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怎麼引導寶寶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怎麼引導寶寶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怎麼引導寶寶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怎麼引導寶寶坐產品中有16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大V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翻到好亮小時候的影片,常常有人問我要怎麼讓手足感情好?我想彼此難免吵鬧,但好亮是深愛彼此的。 我認為替老二在老大心中埋下值得守護的種子非常重要啊!來複習手足相處吧。 #笑咪咪療癒短片 弟弟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跟我撒嬌,而是爬到床上叫姊姊起床❤️ 昨天聊到 #做便當是為了累積我與亮亮美好的微小時...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宜蘭五結 #一秒到日本 #小孩放電一日遊 人夫謙:如果可以出國,最想去哪一國? 茜:當然是日本,我要去實現跟女兒穿和服遊京都的夢想啊 以前以為稀鬆平常的是,居然變得遙不可及😭,但我真的好想好想去日本,覺得那的氛圍與步調,讓人很放鬆,又能拍很多美照。 既然現在去不了日本,我也不想一直等下去又...

怎麼引導寶寶坐 在 Lovely Chef 小廚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23:50:18

文末附上 @minikin.tw 折扣碼 大家的寶貝是什麼時候開始愛上閱讀的呢? 我們家兩位都是從寶寶時期開始 三四個月看圖卡、大約五六個月會坐一起共讀 棠棠更是從嫩嬰就邊親餵邊陪著我一起跟哥哥讀繪本 從少少幾頁的硬頁書,到現在的多字類型 從五分鐘都坐不住,到現在一本接一本的看 透過大量繪本探索世界...

怎麼引導寶寶坐 在 Ariel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07:40

離地三萬英尺的嬰 要一打一帶一個剛滿6m的小嬰兒 又是疫情期間搭長途飛機 為了不手忙腳亂 縝密規劃是必須的 ✈︎訂機票 因為不知道疫情期間會怎麼安排座位 票務人員也不能保證能夠跟人保持安全距離 畢竟在疫情期間有聽過機位滿位 也有聽過一人一排 為了確保能讓嬰兒遠離人群 爸爸幫我們訂了商務艙 好死不...

怎麼引導寶寶坐 在 山姆先生這一家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4:49:30

你丟我撿與擦口水的…#日常 回顧4M-10M不是在擦口水,就是在撿玩具的路上,遇到橘子口水大爆發+塞東西到嘴巴+跟爸媽玩你丟我撿😰,無法好好吃飯的抓狂日常。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幫大家物色安全又適合的啟蒙玩具渡過這段時期,第一款超推薦"小蘋果"🍎,有三條軟矽膠繩可以綁玩具/水杯/固齒器,將底部吸盤...

  • 怎麼引導寶寶坐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23:20:23
    有 270 人按讚

    今天翻到好亮小時候的影片,常常有人問我要怎麼讓手足感情好?我想彼此難免吵鬧,但好亮是深愛彼此的。
    我認為替老二在老大心中埋下值得守護的種子非常重要啊!來複習手足相處吧。

    #笑咪咪療癒短片 弟弟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跟我撒嬌,而是爬到床上叫姊姊起床❤️

    昨天聊到 #做便當是為了累積我與亮亮美好的微小時刻,今天就來複習累積雙寶的美好時刻吧!

    對我而言,什麼都不做的順其自然是相當不負責的事,比你買樂透成功機率更低啊~

    【手足情深。沒有那麼順其自然】亮亮是弟弟控,目前來看跟弟弟相處良好~蠻多人問過我怎麼引導大寶接受二寶的加入,來分享一點想法。

    無論是教養或是手足情感培養我都覺得不該順其自然,說長大/以後就會好了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如果能從小做好為什麼要等以後?
    我認為成人不能強迫孩子一定要做什麼,但可以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路。

    網路上常看到「要不要替大寶生一個伴」的文章,有些人會勸退說也有手足打死不相往來的狀況。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有手足是非常好的,我很高興在這個世界上有妹妹相伴。

    🔸不過從小大人就告訴我因為我是姐姐所以我要讓妹妹xxxx,讓小小的我很不開心,對於妹妹抱持著又愛又恨的心情,成長過程中也做過欺負妹妹的事,直到出社會後才對妹妹很好。

    從我驗到兩條線開始就不停的把寶寶放在亮亮的生活。我們共讀手足繪本,陪我去每次產檢看著寶寶長大,一起上課到生產前兩天,弟弟出生的第一刻也沒有錯過,選擇大寶親善的月子中心~預備好讓你習慣有弟弟的生活,盡可能不要剝奪改變你以前的生活。

    我相信 #感情是需要被培養的,需要透過無數多個「微小時刻」累積而成。
    無論是愛情友情甚至是大家說會內建的母愛都不會憑空發生。

    像我第一眼看到亮亮時只覺得「原來這就是我的孩子啊」完全沒有噴發母愛感,隨著照顧看他開始對我有正向回饋(ex笑)才無可自拔愛上他。

    🌟我刻意的替弟弟跟亮亮創造更多美好時刻,來強化亮亮喜歡他的心情。
    像是,在幫忙剝玉米筍時弟弟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我會說「弟弟好像在說亮亮姐姐玉米筍剝的好厲害喔~好想要長大跟姐姐一起剝」

    坐車弟弟哭哭的時候,我會告訴你「亮亮小時候坐車車也會哭喔,可是你一直練習一直練習~現在都可以從台北坐車車到高雄找奶奶不哭哭了對不對!弟弟也想要趕快跟姐姐一樣」

    帶亮亮上課的時候也會洗腦他「弟弟覺得姐姐的生活好有趣喔,可以唱唱歌跳跳舞,還可以吃好多東西到處玩玩呢!弟弟好想要趕快長大跟姐姐一起玩」

    在照顧弟弟時也會讓亮亮幫忙。
    接近餵奶時間哭哭了「亮亮請幫媽咪去看一下弟弟怎麼了」『弟弟餓餓哭哭』
    「答對了,亮亮一定是很貼心才知道弟弟餓了喔」
    換尿布的時候「亮亮幫媽咪看看弟弟要換布布了嗎」『弟弟大包了要換布布』
    「謝謝亮亮姐姐注意到了,一定是很愛弟弟才能這麼細心」

    雖然我盡可能以亮亮作息為主,下午那餐奶還是卡到亮亮清醒時間。
    親餵時我會請亮亮拿書或是玩具上床一起玩,或是趁這時間陪他看15分鐘日文巧虎/寰宇迪士尼(一天最多一次)

    📍有時候亮亮會說不要媽咪餵弟弟,我會問他「為什麼弟弟要喝媽咪的捏捏呢?」『因為他太小了』
    「弟弟陪亮亮上課唱歌跳舞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在外面等姐姐」『有~』
    「那亮亮告訴媽咪,現在媽咪在餵弟弟亮亮要怎麼辦呢?」『亮亮要啾幫啾幫(排隊的日文)』

    🔸洗腦到現在,我只要說「弟弟現在xxxx,為什麼呢?」亮亮就會說『因為他太小了!弟弟趕快長大就會跟亮亮姐接一樣很棒』

    就算有時候亮亮仍然堅持要以他的需求為主,我會請他等我一分鐘告段落(孩子沒時間觀念要用計時器)通常陪一下下他就會說『弟弟哇哇哇~』
    「為什麼弟弟哭哭了呢?」『弟弟餓餓了!』
    「弟弟餓餓怎麼辦?」『弟弟太小了要喝媽咪捏捏~』
    「一起去照顧他吧」『一起!』

    親愛的亮亮跟好好,我會努力製造屬於你們的微小時刻,無論是好的壞的(研究指出好跟壞是5:1才能有正面反饋)讓你們一起走過。
    倘若有天我們不在身邊了,願你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能「一起」的人支持你。

    #我們會替喜歡的人安排驚喜設計約會_那麼為什麼不設計好讓大寶更愛二寶一點😆
    #好亮育兒日誌

  • 怎麼引導寶寶坐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9 12:40:45
    有 8 人按讚

    #孩子吵著要看手機電視影片怎麼辦?
    #如何與孩子建立使用3C的規範原則?
    #給孩子最棒的品格禮物是自律及情緒管理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

    如何因應孩子,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不能看電視、或者是要結束看電視、看影片,也是家長們也想了解的教養問題

    當寧寧老師對蜜亞醬說:「醬醬,把iPad收起來囉」,蜜亞醬對我說了一聲「好」,就自己把iPad蓋起來,轉身找其他樂子。過去寧寧老師也遇過,要結束3C影片時,蜜亞醬的各種哭鬧,簡直就是親子的3C戰場~但透過正向同理心教養,以及情緒教養,與孩子一起學習合作、自律和情緒管理~

    我之前看到吳鳳一篇關於「給或不給孩子看手機」的文章,覺得深有同感。
    文章連結,請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photos/a.10151264031726961/10156771129441961/?type=3&theater

    在生活中出門在外,很常看到許多幼小的孩子坐在推車上、椅子上,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台台的手機,播放著YouTube上面的卡通,每次看到,心裡面總有一種莫名的惆悵感,孩子們在看影片時的眼神,都是無神的(也可能是累了,哈)。我並不是要指責家長給孩子3C 產品,因為剛好這個世代,3C 產品成為我們生活的必備用品,手機平板電視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個世代出生的孩子,3C 產品就是他們的生活,無可避免。

    然而,孩子接觸3C 產品,也絕對有賴於家長的覺察。覺察嬰幼兒接觸及使用3C 產品的影響,而願意在降低影響之下,一起來跟孩子學習,如何不依賴3C 產品,讓3C 產品成為孩子無聊時、哭鬧時、吃飯時的「必備良品」。

    這是「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所寫的文章。已經有非常多研究,發現嬰幼兒接觸3C 產品對身心理發展的影響,給大家參考
    育兒知識:兩歲以前用 3C 產品,會傷害孩子腦部發展
    http://twkid.com/p/2297

    在蜜亞醬2歲以前,我是完全沒有給她看3C 的。慶幸我正好有一堆來自寶寶手語、寶寶瑜伽、遊戲的點子,還有繪本、玩具、唱歌,在孩子無聊、哭鬧時,總能派上用場,而減少我窮突末路必須拿3C 產品出來哄孩子。在蜜亞醬快2歲之後,我開始開放,選擇有幫助的3C影片,與孩子一起學習~

    而面對3C ,我們真的要「堅持不給」嗎?

    我來跟大家分享「如何與孩子建立使用3C 產品的規則」?

    在跟孩子建立規範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自律、自覺能力,以及「情緒管理」的能力。

    我在這篇跟大家分享過,自律跟情緒管理,都是家長需要陪伴孩子培養的能力
    「給孩子最棒的品格禮物:【自律及情緒管理】」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9811144760233/?d=n

    一開始在規範孩子接觸3C 產品的時候,像是不能看影片、或者要結束關閉影片時,一定會遇到「逆子」上演,而我們當下也可能會生氣、不爽、惱怒。是的,不只有孩子會演,大人的內在小劇場也是很精彩。然而,遇到孩子哭鬧時,先不要跟孩子對立,而是 #溫和而堅定 持續與孩子建立正面的溝通,讓孩子跟我們合作。

    家長的態度,尤為重要,在建立孩子使用3C 產品的內在自律及外在行為規範時,我們要有耐心、同理心,以及 溫和而堅定 。

    🔖首先,我會跟孩子討論「接觸3C 產品」(大多是用看手機的例子)可能的負面影響是什麼,譬如,眼睛會壞掉、會近視、會失去許多美好的時刻、跟媽咪一起玩的時間減少、投入喜歡事物的時間減少....等。先給孩子正確的認知觀念,同時一起建立行為規範。

    我在給手機、給孩子看卡通影片之前,會先 #溫和而堅定 地與孩子溝通:

    ▶️告知孩子可以看手機/電視的原因,譬如,之前約定過、今天是一週一次的影片時間

    ▶️看多久,時間多長。蜜亞醬還小的時候,我是教她看時鐘的長針,從哪個數字走到哪個數字,就要關手機/電視。從蜜亞醬2歲之後開始,我們從10分鐘,延長到30分鐘,都是看當下最適合多久,來跟孩子告知。而我們每一次選擇的手機/電視影片,最好是跟規定的時間差不多,才不會在孩子看的最高興的時候被嘎然而止,突然被中斷的興致,孩子就容易發脾氣,但如果影片結束,也跟著結束關掉手機/電視,孩子的心也會一起往下放,我們在引導結束時,也比較容易

    ▶️在收起手機/電視的「前5-10分鐘」,開始預告要收手機了。通常也會擬人化手機的方式來告知,「手機要睡覺嘍」、「手機要休息嘍」「手機要去洗澡嘍」、「手機的爸爸媽媽來接他嘍」,接著溫柔提醒孩子「你也要休息嘍」、「你也要洗澡嘍」,「眼睛也要休息嘍」。因為發展特徵,孩子會認為萬物都有靈性,這樣引導可以幫助孩子在同理心之下,比較願意配合

    ▶️時間到的時候,告知孩子要結束了,就關掉手機/電視

    一開始,幼小的寶寶或孩子,大多會無法接受而哭鬧。此時正好是一起學習情緒管理的好時機。

    當孩子哭鬧時,我們當下就溫柔、溫柔,保持堅定的態度與信念。

    面對孩子的情緒風暴,我們可以:

    ✅同理孩子的感受
    ✅陪伴孩子度過情緒風暴
    ✅告知孩子結束使用3C的原則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這個情緒管理的練習過程,也會重複重演好幾次,直到孩子願意開始合作,以及情緒管理能力提升。

    蜜亞醬是快兩歲,才開始有手機卡通可以看,遇到孩子哭鬧吵著要,我就溫和而堅定地,以我上面分享的方式,陪她一起練習。幾次之後,蜜亞醬就明白該怎麼做。偶爾給她看電視、看手機影片,時間到了,她會自己關起來。

    也有家長會遇到,叫幼小的孩子出現不願意還手機的時候,怎麼辦?

    ⚠️我們盡量先不要跟孩子搶手機,而是溫和而堅定地再次告知。同時,輕輕抓住孩子的手臂,避免孩子甩、丟,當我們輕輕抓著孩子的手臂時,他們手部的力氣會降低,再從他們手上拿走手機。

    🔖若孩子需要安撫,我們就好好地安撫孩子。若需要,也可以跟孩子討論,什麼時候還可以在看?時間多久?可以什麼孩子喜歡的卡通?來給孩子一個期待,轉移注意力。

    平常,我也會跟孩子討論卡通內容,並將卡通的人物應用到生活中,當需要的時候,這些孩子在意、喜歡、崇拜的卡通人物,會成為我們教養上的好幫手。

    !!當孩子能夠開始做到遵守規範時,記得要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

    肯定與鼓勵孩子「願意」、「進步」和」「努力」的地方,絕對能累進孩子願意進步的內在動機,下一次遇到新的學習機會,孩子也會更加願意。

    上面我提到的吳鳳,在他自己的文章中,所採取的是原則是「全然不給」。我個人認為,若要給,也要給的有彈性、智慧、有方法。凡事過猶不及,在提供3C的過程中,家長堅定執行自己的原則,用心陪孩子一起來練習親子之間的溝通,與規範的遵守。3C所提供的娛樂和教育,我們若是應用得當,對孩子的學習成長也會有幫助。

    ⚠️大人的身教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當我們不要孩子看手機時,也要留意我們自身的內外在是否一致。跟孩子在一起時,盡可能地專注陪伴。不要讓3C變成孩子學習與娛樂的全部,家長的高品質及用心陪伴,對孩子來說,一定是比給3C還要更值得投資的禮物。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自律能力培養 #同理心教養 #如何因應嬰幼兒看手機影片 #嬰幼兒哭鬧怎麼辦

    ✅手足爭搶,該怎麼辦?寧寧老師以正向和同理心教養,提出對應的教養方向,我們除了教借用的孩子「等待」和「借」,也要能夠同理「被借的孩子」的心境~來看看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的教養分享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1054573474950664/?d=n
    ✅幼兒生氣時會丟東西、尖叫、打人怎麼辦?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1043462186061793/?d=

    圖片來源/網路Pixabay

  • 怎麼引導寶寶坐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15:17:43
    有 18 人按讚

    不是所有寶寶,都能夠順利沒有問題的跨越戒尿布到小馬桶的,父母最重要的還是要細膩了解寶貝的內心,陪伴寶貝一起度過學習中所遇到的情緒波動和障礙

    #寶貝拒絕在家之外的地方上廁所
    #寶貝穿尿布大便不坐馬桶怎麼辦?
    #了解孩子問題同理孩子需求
    #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媽咪們諮詢寶貝的 #如廁問題

    👉【2.5歲的 #孩子在學校都不上廁所大便怎麼辦?我擔心孩子這樣憋會容易便秘】

    👉【已經4歲多的孩子, #大便還是都要穿著尿布,大在尿布裡,不願意去做馬桶,怎麼辦?】

    #嬰幼兒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他們內在的需求,這是我常跟來上課的家長提醒的。

    📍孩子不願意做小馬桶,我們可以先來了解,寶貝不做馬桶的原因,細心地、願意去理解孩子的背後的想法與內在的感受。

    ▶️2.5歲的孩子在學校都不上廁所?在學校不願意做小馬桶大便,只願意憋著回到家才大便。

    要了解孩子的問題,可以從三個方向來了解

    1️⃣孩子本身的個性、感受、想法
    2️⃣孩子的環境
    3️⃣孩子經歷過的經驗

    從跟媽媽的言談中得知,孩子是比較內向、敏感的。據媽咪所知,學校廁所裡的小馬桶,彼此沒有間隔。

    👍媽媽曾問過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做學校的小馬桶?當時孩子回,因為我會怕。媽咪問怕什麼呢?孩子說:「怕被別人看到」。

    每一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面對自己「私密」的如廁行為,也會有他們想要保護的。就和蜜亞醬一樣,若是上廁所,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包括隱私、不被打擾、不被催促...等壓力,她也寧可憋著,而不上廁所。

    📍這裡面,孩子感受到的內外在「安全感」是決定他要不要在學校上廁所的關鍵。

    我們會擔心,孩子憋著,可能造成身體上的負擔和傷害。的確,要引導孩子適當地舒緩生理需求,非常重要。

    然而,在此之前,先關注孩子面對隱私的感受,如廁與我們的「羞恥感」以及「生理舒緩的快感」有關,這些感受都非常私密。尤其如廁時,需脫掉內褲、褲子,身體部位會暴露在衣服外面。因此,身體隱私更需要有保障。我認為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有「隱私保護」的需求,以及保護隱私的「羞恥感」。

    所以,當幼兒園的馬桶沒有遮蔽,給孩子一個相對安全感的保護性時,孩子就會抗拒在學校上廁所。

    👧🏻蜜亞醬曾經跟我說,在學校上廁所,老師不會給小朋友鎖門,有時候當廁所有人在上廁所時,小朋友會打開廁所門,蜜亞醬非常不喜歡這樣。她跟我說,這樣就不想在學校上廁所。跟我說的時候,還有點生氣。

    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隱私的本能,幼兒也有。

    所以,我建議媽咪,理解孩子的需求,尤其個性內向細膩的孩子,是要想保護自己的隱私。我們先接納孩子的抗拒,尊重孩子在面對學校廁所沒有間隔而不想上。孩子的行為反應也是非常好的訊息,告訴我們,孩子此時已經有保護自己隱私的觀念了。

    我們在看到行為狀況之後,去釐清背後的原因,用適當的方式來跟孩子一起面對解決。

    我們無法改變學校環境,若學校真的每一個小馬桶都一樣沒有間隔。或許孩子若願意,可以跟老師溝通,請老師帶孩子上教職員的廁所,有門的話能夠保護隱私,孩子也許會比較願意。

    📍雖然孩子不願意在學校上廁所,但回家是願意的,就先回家再上。平常也可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幫助孩子消化,減少便秘。

    蜜亞醬2.5-3歲時,在學校都不大便,每次去接她,我們會先去吃飯,她在我身邊較有安全感,就會直接大在尿布中,有好陣子,我就這樣吃飯前先帶她去廁所清理,再好好吃飯。

    ▶️已經4歲多的孩子,大便還是都大在尿布裡,不願意去做馬桶,怎麼辦?

    這可能是2、3歲的幼兒經常見的,蜜亞醬也是如此呢~

    據媽媽說,用各種方法,也用獎勵,引導孩子去馬桶大便,孩子都不願意。

    若不願意,就先不勉強,而是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寧可大在尿布中,也不去做馬桶呢?

    我們要先去理解孩子拒絕做馬桶大便的原因,不要著急、強迫孩子,以免讓孩子更加抗拒。

    而拒絕坐馬桶的孩子可能是:

    ✅害怕坐在馬桶上。

    多數孩子會擔心掉下去、覺得馬桶的洞很深,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或者在看到沖水的水流及聲音時,會因為未知而害怕,像蜜亞醬有一陣子上完廁所不沖水,就說那個聲音聽起來像恐龍,會怕怕。

    ✅坐馬桶的經驗不好

    孩子有可能會擔心坐馬桶大便時,會不會沾到?也許曾經沒有坐好而沾到過,因而產生排斥。或者覺得馬桶的水很髒,若大便下去,水會噴到自己的身體。

    ✅還不適應馬桶,或者沒有找到自己舒適的姿勢,因此拒絕坐馬桶

    孩子包尿布,有安全感,可能也習慣了包尿布大便的感覺。因此要換到馬桶上大便時,會不適應而拒絕,或者家裡提供的學習便桶,孩子還沒找到覺得舒服的坐姿、姿勢,還不願意坐馬桶。

    ✅覺得大便又臭又髒,不想看到大便

    也可能來自大人或過去的經驗,讓孩子覺得大便很髒、很臭,所以產生排斥。

    📍不管是哪一個原因,我們面對孩子不願意做馬桶,一樣溫和不強迫地引導,當孩子還是拒絕時,就先接納孩子的不願意。

    期間,可以應用故事繪本,跟孩子來聊一聊,用正面的理解和態度一起學習坐馬桶大便,有耐心地幫助孩子敞開心門,解決問題。

    一開始學習坐馬桶,可以提供跟孩子身高差不多的小馬桶或桶子,即便不是真的在上廁所,也可以給孩子遊戲坐坐看,讓孩子找到一個舒服的坐姿,對坐馬桶敞開心房。

    另外,尿布的存在,對寶寶來說,是保護自己隱私部位的「盔甲」,也是在尿尿、大便時,能夠接著這些身體穢的物品,不讓自己身體其他部位沾染到而弄髒。尿布,對某些孩子來說,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安全感」化身。

    孩子穿著尿布大便,期間也會做一些動作,有些孩子站在原地、有些孩子邊做一些靜態的事情,有些孩子會走來走去....。不管孩子呈現哪個狀態,大便時,孩子是跟自己的感覺在一起的。

    更私密地來說,當大便時,大便穿過肛門出來的感受,是一種身體的舒暢感,對感覺更敏銳的人,甚至可以感受到「快感」,這些感覺,也是幼兒需要去感受、適應,理解「我大便時會有的感覺」是什麼,這些私密的感覺是我的,慢慢地去接納自己有這些感覺。跟自己的感覺在一起,建立隱私的安全感。

    孩子學習坐馬桶大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我們要有耐心,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當孩子對坐馬桶表達了拒絕,沒有關係,我們就先接納孩子的拒絕,在理解孩子之後,帶著耐心,與孩子一起等待,直到孩子準備好,有一天坐上馬桶,那時候,媽媽心中的悸動會不言而喻

    當遇到問題時,請避免拿孩子「比較」,避免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也避免跟「發展理論」比較。別人說的可以參考,但不要等同地拿來對照自己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因著孩子的需要,給予適當的引導。

    跟大家分享~#寶貝如廁學習

    【在 #同理心、理解、接納與等待中,讓孩子自然 #戒尿布 與 #學習如廁】
    粉專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18303348577679/?d=n

    「在同理心、接納與等待中,讓孩子自然戒尿布與學習如廁。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https://circlecle.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同理心教養
    #寶寶如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