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界2》從災難中重拾希望 (8.2/10)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噤界2》是一部末日驚悚電影,由約翰卡拉辛斯基執導,演員艾蜜莉布朗、席尼墨菲主演,劇情講述在意外發生後,一家人為了生存必須出發尋找安全的藏身處,但身處充滿未知的外部世界,他們也很快發現潛伏在...
《#噤界2》從災難中重拾希望 (8.2/10)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噤界2》是一部末日驚悚電影,由約翰卡拉辛斯基執導,演員艾蜜莉布朗、席尼墨菲主演,劇情講述在意外發生後,一家人為了生存必須出發尋找安全的藏身處,但身處充滿未知的外部世界,他們也很快發現潛伏在四周、以敏銳聽覺來獵殺人類的外星怪物,並不是他們唯一要面對的威脅。
2018年原本預算不到2000萬美金的恐怖驚悚片《噤界》,憑藉著聽覺異常敏銳且幾乎沒有弱點的怪物設定,營造出一個讓人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的末日世界,最終以超過3億的亮眼成績成為該年票房黑馬。而如今推出正宗續集,《噤界2》能否延續首集的成功再度給觀眾帶來如坐針氈的體驗?也引發我們的好奇與期待。
即便受到疫情影響多次延期,卻不減《噤界2》在製作品質上的升級。雖然故事緊接著第一集的結尾,但電影開場把時間點拉回事件爆發的「第一天」,不僅以外星怪獸突然降臨地球,對街上竄逃的人群展開襲擊,補足了《噤界》沒交代的背景和欠缺的場面,也透過主角一家人在這場災難中奮力求生,孩子在父母保護下最終存活下來,為《噤界2》後續故事做出完整的鋪陳。
曾有人質疑,為什麼《噤界》這種等級的怪獸就能夠讓人類瀕臨滅絕,但他們沒搞清楚的是,這種全體的角度一直以來都不是這個系列的重點。比起建立一個宏大世界觀,更專注於小人物試著躲避怪物獵殺、跟家人共同面對危機的過程。而就是因為每一次意外發生都如此讓人猝不及防且無力獨自抵抗,才更彰顯《噤界》、《噤界2》兩部作品皆圍繞於家庭與親情的核心。
自編自導自演的約翰卡拉辛斯基與主演艾蜜莉布朗作為一對父母,在前作講述兩人為了孩子做出的犧牲與付出之後,這次《噤界2》依然把故事聚焦於這家人試著在這艱困處境下存活之上。雖然在無意間發現怪物弱點的她們現在對抗怪物已經不是件難事,但在父親李已經離開的情況下,母親伊芙琳獨自帶三個孩子略顯吃力,瞬間失去家庭支柱也對她們心理造成重大影響。
因此《噤界2》已經不再是一部單純的怪物驚悚片,而是在這末日災難的背景下,講述一段脫離原本舒適圈的角色為了生存被迫學習成長的故事。觀眾除了能看見女兒蕾根在失去父親後試著獨立,並承擔起保護家人的責任之外,本集新登場的獨居男子艾密特也在《噤界2》整部電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作為父親昔日好友的艾密特在災難中失去孩子,而老婆也在這段時間裡因病過世,讓他因為自己沒能保護妻小感到痛苦,所以在《噤界2》片中他遇見遭受怪物追殺,急需要找到一個安全藏身處的伊芙琳一家四口,也可以說是他在經歷創傷過後,能夠撫平內心罪惡,找回自身價值的第二次機會。
在《噤界2》飾演艾密特的席尼墨菲曾在訪談說這位角色就是這個世界上選擇放棄人們的縮影。但從一開始催促她們盡快離開,到在得知朋友女兒蕾根因為聽見收音機裡播放的《大海的另一邊》獨自踏上旅程後,決定動身追趕她的腳步給予協助,蕾根的出現都讓他得以拋下過去的傷痛,重新去相信未來的可能,這在《噤界2》這樣的末日世界中更顯珍貴。
就如同那句:「在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的人,有時候不值得被救。」除了指蕾根與艾密特在旅途中遭遇的強盜集團之外,更多的是在絕境中失去希望、放棄生存的人們。因此我喜歡導演將這次接續上集結尾的《噤界2》把劇情圍繞在「面對失去」之上的設計。雖然家人沒能存活讓人難過,但即便如此,倖存者是否能夠接受這樣事實,把握自身擁有的繼續活下去,讓他們的犧牲不至於白費?
或許就觀眾的角度而言,《噤界2》片頭那段驚險刺激的逃亡,除了喚醒我們內心對於怪物的恐懼之外,也再度透過把「聲音」玩得淋漓盡致,交代了整個系列「不能出聲」否則就會被發現的設定,但對片中的角色來說,這段場景卻是她們在上集《噤界》失去深愛的丈夫和父親之後,對他過往身影做出一次期許自己未來也能扮演這樣角色的回顧。
正是如此,我也非常喜歡《噤界2》在雙線敘事之下的最後結局。面對無路可退的絕境,原本只負責闖禍、尖叫和逃跑的這對姊弟,卻在不同的地方同時選擇挺身而出,為了保護珍愛的人們而勇敢對抗眼前的怪物,這無疑是整個系列最激勵人心的時刻,清楚藉由人物在末日困境中的成長,進一步展出《噤界2》關於「重拾希望」的核心主題。
或許有人在觀賞《噤界》後會認為結尾過於倉促,但就我個人而言,在已經知曉怪物弱點的情況下,看著艾蜜莉布朗飾演的女主角那個準備迎戰的自信神情,反而有股讓人期待她後續大開殺戒的爽感,而《噤界2》也是如此。在成功取得能遠距離傳播「高頻刺耳聲」廣播系統後,這些倖存者人能否吹起反攻號角,奪回他們失去的家園?同樣也引發觀眾的好奇與想像。
毫無疑問,《噤界2》是一部優秀的續集作品,導演非常清楚這個系列能獲得觀眾好評的原因,在人們必須躲避外星怪物追殺的背景之下,我們不僅能透過整部片的安靜,深刻感受到「聲音」對電影的重要性和能夠帶來的魔力。而第一集那根快把人逼瘋的釘子,這次《噤界2》則換成即將耗盡的氧氣瓶和門閂上的毛巾,在種種設計巧思下開創了一個富有新意的末日後故事都應該獲得我們的肯定。
因此在《噤界2》最終擊退入侵島上的怪物後,蕾根能否跟艾密特把家人帶來這座暫時安全的小島?而未來她們還會受到怎樣的威脅?其他地方的狀況又是如何?相信《噤界2》的續集和已經確定要交由《通天眼》導演傑夫尼可拉斯執導外傳電影都相當值得我們期待。
怪獸系統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當認真做一件事做到極致時,你就係王者】
開咗咁耐都完全book唔到,今日終於book到,但依然係超多人。
誤以為係當年文化博物館嘅Pixar展覽,點知原來完全唔同,係講Pixar背後嘅科學同數學。你見到一格畫面,可能係好多隊人花幾十個鐘先至做到出嚟,而果度只係一秒入面嘅1/24格。你睇Pixar啲戲知道佢好病態好瘋狂,點解可以迫真到咁,但冇諗到背後點樣做出嚟,原來係咁有科學,而呢樣嘢都唔係傳統就咁做動畫,而係唔同角色、唔同景物,分分鐘都有一套獨家電腦系統程度,先至可以模擬做到咁複雜效果。
成個展覽都一如科學館本身設定,可以俾你親身去試,甚至用Pixar套系統自己製作效果。展覽都幾乎用盡曬所有Pixar電影最神嘅部份,例如《海底奇兵》點樣利用光學製造水嘅迫真效果、《蟲蟲特工隊》點樣用動物視點去設計縮小嘅世界、《怪獸公司》當年一鳴驚人嘅毛毛動作點樣做出嚟、《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公主頭髮原來結合埋力學、《五星級大鼠》複雜嘅法國餐廳景色點樣構想、《反斗車王》大量動作場面點樣建構唔同質感同層次、《沖天救兵》點樣善用光暗對比去烘托頭十分鐘超感動氣氛、《玩轉腦朋友》點樣喺幻想同現實中平衡製造電影感、《超人特工隊》唔同角色唔同動作又可以點設計等等,而呢一堆效果,大部份你都可以親身參與。個人最深刻係動作部份,冇諗過Pixar癲到有套獨立系統去製作角色嘅動作。展覽都有穿插Pixar員工生活日常,睇到你都想去返工。如果你鍾意Pixar,呢個展覽絕對值得睇過之前果兩個。
Pixar可以去到世界動畫王者,除咗故事夠驚喜,都要有咁極致、無人能及(甚至老細迪士尼都係近年先追得上)嘅動畫製作水平,先可以做到王者。佢哋最初喺《反斗奇兵》、《蟲蟲特工隊》仲用緊傳統「大牛龜」電腦年代,已經決心要製作最高水平電腦動畫,先可以成為先河。有時,認真可能便輸了,但有時極致認真,一係唔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就可以Pixar咁爆紅。
參觀後感,都一如當年做AIA嘉年華,香港怪獸家長加埋佢哋下一代,堅係絕配,比當年AIA更覺香港已經玩完:
你睇緊條片,可以有條細路走埋嚟亂咁襟走佢,你叫佢:「小朋友,人哋睇緊架!」佢家長會走埋嚟話:「我屌你咩,家陣教仔駛唔駛你教呀?」
你玩緊佢啲遊戲(明明得一個位好明顯俾一個人玩),有細路可以一嘢走埋嚟(企圖)推開你自己玩。當然,我咁大個人,死坐喺度,佢唔會推得郁,如果你好少少語氣叫我俾你試,我唔會唔走,而佢竟然係打我?!然後我喝佢,佢即刻lur地爆喊:「唔制呀,我要玩呀!佢唔俾我玩呀!」
細路見到掣亂咁篤亂咁拍絕對明白,而有部份操作涉及數學同力學,我都要諗一諗先明佢做緊乜,但有細路亂咁拍亂咁chok,職員叫佢唔好亂拍時,個阿媽竟然叫佢:「唔緊要啦,你拍爛咗,我哋下次嚟咪有新game玩囉?」
以上嘅都係香港人。最恐怖係,我幾乎聽到絕大部份細路,都係講緊普通話。當「真.香港小朋友」走曬時,冇咗「真.香港小朋友」,香港係唔會死,自然會有一班「新.香港小朋友」嚟溝淡,只係,香港核心文化,已死。
所以咁講啦,要去,就到時間的話,唔好weekend去。
所有迪士尼、彼思電影海報及精品現於網店熱賣中,請即按此連結搶購:https://bit.ly/3itkzEA
‼️電影網店全新貨品已上架,低至$5起,快啲嚟搶購啦:https://bit.ly/3qLPkpk
【Patreon加強版】尊享優惠、更多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bit.ly/3a9wOzy
或使用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MeWe請Follow】mewe.com/p/travelerwithmov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
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怪獸系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中華民國」或「台灣共和國」無關
如果有一天,美國或日本或英國或某歐洲國家,正式承認「台灣共和國」ROT並在聯合國提案讓ROT加入一席,你覺得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一天,美國或日本或英國或某歐洲國家,不甩「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承認「中華民國」ROC,並在聯合國提案讓ROC 也加入聯合國,你覺得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是因為它們想避免與PRC發生軍事衝突嗎?當然不是,因為那是誘發戰爭的動作。
那麼,是因為它們想與PRC開戰嗎?當然也不是,世界的問題已經夠多了,沒有大國會想冒大型戰爭的風險。
難道,是因為它們愛台灣、愛台灣人?別搞笑了,當今世道下,每個政府愛自己國家、愛自己人都資源不足了,還會有餘力來愛台灣、愛台灣人?
那麼,以上兩種情況不可能發生嗎?國際現實政治中,沒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完全看環境條件,也就是權力格局和利益格局。條件到位了,上述兩種情況都有發生的可能。
台灣、台灣人,不論是ROT派還是ROC派,都得問自己一個問題,足以使得上述兩種可能「到位」的條件落在何處?
可以很明確的說,這條件不會是台灣的經濟地位及軍事地位,而會是台灣的政治地位及文化地位。
台積電等經濟實力可以是「護國神山」,但不足為「立國神山」;台灣軍力再強十倍,也不構成前述兩種情況的條件。
世界期待台灣的,不會是經濟,也不會是軍事。世界期待台灣的是一種角色,一種政治場域及文化場域的角色。 簡單說,一種「馴獸師」的角色。
過去100年,世界上出現一批「養獸人」,它們叫做CCP,中國共產黨。CCP把一個叫做中國的地方,養成了一個怪獸,並供奶給地球上許多其他小怪獸,期待有一天把自己打造成為地球的怪獸王。
怪獸已成形,因此世界面臨一個新命題:世界必因中國而改變,剩下的只是變得更好還是變得更壞的問題。事實已證明,如果任由怪獸再繼續怪下去,世界必然變得更壞。那麼,如何讓怪獸不再搞怪、甚至走上康復呢?
怪獸由十幾億細胞構成,其中7%的細胞,控制著93%的其他細胞。這7%的細胞告訴93%細胞說,沒有我,你們都將被世界吃掉。然後這7%細胞告訴世界說,沒有我,其他93%細胞就會亂掉,世界就會亂掉。怪獸靠著這套邏輯,恐嚇了內部,也恐嚇了外部,逐步壯大。
世界好像只能接受怪獸的存在。然後,世界在怪獸旁邊看到了另外一群小小的細胞。生化鑑別之後,世界發現這群小小細胞,固然DNA結構上與怪獸細胞有著無可置疑的相似,但是竟然已經變異成為了另外一個新物種。如同所有醫學的基本道理,世界逐漸達到結論:只要從這個新物種中提煉出它的幹細胞,就有機會改變怪獸的體質。
這樣世界就從第一個新命題「世界必因中國而改變」而引出了第二個新命題:中國可因台灣而改變。請注意:這第二個命題與「台灣共和國ROT」還是「中華民國ROC」沒有半毛錢關係!世界並不在乎這個3.6萬平方公里的島嶼國家叫做什麼名字;世界只知道在整個地球上,只有這3.6萬平方公里上的人所說的話、所寫的字、所行的制度,那個怪獸體內的細胞才聽得懂、讀得懂、看得懂!
這個幹細胞的角色,美國做不了、英國做不了、歐洲做不了、日本做不了!地球上,只有台灣做得了。還沒看懂這點的人,不妨用以下類比來思考一下:今天世界離不開台積電,因為台積電有它的獨特功能性,一旦台積電喪失了它那獨特功能性,就會失去世界關愛的眼神。
台灣的獨特功能性,就是它證明了在同一系統的文字、語言之下,可以產生政治制度中的民主、生活方式中的自由。換句話說,台灣證明了「方塊字系統」在現代環境中可以基因突變、掙脫歷史慣性的詛咒。
台灣這個只占地球總陸地面積0.024%的島國,經過了多種語言文字系統的洗禮之後,竟然能夠使得其中的方塊字系統產生了幾千年來未曾見過的基因突變。若說當前附身於中國怪獸的CCP最怕什麼,它最怕的就是台灣這個島國上的那種突變基因。世界過去沒看到這點,但,世界現在看到了。
台灣人到現在還沒明白過來,世界已經給台灣分配了一個任務,而這個任務就是世界將來願意支持台灣、保護台灣的對價。台灣只有不斷的對自己的民主、自由、法治糾錯,不斷精進、鞏固自己的幹細胞地位,才能換得世界的支持。
當「後中共政權的中國」逐步到來時,台灣就是世界眼中的「馴獸幹細胞」。這是台灣與世界之間的一種對價關係,正如台積電的「製程技術」與世界的對價關係一樣。
這種對價關係,台灣做到位了,世界自然往台灣靠攏。再說一次,世界攤派給台灣的這件任務,最後究竟是由「台灣共和國ROT」還是「中華民國ROC」來完成,對世界是不重要的。世界看的是台灣的國格,不是台灣的國名。國格,比國名重要,正如人格比人名重要。
(更多有關台灣主體性定位的方式,請造訪「前哨預策」InsightFan.com )
怪獸系統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陪爸媽重訓,二老可負重超過100公斤 運動教練:40歲前開始練肌力,超前部署抗老化】
肌肉、骨質、神經系統的控制力,是老化過程中流失最快的三個東西,當這三者開始流失,動作能力開始退化,人就步上老化之路。
超前部署在40歲以前開始肌力與體能訓練,是抗老化的良方,但要如何正確做搶救肌肉?中高齡族群重訓到底有什麼好處?教練來教你⬇️⬇️⬇️
-------------------------------------------
🌟2021《康健雜誌》高齡國際趨勢線上論壇,熱烈搶票中►https://bit.ly/3sfaYV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