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急症室分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急症室分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急症室分流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82的網紅Fourkidsmoth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你們再不是小孩 #放手給你們高飛 #認同 #認可 #信任 #互相倚靠 #父母不是永遠高高在上 . 前日真係覺得心口好唔舒服去咗伊利沙伯睇急症😷 去到急症室分流就直接去見醫生完全唔使排隊😳 嗰一刻個心真係驚一驚,仲以為自己有啲乜嘢事😅 原來姑娘見我心率同血壓亦都好低,加上怕我隨時搵暈,所以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3ytmU5jDTwY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急症室分流」的推薦目錄
急症室分流 在 Agnes Leu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26 21:20:02
作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症患者已經一年了。 身體皮膚總是常常過敏。雖然父母都是煙民,可是自小對二手煙敏感,家裏有養寵物,但本身對寵物毛髮也有敏感反應,皮膚總是莫名其妙發紅出疹,淚腺發炎,眼睛也會腫痛。所以這些年敏感藥也成為我長期服用藥物之一,也因為皮膚疾病好幾次進出醫院。 上年五月時分也是剛好夏天,在...
急症室分流 在 四孩媽媽Joa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8 08:45:19
🥰 #你們再不是小孩 #放手給你們高飛 #認同 #認可 #信任 #互相倚靠 #父母不是永遠高高在上 . 前日真係覺得心口好唔舒服去咗伊利沙伯睇急症😷 去到急症室分流就直接去見醫生完全唔使排隊😳 嗰一刻個心真係驚一驚,仲以為自己有啲乜嘢事😅 原來姑娘見我心率同血壓亦都好低,加上怕我隨時搵暈,所以直...
急症室分流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7:54:07
10月29日新聞概要📃 ——————————————————— 【何君堯遭母校褫奪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勛爵去信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指該校畢業生、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言行備受爭議,促請校方褫奪何君堯的名譽博士學位。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其後指何君堯獲頒學位後的操行引起關注,經調查後...
-
急症室分流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2 10:00:01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3ytmU5jDTwY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內地城鎮人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80歲,而各機關企業還在沿用1978年訂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即男性60歲,女性職工50歲和幹部55歲,隨着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出生率逐年下降,社保基金入不敷支情况也愈趨嚴重,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原定在上一個五年規劃期間出台,至今仍在只聞樓梯響階段,剛公布的第14個五年規劃明確表明要在未來5年內實施,但按目前進展,能否如期實在令人擔憂。這個關乎萬千職工生計,以及國家財政穩健的政策,不能一拖再拖了。
蘋果頭條
繼日前廣華醫院急症室有長者等入院期間死亡,公立醫院再爆出一宗「等到死」事故。威爾斯親王醫院去年一名69歲男病人,獲急症室分類為次緊急,但候診期間一度停止呼吸,搶救後才發現腦部已嚴重出血,數小時後宣告不治。院方紀錄顯示,分流站未有記錄病人服食薄血藥,疑致錯誤分級,忽視出血性中風危機。急症室亦疑因無持續監察病人病情變化,導致延醫出事。院方回覆,覆核當日紀錄後,認為急症室醫護人員已評估及根據病人當時的情況作出相應處理,正安排與家屬會面。
東方正論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唯獨冷血官員無心無靈魂,漠視動物受虐待,放生兇徒,更進而帶頭虐畜。本報連日重點報道西貢流浪牛遭漁護署綁上追蹤頸圈,猶如緊箍咒,痛苦落淚,引起公憤,但漁護署一意孤行拒聽民意,全城忍無可忍,紛紛採取行動,誓要為牛隻盡快「解咒」。該隻編號「531」流淚牛慘況曝光逾一星期,依然未有改善,西貢區議員看不過眼,區會轄下環境衞生、氣候變化及漁農委員會於本月18日舉行會議,有區議員就事件向漁護署質詢,促請署方要改善頸圈的舒適度及重量。
星島社論
本港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已開展二十八日,已接種首針的市民最快本周起陸續接種第二針。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多名司局長,以及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今早會在政府總部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見圖)昨指,根據外國數據,預料第二針的副作用或較第一針多,呼籲接種者可請假休息半天或一天。
經濟社評
為期兩天的中美阿拉斯加會談結束,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開首時用了16分鐘,打開天窗說亮話,一吐緊貼與會前美國四出拉攏其他國家抹黑中國、又制裁中港24名官員等連番鬱結及不合外交禮儀的對待,相信中國希望化被動為主動,爭取今後應對美國時,建立起碼互相尊重的新方式,但雙方如何能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在環保、疫情等範疇合作共贏,須小心平衡取捨,摸索新經驗。 -
急症室分流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5-16 16:38:09昨天,財務委員會繼續就2017-18年度財政預算案召開會議,討論政府在衛生方面的開支預算。就葉劉淑儀議員提出的有關急症室輪候時間問題,政府回覆顯示,新界東的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急症室五類病人 (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的平均輪候時間都完全不達標,我希望政府能推行更多有效措施縮短輪候時間,包括增加人手和檢討分流制度。
政府官員承認,威院輪候時間確實較長,在檢討資源運用後,會按照人口為基準調配內部資源,優先增加一些人口較多但資源按比例較少的醫院聯網的撥款,包括新界東聯網。同時,會考慮增加普通科門診的籌額和服務容量,以及增加急症室的醫護人手,期望能減低輪候時間。
另外,就在夜間及公眾假期設立精神科專科診所,政府表示而開設夜間診所將無可避免要從精神科專科門診日間診所調撥資源,影響為精神病患者整體提供的服務,因此不會考慮增設夜間診所。但我看不到為何增設夜間診所需要削減日間診所的資源,而不能另行增撥資源,例如聘請更多精神科醫生和相關的醫護人員。我希望政府能靈活調配資源,在不犧牲日間診所的服務質素下,增設夜間醫療服務。
政府官員認為,現時時機未成熟,日間診所輪候時間已經十分長,會優先將資源投放在日間診症服務。
急症室分流 在 Fourkidsmoth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你們再不是小孩 #放手給你們高飛
#認同 #認可 #信任 #互相倚靠
#父母不是永遠高高在上
.
前日真係覺得心口好唔舒服去咗伊利沙伯睇急症😷
去到急症室分流就直接去見醫生完全唔使排隊😳
嗰一刻個心真係驚一驚,仲以為自己有啲乜嘢事😅
原來姑娘見我心率同血壓亦都好低,加上怕我隨時搵暈,所以直入仲要我瞓床😅,醫生同我check咗一啲大問題嘅測試都話我冇事,只係唔知點解心率同血壓好低🤦🏻♀️⋯⋯
😵
因為突然間要等啲測試報告要兩三個鐘,趕唔切返屋企煮晚餐,好彩出門口之前我已經準備咗晚餐啲餸,打電話返去叫Oscar & Jada嘅幫手煮飯,近排操練得多,佢哋蒸嘅文昌雞我都比100分🥳,三個餸我返去試過👍🏻👍🏻,係個炒雞柳咸咗dd!下次加油!
☺️
我個工人真係小朋友都不如😤
Oscar & Jada Ng感恩有你們!
連你爸爸都未識煮嘅嘢,你們都可以用電話問我自己完成!可見你哋對自己的認同及自信,媽媽以你們為榮!
#活在當下 #好重要
#叫佢地上網跟我食譜斬雞😅
#你哋能夠自己照顧自己
#能對自己認可
#比每科攞100分更重要
#加油💪🏽 #oscar #jada #mykids #myfamily #cookingkids #fourkidsmammy #joanfamily
急症室分流 在 鄭錦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封關護港:醫護不是CONDOM(三)——呈報機制的隔離程序問題,以伊利沙白醫院為例】
本人收到一位在伊利沙白醫院工作的前線醫護投訴,指現時在急症室分流一些懷疑感染武漢肺炎的程序可能增加醫護和病人交差感染的風險。
一、現時一些有到過中國大陸、發燒,或有呼吸系統症狀的病人會一併安排到負壓房等候見醫生,而負壓房一般都會有10-15人在等候。他們在等候時互相之間的距離一米也沒有。
記得2003 年的沙士報告嗎?當時香港醫院被批評迫床距不符世衛指引,導致增加傳播風險。雖然等侯房不是病房,但在負壓房等候的病人正正是被懷疑染上武漢肺炎,病人與病人之間的距離應要盡量隔開,而不是排排坐。這個問題之所以出現,絕對是沒有汲取SARS教訓所致。
二、現時即使是急症室醫護,在提取外科手術口罩和N95都會遇上重重難關。第一,醫生會因各種原因更換口罩,但現時一般需要到距離較遠的護士員工室才能取得。曾經有醫護是因為要換口罩,而在沒有口罩的情況下穿梭候診區才能到達護士員工室;第二,存放N95的位置是在一位當值護士的枱下,醫護每一次取N95亦要向這位護士請示才能獲取,有一次投訴人被問:「你再咁拎N95,遲早被你拎曬!」
事實上國際間建議當接觸過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的病人,醫護是應該更換自己的口罩,才接觸其他病人防止口罩上的病毒或細菌二次感染其他病人。我們不能完全責怪這位負責派發物資的護士,但此事是正正反映現時前前線人員保護衣物的不足。
三,現時衛生防護中心的武漢肺炎呈報機制(Notifiable Diseases and Outbreaks Reporting System, 簡稱NDORS)明顯出現漏洞。現時的納入標準如下:
首先病人要有呼吸系統症狀或肺炎加以下其中一項:
A. 曾到過湖北省武漢市(不論有無接觸過濕貨或海鮮市場);或
B. 曾到訪中國的醫院;或
C. 曾接觸過有表面徵狀的武漢肺炎的確診個案
(資料來源:https://cdis.chp.gov.hk/CDIS_CENO_ONLINE/disease.html)
然而,以下是一個真實個案,反映呈報機制的問題:
一位從武漢剛剛回港的年輕男士,他來到急症室時有發燒,但沒有呼吸系統症狀;而他在武漢時曾經與一位親友共處,那位親友曾經發高燒、咳嗽,到當地醫院求診時,竟然被拒!當地醫院叫這位親友回家自我隔離,更甚的是在離開醫院前,醫院沒有為這他抽取任何檢查。現時根本無從知道在武漢的親友是否一位確診過案!
雖然那位回港的年輕男士有發燒,但他沒有呼吸系統症狀,加上現時沒有證據證明留在武漢的親友是確診個案。基於現時呈報機制,醫護不能以「隔離法」把這位年輕男生隔離,只能無奈地建議他入院接受隔離,可是那位男士即時拒絕隔離並且離開醫院(至今是否潛在患者尚未明朗!)
事實上,現在全球(特別是中國)的確診個案,每日都在大幅增加,大陸醫療系統也到了崩潰的局面,導致可能感染的個案未能入院隔離或接受檢查,因而在社區不斷擴散。
結論是,因應2003年SARS社區爆發, 特區政府在瑪嘉烈醫院興建了隔離大樓,而各大醫院也有不同程度的隔離病房改善和擴充;但香港在不封關的情況下,香港的感染人數只會有增無減!即使病人維生指數好轉和肺X光陰影退減,我們也沒法肯定這批人可否離開隔離病房而不傳染他人。好轉的病人又走不到,懷疑個案又不停上升,香港的隔離病房好快便會爆煲!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實況!
【深入補充(見圖):情況好轉後的確診病人要接受多久的隔離觀察?】
在1月31日著名醫學文獻New England Journal 出了一份文獻講述一宗在美國確診的武漢肺炎病例 (連結: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01191?fbclid=IwAR23Q8FjR8is2N-lfV22RBxS2LMy5-CJwYil0DnjqJUcFaR47nuCEvXbhwM)。
文獻講述一位35歲男人在華盛頓州的確診個案,他是一位有高血脂但無其他病的非吸煙人士。在1月15日他從武漢回到華盛頓州,19日到醫院求醫,當時他表示自己咳嗽四天和自我覺得有發燒。醫院為他抽取鼻腔黏液(nasopharyngeal swab)和口腔黏液(oropharyngeal swab)的RNA ,翌日醫院為他他被確診為武漢肺炎。
入院後病人接受隔離,在第二至五天病人出現乾咳和肚瀉,醫院為他為他再次提取鼻咽液(nasopharyngeal swab及oropharyngeal swab)。另外還提取血液和大便樣本作RNA分析,但前者結果仍然呈陽性,而血液和大便則陰性。
入院後第5天 (即病徵出現後的第9天),肺部X光左邊肺部底出現陰影,病人一度氣喘,需要低流量氧氣維持。
入院後第8天(即病徵出現後的第12天)病人的呼吸系統症狀完全消除,在沒有氧氣下他的維生指素仍能維持在正常水平,肺部的陰影部分也完全消除。可是第12天的樣本oropharyngeal swab仍然呈陽性,而nasopharyngeal swab則轉為陰性。
現時這份文獻和國際間沒有什麼建議怎樣處理這些情況好轉的病人,他們到底要留在隔離病房多久。儘管患者情況好轉,但可能他們的部份或全部樣本仍有陽性結果,在公眾利益為依歸的情況下,這些病人都可能被假定為仍然有高度傳染性,他們可能持續被隔離至所有結果呈陰性為止。
然而,這是國際間的經驗之談,香港完全不能相比。
//封關護港:醫護不是CONDOM(一)
https://www.facebook.com/396949433812753/posts/1418045695036450/?d=n
封關護港:醫護不是CONDOM(二)
https://www.facebook.com/396949433812753/posts/1420933251414361/?d=n
急症室分流 在 四月媽媽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柔柔b入左醫院😷😷😷
前日柔柔突然發燒,之後仲又痾又嘔,直到昨日最高有成39.9度,醫生話如果食完藥見佢精神不佳的話就最好入醫院。而昨天傍晚,柔柔開始有點發呆,而且燒亦未退,所以就決定送佢入醫院。去到急症室分流站,姑娘檢查完已經將佢分左做urgent patient,隔左一陣已經見到醫生,而醫生亦建議留院觀察。而暫時柔柔b已經退燒,而且仲肯笑住同我玩,不過要等下午醫生巡房先可以決定係咪可以出院,希望佢可以快d返屋企🏠!
眼見兒科病房都住滿左bb,可見近來d菌實在太勁,再加上天氣時冷時熱,真係好易病,爸媽同bb們都要好好保重身體💪!
#慘慘豬 #入醫院 #早日康復 #四月媽媽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