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念念不妄小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念念不妄小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念念不妄小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念念不妄小說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島渚的《#俘虜》告別院線後也迅速上了影音平台,這是我人生的愛片之一,蒐集了兩款禁忌之吻海報,日前也分享過好幾篇推薦,但依然持續思考著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這部電影,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那曲堪稱絕響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呢?有人說,若你這輩子未曾聽過這首樂章,那生命有...

念念不妄小說 在 一撇中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15:09:21

《也談讀書無用》 「讀書是否有用」其實是個偽命題,根本就不符合客觀現實的情理。讀書必然是有用的,分別只在於「用」的多與寡罷了。要探討此命題,不妨從「書」的定義入手,私以為書有三種「有字之書」「無字之書」「人生之書」分別爲知識、技藝乃至智慧、人情世故。而讀的方法可以閱讀、思索、觀察這三種。當我們出生那...

  • 念念不妄小說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8 10:01:46
    有 790 人按讚

    大島渚的《#俘虜》告別院線後也迅速上了影音平台,這是我人生的愛片之一,蒐集了兩款禁忌之吻海報,日前也分享過好幾篇推薦,但依然持續思考著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這部電影,該怎麼用言語形容那曲堪稱絕響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呢?有人說,若你這輩子未曾聽過這首樂章,那生命有四分之一形同死去,或許偉大的藝術作品就是如此,認識它不會帶來多大的改變,但人生從此劃分為以前與以後,前一陣子如此所寫下的:
    ⠀⠀⠀⠀⠀
    或許你也會受婉轉動人的奇異配樂持續牽引,被北野武真誠的笑容打動,為坂本龍一痴迷的舉手投足而屏息,更會不自禁被 David Bowie 異色雙眸拉入未知深淵,優雅昂首直視死亡,一次一次挑戰極限,那眼神七分野性帶著三分神秘,七分狂妄還有三分決絕,彷彿足以穿透靈魂吸人魂魄,在那雙洞悉一切的目光之下一切無所遁形,不知所起的慾望,不知所起的情愫,不知所起的恐懼,不知所起的手足無措,我們都喜歡看那些以愛為名的故事,念念不忘卻總是愛得面目全非的模樣。
    ⠀⠀⠀⠀⠀
    《俘虜》改編自英國作家 Laurens Van Der Post 於 1963 年問世的小說《The Seed And the Sower》,打從一開始便直接點破檯面下暗暗流動的同性情慾,越是往深處壓抑,越讓人想往裡看,越是層層包覆起來,越讓人想一窺究竟。
    ⠀⠀⠀⠀⠀
    在二戰時期的爪哇,日軍掌權之下有來自英國、荷蘭等各國的戰俘,勞倫斯因為精通英日雙語,成為兩派人馬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時常為文化差異、價值觀衝突的狀況緩頰,故事從粗暴羞辱見不得光的同性情事的展開,持續重複的主旋律以各種形式纏繞、放大、強化各種情感的風生水起。從大島渚的鏡頭語言足以得知,世野井上尉過去是個明理且有惻隱之心的軍官,看似一張被信仰精神、軍國主義束縛的撲克臉不苟言笑,實則懂得明辨是非,也會適時聆聽旁人忠言,直到將一名英軍戰俘傑克接來自己營下,從此攪亂了這池春水。
    ⠀⠀⠀⠀⠀
    在慘絕人寰戰火紛飛之處,往往能看見真實人性的光輝,愛與恨、生與死、美與醜、溫柔與殘酷,對立有時,並存有時。上尉就像個彆扭的大男孩,再三旁敲側擊輕聲打聽,他是什麼樣的人?勞倫斯不解問道,你為什麼這麼關心他?連世野井自己也答不出個所以然,有些人大步闖入你的生命裡,或許只是為了打破某些你自認無法動搖的原則。只見年輕有為的日本軍官在審判席上亂了陣腳,遠遠凝視著月光灑落病床上沉睡著的側臉,有意無意詢問吼叫聲是否讓他不舒服,一而再再而三即時拯救此人性命,卻換得他桀驁不馴一口一口咬著紅花,就連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將他關禁閉,也夜夜探訪巡視,世野井悄悄為傑克開了許多先例,面對軍隊卻越來越殘暴猙獰,在企圖刻意強調自身男子氣概、一視同仁的軍隊紀律與領導氣魄的同時,全數的溫柔似乎背地裡統統留給一個人,抽離了自我,抽離了理智。
    ⠀⠀⠀⠀⠀
    眾目睽睽一幕,日軍與戰俘對峙,肅殺之氣箭在弦上一觸即發,被推倒的傑克緩緩從地上爬起,熟悉旋律瞬間激起一股難以動搖的氣魄,帶著一貫的從容和挑釁走到世野井面前,周遭沒有任何人敢輕舉妄動。風、呼吸、心跳、時間彷彿世間萬物陷入靜止,只有配樂恣意奏起,絕望滲透著希望,陰鬱滲透著深情,克制壓抑滲透著叛逆與渴望,面前一雙手緩緩放在肩上,雙頰上各一個吻接連落下,淚水剎時湧上眼眶,夾雜羞愧、不安、意亂、情迷的複雜情感衝擊,輕輕卸下世野井的虛張聲勢,搖搖欲墜的身軀也頓失意識,慢速寫下影史無可取代的禁忌之吻。
    ⠀⠀⠀⠀⠀
    「一張滑稽的臉,眼睛卻如此漂亮。」
    ⠀⠀⠀⠀⠀
    坂本龍一、北野武、David Bowie 都具備這種讓人在理性與感性擺盪的過程中,甘願臣服於直抵人心的靈魂之美,世野井眼裡的傑克更象徵著一切令自己欽慕的自信、尊嚴、自由以及忠誠,曾經眼睜睜對需要幫助的弟弟袖手旁觀,而今卻扮演英雄般的角色,被視為天生的領導者,撿拾滿床花朵為同袍緬懷哀悼,求學一路走到律師生涯沒有太多浪漫情事,是軍隊中確實只存在男性情誼,或各自看見了不一樣的煙火?
    ⠀⠀⠀⠀⠀
    若單純以同志情愫論《俘虜》,難免有些窄化了這部經典,其中形塑更多東西文化的衝突,跨越國族的友情,戰爭雙輸的對與對衝突,但讓人嘆息的仍是地獄中綻放的花朵,割下一搓金髮,以手帕慎重包起,夜裡月色灑落,銀白光澤美麗如昔,終究只能以集體瘋狂壓抑無法歸類的情感,終究只能以最重的軍禮紀念這份輕如鴻毛的奇異哀傷,像萬物之初的光芒。
    ⠀⠀⠀⠀⠀
    ⠀⠀⠀⠀⠀
    ⠀⠀⠀⠀⠀
    ▍大島渚的經典作品之一《俘虜》現在可至 CATCHPLAY+ 線上觀賞,加入【雙享無限看】方案,最新國內外精選影劇、HBO GO 原創內容也可同步全球:https://bit.ly/3cqihmK

  • 念念不妄小說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01 11:24:05
    有 30 人按讚

    【盧斯達:成為施洗約翰而不是陳健波 — 關於極少數念念不忘的「大台重建論」】

    自從革命開始以來,就有很多人說要重建大台,相關理由不外乎是要談判、要監督前線、要有底線、要有集體指揮等等。

    有談判需要嗎

    這些理由孤立來看都沒有錯,政治中當然有談判,但鬥爭中的大部份時間都不適合談判。「談判論」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持有關論點的人,似乎認為鬥爭已到了最後階段,需要一個意志代表,去跟政權談如何收拾殘局,但既然一直以來沒有大台,沒有人全程監護鬥爭,究竟香港社會還能不能鬥爭,沒人掌握數據和集體情緒。

    正如也沒人想過香港人會在 6 月爆發,將「送中」推倒。

    如果有人說,現在體制外手段已經到了極限,是時候回去用專侍選舉解決問題,這只是他們一己妄斷,恐怕是連去現場問問其他人的「家家酒協議式民主」都沒有經過。

    其次,現時特區政府和北京沒有提供方案,沒有一個「停火協議可以換到甚麼」的情況,因此亦不需要有任何談判。特區和北京的態度是,你要停火,但不代表我會因此進行甚麼改革,總之你要停火,但我的警察不一定停火。

    政權拋出一堆迷糊願景(重新出發、修補裂撕等等),就是表明他們沒有向香港人給出 Offer,因此香港人亦根本不用煩惱拿不拿這個 Offer ,因此一個負責考慮 Offer 的大台不用存在,不用煩惱拿這個 Offer ,死去的朋友會不會原諒,因為對方根本連 Offer 也不給。而香港人自己的 Offer 已經很清楚:五大訴求。所以也不需要大台去設計一個方案給敵方考慮。

    有力領導不存在

    監督、底線、集體指揮的大台功能,有當然是好的。但客觀事實是,現時香港沒有人或團體有能力承擔這個功能,因此與其有一個將鬥爭帶向毀滅和熄滅的大台,不如沒有大台。承受那些因為沒有大台的小問題,好過因為一個壞的大台,而全局陷於毀滅。

    大家不信任大台,是因為往績,特別是 2014 年以後超大型中心型社運的失敗結果,也不是因為大家不渴望「有力領導」,而是香港現時根本不可能存在「有力領導」。香港多年的政經環境使而,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國族衝突。過往「中間派」和「討厭政治」佔人口最多,就是明證,大部份人都可以不接觸任何公共事務而過好生活。而那個年代出來的從政者和黨派,一開始就被議席圈養、被許多的「行政吸納政治」的諮詢機構豢養。而他們有的空間大半不是他們自己鬥爭出來,而是中英兩國在談判暗鬥中雙雙拉攏他們而出現。香港的「自由繁榮」不是自己鬥爭出來,而是別人賜予。

    當年是大學生的「民主回歸派」,真有能力自己成為民主回歸派嗎?根本是新華社刻意拉攏,明暗扶持,來壓下事實存在的「維持狀態」的沉默大多數。也就是,賣港都是別人給的機會。

    中國入主之後,為了繼續穩住中國和世界合作的改革開放,就落力演好「一國兩制」的假戲,也給民主派空間做忠誠反對派。有主張「回去選舉」的文章一開始說,泛民爭取民主三十年……我不想把話說得太難聽,但外面的人都會下意識反問一句,如果前人爭取有力、選舉有用,香港怎會搞到要人出去搏命送命,只為反對一個議案。

    因此,過去三十年有過很多經驗,但那都是承平時期的經驗,當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受到幾家優容,玩的是家家酒。好像打麻雀,其他三家都說好讓你,你就以為自己贏得那麼輕鬆?既然大家都沒有革命經驗,那就一起學習,齊上齊落。畢竟去選舉就去選舉,政權開出這條路,沒人阻止你去選,大家反感的只是將選舉視作唯一出路的路徑依循。

    既然大家都沒有革命經驗,就不應有革命委員會。不是因為抗爭者信仰無政府主義,他們不知多想有人告訴他們怎樣做,但他們同樣明白市面上的「良師益友」和「社會賢達」根本無貨賣,沒人有過真正與一個政權拼死鬥爭的經驗和心法。有些立法會議員似乎對親北京派議員是「敵人」還是「同事」都不甚了了。一個思維和手段極限都只在承平時期的大台,不能對抗戰爭思維的對家。

    一個只有善男順女的大台,只會不斷對示威者設限,最後拖死抗爭者,並將矛盾由外部轉移到內部,共產黨和親北京派最想看見。去年8月在李慧琼港台就對胡志偉說:「有大檯,我地先可以有對話,先可以解決件事,宜家個情況就係冇大檯,所以你地要停左呢啲嘅暴力行為先,之後政府先黎傾。」

    不是無大台而是暫無大台

    相反,既然水流無形,所有人都能夠不受限制輸出自己的影響力,打架的打架、寫文的寫文、製圖的製圖、外國戰線的外國戰線……不只令香港人自己都驚覺「原來香港人可以咁」,還折服了全球的其他國家。

    這種創造力和輻射力,正正全因香港鬥爭群眾行事思維已脫離收成期民主派的桎梏,而成果是那麼光輝燦爛和明顯。如果知恥近乎勇,看到這些苦難的成果,最糟的也不是避而不提以前自己的落後,而是繼續主張一種早就已經證明不成功、阻住地球轉的組織方法,就因為有些人對自己在政治事務的存在感減少、與敵方的議價力貶值而感到不是味兒,強求望之不似人君的人繼續佔據龍椅。

    個別人士想重建大台,是想著自己多點;但大多數附和者則是善男順女,他們渴望強者帶領,害怕未知,他們渴望有革命旅行團總理行程,不用自己計劃細節和執行。這當然是人性。事實上是市面上的旅行社也不一定立心不良,但純粹就是夏天的蟲,無能帶團去冰天雪地旅行,有心可以無力,因為他們的經驗和人生長於中英合謀打造的長達幾十年的無菌室,在荒野之外毫不管用。那麼領袖和大台是永遠不會出現嗎?也,但會是未來。

    上一代的目標不足夠保存香港

    坊間人士想重建的大台,目標是甚麼呢?其實不外乎是局限鬥爭、談判散水、搞好選舉……政治上完全欠缺想像力。而將來必然有一個或多個領袖,他的目光會在更遠。這是一個王還未出生的時代,而在「無統」中的社會賢達或上一代能夠做一個施洗若翰,已經是最高的榮譽。

    常言香港已進入嚴冬,但夏蟲仍然未適應和進化。例如視「港獨」如洪水猛獸,覺得宣之於口就會造成問題,或者看見更進步的抗爭就覺得是鬼,這些都證明很多人仍停留在大台年代。那個大台就是民主黨。雖然現時大家不一定投他,但大家思想政治的範式,還是來自民主黨。

    民主黨是當年大台中的大台,所以引來了很多鬼,司徒華就用共產黨的方式來對抗共產黨,以防止滲透。就像小說中的滅絕師太,或者隔海的中華民國,為了找出滲透者,逐漸疑神疑鬼,終變濫殺無辜的屠夫,這已經說明了讓人獨坐大台引來的異變。

    民主黨司徒華獨大了,他要搞一人獨裁是他組織的事。但後來的民主運動,參加的人多了,有不同流派,還有越來越多素人、普通人,民主運動擴大了,這本應是好事,但以前的中堅思想還停留在小組織年代,甚至覺得整個香港民主運動是自己的,自己有權有責任去捉鬼。2016 年旺角騷動,後知後覺的黃絲割席譴責,心理摧折了一群抗暴先鋒,至今仍然沒人為此事官式正名。這便是小組織年代捉鬼心態,遇上新時代新人素人所展現的無所適從。

    不一定要快樂但要進步

    捉錯鬼自然是內耗,平白增加內部仇恨,但更要命的是揭示了「鬼論群眾」根本沒離開過「民主歌聲獻中華」的大台年代。問題是你們看見「一國兩制」已崩壞,老方法請願絕食口誅筆伐效果極微,香港在收成期手中眼白白的衰敗,就不如給空間給時間給素人新人年輕人,相信他們會演化出能夠適應嚴冬的思想和組織。你可以不站在雞蛋那邊,甚至可以為高牆添磚,但高牆的角落有一群醜醜的雛鳥,令你們看不順眼都好,但牠們有生氣,不要用磚頭遮蓋牠們,那是香港最後的血脈和法脈。

    立場黃藍有時很廉價,真正顯示分別的是有私與無私,良知與無知,分別在誰人能夠超越自身利益一點點去想事情。如果說其他路線或做法會累街坊,累自己,那跟覺得「收成期不能被干擾」的陳健波有甚麼分別呢?澤魚而竭只會令香港絕後。香港和北京政府就在殺子,但值得反省的是黃絲圈中五十步笑百步的人,又何嘗是少。祝大家都能成為施洗約翰,而不是陳健波。

    祝聖誕和新年進步﹗

  • 念念不妄小說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01 11:23:53
    有 32 人按讚

    【盧斯達:成為施洗約翰而不是陳健波 — 關於極少數念念不忘的「大台重建論」】

    自從革命開始以來,就有很多人說要重建大台,相關理由不外乎是要談判、要監督前線、要有底線、要有集體指揮等等。

    有談判需要嗎

    這些理由孤立來看都沒有錯,政治中當然有談判,但鬥爭中的大部份時間都不適合談判。「談判論」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持有關論點的人,似乎認為鬥爭已到了最後階段,需要一個意志代表,去跟政權談如何收拾殘局,但既然一直以來沒有大台,沒有人全程監護鬥爭,究竟香港社會還能不能鬥爭,沒人掌握數據和集體情緒。

    正如也沒人想過香港人會在 6 月爆發,將「送中」推倒。

    如果有人說,現在體制外手段已經到了極限,是時候回去用專侍選舉解決問題,這只是他們一己妄斷,恐怕是連去現場問問其他人的「家家酒協議式民主」都沒有經過。

    其次,現時特區政府和北京沒有提供方案,沒有一個「停火協議可以換到甚麼」的情況,因此亦不需要有任何談判。特區和北京的態度是,你要停火,但不代表我會因此進行甚麼改革,總之你要停火,但我的警察不一定停火。

    政權拋出一堆迷糊願景(重新出發、修補裂撕等等),就是表明他們沒有向香港人給出 Offer,因此香港人亦根本不用煩惱拿不拿這個 Offer ,因此一個負責考慮 Offer 的大台不用存在,不用煩惱拿這個 Offer ,死去的朋友會不會原諒,因為對方根本連 Offer 也不給。而香港人自己的 Offer 已經很清楚:五大訴求。所以也不需要大台去設計一個方案給敵方考慮。

    有力領導不存在

    監督、底線、集體指揮的大台功能,有當然是好的。但客觀事實是,現時香港沒有人或團體有能力承擔這個功能,因此與其有一個將鬥爭帶向毀滅和熄滅的大台,不如沒有大台。承受那些因為沒有大台的小問題,好過因為一個壞的大台,而全局陷於毀滅。

    大家不信任大台,是因為往績,特別是 2014 年以後超大型中心型社運的失敗結果,也不是因為大家不渴望「有力領導」,而是香港現時根本不可能存在「有力領導」。香港多年的政經環境使而,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國族衝突。過往「中間派」和「討厭政治」佔人口最多,就是明證,大部份人都可以不接觸任何公共事務而過好生活。而那個年代出來的從政者和黨派,一開始就被議席圈養、被許多的「行政吸納政治」的諮詢機構豢養。而他們有的空間大半不是他們自己鬥爭出來,而是中英兩國在談判暗鬥中雙雙拉攏他們而出現。香港的「自由繁榮」不是自己鬥爭出來,而是別人賜予。

    當年是大學生的「民主回歸派」,真有能力自己成為民主回歸派嗎?根本是新華社刻意拉攏,明暗扶持,來壓下事實存在的「維持狀態」的沉默大多數。也就是,賣港都是別人給的機會。

    中國入主之後,為了繼續穩住中國和世界合作的改革開放,就落力演好「一國兩制」的假戲,也給民主派空間做忠誠反對派。有主張「回去選舉」的文章一開始說,泛民爭取民主三十年……我不想把話說得太難聽,但外面的人都會下意識反問一句,如果前人爭取有力、選舉有用,香港怎會搞到要人出去搏命送命,只為反對一個議案。

    因此,過去三十年有過很多經驗,但那都是承平時期的經驗,當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受到幾家優容,玩的是家家酒。好像打麻雀,其他三家都說好讓你,你就以為自己贏得那麼輕鬆?既然大家都沒有革命經驗,那就一起學習,齊上齊落。畢竟去選舉就去選舉,政權開出這條路,沒人阻止你去選,大家反感的只是將選舉視作唯一出路的路徑依循。

    既然大家都沒有革命經驗,就不應有革命委員會。不是因為抗爭者信仰無政府主義,他們不知多想有人告訴他們怎樣做,但他們同樣明白市面上的「良師益友」和「社會賢達」根本無貨賣,沒人有過真正與一個政權拼死鬥爭的經驗和心法。有些立法會議員似乎對親北京派議員是「敵人」還是「同事」都不甚了了。一個思維和手段極限都只在承平時期的大台,不能對抗戰爭思維的對家。

    一個只有善男順女的大台,只會不斷對示威者設限,最後拖死抗爭者,並將矛盾由外部轉移到內部,共產黨和親北京派最想看見。去年8月在李慧琼港台就對胡志偉說:「有大檯,我地先可以有對話,先可以解決件事,宜家個情況就係冇大檯,所以你地要停左呢啲嘅暴力行為先,之後政府先黎傾。」

    不是無大台而是暫無大台

    相反,既然水流無形,所有人都能夠不受限制輸出自己的影響力,打架的打架、寫文的寫文、製圖的製圖、外國戰線的外國戰線……不只令香港人自己都驚覺「原來香港人可以咁」,還折服了全球的其他國家。

    這種創造力和輻射力,正正全因香港鬥爭群眾行事思維已脫離收成期民主派的桎梏,而成果是那麼光輝燦爛和明顯。如果知恥近乎勇,看到這些苦難的成果,最糟的也不是避而不提以前自己的落後,而是繼續主張一種早就已經證明不成功、阻住地球轉的組織方法,就因為有些人對自己在政治事務的存在感減少、與敵方的議價力貶值而感到不是味兒,強求望之不似人君的人繼續佔據龍椅。

    個別人士想重建大台,是想著自己多點;但大多數附和者則是善男順女,他們渴望強者帶領,害怕未知,他們渴望有革命旅行團總理行程,不用自己計劃細節和執行。這當然是人性。事實上是市面上的旅行社也不一定立心不良,但純粹就是夏天的蟲,無能帶團去冰天雪地旅行,有心可以無力,因為他們的經驗和人生長於中英合謀打造的長達幾十年的無菌室,在荒野之外毫不管用。那麼領袖和大台是永遠不會出現嗎?也,但會是未來。

    上一代的目標不足夠保存香港

    坊間人士想重建的大台,目標是甚麼呢?其實不外乎是局限鬥爭、談判散水、搞好選舉……政治上完全欠缺想像力。而將來必然有一個或多個領袖,他的目光會在更遠。這是一個王還未出生的時代,而在「無統」中的社會賢達或上一代能夠做一個施洗若翰,已經是最高的榮譽。

    常言香港已進入嚴冬,但夏蟲仍然未適應和進化。例如視「港獨」如洪水猛獸,覺得宣之於口就會造成問題,或者看見更進步的抗爭就覺得是鬼,這些都證明很多人仍停留在大台年代。那個大台就是民主黨。雖然現時大家不一定投他,但大家思想政治的範式,還是來自民主黨。

    民主黨是當年大台中的大台,所以引來了很多鬼,司徒華就用共產黨的方式來對抗共產黨,以防止滲透。就像小說中的滅絕師太,或者隔海的中華民國,為了找出滲透者,逐漸疑神疑鬼,終變濫殺無辜的屠夫,這已經說明了讓人獨坐大台引來的異變。

    民主黨司徒華獨大了,他要搞一人獨裁是他組織的事。但後來的民主運動,參加的人多了,有不同流派,還有越來越多素人、普通人,民主運動擴大了,這本應是好事,但以前的中堅思想還停留在小組織年代,甚至覺得整個香港民主運動是自己的,自己有權有責任去捉鬼。2016 年旺角騷動,後知後覺的黃絲割席譴責,心理摧折了一群抗暴先鋒,至今仍然沒人為此事官式正名。這便是小組織年代捉鬼心態,遇上新時代新人素人所展現的無所適從。

    不一定要快樂但要進步

    捉錯鬼自然是內耗,平白增加內部仇恨,但更要命的是揭示了「鬼論群眾」根本沒離開過「民主歌聲獻中華」的大台年代。問題是你們看見「一國兩制」已崩壞,老方法請願絕食口誅筆伐效果極微,香港在收成期手中眼白白的衰敗,就不如給空間給時間給素人新人年輕人,相信他們會演化出能夠適應嚴冬的思想和組織。你可以不站在雞蛋那邊,甚至可以為高牆添磚,但高牆的角落有一群醜醜的雛鳥,令你們看不順眼都好,但牠們有生氣,不要用磚頭遮蓋牠們,那是香港最後的血脈和法脈。

    立場黃藍有時很廉價,真正顯示分別的是有私與無私,良知與無知,分別在誰人能夠超越自身利益一點點去想事情。如果說其他路線或做法會累街坊,累自己,那跟覺得「收成期不能被干擾」的陳健波有甚麼分別呢?澤魚而竭只會令香港絕後。香港和北京政府就在殺子,但值得反省的是黃絲圈中五十步笑百步的人,又何嘗是少。祝大家都能成為施洗約翰,而不是陳健波。

    祝聖誕和新年進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