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思覺失調家屬支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思覺失調家屬支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思覺失調家屬支援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確診死亡雙創新低 屏東初步擋住Delta病毒】 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60例,境外0例,新增3例死亡。 ■新北市33例,臺北市22例(以上92%)、桃園2例、基隆1例、南投1例、彰化1例。 ■週六日採檢人數比較少,但病例趨勢確定是往下走。 ■31例為居家檢疫時驗出(新北15例,台北15例...
思覺失調家屬支援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確診死亡雙創新低 屏東初步擋住Delta病毒】
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60例,境外0例,新增3例死亡。
■新北市33例,臺北市22例(以上92%)、桃園2例、基隆1例、南投1例、彰化1例。
■週六日採檢人數比較少,但病例趨勢確定是往下走。
■31例為居家檢疫時驗出(新北15例,台北15例),29例為社區驗到案例(新北18例,台北7例)。
■屏東武漢肺炎病毒Delta變異株群聚,仍維持境外2例、本土10例,所幸未擴大。
■已擴大匡列接觸者居家隔離178人,同班機38位,再次檢驗34位PCR陰性其他檢驗中,防疫計程車司機PCR也是陰性。目前沒有看到Delta病毒有擴散出去的跡象。
■6/24-27屏東積極篩檢已篩檢1500人,1例快篩偽陽性,PCR全部陰性。
■案14734在6/26枋寮PCR檢驗出陽性,基因定序中,此案6/20有和兩位台北親戚接觸,此兩人PCR陰性。目前枋寮醫院全部暫停門急診,醫院相關工作人員PCR陰性,匡列門診與陪病家屬名單由屏東衛生局追蹤。此案已經匡列隔離274人入住集中檢疫所會繼續檢驗。
■6/27起,入境一律集中隔離(七國在公費集中檢疫所,其他在防疫旅館或自費集中檢疫所),隔離期滿一律PCR,七國進入隔離前多做一次PCR。
■苗栗前進指揮所解編,#感謝王必勝執行長又打了漂亮一戰。苗栗最近確診病人都是隔離中驗到的。各工廠目前依照防疫標準運作中。這也是中央與地方成功的合作案例。
#上課時間
■Alpha和Delta株比較(新加坡研究),Delta發燒(72%)高於Alpha(59%),呼吸困難稍多(19%對5%)其他其實差不太多。
■家戶傳播率Delta株約比Alpha株高出一半,12%對8.6%。
■疫苗對感染保護率Delta株明顯下降,但對住院保護力Alpha株和Delta株相差不遠。
#澄清疫苗假新聞
■我們在2020年底就和Novavax總公司談過,Novavax回應我們說要以供應COVAX平台為主,建議我們去跟COVAX要求。表示我們要買,會在優先滿足COVAX以後,順序會晚很多。目前COVAX平台幾乎停擺,但我們還是有提出要求。另外我們也另找管道跟Novavax談自購。
■三期保護力不如預期的CureVac疫苗(mRNA),我們當初也有談。
■Moderna疫苗確定本週會來,進來再報告。
Q&A:
■入境採檢:入境前三天要陰性報告(99.4%有),沒有入境會採。而七國入境多採一次,其實去年開始各專案就都是出入都會採,另外現在隔離14天後採檢,中間有症狀隨時都會採檢。
■疫苗第三劑或流感化的準備都一直在進行。
■Moderna因為新聞都登了,我說沒有也沒必要,但還沒進來的時候大家還是抱著比較少一點(期望)好了,以免節外生枝。
■食藥署審查高端疫苗部分,補件是常常有的事情,以前很多人還都說過嚴,會看廠商補件的速度決定審查狀況,新的疫苗當然要求會嚴格。什麼時候審就看文件完整度,沒辦法預判。
■疫苗週末接種18399劑(AZ 16341劑,Moderna 2058劑),總共打了192萬6973人次,涵蓋率8.04%。
■三天以來通報接種疫苗後死亡29件(接種1~11日內),年齡為53~99歲,20人為75歲以上,有3人50多歲。第一案有中風、洗腎、糖尿病等病史,1-8天都無不適,第9天後猝死,第二案有高血壓、糖尿病、思覺失調症病史,4天後突然猝死,解剖後發現胃穿孔、腸阻塞。第三案有中風,CAD three-vessel s/p stenting,洗腎病史,接種3天後猝死,解剖發現冠狀動脈3隻支架全都塞住了。
■最近外出的民眾增加了,我們也呼籲大家雖然疫情緩降改善,但絕對不能有鬆懈的心態,一定要謹慎的面對。
■7/12以前最重要的是把各行各業相關的防疫指引完成,例如市場、批發等等的指引,另外我們會參考國外降級的指標,朝這樣方向來進行。
■戴口罩倒垃圾,還是接觸15秒,這種故事我們都聽很多,但可能是有沒注意到的傳染途徑。因此路過會傳染是不太可能,路過一次不會,路過一百次就會了。秘魯祖孫從錄影帶來看是沒有出門,因此還要調查看看。
■聯亞疫苗二期屬於藥廠商業狀況部分不評論。
■民間採購疫苗都還不夠具體,鴻海和台積電進行順利,但還是有很多困難(看起來還是卡住)。
■長照機構感染增加到91家、94位工作人員染疫、272非工作人員染疫、196員工曾被隔離。
■重症比率高的還是70-79歲佔23% 60-69歲佔32.7%,80歲以上佔12.4%。(75歲以上重症率51.9%,65-74歲重症率38%。)
■死亡部分80歲以上佔31.8%,70-79歲佔30.5%, 60-69歲佔 27.2%。(75歲以上致死率26.3%,65-74歲致死率10.2%。)
■秘魯祖孫染疫後的可傳染期往前推並不包含搭機時,但還是針對同機前後兩排旅客、防疫計程車採檢,目前都是陰性。
■國產疫苗EUA審查,要讓專家有討論辯論空間,目前沒有打算直播。
■檢疫量能已經從1萬多擴增到12萬多,量能絕對夠。
■北市府打算週四開始大規模PCR,由聯醫、北榮、亞東支援,王必勝提供經驗指導,打算篩上萬人。(先前快篩5000人陽性率0.7%)
■定期篩檢的指引之後會定出來。
■餐飲業解封的聲音很多,但風險也最高,在這段時間會把餐廳夜市的指引定出來才會「微解封」。
■疫調是以居住地為主,秘魯祖孫出國前居住與戶籍地都在台中,因此原本是以台中市府疫調。但應該要上傳平台,由後續所在地人員繼續接手負責。如果已經確診了,當然是在所在地的衛生局為主。
■北市昨天自行公布「疑似Delta接觸案例」,但陳時中表示要等確診後再公布比較好。
■把篩檢區域擴大很大也可以,但還是要看證據有沒有必要,否則大規模擴大篩檢也可能造成群聚或混亂。
■台灣目前疫情狀況,更重先隔離而非大量篩檢,因為更能控制疫情擴散。
■北農累積89例,找出無症狀傳染或隱性傳播鏈比較重要,斷定源頭言之過早。
■記者問幼童不能打疫苗怎麼辦,但其實重症率極低(<0.25%)死亡率0,擔心的話大人就做好防護,能打疫苗就去打。
■侯友宜喊入境一律住集中檢疫所,目前防疫旅館2萬多家使用率28%,集中檢疫所5000多家,有的縣市根本沒有在準備(補充:還有平常不做事,一直在喊蓋方艙的),就想靠集中檢疫所,但不能這樣喊,要把重點放在集中檢疫所,不能會排擠可能用途。
思覺失調家屬支援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週五早上的這一天,因交通事故,許多家庭就此破滅,再多言語也無法表達我們的沈痛。
在這個時刻,我們要留意情緒的承接與出口,特別是急性壓力障礙症(ASD)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可能以為這樣的狀況離我們很遠,但其實不只是相關家屬、救災人員會面臨這樣的壓力,目睹新聞畫面與災難報導的閱聽大眾,也可能會引發這樣的狀態。因為災難後的心理健康失調,也可能因為過度暴露於媒體資訊而誘發,類似的狀況曾發生在921大地震、911事件,除了倖存者、救難者,有許多電視機前的閱聽群,也發生PTSD的情況。當閱聽人出現急性壓力症狀症狀,若有災難的細節揮之不去,請互相提醒先減少看電視、手機新聞時間,多和現實生活中的親友相處,回歸正常生活。
並提醒災難過後急性期,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解離、睡眠失調等症狀,如有這些情況,可能需要尋求協助。有些症狀持續數週,有些持續幾個月,有些則甚至長達數年,而任何性別、年紀都可能發生,嚴重者可能會造成藥物或酒精的濫用,或是影響學業和工作。
專業的醫療與諮詢機構,可以有效地和緩急性壓力症狀,若有這類狀況,請盡早向專業單位諮詢並就醫,或者是協助您的親友諮詢就醫。也在此提供大眾,衛生福利部有一隻安心專線「1925」,提供全年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
這次的事故,除了事故現場的救災,並誠心祈求倖存者康復之外,相關的心理衛生防護網也非常重要,希望指揮中心與相關部會特別留意。
其主要對象有:
一、倖存者
二、相關親友家屬、同事
三、救難人員、醫療人員、各事務的現場支援人員
四、閱聽大眾
急難事件的心理衛生防護,可參考WHO的心理急救步驟,也是日本行政單位與軍警採用的模式。附圖資料參考出處為: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8205
心理急救程序需了解個案對象的事件背景,並盤點可用資源與評估安全性。並在維護個案尊嚴、雙方都安全的前提下,作出行動,以專業技巧接觸個案,詢問並觀察、傾聽,收集資訊以判斷眼前狀況,並依個案需求作出回應。可能轉介服務、可能直接解決當下問題、或是提供所需的資訊,並在此時交接個案給後續協助者。
而依對象不同,可能給予一對一的關懷,或團體與社區的支援,並從中辨識出需要特別救援關懷的對象。而閱聽大眾則有賴媒體朋友一起努力,也期望行政單位能盡快傳播平台散發心理衛生相關資訊。這次事件的影響,絕對不僅僅止於家屬、倖存者以及現場參與者,還包括電視機、手機、電腦前面的大眾,我們需要一起面對這次的傷痛,希望相關單位緊急啟動心理衛生防護網。
並請大家尊重調查,暫勿對事故多做臆測或轉傳未證實消息,但作為國會議員,仍會要求追查原因與責任,務必記取教訓。 台灣的確存在系統性問題,從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甚至工地安全,都有不小的改善空間,這幾年不是沒有改革動作,只是執行層面不能再拖,全民也應該意識到,我們必須拿出決心,即使不便、即使民怨、即使提升成本,也該痛定思痛,讓大家安全出門、安全回家。
思覺失調家屬支援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先前在一場活動中,一位精神疾病照顧者曾和大家分享他的生命經歷,我想在此分享給大家:
「當我知道我的孩子生病了,我相信每個父母的心裡頭,都有許多的自責與愧疚,這些我都經歷過,我好想陪陪他們,跟他們說,記得要好好吃飯、睡覺,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繼續走下去。我們一起來找路。」
昨天上午,很榮幸收到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的邀請,參加一年一度的「家庭照顧者的多元樣態與前瞻服務研討會」。
對於家庭照顧者的議題,過去一年來,我們比較深入瞭解的面向,主要是在精神障礙者家庭,他們在社區生活遇到的困難,會開始關心精神障礙者與他們的家屬,也有部分來自於我個人的生命經驗。
先前,台南發生一位 60 多歲年邁的母親,因長期照顧的壓力,持刀砍殺 40 多歲思覺失調症的女兒,這樣的人倫悲劇,真真切切地反映出作為家庭照顧者,他們所背負的壓力與困難。
類似的照顧壓力,其實也不只發生在精神障礙者家庭,如同研討會各場次討論到的,其實家庭照顧者其實有相當多元的樣態,像是「老人保護事件中高齡照顧的困境」、「新住民家庭照顧者」等等。
現階段的社會樣貌,往往還是以「家人」作為作為主要照顧者,由於和照顧對象長時間、高密度的相處,打亂自己原有的生活,也在照顧工作中逐漸失去自己,一方面可能扛著經濟的重擔,另一方面又要照顧家人,加上外界可能的歧視與不理解,讓這些壓力也落在照顧者肩上。長期累積下來,讓他們也面臨崩潰的邊緣。
除了受照顧者自己,照顧者也會想問,「為什麼是我?」、「又有誰能幫幫我?」
一直以來,我們不斷強調社區支持資源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也一直努力為此爭取更多資源,也包含協助建立同儕支持的社群和網絡。
未來,我們也會持續與行政院、衛福部及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協助承接起不同樣態的家庭照顧者所需要的支援。
我們相信,唯有讓政策與法令能夠往前端,將社區支持的資源布建起來,提供符合不同類型的家庭照顧者需求的支援與互助網絡,才能減少及預防類似的照顧悲劇再次發生。
我們一起努力,一起來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