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急性腎衰竭中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急性腎衰竭中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急性腎衰竭中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急性腎衰竭中藥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篠舞醫師的s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女生(女同)太常做會不會傷腎? 首先,過年感謝大家的捧場(?) 回過神來,信箱裡面躺了這封信 因為覺得是很有意義的問題,所以經過來信朋友的同意後, 我把這篇放上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幫助。 確實有一些民間用語,什麼「敗腎」啦、「腎虧」啦 會聽起來好像把「腎」跟性行為連結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

  • 急性腎衰竭中藥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18 22:38:01
    有 7,253 人按讚

    女生(女同)太常做會不會傷腎?
      
    首先,過年感謝大家的捧場(?)
    回過神來,信箱裡面躺了這封信
     
    因為覺得是很有意義的問題,所以經過來信朋友的同意後,
    我把這篇放上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幫助。
     
     
    確實有一些民間用語,什麼「敗腎」啦、「腎虧」啦
    會聽起來好像把「腎」跟性行為連結在一起,
    且多數這樣的詞彙,會用來描述或討論男性的性能力
     
    那麼女生呢?做太多會傷腎嗎?
     
    我試著解釋一下。
     
     
    首先,中醫的「腎」和西醫的腎臟(kidney),兩者之間討論的東西差很多
     
    大約明、清左右吧,傳教士、留洋學者和日本學者,在引進西方醫學進亞洲的時候,
    為了方便知識的傳播,
    把「腎」這個字,和"kidney"做連結翻譯。
     
    但是這樣的翻譯法,反而產生了兩個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中、西醫),卻使用同樣字的現象。
     
    這個現象,導致了「中醫講的腎不全是西醫的腎、中醫講的脾不是西醫的脾」
    這種解釋起來好像幹話一樣的困境。
     
     
    這常常造成中西醫之間雞同鴨講,或是彼此誤會。
     
    很討厭的現象對不對?我也覺得煩死了。
    但現況就是這樣
     
    也因此 
    在回答「女女(女生)之間太常做愛會不會傷腎?」的這個問題上
    請讓我這個身為中西雙主修的中醫師,分兩邊談。
     
     
    西方醫學的腎臟,是指kidney這個器官,
    它在身體裡面的功能很多,主要是製造尿液,維持體液平衡和部分內分泌的功能。
     
    但是老實說,西醫的腎臟,跟性行為的直接關係不大,
    這點無論是生理男女之間,女女之間,男男之間的,都一樣。
     
    所以,如果問題是:「做愛太多會不會損傷西醫指的腎臟?」
    這樣的問題,我會回答說:沒什麼直接關係。
     
    西醫中,無論是急性腎衰竭,或是慢性腎衰竭,
    常見的成因中,都跟做愛次數或頻率沒什麼關係
     
    嗯…硬要說腎臟和性愛之間交集的問題,
    我初步想到的頂多就是做的時候play不當,造成泌尿道感染,
    之後細菌往上跑到腎臟,造成急性腎盂腎炎
     
    但那是另一個故事,跟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東西比較遠,
    且也不是大家擔心的做太多「腎虧」之類的問題。
     

     
    OK,現在來談談中醫的腎
     
    大致上來說,「腎」這個字在中醫中所涵括的概念,
     
    在歷代古人中醫的知識建立的累積下,
    呈現出來的狀態,除了在講解剖上腎臟這個實質器官外,
     
    還包含了西醫生殖系統、自律神經、免疫、荷爾蒙等部分的概念
     
    同時,在中醫中「腎」也含括了一些體力、精神方面的表現的生理現象
     
    甚至一些先天基因的問題、老化退化的問題…等,中醫也都常用「腎」這個字以及延伸的概念上,去詮釋
     

    不同朝代或學術派別對於「腎」這個字詮釋也不盡相同
    不過這邊我就略過不談了
     

    生理女女之間做愛雖然跟生殖無關,
     
    但是畢竟,做,這件事
    不管男女,或各種性別間,
    都是一種身體和精神上滿大的刺激、消耗
     
    最基本最基本上,做太多,
    就至少跟過勞、熬夜、飲食出問題一樣
     
    會漸漸地造成身體機能的虛衰,
    或是內分泌或自律神經失調…等等之類的不舒服
     
    進而產生中醫稱為「腎虛」的現象
    而古書中,也特別稱這種因為做太多而虛衰的狀況,叫做「房勞」。
     

    所以,女女之間或女生自己做太多會不會腎虛?
     
    以中醫所討論的「腎」來說,
    我會說,是的,會。
     
     
    那,如果擔心自己有這樣狀況的人,
    要不要自己去買所謂的補腎藥來吃?
     
    老實說,不建議。理由是這樣的
     
    大多數中醫所謂腎虛的病人,身體呈現出來的狀況往往比較複雜,
    多數還伴隨其他臟腑的虛衰
     
    也因此,在治療上處方中除了會放入補腎或是補益相關的中藥外,
    根據病程和身體狀況,往往呢,還需要其他類別的藥來搭配

    比如說處理脾胃的藥啦,酌量的清熱藥啦,行氣、理氣、補氣的藥啦,甚至是交通心腎(中醫用語)的藥物…等
     
     
    而在診間的實務面上,
    十個腎虛的病人,或是同一個病人在不同治療階段,所開出來的方子都會有差別,
    有些甚至差滿大的。
     

    所以,如果有類似疑慮的朋友,
    比起自己先衝去買藥亂吃,還是比較建議去找合格的中醫師看個診,
    這樣配出來的藥,一方面比較補得進去,也比較不會有副作用。
     

    畢竟有些所謂補腎的藥材,力道非常剛猛,
    服用的方式不對或是劑量不對,會出事。
     
     
    總之,謝謝這位粉絲的提問
    簡單把心中想到的寫在這,希望能幫到大家。
     
    西醫的部分畢竟我不是腎臟或泌尿專科,所以如果有寫得不好的地方,歡迎跟我說
     
     
    以上

    #篠舞

  • 急性腎衰竭中藥 在 樹果園丁的兒童健康筆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6 11:35:46
    有 44 人按讚

    🚩不可不知的兒童鉛中毒🚩

    最近某議員全家因為吃非法中藥產生急性鉛中毒,到底鉛中毒有多可怕?不吃來路不明的藥品,就能避免鉛中毒嗎?

    鉛是一種重金屬,經人體吸收後可以存在於骨骼、毛髮、血液等組織中,代謝時間很長,骨骼中的鉛半衰期可達20年。鉛主要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以兒童而言,中毒症狀可分為兩大類:

    ⚠高濃度急性中毒 (血鉛>60μg/dL): 頭痛、腹痛、便祕、躁動、協調性不良、嗜睡;更嚴重者會產生意識障礙、抽搐、腎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低濃度慢性中毒 (血鉛>5μg/dL):提高神經問題的風險。例如:智商下降、學習能力下降、過動症、行為問題、性格暴躁、反社會傾向、犯罪行為。此外母親的血鉛會透過胎盤傳給胎兒,影響胎兒出生體重及健康。

    👉根據2016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對兒童鉛中毒的建議,血中鉛濃度並沒有最低的安全標準,也就是只要血中有鉛,就算低於5μg/dL,也可能增加兒童神經發展的風險,所以目前建議兒童血鉛最好能低於2μg/dL。

    👉一旦發生神經損傷,目前並沒有有效的治療可以逆轉鉛中毒的影響。

    👉研究發現,住在被鉛汙染的環境中的孩童,血鉛大概在6~12個月大時開始上升,18~36個月大時達到高峰,接著開始下降。這項發現告訴我們,從寶寶開始在地上移動、會撿拾各種東西放嘴巴,就是鉛中毒最危險的時期。唯一預防鉛中毒的有效方法,就是避免環境受到鉛汙染。

    📍兒童會接觸的環境鉛主要來源:

    ✅ 泥土:工業汙染、空氣汙染的鉛沉積物,例如道路旁的泥土有較多汽車排放廢氣的汙染

    ✅ 家庭裝修:含鉛油漆、含鉛玻璃、含鉛焊接方式……

    ✅ 粉塵:油漆剝落的碎片及塵土、父母由職場上帶回的鉛汙染物、燒香拜拜的煙灰……

    ✅ 飲水:含鉛自來水管、水龍頭、焊接點、容器

    ✅ 其它:玩具的塗漆及塑膠、含鉛釉料的陶器食具、玩具珠寶、民俗草藥等

    美國從1970年代開始,進行一系列對鉛的限制措施,包含全面使用無鉛汽油、管制家用漆的含鉛量、使用無鉛水管等,四十多年來兒童的血鉛濃度有了大幅的下降。而台灣從民國60年代起開始禁用含鉛自來水管,且開始逐步汰換鉛管,但許多老舊房子的水管仍未替換。至於油漆,台灣直到2018年才開始逐步對各類油漆列管,整整慢了美國40年;含鉛量超高、常用在防鏽的紅丹漆,更是到處都買得到。

    👌為了保護兒童避免鉛中毒,我們可以日常生活能做的有哪些呢?

    ⭕ 確保家中的室內油漆、水管、水龍頭是安全不含鉛的。若要裝修家裡,建議孩童最好不要住在家中同一空間。

    ⭕ 到公園遊玩時,遊具上的彩色油性漆有含鉛的危險,剝落的碎片千萬不要讓孩子放嘴巴,並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 玩具最好要符合安全玩具標準,給兒童的食器最好經過專業機構的安全驗證

    ⭕ 家長若從事有鉛曝露可能性的工作,回家時應換室內鞋、換掉外出服,最好洗澡後再接觸幼童

    ⭕ 玩具最好要符合安全玩具標準,給兒童的食器最好經過專業機構的安全驗證

    ⭕ 有幼兒的家庭儘量不要在同空間燒香拜拜

    參考資料:PEDIATRICS Volume 1 38, number 1 , July 2016: e2 0161493

  • 急性腎衰竭中藥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31 10:32:42
    有 163 人按讚

    【職醫看新聞】~ 鉛中毒

    昨天的新聞,一家四口都鉛中毒!目前還在查鉛的來源為何⋯⋯

    大家應該會好奇,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能會碰到鉛,鉛中毒又會有什麼症狀呢?今天來簡單說明一下:

    〖生活中鉛的來源〗

    鉛水管、顏料、油漆和汽油添加。

    不過這些常見的來源,其實都有在努力讓它們消失;

    例如:鉛水管

    台北市在2015年10月爆發鉛水管事件,引發用水疑慮,台北市長柯文哲下令在2018年底前汰換所有北市鉛管,改以不鏽鋼管,如今提早完工,鉛管正式從台北市消失。

    例如:有鉛汽油

    環保署由民國1990 年起逐步限制鉛汽油的使用,至 2000 年全面禁用。

    例如:含鉛油漆

    2018年7月,標檢局規定,以有害重金屬鉛為例,規定室內用的可溶性鉛含量為90 ppm以下,室外用的總鉛含量為600 ppm以下,另部分室外用的總鉛含量若大於600 ppm時,應加註警語(警告:高含鉛量,禁止使用於建築物室內及兒童易碰觸之表面)。

    ※ 而根據調查,台灣民眾血鉛的平均值,從1980年代的20.1 μg/dL,1990 年代的 7.7 μg/dL,降低至 2009 年的 1.5 μg/dL。

    〖哪些職業易暴露於鉛的危害?〗

    生活中的避開了,那有哪些職業的風險較高呢?

    以下列出高度風險職業:
     金屬焊接/切割 (焊料可能含鉛)
     鉛冶煉廠/煉油廠/電鍍廠
     鉛蓄電池製造、維修及回收
     水晶玻璃製造
     拆船工人
     油漆工、除漆工/拆房子工人 (含鉛油漆)
     靶場指導員/彈殼撿拾人員
     含鉛油漆製造
     汽車散熱器維修 (散熱器可能含鉛)
     聚氯乙烯塑料製造 (加入含鉛穩定劑或含鉛色素)

    一般來說,工作中會接觸到鉛的勞工,每年都會接受鉛作業健康檢查。

    〖鉛怎麼進入身體?〗

    A. 呼吸道:

    有「研磨」、「加熱」的動作,其中飄散在空氣中的粉塵或金屬燻煙,就會被吸入身體內。

    B. 消化道:

    這個狀況在目前的職場中很常見,在暴露有危害性的物質之後,沒有洗手或是用餐區就在作業區旁,會容易吃進不該吃的東西。

    〖鉛中毒的臨床表現〗

    A. 急毒性:

    疼痛,肌肉無力,噁心,嘔吐,腹痛,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鉛會引發休克,急性腎衰竭與溶血。
    (是不是都很常見的症狀呀?如果沒有問到暴露史,很難去診斷鉛中毒。)

    B. 慢性中毒:

    神經系統 → 喪失短期記憶,也會導致手指、手腕或腳踝虛弱 (垂足或垂腕)。高濃度的鉛暴露,會造成腦部受損,甚至會影響到情緒,如:易怒、焦躁不安 ;而腦部的影響,特別在「小孩」容易出現。

    腎臟系統 → 腎臟損害外,還會影響到造血功能,產生貧血。

    生殖系統 → 懷孕中的婦女若暴露到高濃度的鉛將可能造成流產;而男性暴露到高濃度的鉛則會損害製造精子的功能。

    〖如何自保?〗

    生活中,如果要幫家中重新粉刷油漆,請選擇不含鉛的環保漆,在除漆時,也記得戴好呼吸道防護具。帶小朋友去公園玩時,遇到有油漆剝落,玩耍後記得洗手。如果家中水龍頭很久了,可以考慮更換,因為除了鉛水管,鉛水龍頭也是很大的問題。

    工作中,如果會接觸到鉛,請每年接受鉛作業健康檢查;在工作現場,記得戴好防護具,用餐時手部清潔作好,工作服和家居服記得分開,或是公司願意照顧員工,則工作服由公司統一送洗。

    如果還是擔心自己鉛中毒,多數大醫院都有提供自費重金屬檢驗,可以考慮利用。

    ※ 至於有些媒體猜測會不會是吃中藥,造成鉛中毒呢?基本上,台灣有中藥材邊境查驗管理,GMP藥廠也都有查驗機制,如果不是買一些來路不明的中藥,風險應該是不高。就等最後調查結果吧⋯⋯

  • 急性腎衰竭中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30 11:58:48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