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快樂腳原住民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快樂腳原住民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快樂腳原住民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革命開始的時候躺下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0:36:52

#需要我的時候給個電話 #通話記錄🏺𝟙-𝟚 🅐:妳現在還有在吃藥嗎? 🏺:有啊,就吃兩種,一顆是女性賀爾蒙,一顆是抗雄性賀爾蒙,這個做完手術可以停,但女性賀爾蒙要吃一輩子。 🅐:妳什麼時候要去做手術?妳現在已經弄聲帶了嘛。 🏺:我就存錢,打算去泰國做。 🅐:妳爸現在有接受妳是女生嗎? 🏺...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5:19:31

. 【義守大學醫學系介紹】 . 感謝 @thefallinganivia_study 看到他們介紹輔醫,我也來寫一篇介紹好了。一直有人說本系很神秘都找不到資料,乾脆寫篇文⋯ 話說之前其實做過一部小影片介紹義大醫學系,可以跟本文搭配服用喔 . ⚠️第一屆才大一,很多事情連我們自己都還沒有很清楚,敬請...

  •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05:01:14
    有 43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優秀的「行政者」必須嚴謹守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每項任務;傑出的「藝術家」能夠打破框架,用無窮的創意開創無限可能。若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融合進一份工作中,就是「藝術行政」。

      作為台灣舞蹈界「藝術行政」的開路先鋒,「國家文藝獎」得主平珩從創立「舞蹈空間」舞團開始,便發揮「無所不能」的多工能力,無論取名、訓練、監督,還是公關、宣傳、招攬觀眾,每件事都「事必躬親」。

      她一方面要針對不同性格、背景各異的編舞家和舞者妥善協商,調和鼎鼐;另一方面面對場內場外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更必須頂住壓力,隨機應變。而透過每個看似繁瑣的細節,她也逐漸領悟出「打破框架」的工作哲學。

      「藝術行政」就像是一座橋梁,將每個藝術家的出類拔萃,轉換為每位觀眾生命中的一期一會,是專業,是事業,更是志業。不管是正在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或有志於此的你,還是想要深入了解舞台幕後不為人知秘辛的你,甚至只是在台下「看熱鬧」的你,這本書都能為你開啟嶄新的視野,為日常的工作創造價值,昇華為獨一無二的「藝術」。

    作者簡介:平珩
      大學念的是英文系,在22歲以前,喜歡跳舞,一心只想做個舞者。赴美留學後,赫然發現原來過度樂觀的人,並不適合吹毛求疵的表演生涯,紐約的花花藝術世界開啟了她不受限的創意概念。

      回台之後,因緣際會,開始投入藝術行政工作,在一切都還在啟蒙的年代,一步一腳印地「做中學」。她成立皇冠舞蹈工作室,創辦台灣第一個黑盒子小劇場,全力支持藝術家「天馬行空」與「無法無天」的創作,全面改變台灣小劇場的表演體質,打造出「狂野自由」的風貌,也在小劇場中打造出國際的交流網路。

      她創辦「舞蹈空間」舞團,32年來邀請了56位編舞家、168個設計者發表了83個現代舞製作。「舞蹈空間」孕育出各有特色的台灣編舞家,也是歐美編舞家開心合作的平台。

      她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近三十年,盡心為學校藝術教育扎根,也無私地對於藝術環境的開發盡力。

      她「不務正業」的工作很多:曾任「表演藝術聯盟」首屆理事長,率眾家藝術家們走進基層,也媒合了921震災地區超過25,000人次的藝術教育課程;受邀擔任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兩廳院藝術總監;接下2009年高雄世運開幕典禮總製作人,規畫2,500位表演者共同演出;運用舞譜紀錄的專業,投入台灣原住民祭儀舞蹈的研究與保存……

      包山包海的藝術行政工作練就了她另一種「舞」功,吃苦耐勞是舞蹈人的天性,合作學習是進步的動力,不默守成規是創造的基礎,各種挑戰都是解決問題的大補丸,而她的「創造」,還在持續著。

    作者粉絲頁: 舞蹈空間舞團 Dance Forum Taipei

    出版社粉絲頁: 皇冠文化集團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26 21:30:23
    有 1,081 人按讚

    〈幸運與不幸的中間〉

    #幸運#

    今天路過七星潭景區,老師和阿心下車借廁所,我趁這小段時間到攤位區逛一逛,拍點素材。

    疫情關係吧,人不算多,很多攤位都沒開,而開張的攤主無一不是面露惆悵。

    但是哦,小路盡頭居然有一攤聚滿了人!被圍得水泄不通⋯

    攤主的聲音從人浪中傳出,其他攤主都為生計發愁,而他人氣十足,可見攤主一定神通廣大,有幸運女神加持!

    我擠進去,發現攤主本人的名字是「許願神」,他把身分證放大N倍,將自己這充滿元氣的名字告諸天下:

    攤位掛滿了自己曾經獲得的嘉獎和頭銜,「義風可行」的匾額、佛教師父指名道姓的感謝狀、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的認可等等⋯

    攤子在賣幸運石,所謂幸運石就是在鵝卵石上寫美好的祝福。

    攤主的字其實很一般,像搖滾區小孩寫的字,但誰讓他是「許願神」呢,真是托得父母送他這麼「幸運」的名字!

    許願神一隻手高高舉起,對大家數自己的光榮事蹟:「我當過班長!團長!鄉長!里長!」哇,真是大能耐,做過不少好事呢!

    結果,一位阿姨理直氣壯地回他:
    「切!我當過家長!」

    大家笑成一團,許願神啞口無言,確實嘛,當家長的功德完全不輸上面所有長官、領導呢!

    大家都承認許願神是一個快樂又幸運的人,有他在,氣氛熱鬧得不行,人們都想交好運,所以許願神的生意真不錯,每個人都想沾沾喜氣。

    他當場在一顆渾圓的石頭上寫下了彩色的「婚姻美滿」,祝福那位當家長的阿姨家庭和樂融融。

    #不幸#

    我退出許願神攤位人潮,不遠處,是一塊朝著許願神攤位斜四十五度角放置的顯眼牌牌,檸檬黃色背景,上面寫著:

    「大家都有健全的雙手,可惜我沒有,但是我也要努力!」

    順著告示牌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個攤子,攤主是一位穿吊嘎的老伯,他的左手截肢,乍看像海盜船員,右手懸在空中,正要拿筆做石頭彩繪。

    和許願神門庭若市不同,老伯的攤位門可羅雀,只有零星幾個客人在觀望,但是我看到他臉上掛著非常燦爛的笑容。

    這是一個不幸又豁達的人,但我沒有幫他買彩繪石,因為,很不幸的,我下車的時候匆忙,沒帶錢包。

    #幸運與不幸之間#

    離開不幸的攤位,鬼使神差的,我鑽進了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帳篷內,這個攤位一個客人都沒有,攤主就收在麻布簾子後,我幾乎注意不到她⋯

    攤位販賣的是手工藝飾品,別緻的圖騰和風格獨具的裝飾,一看就知道與原住民族有關。

    老師和阿心從洗手間出來,看我在,她們也走了進來。

    #堅毅而溫柔#

    阿心看到老闆娘,不禁讚嘆她的氣質,我才注意到,老闆娘五官深邃,身材高挑勁健,她的一頭長髮懶散地別於頭上,髮量驚人。最重要的是,她有一股堅毅又溫柔的力量。

    原來,老闆娘是原住民和漢人的「混血兒」,阿心誇老闆娘美,她才透露自己都有四個孩子了,不年輕了!老師聽了讚嘆不已:「養一個都夠辛苦了!你真是了不起!」

    我忍不住回頭看老闆娘,
    這怎麼可能啊,完全看不出來。

    我們誇讚這些作品好有特色,老闆娘卻不好意思地說自己才開始學,做得很不好。

    #混血兒#

    老闆娘沒把我們當外人,才說其實自己不是純種的原住民族,所以不能被原住民族相關文化部門所認可,擺攤賣東西也不方便⋯

    原來還有這樣的情況,在某些攸關利益的方面,原住民族和漢人的混血,會被排斥在「原住民族」之外,許多資源他們無法獲得,即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與其他族人無二無別。

    老闆娘非但沒有跟我們抱怨,反而還表示自己理解這其中的緣由,我們不由自主對她升起恭敬之心。

    #撿到大便宜#

    大概是人群從眾效應,我們三個進來後,陸續有阿姨走進來選購。

    阿姨問這些耳環多少錢?老闆娘說「五十一副!」阿姨震驚,「才五十哦!」我們也覺得不可思議,這是手工做的,獨一無二的耶!

    老闆娘卻笑笑:「不然你要給一百我也可以!」阿姨買了一副耳環,像撿到大便宜,高興地走了。

    #女兒的創意#

    見我們對攤內東西感興趣,老闆娘開始跟我們介紹,這顆用阿美族圖騰編織的平面星星耳環,像紙星星那樣折起來,就可以變成立體的了!

    我們看了嘖嘖稱奇!老闆娘卻說:「這是我女兒做的啦,我做得不好,我還在學。」

    老闆娘把原住民圖騰和漢人會喜歡的元素結合起來,變成全新的飾品,乍看有些突兀,但仔細端詳,又是那麼和諧而奇妙,這就像是她的身世啊,無論自己如何謙卑低調,就是會被命運選中,會脫穎而出。

    #拿錢包#

    我決定跑回百米遠的車上拿錢包,阿心在原地等我,她告訴老闆娘我去了哪,我邊跑遠邊聽到老闆娘說:「唉!幹嘛去拿錢啊!」

    我沒有戴耳飾的習慣,但我買了一對耳環,100元,除了耳環,我還喜歡一把獵刀木雕,是老闆娘的丈夫在海邊撿回一塊浮木雕刻而成的,我拿在手裡不捨得放下,心想一定不便宜,最後才試探地問問⋯

    #賣和送#

    老闆娘估計早就注意到了我喜歡,她說:「你買耳環,這個(木刀)是送你的!」我和阿心同時說不行不行!這麼珍貴的東西怎麼能送,堅持要付錢。

    老闆娘說:「這是他做的,我也不知道多少錢⋯那50好了!」我們劇烈搖頭似波浪鼓,不行不行不行!老闆娘終於說那100好了!我忙說好,應完才發現,咦,100也很少啊!

    明明半賣半送,老闆娘卻一個勁地表示感謝,我遞一張五百給老闆娘,「媽媽真的都很辛苦。」,

    我無心的話,她聽了卻一時沈默。翻錢的時候著急,手直哆嗦,硬幣數得亂七八糟,「因為我一個人,我真的⋯」我點頭說嗯沒關係,我知道!「我的丈夫在裡面⋯」

    #在裡面#

    我聽到這,上前一步問:「什麼叫在裡面?」她才說:「他酒駕,被關進去了⋯」說著眼眶泛紅一圈⋯

    我最受不了媽媽哭了!張開手臂要抱她,她更加止不住眼淚,哭得皺起眉頭,忙用笑掩蓋,剛笑出牙齦又咬緊牙關,「我一個人照顧四個孩子⋯」

    我們按住她慌亂的手,「你不要找錢了!我們趕時間要走了!」她一直搖頭,我們制止她,不收她的錢。

    丈夫喝酒開車被逮到了,雖沒出大事,但可能要被關兩年,還有很高的罰款,老闆娘前幾天才去開庭求法官,問能不能先關半年,孩子讀完書了他再關,關多久也沒關係!

    「他這樣我當然先怪他!我罵他!是他不對!但是我自己真的⋯」

    #清單#

    老闆娘從錢包拿出折得小小的一張紙,是10月16號去看守所送物資的白色單子,上面是長長的生活用品清單,樂事洋芋片、抽取衛生紙、台諾靈洗衣粉,39、12、47,全部都是錢,都要錢!

    這個雙頰凹陷的女人除了要負責四個孩子的生活和學業,還要負擔獄中丈夫生活起居的消費!

    她攤開紙張給我們看,「這是真的,你看⋯我⋯」「我們相信!我們當然相信你!」

    老闆娘美,眼神憔悴,
    整個人有些濕漉漉的。
    卻有一股悲壯的氣息。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人跟我這樣說話了⋯」老闆娘說得斷斷續續,數次哽咽。

    阿心跟她擁抱,老闆娘邊哭邊笑,邊抽泣邊擋臉,就怕引起路人注意。

    我們和老闆娘微笑著道別,堅定地說「再見」。

    ####

    如果你經過七星潭景區,你一定會被人潮吸引到許願神的攤位,然後你一定會注意到不幸阿伯那塊黃色牌牌,在阿伯攤位前轉身,你定會找到這位老闆娘的攤位。

    她在幸運攤位與不幸攤位的後面,專注地將原住民族布料與漢人金屬元素結合成飾品,不爭不吵,堅毅而溫柔地撐起一個家。

    人的一生不會一直幸運,人的一生不會一直不幸,大多數如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都處在幸運與不幸之間,最重要的是,當我們不幸的時候,是否愿意腳踏實地,而當我們幸運的時候,是否能夠理得心安。

    2020.10.26
    花蓮火車上

  •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12 00:04:22
    有 757 人按讚

    〈在布袋戲舞台前認識了一位陣頭青年〉

    #廣東粥和獅尾男孩#

    今天放學路過景美夜市,集應廟前有搭台演布袋戲。我坐在石階看了很久,身邊都是阿公阿嬤。

    忽然,一個穿著黃色長袖印著大大「保儀尊王」四字衣服的男生在我身邊坐下,當時我在錄影片,我說抱歉不會拍到你。他說:「沒關係,你可以拍到我。」還歪頭對鏡頭比耶。

    台上燈光四射,色彩繽紛,咚咚鏘不斷。我說其實我都聽不懂,我從廣東來。他好像沒有很驚訝。

    看戲的人不多,一隻手數得完。連「湊熱鬧」都說不上,因為一點都不熱鬧,門前冷落車馬稀啊⋯路過的人停下看兩眼也就走了。三個阿姨經過,感嘆一句:「這是我們小時候的!」拍一張照,也就回家做飯去了。

    他忽然轉過頭來問:「那你知道廣東ㄕ嗎?」「廣東粥?」「ㄕ,ㄕㄖ獅!」???「喔!你說舞獅啊?」他嗯嗯嗯!我說知道啊,每年過年我們都去看。他說他就是舞獅的,他是獅尾。

    原來他是舞獅表演者,還給我介紹南獅和北獅的區別,廣東獅屬於南獅,只要穿獅褲,北獅要穿獅褲加獅衣,一套。我問是不是因為北方獅子怕冷?「一套穿起來毛茸茸的,很像天鵝!」他形容得好有趣。

    真不錯,一般台灣人看到我都問我廣東粥的事,他是第一個問「廣東獅」的。我鄭重地跟他介紹:「廣東真的不是只有喝粥!廣東美食千千萬萬種,說都說不完!」

    #國術和新聞學院#

    他說自己學國術的,我說喔就是幫人矯正筋骨嗎?他說不是,是拳術武功!

    他的陣頭朋友們在對面看著我們,遠遠取笑,他大喊:「幹嘛啦!她世新新聞學院的啊!我在接受採訪啊。」

    真是很會掰!比新聞學院的還會掰!

    #關聖帝君的乾兒子#

    他說今天只是來當義工敲鼓。他介紹,這是「保儀尊王」廟,也叫集應廟,台語叫「昂公」。

    「昂公?」
    「昂公。」

    我問他是不是一直對這些宮廟文化這麼感興趣?他說是啊,「我從小被阿嬤帶大的。我是關聖帝君的乾兒子。」

    「哈?乾兒子?怎麼說!」太妙了吧!我頓時冒出星星眼不斷追問。他說自己國小生重病,小腦病變,做手術百分之70可能成植物人。被帶去關公廟,擲筊問關公收不收自己做乾兒子,連續三次都是聖杯。病就這麼退了,長大到現在,又高又壯。

    他的肩膀剛打了鋼釘,是因為出車禍。某次擲筊完護身符斷掉,再問是車禍嗎?帝君說是。不久後就真出了車禍,整個人被撞拋飛⋯回廟裡拜拜後,醫生都說比預期康復得快。他說護身符幫他擋掉了一些。

    我決定回家把上次結緣的帝君護身符翻出來掛身上,再也不離身!

    「我工作的每一家廟都能找到關聖帝君。」是說你能感受到帝君嗎?他說是。

    #很直接的人#

    「那你喜歡台灣嗎?」我說喜歡啊,越來越喜歡。他說:「台灣確實蠻好的,很開放啊!不像你們那邊⋯」我笑笑,拿出我的蔬菜蛋餅打開。

    「那你會覺得台灣是中國的嗎?」
    他突然問道。

    還真直接!
    我也沒迴避,
    反問了他一個問題,
    問完就低頭吃自己的蛋餅。

    #陣頭青年的自知之明#

    既然他這麼直接,我也可以直接一點。「所以你就是傳說中的陣頭青年嗎?」他說是啊。「那你知道社會大眾對你們的看法嗎?」他抬頭看著在對面嘻嘻哈哈的朋友們,「知道啊!打架嘛,黑道嘛,幫派嘛⋯」我打斷他,「但是我覺得你們都很真!」

    他朋友吊兒郎當走過來,是一個很高的男生,肚子蠻大的,臉上肉嘟嘟。我問:「你也是舞獅嗎?」「不是,他扛轎子。」喔⋯看起來確實很適合!

    #忠孝仁義#

    我跟他介紹我最喜歡的一家蔬菜蛋餅在哪個位置,他喔一下,說那攤的男生是他乾妹妹的男友。我說那男生很帥啊。

    他順水推舟:「那你喜歡怎樣的男生?」噗,真的很直接。

    我說我喜歡開心陽光的,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憂鬱王子型不行。他點了一下頭,很有信心地繼續問下去⋯

    「還有呢?」我唔⋯我說要孝順的。他說:「這一定的啊!」他說孝順是一定要的啊!

    我被他的理所當然嚇了一跳,因為現在年輕人都把倫理道德拋之腦後。他數「忠、孝、仁、義⋯關聖帝君廟裡牌匾上,就有忠義二字!」嘖嘖,關聖帝君真優秀啊。關聖帝君的乾兒子果然不同凡響。

    得到了我的肯定,他大膽地問能加line嗎?平常聊天嗎?下次可以一起出來嗎?我說能加啊,你表演可以叫上我,我滿想看的。他說可是自己的肩膀受傷,要等到半年後才能舞獅⋯我說唔⋯

    #集應公廟#

    他問朋友什麼時候團拜,朋友們嗆說早就拜完了!説罷騎機車絕塵而去。

    他啊?這麼快?幾點了⋯

    他叫我陪他進廟裡,他要幫忙撤道具。結果一進去,人家也撤完了⋯只剩下三箱水要搬,我說讓我來吧,你的肩膀⋯他說不用!說完一下把整箱水扛起,大步流星⋯

    他在「昂公」像前合掌,我也跟著合掌,結果他一秒不到就放下了,我還想跟昂公初次見面多講幾句呢⋯他說「沒事,你繼續。」

    爐子裡有一根香倒下來,他說:「這是神明有事要交代。斷香一般是有不好的事。」周圍的香都燃盡了,唯獨那根幾乎全新,只燒著了頭,看來是信眾插上後不久倒下來的。

    #穿越夜市#

    我們到景美夜市逛逛,一路上遇到好多他認識的人,攤販、正在撤布袋戲台的演員叔叔、穿著一身黑色的兩個痞痞男生⋯

    他說自己昨天通宵沒睡。
    為啥?

    「陪我姐。我姐在那邊賣檳榔。」原來我每天經過的檳榔店是他姐開的!我感動於他的樸實,如果我姐姐賣檳榔,我不一定會這麼大聲告訴別人。他對於生命直白的、完全的、絕對的坦誠相見,讓我在那個瞬間差點落淚,我看到了真正的自由。

    「那是你姐喔!」
    「坨啊,乾姐啦。」

    九點多的景美夜市,
    上海水煎包隊伍依然長,
    沒有要散場的意思。

    「來這麼久,我還沒吃過檳榔⋯」
    「不要吃!」
    「為什麼?不是台灣特產嗎!」
    「那是原住民特產!」
    「原住民不是台灣嗎!」
    「那是山地人!」
    「你歧視!」
    「我哪有!」
    「這是偏見!」
    「哪有!」
    「山地人這三個字不是不能說嗎!」
    「⋯!」

    我們一前一後,
    一邊吵一邊穿過人潮⋯

    #吃豆花#

    經過豆花攤,我煞住腳,
    「我要吃!」
    我們各自點了一份豆花。

    「喂?」他今晚接了好多個電話,一開口都是什麼哥什麼哥的。個子很大,雙腳岔開,右手叉腰,斜著彎腰將左手肘靠在膝蓋上,手機呈水平面,尾部的喇叭緊緊貼在耳邊。看他這幅樣子,我被戳中萌點,坐在原位上哈哈哈哈爆笑。

    #那個來#

    我點的是熱豆花,他問:
    「你吃熱的是因為那個來嗎?」

    那個來,
    真是超級台灣的表達。

    我說不是!只是突然想喝熱的。靜默幾秒,他又問:「我這樣問你會覺得我是變態嗎?」

    我又說起檳榔,他說不要吃啦那個是害人的,我說那是你姐的生意欸!他說那不一樣,那是賺錢養家。行吧,說法還真多!

    「你多高?」
    「163⋯唔,但我對外聲稱165。」
    「欸我180,我們最萌身高差欸!」
    「什麼啦,最萌身高差是12公分好不好!」

    電視裡是韓國瑜的造勢現場,我以為他這個年紀的台灣人看到都會很煩,結果他說:「我還蠻喜歡韓國瑜的。」這倒是奇怪了。「可是年輕人一般⋯」

    「我早就看破了。」我更吃驚了⋯為啥???「可能是我經歷比較多吧。我高中就跟人打架啊。」雖然不曉得經歷比較多和打架之間的關係⋯欸你剛剛不是說你都不打架嗎!他摀住嘴,糟糕!「我⋯剛剛騙你的啦!」

    那你會跟別人說你喜歡韓國瑜嗎?他說不會啊,因為你喜不喜歡又改變不了他會不會被選上。他的豆花三兩下就吃完了。

    「你真是很特別的年輕人⋯」他雲淡風輕,異常瀟灑,繼續接哥們的電話,「喂,銘哥?」

    今天遶境他們走了一天,但他還是陪我走很遠的路買車輪餅。他腳痛到原地坐下,我站在前面吃,熱呼呼的紅豆餡兒。

    看我一晚上吃三個,他說:「你這樣吃很不健康。」他問我平時吃青菜嗎。

    #聊一下未來#

    我說要回去了。
    他說再逛一下吧!
    「我們可以聊一下未來。」

    「未來喔,」我想了一下,
    「未來就是畢業啊,畢業可能就走啦。」
    「我是說我們的未來。」

    欸,現在的男生啊⋯

    「你會覺得我很有安全感嗎?」
    我⋯我說是啦⋯畢竟那麼大隻。
    他拍拍自己,「坨啊,我學國術嘛。」

    他問我生日什麼時候,我說完,他倒吸一口氣⋯我說幹嘛?他說自己也是⋯

    「真的???該不會又是你的套路吧!」
    「真的啦,身分證給你看!」
    「那你幾年的?」
    「唔⋯」他說不能告訴我,「比你小。」
    「00年?」
    「嗯。」
    「哈哈哈哈!」
    「那你會喜歡比你小的男生嗎?」
    我沒回答。

    真是一個可愛的男孩子啊。

    台灣的男生有全世界成年男孩都少見的「少年氣」,跟他們在一起,我可以身心放鬆,什麼都可以講可以掰,至於原本該考慮的成人世界和未來職場的壓力,統統消失不見。

    是我在台灣認識的少年們讓我知道,
    有一些東西,
    超越年齡和護照顏色的界線。

    他送我進捷運站,我們一前一後站在電梯上,穿堂風揚起我的裙子。他小聲問:「如果很有心的那種呢?」

    2019.11.11
    單身節快樂
    廖小花

  •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08:20:04

    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優秀的「行政者」必須嚴謹守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每項任務;傑出的「藝術家」能夠打破框架,用無窮的創意開創無限可能。若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融合進一份工作中,就是「藝術行政」。

      作為台灣舞蹈界「藝術行政」的開路先鋒,「國家文藝獎」得主平珩從創立「舞蹈空間」舞團開始,便發揮「無所不能」的多工能力,無論取名、訓練、監督,還是公關、宣傳、招攬觀眾,每件事都「事必躬親」。

      她一方面要針對不同性格、背景各異的編舞家和舞者妥善協商,調和鼎鼐;另一方面面對場內場外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更必須頂住壓力,隨機應變。而透過每個看似繁瑣的細節,她也逐漸領悟出「打破框架」的工作哲學。

      「藝術行政」就像是一座橋梁,將每個藝術家的出類拔萃,轉換為每位觀眾生命中的一期一會,是專業,是事業,更是志業。不管是正在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或有志於此的你,還是想要深入了解舞台幕後不為人知秘辛的你,甚至只是在台下「看熱鬧」的你,這本書都能為你開啟嶄新的視野,為日常的工作創造價值,昇華為獨一無二的「藝術」。


    作者簡介:平珩
      大學念的是英文系,在22歲以前,喜歡跳舞,一心只想做個舞者。赴美留學後,赫然發現原來過度樂觀的人,並不適合吹毛求疵的表演生涯,紐約的花花藝術世界開啟了她不受限的創意概念。

      回台之後,因緣際會,開始投入藝術行政工作,在一切都還在啟蒙的年代,一步一腳印地「做中學」。她成立皇冠舞蹈工作室,創辦台灣第一個黑盒子小劇場,全力支持藝術家「天馬行空」與「無法無天」的創作,全面改變台灣小劇場的表演體質,打造出「狂野自由」的風貌,也在小劇場中打造出國際的交流網路。

      她創辦「舞蹈空間」舞團,32年來邀請了56位編舞家、168個設計者發表了83個現代舞製作。「舞蹈空間」孕育出各有特色的台灣編舞家,也是歐美編舞家開心合作的平台。

      她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近三十年,盡心為學校藝術教育扎根,也無私地對於藝術環境的開發盡力。

      她「不務正業」的工作很多:曾任「表演藝術聯盟」首屆理事長,率眾家藝術家們走進基層,也媒合了921震災地區超過25,000人次的藝術教育課程;受邀擔任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兩廳院藝術總監;接下2009年高雄世運開幕典禮總製作人,規畫2,500位表演者共同演出;運用舞譜紀錄的專業,投入台灣原住民祭儀舞蹈的研究與保存……

      包山包海的藝術行政工作練就了她另一種「舞」功,吃苦耐勞是舞蹈人的天性,合作學習是進步的動力,不默守成規是創造的基礎,各種挑戰都是解決問題的大補丸,而她的「創造」,還在持續著。


    作者粉絲頁: 舞蹈空間舞團 Dance Forum Taipei

    出版社粉絲頁: 皇冠文化集團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2-01 19:00:12

    本集主題:「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乜寇.索克魯曼
      
    內容簡介: 
    忌殺黑熊,是一種生態智慧,一種文化傳承,更是布農族存在於臺灣的一種土地使命。──乜寇.索克魯曼
       
    一步一腳印,勇敢的踏進森林去──
       
      那天,我做了一個夢,一棵巨木在我面前倒塌崩裂,
      達駭爺爺說道:「這是好夢哦!」便帶著我到山上冒險,
      聽那從左側飛來的卡斯卡斯鳥清脆響亮的叫著,聽說這是好預兆!
      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爺爺趕緊帶著我到獵人在山林裡的家──獵寮,
      我這才知道,原來爺爺臉上的疤痕,是跟黑熊搏鬥的紀錄!
      但是,爺爺沒有一絲的驕傲,因為布農是忌殺黑熊的民族,更別說傷害黑熊了。
      一陣閃電打下,一棵巨木倒下,震動了整片山林,
      爺爺喊著:「塔克頓!」
      遠處是小黑熊,動也不動的哀鳴著,
      我們該怎麼辦?該把牠帶回獵寮嗎?
       
    作者簡介:乜寇.索克魯曼
      布農族人,一九七五年出生於臺灣南投縣信義鄉望鄉部落,一處打開家門就可以看見東谷沙飛(玉山)的地方。擅長魔幻寫實風格的創作,作品《東谷沙飛傳奇》被譽為臺灣版的《魔戒》。曾獲全球華文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臺灣原住民族短篇小說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主要作品有:《我為自己點了一把火:乜寇文學創作集》、《我聽見群山報戰功》、《Ina Bunun!布農青春》、《東谷沙飛傳奇》等。
       
    繪者簡介:儲嘉慧
      擅長繪畫與手作藝術創作。
      現居屏東。
       
      插畫作品有《蘭嶼、飛魚、巨人與故事》、《夏天已過去》、《黑色的翅膀》、《故事六十八》、《光之戀》、《八代灣的神話》、《臨海眺望 迎接歸來的人》等。
       
       
    出版社粉絲頁: 四也出版公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快樂腳原住民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13 11:06:48

    本集主題:重返十三行常設展

      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十三行博物館,首先由館方解說員 #鄒昀臻小姐,為大家介紹此常設展,此常設展共分為六個單元: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本單元自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開始,利用飛機與鐵渣模型的展示及互動設計,重現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經過。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另外,本區也陳列十三行遺址地層、考古探坑工作模型、遺址發掘影帶等,以傳達考古學相關知識。

    單元二 搶救十三行

      1989年政府計劃在十三行所在地進行污水廠興建工程,此舉勢將徹底破壞十三行遺址,考古學家大力呼籲保存遺址,並在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下,進行十三行遺址的搶救工作。本單元的主要用意,即在紀錄此一臺灣社會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現當年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以收鑑古知今之效,並希冀這樣的衝突不再重演。
    展場中陳列了當時的簡報與影像紀錄,並藉由怪手、抗議海報與探坑出土文物的模型擺設,帶領觀眾回到搶救發掘現場,感受當時的壓力與無奈。

    單元三 探索十三行

      舊名八里坌的八里,山水環繞、雨量均勻,氣候溫熱宜人,其東南側為沖積平原之外,後方是觀音山,西北接大海,東北側為淡水河口,水陸資源非常豐富,相當適合人類居住,早在西班牙、荷蘭時期,八里即有平埔聚落。本館特設立「八里坌繁榮時期」、「回到清初漢人出入墾時期」、「回到荷西時期」及「回到史前時期」等四個時期進行介紹。其中史前時期的展區中,我們設計了刺青、捕鹿的互動設計,及仿製原住民獨木舟的陳列,藉此呈現部分原住民生活的面貌。
      要了解八里,除了從歷史面向外,地理環境的演變亦不可忽視,因此為瞭解八里地區的自然環境,及遺址分布與地質環境變遷的關係,特於五處地點鑽取連續岩蕊,希望由該地沉積物內容,探究當時期的地形及演變。經研究,挖仔尾至十三行遺址一帶,一萬年前為陸地,一萬年至六千年間因全球海平面上昇,而為海水淹沒。一直到六千年前左右,全球海水面沒有顯著的改變,這一帶才因沉積物而成為陸地。陸地的誕生,提供了十三行人的居住場所,一千八百年前,十三行人在此大規模定居。
      臺灣北部東北季風強盛,產生東北往西南方向的沿岸流及輸砂。近十年來,臺北港防波突提的興建,使得淡水河口以南、防波堤以北之海岸泥沙淤積加劇;反之,臺北港西南之海岸則加速侵蝕,人為的建物成為海岸線變遷的另一主因。

    單元四 走進十三行

      在這個單元裡,我們利用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及合理的推測想像,復原了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呈現他們的生計活動、交易、墓葬、工藝技術、服飾、家屋與聚落等各個面貌。為了讓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更為逼真,我們將此區營造成劇場,利用音效、燈光及旁白,帶領觀眾認識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
      當時為求復原圖的逼真與生動,繪製者除了設定時間及場景,親自自八里海灘取景攝影外,並聘請演員充當原住民,扮演劇場中的角色,以進行拍攝紀錄,再依據其成果繪製。

    單元五 遇見十三行

      這個單元是我們展覽的重點所在,因為遺址出土的文物就陳列在這裡。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觀眾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除了文物外,此區對於十三行人的墓葬、遺址的出土現象,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解說。另外,利用十三行出土人骨所復原的十三行人面貌亦陳列在此。
      復原十三行人面貌計畫是國內考古學界首次與國外學者合作所進行的研究計畫。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亦遭遇許多困難,例如十三行人骨,因長期埋在地下,經常受地層擠壓或各種侵蝕因素,而脆弱變形,或分離散落,增加復原工作的難度。再者,人骨只能提供頭型和面形,關於眼耳口鼻和鬚髮等部分之復原,就需要依賴相關之生物性資料和民族誌比對資料。另外,人的神韻和性格,及其容貌上的裝飾,都需要參照相關的民族誌資料。這個計畫總共成功地復原了一位男性、一位女性和一個兒童的面貌。

    單元六 認識十三行

      這個展區中強調的是資訊的傳遞,讓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觀眾,得以在本區中自我探索。因此本區主要為互動的考古遊戲,及相關的影帶:如「複製文化層─展示製作紀錄」、「考古發掘日記」、「如何測出十三行人的年代」、「臺灣的平埔族」以及「臺灣的南島民族」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