    在你完成很多橋之前,你只有這條橋可以過河。你總不會說:「我對這條橋上癮」吧?

    【7.除了看醫生接受治療外,有沒有其他改善的辦法?】

    答:有,任何有幫助的方法,都可以嘗試看看。
    運動紓壓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求神問卜通通可以。
    只要這些辦法有效,都可以去嘗試。

    「都沒效怎麼辦?」病人這麼問我。「醫師你講的我通通都做過了呀!」
    「我當然知道這些辦法對你沒效,若有效,你怎麼會踏進門掛號呢?正因為我理解這件事,所以不會給你這些無效的建議呀!」
    「醫生你是說:瑜伽騎腳踏車有氧運動都沒用嗎?」
    「我是說,你已經很努力,這些都有做。但若有效你就不會來看我門診,對吧?但這些說不定對其他人有效呀!因為其他人有效,所以他們獲得改善,所以沒來看門診。但那是別人呀!不是你。對別人有效對你卻無效的建議,這種建議不切實際,對吧!」

    【8.我要治療多久,才可以不吃藥?】

    答:你吃藥的第一目標不是「改善症狀」,第一目標是「盡可能恢復正常生活」。有些人治療效果只有一點點,症狀只有些微改善。但逐漸能累積能量,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逐漸回到常軌,那麼我們會說這是個有效的治療。

    很多病人只糾結於「吃藥、不吃藥」。勉強自己停藥,結果生活再度失衡,這是本末倒置。
    治療失眠,第一步我們關心睡眠有沒有改善。
    睡眠改善了我們繼續關注:隔天有沒有精神改善。
    精神改善了之後,我們問:工作效率有沒有改善、生活有沒有回到平衡。
    這些都改善了之後,我問:心情有沒有改善、能不能感受到快樂與平靜?
    一步步疊加,就是整個人有沒有活力動力、對未來是否有希望與充實幸福的感覺。

    藥物,在這種巨大的改善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註腳罷了。

    【9.標題所說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幫助者是什麼意思?】

    答:當你受到疫情影響,身心遭受痛苦,可以說是受害者。
    若影響不大,但疫情依舊影響個人,長時間待在家裡,歲月靜好,享受自己的小確幸,那麼算是「躲避亂世」的避難者。好好待著,就是替全體防疫盡一分力。
    若能量充足,自保有餘,那麼我們可以慢慢去試著幫助他人,散發正能量、接納負能量。

    當網路上都在謾罵一切時,我們願意心平氣和地進行討論。
    當網路資訊都集中在疫情時,我們願意專注在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當身旁的路人不戴口罩時,我們不指責不謾罵、也不是非得上前干涉規勸。

    「爸爸,為什麼那個人不用戴口罩?」孩子問。
    於是我們花時間成本慢慢跟孩子說。「防疫是需要成本的。那個人可能忘了,可能不在意,也可能他沒有成本去因應防疫成本。他可能很熱、真的很熱,要在烈日下工作。我們整天吹冷氣,所以口罩戴得住。他到便利商店吹冷氣,是因為他整天都很熱。我們東西買買就好,回家吹冷氣。他口罩可能不好買,沒時間去買,可能口罩放在車上,好幾天用一個。我們家裡口罩有一整箱,每台車跟公司、家裡、你的書包都有一盒乾淨口罩,有點臭臭就換掉。他可能沒辦法這樣。」

    我們將珍貴的情緒成本用在「我們所珍惜關心的家人身上」。總有些人觀念不同、自由不同、採取的措施也不同。

    不需要攻擊或干涉不同作為的人。包容也好、發怒也好,這都需要能量、也需要消耗大腦跟情緒成本的。在這關鍵時刻,能量省著點用,多關愛自己的親友吧!

    【10.我在戶外空曠處,空氣流通,我需不需要戴口罩?】

    答:我相信沒有人故意傳染疫情給別人。戴口罩不但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研究顯示,若受感染的人沒戴口罩,那麼即使其他人全部都戴口罩,室內的口罩防禦率也會降低。

    邏輯盲點是:受感染的人不是故意沒戴口罩的。
    或著說:沒戴口罩的人,通常覺得自己沒有受感染。
    或著說:你以為你沒問題,也不會故意害別人,但你沒戴口罩,就是暴露風險給自己跟他人。
    白話一句:外國經驗:無症狀感染的人很多。不知不覺散佈病毒,受感染者自己自始至終沒發病。若是年輕人,即使發病也挺得過去。受害的是老人,以及無法注射疫苗的小孩。

    你若是「避難者」,又不想戴口罩,那麼請好好待在家裡獨處。
    你若是「幫助者」,請戴好口罩,為了自己跟別人。

    ——
    歡迎轉載

  • 恐慌症運動方法 在 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01 14:49:11

    Source:
    https://www.spreaker.com/user/12798972/podcasts20201201

    嗨大家好我是工程師媽咪,我要跟各位想一個好消息,就是....
    我又成功『越獄』了!

    甚麼意思? 就是不用上班了啦~ 哈哈
    其實我覺得我是一個不適合上班的人….
    首先因為我不喜歡被困在同一個地點,但其實我也不是這麼愛到處亂跑。曾經我以為我適合做業務,可以到處跑,但後來因為有了孩子,發現業務工作可能會因為客戶時間,而無法準時接送小孩。

    我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所以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很重要!
    除了工作模式,今天想聊的是,每一天如何正確啟動和關閉。

    當你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後,自律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為你不在需要打卡,不需要受限在任何時空地域工作,因此保持自律,規律作息非常重要。

    之前有跟大家聊過番茄鐘,還有如何擺脫拖延症
    #12: 斜槓人生一定要學會的「番茄鐘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收入的關鍵工作心法!
    #17: 五個超簡單日常習慣,幫你擺脫拖延症,在家工作/SOHO/網路行銷/創業者必看!


    這兩集其實非常適合自由工作的你,或是 工作項目非常繁瑣的你,可以讓你的工作保持高效率有持續的產值。

    --
    當然,除了這些小工具或方法,維持高效率工作的最根本,就是自律。

    我覺得要做好時間管理,最根本的就是,你要有一顆清楚的大腦,
    不是說你要很聰明,而是你的腦袋和身體要保持清醒,
    所以高品質的睡眠以及起床儀式變得非常重要。

    如果你已經有小孩,你會更明白睡眠和起床儀式的重要。
    其實不只是小孩需要,大人也很需要!!

    目前我是徹底執行起床儀式,可以參考我得擺脫拖延症那集。

    但我發現工作一整天,尤其像我是需要一直不停腦力激盪的網路行銷工作。
    像我之前當工程師或唸研究所寫程式時,常常會沒辦法讓大腦休眠,真的非常痛苦,
    所以我決定找一些睡眠儀式,大家可以跟著我一起來執行唷~

    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工程師媽咪的睡前儀式。

    -
    我搜尋了一些國外的資料,還有我運動員在休息日時使用的方法,
    以及參考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傳授的好眠秘訣!
    今天總共要分享七個睡前儀式,可以幫助你擁有一夜好眠,徹底恢復元氣,
    提高工作生產力,甚至可以幫助減肥。

    ▬▬▬▬▬▬▬▬▬▬▬▬▬▬▬▬▬▬▬▬▬▬
    ❤️認識工程師媽咪❤️
    ▶️Youtube: https://bit.ly/jean-youtube
    ▶️Instagram:https://bit.ly/jean-ig
    ▶️FB粉絲專頁:https://bit.ly/jean-fb2
    ▶️Blog部落格:https://bit.ly/jean-blogs
    ▶️▶️索取終極FB行銷增粉電子書:https://bit.ly/jean-fb-eboo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