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產品中有29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雙寶娘 (譚惋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聊話題 #過去天下無不是的父母_現在天下沒有做對的父母 這兩天,網路一篇抱怨文紅了。有個準備上大學的女孩,抱怨父母有錢,卻寧願自己每週出去遊玩,不肯幫她付學費。 女孩說因為這件事看清父母,最後還嘲諷性留了兩個字「呵呵!」 / 我們這一代人,說起來也蠻可憐的,我們歷經親子關係發生巨大的的轉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狄達 TiKTo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狄達MISS!好想跟你聊天一次!! 其他人有想要嗎A_A? 本次狄達使用的是goodnight APP,有興趣朋友可以在這下載: https://bit.ly/2FWhyL4 #語音交友 #goodnight #交友 喜歡影片的話,麻煩訂閱我喔^^也謝謝一直留言給我的人 「 還有還有...

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 在 隔壁班的阿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8:07:31

【#阿丸怎麼辦|打破沉默不尷尬!怎麼和新同學做朋友?】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 經過漫長的暑假,終於升上新的年級, 可能會換一個新環境,或是分班認識新同學🌟 但要跟不認識的同學講話總是覺得好緊張😵😵😵 該怎麼主動出擊呢? 其實大家都跟你一樣~❤❤❤ 來到新環境覺得慌張,也沒有認識的人, 但不妨想...

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1:56:57

既是情人、又是最好朋友的相知相惜相愛,這大概是臻於完美的愛情狀態了吧。 - 總是有些文學作品裡這麼說著 兩個人,因為不了解而相愛,因為太了解而分開 在初嚐愛情的青春時期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是頗為困惑的 知道了地雷在哪、什麼事情會開心、怎麼相處自在 越是熟悉不是應該越親密才對嗎? 難道路上成雙成對...

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 在 黃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9:25:24

前幾天深夜看了一隻阿圓父親節的影片,開頭就哭得淅瀝嘩啦,眼淚掉個不停,直到最後都讓我覺得,親情真是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一塊,長年我與家庭的關係都非常疏離,也是近年來才跟姐姐比較密切聯絡,對我來說,長達數十年居外,且一年兩次見面就已經算多了,長久下來,似乎習慣凡事都靠自己生活呢。 其實我想聚焦談及的地...

  • 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7 21:37:54
    有 145 人按讚

    #聊話題
    #過去天下無不是的父母_現在天下沒有做對的父母

    這兩天,網路一篇抱怨文紅了。有個準備上大學的女孩,抱怨父母有錢,卻寧願自己每週出去遊玩,不肯幫她付學費。

    女孩說因為這件事看清父母,最後還嘲諷性留了兩個字「呵呵!」

    /

    我們這一代人,說起來也蠻可憐的,我們歷經親子關係發生巨大的的轉變。

    在我們還是孩子時,社會風氣講求的是孩子對父母的尊重和服從,就算父母明擺著是犯錯,做為孩子的我們也不能以下犯上,只能選擇忍讓和包容。

    小時候我最常聽到大人說的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足以抵擋父母的任何過錯,連家庭暴力、兒童虐待都能美化成父母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當我成為父母之後,社會風氣卻走向另一個極端,打開教養書和文章一看,幾乎立場都一面倒偏向孩子。

    認為孩子永遠天然無害,相信孩子只有人性之善,沒有人性之弱點,父母就算再委屈,也要竭盡全力,給孩子無條件的包容與疼愛。

    身為父母,只有義務沒有權利。任何形式的管教方式,教養專家都能找到吐槽的切入點,毫不留情地評批抵毀父母,甚至連一句再普通的日常語言,都有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無法彌補的傷害。

    這種天下沒有做對的父母的「#父母有罪論」,讓很多人視生育為洪水猛獸,因為不管父母怎麼做永遠都有錯。

    與其動輒得咎,還不如一開始選擇不要生小孩算了。因為不管做什麼都有可能毀掉小孩的一生,誰還敢要孩子啊!光想想都覺得很可怕。

    /

    如果你的角色是孩子,肯定會喜歡現在的社會風氣,畢竟有大批專家站在你這邊,現成的有利資源,何樂而不為;但如果你的角色是父母,絕對會覺得自己正站在懸崖邊上,期待有麥田補手把你撈上岸。

    父母不幫忙小孩付大學學費有沒有錯?一百對父母可能就有一百種不同的回答,選擇本無對與錯。

    如果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那麼父母做的任何選擇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如果孩子眼中只有自己,那麼父母就算賣血賣房子籌學費,孩子也會怪罪父母為何不像別人家的父母那麼有錢,讓他享受更富裕的生活。

    曾經有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男子,他在社交平台大肆控訴自己的父母只知道給自己花錢,在他畢業三年都不工作的情況下,還給自己10萬美元的紅包當禮物。

    男子的父母本想安慰他找不到工作,體貼入微地包紅包鼓勵兒子,結果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兒子的憤怒,指責他們把他養成了一個巨嬰。

    瞧瞧~~只要孩子不開心,父母的任何行為都能成為罪狀。

    /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和「天下沒有做對的父母」,兩者都太偏頗了,父母不是什麼都對,孩子當然也並非天然正確。

    人與人講的是關係,關係的天平不能永遠偏向哪一方,否則關係就是失衡,一段失衡的關係,雙方都會感到不舒服。

    不是說我現在是父母,就站在父母的角度陳述偏差觀點,而是公允一點來說,父母有父母該盡的責任,孩子也有孩子該盡的本分,父母不該虐待孩子,孩子也不能折磨父母。

    我們這代的父母啊!不會要求孩子孝順感恩,但最起碼的,不要惡言惡狀,公然在外人面前抵毀父母的所有努力,實在讓人看了痛心不已。

    現在的教育太強調孩子的權利了,忽視孩子也有應盡的責任,和該遵守的人際規則。

    很想跟那個女孩說,陌生人送你一朵花,好歹能換來的一句謝謝,但父母從小把你養到大學,豈止40萬而已,應該是40萬的四到五倍,甚或不止了。

    為什麼你要求父母這麼多,對自已卻從不要求呢?18歲,已達法定成年人的標準,也該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努力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

    #照片來自免費圖庫

  • 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15:11:00
    有 22 人按讚

    在日本動漫和電玩裡面偶爾會出現全身纏著繃帶的角色。
    先不說它的來歷為何,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神鬼傳奇》(The Mummy)系列電影登場的木乃伊,有著不死之身的印象。

    聽說大約在一九九零年前後,日本小學生之間流傳著一個恐怖的學校怪談,就是全身纏著繃帶的繃帶怪人(トンカラトン),那時候鹿島小姐傳說又開始流行起來,鹿島小姐第一波掀起話題熱潮是一九七二年,過了幾年的時間,話題退燒,慢慢沉靜下來,人們就很少提到鹿島小姐。

    後來出現了裂嘴女傳說和人面犬傳說,但不知為何鹿島小姐又死灰復燃,有很多人是頭一次聽到鹿島小姐的故事,身為怪談研究家的吉田悠軌描述了他當時還是小學生,聽到同學們都在談論鹿島小姐的故事,這時候進入第二波流行期,有人說如果沒有好好回答鹿島小姐的問題,就會被奪去雙腳,或是以殘忍的手段被殺害,所以小學生都很害怕自己會遇到鹿島小姐。

    另外還聽說只要在關鍵時刻說出特定的咒語,鹿島小姐就會消失。雖然第二次流行的時候,雜誌或電視媒體並沒有像人面犬這樣大肆的報導,但是很多小學生都知道這件事,大人們並沒有覺察到關於鹿島小姐的耳語,對於小學生而言則是像夢魘一般的存在。

    至於裂嘴女傳說,因為雜誌和媒體的報導將話題的熱潮推至頂峰,變成了全國皆知的都市傳說,日本各地都有人聲稱自己目擊到裂嘴女的出現,正因為媒體的報導,小朋友才逐漸明白,裂嘴女並非真實存在的,而是一種都市傳說,話題才慢慢平息下來。可是鹿島小姐的情況並非如此,它是潛伏在媒體報導之下,在小學生之間廣泛的流傳,雜誌和電視都沒有報導過,所以更讓人感到恐怖,而且持續了好長一段期間。

    在都市傳說的流行現象裡面鹿島小姐有著這樣的傳播特質,而知名小說家乙一執導的恐怖片《怨鈴》(シライサン)也延續著這個傳統,讓人不明究底的恐怖感透過人們口耳相傳感染普及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彷彿無孔不入的存在,《怨鈴》裡登場的女鬼,讓人們內心說不出來的這種恐懼感,賦予極為鮮明的形象,那個不可以輕易說出的名字,被視為禁忌的名字,只要說出她的名字,或是說出與她相關的故事,她就會如影隨形地跟在身邊並且索命。

    聊了那麼多鹿島小姐傳說,究竟它和繃帶怪人有什麼關聯呢?
    在松山ひろし的研究專著《鹿島小姐探源》(カシマさんを追う)這本書裡頭有提到,鹿島小姐傳說的起源,一個是身體殘缺的女性,另一個則是二戰後的日本傷兵,這兩種說法在第一次大流行的時候是同時並存的,不過在一九七零年代,聽說日本傷兵的說法給人的印象較為深刻,可是到了一九九零年代,這種說法就慢慢消失了,一方面是這些日本傷兵已經很少出現在街頭,很多年輕人都不曾看過日本傷兵的模樣,所以後來的鹿島小姐逐漸變成身體殘缺的女性,如此單一的形象便深植在年輕人的心中。

    怪談研究家吉田悠軌提出大膽的推測,日本傷兵版本的起源說之所以會消失的原因在於,一九九零年代出現的繃帶怪人傳說。大家對於繃帶怪人的基本印象是騎著腳踏車,全身纏著繃帶,像木乃伊的外形,一邊騎著腳踏車一邊揮舞著武士刀,唱著「咚~咚~咚卡啦咚」的奇怪歌謠,也因此繃帶怪人也叫做「咚卡啦咚」。如果遇到這種妖怪,他會命令對方:「快說咚卡啦咚」,要是不乖乖照著做說出「咚卡啦咚」,繃帶怪人就會立刻拿起武士刀將小朋友的頭砍下來,如果有照著他的命令,說出「咚卡啦咚」,繃帶怪人就會騎著腳踏車自行離去;此外有可能遇到這樣的狀況,在繃帶怪人發出命令之前,搶先說出「咚卡啦咚」,也會被繃帶怪人用武士刀砍頭,真是相當難纏的妖怪!重點是,遇到繃帶怪人的時候不要慌張,要沉著鎮定,在適當的時機點說出「咚卡啦咚」才會免於被殺害的悲慘命運。

    另一種恐怖的情況是,不管你怎麼回答他問題,都有可能遭到殺身之禍,這點和鹿島小姐傳說的問答模式很相似,而繃帶怪人的外形和鹿島小姐日本傷兵起源說的形象十分接近,揮舞著武士刀的模樣也容易聯想到日本軍人。而日本傷兵起源說的由來,其實是二戰後的日本傷兵老人,有的缺了手,有的缺了腳,流落到街頭成為無家可歸的遊民,經常會被當地居民歧視和欺負。

    其中有個日本傷兵覺得自己很委屈,聽說把汽油澆在自己身上就點火自焚,因為沒有完全被燒死,而是一級灼傷送進了醫院急救,所以才會全身都纏著醫療用的繃帶,於是有人看見了騎著腳踏車,全身纏著繃帶的怪人手裡拿著鐮刀,想要報復那些曾經傷害過他的人,這就是鹿島小姐的日本傷兵起源說。

    恰好這段描述和繃帶怪人的形象很接近,所以才會出現繃帶怪人有可能是繼承了鹿島小姐的日本傷兵起源說的意外發展。筆者小時候看香港作家倪匡的科幻代表作《透明人》,記得小說裡的透明人也是全身纏著繃帶,每到夜晚會出現在陌生人的家門口準備行兇犯案,不知為何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總覺得全身纏著繃帶無法確知對方真實的長相,這種詭異的造型好像會引發生理本能的恐懼感,你不知道面對的是匪徒還是恐怖分子。

    筆者與日本小朋友有著相同感受的是,倪匡筆下的透明人和全身纏著繃帶的怪人,兩者都讓人覺得童年陰影是真實存在的戰慄感,遇到怪人的時候千萬要躲開,否則很有可能登上隔天的社會新聞版面,成為下一個無辜的受害者。

    文字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者
    20210911 怪談就像是一種帶有傳染性的故事DNA它會延續下去

  • 怎麼跟陌生人開話題 在 約克在哪裡?Where is Yor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4 05:28:18
    有 264 人按讚

    #新冠疫情在巴西
    隨著輝瑞疫苗抵台,我在臉書看到有些人又批評起政府,其中也看到不少留言評論到:台灣一年來的防疫綜合表現,成績應該是世界倒數名次吧?
    我寫這篇,不是要大家別批評政府,而是想就這些日子在巴西生活聽到的故事,來描繪一個防疫表現真的倒數的國家,會是甚麼模樣。
    .
    (1)
    6 月或 7 月,疫情已經好轉一點了,我們還住在里約,搭上 Uber 與司機攀談,我記得那段回家車程,沿著 Flamengo 與 Botafogo 區的海岸線往南行,天光尚好。
    我們聊到疫情拖垮了經濟,這是這個時代最好上手的話題,雙方能一齊抱怨不已,而且常常,10 個有 8 個司機們會告訴我們說,就是因為疫情他才丟了工作、關了公司,整天跑車養家。
    .
    在靠近 Botafogo,糖麵包山與基督山之間那段最美的路,50 多歲的司機說出這句話:「我失去了 15 個朋友。」他說的極其平淡,我猜想他大概常常跟乘客聊到這一題,越說越無情了。
    「我自己得到新冠的時候,那天我下午就感到很不舒服,趕緊提早收工,開車進我家車庫、準備走進家門時,我真的覺得我要死掉了。我在家發燒了 3 天。」他沒有去醫院,除非真的要死掉了或是超有錢,去醫院在巴西不是個選項。再來就是換我們分享我們的染疫經驗,但怎麼說,我們都是幸運的,都還有工作、付得起房租、染疫時的症狀也沒太嚴重。
    .
    下車,走進家門後,我跟 Filipe 才互看著彼此,兩人有一樣的驚嘆:「你聽到他說他有 15 個朋友死掉嗎?15 個耶!」
    .
    (2)
    說到去醫院,這邊補充另一個得新冠送醫的故事,是我 6 月回巴西利亞拜訪巴西家人時,莎拉媽媽跟我們說的。
    .
    她叔叔在距離巴西利亞一小時外的小鎮 Formosa 當醫生,他所在的醫院,所有插管治療的病人都沒有救回來。
    不是因為新冠肺炎可怕,醫生們後來檢討發現,病人都是因為插管沒插好造成死亡的。送醫的病人太多,醫生跟護士忙到焦頭爛額,從未有插管經驗的護士或實習生也得上場動手。
    聽到這樣的故事,我們只能搖搖頭,默念:「Welcome to Brazil!」
    .
    也常常有很多到醫院回診或是因其他病症而住院的病人,跟新冠病患沒有分隔,在醫院被傳染新冠肺炎。幸運一點的能回家,不幸運的就連同原本的病症併發,跟人世道別。
    .
    (3)
    句點前再寫一個我們上週六才在聖保羅碰到的故事,走去附近麵包店吃早餐的路上,遇到一隻像是娃娃一樣可愛的狗,剛好牠到我們腳邊時也自動跑來撒嬌,我們就伸出手去摸摸牠,順道跟遛狗的老阿姨閒話幾句。
    阿姨年紀看似 60 歲以上了,她先是虧了這隻狗,說牠就是愛到處討拍,然後說到自己以前養過一隻狗活到 16 歲。「這隻是我兒子的狗,常常丟給我幫忙照顧。自從我老伴半年前過世後,我就一個人住,沒甚麼事,還得照顧這一隻。」
    儘管是玩笑地繼續虧這隻可愛的狗,但提到老伴時,她眼裡有好多悲傷。
    .
    巴西人很愛聊天,聊天的問答也很直接,不介意把家務事、傷心難過受苦的事說出來給一面之緣的陌生人聽;也是因為這樣,我們時不時就會聽到對方因為這場傳染病失去多少親人摯友,他們不知道已說出口了幾次、還會再說幾次,我們只是其中一次的傾聽對象,幫他們分擔一點點沉痛的重量。
    .
    疫情,儘管我說我們在巴西的生活很正常,巴西人仍是很歡樂地在出門,彷彿疫情不存在。
    但它其實是存在的,深深刻在每個人心裡。
    在我們的談笑風生裡,說的是死亡、是染病、是道別、是孤獨、是恐懼,一點也沒有少,只是我們懂得、且不得不去包裝,如此,才得以繼續過日子。
    .
    一個被疫情重擊的國家社會是甚麼樣子?
    是如果得以活著,聊天時就問對方,你被傳染過了嗎?你的症狀有哪些、有多嚴重?
    是不用問,對方就會親自吐出,因此失去了多少個親友,自己現今又是如何繼續活下去。
    是就算像我們如此幸運,好好生活著,但心底也會持續害怕還能不能這樣、以及擔心自己認識的那些親愛的人們能不能繼續幸運。
    甚至,是眾人不認為疫情會好轉、不認為疫情有結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