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快看漫畫蘋果支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快看漫畫蘋果支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快看漫畫蘋果支付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22的網紅鐘kik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海苔KI:原來我有戀空癖 我是來自臺灣的鐘kiki。 我現在人在上海, 目前在上海的時間共六個月了。 打到這裡,我怎麼覺得好像一個孕婦在記錄自己的懷孕週期阿== 話說要來上海之前,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 「哇阿ki你要去上海阿,感覺去上海生活過的人都特別酷炫」 我那時候想說你太誇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50的網紅香港喵喵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送你 #LIKECOIN #虛擬貨幣 #加密貨幣 https://like.co/register?from=hongkong6429 #免費領取likecoin #高重建 ,土生土長 Start up 人,是港產 ICO 項目 LikeCoin 發起人。 隨着加密貨幣熱炒, #ICO...
-
快看漫畫蘋果支付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3-28 19:30:01#免費送你 #LIKECOIN #虛擬貨幣 #加密貨幣
https://like.co/register?from=hongkong6429
#免費領取likecoin
#高重建 ,土生土長 Start up 人,是港產 ICO 項目 LikeCoin 發起人。
隨着加密貨幣熱炒, #ICO (#首次代幣發行 )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集資途徑,2017年,全球 Startup 利用 #ICO 集資金額,已經超越風險投資。LikeCoin 在今年1月初,完成 Early Believer 的集資階段,好比是 Pre-IPO,首階段籌得至少1,200 枚以太幣(ETH),即是超過800萬港元。
LikeCoin 不日公開發售,目標是籌集12,600 枚以太幣,用昨天市價看,相當於8,300萬元,比不少創業版IPO集資額還要多。如果你未聽過ICO,難免覺得集資額太誇張,但一個月前,另一家本地公司 Matrix ,透過 ICO集資,成功籌得相當於 1.2 億港元的加密貨幣。
新股上市前會做 Roadshow,高重建最近一周也忙於走訪全港,對象不是什麼基金經理或是分析員,而是走入大學、書店、Cafe,和學生、創作人和傳媒人推廣 LikeCoin。
只不過,將IPO 比作LikeCoin,高重建無論如何,是無法認同的。
因為對他來說, LikeCoin 的本質,並不是投資。
本質不是投資
高重建另一個身份是拉闊遊戲辦公室創辦人,在中港開發手機遊戲起家。去年他開發新平台 Oice,把拉闊遊戲過去創作遊戲角色、美術圖像、音樂等素材庫,開放供其他創作人二次創作視覺小說。他希望 #Oice 可成為「#課金 」平台,讀者能夠有途徑支持視覺小說,把收益拆帳予美術、音樂原創者。
可是問題接踵而來,「課金」多為小額,經過信用卡、支付平台抽佣,原創者剩不了多少,如果拆帳涉及在不同國家,既要兌換貨幣,又要從不同銀行海外轉帳,費時失事。
「我想公平、高效率拆帳,用法定貨幣無法做到。」
用加密貨幣做得到。
加密貨幣用到的區塊鏈,核心特性是「#分散共識 」,用數學演算法,令獨立的「#區塊 」能準確地記錄每一筆資料。聽起來沒什麼太不了,但實際卻做到「 #去中心化 」,數據庫不再是由單一機構或個人所控制,而是分散在每一個參與的個體上。透過加密貨幣錢包,在區塊鏈上收費拆帳,完全避開了支付平台、信用卡、銀行,效率快得多。
在區塊鏈上,高重建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區塊鏈不是萬能,也不是仙丹,但可以是切入點,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LikeCoin是什麼?
LikeCoin 利用區塊鏈技術,用來紀錄內容(圖像、文字、音樂、影片等)。放在 LikeCoin 體系的內容,當有人引用、轉發等,區塊鏈紀錄便會修改,做到溯源的作用,它同時是創作者、用戶、內容平台等組成的生態圈,當網民向作品打賞俾Like,LikeCoin 便流入創作者電子錢包。就算是引用不同原創作的「二次創作」,基於溯源網絡,LikeCoin也可以分帳予原創作者。
LikeCoin 更大的野心,是解決創作往往無錢落袋的問題。
高重建也是創作者,他的文章多年透過 Creative Commons方式發布,放棄收入;他很清楚創作人有空前廣闊的發布平台,卻沒有行得通的收入模式。
「我不靠寫文章搵食,但其他創作者呢?我明白,有創作者覺得(互聯網的開放)模式好離地,開放作品授權,但又無答案(收入模式),咁我食蕉咩?」
高重建希望 LikeCoin 成為答案。
在 LikeCoin 發行的初期,讀者不用付出,便可在LikeCoin 的生態畀Like支持作者,創作者得到的LikeCoin,可兌換成其他加密貨幣或法定貨幣。和大部分加密貨幣一樣,LikeCoin供應會封頂,十年之後,新增 LikeCoin 供應會漸漸減少,讀者要打賞創作者,就需付鈔購入 LikeCoin,目標就是用十年時間,成就這種讀者願意付出,也有途徑付出的生態。
這刻你問高重建,有了LikeCoin之後,寫一篇文章會收到多少錢,他無法給你答案。
「但我希望,相對目前的生態,是 better off 的」。
區塊鏈就是「改變」
區塊鏈的核心就是帶來顛覆,尤其在權力越集中的地方,中介利益愈大,區塊鏈帶來潛在的改變也愈大,這是高重建最看重的價值。
所以當畢菲特說加密貨幣價格是泡沫,高重建毫不上心,「通常 disruptive 的技術,都會有畀人炒賣一刻,或者所謂泡沫化的一刻。」就像1999年的Dot-com bubble爆破之後,互聯網或者圍繞互聯網基建的價值,不但未有因價格泡沫爆破而受影響,今天這些行業的價格更是不斷上升。
作為 ICO 發行人的高重建,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應去捕捉加密貨幣的價錢,「我只在意區塊鏈帶來什麼價值,我只會在意它能解決什麼問題。」
LikeCoin 出糧不是為有型
高重建希望,參與團隊也可以相信加密貨幣的價值。因此,團隊以至他自己日後出糧,也不會收港紙,而是收 LikeCoin。
「這不是為有型。」高重建強調,要別人相信 LikeCoin 的價值,自己應該坐言起行,「舉個例,就算你有 1萬蚊人工,因生活需要,要兌返99%做法定貨幣,我覺得不是問題,你可以兌。」
「但你首先要認同呢個是有價值的 token,技術上要熟識在不同貨幣之間轉換等等,這當中有技術考量。」
這也是高重建堅持叫 #CryptoCurrency 作#加密貨幣 ,而不是虛擬貨幣的原因 ,「我相信,不一定是法定貨幣,才是真實的。」
ICO這種新興集資模式,有不少弊病,無監管,無保障,項目質素良莠不齊,失敗率高,甚至有人集資後捲款而逃。內地去年更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南韓緊隨其後,美國開始出手嚴管ICO,連本港證監會2月也發表聲明,警告涉及證券投資的ICO違規。
高重建當然知道這些風險。說實在,他也覺得不少ICO項目很有問題。
高重建眼中,ICO好比一把刀,「在乎你怎樣用」。
「ICO如一把刀 在乎你怎樣用」
他提出監察 ICO是可行的,ICO 有社群監察,有技術方法可作盡職審查,當然有一定門檻,「但難道看招股書,看投資產品尤其衍生產品的分析,門檻就不高的嗎?」
在LikeCoin 而言,負責發行的 LikeCoin foundation 本身是非牟利,日後財務報表會公開,讓出資者及公眾知道錢用在那裡,還會引入兩名第三方董事監察。
高重建選擇用 ICO,最現實功能是提供開發資金,更大考慮的是,要集結更多的人參與。ICO 沒有股東這概念,有錢的你可以參與買入 LikeCoin,沒有出錢的你也可加入做創作者,用創作賺 LikeCoin。若項目成功,LikeCoin升值,不但出資的你賺錢,做創作的你也可以受惠。
那高重建以及參與 LikeCoin發行團隊,又有何得益呢?
長遠看,LikeCoin約一成發行量,是預留製作團隊的LikeCoin,「我們做好這件事,手頭有 LikeCoin,對 LikeCoin的 需求存在,LikeCoin 會升值。」
說到底,LikeCoin 升值與否是果,最重要還是它能否帶來#disruption ,是否能改變行業的生態。
「如果成功,我都是作者,當然有得益。」高重建說。
註:本周開始,全新〈金融中心〉專題將於《蘋果日報》逢周一刊出(公眾假期順延一日),敬請留意。
#區塊鏈
#小說
#有聲小說
#文字小說
#有聲文字小說
#視覺小說
#有聲書
#OICE
遊戲類型:#恐怖 #搞笑 #實況 #生存 #多人 #美女 #美男 #卡牌 #娛樂 #開心 #行屍 #DEAD #遊戲王 #DUELLINKS #小三 #遊戲王 #生存 #戀愛 #推理 #現代 #惊悚 #恐怖 #冒險 #懸疑 #青年向 #女性向 #都市 #完結 #編推 #經典 #架空 #古風 #明星 #光影 #非遺 #對話故事 #民國 #諜戰 #大逃殺 #逆襲 #日系 #橙光
過往作品
#迷夢遊戲 #以罪之名 #猎鬼特工队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五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
快看漫畫蘋果支付 在 鐘kik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海苔KI:原來我有戀空癖
我是來自臺灣的鐘kiki。
我現在人在上海,
目前在上海的時間共六個月了。
打到這裡,我怎麼覺得好像一個孕婦在記錄自己的懷孕週期阿==
話說要來上海之前,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
「哇阿ki你要去上海阿,感覺去上海生活過的人都特別酷炫」
我那時候想說你太誇張了吧,想說一些好聽話也不用這樣
可是當我開始在這裡生活後,
有時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抬頭看著天空還真的會有一種
《我好酷喔》的感覺
我想,這就是異地女子的莫名優越感吧。
如果你有看荼靡(楊丞琳主角的那部)
應該可以感覺我說的那種
即使犯了一些蠢事,有了一些情感糾葛
但不知道為什麼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異地,就是會比在故鄉來的有美感
(就像在視窗抽煙的人看起來就是比在公園散步的人帥一樣…完全是一種迷思)
我後來想了又想,
這樣的美感大概是來自於更敏銳的感受與更深層的思考吧
因為到異地生活,真的身邊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容易讓你有
喔? 哦! 噢~~~~的驚喜與驚訝
像是發現辣肉面的肉是甜的(喔? 不喜歡
發現蘋果跟水梨都比臺灣便宜(哦! 這個好
發現水電費通通都是掃條碼跟QRcode做線上支付(噢~~~真方便
更別提那些在工作上的大衝擊了 也許以後再跟你們聊
尤其我剛來上海的時候
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生活的,關於個人的感受又更明顯
所以我才意外的發現,
原來我自己有
戀、空、癖。
(好啦!我承認是為了搭配蔡依林的歌名
但我指的戀空癖是,原來我會對空間產生情感
像是客廳、沙發、飯桌、浴室、地板,
在我搬家時,才意外的強烈感受到我對這些空間產生的依戀
並不是這些傢俱多美多有價值
而是在這些空間中的我,
曾經做了甚麼、懷著甚麼樣的想法、有著甚麼樣的情緒
我起床的時候,喜歡自己做簡單的早餐,
在飯桌上開始當天的第一個行程
我無聊的時候,喜歡亂轉電視,
看看這裡有甚麼節目好看有甚麼節目難看。
我無力的時候,喜歡看看浴室窗邊的盆栽,
他們生意盎然的樣子總能給我無聲的力量
我沮喪的時候,喜歡癱坐在沙發上,發呆、看電影看漫畫,
甚麼也不想動就這樣待過一夜,然後隔天又是全新的開始
我精神的時候,喜歡自己跪在地上擦擦地板,
除了感覺自己的付出之外也很快可以看到亮晶晶的收穫
於是,它就成為了一個包容全部的我的空間
成為一個人在外地生活時最有安全感的避風港
所以在得知要搬家的時候,我難過的哭了
我在那時候才清楚的知道原來我對它的依戀
因此在最後搬家前的那個夜晚,我陪了它一整夜
除了打包行李之外,我還重新打掃一遍
所以當房東傳訊息給我
說我要搬走很可惜,她很喜歡我的那一刻
我放聲哭泣了…
算是最後的再見
等待離開時刻到來前,我在家中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是在飯桌上寫明信片,這時候的我特別平靜,同時也覺得自己很好笑
也不過只是搬個家而已居然也會有那麼戲劇化的感受。
哈 對阿,我就是這樣同時感傷同時覺得也不過如此更同時想說要記下來說不定以後演戲會用到==+
好像是對分手的戀人一般,因為有好好的說再見
(雖然從知道要搬家到真的要搬走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天)
所以現在我已經不再眷戀啦!
反而很享受現在有著四大一小的家庭室友生活
可以一起煮姜湯一起吃飯一起出去玩多好!
最後感謝我的下任房客也是幫我搬家的兩位舞蹈老師
並附上所有來我家蹭吃蹭住的房客們的合影寫真
至於你們,也像我一樣有戀空癖嗎?
李善願Maki Liu Fang Fang 奈子Nako
快看漫畫蘋果支付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荒島與蘋果樹的故事真美
荒島,蘋果樹,與木筏 / 九把刀
(寫於那些年上映後)這陣子我的信箱塞滿很多讀者寫給我的電影觀後感,有許多封信裡面除了讓我很害羞的謝謝刀大外,也問了我一個共同的大問題------現實與夢想,我該選擇哪一個?
比如有人問,現在她做的工作她不喜歡,她應該辭掉,去追尋夢想嗎?
比如有人問,他發現他正在念的科系不符興趣,他應該重考嗎?
比如有人問,他爸媽幫他安排的路他毫無感覺,他該怎麼辦才好?
只因為我是你喜歡的作家……或喜歡的導演,就拿這種等級的問題來問我,真是相當的為難,我叫你勇於實現夢想,萬一你實現夢想失敗,花了光陰費了金錢又賠了志氣,是不是很想趁簽書會從排隊隊伍中拿折凳衝出來打我?如果我拍拍你的肩膀告訴你安於現實才是真正的人生,你豈不是要懷抱著鬱鬱不得志的心情過一輩子?
漫畫「不道德的祕密」裡有一句台詞我常引用:「如果螃蟹下的每一顆蛋都能孵化,大海浬將全部都是螃蟹。」但沒這個可能,如同我們無法讓每一個夢想全部實現。我也不能,我的小雞雞一直沒有長到我夢想的公分數,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白痴都知道,實現夢想的人一直佔極少數,所以我非常偶爾會接到家長或老師寫信給我,或在我的網誌上留言,請我不要只是強調追求夢想的重要,畢竟大多數的人最終都無法成為他們想要蛻變的模樣,平凡踏實才是大多數人的真貌,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應該只是給予學生美好的夢想幻境。
我同意一半。
但我同意的一半,是大多數人將平凡踏實地過一生。
我不同意的另一半,是夢想絕對不是幻境。
不需要人教,不需要被強壓著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依循著求生本能,就曉得要小心翼翼,循規蹈矩地在社會集體定下的學歷與成就遊戲規則下過一輩子。這根本不需要教,那我教個屁。而且我也非常討厭說教。
許多暢銷作家整天都在鼓勵讀者勇於做自己、談熱血、說逐夢,這些賣相極好的成功勵志書囉嗦了幾十年了,也確實暢銷了幾十年,我想大家都聽膩了,喊口號誰不會。
我也是,我不只聽膩,我也說膩了,所以我都直接做。
直接做,直接幹給所有人看,應該夠了吧。
不夠的話,我做一點小說家分內的事……
-----------------以下------------------
有一艘船遇上暴風,船翻了,有一百個人漂流到一百座小荒島。
每一座小荒島上都只有一棵蘋果樹,有的蘋果樹粗些,有的蘋果樹瘦點,相同的是每天這些樹都會結一顆小蘋果,只要摘下吃掉,就不怕餓死。
於是日出日落,所有人每天吃著蘋果,眼巴巴地看著海平面出現奇蹟。
日復一日,無人前來搜救。
終於有一個人火大了,他憤怒地砍掉了自己荒島上的蘋果樹,做成了一艘木筏,航向了大海彼端。出發前,他怒吼:「他媽的誰想一輩子困在這裡!」此後頭也不回。
其餘九十九個人在各自的小荒島上,將一切看在眼裡。
有人說:「太帥了,我也要跟他一樣!」
有人說:「太愚蠢了,看那木筏的樣子就知道必沉無疑。」
有人說:「希望他成功,帶人來救我們!」
有人說:「別學他,他只是想耍帥,他只是想跟我們不一樣。」
有人說:「根據我的分析,他肯定是崩潰了,自我毀滅型的人格。」
有人說:「大家別衝動,讓我們姑且觀察幾天。」
有人哭了,大叫:「謝謝你!謝謝!」
更多人不發一語。
對他們來說,觀察總是比行動重要。
打第一個人離開荒島群後,九十九個人漸漸有了改變。
有人立馬猛幹,著手砍樹,製作木筏。
幾天後,第二批砍樹造筏出海的人一起出發了,共有十人。
有人還沒脫離大家視線就翻船了,有人過了幾天以屍體的方式漂回來了,有人勉強游泳回來只剩半條命,從此在光禿禿的荒島上祈求別人施捨他蘋果渣渣。
只有一個人跟第一個人一樣,永遠消失了,
也不曉得回到家了沒,抑或是沉在屍體漂不回來的深處。
這次出海帶給剩餘八十九人的,有鼓舞,有打擊,有恐懼,有更謹慎的想法。
有人照樣砍樹造筏。
有人明明沒膽子砍樹造木筏,卻裝做很想造木筏,嘴巴說自己不是不想回家,只是想等蘋果樹壯一點再動手。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吹噓自己總有一天會砍樹,但什麼也沒改變。
有人兩天才吃一顆蘋果,將多出來的蘋果保存下來,試著在少少的土壤下種植新的蘋果樹,他們忍受著飢餓,祈禱小樹苗快快長大,長成大樹,如此他們就可以將其中一棵蘋果樹砍倒做成木筏,另一棵用來繼續生產蘋果,以供保險。他們知道冒險不是自己的風格,但困在荒島也不是自己期待的命運,可是他們願意花時間儲備旅行所需的必要資源,這是兼顧現實的代價。畢竟,等待也是行動的一部分啊。
有人同意想種兩棵蘋果樹的人的縝密心思,但不同意他們低落的效率。於是這些人開始在岸邊練習用衣服捕魚,他們認為如果能夠在海中捕魚,比起種蘋果樹要快多了。有人學會,有人學不會。
有人認為冒險航行基本上沒錯,但萬一發生船難回不了最安全的荒島就太划不來,所以他們開始用樹葉編織繩子,打算製造出一條可以連結木筏與荒島之間的安全索。他們用來確認安全索是否堅固的時間,比確認木筏是否紮實還要多得多。
有人夠膽砍樹,卻不會造木筏,於是他們在砍樹前花了一番心思向別人討教,並研究如何製作出更紮實的木筏。這些人裡,有人認真研究,有人假裝認真研究,有人只是喜歡一起討論的氣氛。當然也有些人一直學不會造木筏,只是不斷哀求別人幫他做一艘。
有人覺得團結就是力量,所以鼓吹大家將日後打算砍倒的樹通通集合起來,造成一艘更強壯的大船。不過他們對誰夠資格當船長,花了更多時間爭論。
有人慢慢打消出海的念頭,他們開始欣賞荒島的美,欣賞大海日出日落的壯麗,珍惜唯一一棵蘋果樹給予的生命滋潤,慢慢的,他們了解這座小荒島可以是荒島,也可以是永恆的家,一切端賴自己抱持的態度。對他們來說,不出海是有點遺憾,但留在島上也很滿足。
有人雖然打定主意留在荒島上,卻想讓自己的後代將來有一天可以冒險出航,於是他們開始儲存蘋果,栽植果樹,學習造筏,請益補魚,等到下一代同樣學會這一切時,他們將提供最棒的木材,以及最豐沛的魚果乾糧。
有人覺得能否真正出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出海本身就是一個夢想」,夢想太棒了,不拿來利用未免可惜。所以這些人開始鼓吹出海對人生的重要,歧視只想待在荒島度過餘生的人的可悲心態,他們在荒島間教授心靈成長,告訴你只要每個禮拜支付一顆蘋果就可以來上課,分享對出海的期待與幻想,如果你拉一個新朋友來上課,每次可以得到十分之一顆蘋果作為獎賞。這些人除了整天聚在一起又哭又笑之外,什麼也沒做。
有人整天對大家砍樹與不砍樹的行為品頭論足,他們自詡是落難者中最聰明的一群人,所以意見也特別繽紛,往往一針見血。他們瘋狂批判第一個冒險出海的人,評斷他若非譁眾取寵,要不然就是他自知砍的那棵蘋果樹原本就特別粗壯,是天生的神樹,只是故意不說,出海對第一個人根本談不上冒險,還有點投機取巧。這群人更對後來十個跟著出海的人落井下石,認定盲從一個白痴出海,只有比白痴更白痴。
你若問這群智商最高的人到底砍不砍樹,他們只會冷笑:「我有一個朋友,他是砍樹造船的天生高手,還會觀星相辨方位,測海風預氣象,徒手補魚,況且他內力驚人,只要戴著鐵手套就連鯊魚都可以幹掉,要是他在這裡啊?早就帶著所有人脫險了,哪輪得到第一個人出海裝酷,只可惜……」他們永遠不會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因為荒島上沒有網路。
漸漸的,又有人陸陸續續出海了。
有人一邊唱歌一邊航行。
有人一邊捕魚一邊航行。
有人一邊吃著儲存已久的滿船蘋果一邊航行。
有人一邊航行,一邊摸著越來越不夠用的安全索,不安地計算機率。
有幾個人擠在一艘大船上,彼此打氣,分工合作。
當然,絕大多數的人不會造木筏,也學不會。學不會造筏,也找不到可以依賴的夥伴的大木筏,出不了海。他們有的快樂待在荒島上,有的不快樂地待在荒島上,有的不知道自己快不快樂,也沒特別想過關於快樂與否的哲學問題。
他們在荒島上,對著出海航行的人用力揮手。
有人大叫:「再見!再見!我們會為你們祈禱,一路平安,找到回家的路!」
也有人譏嘲:「真是一群自以為是的笨蛋,真以為靠那種木筏就能回家?」
許多人沈默不語,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或者他們一開始就知道,冒險出海與否其實無關對錯,一切只是選擇。
他們凝視著大海。
但不說話的大海,不會給予不問問題的人任何答案。
現在,我回來了。
我特地回來告訴你們,我在大海上看見無數翻覆的木筏,載沉載浮的屍體。
我也看見很多小木筏繼續勇往直前。
我看見冰冷的海風在這些航行者疲倦卻興奮的臉上,挑釁地吹動著。
我也想告訴你們,我一路看到的風景,有多凶險。
有多壯闊。
我將一切刻在我的眼睛底。
我只是回來告訴你們這件事罷了。
我還有更想去的地方。
休息片刻,我還是會再啟航行,以華而不實,矯情至極的夢想之名。
------------------------
荒島,蘋果樹,木筏,不過是小說家的比喻。
人生哪來這麼凶險恐怖狂風暴雨,大不了失敗,我們就是回歸平凡罷了。
但在那之前,不甘心的你,別說相信我(刀大個屁),相信那一個在你心中蠢蠢欲動的自己吧,砍樹給他看,乘風破浪給他看!
冒險成功,你要記得回來告訴那些守著蘋果樹的人,給他們力量。
冒險失敗,你會擁有一個很浪漫的故事,
你會很高興,自己曾經很勇敢。
自己看到的風景,自己刻在自己的眼睛底!
快看漫畫蘋果支付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月27日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紐約時報新聞彙整
今日圖片:漫畫一則,這則漫畫的主題是,憤怒的投票箱,因為這次歐盟大選結果,歐洲選民用選票表達他們對歐盟的憤怒。
今天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都分析了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這次大選,反歐盟政黨崛起,正在影響歐洲未來的政局走向。
這次大選,歐洲議會會選出751名議員,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席次,像人多的德國有96席,人少的小國如盧森堡只有6席。
歐洲議會選舉為何重要:
選出的議會成員,再跨國組成政團議政。歐洲議會和各國領導人組成歐洲理事會,協商推出法案,歐洲議會對於農業等預算有極大影響力,也有監督和人事批准的權力,和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也必需要歐洲議會批准。
因此,這次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顯示,極右派政黨席次成長一倍以上,其中法國民族陣線、英國獨立黨都贏得歷史性大勝,對歐洲政治投下震撼彈,目前外界的觀察是,歐洲選民變得更反歐盟。
各報分析:
華爾街日報刊出文章,標題是"歐洲議會選舉引發“餘震”",指出歐洲各國領導人之間,正在進行一場權力洗牌。
最重要的位置是,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中間偏右的基督教民主黨候選人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容克認為,他會得到這個位置,因為支持容克的歐洲人民黨保住了其在歐洲議會的領先地位,獲得751個席位中的213席。但是,這次選舉,歐洲人民黨丟了59個席位,支持率下滑。反歐盟政黨奪走了部份席位。
英國首相戴維•卡麥隆,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反對容克上台。卡麥隆開始給歐盟各國領導人打電話,呼籲他們不要推選容克。英國首相已承諾,如果他贏得明年的英國大選,他將針對英國的歐盟成員資格舉行全民公投。
主流政黨繼續遭受反歐盟情緒高漲的後果,西班牙中間偏左的社會黨的領導人辭職,該黨得票率僅達到23%;愛爾蘭副總理下臺,因為他所在的工黨作為執政聯盟中的較小夥伴,在選舉中得票率屈居第五。
反體制政黨的人氣激增,促使這些政黨籌劃在歐洲議會裡重建反歐盟集團,兩大民粹主義政黨——法國的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和英國的英國獨立黨(UKIP)——都在物色盟友。這兩個政黨都獲得24個席位,並列成為歐洲議會中的第四大黨。
紐約時報刊出文章,歐洲不要為眼前困境而忘了自由的意義。
紐約時報分析,這次選舉結果顯示,歐洲選民對歐盟反感,他們問,歐盟做了什麼,布魯塞爾又為我做了什麼,它也許帶來了和平、消除了邊界,並讓曾經無法想像的繁榮擴散開來。但對現在的歐洲人來說,這些不再重要,歐洲人不願再花資源解決區域問題,幫助其他國家,想先解決自己的內部問題。
紐約時報寫道,"由28個成員組成的歐盟的理念和理想從未如此衰敗,竟至淪落到幾個邊緣政黨要認真考慮普京在白俄羅斯期許的會帶來好日子的歐亞聯盟的地步。"
這是一個很大的對比,烏克蘭和歐盟選舉幾乎同時舉行,在烏克蘭,許多人為加入歐盟獻出生命,認為加入歐盟就能得到自由和繁榮,在歐盟,卻開始有人討論,也許極權主義更能解決他們的問題,紐約時報報導,"歐洲突然充斥著被德國人如今稱為「普丁 理解者」的人...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說,就是指普丁 的辯護者。這些形色各異的歐洲人認為,普丁敢於直對美國、體現了「家庭價值觀」、與令人討厭的歐盟對抗,而且立場強硬。"歐洲人現在開始替普丁說話了,對歐洲現在政局來說,的確是個重要變化。
歐盟像個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以下是今天各報的新聞標題
華爾街日報
981鑽井平臺完成中建島附近海域第一階段鑽探作業
比亞迪電動車前景看好 配股無阻股價上揚
泰軍方工作重心轉至經濟 大選時間未定
莫迪宣誓就任印度總理
安倍晉三欲重新調整地區力量平衡
[中國實時報 文化] 開羅稱中國山寨版獅身人面像侵權
[亞太] sony、松下考慮與Japan Display組建OLED面板合資公司
[中國實時報 文化] 國務院專家:中國將繼續研究轉基因
[歐洲] 烏政府軍與分離者在頓涅茨克機場爆發沖突
[中國實時報 經濟] 潘石屹:當前的中國樓市就是泰坦尼克號
[亞太] 印度大使牌汽車停產 稱雄半世紀終結束
[美國] 輝瑞收回對阿斯利康的收購要約
[中港臺] 中資公司海外子公司成對外併購主力
[歐洲] 德拉吉:超低通脹預期或使消費者推遲開支
[歐洲] 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新政府
[美國] 加州槍擊案嫌犯曾在YouTube上預告謀殺
[觀點] 中國降準的時機已經成熟
[亞太] 泰國反政府抗議領袖獲保釋
[經濟實時報] 台灣數據預示中國大陸及亞洲經濟即將回暖
[中港臺] 中國央行:一季度移動支付筆數增232.20%
[中國實時報 經濟] 書寫中國:張化橋談中國國企
[中國實時報 經濟] 福特汽車在華本土化終將到來?
[亞太] 泰國軍方對選舉時間保持沉默
[A股脈動] 26日收盤:創業板指六連陽突破下跌通道
[亞太] 泰國軍方將精力轉投經濟及選舉改革
[亞太] 馬航搜索寄望私人承包商 中馬澳將聯合招標
[中港臺] 報道:中國下調央企今年利潤目標
[中港臺] 房地產大亨宋衛平抨擊政府過度干預樓市
[觀點] 習近平常態:未來10年中國經濟大趨勢
[亞太] 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各自強化領土主張
[科技] 三星將關閉音樂及電子書服務
[中港臺] 證監會受理中國核建2.89億美元IPO申請
[經濟脈搏] IMF總裁:全球央行或須關注金融穩定
[中國實時報 經濟] 暴力事件令烏魯木齊大巴紮生意受損
[A股脈動] 26日午盤: 創業板積極反彈領先主機板
[中國實時報 法律] 前美防長:習近平對軍隊的控制力更強
[亞太] 香港與東盟自貿協定正式談判7月展開
[科技] 車載應用的巨大變革
[中國實時報 經濟] 習近平支持自貿區 表態溫和但成效可期
[股市時評] 標普500指數上周漲1.2% 創紀錄新高
[中港臺] 海關總署將在長江經濟帶複製上海自貿區成果
[中港臺] 香港交易所面臨新訴訟
[亞太] 中日軍機對峙 兩國互指對方挑舋
[中港臺] 中國加大力度補貼本土汽車生產商
梅克爾支持容克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
[劉罡讀報] 讀報:外媒評波羅申科贏得烏克蘭大選
[亞太] 泰國民眾不滿政變 快閃抗議蔓延
[科技看點] 蘋果新電視廣告力推iPad
[觀點] 美國會再次失去中國嗎?
[科技] sony落戶自貿區 將攜手東方明珠售PlayStation
金融時報
經濟學的要務與創新
越南反華事件的鏡中之像
新疆暴恐警示中國恐怖活動塔利班化
媒體劄記:嚴打一年
網路加劇西方社會分化
歐巴馬必須正視莫迪挑戰
如何硬化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
中國政府的經濟邏輯
中國不會重演美國式崛起
迅雷重啟赴美上市
Lex專欄:中國地產崩盤後或迎來整合
日本譴責中國戰機迫近日方偵察機
Lex專欄:Gazprom資本支出謎題
蘋果擬推出智慧家居平臺
泰國軍政府警告:將動用武力鎮壓抗議者
烏克蘭政府向親俄羅斯武裝分子發動空襲
歐洲議會選舉引發“餘震”
皮凱蒂回應FT:數據問題不影響結論
FT社評:應該公開監督皮凱蒂的數據
菲總統:中國在玩“危險遊戲”
紐約時報
中國再次指責美國從事網絡間諜活動
俄羅斯緩和對烏克蘭新領導人的態度
最後一位波蘭共產黨將軍雅魯澤爾斯基去世
災後重建的玉樹,有人獲利有人失望
烏克蘭危機敲響歐洲能源的警鐘
歐洲在創造就業方面遠超美國
加州槍手行兇前數周曾混過警方調查
教皇介入中東和談,做巴以中間人
美知名駭客被捕後幫政府打擊駭客
泰國軍方拘捕政府領導人,政變引發小規模抗議
名護市長訪美反對普天間遷移方案
鮑文德:新疆政策是否會走入暴力和鎮壓的循環
習近平推動中國軍隊全面改革
正在覺醒的中國勞工
歐洲不要為眼前困境而忘了自由的意義
一位北京市民的舊城文化保衛戰
中國女性借「耽美」文學探索受壓抑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