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怎麼走出寵物過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怎麼走出寵物過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怎麼走出寵物過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怎麼走出寵物過世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況⋯ 短短不到半年,我們家從三隻貓,到現在只剩下一隻貓(我懷裡的蝦米)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家貓貓Nicky已經過世3個禮拜了(我有夢到他快樂的去修行了唷,在綠綠的草地上⋯) 坦白說我們還是走不出來, 儘管他長壽又漂亮,幸福的結束這輩子。 但老實說他的離開,讓我們家出現了毀滅性的創傷,我們正在努力的面...

怎麼走出寵物過世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09:09:25

#村長廣播 #最後倒數 你曾經有過巨大的自責跟後悔的感覺嗎? 總覺得自己「如果當初多做一點什麼,不好的結果就不會發生了。」可能的狀況如下: . 1.如果當初我照顧好奶奶,他就不會走了 2.如果當初我跟他表白,我們就不會錯過了 3.如果當初我們可以好好溝通,就不會分手了 4.如果可以再努力一點,他就...

怎麼走出寵物過世 在 咩小妤 | Miemiefish ?手寫|正能量|咩式婚禮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5:32:58

我與紅紅的故事。 . 在所有的痛苦中, 讓人錯愕的不告而別,是我心中永遠過不去的痛。 不告而別像是老天硬生生奪走你最心愛的寶貝, 哪怕有機會再看一眼好好說聲再見,都不會這麼遺憾。 . . . 高中的時候就因為不告而別的感情,好幾年才走出來。 那種感覺太驚嚇,彷彿昨天正開始美好,今天已失去。 在長大的...

怎麼走出寵物過世 在 哈遠儀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1 12:40:20

【改變的起點】#邵庭  宅男女神邵庭成功變身網購公司社長,為寵物寶貝逐夢踏實,但她開朗笑容背後也曾歷經苦難。在演藝事業當紅之際,公司要求她隱瞞自己有 #妥瑞症,讓她陷入自我否定的痛苦情緒;更令她傻眼的是,極為信任的好友竟騙光她的千萬積蓄!好在這一切都沒能將勇敢的她擊垮。  邵庭從 #中視《#...

  • 怎麼走出寵物過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7 06:00:51
    有 1,239 人按讚

    近況⋯
    短短不到半年,我們家從三隻貓,到現在只剩下一隻貓(我懷裡的蝦米)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家貓貓Nicky已經過世3個禮拜了(我有夢到他快樂的去修行了唷,在綠綠的草地上⋯)
    坦白說我們還是走不出來,
    儘管他長壽又漂亮,幸福的結束這輩子。
    但老實說他的離開,讓我們家出現了毀滅性的創傷,我們正在努力的面對著。
    樂觀的我們,變得敏感而無助,
    這期間好多次充滿無力的爭執,幸好有彼此的愛和房子的羈絆,努力到現在。
    對於家人或寵物的過世是這樣的,我們仍然會正常生活、正常大笑;
    我們仍然與人互動、仍然走出戶外,但我們內心深處都知道我們遺失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但我們得努力維持正常。
    當剩下自己時,常常手機滑著滑著,或飯吃著吃著,眼淚就莫名掉下來了
    畢竟Nicky陪伴了SoBaD十九年;是他一半的人生,連最親近的我都不見得保證我一定能100%體會他的痛。
    但我明白他對SoBaD的意義,對我們家的意義。
    我好心疼;
    雖然仍然維持正常的工作機能,但我感受得到他的靈魂和情感暫時陪著Nicky升天了。
    他經常不自覺的莫名嘆氣,常常把蝦米叫成Nicky,或在沙發上—那個Nicky最常待的位置默默想念著他。
    我們都以為我們準備好了,沒想到這天來得那麼快。
    我很抱歉面對這一切,我應該要當最堅強的後盾,卻也常常忍不住一起脆弱。
    我怎麼能夠在這種時候一起倒下呢?
    但很感謝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給了很多關心和正能量,
    也很感謝Nicky最後的道路上,我深深感受到無論是曾經認識他或不認識他的人都很愛他~
    我真的幫他覺得很開心
    我訂了一幅Nicky的畫像,那位畫家說了段讓我很感動的話:「這漂亮的孩子一定去了很棒的地方,到那個地方一定也會像這世一樣可愛受人喜歡,希望兩位能早日變回以前這孩子所喜歡,且帶著笑容的模樣。」
    這不是一篇悲傷的文章,隨著時間我們一定會回到Nicky所喜歡的,開心的我們。

  • 怎麼走出寵物過世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2 10:58:49
    有 1,794 人按讚

    經過了昨天出版業、電商與獨立書店 1111 之亂後,還是要來認真推書,昨日不參戰除了為了冠廷的生日以外,做為一個每月固定將收入貢獻在書籍和電影票上、最在意效率和方便性的大量購書者而言,好像沒資格說些什麼,畢竟時間也是多數人的成本,79 折或 66 折倒成了其次,能在短的時間最快入手,能花最少的心力一次收齊所有想買的書,才是習慣選擇在哪裡消費最關鍵的因素。
     
    而這個月的新書,也是不少讓人一見傾心的,先來看正中間,日前介紹過設計質感與故事內容具佳的本月選書,法國作家皮耶勒梅特磅礡華麗的史詩級小說《天上再見》續集《#燃燒的玫瑰》。作者企圖以三部曲的篇幅,探究廿世紀前半的法國,如何在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後,喪失了往昔的輝煌與美德。背景設定在一戰結束後到二戰開戰前夕,希特勒崛起歐陸,法國人民陣線潰散瓦解為止。情節依舊圍繞在巴黎銀行巨擘佩瑞庫爾家族,描寫銀行家之女周旋在貪婪腐敗的官商巨賈間。書名引用作家路易阿拉貢的詩作〈丁香與玫瑰〉,哀嘆法蘭西竟在希特勒侵門踏戶後,醉生夢死,連續兩度投降敗退。對比瑪德蓮接連遭到背叛的愛情,作者筆下的銀行家之女毫不軟弱,寫出了大仲馬都未曾寫過如此精采的反派女性復仇者,大快人心。身為巴黎銀行家佩瑞庫爾家族唯一的繼承人,瑪德蓮從未想過會有這麼一天,高高在上的她竟會一貧如洗,淪落街頭,她以家族之名為誓,下定決心要拿回失去的一切,所有加諸在她身上的痛苦,終將會化為烈焰反撲到底。
     
    十一月同樣想列為選書的還有兩本,一是伊恩麥奎爾的海洋驚悚文學《#北海鯨夢》,不但重現極地冰寒中的殘暴腥血,以及英國十九世紀捕鯨業的沒落敗壞,全書劇情緊湊兇猛令人屏息,聲響氣味濃烈,文字語言既野蠻又詩意句句刺骨。敘述十九世紀中葉,鯨魚因濫殺銳減,用於燃料的鯨脂、作為馬甲澎裙撐架的鯨鬚,被煤氣和石油大量取代,導致英國捕鯨業日漸衰敗。船長伯朗利卻執迷不悟,堅信傳統捕鯨法,認定向北航行必能找到鯨魚聚集地,夢想滿載而歸大賺一筆,因而籌組三桅帆船「志願者」號,領各自懷著不同目的四十多人出海。就在「志願者」號駛入北極海域,進行獵殺、剝皮、取脂,大豐收時,發生了一起駭人姦殺案。其中一名船員醫官森姆納檢驗屍體追查真相,嫌犯謊言祭出,大小陰謀暗潮洶湧,與血脂、海水和冰的腥臭交雜瀰漫空氣之中,整艘船猶如被監禁在一場災難裡,有誰能活過這個寒冬,他們又將何去何從?
     
    二是期待已久的麥田「幡」書系之九,也是十九世紀末日本最暢銷國民小說:尾崎紅葉《#金色夜叉》。問世以來 120 年,25 度改編電影、8 度改編電視劇,小說情節高潮迭起,描繪日本社會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功利主義掛帥、嫌貧愛富社會的眾生相,以江戶文學為本,借鑑西方小說技法,寫實反映金權主義社會,不但為一本融合文學與娛樂的雅俗共賞之作,也管窺當時日本女性所受的種種社會規範其困境,更是當代必讀的性別反思文本。故事敘述貫一與阿宮是自小互許終身的青梅竹馬,愛情終究敵不過鑽石的誘惑,富商唯繼對美麗的阿宮展開熱烈追求,隨著阿宮的動搖,貫一的世界也一點一點崩塌,於月光朦朧的熱海沙灘上,貫一對阿宮悲憤告白後,消失在黑暗之中。兩人再次重逢時,一個過著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卻從未感到快樂,另一個對人生絕望,做起過去唾棄的高利貸生意,陷入追逐金錢的深淵。
     
    再者,相當感興趣的小說還有,2018 年獲獎無數的 Sigrid Nunez《#摯友》,寫一名教導寫作的文學老師毫無預警獲知:好友過世了,他是長年陪伴她的摯友與導師,即便對方數十年歷經紛擾複雜的婚姻及親密關係,兩人親近且深刻的友誼仍持續不斷。因此追思會後對方三號妻子的來電請託 ── 照顧摯友遺留下的大丹狗阿波羅,目測體重超過 80 公斤。在哀悼與自我修復的艱難處境中,她的悲傷因阿波羅而變得更加濃稠,她發現阿波羅不能明白主人突如其來的離去,並因之深深受創,嘗試以牠特有的緘默,木然承受這些變化。想像與理解這頭巨犬的傷痛,讓她寧願違反禁養寵物規則,冒著被逐出租屋處的風險,也要繼續與阿波羅相伴,陷溺於失落傷痛的他們,竟然漸漸成為彼此的救贖。另一本 Maggie Gee 的《#在曼哈頓遇見吳爾芙》帶著些許奇幻色彩,現代作家安潔拉蘭姆只是想調閱維吉妮亞.吳爾芙的手稿,卻不經意將維吉妮亞從陰間喚回,當渾身泥污的女作家赫然出現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書架間,立刻遭到驅逐,安潔拉趕上去營救。安潔拉陪著維吉妮亞在酒店買醉、到美術館尋訪舊友的畫作、哄騙珍本書交易商買下稀有的簽名初版書。維吉妮亞發現大型連鎖書店歇業,印刷世界被螢幕取代,頗受震撼,但走訪雅致的獨立書店後,她的失落感得到補償。她跟安潔拉飛往伊斯坦堡,重溫年輕時的舊夢、吸引新戀人,最後在一場國際研討會成為注目焦點,研討會的主題正是:維吉妮亞吳爾芙。
     
    因應今年威尼斯金獅獎得主《游牧人生》即將在金馬放映,唯一一本非近期新書的《#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也在這批書單中,敘述的是一個發人省思的故事,跟美國經濟體的腹黑面有關,它暗示不安定的未來可能正在前方等候多數的人,但同時也歌頌這群大膽放棄世俗的根,不曾放棄希望的美國人罕見的適應力和創造力。此書記錄一群原本應從勞動市場上退役,卻不堪金融海嘯衝擊的中老年美國人,選擇減掉最大筆的支出:房租與房貸,住進車裡,形成人數正不斷增加的「露營車打工族」。作者開著她的二手休旅車「海倫」,一路追隨受訪者,包括一生努力工作、獨自拉拔孩子長大的單親媽媽:琳達梅依,由此輻射出一個橫跨全美的游牧社群 ── 他們原本是教授、軟體工程師、大學行政人員、退役軍官,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身陷一個又一個低薪、高工時與高風險,卻標榜自己是露營兼賺錢、勞動顧筋骨的季節性工作中。
     
    也謝謝突破出版社從香港寄來的《#幻愛》電影小說,今年無論故事、鏡頭與呈現方式都非常喜歡的華語片值得更深入理解。還有兩本一套,日前舉辦過贈書活動的《#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 & 影像邏輯》與《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為》,為台灣首度譯自德文的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依時間集結,分成三部曲《情感創作》、《影像邏輯》及《觀看的行為》,從影評人到導演,一窺他如何思考影像,見證創作歷程,並集結其歷年來刊登於報章雜誌上的電影書寫、演講稿和訪談紀錄。
     
    同樣描繪女性的故事,丹麥作家 Leonora Christina Skov 暢銷自傳小說《#有一種母愛不存在》,身為無法成為母親想要的那個女兒,自幼得不到母愛,時常將母親惹哭,母女關係漸漸成為死結,搬至哥本哈根後依然無法為母女關係增添美感,反而在母親被診斷出乳腺癌時,兩人化膿多時的關係潰爛見骨 ── 因為母親直指她的出櫃,就是致使自己罹癌的主要原因。直到母親過世後,她才驚覺自己仍渴望母愛與認同,遂以文字梳理兩人錯綜複雜的關係,探究母女之間的相愛相殺;在寫盡這一切壓迫、嫉妒、束縛和否定之後,她終於確定,有一種母愛並不存在。川村元氣的新書《#百花》封面很美,敘述一日暮色將至,遍尋不著母親的葛西泉不禁著急起來,好不容易終於在微弱路燈下發現了百合子,泉不知道母親究竟發生什麼事,只察覺她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買東西忘了付錢、一直重複購買相同的物品、食物放到發霉、流理台堆滿了垃圾,直到百合子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某個深夜,泉突然接到百合子的電話,聽著另一頭興奮又激動的聲音,泉覺得母親似乎要去一個遙遠的地方,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就像他試圖塵封,一直當作不曾存在的「那一年」一樣,生命如花,將在不知不覺中枯萎褪色,然而愛,卻在漫長的記憶裡,恆常綻放。
     
    以及相當喜歡此本前幾天分享過的圖文書《#房東阿嬤與我》,是 39 歲單身搞笑藝人矢部太郎與 87 歲優雅房東阿嬤的生活日常,兩段人生因此產生了跨世代的交集,九年前矢部太郎遭逢低潮時期,他租下東京一處老宅的二樓,因此展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際遇,說不可思議其實也不過兩個獨居之人閒暇時一起用膳、喝喝培茶、逛逛伊勢丹百貨,彼此看顧,彼此問候,分享兩個世代、兩種年齡層望向過去與未來的迥異視野,卻在無意間改變兩人的人生,也於繪製成簡單生動的漫畫後感動了無數日本讀者。還有伊坂幸太郎的《#鯨頭鸛之王》,一部一部讀了心情舒暢的作品,寫實又單純的娛樂作品,三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因一場夢而產生了特殊的羈絆,夢中有一隻鳥,總是一臉不爽地發號施令,每當出任務打敗怪獸,醒來後現實的難關也會迎刃而解,然而此次現實世界有人遭到襲擊,新型流感大肆蔓延,身邊的家人朋友沒能倖免,面對這場全國性的災難,三人能否再次平安度過?
     
    不能忽視的還有重量級傳記《#卡提耶布列松:二十世紀的眼睛》,他和他的徠卡相機,影響了二十世紀看見世界的方式。對人類而言,二十世紀是個動盪的年代,與二十世紀各種人類悲喜劇一同發生的,是一個影像閱讀的時代誕生了。由於攝影技術進步,底片相機變得輕巧而方便攜帶,於是從二十世紀初期起,攝影師開始帶著相機遊走四方,走入歷史現場,將重大時刻的照片印刷在報紙和雜誌上廣為傳播。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們透過現場影像認識世界,被影像牽動喜怒哀樂。而為這影像時代奠基的關鍵人物之一,即是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卡提耶布列松。本書呈現布列松精彩傳奇的人生。他與歐洲現代藝術圈、知識圈互動非常密切,我們透過他的攝影作品與回憶,看到人。他也經常走出小圈子,前往世界各地,目睹並親歷二十世紀重大的歷史時刻,。讀完本書,會看到這是一個獨特的創造性靈魂,在變動不羈的世界之中,不斷鍛鍊著專注力與人文之眼,他所留下的影像,總是呈現著人性,永遠影響了我們看見世界的方式。
     
    最後是兩本華文作品,賀景濱《#我們幹過的蠢事》講述在將臨的世界,你可以見到任何人,但他可能已經死了。上酒吧看足球賽,球員們帶頭盔用演算法踢球。餐廳吃德國豬腳,豬會向你介紹自己的一生。不需要愛情,因為有完美情人App。不需要寫作,因為有故事大綱演算法。去到任何異地,你的喜好都在資訊網的掌控下。你甚至不知道你遇到的,是人還是人造人,或外星人,在那個世界,沒有大型戰爭,只有日常生活不斷冒出的陰謀,黑社會也是數位黑幫;進入數位資訊時代,我們該如何重新定義「人」的主體性?人工智慧崛起後,我們又要怎麼看待心智?本書展現小說家對人類與宇宙的終極關懷,是臺灣在政治、科幻與後人類小說的頂尖之作。
     
    前時尚雜誌主編、馬華作家范俊奇第一本個人作品《#鏤空與浮雕》,在風流人物「鏤空」的流離歲月裡,「浮雕」出人世的眉眼與鋼索,書寫三十位藝文界名人,包括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梅艷芳、張震、金城武、李安、王家衛、梵谷、芙烈達卡蘿、亞歷山大麥昆、山本耀司、安迪沃荷等人,將他們斑斕過的人生、經歷過的大悲大喜與小情小愛,重新剪開、放大、修補與圓滿,范俊奇透過文字借一塊他人人生的風景,和另一個自己相遇。

  • 怎麼走出寵物過世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9 21:00:25
    有 993 人按讚

    你曾經有過巨大的自責跟後悔的感覺嗎?
    總覺得自己「如果當初多做一點什麼,不好的結果就不會發生了。」可能的狀況如下:
    .
    1.如果當初我照顧好奶奶,他就不會走了
    2.如果當初我跟他表白,我們就不會錯過了
    3.如果當初我們可以好好溝通,就不會分手了
    4.如果可以再努力一點,他就會跟我在一起了
    5.如果不要那麼快放棄,結果或許就會不一樣
    .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不論是在親情、感情、家人、朋友、甚至是對自我成長和生涯的路途當中,後悔自己沒做什麼事情,所以才導致今天的結果,那麼這裡想要提供給你一個不同的切入點
    .
    有些時候你的過度自責跟後悔,是來自於自己的「自戀」。等等,先不要生氣,這裡的自戀並不是你想像的那種不好的自戀,而是指「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而把別人的責任也拉到自己身上來扛。」換句話說,這樣的自戀是一種「人太好」,透過「再多做一點什麼」來找回關係當中的控制感。
    .
    有時候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例如美人魚,犧牲了一切就為了跟那個她所解救的王子在一起,甚至在故事的最後她還不願意殺死王子來換回自己的生命⋯⋯
    .
    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傻妹呢?
    .
    由於這幾天我非常認真唸書(自己說),所以有一個不一樣的想法。 #美人魚情結 其實也是她「父親情結」與「母親情結」的一種展現,只是她把對父母的糾結,投射到喜歡的人,也就是王子身上。王子表面上看起來算是個渣男,但從某個角度來看,只不過是她投射的「容器」而已。
    .
    首先解釋一下父親情結。
    記得美人魚有一個很嚴厲的父親嗎?規定她15歲之前不可以上海面去看人類,如果你長期被一個這樣的父親給控制,你心中可能會出現一個叛逆的聲音:憑什麼?
    .
    所以你會有一種想要挑戰、改變命運的動力,把父親的影子投射到之後的愛人身上,試圖把父親掌控你的權力搶回來*。
    .
    於是劇情就會變成這樣——我要愛一個不可能愛我的人,透過我的各種「主角威能」,扭轉這個局勢,藉由這種方式,讓權力回到我的手上。換句話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困住美人魚公主的,是她那個心裡不曾消失的父親。
    .
    再來解釋一下母親情結。
    在故事裡面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美人魚的祖母,另外一個是深海女巫烏蘇拉。美人魚並沒有一個真正撫育她、照顧她長大的母親(或者是雖然有但是戲份很少),一路以來都是她的父親在掌控她的一切(在迪士尼的故事裡面,父親還派賽巴斯汀,那隻不知道是龍蝦還是螃蟹的動物去監視她,但不論是哪一種動物我都很好奇,這個顏色應該是煮熟了⋯⋯)。
    .
    或許在她的世界裡,要嘛就是全然的溫暖關懷,要嘛就是全然的黑暗等價交換,分別對應到前面提到的兩個母親,祖母和深海女巫。換句話說,沒有中間值的愛。
    .
    「沒有中間值」是許多邊緣性人格違常(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常見的現象,要嘛全部給我,要嘛就全部都不要。要嘛就愛我,不愛我的話就殺了你(或者是傷害我自己)。所以如果美人魚沒有走出她的母親情結,那蠻有可能她就會聽從女巫的指示,拿王子的血液來交換她的生命——但如果這樣做的話,她並沒有真正的成長、也沒有踏上自性化的旅程——因為,女巫的指示其實也是一種等價交換,然而真正的愛情,是無法用這種方式來衡量跟交換的。
    .
    那該怎麼辦呢?如果是故事一開始的美人魚,還想要藉由自己「做點什麼」來努力扭轉局勢的話(犧牲自己,或者是努力跳舞來引起王子注意),那蠻有可能她就會直接衝上去跟鄰國的公主打一架,或者是比手劃腳說「人是我救的,你想怎樣!」(因為她失去聲音沒辦法講話),但是美人魚並沒有做這些事情,她只是靜靜的等待天亮之後的第一曙光,照在自己身上,然後讓 鄧紫棋來接她(全都是泡沫~~)。
    .
    以前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會覺得美人魚很傻,但是在這系列的課程裡我想告訴你,美人魚比你想像的還要「聰明」,她用某種死亡,來轉化過往的父親跟母親情結——她不再是想要掌控一切的人、不再責怪自己是不是什麼沒做所以才有這樣的下場、不再用善惡二分的方法,去理解鄰國的公主和王子,而是用順其自然的方式,靜觀接下來的變化。
    .
    換句話說,有時候什麼都不做地放手,
    反而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
    .
    (想一想,如果美人魚透過各種方法讓王子最後跟她在一起,她會幸福嗎?)
    .
    如果你還困在某一個人身邊,不確定到底要不要再做點什麼,那麼就停止自己的努力吧,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
    .
    如果你還在後悔當初因為沒有做什麼,所以才「讓」自己的親人過世、寵物離開,那麼也停止吧,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在天上的祂們會希望你活得好好的。
    .
    如果你不管怎麼做都沒有辦法達到父母的期待,那麼就停止努力吧!因為他們的期待就像是一台跑步機,你是永遠不可能抵達他們所想要到的那個終點的。追求他們的認同,就會是你一輩子痛苦的源頭。
    .
    到頭來你會發現,所有的自責跟後悔,都是為了想要從這個偌大的不確定的生活當中找回一點控制感,但有些時候允許你的人生失控,才能夠讓故事往下一章推進。
    .
    Again,
    有時候什麼都不做地放手,
    反而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
    把對方的生命責任還給對方,
    也把自己的情緒責任找回來。
    ——
    *相關的理論論述可以看 Murray Stein 《英雄之旅》、《轉化之旅》與《中年之旅》系列叢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