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patrickwu2 (麻麻~)看板NTUcourse標題[評價] 106-1 梁庚辰 普通心理...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ptt 在 10?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9:04:21
110/06/23 期末考5/6 期末報告4/6 今天6:45開始做事! 超級開心有做到!🌟🌟🌟 早起真的不錯啦哈哈哈,尤其是「自己起來」的那種早起🌞 - 不過我今天中午考完普心檢討考卷完後就直接去睡午覺了。 剩下一科!大家都考完了嗎~ 可以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還剩幾科,一起加油夠夠! - 考完普心ㄌ...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哪一學年度修課:106-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梁庚辰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心理系 兼 A58*通識
δ 課程大概內容
Chap 1 緒論
Cahp 2 心理學的科學方法
Chap 3 行為的生物基礎
Chap 4 感覺與知覺
Chap 5 注意與意識
---第一次期中考---
Chap 6 學習
Chap 7 記憶
Chap 8 語言
Chap 9 思考
---第二次期中考---
Chap 10 智力
Chap 11 情緒與動機
Chap 12 性格
Chap 13 社會心理學
---期末考---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心理系同學 -> 好像也沒得選所以也沒必要評分了XD
要涼甜通識 -> ☆ 請務必慎選
想學到東西 -> ★★☆
背書小達人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今年使用心理系老師們自己編的課本
書名為:「身體、心靈與文化整合」
小小願望:
(1) 今年的用書都沒有圖片,希望明年可以補上
(2) 數學算式都沒有用Latex處理好,也有少許錯字,希望出版前都能修好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上課以投影片為主,雖然有圖片穿插但字還是多了些複習的時候看起來有點吃力
老師上課蠻認真的上課會早到,然後偶爾穿插一些笑話
上課速度很慢,最後也理所當然的沒有教完整本課本
但是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這門課會考的非常非常細
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1) 由於版權問題,因此課後投影片放到ceiba上的時候會沒有圖片
(2) 投影片會等到該章節教完後才會放上去而不是教到哪就公佈到哪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三次期中考 32%, 32%, 30%
作業 6% (今年就簡單的問答題而已)
加分項目 4% (撰寫論文摘要評論 or 幫忙做心理學實驗)
注意:
老師會把大家的成績標準化,以平均為標準線:
一個標準差內是B字頭
一個標準差以上A字頭
一個標準差以下C字頭
兩個標準差以下F字頭
所以不是直接拿分數下去算!!!
(小弟我可能當初上課沒特別注意聽所以一段開心考個9x後才發現大事不妙QQ)
先說我本人是外系學生
我覺得給分非常、非常的紮實且充實,如果該學期太忙請勿輕易嘗試
不要抱持著「有唸書or有上課就有分」的想法,課後和考前會花你很多時間
不過還是越努力越有機會拿高分就是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題型式:單選(60%以上一些)、填充(20%以上)與問答(20%左右)
雖然有課本但是考題還是以上課投影片為主
前兩次考試在星期六早上0900-1200(務必確認自己沒事情)
期末考在最後一堂上課時間,考兩小時
單選與填充題如果想要高分基本上就是要老實讀書
問答題是梁爸親自批改
個人覺得把課本和投影片看熟的話作答起來應該還好
基本上都是問章節大概念,需要有好的統整與架構能力即可
ps. 提供另外的觀點:
身邊有同學覺得梁爸改問答題就是他喜歡的論述方式給高分,他不喜歡的則否
但這點我也不予置評就只是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畢竟問答題的平均分數前兩次都是低於該題一半的
(身邊同學有心理本系同學與敝系同學都有)
期末考前梁爸會說分數低於某個數字的(今年是129)可以參加補救考試
基本上那些人就是危險邊緣的
考試會集中到某間教室去
據說是考40題選擇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 出席率
完全不重視,不會點名,評分方式就以上那幾樣而已
個人覺得比起上課,老實讀課本與投影片對考試還是比較實在
- 基礎
基本上不用,畢竟這只是一門大一的課,基本上理解上不會有困難
倒是需要不少時間還有很堅定的意志力啦
- 選課
如果是一、二階選課選它基本上一定會上
如果是加簽會按照年級遞減順序,不過大多都會上
然後再次提醒,外系同學加簽請三思
Ψ 總結
前面都是相對客觀的東西
在最後這邊我想要打些我個人主觀的想法
如果有人覺得不舒服那就敬請見諒了
----------------------------------------
在修課前我聽說這是一門比較重但是可以學到比較多東西
抱持這樣的心態,小弟我就去加簽了
事實上確實學到了比較多(同學期有另外一個普心通識班),然而卻相當的痛苦
而這些痛苦也正是我不喜歡這門課的地方
我個人不是心理系的學生,深知自己沒有立場說這門課究竟是好不好
(畢竟或許對心理系未來的課程來說來說,這門課可能非常非常的重要)
以下內容我只想說說我的感受
(1) 我感覺到我在背誦許多google就可以獲取的東西
個人覺得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單選題與填充題有點太細太多了
以填充題為例,第一次段考出了20分左右我覺得還好
第二次段考看到考卷發現44分填充的時候我還真差點暈了過去
然後填充題必須一字不漏的背誦出整個字,錯字或注音或縮寫一概沒分
但荒謬的是一個知道GABA的人如果不知道全名是迦瑪安機丁酸
我想大家都同意這個要用的時候google查一下就好了
然而在考試這卻會被扣分甚至跟完全不知道GABA的同學一樣拿到相同的分數
再者是他的細緻程度
期末末考有一題問了遊說的方法->答案貌似是「退求其次法」
各位覺得填出這個字真的很有意義嗎?不覺得要用的時候去查一下就好了?
第二次段考某題填充題的提示給了「跟基因很像的一個字」
-> 答案好像是「迷因」
這就忽然讓我想起了高中英文考試單字題的a開頭c結尾式的提示法
最扯的是第一次段考填充的某題的答案
居然是一個長達12個中文字不是專有名詞的句子
考試模式總讓我覺得只是在背哪個學者在哪一年提出什麼理論做了什麼實驗
(一次段考至少50up個學者)
雖然幾次重要的派典轉移也都有考,但也都只是用單選和填充的考法
再加上比例上重大派典轉移與小細節的比重幾乎是各半
而且考試的問題總是google關鍵字維基百科一出來就可以找到答案
就讓人感覺有種在訓練背書機器的感覺
或許老師一路可能都秉持著有唸書有分的想法
這點我也同意
但是這樣背書的考試方法真的是未來的方向嗎?
ps. 第一次段考的時候有一題題目居然因為老師說
「某個選項錯比較多所以單選題我們要選最好的答案....」
這點讓我頗不以為然,認為我們在大學追求知識不能再像高中一樣了
結果在普心又看到了國高中我們厭倦的東西再度出現
(2) 我感覺到學習充滿了競爭
上面有提到老師會把同學們的成績做標準化然後評分
然而我卻看到跟自己一起修課的系上同學明明段考都及格
但在期末考的時候卻掉到了危險補考區
這讓我覺得學習好像不再快樂
原本一份考卷的目的是要能測驗同學們有沒有習得大多數的知識
如果有學到該學到的,那同學應該能在這份理想考卷拿60分以上,反之則否
然而這門課評分的方式卻是用班上同學的distribution來決定
這樣就讓我們學習感覺到極大的壓力
感覺verify自己學習成果的不再是一份用來檢測學習的考卷
而是自己在全班的排名
雖然底下可能是一排的噓文表示「不想修就不要修阿、不就自己不認真」
但各位仔細想想如果用這個model跑下去,每年都有同學會拿F
這,真的是教育的初衷嗎?
好以上兩點就是我對這門課感覺不舒服的地方
個人認為這門課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
如果你是被書小達人紮實念下去的話
你會至少了解心理學家在研究些什麼
也會了解到近代心理學界從Wundts開始的重要派別
但最後還是補上一句,這絕對不是一門輕鬆的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6.1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16870911.A.C0A.html
※ 編輯: patrickwu2 (140.112.16.183), 01/25/2018 17:06:12
※ 編輯: patrickwu2 (140.112.16.183), 01/25/2018 17:12:24
※ 編輯: patrickwu2 (140.112.16.183), 01/25/2018 17:12:59