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恐慌症憂鬱症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恐慌症憂鬱症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恐慌症憂鬱症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恐慌症憂鬱症差別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與傷口和平相處 #憂鬱症 #恐慌症 昨天一大早就醒來,睽違三個星期第一次出門,就是為了去身心科拿藥,想說早點到人比較少,結果診所分流管制,一星期只剩三天醫生在院看診,我撲空了(當場傻住),總之,只看LINE公告,沒看官網公告的我,下星期要再跑一趟。(殘念) 不知道為什麼減少門診天數叫做分流管制,感...

恐慌症憂鬱症差別 在 ?我是餅乾cHriSt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16 12:15:17

前一週,突然莫名的焦慮發作💩 但也還好有過去憂鬱症的經驗,馬上發現自己失眠問題來自於忽略某一部分的情緒,經過幾天的調整好很多了,現在重回規律作息👍🏻 憂鬱症已經好的人,還會在復發嗎? 答案是,是的,沒錯🤨 因為憂鬱不是不該存在的,他也是我的一部分 我們的每一個情緒都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 人的每一天總...

  • 恐慌症憂鬱症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0 12:30:57
    有 410 人按讚

    #與傷口和平相處 #憂鬱症 #恐慌症
    昨天一大早就醒來,睽違三個星期第一次出門,就是為了去身心科拿藥,想說早點到人比較少,結果診所分流管制,一星期只剩三天醫生在院看診,我撲空了(當場傻住),總之,只看LINE公告,沒看官網公告的我,下星期要再跑一趟。(殘念)
    不知道為什麼減少門診天數叫做分流管制,感覺比較像是集中看醫吧....(反正我不懂,誰能解釋給我聽,哭哭)

    這幾天總有念頭想說,要不要趁這段時間,減少出門,連憂鬱症都斷藥,但又一直勸自己要堅持下去,已經斷了恐慌症的藥,憂鬱與穩定情緒的藥在斷了,應該疫情過去回到正常生活,我也撐不了多久又要回身心科報到。

    這波疫情讓我二度失業,情況比疫情開始時更慘烈,因為連國內旅遊文章都沒有人在看了,但也開心,至少這代表大家都很乖在家裡面守著。
    其實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是在疫情開始前的半年,情緒爆發重新看醫生的,而且經過半年多時間,已經與新朋友恐慌症算是和平相處,我也很快的在短時間放手了很多事情。
    對週邊的人說的話,盡量不要去在意,因為角色互換,別人不一定能做得比我好,畢竟我是從15年資深憂鬱症磨練出來的。
    試想,如果當初那省略八千字引爆點踩在疫情線上,我都不敢想我們夫妻要多努力才能撐過去。

    我覺得這波疫情大家都乖乖防疫在家,年輕孩子的家長都要守在孩子旁邊陪伴線上課程,原本生活、精神、金錢壓力都在,在壓上小孩的學業,家長們的情緒與壓力都會很緊繃,我們家算是很幸運的,龔少是很正能量的人,不論是工作或是任何事情,他總是引導我走正確的方向。

    而我,我...也算正面吧!
    我只是習慣把事情先從黑想到白,從壞想到好,最後總結是樂觀,就是比別人多想了一些。

    面對那些語言、情緒,我已經有體悟出自己的金句了。
    「總得讓大人活下去,小孩才能活得下去啊!」,是不是?!
    但畢竟我比較拙於言語,不擅長與人相處,所以我不清楚大家懂不懂我這句說的真正的意思。
    如果整天影響我心情,不讓我好好的工作賺錢、開心生活,誰人幫我養孩子?
    所以我們家現在共同的目標是「要讓媽媽開心,全家才會開心」
    (聽得懂或是認同請+1)

    雖然我自認為心情方面、心理建設一切皆是很好,但是身體的反應是騙不了人的,自從宣布台北三級後,我幾乎天天晚上時段會心跳加速、身體發軟,可是可以撐過去的,所以我還是沒有把恐慌症的藥吃回來。(挺~請掌聲鼓勵鼓勵)
    我記得我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多少是跟我好勝的個性有關,一個人的個性、想法是從小受到家庭、自身、朋友影響,是根深蒂固的,紮在心裡深處的,可以改變,但很難真正去改變最深處的那塊。
    所以我從沒有想過我會完全好,準備是要跟這兩個傷口和平相處一輩子,吃藥只是輔助我,穩定我的情緒,幫我補足一些腦內缺少的東西,雖然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麼。

    除了這些症狀,上次抓住那隻 #什麼鬼只有一隻手掌還敢跟我單挑後,就再也沒過的鬼壓床也回˙來找我了,不過 #久練成精 ,我現在脫夢的速度已經快很多。
    我那天大概四點多醒,牽著龔少的手想再度入睡,一入眠馬上進入深山老林裡面,看看四周發現不對勁,想到剛剛自己還牽著老公的手睡覺,應該是還沒有放,馬上用盡力抓緊雙手,現實生活中果然有握到龔少的手,#龔少就是我的鎮定劑,我就回來了...........之後大概三度入眠進夢魘,我馬上就跳出來,超累,乾脆不睡了,反正這一折騰天都亮了。

    除此之外,最嚴重的一次是連續幾天,有一隻像是大黃蜂的大型昆蟲飛進來我的陽台,我在陽台種花一聽到振翅聲音就開始害怕,幾次都是龔少敢走的,有一次龔少不在家,那隻昆蟲就一直沒有離開,躲在角落,我躲進屋子裡面,從門縫伸出掃把去趕他,嚇得我哇哇叫,邊叫邊揮動手中掃把,要把他趕到紗窗上,趕緊關上玻璃窗,讓他夾在那一層,等龔少回來趕走他,等我任務完成,我恐慌症也發作了,直接躺回床上。
    不知道為什麼,我很怕會飛的昆蟲,我在日本郊外看到蛇不怕,還可以跟近錄影,現在家裡面大型昆蟲飛進來,整個嚇得擋在床上!?(當時真的心裡整個悶,想不通這道理啊!)

    五月初看到我的朋友,都說我瘦太多。
    我自己也知道,現在臉色真的是有點病態,而且我頭髮掉好多,少到我抓起馬尾只有一點點的髮量,索性去剪短髮,照片上看到是第一次減,後來又有去剪更短,剪短後髮量看起來多了,臉就看起來更凹了吧~
    但我停了恐慌症的藥,解決便祕問題,又用中醫調理身體,其實身體狀況已經慢慢好,而且食慾大增,其實已經胖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氣色就真的不好。(中醫說我腎虛、氣血不足)
    守在家線上上課的這一個月,因為住在疫情熱區,所以我停看中醫跟牙醫,牙醫到是無所謂,就是延長了牙套的時間而已,反正我又不靠臉吃飯,牙套戴著就戴著吧!
    中醫差別就滿大的,本來已經漸漸好轉,中醫是每星期要看一次,照著每週情況不同調整藥量,生理期也要變更藥材,看中醫又等超久,為降低風險,所以我就乾脆不去看了,結果一停藥一個月身體狀況就又回去了,所以這陣子都是龔少在煮飯。

    可是,自三級防疫不出門,全家都在家,我三餐都有吃,龔少又是大廚煮菜的那種,不是我這種清淡健康飲食的,我也要奶茶天天要煮給小孩喝,所以我的體脂肪、體重、內臟脂肪,全部都飆上來了,正所謂防疫不出門,肥胖也上門,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
    我真的、胖、了、些。

  • 恐慌症憂鬱症差別 在 Less Is More:More than scho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1-23 09:29:37
    有 8 人按讚

    壓力大家都會有,差別在於怎麼看待與如何處理

    除了吸收相關知識,提高自己的情緒控管能力外

    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行動,來增加能力

    擴張自己的舒適圈,讓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運籌帷幄

    那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待在舒適圈?

    我們來看看待在舒適圈有那些好處


    1.降低風險

    2.不需要多花力氣

    3.自尊不會受打擊

    4.不會有未知的恐懼


    但其實舒適圈才是最危險的 ~

    就像你周圍都是黑暗的一樣,你不知道危機會從何而來

    只有當你往外去開拓,你的控制範圍才會越來越大

    待在舒適圈其實是一種自我催眠

    雖然你很少失敗,但你能掌控的事物也不多

    只有不斷的累積經驗,擴張舒適圈

    提高你在各個領域的成功率

    才能實質的擺脫壓力!

  • 恐慌症憂鬱症差別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8-30 20:21:28
    有 109 人按讚


    家醫科門診都看什麼病?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在2017年8月分統計了
    某位醫師開診後第12個月
    在醫學中心與地區醫院總計13個診次的來診病人
    平均一診有1/4的初診
    並將病人類型分門別類,計算數量與比例
    在此呈現給大家參考
     
    首先前三多的病人類型是:
    1. 各科常見疾病(34%)
    大約1/3是各科常見的疾病
    包含頭痛,便秘,
    貧血,胃炎,幽門桿菌,胃食道逆流等等
    需長期追蹤的疾病包含甲狀腺與B型肝炎帶原
    也包含部分皮膚科與耳鼻喉科的疾病
    有時候會出現比較複雜或嚴重的疾病
     
    2. 體檢與疫苗(23%)
    家醫科特別的是負責常規的預防醫學任務
    包含第一段預防的成人疫苗施打
    以及第二段預防的各種體檢
    共佔約1/4的門診人數
     
    3. 三高慢性病(14%)
    包含以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為主診斷
    需長期回診領藥的病人
    以上的各科常見疾病與三高慢性病等
    與一般內科共通的服務內容
    合計佔約1/2的門診量
     
    第4~6多的病人類型數量都差不多
    4. 身心症(8%)
    包含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等精神科的疾病
    不過大多是病人抱怨身體上的不適
    卻發現來自於大腦功能上的失調因而診斷
    也能由家醫科做第一線的診療
     
    5. 未診斷疾病(7%)
    家醫科有許多困難的主訴
    第一次難以做出確切的診斷
    或是需要較多的檢查判斷是否來自於心肺的問題
    比較容易的問題例如水腫
    特別困難的問題例如疲倦,體重減輕,夜間盜汗等
    這時就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與多次的追蹤來逐步判斷
     
    6. 自限性急性病(6%)
    包含感冒,腸胃炎等基層醫療常見
    不特別治療也會自行痊癒的疾病
    但在醫院的家醫科門診相對的少見
     
    教科書上說骨骼肌肉系統為主訴的疾病
    例如關節痛,肩膀痛,腰痛,下背痛
    佔基層醫療很大比例
    但在這次統計中只佔了2%
    可能是在分科詳細的教學醫院中
    較不需要本科來處理這方面的問題
     
    其他5%的包含開立診斷書與單純買藥
    等非醫療上的需求
     
    另外也分析了同體系醫學中心
    與地區醫院門診的差別
    答案是地區醫院門診"感冒和腸胃炎(9%)"較多
    醫學中心門診"做體檢(34%)"較多
    其他部分沒有太大差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