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怎麼辭職比較有禮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怎麼辭職比較有禮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怎麼辭職比較有禮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怎麼辭職比較有禮貌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閱讀前哨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抽獎贈書活動】《#零規則》x2本 🩲「就算沒有服裝規定,也不會有人裸體上班。」第一次聽到 Netflix 執行長 海斯汀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笑了出來。一家原本被百視達拒絕收購的公司,竟然竄升成全球最大的影音串流平台,甚至超越Google和Apple,成為求職者最嚮往的企業。他們到底是怎麼...

  • 怎麼辭職比較有禮貌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3 12:34:32
    有 121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零規則》x2本
    🩲「就算沒有服裝規定,也不會有人裸體上班。」第一次聽到 Netflix 執行長 海斯汀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笑了出來。一家原本被百視達拒絕收購的公司,竟然竄升成全球最大的影音串流平台,甚至超越Google和Apple,成為求職者最嚮往的企業。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no-rules-rules/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零規則》的作者是Netflix創辦人暨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他邀請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艾琳.梅爾(Erin Meyer)進入公司內部研究和訪談員工,兩人用對話的形式共同完成了這本書,帶我們一窺Netflix看似沒有流程管控的運作下,卻擁有不斷創新和快速反應的企業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寫作方法很特別。梅爾前往世界各國的Netflix據點,透過訪談員工和主管的方式,揭露第一手的訊息,讀起來令人感覺格外真實和身歷其境。整本書在員工的訪談、海斯汀的自述、梅爾的補充說明之間,精彩地切換,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場走進Netflix公司的沉浸式體驗。

    這本書除了寫作的方式很新穎之外,海斯汀大談自己的經營心法,也激發了我非常多的想像。相較於傳統常見的「規定與程序」管理方法,海斯汀展示了如何運用「自由與責任」帶領這家不斷成長的企業迎向充滿活力的未來。

    我非常享受讀這本書時的體驗,看著海斯汀循序漸進地說明,如何將Netflix從傳統的管理模式,轉變成現在的創新管理模式。這篇文章我會記錄一些,這套看似在「混亂邊緣」運作的管理方法讓我耳目一新的地方,以及讀完這些方法之後,我反芻的想法和得到的啟發。
    .
    【高人才密度的好處】
    .
    海斯汀發現,平庸的人才會拖累團隊的前進,身旁充滿了武藝高超的同事,反而會讓工作充滿樂趣。研究也指出團隊裡「懶惰和消極的表現會傳染」,所以海斯汀傾向把高績效人才聚集在一起。他認為公司應該是一支「職業球隊」,而非「大家庭」。

    為了追求卓越,教練會確保團隊內每個位置隨時都是最佳人選。
    為了協助團隊求勝,球員會期待持續收到教練和隊友的誠實回饋,知道自己如何改進。
    知道只有努力還不夠,還必須拿出表現。就算投入A級努力,但是只拿出B級成果,球隊會感謝他的付出,然後有禮貌地把他換下場,換上其他球員。
    海斯汀認為許多以「大家庭」為口號的公司,很可能營造出一種表面和諧,結果員工私底下各自怨懟的情形。你的團隊裡,如果有同事在擺爛,你會希望老闆快點把他換掉?還是苦口婆心希望他總有一天改過向善?在職場打滾過的人可能更有感觸,在公司效率和勞方權利之間,總有著一道很曖昧又不能搓破的鴻溝。
    .
    【給出業界最高的薪資】
    .
    由於Netflix是一家以軟體開發為核心的公司,本質是影音串流平台的「演算法」,書中以軟體界著名的「搖滾巨星法則」來說明高績效人才的優勢。在一場實驗中,把9個實習程式設計師找來,請他們兩小時之內盡力完成一連串程式編碼和除錯任務。實驗結果顯示,表現最優秀的人比起最差的人,編碼速度快了二十倍,除錯速度快了二十五倍。

    我在前年讀到Netflix退休人資長珮蒂.麥寇德的《給力:矽谷有史以來最重要文件 NETFLIX 維持創新動能的人才策略》這本書,他們一直鼓勵員工到別的公司面試,探詢自己最新的身價與業界行情。然後他們會用最快的速度,在他們被別人錄用之前先替他們加薪。他們認為「比起重新到外面找一個次等貨,留不住優秀人才的成本損失顯得更加巨大」。

    因此,海斯汀願意給出業界最高的薪資,聘請那些最優秀的人,因為他們帶來的報酬遠高於薪水的增幅。當你的目標是經營一家「頂尖」的創意型企業,給予業界最高的薪水,看起來就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保持彈性、反應快速的文化特質,在這個薪資制度之下嶄露無遺。
    .
    【特別的評等制度】
    .
    Netflix的評等方式很特別,他們採取「留任測試」,主管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團隊裡某人如果要辭職或跳槽到同業,我會極力挽留嗎?」如果你不會挽留,那麼就想辦法換一個更優秀的人。海斯汀希望每個員工都是「這個位置」上的「最適任人才」。

    海斯汀認為「固定評等制度」是個很糟糕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固定比例的員工要被評為優秀或墊底。這就像是你每一個新的年度踏進公司,就知道在年底,團隊裡一定得有人墊底。為了避免自己成為墊底的那一個,你會怎麼做?

    對於像Netflix一樣的創業型產業而言,固定評等制度是扼殺團隊合作的殺手。雖然團隊號稱目標一致,但是總有人需要墊底,那誰還會想全心全力合作?這會讓員工把心思都放在與彼此競爭,而不是與其他公司競爭。如果團隊成員都是產業裡極為優秀的一群,這個制度無疑強迫某些人被犧牲。

    採取「留任測試」帶來的好處是,員工需要擔心的是跟「自己」競爭,而不是跟同事競爭。員工如果對於公司來說不可或缺,展現出絕高的價值,就不必擔心團隊之間彼此拖後腿,每個人都是跟昨天的自己比較。Netflix選擇開除的,通常是那些在職位上真的不適任,以及聽到意見回饋,卻無法做出改善的人。
    .
    【其他值得一提的事情】
    .
    刪除休假規定、廢除差旅和費用規定。
    海斯汀給予原則、廢除規定。在凡事都要思考「對Netflix帶來最大利益」的最高指導原則之下,他想信員工能夠判斷該做什麼事情。偶爾,也有投機取巧鑽漏洞的反例,之前有一位台灣員工挪用10萬美元公款做為私人旅遊之用,當然他馬上被開除了。但海斯汀仍堅持繼續廢除這些規定,因為他認為不該為了一顆老鼠屎,懲罰其他有判斷能力的優秀人才們。

    提高本薪來獎勵員工,而非用分紅獎金。
    績效獎金對固定的例行工作有幫助,對創意工作卻是負面的影響。「從事創意工作的時候,頭腦需要保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如果一部分的你聚焦於表現夠不夠好、能否拿到獎金,你的頭腦就很難進入充滿靈感與創新的開放認知空間。」

    小聲慶祝勝利,大聲承認犯錯。
    海斯汀鼓勵團隊成員和主管之間,誠實且善意地給予彼此回饋和建議,並且時常從錯誤中學習和反省。「成功時,靜靜帶過就好,或讓別人代替你提起。但犯錯時,反而要大聲清楚說出來,好讓其他人能藉機學習,從你的錯誤中受益。」

    但是,在你大聲坦承錯之前。
    海斯汀也提醒到:「已經充分展現能力且受到團隊愛戴的領導者,公開坦承錯誤能建立信任及鼓勵冒險。但是,若領導者的能力未經證明,或者不被信任,在你大聲坦承錯誤前,最好先建立他人對你能力的信任。」這把尺該如何拿捏?是我們自己需要思考的課題。
    .
    【後記:園丁、藝術家、士兵】
    .
    我讀完這本書開始反芻自己想法的時候,回想起今年讀過的另一本好書《高勝率創新》,書中談「領導人要當一個園丁,將組織中的藝術家(發明家)和士兵(執行者)彼此分離,卻又保持動態平衡。」這本書我認為是非常好的延伸讀物,完美補充了海斯汀沒有細談的另一個層面。

    海斯汀雖然主要在講運用「自由與責任」來管理藝術家,但他也提醒到,如果你身處必須防範錯誤、注重生產品質的行業,「規定與程序」的管理方式仍然很重要。海斯汀在書中就舉例Netflix的網路基礎建設部門,採取的就是規定與程序的管理方式,因為你可不希望龐大的網路串流服務,三天兩頭就發生錯誤。

    天下雜誌在2020年12月透過視訊會議獨家專訪海斯汀,談到創意工作和製造業的差異時,海斯汀說:「在製造業,你會希望零失誤。但在創意性工作上,你會希望有很多的失誤。」天下雜誌接著問他:「但若是製造型企業想要試著變得有創意呢?」他答道:「有些時候,一家製造型公司會分成兩半。他們可能有很多非常有創意的設計師,但他們也有實質的生產線,需要盡量避免任何失誤。那麼他們就會需要以不同的文化來運作。」

    我認為,海斯汀肯定是一個厲害的園丁,帶領的剛好是一間藝術家比較多的公司。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發,「自由與責任」和「規定與程序」兩者並不是全有或全無,也不是哪一個「比較好」,而是在不同情境和工作內容下,哪一個「比較適用」。厲害的領導人,是懂得什麼時候要一視同仁,什麼時候要因材施教的園丁。
    .
    【抽獎辦法】感謝 天下讀者俱樂部
    1、抽出「2本」《零規則》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跟其他影音串流比較起來,你覺得Netflix讓你覺得最特別的地方是?例如:「我覺得Netflix的原創影集最令我驚豔!」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15(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16(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 怎麼辭職比較有禮貌 在 李民傑(奸的好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2 16:02:23
    有 22 人按讚

    這是我最近重讀西遊記的感嘆。

    説一說李子和我一起看《西遊記》的故事。

    話說當年博學和尚曾經叫我和李子一起看《西遊記》,那時候李子應該是七歲左右吧?

    而博學和尚有事前叮嚀我自己要看一篇《西遊記》,我選讀的版本是《李卓吾點評西遊記》,後來我買了劉一明的,我竟然有諸多藉口沒有用心讀過。

    是這樣的,李子看完六小齡童的西遊記,也看了張紀中的西遊記,李子在看張紀中的西遊記時,我是用讀小說追趕連續劇的方法來看的,意思是讀小說同時看連續劇,儘量做到小說追得上連續劇的步伐。

    李子對兩幕故事是講很多話的。

    其中一幕就是袈裟案,
    另一個就是人蔘果案,
    在袈裟案當中,李子就告訴了我,他們在學校,學生們,同學們是有像孫悟空一樣喜歡炫耀比賽,大家鬥誰的爸爸比較厲害,爸爸厲害的意思就是爸爸買了什麼玩具給他們,家裡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李子衹能説我們家裡最多的就是圖書,其實家裡就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就祇有書最多。

    這個比賽不懂李子算不算贏了嗎?

    至於人蔘果案,就是李子説孫悟空沒爸爸教,石頭爆出來所以很沒有禮貌,
    但是鎮元大仙的二位童子也看不起唐三藏和三位徒弟沒有什麼特別,
    於是締造了一連串的衝突與誤會,甚至到最後孫悟空推倒人蔘果樹來發脾氣的。

    這個人蔘果案,其中有一幕,豬八戒一口把人蔘果吃掉了,但是孫悟空就在哪裡慢慢品嚐,這句慢慢品嚐可是以有很多回味的地方。

    張紀中的西遊記也有這一幕,一個千年結果的人蔘果,你一口吞下去,什麼味道都不知道了,這個是豬八戒做的事情。

    但是你慢慢一口一口吃,才能吃出深意和味道的。

    我想問的是,如果你肯慢慢吃真的可以靠自己吃出味道嗎?

    其實,當年西遊記的小說我讀過,連續劇也看過,這幕我是有留下印象的。

    可是我們要問一問自己,讀書會不會有時候很想讀完一本書,就變成像豬八戒一樣一口吞下人蔘果?

    像孫悟空這樣的識貨人一口一口吃,你未必吃出所以然,但是你還是培養到讀書的氣習的。

    西遊記看了好像三次,但是,我對瀛洲九老是完全沒有印象的,而我也不知道孫悟空去找瀛洲九老時遇過東方塑。

    這次重讀,我竟然發現有一個東方塑出現,東方塑跟孫悟空對話,我問自己,東方朔這麼出名,我怎麼會完全沒有印象?

    孫悟空推倒人蔘果樹后,先找福祿壽,再去找瀛洲九老就遇到東方塑,這段記憶我是空白的,腦子裏面就祇有觀音救活了樹。

    這就好像我喜歡諾蘭電影,玩味其中的是,他要你瞪大雙眼,留意每一個細節。

    如《天能》當那個黑人男主角,在任務中吃毒藥自殺,死而復生,然後他要辭職,上司説,你已經死掉了,你也不是CIA的人了。

    接下來就是説,你的職位是一個手勢而已(照片2,這是第一次比這個手勢,我不是很確定是不是這樣的對白,因為我只是第一次看這個電影)。

    當黑人去到那個關鍵地方,就是發現會逆時的彈頭的地方,他要進門時又擺了那個手勢,然後那個女的就給黑人進門,這個是第二次比這個手勢(照片2).

    我沒記錯的話,在那個白人男配角在跟女主角講解順時逆時的關係時,是也是用了這個手勢做比喻,這好像是第三次。

    由於我衹是看一次,當我看到畫面有這三幕手勢時,我就讚歎導演真會「玩野」,你看他的電影真要處處留神。

    看官們,我不懂自己有沒有記錯,衹能憑記憶這樣説。

    當然,我是想借這個比喻感嘆一下讀書的時候,我們真能做到處處留神嗎?

    如同我讀水滸傳,如果沒有金聖歎引路,我又怎能看出文章序幕,是引出先有上面亂,才有下面亂的伏筆呢?

    也看不出高俅一開始是被踢來踢去,有智慧的人都不想高俅待在自己的家教壞子孫,總知道踢他越遠遠好,最後陰差陽錯瑞王做了皇帝,人人不要的高俅,瑞王看中了他,因而讓高俅作威作福對王進進行報仇呢?

    因為這些筆法太過簡潔,又精短到蘊含深意,深藏口訣,如果沒人引路 ,你真的讀不出味道的。

    這是我近日讀書的感嘆啊!

  • 怎麼辭職比較有禮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7:15:00
    有 3,908 人按讚

    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取自《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

    各位朋友,早安:

    如果您沒看過昨天的直播,很推薦您聽聽看。尤其在講到對「中年婦女」的聯想時,朋友們的回饋,讓我驚訝……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57588978507472/

    這篇摘文,也用了帶著某些貶抑的方式,使用「中年婦女」這幾個字。我們可以去理解,作者萬特特談到這幾個字的脈絡,是想要凸顯「自我」的重要性—在扮演任何角色之前,那個常被我們遺忘的立基點。

    人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他人身上,要他人認同。似乎他人認同,便有心安,便刷了存在感。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有義務讓你高興。」

    這段話是說得天經地義,可是,不少人就是無意識地覺得他人有義務讓自己高興。如果他人沒讓自己高興,自己便跟他人過不去。

    作者萬特特,真的很獨特,她談「自我覺察」讓我驚豔。我想著,她把「美好」跟「自我覺察」放在一起,是不是觸及到了,「存在便是美好」的層次?

    多數人活得昏沉,多數人抱怨著自己的生活入眠,一覺醒來,繼續用同樣的心態重複著讓自己抱怨的生活。自我覺察,深度一層又一層,當我們注意到,只有自己是自己的觀眾,而「自己」又是眾多念頭的暫時虛構,於是我們走向解脫!

    成長到一定程度的中年人,表現於外的圓融,也不是多麼深不可測。只是那些跟人較勁的力氣,大多都收了回來,試著去降伏自己躁動的心。

    祝願您,如果人到中年,記得捨不得自己!

    *********************************

    你離美好生活,只差一個自我覺察的距離

    【文/ 萬特特】

    我們所有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根本原因是我們把最珍貴的一切,投資給了別人,投資給了外物,而捨不得投資一點點給我們自己。

    .

    蘇拉在外商工作幾年後存了一筆錢,於是辭職開了一家書店。店裡不忙時,她會親手磨咖啡豆煮咖啡、泡花果茶、烘焙小點心,讓來看書的客人們免費品嘗。一個人的小日子,過得也算愜意。

    前幾天去店裡找蘇拉,她跟我說起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趣事」。

    蘇拉的親戚介紹了一個男孩給她,兩人互加微信。幾次微信上的禮貌寒暄之後,對方約她吃飯,地點選在一家蘇拉常去的西餐廳。

    用餐期間,男孩說:「看你的社群動態,感覺你挺愛花錢的,不過也是,現在美女都愛花錢。」

    什麼什麼?愛花錢?蘇拉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發過的動態內容。上週末跟朋友去香港品嘗街頭小吃,上個月自駕去了古鎮采風,兩個月前去了趟韓國帶回了護膚品和幾件漂亮衣服。想來想去,其他的也就沒什麼了。

    結帳時,蘇拉堅持各付各的,男孩送她回家。

    路上,男孩又說:「你出去玩都是住四星級以上的飯店嗎?其實老百姓經濟實惠就好啊。」
    「我覺得安全更重要。」
    「不要太愛慕虛榮,像你這樣會嫁不出去的。」
    「我不認為我愛慕虛榮,我把自己養得好一點,不是讓別人來教我省錢的。」
    好吧,很明顯,第一次見面兩人就沒戲了。

    沒過幾天,蘇拉接到了親戚的電話:「你說你跟人家見面,怎麼就不知道收斂點呢?你那天背的包包是不是又是新買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不便宜。你點的牛排要八十塊錢人民幣一份,你這會讓人家以為你是個不懂持家的女孩,不適合結婚。」

    蘇拉掛了電話,又生氣又想笑。

    蘇拉說,選擇中高級一些的西餐廳是覺得環境不吵鬧,適合兩個人聊天溝通,自己背的包包也認為是跟那天衣服比較搭配的。至於牛排,蘇拉說她一直都吃菲力,沒有故意點貴的。她覺得自己全程禮貌,反倒是男孩誤解她的話讓她十分不舒服。本以為話不投機,這事就算過去,沒想到男孩跟親戚又言語了一番。

    她不明白,花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吃自己喜歡的美食,怎麼就成了不適合結婚了?

    後來蘇拉在部落格轉發了這樣一段話:很多時候,女孩子並不怕窮本身,怕的是窮的心態,怕的是一直窮下去,還怨怪別人太奢侈。

    一個永遠只求你省,卻不想自己去賺的人,還是算了吧,一段只想著讓你降低標準,而不敢對自己提高要求的婚姻,不要也罷。

    其實往往是對物質有要求的女孩,更懂得如何好好經營自己和生活。

    每個把自己養得很貴的女人,都在追求一個可以懂得欣賞她的男人和一份相媲美的愛,而不是為了讓你教她省錢的。

    前幾天,我被一個認識了十幾年的同學封鎖了。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假期,我在社群動態曬了一張和妹妹在香港迪士尼與卡通人物合影的照片。

    大喜在底下回覆:一到假期就出去瀟灑,肯定存不了什麼錢吧?

    我反覆看了好幾遍,確定那個頭貼是我的國中同學大喜,而不是我的七姑八姨們。我沒有回應,本也沒記在心上。某天晚上,我正躺在沙發上一邊看書,一邊用美容儀推臉,大喜發來了訊息:我們認識這麼多年了,我也不怕跟你直說。

    我們同歲,都快三十歲的人了,我知道你在外面一個人打拚辛苦,但也得知道存點錢,挑男朋友的眼光不要太高。等我們奔向四十歲的時候,一個中年婦女沒有錢沒有老公,可怎麼辦?

    讀完大喜的訊息,我氣得差點沒把美容儀扔出去。我明明在一個美麗的年歲,怎麼就快成了中年婦女了?

    我點開了大喜的社群動態。

    大喜畢業一年後便結婚生子,如今專心帶寶寶。同學聚會時,常被女同學們羨慕。

    大喜的社群動態每天有五則以上的內容都是照顧寶寶的日常,循環播放。還有轉發的各種生活資訊,比如「快來看,太可怕了,馬上就要被刪除了。」「快來按讚,送水杯一個。」

    我們不評價任何人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樂於、安於自己的生活,那對於你來說就是幸福。

    我本想和上次一樣,不回覆大喜的訊息,準備洗漱睡覺。誰知道她又接連發了無數多則。

    「我看你照片裡又換了一雙新的運動鞋,你買那麼多鞋子幹嘛,有兩雙換著穿就好了啊。」
    「前幾天逛街碰見你媽媽了,聽說你還沒有結婚的打算,你說你工作那麼拚命有什麼用,找個好老公嫁了就都解決了。」
    「你新做的頭髮得花不少錢吧,像我這樣直接紮馬尾多省時間。」
    ……

    我回覆:大喜,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我買的每一雙鞋、每一個包包都是我自己賺的錢,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我不想活成一個中年婦女。我不評價你的生活,你也別指點我的生活好嗎?

    再然後,我就被大喜封鎖了。

    我呆呆地,看著已經不是好友的聊天介面好一會兒。回想起十四歲認識大喜的時候,她被罰寫古文,我幫她抄寫。我回答不上數學題,她偷偷告訴我答案。

    大喜和我,在畢業後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我無法體會她為人妻為人母的快樂,她也不懂我努力寫文章到半夜,常常眼睛乾澀得連隱形眼鏡都摘不下來的感覺。

    對很多女孩來說,所謂的安全感,就是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結婚生子,然後從此一生闖蕩江湖,追求快意人生的人。

    你的錢花得值不值,買的東西是好是壞,他們根本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 把到嘴邊的話說出來,企圖在對你的指手畫腳中,找到一點存在感。

    珍.奧斯汀的小說《艾瑪》裡,哈莉特問艾瑪:「你為何不結婚?你如此天生麗質。」

    艾瑪說:「告訴你吧,我連結婚的想法都沒有。我衣食無憂,生活充實,既然愛情未到,我又何必改變現在的狀態呢?不用替我擔心,哈莉特,因為我會成為一個富有的老小姐,只有窮困潦倒的老小姐,才會成為大家的笑柄。」

    在自給自足的前提下,把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花在安排生活上並沒有錯。

    畢竟,我們好好經營自己,就是為了不必委身於生活,不想過不塗口紅、不做指甲的糙日子,不想連喝一杯咖啡都要心疼半天。

    無論是和你價值觀不一致的另一半,還是「看不慣」你活法的朋友,他們喋喋不休的「緊箍咒」其實都不必太在意。生活是一個漂亮的萬花筒,每個人都有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它的權利。

    真正喜歡你的人,是不會讓你降低姿態,去遷就他的標準,而是不斷努力,拔高自己,和你一起過越來越好的生活。

    書上說,你愛喝茶,我愛咖啡;你喜歡包子豆漿,我喜歡牛奶麵包;你享受一群人涮火鍋的喧囂,我偏愛兩個人吃法餐的浪漫。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無關貴賤,只因喜歡。

    努力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買心儀的東西,去想去的遠方,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給他們最好的,這就是你一路向前的理由和動力。

    願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這一生。

    .

    以上文字取自
    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選擇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78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